Great Might Arrived Bodhisattva’s Thinking-of-Buddhas as the Perfect Passage (Da Fo Ding Rulai Mi Yin Xiu Zheng Liaoyi Zhu Pusa Wan Xing Shou Leng Yan Jing)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 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 (一名中印度那蘭陀 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己卯 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門般剌 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出
菩薩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
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0151b29]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 常夢想銷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 無復麁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河山如
鏡鑑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 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 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
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 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 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
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 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0151c11]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 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 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
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一 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 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
業流灣環死此生彼,秖見眾生輪迴其處,八 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 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遍
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二者是人見末無因。 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 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竪畜生本
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 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 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
無因。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 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0151c28]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 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 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遍常論。一者是人窮
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 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 常。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
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恒不 曾散失,計以為常。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 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修習
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 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四者是人既盡想元, 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
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由此 計常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 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0152a14]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 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 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
論。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 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 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
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二者是人不觀其 心,遍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 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三者是人別
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 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 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四者是人
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 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由此計度一分 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 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0152b01]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 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 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一者是人心計生
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 名為無邊。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 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
生處名為有邊。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 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 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四者是人窮
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 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 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由此計度有邊無
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 立有邊論。
[0152b15]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 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 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
論。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 見相續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 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
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 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 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
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 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二者是人諦觀其 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
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三者是人諦 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 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四者是
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 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 切矯亂無容窮詰。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
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 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0152c06]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 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 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或自固
身,云色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云我有色; 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或復我依行 中相續,云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
循環有十六相,從此惑計,畢竟煩惱畢竟菩 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後有故,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 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0152c16]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 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 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
倒。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 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 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
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 環有八無相,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 徒有名字究竟斷滅。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
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 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0152c27]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 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 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
非起顛倒論,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 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 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又計諸行性遷
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由此計 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 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 後俱非心顛倒論。
[0153a08]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 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 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或計身滅、或欲
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如是循 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已無復。由此計度 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
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0153a15]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 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 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或以欲界為正轉
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 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 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
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 環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 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 現涅槃心顛倒論。
[0153a25]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 互故現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 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
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 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 孽 ,保持覆 護消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
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 淨標指。
[0153b04]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 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墮裂沈細綱 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
將大明悟,如鷄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 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 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
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 祕,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 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隣互用清淨,十
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識 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 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0153b16]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 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能令己身根隔 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 [泳-永+曶]
能入圓 元;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 因所因執,娑毘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 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
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0153b23]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 滅精妙未圓,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 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
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摩醯首羅現無 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 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 生大慢天我遍圓種。
[0153c01]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 妙未圓,若於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 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
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計常住, 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沈迷生勝解者,是 人則墮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
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 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0153c09]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 妙未圓,若於所知知遍圓故,因知立解,十方 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
成十方草樹,無擇遍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 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 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
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0153c16]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 妙未圓,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 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
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作本因 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并 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
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 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 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0153c25]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 妙未圓,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 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
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 亡失知見,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 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0154a02]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 妙未圓,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圓長不 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
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 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0154a08]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 妙未圓,觀命互通却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 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縱恣其
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抧迦羅 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八發 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 魔種。
[0154a15]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 妙未圓,於命明中分別精麁,疏決真偽因果 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
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 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 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
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0154a22]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 妙未圓,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 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
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 亡失知見,是名第十圓覺 [淴-心+目] 心,成湛明果,違 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0154a28]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或未 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 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
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 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 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汝等
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 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沈 [卄/(阿-可+辛)/女] , 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
始成就不遭岐路,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恒沙 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識陰若 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
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 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 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
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0154b14] 「此是過 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毘婆舍那,覺明分析 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 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
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 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若諸末世 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
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呪,若未 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 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0154b24] 阿難即從坐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 失,於大眾中重復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 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
細開示,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如是 五重,詣何為界?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 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 眼。」
[0154c01]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 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 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
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 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 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
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 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 陰本因同是妄想。
[0154c09]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