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reme Buddha Crown Yoga Cultivation Ritual Manual (Zun Sheng Fo Ding Xiu Yujia Fa Gui Yi) 尊勝佛頂脩瑜伽法軌儀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尊勝佛頂脩瑜伽法軌儀卷上三藏善無畏
尊勝真言序品第一
稽首一切薄伽梵 及以東方金剛部
雄猛阿閦金剛藏 寶生如來虛空寶
達磨句攞無量壽 觀自在王蓮華眼
毘首羯磨大牟尼 不空成就薩埵尊
四波羅蜜四供養 八大佛頂轉輪王
為利一切修瑜祇 速成尊勝大悉地
樂修無相說瑜伽 為求有相兼說相
有無一體真大空 是故我今修瑜伽
文字觀照實相智 三種般若無一體
身口意業三密門 應化法身即三密
五輪即是五智輪 五智便成五分身
五輪盡攝法界輪 三密即是三身故
是故我今禮瑜伽 瑜伽即是大日尊
是故我今修瑜伽 為利法界諸含識
[0368b21] 我今略說尊勝陀羅尼法。即是除一切障滅 一切地獄傍生等身。故號尊勝佛頂之義。是 故如來為善住天子。說除七遍畜生之身。即
此修瑜伽者不同事法。若於一念頃證無 生。轉五智成五分法身。悟三密即三身。初 發心時便越百六十種心。度三無數劫行。證
普現色身三昧耶。即是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是故我今為求有相者。為說有相。若求無 相者兼說無相念誦之法。雖說多種。我今
略說兩種盡攝一切。一者為求世間除災增 益等故。略說有相之法。二者為求無上菩提 修瑜伽者。即說無生頓入普現色身之法。其
世間念誦者略有四種。所謂除災增益降伏 攝召即是。方圓三角半月曼荼羅等。及護摩 爐法即是。四種念誦。若增益念誦時。每真言 上下。加 na 娜
maḥ 莫二字。若除災念誦時。真 言初後加以 svā 娑嚩(二合) hā 賀二字。若降伏 念誦時。加以 hūṃ 吽 pha ṭ
泮吒(二合)三字。若攝 召念誦時。每真言前後加以 hrīḥ 訶哩(二合) haḥ 賀(入)二字即是。除災增益降伏攝召增
加句。並稱所為者名字。其色相者黃白赤青 是。或以面上及遍身衣服皆想本色。所有供 養香華塗末香。并諸飲食黃白赤青香美
淡辛等。各依本法相應作之。護摩等法各有 殊異所有 焚 燒柴木等。亦須臨時看取本法 相應作之。
尊勝真言持誦法則品第二
[0368c19] 復次若欲作法念誦時。先須入淨法界三摩 地。於頂上想有 raṃ 藍字。三角智火形。色 如日初出時。遍身為智火 焚
燒四大五蘊。唯 有空寂其法界真言曰。
[0369a03] 娜摩三曼多勃馱喃 㘕 raṃ
[0369a04] 心念口誦想頂及遍體為三角智火
 形
如上圖。次即入五輪三摩地。便入金剛輪三 摩地。觀己身臍已下方形紫金色。為金剛 輪。便誦真言曰。
[0369a08] 娜麼三曼多勃馱喃阿 a
[0369a09] 每字想時。口誦並歸命。心想本體字。其形 如圖。阿字金剛輪黃色。次觀臍中 va 嚩字。 為大悲水輪色如商佉或如乳色。形如滿月。
如圖在下。鑁字水輪真言曰。
[0369a13] 娜摩三曼多勃馱南鑁 vaṃ
[0369a14] 次說火輪真言曰。
[0369a15] 那摩三曼多勃馱南 㘕 raṃ
[0369a16] 當心上觀三角火輪。色如日初出時。光焰猛 利如劫火形。其形如三角曼荼羅。
[0369a18] 次想 ha 訶字。大空點形如仰月黑色。名 haṃ 含字。即是天風輪。安置於眉上靉靆如劫 風
 。
[0369a21] 次觀於頂上 khaṃ 欠字。大空輪具一切色種種 眾形。號為大空輪。此名為五智輪。謂地水
火風空。即以普通印加持五支。即成真實智。 即說普通真言曰。
[0369a25] 唵 (一) 薩婆他欠 (二) 嗢那蘗諦 (三) 薩叵囉醯 [璊-王+月] (四) 伽伽那劍 (五) 莎嚩
(二合引) 賀 (引六)
[0369a27] 次以定慧二手叉十輪。頂戴及以加五支。 即成金剛不壞身。即入三昧耶故。即同一切 諸佛菩薩三昧耶身。作三昧耶身施作佛
事。先入三昧耶。真言曰。
[0369b02] 唵 (一) 嚩日囒 (二合二) 惹里 (三) 三麼野 (四)
[0369b03] 每加印處。並誦真言而加持之。其手印相智 定相叉。齊輪合掌以智押禪。此名一切佛心 三昧耶印。因作此印生一切印。是故先作
此印從三昧耶起。即同從三昧加持五處。 頂及咽喉即名五支。其五輪圖如左。
[0369b08] 大空點具種種色。名為
 欠字
 唅字風 大
 藍字火大
 鑁字水大
 阿字
地大。金剛輪腰下。大空輪頂上。風輪眉 上。火輪心上。水輪臍中。
[0369b12] 
(一本無此圖也)
[0369b15] 既去有為五蘊四大立無為金剛不壞五蘊。 即名無漏智身即無為。曼荼羅地亦然。其曼 荼羅五輪加持。名為地水火風空。去有為五
大立無為五大。故先觀曼荼羅地相 (上) 時。先 從空起上觀風等如左 (圖) 。
[0369b20] aṃ vaṃ raṃ haṃ khaṃ
[0369b21] 
[0369b23] 以淨法界心。先燒曼荼羅地中穢惡觸等。 然後依次第安立五大輪。即以結界護身辟 除。光顯淨除三業堅固菩提心等。是故復入
金剛三昧耶真言及印。真言曰。
[0369b27] 唵 (一) 嚩日囉 (二合) 滿馱 (二) 怛囉 (二合) 吒 (三)
[0369b28] 其手印相。作前金剛掌印。便合作拳置繫 心上。當繫心時散其合拳雙下三繫。此 名結金剛界印。三繫心已。由是真言及印力
故。能淨三業堅菩提心。
[0369c03] 次於持誦處遣除穢濁及為障者。凡獻香華 塗香末香并諸供養。辟除去垢發光增威。作 金剛界結諸方界。護身及伴護居止處。如上
所說及有未詳。臨事要須一一皆誦此真言 作印護持。能使成就無諸障難。當以降三世 真言及手印而加持。各能成 辦 諸事等。
[0369c09] 次誦降三世真言曰。
[0369c10] 唵 (一) 寧 (上) 三婆 (二) 嚩日囉 (二合三) 𤙖 (四)
[0369c11] 此名降三世尊言及手印。名成 辦 諸事者。 其印相智定各為拳。竪其風幢。屈二大空輪 入掌內。以地水火三輪押之即成。其印以定
手印置在心上。以智印用觸諸物。及結地界 四方乃至上下等界。右轉三遍上下即成結 界。
尊勝佛頂真言召請本尊等品第三
[0370a01] 復次應警覺諸佛及八大佛頂輪王或本 部尊等。從三昧耶起觀瞻。愍念真言者故。降 赴道場。所謂發生真言曰。
[0370a04] 唵嚩日囉 (二合二) 底瑟吒 (二合三)
[0370a05] 其手印相。智定二手。地輪鉤鎖相連。其大 空令入掌中。以水輪及以火輪雙押空輪。風 幢向前相著。以掌向上便誦真言。以印從下
發起諸尊。是名發生之印。
[0370a09] 次請本尊等。真言手印發請真言曰。
[0370a10]
oṃ va jra sa maṃ ja jaḥ
唵 (一) 嚩 日囉(二合) 三 芒 (二) 惹 惹(重急呼) (三)
[0370a12] 其手印相以智定相叉作金剛拳。不解此拳。 以智風輪撥智大空。定手亦然。如是三彈即 成發請諸尊之法。心想本尊所在之處建竪
樓閣。想其樓閣內有寶蓮華。上觀大圓明。 內有九輪。金剛界道每輪中本尊令坐。圖 如左。
[0370a18]
[0370a19] 
[0370b01] 其大圓明內分為九圓。八寶瓶。十二金剛杵。 四寶輪。從八寶瓶口竪八金剛杵。承四金剛 輪。從輪四面橫拄四金剛。每瓶及金剛皆
繼綵帶。靉靆垂布大圓明內。各坐九聖者。 中心大毘盧遮那如來。頭戴五智寶冠。坐七 師子座上。結跏趺坐結法界印。自餘諸尊。下 曼荼羅品具明。
[0370b08] 迎請真言曰。
[0370b09] 唵 (一) 嚩日囒 (二合引) 俱捨 (二) 惹 (急重呼三) jaḥ
[0370b10] 其手印相。用降三世印。以二風輪舉作鉤 形。而動其鉤便成奉請。
[0370b12] 既蒙來赴。次應請入念誦道場請入真言曰。
[0370b13] 唵 (一) 嚩日囉 (二合) 跛捨 (二) 吽 (三) hūṃ
[0370b14] 其手印相。以金剛拳竪二地輪。二空輪交結 入掌。右押左。既奉請入作三昧耶。依請而 住。請住真言曰。
[0370b17] 唵 (一) 嚩日囉 (二合) 建吒 (二) 阿 (短急呼三) aḥ
[0370b18] 其手印相。作金剛拳竪二地輪。二空輪交 結入掌右押左。請召乃至歡喜。令其堅固 故。而誦真言。堅固真言曰。
[0370b21] 唵 (一) 薩囉嚩 (二合) 怛他蘗多 (二引) 毘三菩 地 (三) 捺 㗚 (二合) 荼 (四)
嚩日囉 (二合) 底瑟姹 (二合五)
[0370b23] 其手印相。智定相拍便成堅固。
[0370b24] 次應灌沐本尊及己身。灌頂真言曰。
[0370b25] 唵 (一) 嚩日囉 (二合二) 諾迦咤 (去)
[0370b26] 其手印相。以其智手水輪空輪相捻。餘輪 並竪按誦水器。想沐浴本尊。灑印己身頂 上。奉獻閼伽。想灌尊頂。亦用此印拜誦真 言七遍。
尊勝佛頂真言修瑜伽奉獻香華品第四
[0370c02] 次獻香華飲食燈火等。以本真言誦持而用 奉獻。
[0370c03] 先奉燒香真言曰。
[0370c04] 唵 (一) 嚩日羅 (二合二) 度弊 (三)
[0370c05] 其手印相。作金剛拳按其香上。持誦真言 經一七遍。即成真實寶香遍滿十方虛空法 界。
[0370c08] 次奉獻華真言曰。
[0370c09] 唵 (一) 嚩日囉 (二合二) 扶瑟 (二合) 弊 (三)
[0370c10] 其手印相。合金剛掌用印加持。誦真言經 一七遍。即成真實寶華等。
[0370c12] 次奉獻寶燈真言印。真言曰。
[0370c13] 唵 (一) 嚩日囉 (二合二) 地幣 (三)
[0370c14] 其手印相。作金剛拳。竪二大空置於心上。 持誦真言經七遍。便成寶燈遍虛空界。
[0370c16] 次奉塗香真言曰。
[0370c17] 唵 (一) 嚩日囉 (二合二) 誐度 (三)
[0371a01] 其手印相。智定覆掌散舒其輪。以智大空押 定空輪。持誦真言經一七遍。
[0371a03] 次當歸依三寶出罪懺悔隨喜功德勸請功 德。常住發菩提心讚歎佛德發勝上願。其歸 命三寶者。願從今身乃至當坐菩提道場。歸
依如來無上三身。歸依方廣大乘法藏。歸依 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僧。應當如是歸命 三寶。次應出罪懺悔者。自從無始乃至今
時。煩惱覆源久流生死。三種業障造罪無 邊。今日誠心發露懺悔。惟當廣懺悔令使 罪除。次應發菩提心者。始從今日乃至當坐
菩提道場。誓發無上大菩提道心。誓度無量 諸有情類願皆令離生死大苦。今所發心 復當遠離我法二相。我法平等無自性故。應
當如是發菩提心。以真言加持。令菩提心堅 固不退。真言曰。
[0371a17] 唵 (一) 菩提質多 (二) 牟怛跛 (二合) 陀夜弭 (三)
[0371a18] 其手印相。合金剛掌發菩提心。持誦真言 經一七遍。隨喜功德者。三世如來及諸菩薩。 為眾生故備無量功德。所有功德我當隨喜。
勸請常住者。唯願諸佛久住於世。依瑜伽理 趣無住涅槃。復請轉大法輪遍十方界。發 勝上願者。願諸眾生多饒財寶。常當勇施具
足智慧。常懷大忍樂作善緣。得宿命智悲念 有情。願諸眾生所生之處。常獲如是種種勝 事。
[0371a27] 次運心供養。以心運想。水陸諸華無主所攝。 遍滿虛空盡十方界。及以人天上妙塗香雲 海燒香燈明幢幡種種鼓樂歌舞妓唱真珠羅
網懸諸寶鈴。華鬘白拂微妙。磬鐸寶繩羅網 如意寶樹衣服之雲天。諸厨膳上妙香羹 宮殿樓閣寶柱莊嚴天。諸嚴身頭冠瓔珞如
是等。瑜祇運心遍滿虛空。以至誠心如是供 養最為勝上。是故行者以決定心。而行此法 運心供養。誦持真言及作手印。如上所想悉 皆成就。運心真言曰。
[0371b08] 唵 (一) 薩婆他 (二) 欠 (三) 嗢怛蘗帝 (四) 薩叵 (二合) 囉醯麼暗 (二合五) 誐誐娜
(六) 劍 (七) 婆嚩 (二合引) 賀 (引八)
[0371b11] 誦真言七遍。即成普通供養。
[0371b12] 其手印相。作合金剛掌置於頂上。誦此真 言經七遍。即成就諸供養具。次以真言 及印護身五處。真言曰。
[0371b15] 唵 (一) 質多 (二) 鉢囉 (二合) 底 (三) 吠能 (四) 迦路弭 (五)
[0371b16] 誦此真言令住一切如來具足三昧耶。能 辦 一切諸佛事業。速得成就。
尊勝真言修瑜伽五智品第五
[0371b19] 復次修瑜伽瑜祇者。自住妙菩提心故。速入 觀菩提心智。觀菩提心真言曰。
[0371b21] 唵 (一) 菩地質多 (二) 牟怛簸 (二合) 那夜弭 (三)
[0371b22] 此名發菩提心真言。亦名大圓鏡智。速令發 菩提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是法身之 義。
[0371b25] 次說平等性智真言曰。
[0371b26] 唵 (一) 底瑟姹 (二合二) 縛折囉 (二合三)
[0371b27] 誦此真言。速令心住不令散亂。即是應身之 義。
[0371b29] 次說成所作智真言曰。
[0371c01] 唵 (一) 拽他 (二) 薩囉嚩 (二合) 怛他蘗多 (三) 娑 多 (二合) 他痕 (四)
[0371c03] 次說妙觀察智真言曰。
[0371c04] 唵 (一) 娑嚩 (二合) 婆嚩 (二) 戍 (入) 度痕 (三)
[0371c05] 此名妙觀察智。是應身之義。亦是後得智 法身之義。
[0371c07] 次說方便究竟智真言曰。
[0371c08] 唵 (一) 薩囉嚩 (二合二) 三謨痕 (三)
[0371c09] 此名方便究竟智。化身之義。或進修門中 以方便為究竟。即是後得智法身之義。此明 中胎五方安之。其五智真言。印相以智定二
羽外叉。合掌為拳。直竪二火輪。以二地輪 亦合。二風輪屈各在二火輪背上節。去二 三分許。二大空並竪。形如五股金剛。以此
一印通用五智。後乃用大日法界印加持五 處。即成具足五分法身萬德之身。其法界印 相。以權智各作金剛拳。智手執權風幢加
持五處。便住當心上。己身為毘盧遮那如來 之身。頭上五智佛寶冠。即是五頂輪王。具五 智義。便以一切佛頂輪王心印真言加持五 處。
[0372a05] 其一切佛頂輪王心真言曰。
[0372a06] 唵 (一) 度嚕 𤙖 (二合二) 𤙖 (三) 泮吒 (四)
[0372a07] 其手印相。兩手內相叉為拳。竪直二中輪 即是。此印真言通一切用辨事。召請發遣結 界護身一切處通用。復次說本尊真言曰
其印相者兩手外叉。合掌為拳曲鉤右 風幢。即加持五處。增益時用。或一手作攝 召時用又經中所說以兩手合掌。以右手大 指押左大指上。除災時用。若降伏念誦時。
以左押右即是。便執數珠合掌頂戴。當心上 執數珠念誦。當一一與本法相應念誦。速得 成就所求之願。除不至心及以惡事。却被 自損。
尊勝佛頂修瑜伽本尊真言品第六
[0372a19] 復次我今略說修本尊真言法。每月十五日 自誦。或遣人誦滿一千八遍。能除一切災殃 長壽增福。或每日三時。觀本尊心上圓明
中。或觀己身為本尊。於心上圓明中。旋轉安 布尊勝真言。如字輪形。一一字隨本法。臨時 本色相應放光。皆變成為曼荼羅聖眾。即是
己身為尊勝佛頂法界曼荼羅體。其本尊尊 勝佛頂真言曰。
[0372a27]
na mo bha ga va te  trai lo kya
南 謨 薄 伽 婆 諦 (一) 怛 [口*(隸-木+士)] (二合) 路 迦(吉耶反) (二)
pra ti vi śi ṣṭa ya
鉢囉(二合) 底(丁以反) 微 室 瑟咤(二合) 耶 (三)
bu ddhā ya bha ga va te  ta dya thā
勃 馱 耶 (四) 薄 伽 婆 帝 (五) 怛 姪 佗(去) (六)
oṃ vi śu ddha ya 
sa ma sa ma
唵 (七) 微 戍 馱 耶 (八) 娑 摩 三 漫
nta  va bhā sa
 spha ra ṇa ga ti
多 (九) 嚩 皤(去) 娑 (十) 薩頗(二合) 囉 拏 竭 底
ga ha na  sva bha
va vi śu ddhe 
伽 訶 那 (十一) 薩嚩(二合) 婆 嚩 微 秫 提 (十二)
a bhi ṣiṃ ca tva maṃ  su ga
阿 毘 詵 者 覩 摩暗(二合) (十三) 蘇 蘗
ta va ra va ca nā  a mṛ tā
多 嚩 囉 嚩 者 那 (十四) 阿 謎 㗚 (二合) 多(引)
bhi ṣai kai ā ha ra ā hā ra
鼻 曬 罽 (十五) 阿(去) 訶 囉 阿(去) 訶 囉 (十六)
ā yu sa tdhā ra ṇi  śo ddha ya
阿 瑜 散 陀 羅 尼 (十七) 輸 馱 耶
śo ddha ya ga ga na vi śu ddhe  u
輸馱耶 (十八) 伽 伽 那 微 秫 提 (十九) 隖
ṣṇī ṣa vi ja ya vi śu ddhe  sa
瑟尼(二合) 沙 微 社 耶 微 秫 提 (二十) 娑
hā srā ra śmi saṃ su di te 
訶 娑囉(二合) 囉 濕彌(二合) 散 注 地 諦 (二十一)
sa rva ta thā ga tā  va rū ka ni
薩 婆 怛 他 蘗 多(引) 嚩 盧 羯 儞 (二十二)
ṣa ṭpa ra mi ta pa ri pū ra
沙 吒波(二合) 囉 蜜 多(引) 波 唎 布 囉
ṇi  sa rva ta thā
ga ta hṛ da
尼 (二十三) 薩 婆 怛 他 蘗 多 纈哩(二合) 馱
yā dhi ṣṭā nā dhi ṣṭi
耶(去) (二十四) 地 瑟吒(二合) 那(引) 地 瑟耻(二合)
ta ma hā mu dre va jra
多 (二十五) 摩 訶(去) 母 姪梨(二合) (二十六) 嚩 折囉(二合)
kā ya suṃ hā ta na vi śu ddhe
迦 耶 (二十七) 僧 訶 怛 那 微 秫 弟 (二十八)
sa rvā va ra ṇa bha ya du rga
薩 婆(引) 嚩 囉 拏 婆 耶 突 㗚 揭(二合)
ti pa ri śu ddhe 
pra ti ni va
底 波 唎 秫 提 (二十九) 鉢囉(二合) 底 儞 嚩
rtta ya a yuḥ śu ddhe  sa ma
哩多(二合) 耶 (三十) 阿 瑜 秫 提 (三十一) 三 摩
ya dhi ṣṭi te  ma
ṇi ma ṇi
耶(去) 地 瑟恥(二合) 諦 (三十二) 摩 儞 摩儞
ma hā ma ṇi  ta
thā ta bhū ta 
摩 訶 摩 儞 (三十三) 怛 闥 多(去引) 部(引) 多 (三十四)
ko ṭi pa ri śu ddhe vi spho ṭa
句(引) 知 跛 哩 秫 弟 微 薩普(二合) 吒
bo dhi śu ddhe ja ya ja ya vi ja
勃 地 秫 提 (三十五) 若 耶 若耶 (三十六) 微 若
ya vi ja ya sma ra sma
耶 微若耶 (三十七) 薩摩(二合) 囉 薩麼(二合) 囉 (三十八)
sa rva bu ddhā  dhi
ṣṭi ta śu
薩 婆 勃 馱(引) (三十九) 地 瑟恥(二合) 多 秫
ddhe va jrī va jra ga rbhe 
提 (四十) 嚩 折 [口*(隸-木+士)] (二合) 嚩 折囉(二合) 竭 鞞 (四十一)
va jrāṃ bha va tu ma ma
嚩 折 㘕 (二合) 婆 嚩 覩 麼 麼 (四十二稱自姓名或為他人即稱他姓名所為事隨四事中相應作之)
sya śa ri raṃ sa
寫 (四十三) 舍 利 㘕 薩
rva sa tvā nāṃ ca kā ya pa ri vi śu
嚩 薩 埵 喃 者 (四十四) 迦 耶 波 利 毘 秫
ddhe  sa rva ga ti
 pa ri śu ddhe
 sa
提 (四十五) 薩 婆 蘗 底 波 唎 秫 提 (四十六) 薩
rva ta thā ga tā śca me sa ma
婆 怛 他 蘗 多 室者(二合) 謎 三 摩
śva sa yaṃ to sa rva ta thā ga
濕嚩(二合) 娑 琰 都 薩 嚩(二合) 怛 他 蘗
ta sa ma śva sā dhi ṣṭi
多 (四十七) 三 摩 濕嚩(二合) 娑(引) 地 瑟恥(二合)
te bu ddhya bu ddhya vi bu dha ya
帝 (四十八) 勃 姪(地耶反) 勃姪 (四十九) 微 部 馱 耶
vi bu dha ya sa ma nta pa ri śu ddhe 
微部馱耶 (五十) 三 曼 多 波 唎 秫 提 (五十一)
sa rva ta thā ga tā hṛ da yā
薩 婆 怛 他 蘗 多 纈哩(二合) 馱 耶(去) (五十二)
dhi ṣṭi nā dhi ṣṭi ta ma
地 瑟吒(二合) 那(去) 地 瑟恥(二合) 多 (五十三) 摩
hā mū dre svā hā
訶 母 姪 [口*(隸-木+士)] (二合) (五十四) 莎嚩(二合引) 訶(引) (五十五)
[0373b01] (此陀羅尼本。中天竺國三藏善無畏。將傳此土。凡漢地佛陀波利已來流傳諸本並闕少。是故具本 譯出流行如上) 。
[0373b03] 念誦疲乏隨意住。或觀己身心圓明中安本 尊。己身坐於圓明中。遍法界為一身心。 以真言輪至於乏極。即廣作發弘願。迴向施
諸眾生。向所修善業迴施眾生。令免離種 種地獄等苦。如是隨喜等。一如前方便次 誦真言所列勝願迴向皆得成就。列願迴 向真言曰。
[0373b10] 唵 (一) 薩囉嚩 (二合) 俱捨邏慕攞寧 (二) 鉢囉 寧度夜弭 (三) 薩囉嚩 (二合) 俱捨邏慕攞
(四) 三摩多 (引) 鉢 囉 (二合) 半遮達囉莽 (二合) 多 (去五) 娑嚩 (二合) 婆 (去) 嚩悉地夜 (六)
囉誐曩 (去) 多 曳 (七)
[0373b15] 持誦既畢。次應發遣本尊解金剛界次 以真言解所結界。解界真言曰。
[0373b17] 唵 (一) 嚩折囉 (二合) 謨乞灑 (二合) 謀
[0373b18] 其手印相。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