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īśāsakavinaya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五分律卷第七 (彌沙塞)宋罽賓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譯
第一分之五第二十二事
[0045c19]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次第教誡比丘尼, 語比丘尼言:「明日般陀比丘次教誡汝,汝當 就彼聽受法教!」作是語已,還到所住,語般陀:
「汝明日應教誡比丘尼!」長老般陀明日食時 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食後還歸,掃除內外,取 清淨水,辦手脚巾,露地敷座,自取繩床,於邊坐 禪。
[0045c25] 時諸比丘尼到般陀所,頭面禮足,就座而 坐,於是般陀問諸比丘尼:「曾聞八敬法不?」答
言:「曾聞。」復語:「姊妹更聽:一者、比丘尼眾半月, 應從比丘眾乞教誡人;二者、比丘尼眾安居 時,要當依比丘僧眾;三者、比丘尼自恣時,
應白二羯磨遣三比丘尼,從比丘眾請見聞 疑罪;四者、式叉摩那二歲學六法已,應於二 部眾,求受具足戒;五者、比丘尼不得罵比丘,
不得於白衣家道說比丘,若犯戒、若犯威儀、 若邪見、若邪命;六者、比丘尼不得舉比丘罪, 而比丘得呵責比丘尼;七者、比丘尼犯麁罪,
應在二部僧中求半月行摩那埵,行摩那埵 已,次阿浮呵那,應在二十比丘、二十比丘 尼眾中出罪;八者、比丘尼雖先受具戒百歲,
故應禮新受大戒比丘。」說此八敬法已,即說 偈言:
「欲得好心莫放逸, 聖人善法當勤學,
若有智慧一心人, 乃能無復憂愁患。」
[0046a14] 說此偈已,閉目正坐。時諸比丘尼竊相語言: 「此比丘唯知此一偈,云何當能教誡我等?」般 陀聞已,作是念:「此諸比丘尼輕賤於我。」於是
踊在虛空,現分一身,作無量身,還合為一; 石壁皆過,履水如地,入地如水;或現半身,或 現全身;或身上出烟,身下火然;或身上火然,
身下出烟;或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或身上出 火、身下出水;或坐臥空中,如鳥飛翔;或手摸 日月,或身平立至梵自在。現神變已,還坐本
處,說偈如前。諸比丘尼見此神變,心大歡喜, 白言:「大德!願更以神足教化!」於是般陀東 踊西沒,西踊東沒,餘方亦爾;作如是種種
神變,然後還坐,復說上偈,乃至日沒,然後捨 去。
[0046a27] 時諸比丘尼暮至城門,城門已閉,扣門索 入,守門者問:「汝是誰?」答言:「是比丘尼。」守門
者問:「夜何處來?」答言:「尊者般陀教誡我等,是 以還晚。」守門者言:「可還本來處,正使王來亦 不敢開!」諸比丘尼既不得入,或在門下、或在
塹邊、或依樹下,夜為蚊虻、風塵所惱。明日門 開最在前入,時諸居士自相問言:「此諸比丘 尼開晨先入,從何處來?」或有人言:「正當是求
男子還耳!」諸不信樂佛法者,種種呵責言:「我 等白衣不修梵行,汝比丘尼亦復如是。空剃 此頭,著壞色衣!」諸長老比丘聞,呵責般陀:「云
何教誡比丘尼,乃至日沒?」以是白佛。佛以是 事集比丘僧,問般陀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 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
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6b12] 「若比丘,僧差教誡 比丘尼,至日沒,波逸提。」
[0046b13] 僧差者:白二羯磨差。
[0046b14] 若比丘僧已差,應語比丘尼:「姊妹!若非難時, 當教誡;難時,不得教誡。」
[0046b15] 若就比丘尼住處教 誡,應語:「汝等敷座,我當往。」若不得往,應在所 住處,掃灑如前,應將大比丘為伴,量無然後
獨往。為說八敬法已,若日早,能更說餘法亦 善;應籌量日早晚,要使及日得至所住。若說 法竟,應前去者,便去;若有恐怖處,比丘應送 比丘尼至所在。
[0046b21] 若比丘教誡比丘尼至日沒, 語語波逸提。
[0046b22] 沙彌,突吉羅 (二十二竟) 。
[0046b23]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次第教誡比丘尼, 比丘尼皆得諸禪解脫三昧正受。時六群比 丘僧不差,亦往教誡,但說麁惡不善之語。
諸長老比丘尼默然不聽,六群比丘尼讚言: 「善哉,無過是者!」於是波闍波提比丘尼與五 百比丘尼俱往到佛所,以是白佛。佛以是事
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 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 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6c02] 「若比丘,入比丘尼 住處,波逸提。」
[0046c03] 時諸比丘,有因緣事、塔事、僧事、 私事,應入比丘尼住處,慚愧不敢。不知云何? 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
不為教誡因緣,不聽入。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6c07] 「若比丘,僧不差,以教誡因緣入比丘尼住處,波 逸提。」
[0046c08] 有諸比丘僧雖差,猶慚愧不敢入;諸比 丘尼無教誡故,空無所得。以是白佛。佛以是 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僧所差比丘聽入。從
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6c11] 「若比丘,僧不差,為教誡故 入比丘尼住處,波逸提。」
[0046c12] 爾時跋陀比丘尼病, 遣信白舍利弗:「願大德來,為我作最後說法!」 舍利弗言:「佛不聽僧不差,為教誡故入比丘
尼住處。」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 比丘:「聽僧不差,為病比丘尼說法。從今是戒 應如是說:
[0046c17] 「若比丘,僧不差,為教誡故入比丘 尼住處;除因緣,波逸提。因緣者:比丘尼病,是 名因緣。」
[0046c19] 若僧不差,為教誡故入比丘尼住處, 隨入多少,步步波逸提;若一脚入門,突吉羅。
[0046c21] 沙彌,突吉羅 (二十三竟) 。
[0046c22]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上座比丘次第教誡比 丘尼,諸比丘尼或別請供養,或以鉢囊,或以 腰繩,或以燈油、衣食、湯藥,而用布施。時六群
比丘見已,語諸比丘:「可差我等為教誡人。」諸 比丘言:「如佛所說成就十法,汝等無有,云何 求差?」六群比丘便作是語:「諸比丘為供養利
故,教誡比丘尼。」諸比丘種種呵責,以是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 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
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7a02] 「若比丘, 作是語:『諸比丘為 供 養利故,教誡比丘尼。』波 逸提。」
[0047a04] 若言為供養利故,教誡比丘尼、式叉摩 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0047a05] 若言比丘行十二頭 陀、坐禪、誦經,作諸功德,皆為供養利故,語語 突吉羅
[0047a07] 沙彌,突吉羅 (二十四竟) 。
[0047a08]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與比丘尼獨屏處 坐,遂生染著,不樂梵行,或有反俗、或作外道。 諸居士見,皆譏呵言:「此等沙門與比丘尼獨
屏處坐,正似白衣對於婬女!食人信施而為 此事,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種 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
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 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 應如是說:
[0047a16] 「若比丘,與比丘尼獨屏處坐,波逸 提。」
[0047a17] 與式叉摩那、沙彌尼,獨屏處坐亦如是。
[0047a17] 沙 彌,突吉羅。
[0047a18] 若眾多比丘、比丘尼共坐;若諸難 起,須與獨屏處坐,皆不犯 (二十五竟) 。
[0047a20] 佛在舍衛城。爾時有一阿練若比丘,住阿練 若處,初不親近一切道俗。彼比丘晨朝著衣 持鉢入村乞食,道逢二比丘尼;一比丘尼語
一比丘尼言:「我今欲與此比丘相識,汝能同 不?」答言:「甚善!」比丘既至,便為作禮,比丘默 然,不與共語。二比丘尼復共議言:「今此比丘
不欲道中與我相識,當共至其住處,禮拜問 訊。」二比丘尼明朝,早往至比丘所,禮拜問 訊;一禮、二禮皆不共語,至第三禮,乃言:「老壽!」
二比丘尼禮竟而去。
[0047a29] 彼比丘後復入村乞食, 二比丘尼於巷中見,禮拜問訊,乃共語言。二 比丘尼便以片衣段,及染色綖布施比丘,比
丘受之,白言:「大德疲極,至我住處小息,然後 乞食。」即便往息。息已臨欲乞食,比丘尼復 言:「此有菜醬,若得食已,可還此食。」比丘復
受其語,得食持還,如是非一,或比丘乞食 前還,待比丘尼;或比丘尼乞食前還,待比 丘,遂至他家更相讚歎。
[0047b08] 彼比丘後得一好衣, 便生諂曲心,作是念:「我今當以此衣與彼比 丘尼,彼必不受,我幸可得惠施之厚。」作是念
已,先於諸比丘前讚彼比丘尼言:「某甲比丘 尼,族姓出家,信心堅正,少欲知足。」諸比丘言: 「夫出家者,應當如是!」讚已,持衣與彼比丘尼,
比丘尼即便受之。失本所圖,心懷惱恨,還語 諸比丘:「某比丘尼,信心淺薄,多欲無厭!」諸比 丘言:「汝向說某,少欲知足。今何以故,復說如
此?」具以上答。諸比丘種種呵責:「云何心不捨 物,詐以施人,量其不受,虛望人感?」以事白 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比丘:「汝實爾不?」
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豈不聞我讚 歎捨物與人,然後得大功德耶?汝今云何心 不捨物,而詐與人?」呵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
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7b23] 「若比丘,與比丘 尼衣,波逸提」
[0047b24] 時諸比丘有親里比丘尼衣服、 臥具,悉皆麁弊,疾病醫藥亦不能得。諸比丘 作是念:「若世尊聽我與親里比丘尼衣物者,
當無此苦。」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告諸比丘:「今聽諸比丘與親里比丘尼衣物。 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7b29] 「若比丘,與非親里比丘 尼衣,波逸提。」
[0047c01] 爾時舍衛城二部僧得已成衣, 即共分之,或比丘得比丘尼所宜著,或比丘 尼得比丘所宜著,欲共貿易而不敢。以是白
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今聽諸比 丘與比丘尼貿衣。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7c05] 「若比 丘,與非親里比丘尼衣,除貿易,波逸提。」
[0047c06] 若與 破戒、邪見親里比丘尼衣,突吉羅;若與非親 里式叉摩那、沙彌尼衣,突吉羅。
[0047c08] 沙彌,突吉羅。
[0047c09] 若為料理功業事,若為善說經法,或為多誦 經戒與衣,皆不犯 (二十六竟) 。
[0047c11] 佛在舍衛城。爾時有一少知識比丘尼得未 成衣,不知自作,語諸比丘尼言:「我不知作衣,
願為作之。」諸比丘尼言:「姊妹!我多事,不得作。 可往比丘眾中問,有憐愍心者必為汝作。」即 往比丘眾中言:「我少知識,得此未成衣,不知
自作,願為我成。」諸比丘答亦如上。復詣長 老優陀夷,白之如上。優陀夷言:「我能作耳! 莫數數來催,隨我意作,當為汝作。」答言:「隨
長老意。」於是優陀夷取衣裁縫,經時不得,彼 比丘尼來問:「大德!衣已成未?」優陀夷言:「先已 有要,何故來催?」答言:「我來參問,不敢相催!」即
還所住。
[0047c22] 優陀夷於後以種種色綖,在中葉上 繡作男女交會。時像成已,呼比丘尼還,即 來取之,優陀夷語言:「未可舒視,亦莫示人。波
闍波提比丘尼往詣佛所時,於都路頭,然後 舒披。」彼比丘尼得衣持去,竟不舒視,亦不示 人。波闍波提比丘尼至佛所時,乃於都路頭
披,路人見之,無不撫掌大笑,共相語言:「此比 丘尼乃能如是巧繡,作所欲像,自著衣上。」彼 比丘尼甚大羞恥,即還所住。波闍波提比丘
尼卷疊此衣,持到佛所,舒以白佛:「唯願世尊 視此所作!」佛為瞿曇彌說種種法已,遣還所 住;以此事集比丘僧,問優陀夷:「汝實爾不?」答
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愚癡人!云何作 此污辱人衣?」呵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 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8a07] 「若比丘,為比丘尼作 衣,波逸提。」有諸比丘有親里比丘尼,衣服 敗壞,乞得衣段,而不知作。諸比丘作是念:「若
世尊聽我與親里比丘尼,作衣者,當無此苦。」 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今 聽諸比丘為親里比丘尼作衣。從今是戒應 如是說:
[0048a13] 「若比丘,與非親里比丘尼作衣,波逸 提。」
[0048a14] 比丘為非親里比丘尼取衣時,突吉羅;割 截時、染時,皆波逸提;縫時,鍼鍼波逸提。餘如 與衣中說 (二十七竟) 。
[0048a17]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於摩竭提國,與諸 比丘尼人間遊行,或一比丘與一比丘尼俱 乃至眾多,或渡深水、或上高坂,更相見形,生
染著心,不復樂修梵行,遂至反俗、或作外道。 諸白衣見,便譏呵言:「此輩沙門如人將婦及 婬女行!」種種譏呵,如上獨屏處坐中說。諸長
老比丘聞,種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 比丘僧,問諸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 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
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8a26] 「若比丘,與比丘尼共 道行,波逸提。」有諸比丘與眾多伴共道行,見 諸比丘尼亦行此路,便作是念:「我等將無犯
波逸提?」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 比丘:「若先不共期,犯波逸提,無有是處。從 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8b02] 「若比丘,與比丘尼先期共 道行,波逸提。」
[0048b03] 有諸比丘與比丘尼先期共道 行,後不敢去,或兩相避;以先期致疑,以是白 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先與比
丘尼期共道行,若不去,若兩相避,犯波逸提, 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8b07] 「若比丘,與比 丘尼先期共道行,從此聚落到彼聚落,波逸 提。」
[0048b09] 爾時有一比丘尼,於險路中見一比丘, 呼言:「大德速來!共同道去!」彼比丘便往語言: 「姊妹!佛制不聽與比丘尼共道行。」比丘尼言:
「此路險難,而我女弱,依怙大德爾乃得過。」 答之如前,比丘便去。比丘尼於後為賊剝脫, 裸形大喚言:「賊剝我!賊剝我!」彼比丘遙聞,到
所住處向諸比丘說。諸比丘將至佛所,以是 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今聽諸 比丘若險難處,有疑畏處,與比丘尼共道行。 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8b18] 「若比丘,與比丘尼先期 共道行,從此聚落到彼聚落,除因緣,波逸提。 因緣者:若多伴,有疑畏處,是名因緣。」
[0048b20] 若比丘 與比丘尼先期共道行,無聚落處半由旬,波逸 提;若與式叉摩那、沙彌尼,先期共道行亦如 是。
[0048b23] 沙彌,突吉羅 (二十八竟) 。
[0048b24]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於摩竭提國,與諸 比丘尼共舡遊行,或一比丘與一比丘尼共 舡乃至眾多,上下舡時,相見形體,白衣譏
呵。諸長老比丘聞,乃至佛告諸比丘,皆如上 共道行中說。「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 如是說:
[0048b29] 「若比丘,與比丘尼先期共舡行,波逸 提。」
[0048c01] 有一比丘尼在阿夷羅河邊,待舡欲渡。 後有一比丘來,比丘尼語言:「大德!此間險難, 可共俱渡。」比丘答言:「佛制不聽我等與比丘
尼共載一舡。」舡師復言:「但俱上舡,各在一 頭。」比丘不聽。比丘尼言:「若不得者,大德先 渡。」比丘即在前渡,舡未到岸,比丘尼被剝
赤肉。舡師見之,便譏呵言:「汝等同共出家, 不能相護,況於餘人!無沙門行,破沙門法!」
[0048c08] 彼 比丘還到僧坊,向諸比丘說。諸比丘將到佛 所,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比
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 「汝愚癡人!云何捨比丘尼,使賊剝脫?」呵已告 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8c13] 「若比丘,與比 丘尼先期共舡行,若上水、若下水,除直渡,波 逸提。」餘如共道行中說 (二十九竟) 。
[0048c16] 佛在王舍城。爾時難陀、跋陀食比丘尼所讚 歎食,諸比丘見種種呵責。
[0048c17] 時舍利弗、目犍連 遊行人間,到王舍城;有一居士聞二人來,便 出迎之,頭面禮足,却坐一面;為說妙法,示教
利喜;居士即請明日作客比丘食,默然受之。 居士即還其家,辦種種飲食,敷好坐具。舍利 弗、目犍連至時著衣持鉢往到其舍。舍利弗
在前欲入,偷羅難陀比丘尼先在此家,聞其 語聲即住不入。彼比丘尼見辦種種飲食,敷 好坐具,問言:「為欲請王?為是婚姻?」答言:「今不
請王,亦非婚姻,欲供養尊者舍利弗、大目揵 連耳!」比丘尼言:「云何不請大龍,而供養此 小德比丘?」居士問言:「誰是大龍!」答言:「六群比
丘!」又言:「若欲請族姓出家,行頭陀、四念處乃 至八聖道分,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比丘;欲求 好婿、好兒、生天、解脫、現世富貴,當供養六群
比丘。」如是讚歎已,默然而住。舍利弗、目犍連 然後乃入,彼比丘尼前問訊言:「善哉,尊者!可 就此坐。」復語居士言:「善哉,居士!汝今大得
福利,請如是大龍比丘。」居士便呵言:「汝向 言小德,今言大龍,作此反覆,如何無恥?從今 已去,莫入我家!我亦不復供養於汝!」於是居
士手自下食,食竟行水,取小床於二比丘前 坐。為說妙法已,從坐起去,還向佛所。佛遙見 便語言:「善來,舍利弗、目犍連!從何處食客比
丘食?」答言:「世尊!向到一居士家,有一比丘尼 或見名為小德,或見名為大龍。」佛問:「所說何 等?」具以事答。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
丘:「汝等實食比丘尼讚歎食不?」答言:「實爾。世 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 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9a17] 「若比丘,食比丘尼讚 歎食,波逸提。」
[0049a18] 有諸比丘尼於屏處讚歎比丘 食,後乃知便生慚愧:「我將無犯波逸提耶?」以 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不
知比丘尼讚歎得食,食犯波逸提者,無有是 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9a22] 「若比丘,知比丘尼讚 歎得食食,波逸提。」
[0049a23] 爾時有一家請五百比丘 食,其家先所供養比丘尼,作是言:「與諸比丘 食,莫使失時!」諸比丘聞,便生慚愧,不敢復食,
還以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 比丘尼先不讚歎,臨食時作是語:『好與諸比 丘食,比丘食此食。』犯波逸提者,無有是處。從 今是戒應如是說:
[0049a29] 「若比丘,知比丘尼讚歎因 緣得食食,除檀越先發心作,波逸提。」
[0049b01] 讚歎者: 讚歎得過人法。
[0049b02] 若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比丘 讚歎因緣得食食,突吉羅。
[0049b03] 沙彌,突吉羅 (三十 竟) 。
[0049b05] 佛在王舍城。時有一大臣常供養佛及比丘 僧。有一貧人見,作是念:「今此大臣得大善利, 乃能如此供佛及僧,若我有物亦當如是。」復
作是念:「我今無物,正當傭賃以用供養。」即便 客作,日食一食,留一食分。主人問言:「汝何以 留一食分?」答言:「我且留之,後當并取。」如是
經時,知所得已足,語主人言:「可盡以作直,為 我辦種種食具。」主人問言:「汝今貧窮,云何盡 以作直,頓辦種種飲食之具?」答言:「我見王舍
大臣,常請佛及僧種種供養。我作是願,亦當 如是。是以客作欲遂此意。今計作直足一供 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