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īśāsakavinaya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Scroll 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五分律卷第八 (彌沙塞)宋罽賓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譯
初分墮法
[0054a07] ◎佛在王舍城。爾時未為比丘制非時食,諸 比丘於暝夜乞食,或墮溝塹、或觸女人、或 遇賊剝、或為虫獸之所傷害;食無時節廢修 梵行。
[0054a10] 時迦留陀夷著雜色衣,面黑、眼赤闇中 乞食。有一懷妊婦人電光中見,便大驚喚言: 「毘舍遮!毘舍遮!」迦留陀夷言:「我是沙門乞食,
非毘舍遮。」便苦罵言:「汝何以不以刀決腹,而 於暝夜闇中乞食!餘沙門、婆羅門一食便足, 汝今云何食無晝夜?」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
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迦留陀 夷:「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 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 是說:
[0054a19] 「若比丘,非時食,波逸提。」
[0054a19] 爾時有比丘服 吐下藥,不及時食,腹中空悶。諸比丘不知云 何?以是白佛。佛言:「以酥塗身。」猶故不差,佛 言:「以 麨
塗身。」猶故不差,佛言:「酥和 麨 塗身。」猶 故不差,佛言:「以煖湯澡洗。」猶故不差,佛言: 「與煖湯飲。」猶故不差,佛言:「以盆盛肥肉汁,坐
著中。以如此等足以至曉,一切不得過時食。」
[0054a26] 非時者:從正中以後,至明相未出,名為非時。
[0054a27] 若比丘,非時,非時想、非時疑;非時,時想,皆波逸 提。時,非時想、時疑,突吉羅。
[0054a28] 比丘尼亦如是。式 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三十八竟) 。
[0054b01] 佛在王舍城。爾時世尊未為比丘制食殘宿 食。彼有神廟是遊戲處,眾人競齎美食,就中 觀看;或經信宿,餚膳豐多。諸比丘於彼得
食,食不能盡,房中殷積無處不有,來致虫鼠 穿壞屋壁。諸居士見,問言:「誰積此食?」有人言: 「沙門釋子!」即皆譏訶:「此禿頭輩,唯知貪受,
不計損費!無沙門行,破沙門法!」
[0054b07] 復有一阿練 若比丘,住阿練若處,作是念:「日日乞食,妨廢 行道。」便并乞種種食,或直爾舉,或曝令燥。
時諸比丘遊行見之,語言:「世尊不說衣趣蔽形, 食趣支身耶?何以多積飲食曝曬狼藉?」彼比 丘言:「此去村遠,日日乞食妨廢行道,是以
并乞,用息煩勞。」諸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 事集比丘僧,問彼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 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
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4b16] 「若比丘,食殘宿食, 波逸提。」
[0054b17] 殘宿食者:已受之食,留之經宿,名為 殘宿食。若食此食,口口波夜提。
[0054b18] 比丘尼亦如 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三十九竟) 。
[0054b20] 佛在王舍城。爾時此國飢饉,乞食難得,二 十八鬼神將軍,來詣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 「世尊!今世飢饉,願佛遊行人間。我等當化
眾人,使發善心。」世尊默然許之。時四天王、釋 提桓因、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亦來詣佛,頭面 禮足,却住一面,如上白佛,佛亦默然許之。
[0054b25] 於 是世尊從王舍城,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 人俱,復有五百比丘尼、五百優婆塞、五百優 婆夷,共遊摩竭國。復有外道男女千人、五百
乞兒,皆隨佛後,求乞殘食。世尊所至之處, 無不傾竭供養,四遠持供來者,皆不得設;飲 食豐長,極有所兼。諸比丘各以所食之餘,與
外道男女及乞食人。諸白衣見,便譏呵言:「沙 門釋子得便盡受,食之不盡,與諸邪見!不如 搆乳之人,知留犢子!」或復有言:「沙門釋子尚
供養外道,我等何為而不奉事?」
[0054c06] 於是世尊進 至安那頻頭邑。時有大婆羅門,名曰沙門, 以五百乘車,重載飲食逐佛,五月餘日求次
設供,竟未能得。其家追言:「農時欲過,可還 附業。」時婆羅門到阿難所,語阿難言:「我五百 乘車載諸飲食,欲供佛及僧;逐佛已來五月
餘日,猶未得設。家信見追,不得復住,欲以食 具,散布道中,令佛及僧踏上而過,於我宿心 便為得遂。」阿難答言:「當白世尊!」即以白佛。佛
語阿難:「汝可將婆羅門看供食家,若有所無 教令作之。」阿難受教,將婆羅門看供食家,見 無有粥及油蜜煎餅。彼便作七種粥、二種餅,
晨朝白佛,餅粥已辦。佛語阿難:「汝助下之。」阿 難受教,助下粥餅。時有外道母人抱一小女, 阿難以其有兒,偏與二餅。諸外道言:「此比丘
染著母人,偏與二餅。」復有言:「政當以其抱 兒,非偏之謂!」共諍紛紜,遂亂座席。阿難見已, 心不自安,便到佛所,并以前事白佛。佛以是
事集比丘僧,問阿難:「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 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 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4c26] 「若比丘,與外道,若男、 若女食,波逸提。」
[0054c27] 復有諸比丘,與裸形外道 食,彼裹一裹餅入王舍城,諸人問言:「從何處 來?」答言:「從禿頭居士間來。」復問:「裹中何物?」
答言:「是蜜煎餅。」復問:「從誰得?」答言:「諸居士以 沙門釋子為福田,沙門釋子復以我為福田, 從彼受得。」諸人便譏呵言:「沙門釋子不知節
量,貪受無厭!我等減割妻子身口之分,以用 供養,乃持與此邪見惡人!若應供養,我當供 養,何假沙門?」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以此
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等實 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有衣、無衣, 有何等異?」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
應如是說:
[0055a10] 「若比丘,與外道裸形,若男、若女食, 波逸提。」
[0055a11] 有諸外道食時來乞,諸比丘不敢與, 便瞋罵言:「沙門釋子教人布施,而自慳惜!何 道之有?」而致信敬諸白衣聞,亦譏呵言:「云何
沙門恒就人乞,而不乞人。」復有比丘外道親 親來乞,亦不敢與。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 丘僧,告諸比丘:「今聽諸比丘與外道食,但莫
自手與。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5a17] 「若比丘,自手與 外道裸形,若男、若女食,波逸提。」
[0055a18] 若外道來乞, 應以己分一揣,別著一處,使其自取;不應持 僧食與。若乞乞兒、乞狗、乞鳥,應量己食多少
取分,然後減以乞之;不得取分外為施。
[0055a21] 沙彌, 突吉羅。
[0055a22] 若父母是外道,自手與,不犯 (四十竟) 。
[0055a23] 佛在王舍城。爾時有諸白衣來詣僧坊,問諸 比丘:「僧有幾人?」諸比丘言:「僧有若干人。」諸白
衣言:「我等明日盡請眾僧,顧臨薄食。」六群比 丘語言:「汝若與我乳、酪、酥、油、魚、肉者,當受汝 請。」諸人答言:「當須假貸、市買辦之。」語已,各還
其家,或假貸不果,或市買不得,明日食具已 辦,唱言時到。眾僧著衣持鉢,往詣其家就坐 而坐,行水下食。六群比丘言:「何以無有乳、酪、
酥、油、魚、肉?」答言:「假貸不果,市買不得。」六群比 丘便倒鉢而去。諸白衣咸作是言:「此等不得 美食,倒鉢而去!為是國王?為是大臣?夫出家
者,為求解脫,乞食趣足;而今云何反著美味? 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 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
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 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 如是說:
[0055b10] 「若比丘,到白衣家求乳、酪、酥、油、魚、肉 者,波逸提。」
[0055b11] 後諸比丘得諸美食,不敢噉;或噉 已,出罪悔過。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告諸比丘:「若不索美食,自得而噉,犯波逸提
者,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5b14] 「若比丘,到 諸白衣家,求如是美食:乳、酪、酥、油、魚、肉。若得 噉,波逸提。」
[0055b16] 有諸病比丘,醫教食美食,諸比丘 言:「佛不聽我索,云何可得?」作是念:「佛聽我索 此食者,病乃得差。」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
比丘僧,告諸比丘:「今聽病比丘索美食。從今 是戒應如是說:
[0055b20] 「若諸家中有如是美食:乳、酪、 酥、油、魚、肉。若比丘,無病為己索,得食者,波逸 提。」
[0055b22] 若為病比丘索,若從親里家、若知識家索, 皆不犯。
[0055b23] 沙彌,突吉羅 (四十一竟) 。
[0055b24] 佛在舍衛城。爾時跋難陀常受一婆羅門供 養,後時著衣持鉢往到其家,婆羅門不在,便 與其婦獨坐共語。時婆羅門婬欲心發,中道
而還,見跋難陀與婦共語,作是念:「今此比丘 說法,非行欲時。」便還出外,欲心轉盛,須臾復 入,跋難陀猶故未去;復如前念,抑制而出,須
臾復入,語其婦言:「速與比丘食,發遣令去,勿 廢其行道!」婦知其意,不欲令夫違道從欲,答 言:「令比丘徐徐食,有何急事?」如是三反,跋
難陀猶不肯去,婆羅門便語言:「我等白衣多 諸緣事,於空缺時宜近房室。汝不知時,坐不 肯去,誰知汝輩修於梵行?」諸長老比丘聞,種
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跋 難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 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 如是說:
[0055c10] 「若比丘,食家中與女人坐,波逸提。」
[0055c10] 食 者:男女情共相食。
[0055c11] 坐者:知妨其事,而故坐。
[0055c11] 比 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0055c13] 若多人共坐,若有障隔,若夫婦受八戒日,不 犯 (四十二竟) 。
[0055c15] 佛在舍衛城。爾時跋難陀常受一婆羅門供 養,後到其家,婆羅門不在,與其婦屏處坐。婆 羅門還,語其婦言:「汝與比丘屏處坐,我誠無
疑,人見必當謂汝作惡,損毀沙門,辱我門戶!」 復語跋難陀:「我誠不疑大德,大德不當,慎此 惡名!」其婦自猗好顏色力、多兒女力、巧致財
力,便呵夫言:「我與比丘坐,要不累汝!汝今不 須作此過言!」婆羅門便大瞋恚,責跋難陀言: 「我等白衣,尚不與人婦女獨屏處坐。汝等沙
門反便作此?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 丘聞,種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 僧,問跋難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
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 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5c28] 「若比丘,與女人獨屏處坐, 波逸提。」
[0055c29] 沙彌,突吉羅 (四十三竟) 。
[0056a01] 佛在舍衛城。爾時跋難陀常受一婆羅門供 養,後到其家,婆羅門不在,與其婦露處共坐。 乃至佛種種呵責,皆如屏處坐中說,告諸比
丘:「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6a04] 「若 比丘,與女人獨露處坐,波逸提。」
[0056a05] 沙彌,突吉羅 (四 十四竟) 。
[0056a07] 佛在舍衛城。爾時邊境有事,波斯匿王嚴四 種兵,欲往討伐。六群比丘共相語言:「我聞灌 頂王征伐之時,軍儀嚴飾。我等未見,可共往
觀。」便往路側。前鋒軍見,皆悉瞋言:「今日云何 見不吉人?我等在家厭見此等,於今軍行復 不得免!若王不敬信,當斷其頭!」時王遙見六
群比丘,亦復不憙,即遣人問:「諸大德!何以在 此?」答言:「我等聞灌頂王出軍之時,軍容嚴飾, 未曾所見,故來看耳!」王作是念:「誰能以此白
佛?」復作是念:「若白、不白,佛自當知!」即以石蜜、 乾薑,寄六群比丘言:「大德!為我持此奉上世 尊,致敬無量!」軍盡之後,各還所住,以王所寄
奉上於佛,白佛言:「王致敬無量!」佛問六群:「汝 何由見王?」具以事答。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種 種呵責六群比丘言:「汝等愚癡,所作非法!軍
發行時,以見沙門為不吉;此必眾軍瞋嫌,王 恨汝故,持物與我。」呵已,告諸比丘:「今為諸 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6a24] 「若比丘,觀軍 發行,波逸提。」
[0056a25] 若發心欲觀,及作方便,已行步 步,若見不聞、若聞不見,皆突吉羅;若聞、若見, 別軍容飾,若前、若却,皆波逸提。
[0056a27] 比丘尼亦如 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0056a28] 若行路、若 經行處遇見,不住看,不犯 (四十五竟) 。
[0056b01] 佛在舍衛城。爾時異道作是議:「今波斯匿王 及信法大臣皆不在,及今無能與我作閡,我 等當共併力,於祇洹中鑿渠通水。」諸比丘聞
之,語諸優婆塞、優婆夷,言:「可往白王!非是我 等力所能制。」會王及大臣乙師達多、富蘭那、 須達多等,久不見比丘,遣使來迎。諸比丘議
言:「若佛聽我往到軍中者,必不使異道於祇 洹中,鑿渠通水。」以是白佛。佛言:「今聽諸比 丘往軍中。」諸比丘奉教,便受王請。到已,具以
白王,王即有令:「若有於祇洹中通渠者,當 族誅之。」然後為諸比丘設種種供養。諸比丘 既得餚饍,便不復欲還。軍人譏呵言:「此非阿
練若住處,我等白衣不得免此,沙門何為復 在其中?」或復有言:「此輩比丘不信樂佛法,得 美食處,便住耳!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
比丘聞,種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諸 比丘僧,問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 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
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6b19] 「若比丘,有因緣到軍 中,乃至二、三宿;若過,波逸提。」
[0056b20] 雖有因緣,若 遣書信得了,應遣書信;要須自往,然後得往, 事訖便還,不得經宿;若不了,應一宿;一宿不
了,應再宿;若復不了,應三宿;若了、不了,過三 宿,波逸提。
[0056b24] 若事即了,不應宿而宿,突吉羅。
[0056b24] 比 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四 十六竟) 。
[0056b27]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到軍中再三宿,觀 軍著仗、列陣。乃至戰時,戰士見之,咸瞋忿 言:「此不吉人已復來此!王若不信樂佛法,我
當先斷其頭,然後擊賊!」遂因亂戰,射諸比丘, 多所傷害。諸比丘共相負輦,還歸所住,路人 見之,亦大忿言:「如此沙門正應射殺!何以無
故觀戰陣為?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 丘聞,種種呵責,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 僧,問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
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今為諸比丘結戒, 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6c08] 「若比丘,有因緣到軍中 二、三宿,觀軍陣合戰,波逸提。」
[0056c09] 若觀鳥獸鬪,突 吉羅。
[0056c10]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突吉羅 (四十七竟) 。
[0056c12] 佛在舍衛城。爾時有比丘名阿梨吒,生惡 邪見,言:「我解佛所說,佛說障道法,實不障道。」
諸比丘問言:「汝實作是語:『我解佛所說,佛說 障道法,實不障道。』不?」答言:「如是!」諸比丘復 問:「汝云何作是解?」答言:「此間有質多、須達多
二長者及諸優婆塞,皆在五欲,為欲所吞,為 欲所燒,今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道。又諸 外道不捨本見,於正法出家,亦得四沙門果,
以是故我作是解。」諸比丘欲令捨此惡邪見 故,諫言:「汝莫作是語!莫謗佛,莫誣佛!佛不作 是語,應捨是惡邪見!佛種種方便呵欲,說欲
如赤骨聚,乃至如毒。若受五欲,為欲所燒,欲 覺所迷;及諸外道不捨本見,得四沙門果,皆 無是處!」諸比丘如是諫,更增邪見,堅持不捨。
諸比丘便到舍利弗所,白言:「大德阿梨吒作 是邪見。」具說如上。「願哀愍故諫喻令捨!」舍利 弗默然許之,即到其所,共相問訊,却坐一面,
問言:「汝實作是語不?」答言:「實爾!」更廣說如前。 舍利弗諫言:「汝莫作是語!汝之所說非法、非 律!」種種呵責言,彼比丘堅持不捨。從坐起
去,往到佛所,廣以白佛:「唯願世尊!憐愍故教 此比丘,捨惡邪見!」佛便勅一比丘:「汝呼阿梨 吒來!」即受教往語:「大師呼汝!」阿梨吒即來,頭
面禮足,在一面住。佛問阿梨吒:「汝實作是語 不?」答言:「實爾。世尊!」佛又問:「汝作云何解我所 說?」答亦如前。佛言:「汝愚癡人!莫謗如來,莫誣
如來!何以故?我說障道法,實能障道!若受五 欲,欲火所燒,欲覺所迷;及外道不捨本見,得 四沙門果,無有是處。」世尊為說,彼猶不捨。佛
復語言:「我已見汝作惡邪見!是為謗我,是為 誣我!汝還所住,我自更問餘諸比丘。」阿梨吒 去。佛欲明彼比丘惡邪見故,問諸比丘:「汝等
解我所說,如阿梨吒不?」諸比丘言:「我等不如 是解。」又問:「云何?」答言:「佛說障道法,實能障道!」 廣說如上。佛言:「善哉,汝等善解我意!」告諸比
丘:「應使一比丘,與阿梨吒親善者,於屏處軟 語諫言:『汝莫作是語!莫謗佛,莫誣佛!佛說障 道法,實能障道。汝捨是惡邪見!』若捨者善;若
不捨,應眾多比丘往諫如上,若捨者善;若不 捨,復應僧往諫亦如上,若捨者善。」諸比丘受 教,如是三反,堅持不捨。諸比丘以是白佛。佛
以是事集比丘僧,遙責阿梨吒已,告諸比丘: 「今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0057a25] 「若比 丘,作是語:『如我解佛所說,障道法不能障道。』 諸比丘語是比丘:『汝莫作是語!莫謗佛,莫誣
佛!佛說障道法,實能障道。汝捨是惡邪見!』如 是諫,堅持不捨,應第二、第三諫。第二、第三諫, 捨是事善;不捨者,波逸提。」
[0057b01] 彼比丘不捨惡邪 見,諸比丘若見、若聞,遣一比丘屏處諫;若捨 者,應作一突吉羅悔過。若不捨應眾多比丘
往諫;若捨者,應作二突吉羅悔過。若不捨,應 僧往諫;若捨者,應作三突吉羅悔過。若不捨, 應白四羯磨諫。
[0057b06] 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某甲 比丘,生惡邪見,作是語:『如我解佛所說,障道 法,不能障道。』僧已諫:『莫作是語,莫謗佛,莫誣
佛!佛說障道法,實能障道!』僧如是諫,堅持不 捨,今僧羯磨諫。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0057b10] 白 已,應語言:「僧已白竟,汝可捨是惡邪見!」若捨 者,應作四突吉羅悔過。
[0057b12] 若不捨,復應唱言:「大 德僧聽!此某甲比丘作是語:『如我解佛所說, 障道法,不能障道!』僧已諫:『莫作是語,莫謗佛,
莫誣佛!佛說障道法,實能障道!』僧如是諫,彼 堅持不捨,僧今羯磨諫。誰諸長老忍,默然;若 不忍者,說。」
[0057b17] 復應語言:「僧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