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īśāsakavinaya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五分律卷第十九 (彌沙塞)宋罽賓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譯
第三分之三安居法
[0129a09] 佛在舍衛城。爾時諸比丘春夏冬一切時遊 行,蹈殺虫草,擔衣物重,疲弊道路。諸居士見, 譏訶言:「此諸外道沙門、婆羅門,尚知三時,夏
則安居;眾鳥猶作巢窟,住止其中;而諸比丘 不知三時,應行、不行。常說少欲,慈愍護念眾 生;而今踐蹈無仁惻心。無沙門行,破沙門法!」
諸長老比丘聞,種種訶責,以是白佛。佛以是 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 爾。世尊!」佛種種訶責已,告諸比丘:「不應一切
時遊行,犯者突吉羅!從今聽夏結安居。」
[0129a18] 結安 居法,應偏袒右肩,脫革屣,胡跪合掌,向一比 丘言:「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於此住處夏
安居,前三月,依某聚落、某房舍。若房舍壞,當 補治。」如是三說。答言:「我知!」
[0129a23] 諸比丘便日日結安居,或二日乃至五日一 結。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應於春末布薩日, 分房舍臥具,於夏初一日結安居。」
[0129a25] 有比丘欲 依象下或依車輿結安居,復有比丘欲依覆 鉢安居。以是白佛,佛言:「皆不應爾,犯者突吉
羅!聽在結跏趺坐及衣鉢雨漏所不及處,依 此安居。」
[0129a29] 有諸比丘在無救護處安居,為賊劫 奪;復有諸比丘在塚間安居,為非人所惱;復 有諸比丘在空樹中安居,為毒虫所困;復有
諸比丘在皮覆屋中安居,鼻內生肉;復有諸 比丘露地安居,肌皮剝脫。以是白佛,佛言:「皆 不應爾!」
[0129b06] 時諸白衣請比丘於無救護處安居,白言:「大 德!可於彼安居,我當遙作救護。」以是白佛,佛 言:「聽受!」
[0129b08] 復有塚間比丘,患人間無房舍臥具, 欲還塚間安居。以是白佛,佛言:「若能繫念在 前,無所畏者聽。」
[0129b10] 復有諸比丘欲治護空中樹, 於中安居。以是白佛,佛言:「聽應先以石擲樹, 若以杖打,聽有何聲?有何物出?若無異聲、無
有物出者,然後入中,仰塞泥合得使平立,作 土埵,泥四邊地,安戶作開閉處。」
[0129b15] 爾時阿耨達龍王,請諸比丘於宮五百金銀 眾寶窟中安居,諸比丘不敢往。以是白佛,佛 言:「聽往。」
[0129b17] 諸比丘欲作階道,安置坐石,及洗脚 石;而皆是金銀,慚愧不敢。以是白佛,佛言: 「彼金銀猶此土石,隨意用之。」
[0129b20] 復有諸比丘安居,有賊難、王難、親里難。以是 白佛,佛言:「應避去,餘處安居。有二種安居:前
安居、後安居。若無事,應前安居;有事,聽後安 居。」
[0129b23] 後安居比丘至餘處,彼比丘不與房舍臥 具。以是白佛,佛言:「應與。」
[0129b24] 既與不住,奪他住 房。以是白佛,佛言:「應隨所得而住。比丘欲安 居時,應先籌量此處有難、無難,無難應住, 有難應去。」
[0129b28] 爾時舍衛城,有長者名憂陀延,信樂佛法, 常供給諸比丘;安居中,為僧作房,設入舍食, 欲因以房施;請左右住處諸比丘,諸比丘慚
愧不受,長者便嫌訶言:「我散財物,作此飲食, 而諸比丘不肯受請!」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 「聽受。若作比丘尼屋及外道房,乃至為壘階
道、設食、請施,皆聽受。若有請、若無請,須出界 外,一切皆聽七日往返。」
[0129c06] 有一比丘自不知 律,不依持律,安居中生疑,作是念:「世尊不聽 我安居時遊行,無有問處,不知云何?」以是
白佛,佛言:「聽依有持律比丘處安居。若持 律住處房舍迮狹,聽近持律七日得往返處, 於中心念,遙依持律而安居。」
[0129c11] 有一比丘分房 臥具竟,不作是念:「我今安居。」口亦不言,後生 疑悔:「我不結安居,為成安居不?」以是白佛,佛
言:「為安居受房舍、敷臥具。雖不發心、口言結 之,亦得名安居。」
[0129c16] 時舍衛城人,欲於祇洹作渠通水,波斯匿 王聞,令言:「若有於祇洹通水者,當與大罪。」後 邊境有事,王自出征。後諸外道欲并力通渠,
諸比丘以此語諸優婆塞,諸優婆塞言:「此非 我等所制,可往白王。」諸比丘言:「世尊不聽安 居中過七日往返,王去此遠,何由得往?」便以
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從今若 有佛法僧事、若私事,於七日外,更聽白二羯 磨受十五日,若一月日出界行。」
[0129c24] 一比丘唱言: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為某事,欲出界行,於 七日外更受三十夜,還此安居。若僧時到僧 忍聽。白如是。」
[0129c27]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為某 事,欲出界行,於七日外更受三十夜,還此安 居。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與某甲
更受三十夜出界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 是持。」
[0130a02] 有一比丘安居,麁食不足,作是念:「我此 中安居,麁食不足,而世尊不聽破安居,我當 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聽以此因緣,破安居無
罪。」
[0130a05] 復有一比丘安居,有一比丘尼誘共作不 淨行,作是念:「人心易轉,後或失意,而世尊不 聽破安居,我當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聽以此
因緣,破安居無罪。」式叉摩那乃至黃門亦如 是。若國王欲壞其梵行,乃至父母親戚亦如 是。
[0130a10] 有一比丘安居見伏藏,作是念:「此藏足我 一生用,若久住此或能失意,而世尊不聽破 安居,我當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聽以此因緣,
破安居無罪。」若見國王尊貴,乃至見父母親 戚苦樂,恐失道意,皆亦如是。
[0130a14] 有一比丘安 居,聞有比丘欲破僧,作是念:「若有破僧事,僧 不和合,不得安樂,而世尊不聽破安居,我當
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聽以此因緣,破安居 無罪。」
[0130a18] 復有一比丘安居,聞異住處有比丘欲 破僧,是 己 親厚,作是念:「若我往諫,必受我語,
而世尊不聽破安居,我當云何?」以是白佛,佛 言:「聽以此因緣,破安居無罪。」若能使人諫,為 此而去。若彼處僧已破,若自和合、若使人和
合,為此而去皆亦如是。比丘尼能和合僧亦 如是。
[0130a24] 時有估客營住,諸比丘欲依安居。以是 白佛,佛言:「聽依。」
[0130a25] 彼估客安居內,忽然復去。 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聽隨去。」
[0130a26] 諸 估客分作兩部,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 佛言:「若一部信樂,所之豐樂,隨去。比丘有
持律,彼處亦多持律,聽隨此部去。」若依牧牛 羊人、作椑栰人、船行人安居皆亦如是。
[0130b01] 有諸 比丘安居中,燒房舍、臥具,無有住處。不知云 何?以是白佛,佛言:「若火燒、若水漂,王難、賊難、
非人難,師子、虎狼、諸毒虫難,乃至蟻子、水虱 難,皆聽破安居無罪。」
[0130b05] 時跋難陀受安居請,布 薩竟往中路,見二住處多有衣食施,便住 其中二處各半,皆欲取分。諸比丘以是白
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跋難陀:「汝實爾 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訶責言:「汝愚癡 人!云何已受他請,為利養故住二處安居?」告
諸比丘:「從今若比丘受他前安居請,布薩竟 往中路,見二住處多有衣食施便住,無前、後 安居,得違言突吉羅罪。若比丘受他前安居
請,布薩竟往不至,至十七日明相出,是比 丘無前安居,有後安居,不破安居,得違言罪。 若受他前安居請,布薩竟往結安居,不受七
日出界外,七日內還、不還,是比丘無前安居, 有後安居,不破安居,得違言罪;若受他前安 居請,布薩竟往結安居,受七日出界外不還,
無前安居,有後安居,不破安居,得違言罪;若 七日內還,不破安居,不犯違言罪。若受他前 安居請,布薩竟往結安居,未至自恣七日,無
七日法出界外,亦無前安居,有後安居,不破 安居,得違言罪;若有七日法出界外,不破安 居,不犯違言罪。若比丘受他前安居請,往彼 布薩亦如是。
[0130b27] 「若比丘受他後安居請,布薩竟往中路,見二 住處多有衣食施,便住不往,破安居、違言二 突吉羅罪。若受他後安居請,布薩竟往不
至,至十七日明相出,是比丘破安居、違言二 罪。若受他後安居請,布薩竟往結安居,不受 七日出界外,七日內若還、若不還,及受七日,
七日內不還,皆破安居、違言二罪;若七日內 還,不破安居,不犯違言罪。若受他後安居 請,布薩竟往結安居,未至自恣七日,無七日
法出界外,破安居、違言二罪;若有七日法出 界外,不破安居,不犯違言罪。若受他後安居 請,往彼布薩亦如是。」
[0130c10] 有一比丘求安居處,見有空窟,作是念:「我當 於此安居。」復有眾多比丘見,皆作是念,而不
相知。至安居前布薩日,俱集於彼,皆言:「我已 先取此窟。」不知誰應得住,以是白佛,佛言:「若 先至者應作相,若題壁作自名,若語窟左
右人,後引為證,此人應得。」
[0130c15] 復有比丘先占住 處,後竟不來,餘比丘不敢住,遂空置此處。 以是白佛,佛言:「應壞相,若語人令知,使餘比 丘得住。」
五分律第三分之四自恣法
[0130c20] 佛在舍衛城。爾時眾多比丘住一處安居,共 議言:「我等若共語者或致增減,當共立制勿 復有言,若乞食先還,便掃灑食處,以瓶盛水,
出拭手脚巾,敷諸坐具,置盛長食器,量食有 長,減著其中,如其得少,從此取足。食竟,次第 除屏物事,若獨不勝,招伴共舉。如此安居得
安樂住,無復是非增減之患。」作此議已,即便 行之。安居既竟,諸佛常法,歲二大會,往 到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佛慰問言:「汝等
安居和合,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答言:「安居 和合,乞食不乏,道路不疲。」又問:「汝等安居云 何和合?」諸比丘即具以答,佛種種訶責:「汝
等愚癡,如怨家共住!云何而得和合安樂?我 無數方便教汝等共住,當相誨誘,轉相覺悟, 以盡道業。於今云何而行啞法?從今若復 立不共語法,得突吉羅罪。」
[0131a07] 爾時六群比丘數數犯罪,諸比丘以佛教應 相誨語,便語言:「汝等數數犯罪,應自見過, 而修改悔,勿得污染梵行,自貽大苦,負人信
施,空無所獲。」六群比丘不自改過,反更誣謗: 「長老比丘犯種種罪。」彼聞已慚愧,便往佛所, 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
「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訶責已,告 諸比丘:「若有比丘犯罪,應先問言:『我欲誨汝, 汝聽我不?』言聽則誨,不聽則已;若不聽,犯
突吉羅罪。」
[0131a16] 六群比丘後時犯罪,便逆問長老 比丘:「我欲誨汝,汝聽我不?」彼作是念:「佛制 不得不聽。」便答言:「隨意說之。」六群比丘復言:
「若隨我意,當隨我,說何罪?何時說?何處說?」彼 聞此語,便逐其後,不敢遠離。以是白佛,佛復 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
種訶責已,告諸比丘:「若成就五法,不應問聽 語罪:無慚愧、愚癡、少聞、自不如法、苟彰人惡。 若有慚愧、多聞、智慧、自如法、實欲使人離惡,
乃應問聽說罪。
[0131a25] 「復有五法,不應問聽說罪:隨 愛、隨恚、隨癡、隨畏、不知時非時,反上應問聽 說罪。
[0131a27] 「若成就五惡法而問,不應敬聽說罪;若 成就五善法而問,應敬聽說罪。」
[0131a29] 時諸比丘作是議:「如世尊所說:應問聽、不應 問聽,應敬聽、不應敬聽。唯有羅漢然後應 問,我等云何而得行此?」以是白佛,佛以是事
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等實作此議不?」答言: 「實爾。世尊!」佛告諸比丘:「從今以十利故,為諸 比丘作自恣法。應求僧自恣說罪言:
[0131b05] 「『諸大德! 若見我罪,若聞我罪,若疑我罪,憐愍故自恣 說,我當見罪悔過。』如是三說。」
[0131b08] 時諸比丘作是念:「世尊教我等自恣,應共奉 行。」便日日自恣,或二日、三日至五日一自恣。 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應夏三月最後日自
恣。」
[0131b11] 諸比丘便於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 尼前自恣,若白衣、外道、狂心、亂心、病壞心、被
舉、滅擯、異見人前自恣。以是白佛,佛言:「不應 爾!應在如法比丘眾中自恣。」
[0131b14] 有諸比丘坐床 上自恣,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
[0131b15] 諸比丘既下 地自恣,污衣服。以是白佛,佛言:「應好泥治地, 布草於上自恣。」
[0131b17] 六群比丘言:「若次至我,然後 下地。」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應一比丘先 唱言:
[0131b19] 「『大德僧聽!今僧自恣時到,僧當和合 作自恣。白如是。』
[0131b20] 「然後俱下地, [跍*月] 跪自恣。」
[0131b20] 諸 比丘自恣未竟,上座老病不堪久跪。以是白 佛,佛言:「聽自恣竟者還坐。」
[0131b22] 諸比丘已自恣竟, 便出去。以是白佛,佛言:「不應先出,要待都 竟。」
[0131b24] 諸比丘一時向上座自恣,不知誰已自恣, 誰未自恣。以是白佛,佛言:「不應一時自恣。」
[0131b25] 諸 比丘便復一一從上座自恣,有諸白衣欲布 施、聽法,久不能得,便譏訶言:「我等多務,廢業
來此;而諸比丘不時受施,為我說法。」諸比丘 以是白佛,佛言:「不應一一自恣,聽上座八 人一一自恣,自下同歲,同歲一時自恣。」
[0131c01] 諸比 丘不知自恣已至何處?以是白佛,佛言:「應白 二羯磨差自恣人,若二、若多。」
[0131c03] 一比丘唱言:「大 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比丘,能為僧作自恣人。 僧今差某甲、某甲作自恣人。若僧時到僧忍 聽。白如是。」
[0131c06]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比丘,能為 僧作自恣人。僧今差某甲、某甲作自恣人。誰 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差某甲、某甲
作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131c09] 諸比 丘差無智比丘作自恣人,以是白佛,佛言:「五 法成就不應差,隨欲、恚、癡、畏、不知時非時。反 上應差。」
[0131c12] 被差比丘應起,語諸比丘言:「同歲、同 歲一處坐。」
[0131c13] 自恣人不知己何時當應自恣, 以是白佛,佛言:「次第至已,便應自恣。」
[0131c14] 諸比丘 作如是自恣,猶故遲,諸白衣如上譏訶。以是 白佛,佛言:「被差人復應唱言:『各各相向自恣。』」
[0131c17] 諸比丘自恣竟,復更布薩。以是白佛,佛言:「自 恣羯磨,亦名布薩。」
[0131c19] 爾時世尊,自恣日與諸比丘前後圍遶露地 而坐,告諸比丘:「今僧和合自恣時到,應共自
恣。」有一比丘起,白佛:「有病比丘不來。」佛言:「應 差一比丘將來。」乃至出界自恣,如說戒中說。 時六群比丘有罪自恣,以是白佛,佛言:「不應
爾,犯者突吉羅!」
[0131c24] 彼猶故有罪自恣,以是白 佛,佛言:「應住其自恣!」
[0131c25] 諸比丘未羯磨時,便 住他自恣,復有自恣竟方住。以是白佛,佛言: 「不應爾!羯磨竟、未自恣時,應住。」
[0131c28] 告諸比丘:「有四不如法住自恣,四如法住自 恣。何謂四不如法住自恣?謂住無根破戒、無 根破見、無根破威儀、無根破正命。若反上
為四如法住自恣。
[0132a02] 「復有七不如法住自恣,七 如法住自恣。何謂七不如法住自恣?謂住無 根波羅夷、無根僧伽婆尸沙、無根偷羅遮、無
根波逸提、無根波羅提提舍尼、無根突吉羅、 無根惡說。反上為七如法住自恣。
[0132a06] 「復有八不 如法住自恣,八如法住自恣。何謂為八不如 法住自恣?謂住無根破戒無作、無根破見無
作、無根破威儀無作、無根破正命無作。反 上為八如法住自恣。
[0132a10] 「復有九不如法住自恣, 有九如法住自恣。何謂九不如法住自恣?謂 住無根破戒作、不作,無根破見、無根破威儀
亦如是。反上為九如法住自恣。
[0132a13] 「復有十如法 住自恣,十不如法住自恣。何謂十如法住自 恣?有一比丘以此相,以此事,受如法治罪羯
磨;若比丘見其以此相,以此事,受如法治罪 羯磨。是比丘後於餘僧中,說其已受如法治 罪羯磨,住其自恣,是謂如法住自恣。若住其
自恣時,有難起僧皆散去,後見之復如前住 其自恣,是謂如法住自恣。
[0132a20] 「若捨戒、若犯波羅 夷、若犯僧伽婆尸沙、若犯偷羅遮、若犯波 逸提、若犯波羅提提舍尼、若犯突吉羅、若
犯惡說。若比丘以此相,以此事,於僧中說其 犯,住其自恣,是名如法住自恣。反上名為不 如法住自恣。」
[0132a25] 時優波離問佛言:「世尊!比丘 以幾法住他自恣?」佛言:「以五法住他自恣:以 實,不以虛;以時,不以非時;以有利益,不以
無利益;以慈心,不以惡意;以柔軟語,不以剛 強。」
[0132a29] 又問:「世尊!欲住他自恣,應幾法自籌量?」佛 言:「應以五法自籌量:應量我住彼自恣, 為實、為虛?若虛,不應住;若實,應更審定。為
時、為非時?若非時,不應住;若時,應更審定。為 有利益、為無利益?若無利益,不應住;若有利 益,應更審定。為當因此起諍破和合僧、為
不破?若破,不應住;若不破,應更審定。復應量 我住彼自恣,持法、持律、解律儀、聰明、辯才、學 戒比丘如法助我不?若彼必助,亦應更審。審
已,以時住自恣。」
[0132b10] 又問:「世尊!欲住他自恣,應幾法自觀。」佛言:「應 五法自觀:自觀身行清淨、口行清淨、意行清
淨、多誦修多羅、善解阿毘曇不?若身口意 行不清淨,諸比丘便當言:『汝身口意行不清 淨,云何住他?』若不多誦修多羅,諸比丘便當
言:『汝從誰聞?何經中說?未能不師人,何能師 物?』若不善解阿毘曇,諸比丘便當言:『汝所 說有何義?汝自不知義,云何住人?』」
[0132b18] 又問:「世尊!有幾法住他自恣,後無悔。」佛言: 「有五法住他自恣,後無悔:憐愍故、利益故、欲 濟拔故、使從惡戒出故、住全戒中故。」
[0132b20] 又告優 波離:「有五種住他自恣,後生悔心。諸比丘語 言:『汝說他罪不實,汝應止!』『汝所說非時,汝應
止!』『汝所說無有利益,汝應止!』『汝以惡意說他 罪,非是慈心,汝應止!』『汝所說剛強,非柔軟語, 汝應止!』若反上,後不生悔心。
[0132b26] 「此彼住自恣比丘,有五事不應憂:諸比丘語 言:『彼不實住汝自恣,汝不應憂!』『彼非時住汝
自恣,汝不應憂!』『彼無利益住汝自恣,汝不應 憂!』『彼以惡意住汝自恣,汝不應憂!』『彼非軟語 住汝自恣,汝不應憂!』」
[0132c02] 優波離問佛:「若比丘入僧中,應以幾法?」佛言: 「應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 坐處,五、不論說餘事。
[0132c04] 「復有五法:不應反抄 衣、不應左右反抄衣、不應扠腰、不應覆頭、 應恭敬僧。」
[0132c06] 優波離問佛:「比丘有幾法,得與僧 和合羯磨?」佛言:「有五法得與僧和合羯磨:應 同見、應隨僧、應信有事、應自往、若與欲。」
[0132c08] 復語 優波離:「若有僧事不應不往,若不往則異於 僧。有五種見,於僧事為不如法:應心念而
口語,應口語而心念,非法助僧,助非法人,犯 言不犯。若反上為如法。」
[0132c13] 有一比丘自恣日犯突吉羅罪,向餘比丘說, 半云是突吉羅,半云是惡說;二部中各有持 律、聰明智慧、有慚愧心、樂學戒法,共諍不決,
以住自恣。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 「應一比丘將至眼見耳不聞處,教作惡說悔過, 還白僧:『彼比丘已作法,僧應自恣。』諸比丘不
得問作何等法,問者突吉羅。」
[0132c19] 復有一比丘自 恣日犯突吉羅罪,向餘比丘說,半云是波羅 提提舍尼,半云是突吉羅;乃至半云是波羅
夷,半云是突吉羅。二部中各有持律、聰明智 慧、有慚愧心、樂學戒法,共諍不決,以住自恣。 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應一比
丘將至眼見耳不聞處,教作突吉羅悔過,還白 僧:『彼比丘已作法,僧應自恣。』諸比丘不得問 作何等法,問者突吉羅。犯波羅提提舍尼,乃 至偷羅遮亦如是。」
[0132c28] 「若犯僧伽婆尸沙、若犯波 羅夷,應白羯磨停此事:『大德僧聽!今停此事, 自恣後當如法斷。白如是。』作此白已應自恣,
不得不自恣。」
[0133a03] 有一比丘自恣日語諸比丘言:「有物無人。」因 共空論,半云有物無人,半云有人無物,共諍 紛紜。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應白
停此事自恣,不得不自恣。若白停已,有還發 此論者,犯波逸提。」
[0133a08] 有病比丘住病比丘自恣,病比丘住無病比 丘自恣,無病比丘住病比丘自恣,不相順 從。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不應
爾,犯者皆突吉羅!若病比丘住病比丘自恣, 諸比丘應語言:『汝今病,何以住他?』若病比丘 住無病比丘自恣,亦應如是語。若無病比丘
住病比丘自恣,諸比丘應語言:『汝且止!此比 丘病,可待差住之。』」
[0133a15] 有諸比丘遣使住他自 恣,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應遣使住他自 恣,犯者突吉羅!」
[0133a17] 時跋難陀猶遣使住他自 恣,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受使人得突吉 羅,跋難陀犯波逸提。」
[0133a19] 或愚癡比丘住愚癡比 丘自恣,或愚癡比丘住智慧比丘自恣,或智 慧比丘住愚癡比丘自恣,不相順從。諸比丘
以是白佛,佛言:「不應爾,犯者突吉羅!」
[0133a23] 若比丘住他比丘自恣,眾僧知見彼人身口 意業不清淨,少聞、愚癡者,不應受其語,但當 自恣。若僧見彼人身口意業有清淨、有不清
淨,及少聞、愚癡亦如是。若僧見彼人身口意 淨,多聞、智慧,應受其語,當問言:「汝見彼有 何等過?為破戒?為破見?為破威儀?為破正命?」
若言破戒,應問:「汝知破戒相不?」若言不知,諸 比丘應訶令慚,語言:「汝不知破戒相,而在僧 中說他破戒!」僧若不作此訶,皆犯突吉羅;若
言知,諸比丘應問:「何等是破戒?」答言:「犯波羅 夷、僧伽婆尸沙。」若言破見,應問:「汝知破見相 不?」若言不知,諸比丘應如上訶,若不訶皆犯
突吉羅;若言知,應問:「何等是破見?」答言:「無 今世後世、無罪福報應、無父、無母、無阿羅漢。」 若言破威儀,應問:「汝知破威儀相不?」若言不
知,諸比丘應如上訶,若不訶皆犯突吉羅;若 言知,應問:「何等是破威儀?」答言:「犯波逸提、波 羅提提舍尼、突吉羅、惡說。」若言破正命,諸比
丘應問:「汝知破正命相不?」若言不知,諸比 丘亦應如上訶,若不訶皆犯突吉羅;若言知, 應問:「何等是破正命?」若言:「諂曲心,以求利
養。」僧復應更問:「汝為見?為聞?為疑?」若言見,應 問:「云何見?何時見?何處見?汝在何處?彼在 何處?」若作是問不能答,應如法治已自恣,不
應不自恣。聞疑亦如是。
[0133b19] 有一住處,眾僧於中安居三月,皆得道證,作 是念:「若三月竟便自恣者,便應移去,則失此
樂。」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今聽諸 比丘三月自恣日,皆集一處,應一比丘唱言: 『大德僧聽!我等於此安居得一心樂,若自恣
便去者,則失此樂;今共停此至八月滿,作四 月自恣。白如是。』如是白竟,若有欲遠行比 丘聽自恣便去;若有欲住其自恣者,僧應為
如法撿校,使得自恣而去。若去比丘欲住後 比丘自恣,諸比丘應語言:『我等未自恣,汝 云何得住?』若彼去已,至後自恣時還住諸比
丘自恣者,諸比丘應如法檢校竟,應自恣。」
[0133c02] 有諸比丘一處安居,聞某處好鬪比丘當來, 作是議言:「彼來必住我等自恣。」諸比丘不知 云何?以是白佛,佛言:「未至自恣二、三日,應自
恣而去。若聞今日至,應即自恣而去。若聞已 入界內,應疾出界外自恣而還。若不得,應出 迎,禮拜問訊,為捉衣鉢,辦洗浴具,將入浴室
與塗身油蜜,出界外自恣。若復不得,應為辦 食,隨在界內外;若在界內食,食時應出界外 自恣;若在界外食,食時應住界內自恣。若
復不得,應共集自恣後,一舊比丘白諸舊比 丘言:『大德僧聽!今共布薩說戒,後四月黑十 五日當自恣。白如是。』客比丘若言:『何故四月
黑十五日自恣?』舊比丘應答言:『本不共安居, 不應問我。』若客比丘復至黑十五日者,舊比 丘復應如上白:『後白十五日當自恣。』乃至『不
應問我。』亦如上。客比丘復至白十五日者,復 應為作食如上,若得者善;若不得,便應強共 和合自恣,不得不自恣。」
五分律卷第十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2 冊 No. 1421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南林尼僧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