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āsaṅghikavinaya (Mohesengzhi Lu) 摩訶僧祇律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訶僧祇律卷第二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 共法顯譯
明四波羅夷法之二 (婬戒之餘)
[0235a18] 復次佛住舍衛城,廣說如上。時欝闍尼國有 一男子,其婦邪行與人共通,其夫瞋恨面相 呵責:「後復爾者要苦相治。」其婦不止。夫伺其
婬時,執彼男子俱送與王,白言:「大王!此婦不 良與是人通,願王苦治以肅將來。」時王大怒, 勅其有司令兀其手足棄於塚間。時治罪
者,即於塚間兀其手足仰臥著地。時有比 丘在塚間行,見此女人裸身在地,彼不正思 惟便生欲想,語此女言:「共作是事。」女即答言:
「此形如是猶可爾耶?」比丘言:「可爾。」女人即 許便共行欲,行欲已而去。爾時此女親里知 識共相謂言:「當往塚間看此女人,為死為
活?」便共俱行往詣塚間,見彼兀女仰臥在 地,身上猶有新行欲處,皆共瞋言:「汝於苦 痛中猶復為此,人之無恥乃至如是耶?」彼女
答言:「人來見逼,此非我咎。」問言:「逼者何人?」 答言:「沙門釋子。」眾人驚怪自相謂言:「沙門釋 子是女人身壞如是猶故不捨,況復全形者!
宜共防護無令近門,此等敗人何道之有。」彼 比丘尋自疑悔,具白世尊,佛言:「比丘!汝不聞 我制戒不得行婬耶?」比丘答言:「我知制戒,謂
為全身,但此兀女形壞。」佛言:「兀者若左手 及右脚、若右手及左脚,是名兀女,若婬者 犯波羅夷。」
[0235b13] 復次佛住舍衛城,廣說如上。有一比丘於祇 洹中食已,入開眼林中坐禪。時祇洹開眼 林中間,有一女狂發眠地,風吹衣起形體露
現。時比丘不正思惟欲心內發,便共行婬。行 婬已尋即疑悔,具白世尊,佛告比丘:「汝不知 我制戒不得行婬耶?」比丘答言:「我知制戒,但
是女狂眠。」佛言:「婬狂眠女者,亦犯波羅夷。」
[0235b20] 復次佛住毘舍離,廣說如上。時有一居士婦 父母家住久,夫家遣信呼婦令速還,婦將欲 還作種種飲食自送之具。時風刀起吹
裂女身,即便命終。毘舍離土地下濕,死人 不得久停。時宗親都集,即時送此死屍,往 著曠野送死屍出,共相謂言:「當速疾去,莫令
壞爛使人厭污。」送出死屍值大風雨,置屍 一處以草覆之,明當來燒。夜則雨止天清月 出。時有比丘,夜遊塚間過到是處,聞新死屍
身有塗香,便謂是生人。是比丘不正思惟欲 心即起,便婬死屍。行欲已猶故不厭,即擔死 屍到自住處通夜行欲。晨朝閉戶入村乞食。
死女親里明日持香油樵火欲燒死屍,到其 本處不見死屍,復不見鳥獸所食蹤跡,遍求 不得。開比丘草庵,見死屍在中,屍上看見
新行欲處。見已便相謂言:「異哉!沙門釋子 死者尚不捨,況復生人!從今已去宜各防護, 莫令沙門得入人舍,此等敗物,有何道哉?」彼
比丘尋自疑悔,具白世尊,佛言:「比丘!汝不聞 佛制戒不得行婬耶?」比丘答言:「我知制戒,但 彼是死女。」佛言:「婬死女,亦犯波羅夷。有三事
比丘行婬犯波羅夷。何等三?死、眠、覺。」
[0235c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依止毘舍離比丘皆使 令集,以十利故與諸比丘制戒,乃至已聞者 當重聞。若比丘於和合僧中受具足戒,不還
戒、戒羸不出、相行婬法,乃至共畜生,是比 丘得波羅夷,不應共住。」初波羅夷緣訖。
[0235c18] 比丘者,受具足善受具足;如法非不如法;和 合非不和合;可稱歎非不可稱歎;滿二十 非不滿,是名比丘義。
[0235c20] 於和合僧中受戒者, 若比丘受具足時善受具足,一白三羯磨無 障法,和合僧非別眾,滿十僧、若過十,是為 比丘於和合僧中受戒。
[0235c23] 不還戒者,欲先明 還戒。還戒者,是比丘還戒時,若愁憂不樂,心 定欲捨沙門法,不樂行比丘事,不樂釋種子,
言:「我欲作沙彌、我欲作外道、我欲作俗人受 本五欲。」若向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 彌尼、外道、出家、在家俗人言:「我捨佛、捨法、捨
僧、捨學、捨說、捨共住、捨共利、捨經論、捨比丘、捨 沙門、捨釋種,我非比丘、非沙門、非釋種,我是 沙彌、是外道、是俗人,如本五欲我今受之。」是
名還戒。
[0236a03] 云何捨佛?捨佛者,捨正覺、捨最勝、捨 一切智身、捨一切見、捨無餘智見、捨羅睺羅 父、捨金色身、捨圓光、捨三十二相、捨八十種
好。若捨一一佛名號,皆名捨佛,如是捨佛是 名捨戒。若言:「捨過去、未來佛。」是不名捨戒,得 偷蘭罪。若不言:「捨過去、未來佛。」直言:「捨佛。」者,
是名捨戒。若言:「捨辟支佛。」是名捨戒。過去、未 來同如捨佛。又外道一切出家、六師弟子各言: 「有佛。」若比丘實欲捨此佛,假言:「捨外道佛。」
是不名捨戒,得偷蘭罪。若戲笑捨佛,得越 比尼罪。若誤說、心狂,無罪。
[0236a13] 云何捨法?法者, 非三世所攝,其相常住。所謂無為涅槃、離眾 煩惱,一切苦患永盡無餘。若言:「捨此法。」者,是
名捨戒。若言:「捨過去、未來法。」是不名捨戒, 得偷蘭罪。若不稱過去、未來,直言:「捨法。」是名 捨戒。一切外道各自有法,若比丘實欲捨此正
法,假言:「捨彼法。」者,是不名捨戒,得偷蘭罪。若 戲笑捨法者,越比尼罪。若誤說、心狂,無罪。
[0236a20] 云 何捨僧?僧者,世尊弟子僧,等向政向智向、 法次法向、隨順法行,謂四雙八輩,信成就、戒
成就、聞成就、三昧成就、慧成就、解脫成就、解 脫智見成就,應所恭敬,為無上福田。若比 丘言:「我捨是僧。」是名捨戒。若言:「捨過去、未來
僧。」是不名捨戒,得偷蘭罪。若不稱過去、未來, 直言:「捨僧。」是名捨戒。如比丘僧、比丘尼僧亦 如是。若言:「我捨眾多比丘。」是不名捨戒,得偷
蘭罪。若言:「我捨過去、未來眾多比丘。」是不名 捨戒,得越比尼罪。若不稱捨過去、未來眾多 比丘,直言:「捨眾多比丘者。」是不名捨戒,得偷
蘭罪;如眾多比丘,眾多比丘尼亦如是。若言: 「我捨一比丘。」是不名捨戒,得越比尼罪。若言: 「捨過去、未來一比丘。」是不名捨戒,得越比尼
心悔。若不稱言:「我捨過去、未來一比丘。」直言: 「捨一比丘。」是不名捨戒,得越比尼罪。如一比 丘,一比丘尼亦如是。若言:「捨和上。」是名捨
戒。差別如捨僧中說。若言:「捨阿闍梨。」是不名 捨戒,得偷蘭罪。若言:「捨過去、未來阿闍梨。」是 不名捨戒,得越比尼罪。若不稱過去、未來,直
言:「捨阿闍梨。」是不名捨戒,得偷蘭罪。若戲笑 言捨,得越毘尼罪。若誤說、心狂,無罪。如彼 外道名自稱為僧,若比丘實欲捨此僧,假
言:「捨外道僧。」是不名捨戒,得偷蘭罪。若戲笑 言捨僧,得越比尼罪。若誤說、心狂,無罪。
[0236b16] 云何 捨學?學有三種:有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 慧學。增上戒學者,謂波羅提木叉廣略說。增
上意學者,所謂九次第正受。增上慧學者,所 謂四真諦。彼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盡名為學。若比丘言:「捨此學。」皆名捨戒。如前
捨佛中說。世間各自有學,如工巧、書算、技 術等,皆名為學,若比丘欲捨此學,假言:「捨彼 學。」者,是不名捨戒,得偷蘭罪。如外道各自有
學,若比丘欲捨此學,假言:「捨外道學。」是不名 捨戒,得偷蘭罪。若戲笑言:「捨學。」得越比尼 罪。若誤說、心狂、捨戒,無罪。
[0236b27] 云何捨說?說有三 種:若十四日、若十五日、若中間布薩。十四 日者,冬第三、第七布薩,春第三第、七布薩,夏
第三、第七布薩。一歲中此六布薩,是名十四 日。餘十八布薩十五日,合二十四布薩,是名 十四日、十五日布薩。中間布薩者,有比丘布
薩時,若僧不和合,一比丘於僧中唱:「若僧 和合時,當作布薩。」若無一比丘唱者,一切 僧得越比尼罪。一比丘唱者,一切僧無罪。若
十五日不和合,應初日布薩。初日不和合者, 二日乃至應十二日布薩。若十二日不和合, 應十三日布薩。若十四日應正布薩者,十三
日不應作中間布薩,便就十四日布薩,亦是 中間布薩,亦名正布薩。若月大者,乃至十三 日和合得作中間布薩,若不和合,不得十四
日,應就十五日布薩,亦名中間布薩,亦名正 布薩。何以故?不得頻日布薩,應當隔日布 薩,是名中間布薩。應十四日布薩者,不得停
至十五日;應十五日布薩者,不得逆十四日。 若有因緣者,得作布薩。若十四日、若十五 日、若中間布薩,盡名為說。若如是言:「我捨是
說。」是名捨戒,如前捨佛中說。彼諸外道亦各 有說,若實欲捨此說,假言:「捨外道說。」者,是不 名捨戒,得偷蘭罪。若戲笑捨說者,得越比尼
罪。若誤說、心狂捨說,無罪。
[0236c22] 云何捨共住?共住 有二種:一者清淨共住,二者相似共住。清淨 共住者,眾悉清淨、共作布薩,是名清淨共住。
相似共住者,不清淨作清淨相,與清淨者共 作布薩,是名相似共住。彼清淨共住、相似共 住,盡名共住。若言:「我捨共住。」是名捨戒,如
上捨佛中廣說。彼諸外道亦有共住,若實欲 捨此共住,假言:「捨彼共住。」是不名捨戒,得偷 蘭罪。若戲笑說捨共住,得越比尼罪。若誤說、
心狂捨共住者,無罪。
[0237a02] 云何捨共利?共利者有 二種:一者法利,二者衣食利。法利者,名受誦 問答。衣食利者,同受一施。彼法利、衣食利
者盡名共利。若比丘言:「我捨此利。」是名捨 戒,餘如上捨佛中廣說。若言:「捨法利。」是名捨 戒,如上捨佛中廣說。若但言:「我捨衣食利。」是
不名捨戒,得偷蘭罪。若言:「我捨過去、未來衣 食利。」是不名捨戒,得越比尼罪。若不稱過 去、未來,直言:「捨衣食利。」者,是不名捨戒,得偷
蘭罪。彼諸外道亦有共利,若實欲捨此共利, 假言:「捨彼共利。」者,不名捨戒,得偷蘭罪。若 戲笑言捨共利者,得越比尼罪。若誤說、心狂 捨共利者,無罪。
[0237a14] 云何捨經論?諸經論有九 部,若比丘言:「我捨此經論。」者,是名捨戒。若言: 「我捨過去、未來經論。」者,是不名捨戒,得偷蘭
罪。若不稱過去、未來,直言:「捨經論。」者,是名捨 戒。若作伎中,以佛語作歌頌,若言:「我捨此 歌頌中佛語。」者,是名捨戒。彼諸外道亦有經
論,若實欲捨此經論,假言:「捨彼經論。」者,是 不名捨戒,得偷蘭罪。若戲笑言捨經論者, 不名捨戒,得越比尼罪。若誤說、心狂捨經論 者,無罪。
[0237a24] 復次若比丘言:「我捨佛、佛捨我,我離佛、佛離 我,我遠佛、佛遠我,我厭佛、佛厭我,我休佛、佛
休我。」如是皆名捨戒,乃至捨諸經論亦如是, 是名還戒。
[0237a27] 不還戒者,若瞋恚、若卒說、若獨 說、若不了說、若因諍說、若獨想說、若說前人 不解、若向眠者說、向狂者說、向苦惱者說、向
嬰兒說、向非人說、向畜生說,如是諸說還戒, 是不名捨戒。
[0237b02] 戒羸者,彼作是念:「我不如捨佛 法僧,乃至捨諸經論。」彼復作是念:「我當作沙 彌、作俗人、作外道。」彼心念口言:「未決定向他
人說。」是名戒羸。若說戒羸事者,語語得偷 蘭罪。復作心念口言:「我不如捨佛。」乃至言:「我 不如作本俗人。」復作是言:「我捨佛者勝、乃
至我習本俗人者勝。」是名戒羸。若說戒羸 事,語語得偷蘭罪,是名戒羸。
[0237b09] 若戒羸行婬法, 婬法者,謂與女人有命三處中行婬、初中後 受樂,是名行婬法。若比丘戒羸行婬法,得波
羅夷罪,不應共住。人女有命及死,三處行 婬、初中後受樂,如是非人女有命及死,畜生 女有命及死,三處行婬、三時受樂,是比丘得
波羅夷罪,不應共住。若人男有命及死,非人 男有命及死,畜生男有命及死,二處行婬、三 時受樂,是比丘得波羅夷罪,不應共住。人黃
門有命及死,非人黃門有命及死,畜生黃門 有命及死,二處、初中後三時受樂,得波羅夷 罪。畜生者,從象馬乃至雞,是名畜生。若犯此
畜生者,得波羅夷罪。象身大乃至雞身小, 得偷蘭罪。若象身小乃至雞身大者,得波羅 夷罪,是故說乃至共畜生,得波羅夷罪。
[0237b23] 波 羅夷者,謂於法智退沒墮落、無道果分,是名 波羅夷。如是未知智、等智、他心智、苦習盡道
智、盡智、無生智,於彼諸智退沒墮落、無道果 分,是名波羅夷。又復波羅夷者,於涅槃退沒 墮落、無證果分,是名波羅夷。又復波羅夷者,
於梵行退沒墮落、無道果分,是名波羅夷。又 復波羅夷者,所可犯罪不可發露悔過,故名 波羅夷。若比丘以染污心,欲看女人,得越比
尼心悔。若眼見、若聞聲,犯越比尼罪。各各 裸身相觸,得偷蘭罪。乃至入如胡麻,波羅 夷。若彼身大,雖入不觸其邊者,得偷蘭罪。
有眾生一道,從是處食、是處大小便,若生 若死,若婬此眾生、初中後受樂者,波羅夷。若 女人身裂為二分,就一一分行婬者,得偷
蘭罪。若繫縛令合行婬者,波羅夷。若女人段 為三分,比丘於下分行婬,波羅夷;中分行婬, 偷蘭罪;上分行婬,波羅夷。若女人身青瘀膖
脹,於此行婬者,波羅夷;身若壞爛,偷蘭罪;身 全枯乾者亦偷蘭罪。若以酥油水漬潤不壞 行婬者,波羅夷。若形壞,偷闌罪。骨瑣相連
膿血塗著行婬者,犯越比尼罪。白骨枯乾 者,越比尼心悔。石木女人、畫女人,越比尼 罪。若比丘不說還戒、不說不還戒,若戒羸
不說還戒、不說不還戒,便作俗人,隨其所犯 如法治罪,若作外道亦如是。若裹不覆、若 覆不裹、亦覆亦裹、不覆不裹,乃至入如胡麻,
波羅夷。若比丘不還戒、若戒羸不出相,便作 俗人形服而犯罪者,隨其所犯得罪。若比丘 於比丘尼邊強行婬者,比丘得波羅夷;若比
丘尼受樂者,亦波羅夷。若比丘尼於比丘 邊強行婬者,比丘尼波羅夷;若比丘受樂 者,亦波羅夷。若比丘、比丘展轉共行婬,俱
波羅夷。若比丘、比丘尼共行婬者,俱波羅 夷。比丘、沙彌展轉共行婬,比丘波羅夷、沙彌 驅出。比丘、俗人展轉共行婬,比丘波羅夷,俗
人不犯,乃至外道亦如是。若比丘三種行婬, 人、非人、畜生,復有三種:女、男、黃門,復有三種: 上、中、下道,復有三種:若覺、若眠、若死,皆波羅
夷。若比丘眠、心狂、入定,有母人強就比丘行 婬,比丘若覺初、中、後受樂者,波羅夷。是比 丘若眠乃至入定,若母人強就比丘行婬,彼
覺已初不受樂、中後受樂,亦波羅夷。是比丘 若眠乃至入定,若母人強就比丘行婬,彼覺 已初中不受樂、後受樂者,波羅夷。是比丘
若眠乃至入定,若母人就比丘行婬,若比丘 覺已初、中、後不受樂,無罪。云何名受樂?云何 名不受樂?受樂者。譬如飢人得種種美食,彼
以食為樂;又如渴人得種種好飲,彼以飲為 樂受;欲樂者亦復如是。不受樂者,譬如好淨 之人以種種死屍繫其頸上;又如破癰熱鐵
鑠身;不受樂者亦復如是。若比丘行婬,若 買得、若雇得、若恩義得、知識得、調戲得、試弄 得、未更事得,如是一切得而行婬者,皆波羅
夷。若心狂不自覺者,無罪。是故說,若比丘 於和合僧中受具戒,不還戒、戒羸不出相 行婬法,乃至共畜生,是比丘犯波羅夷,不 應共住。
[0238a22] 世尊於毘舍離城成佛五年冬 分第五半月十二日中食後,東向坐一人半 影為長老耶舍迦蘭陀子制此戒。已制當隨 順行,是名隨順法。
(婬戒竟)
盜戒之一
[0238a27] 佛住王舍城,廣說如上。爾時瓦師子長老達 膩伽,勸化立僧房,種種莊嚴、高大妙好、雕 文刻鏤、香油塗地,如紺瑠璃色,常有供辦
種種飲食。時有長老比丘來問達膩伽:「長 老幾歲?」答言:「爾所歲。」客比丘言:「汝小,我應 是中住。」達膩伽既與上座房住,復更勸化
起立第二房。復有長老比丘來,如前次第 與房。復更勸化起第三房,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