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guputakavinaya (Si Fen Lu) 四分律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四分律卷第十九 (初分之十九)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譯
九十單提法之九 (并四提舍尼眾學法初)
[0692c11]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跋難 陀釋子非時入村,與諸居士共樗蒱。比丘 勝、諸居士不如,居士以慳嫉故便言:「比丘
晨朝入村為乞食故,非時入村為何事耶?」 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 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跋難陀釋子:「云何非
時入村與諸居士共樗蒱戲?」諸比丘往至 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 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
責跋難陀釋子:「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 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跋 難陀釋子!非時入村與諸居士而共樗蒱
戲?」世尊無數方便呵責跋難陀釋子已,告 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 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
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非時入聚 落,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0692c27] 其中比 丘,或有僧事、或塔寺事、或瞻視病人事,佛言: 「自今已去聽諸比丘有事緣囑授已入聚
落。」諸比丘不知囑授何人,佛言:「當還囑比 丘,若獨處一房當囑授比房。自今已去當 如是說戒:若比丘非時入聚落不囑比 丘者,波逸提。」
[0693a04] 比丘義亦如上。
[0693a04] 時者,從明相 出至中時。
[0693a05] 非時者,從中後至明相未出。
[0693a06] 村聚落者,四種村,如上。
[0693a06] 有比丘者,同住客 得囑及處。
[0693a07] 若比丘非時入村,有比丘不囑 授,動足初入村門,波逸提。一脚在門內、一 脚在門外,方便欲去不去,若共期不去,一 切突吉羅。
[0693a10]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彌、沙 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693a11] 不犯者,若比丘,營 眾僧事、塔寺事、瞻視病人事,囑授比丘若 道由村過、若有所啟白、若為喚、若受請,
或為力勢所執、或為繫縛將去、或命難、梵 行難,無犯。
[0693a15]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 痛惱所纏。 (八十三竟)
[0693a17]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迦 留陀夷預知世尊必從此道來,即於道中 敷高好床座,迦留陀夷遙見世尊來,白佛
言:「世尊看我床座!善逝看我床座!」佛言:「當 知此癡人內懷弊惡。」爾時世尊以此因緣 集比丘僧,告諸比丘:「此癡人迦留陀夷,敷
高廣大床但自為己。」爾時世尊以無數方 便呵責迦留陀夷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 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
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 是說:若比丘,作繩床、木床,足應高如來八 指,除入陛孔上截竟。若過者,波逸提。」
[0693a28] 比丘義 如上。
[0693a29] 床者,五種床,如上。
[0693a29] 若比丘,自作繩床、 木床,足應高八指截竟,過者,波逸提;作而 不成,突吉羅。若教人作過八指截竟,波逸
提;作而不成,突吉羅。若為他作,成不成,一 切突吉羅。
[0693b04]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彌、沙 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693b05] 不犯者,若作足高 八指;若減八指;若他施已成者截而用之;若 脫脚却,無犯。
[0693b07]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 亂、痛惱所纏。 (八十四竟)
[0693b09]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 丘作兜羅綿 紵 繩床、木床、大小褥,諸居士 見皆共嫌之,自相謂言:「此沙門釋子不知
慚愧,無有慈心斷眾生命,外自稱言:『我修 正法。』乃作兜羅 紵 木床及繩床、大小褥, 如似國王亦如大臣,如是有何正法?」諸比
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 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云何作兜羅 紵 繩床、木床、大小褥?」時諸比丘往至世尊所,頭
面作禮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 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 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作兜羅
紵 繩床、木床、大小褥,令居士嫌也?」呵責六群 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 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
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 作兜羅 紵 繩床、木床、大小褥成者,波逸提。」
[0693b27] 比丘義如上。
[0693b27] 兜羅者,白楊樹、華楊柳、華蒲 臺也。
[0693b28] 大床者,有五種,如上。
[0693b28] 繩床者,有五 種,如上。
[0693b29] 大褥者,為坐臥故。
[0693b29] 小褥者,為坐 故。
[0693c01] 若比丘,以兜羅 紵 繩床、木床、大小褥,若 自作成者,波逸提;不成者,突吉羅。若教他使
作成者,波逸提;不成,突吉羅。若為他作,成 不成,一切突吉羅。
[0693c04]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 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693c05] 不犯者,若鳩 羅耶草、文若草、娑婆草;若以毳劫貝碎弊物; 若用作搘肩物作輿上枕,無犯。
[0693c07] 無犯者, 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八十五竟)
[0693c09] 爾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時有信樂 工師,為比丘作骨、牙、角針筒,以是故令 此工師廢家事業,財物竭盡無復衣食。時
諸世人皆作此言:「此工師未供養沙門釋 子時,多財饒寶,自供養沙門釋子已來,居 家貧匱無所食噉。所以供養者,望得其
福,而反得殃。」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 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 「汝等云何使彼工師作骨、牙、角針筒,廢家
事業財物竭盡?」時諸比丘往至世尊所,頭 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 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
「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 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諸比丘,使工師作 牙骨角針筒財物竭盡?」世尊以無數方便
呵責諸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 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 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
說:若比丘,作骨、牙、角針筒刳刮者,波逸提。」
[0693c27] 比 丘義如上。
[0693c28] 若比丘,骨、牙、角自刳刮作而成 者,波逸提;不成者,突吉羅。若教他作而成 者,波逸提;不成者,突吉羅。若為他作,成不成,
一切突吉羅。
[0694a02]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 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694a03] 不犯者,若鐵、若銅、 若鉛錫、若白鑞、若竹、若木、若葦、若舍羅草用 作針筒,不犯。若作錫杖頭鏢 [金*纂] ;若作傘蓋
子及斗頭鏢;若作曲鈎;若作刮污刀;若作如 意;若作玦 鈕 ;若作匙;若作杓;若作鈎衣 [金*刮] ;若作眼藥篦;若作刮舌刀;若作摘齒
物;若作挑耳篦;若禪鎮;若作熏鼻筒,如 是一切無犯。
[0694a10]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 亂、痛惱所纏。 (八十六竟)
[0694a12]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世尊 不受請檀越送食,諸佛常法,若不受請遍 行房舍,見異處以眾僧臥具敷在露地不
淨所污。時天大暴雨,世尊即以神力令眾 僧臥具不為雨漬。諸比丘還,世尊以此因 緣集比丘僧,告言:「我向者遍行房舍,看見
有異處敷眾僧臥具,在露地不淨所污。時 天大雨,我以神力使雨不漬。當知此污, 是有欲人非是無欲人,是瞋恚人非是無 瞋恚人,是癡人非是無癡人也。若離欲外
道仙人離欲者無有此事,況阿羅漢。若比 丘念不散亂而睡眠者無有此事,況阿羅 漢。自今已去聽諸比丘為障身、障衣、障臥 具故作尼師壇。」
[0694a25] 世尊既聽作尼師壇, 六群比丘便多作廣長尼師壇。時諸比丘 見問言:「世尊制戒,聽畜三衣不得過長,
此是何衣?」六群比丘報言:「是我等尼師 壇。」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 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言:
「云何汝等多作廣長尼師壇?」諸比丘往世 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 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
責六群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 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 等作廣長尼師壇?」世尊以無數方便呵
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言:「此癡人!多種 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 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
是說:若比丘,作尼師壇當應量作。此中 量者,長佛二搩手、廣一搩手半。過者裁竟, 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0694b13] 時尊者迦 留陀夷體大,尼師壇小不得坐,知世尊從 此道來,便在道邊手挽尼師壇欲令廣 大。世尊見迦留陀夷手挽尼師壇已,知而
故問言:「汝何故挽此尼師壇?」答言:「欲令廣 大是故挽耳。」爾時世尊以此事與諸比 丘隨順說法,讚歎頭陀、少欲知足、樂出離
者,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聽諸比丘更益廣 長各半搩手。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 丘作尼師壇當應量作,是中量者,長佛
二搩手、廣一搩手半,更增廣長各半搩手。 若過裁竟,波逸提。」
[0694b24] 比丘義如上。
[0694b24] 尼師壇者, 敷下坐。
[0694b25] 若比丘作尼師壇,長中過量、廣中 不過量;若廣中過量、長中不過量;廣長俱過 量。自作成者,波逸提;不成者,突吉羅。教他
使作成者,波逸提;不成者,突吉羅。為他作, 成不成,盡突吉羅。
[0694b29]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 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694c01] 不犯者,應 量作,或減量作,若從他得已成者,裁割 如量,若疊作兩重,無犯。
[0694c03] 無犯者,最初未制 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八十七竟)
[0694c05]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 患癰、瘡疥、種種瘡病,膿血流出,污身、污衣、 污臥具。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聽
諸比丘畜覆瘡衣。」時諸比丘覆瘡衣麁,多 毛著瘡舉衣時患痛。比丘白佛,佛言:「自 今已去聽諸比丘,以大價細軟衣覆瘡上
著涅槃僧。若至白衣家請坐時,應語言: 『我有患。』若主人語言:『但坐。』當褰上涅槃僧, 以此衣覆瘡而坐。」時六群比丘聞世尊聽
作覆瘡衣,便多作廣長覆瘡衣。諸比丘 見即問言:「世尊制戒,畜三衣不得過長,此 是何衣?」六群比丘報言:「是我等覆瘡衣。」諸
比丘聞,嫌責六群比丘:「云何汝等多作廣 長覆瘡衣?」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 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以
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言:「汝所 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 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多作廣長覆瘡衣?」
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 告諸比丘言:「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
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作覆 瘡衣當應量作,是中量者,長佛四搩手、 廣二搩手,裁竟過者,波逸提。」
[0694c28] 比丘義如上。
[0694c29] 覆瘡衣者,有種種瘡病持用覆身。
[0694c29] 若長 中應量廣中不應量,廣中應量長中不應 量,若廣長俱不應量,自作成者,波逸提;不 成者,突吉羅。教人作成者,波逸提;不成,突
吉羅。若為他作,成不成者,盡突吉羅。
[0695a04] 比丘尼, 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 為犯。
[0695a06] 不犯者,應量作,或減量作,若從他得 裁割如量,如疊作兩重,無犯。
[0695a07] 無犯者,最初 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八十八竟)
[0695a09]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毘舍 佉母聞如來聽諸比丘作雨浴衣,即大作 雨浴衣,遣人持詣僧伽藍中與諸比丘。諸
比丘得便分,佛言:「此衣不應分,自今已去 若得雨浴衣,隨上坐次付與。若不足者 憶次,更得,續次與使遍彼。」時得貴價衣,
續次與,佛言:「不應爾,應與上座易之。以 上座先得者,轉次與下座。若不遍者,當以 僧可分衣物與之令遍。」時六群比丘聞如
來制戒,聽諸比丘作雨浴衣,輒自多作廣 大雨浴衣。諸比丘見已即問言:「如來制戒畜 三衣不得過長,此是誰衣?」六群比丘報言:
「是我等雨浴衣。」時諸比丘聞,其中有少欲 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 比丘言:「汝等云何乃多作廣大雨浴衣?」諸
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 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 丘僧,呵責六群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
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 何汝等多作廣大雨浴衣?」世尊以無數方 便呵責六群比丘已,告諸比丘:「此癡人!多
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 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 是說:若比丘,作雨浴衣應量作。是中量者,
長佛六搩手、廣二搩手半。過者裁竟,波逸 提。」
[0695b05] 比丘義如上。
[0695b05] 雨浴衣者,諸比丘著在雨 中洗浴。
[0695b06] 若比丘作雨浴衣,長中不應量、 廣中應量,若廣中不應量、長中應量,若廣 長俱不應量,自作而成,波逸提;不成,突吉
羅。若教人作成,波逸提;不成,突吉羅。若為 他作,成不成,盡突吉羅。
[0695b10] 比丘尼,突吉羅;式 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695b11] 不犯 者,應量作,減量作,若從他得裁割如量,若 疊作兩重,無犯。
[0695b13]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 心亂、痛惱所纏。 (八十九竟)
[0695b15] 爾時佛在釋翅搜尼拘類園中。爾時尊者 難陀短佛四指,諸比丘遙見難陀來,皆謂 是佛來,即起奉迎,至乃知是難陀。諸比丘
皆懷慚愧,時難陀亦懷慚愧。爾時諸比丘 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告諸比丘:「自今 已去制難陀比丘著黑衣。」時六群比丘,與
如來等量作衣或過量作。諸比丘聞,其中 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 責六群比丘:「汝等云何與如來等量作衣
或過量作?」時諸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 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 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汝所
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 行,所不應為。云何六群比丘!與如來等量 作衣或過量作?」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已,
告諸比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 今已去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 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與如
來等量作衣或過量作者,波逸提。是中如來 衣量者,長佛十搩手、廣六搩手,是謂如來 衣量。」
[0695c06] 比丘義如上。
[0695c06] 衣者,十種衣,如上。
[0695c06] 若比 丘,等如來衣量,長中不應量、廣中應量,廣 中不應量、長中應量,若廣長中俱不應量, 自作成者,波逸提;不成,突吉羅。若教他作
成,波逸提;不成,突吉羅。若為他作,成不成, 亦突吉羅。
[0695c11] 比丘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 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0695c12] 不犯者,從他得作 成衣當裁割如量;若不裁割疊作兩重,無 犯。
[0695c14]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 纏。 (九十竟)
四提舍尼
[0695c17]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世儉穀 貴,人民飢餓,死者無限,乞求難得。爾時蓮 華色比丘尼,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
食,所得初日食持與比丘,得二日食若三日 食亦與比丘。蓮華色比丘尼復於異時,著 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時有長者,乘車將
從往問訊波斯匿王,從者驅人避道。時蓮 華色比丘尼見已避道,墮深泥中面奄地 而臥,長者見之,慈愍即止車,勅左右人扶
出。長者問言:「阿姨有何患苦?」報言:「我無所 患,飢乏故耳。」爾時長者問言:「何故飢乏,乞 求難得耶?」答言:「易得耳,我得初日食持與
比丘,二日三日食亦持與比丘,故我飢耳。」 時長者嫌言:「沙門釋子受無厭足不知慚 愧,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受
此比丘尼所乞得食,不知義讓,施雖無厭 而受應知足。」時長者即將此比丘尼還 家浣濯衣服,為作酥粥供給所須,語言: 「自今已去可常在我家食,勿復餘去,若外
有所得者隨意與人。」時諸比丘聞,其中有 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 彼比丘言:「云何汝等於比丘尼邊受食?」爾
時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 集比丘僧,呵責彼比丘言:「汝所為非,非
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 應為。云何受彼蓮華色比丘尼食不知止 足?」以無數方便呵責彼比丘已,告諸比
丘:「此癡人!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 與比丘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 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入村中自受比
丘尼食食者,彼比丘應向餘比丘說:『大德! 我犯可呵法,所不應為,今向大德悔過。』 是法名悔過法。」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
[0696a21] 爾 時諸比丘皆有疑,不敢取親里比丘尼食, 佛言:「自今已去聽受親里比丘尼食。」時諸 病比丘復有疑,不敢受非親里比丘尼食。
佛言:「自今已去聽病比丘受非親里比丘 尼食。」時諸比丘復有疑,非親里比丘尼持 食置地不敢取,或使人授與,亦不敢取。佛
言:「自今已去聽諸比丘受如是食。自今已 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入村中,從非親 里比丘尼,若無病自手取食食者,是比丘
應向餘比丘,悔過言:『大德!我犯可呵法,所 不應為,我今向大德悔過。』是法名悔過 法。」
[0696b04] 比丘義如上說。
[0696b04] 非親里、親里亦如上。
[0696b05] 病者亦如上。
[0696b05] 食者,二種食,亦如上。
[0696b05] 彼比丘 入村中,從非親里比丘尼,若不病而自手 受如是食食,咽咽波羅提提舍尼。
[0696b07] 比丘尼,突 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