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vāstivādavinaya (Shi Song Lu) 十誦律
Scroll 1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十誦律卷第十七 (第三誦之四)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
九十波逸提之九
[0117c24] 佛在釋氏國。爾時摩訶男釋,四月請佛及 僧,所須藥一切自恣皆從我取。爾時六群比 丘過夏四月不病,到摩訶男釋所言:「我等須
酥。」答言:「先所有酥僧中用 [歹*斯] ,但有餘藥:訶 梨勒、阿摩勒、毘醯勒、波株羅藥、比牧蔓陀 藥、多耶摩那藥、迦樓伽盧醯尼藥。有如是等,
若須者便取。」六群比丘又問:「汝有油、蜜、石蜜、 薑、胡椒、蓽茇、黑鹽不?我等須之。」答言:「先 有僧中用盡,但有餘藥訶梨勒等,若須者便
取。」六群比丘便瞋恚言:「汝誑佛及僧,力不能 與者,何故請佛及僧四月自恣多與藥?若 有餘人請者,必當自恣與多美好藥,此辛
苦草藥何處不有?」爾時摩訶男釋善好大人, 如是訶時,心不憂愁。時有餘居士隨從摩訶 男釋者,以嫉瞋心訶責言:「是沙門釋子自
言:『善好有德。』是摩訶男釋善好供給眾僧 如事大家,云何現前訶罵出其過罪?」是中有 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向佛
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問六群比 丘:「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以種 種因緣訶責:「云何名比丘,摩訶男釋善好供
給眾僧如事大家,而現前訶罵?」種種因緣 訶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結戒。從今 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受四月自恣請過,除
常請、除數數請、除別請,復更索者,波逸提。」
[0118a24] 四 月請者,隨何家中請僧四月一切藥隨意所 須。
[0118a26] 常請者,隨何家中常請僧一切藥隨意所 須。
[0118a27] 數數請者,隨何家中過一月已復請四月, 過二月已復請四月,過三月已復請四月,過 四月已復請四月。
[0118a29] 別請者,私請也。
[0118a29] 波逸提 者,煮燒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0118b01] 是中犯者, 若比丘隨何家中四月請僧與一切藥,是 比丘過四月已,若復索酥,得者,波逸提;不
得者,突吉羅。索油、蜜、石蜜、胡椒、蓽茇、薑、黑鹽, 得者,波逸提;不得者,突吉羅。若索訶梨勒、阿 摩勒、毘醯勒、波株羅、毘牧蔓陀、多耶摩那、伽
樓伽盧醯尼等苦藥,得者,突吉羅;不得者,亦 突吉羅。若常請者,隨何家中請僧與一切 藥,若請主死、若有兒、若有兄弟婦,作是言:
「如本家主在時請,我今亦如是常請。」是中有 比丘應常請處取,若數數請者,隨何家中 數數請與一切藥,是中一月過已更請四月,
是中比丘應夏中三月受、冬中一月受。若二 月過已更請四月,應夏中二月、冬中二月受。 若三月過已更請四月,應夏一月、冬三月受。
若四月過已更請四月,應冬四月受。比丘冬 四月過不病,更往索酥,得者,波逸提;不得 者,突吉羅。若索油、蜜、石蜜、胡椒、蓽茇、薑、黑鹽,
若得者,波逸提;不得,突吉羅。若索呵梨 勒、阿摩勒、毘醯勒、波株羅、毘牧蔓陀、多耶摩那、 迦樓伽盧醯尼等苦藥,若得者,突吉羅;不得 者,亦突吉羅。
[0118b22] 不犯者,若病索、若從親里索、 若先請、若不索自與,不犯。 (七十四竟)
[0118b24] 佛在舍衛國,爾時佛不在比丘尼僧前結同 戒。時佛在比丘僧前結同戒,語諸比丘:「汝等 以是戒向比丘尼說。」作是語已入室坐禪。爾
時諸比丘作是念:「佛今為我等結同戒言:『汝 等向比丘尼唱說。』作是語已入室坐禪。是中 誰能往王園比丘尼精舍,向比丘尼僧說?」復
作是念:「是長老跋提比丘,有大功德名聞、 多知多識,此人堪往王園向比丘尼僧說。」作 是念已共相謂言:「當共往語長老跋提比丘。」
即時諸比丘往詣長老跋提所,頭面禮足一 面坐已,語長老跋提言:「汝知不?佛為我等 結同戒,語我等言:『汝等向比丘尼說。』作是語
已入室坐禪。我等作是念:『是中誰能往王園 比丘尼精舍向比丘尼說?』我等復作是念:『是 長老跋提比丘有大功德名聞、多知多識,
此人堪任往王園向比丘尼說。』汝今往詣 王園精舍,向比丘尼唱說者善。」長老跋提 默然受諸比丘語。爾時諸比丘知跋提默然
受已,從坐起頭面禮足右繞而去。是長老跋 提過是夜已,晨朝著衣持鉢,共一後行比丘, 入舍衛城次第乞食。食已向王園比丘尼精
舍。諸比丘尼遙見長老跋提故,有為敷床 者、有為辦洗足水者。時長老跋提洗足已 就座處坐,語諸比丘尼令集一處。語比丘尼
言:「佛為我等結同戒,我及汝等應共受持。」爾 時有長老比丘尼、善比丘尼,皆言:「善好!受持 是語。」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在眾中,語長老
跋提言:「汝愚癡、不了、不決定知,我等可以汝 語故持不持耶?我等當問餘比丘持修多羅、 比尼、摩多羅迦者,若應持者當持,不應持
者不持。」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行頭陀,聞 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呵責偷蘭難陀比丘 尼:「云何名比丘尼,佛結同戒違逆不受?復語
長老跋提言:『汝愚癡不了不決定知。』」如是種 種因緣訶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佛以種種因緣訶責偷蘭難陀比丘尼:「云何
名比丘尼,我結同戒違逆不受?復訶責善男 子跋提『愚癡不了不決定知』。」佛如是種種因 緣訶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結戒。從
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說戒時作是言:『我 不受學是戒,先當問餘比丘持修多羅、持比 尼、持摩多羅迦者。』波逸提。若比丘欲知法者,
應從此戒學已,當問餘比丘持修多羅、持比 尼、持摩多羅迦者,應如是問:『是語云何?』是 事應爾。」
[0119a15] 波逸提者,煮燒覆障,若不悔過,能障 礙道。
[0119a16] 是中犯者,若比丘說四波羅夷時,作是 言:「我不學是戒,先當問餘比丘持修多羅、 持比尼、持摩多羅迦者。」波逸提。若比丘說十
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尼薩耆波逸 提法、九十波逸提法、四波羅提提舍尼法、眾多 學法、七滅諍法及餘入比尼經說時,作是言:
「我不受學是戒。先當問餘比丘持修多羅、 持比尼、持摩多羅迦者。」波逸提。若除入比 尼經,說餘經時作是言:「我不受學是經,先當
問餘比丘持修多羅、持比尼、持摩多羅迦者。」 突吉羅。 (七十五竟)
[0119a27] 佛在王舍城。爾時六群比丘,與十七群比丘 常共鬪諍相罵相詈。時十七群共六群鬪 諍相罵已,各自別去,謂六群比丘不聞其
聲,屏處相謂言:「六群兇惡健鬪,我等共同心 者,六群比丘不能得便。」時六群比丘盜往立 聽,十七群比丘謂無人聞,說已默然。時六
群言:「汝可以罵我等?」答言:「誰罵汝等?」六群 言:「汝等適不言:『六群比丘兇惡健鬪諍,我 等共同心者,六群比丘不能得便。』」十七群比
丘言:「誰作是言?從誰所聞?」六群比丘言:「我在 屏處立聞。」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 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訶責六群比丘:「云何
名比丘,共他鬪諍相罵已,盜往立聽?」種種因 緣訶已,向佛廣說。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知而 故問六群比丘:「汝實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
尊!」佛種種因緣訶責六群比丘:「云何名比 丘,共他比丘鬪諍相罵,盜往立聽?」種種因 緣訶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結戒。從
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共餘比丘鬪諍已, 盜往立聽,彼比丘所說我當憶持,波逸提。」
[0119b18] 盜往聽者,若在細梐繩床下、若麁梐繩床 下、若獨坐床下、若戶邊、若道邊、若高上、若 牆邊、若別房內、若壁邊障外、若闇中、若月明
中。
[0119b21] 波逸提者,煮燒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0119b22] 是中犯者,若比丘共他比丘鬪諍相罵已, 盜往聽他語,若在細梐繩床下,能得聞者,波 逸提;不得聞,突吉羅。若在麁 梐 繩床下、若
獨坐床下、若戶邊、若道邊、若高上、若牆 邊、若別房內、若壁邊、若障外、若黑闇中、 若月明中,得聞者,波逸提;不聞者,突吉 羅。
[0119b28] 不犯者,若為和合往聽,不犯。 (七十六竟)
[0119b29] 佛在舍衛國。爾時諸比丘欲與跋難陀釋子 作擯羯磨,白時六群比丘於僧中遮,不得成 羯磨。一時六群比丘有因緣餘處去,有一比
丘助六群者不去,諸比丘共相謂言:「我等今 與六群比丘作擯羯磨。」有比丘言:「六群比丘 或當在中間遮。」有比丘言:「六群比丘已餘處
去,無有遮者。」即打揵椎集比丘僧,欲與跋 難陀作擯羯磨,稱跋難陀名欲唱白時,助 六群比丘者默然從坐起去,作是念:「今諸比
丘欲與跋難陀釋子作擯羯磨。」後白諸比丘 唱言已,與跋難陀作擯羯磨。是助六群比 丘者言:「是羯磨不如法,別我作故。」諸比丘
言:「汝在是中。」答言:「我雖在此中,汝等欲唱 白時,我從坐起去,以擯跋難陀釋子故。」是中 有比丘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
種種訶責助六群比丘:「云何名比丘,僧斷事 時默然起去?」種種因緣訶已,向佛廣說。佛以 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問助六群比丘:「汝實
作是事不?」答言:「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訶 責助六群比丘:「云何名比丘,眾僧斷事時默 然起去?」種種因緣訶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
與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僧 斷事時默然起去,波逸提。」
[0119c22] 僧斷事者,若僧所 作事,謂白一白二白四羯磨、布薩、自恣、若 作十四人羯磨。
[0119c24] 波逸提者,煮燒覆障,若不 悔過,能障礙道。
[0119c25] 是中犯者,若比丘僧斷事唱 白時,默然起去,波逸提。若白一白二白四 羯磨、布薩、自恣、作十四人羯磨時,默然從坐 起去者,波逸提。
[0119c28] 不犯者,若去大小便、若去 不離聞處,不犯。 (七十七竟)
[0120a02] 佛在俱舍彌國。時闡那比丘,諸上座所說是 法、是律、是佛教,不待說竟,中間作異語答難 上座,無敬畏心。諸比丘語闡那:「汝莫爾!諸
上座所說是法、是律、是佛教,汝莫中間作異 語,不待說竟答難上座,無敬畏心。」闡那言:「我 答難上座無敬畏心,何預汝事?」是中有比丘
少欲知足行頭陀,聞是事心不喜,種種因緣 訶責闡那:「云何名比丘,諸上座所說是法、 是律、是佛教,不待說竟中間作異語,答難上
座,無敬畏心?」種種因緣訶已,向佛廣說。佛以 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問闡那:「汝實作是事 不?」答言:「實作。世尊!」佛種種因緣訶責闡那:
「云何名比丘,諸上座所說是法、是律、是佛教, 不待說竟中間作異語,答難上座,無敬畏心?」 種種因緣訶已,語諸比丘:「汝等記闡那比丘
不恭敬事;若有餘比丘作是事者,亦應如是 記不恭敬事。記者,僧一心和合,一比丘唱: 『大德僧聽!是闡那比丘,上座所說是法、是律、
是佛教,不待說竟,中間作異說答難上座,無 敬畏心。若僧時到僧忍聽,當記闡那比丘不 恭敬事。白如是。』如是白四羯磨。『僧記闡那比
丘不恭敬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語 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 如是說:若比丘不恭敬者,波逸提。」
[0120a25] 波逸提者, 煮燒覆障,若不悔過,能障礙道。
[0120a26] 是中犯者, 若比丘僧未記不恭敬事,若諸比丘語:「汝莫 作婬。」答言:「不作。」而實作婬。婬故,波羅夷;不恭
敬故,突吉羅。「汝莫偷奪他物。」「莫故奪人命。」「莫 觸女人身。」「莫殺草木。」「莫過中食。」「莫飲酒。」「汝
從此房出。」「從床榻、被褥、獨坐床起去。」「莫捉 鉢、鉤鉢多羅、半鉤鉢多羅、揵鎡、半揵鎡、剃刀、 鑷小刀。」答言:「不作。」而實作。若作,隨得罪;不恭
敬故,突吉羅。
[0120b05] 若比丘僧未記不恭敬事,諸比 丘語:「汝莫作婬。」答言:「當莫作。」而實作婬。婬 故,波羅夷;不恭敬故,突吉羅。「汝莫偷奪他物。」
「莫奪人命。」「莫觸女身。」「莫殺草木。」「莫過中食。」「莫 飲酒。汝從此房出。」「從床榻、被褥、獨坐床起
去。」「莫捉此鉢、鉤鉢多羅、半鉤鉢多羅、揵鎡、半 揵鎡、剃刀、鑷小刀。」答言:「當不作。」而實作。若 作,隨得罪;不恭敬故,突吉羅。
[0120b12] 若比丘僧記不 恭敬事已,諸比丘語:「汝莫作婬。」答言:「不作。」 而實作婬。婬故,波羅夷;不恭敬故,波逸提。
僧記不恭敬事已,語:「汝莫偷奪他物。」「莫故 奪人命。」「莫觸女身。」「莫殺草木。」「莫過中食。」「莫飲
酒。」「汝從此房出。」「從床榻、被褥、獨坐床起去。」 「莫捉此鉢、鉤鉢多羅、半鉤鉢多羅、揵鎡、半揵鎡、
剃刀、鑷小刀。」答言:「不作。」而實作。若作,隨得 罪;不恭敬故,波逸提。
[0120b20] 若比丘僧記不恭敬 事已,諸比丘語:「汝莫作婬。」答言:「當不作。」而 實作婬。婬故,波羅夷;不恭敬故,波逸提。僧記
不恭敬事已,諸比丘語:「汝莫偷奪他物。」「莫 故奪人命。」「莫觸女身。」「莫殺草木。」「莫過中食。」
「莫飲酒。」「汝從此房出。」「從床榻、被褥、獨坐床起 去。」「莫捉此鉢、鉤鉢多羅、半鉤鉢多羅、揵鎡、半 揵鎡、剃刀、鑷小刀。」答言:「當不作。」而實作。
若作,隨得罪;不恭敬故,波逸提。 (七十八竟)
[0120b29] 佛在支提國。跋陀羅婆提邑是處有惡龍,名 菴婆羅提他,兇暴惡害,無人能得到其住 處,象馬、牛羊、騾驢、駱駝無能近者,乃至諸鳥
不得過上,秋穀熟時破滅諸穀。長老莎伽陀 遊行支提國,漸到跋陀羅婆提邑。過是夜已 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乞食時聞此邑有
惡龍,名菴婆羅提他,兇暴惡害,人民鳥獸 不得到其住處,秋穀熟時破滅諸穀。聞已乞 食竟,到菴婆羅提他龍住處,泉邊樹下敷坐
具大坐。龍聞袈裟衣氣,即發瞋恚從身出烟, 長老莎伽陀即入三昧,以神通力身亦出烟。 龍倍瞋恚身上出火,莎伽陀比丘復入火
光三昧,身亦出火。龍復雨雹,莎伽陀比丘 即變雨雹,作釋俱利餅、餚餅、波波羅餅。 龍復放大霹靂,長老莎伽陀即變霹靂,作種
種歡喜丸。龍復雨箭刀矟,莎伽陀即變作 優鉢羅華、波頭摩華、俱牟陀華、分陀利華。時 龍復雨毒蛇、蜈蚣、土虺、蚰蜒,莎伽陀即變作
優婆羅華瓔珞、瞻蔔華瓔珞、婆師華瓔珞、阿 提目多伽華瓔珞。如是等龍所有勢力盡現 向長老莎伽陀,如是現威德已,不能勝故,
即失威力光明。莎伽陀知龍力勢已盡不 能復動,即變作細身,從龍兩耳入從兩眼出、 兩眼出已從兩鼻入、從口中出在龍頭上,往
來經行不傷龍身。爾時龍見如是事已,心 即大驚怖畏毛竪,合掌向長老莎伽陀言:「我 歸依汝。」莎伽陀答言:「汝莫歸依我,當歸依
我所歸依。」龍言:「我從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 僧,當知我盡形作佛優婆塞。」是龍受三自歸 作佛弟子已,更不復作如是兇惡事,諸人鳥
獸皆得到其所住處,秋穀熟時不復傷破, 如是名聲流布諸國,皆言:「長老莎伽陀,能 降惡龍折伏令善。」諸人鳥獸得到龍所,秋穀
熟時不復破傷。因長老莎伽陀名聲流布 故,諸人為僧作供養前食後食。是中有一貧 窮女人,信敬獨請長老莎伽陀,莎伽陀默然
受。受已是女人為辦多酥乳糜,受而食之。 女人思惟:「是沙門噉是多酥乳糜,或當冷 發。」便取似水色、水香、水味酒持與。是莎伽陀
不看即飲,飲已為說法便去。還向寺中,爾所 時間酒勢便發,近寺門邊倒地,僧伽梨、欝 多羅僧、安陀衛、水囊、鉢杖、油囊、革屣、針線囊
各在一處,身在一處醉無所覺。
[0121a20] 爾時佛與阿 難遊行到是處,佛見是比丘,知而故問阿 難:「此是何人?」答言:「世尊!此是長老莎伽陀。」
佛即語阿難:「是處為我敷坐床辦水,集比丘 僧。」阿難受教,即敷坐床辦水、集比丘僧已,往 白佛言:「世尊!我已敷坐床辦水、集比丘僧。」佛
自知時,佛即洗足,坐阿難所敷床上,問諸 比丘:「汝等曾見曾聞,有龍名菴婆羅提他,兇 暴惡害,先無有人到其住處,象馬、牛羊、騾驢、
駱駝無能近者,乃至諸鳥無敢過上,秋穀熟 時破壞諸穀。善男子莎伽陀,能折伏令善, 諸人鳥獸得到泉上。」是時眾中有見者言
見,聞者言聞。佛語諸比丘:「於汝意云何? 此善男子莎伽陀,今能折伏蝦蟇不?」答言: 「不能。世尊!」佛言:「如是過罪、若過是罪,皆由飲
酒故。從今日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飲酒, 乃至小草頭一滴亦不得飲。」佛種種因緣訶 責飲酒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比丘結
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飲酒者,波逸 提。」
[0121b10] 酒者有二種:穀酒、木酒。穀酒者,用食、用 麴、用米、或用根莖華葉果、用種種子、用 諸藥草雜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飲能醉人
者,是名穀酒。木酒者,不用食、不用麴米, 但用根莖葉華果、若用種種子作酒,酒色、酒 香、酒味,飲能醉人,是名木酒。復有木酒,不
用食、不用麴米根莖葉華果,但用諸種子 諸藥和合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飲能醉人, 是名木酒。及前穀酒皆名為酒。若比丘取嘗, 咽者亦名為飲,是謂飲酒。
[0121b19] 波逸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