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ūlasarvāstivādabhikṣuṇīvinayavibhaṅga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Bi Chu Ni Pi Nai Ye)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 卷第二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不淨行學處之餘
[0911c20] 爾時薄伽梵,為迦攝波宣暢法要,示教利喜 已從座而去。時具壽摩訶迦攝波隨從佛去, 作如是念:「若佛坐時,我當奉此僧伽胝衣
疊以充座。」是時便有五百群賊,隨逐其後欲 為劫奪。世尊知已於路側欲坐,時迦攝波往 世尊處,速即疊衣為佛敷座。世尊便坐,即命
迦攝波曰:「此布僧伽胝,極是輕妙極是柔軟。」 白言:「如是世尊!此衣實是輕軟,願哀納受。」世 尊告曰:「汝能著我麻糞掃衣不?」答曰:「唯願
世尊哀愍我故為受輕衣,世尊所賜麻糞掃 衣我當披服。」是時世尊哀愍為受。時迦攝波 如是次第,於八日中無所證獲,乞食自持,至 第九日得阿羅漢果。
[0912a03] 爾時妙賢,既無所依不 閑時務,但覩外相便生敬重,遂詣無衣外道 而為出家。此女容儀端正無匹,外道既見咸
生染心,雖極厭污不能遠離,遂被五百無衣 外道共行非法。妙賢罵曰:「仁等作此鄙惡之 行,豈成修道。」女身柔軟,既被輕辱受苦難堪,
即以其事告無衣外道女。諸女答曰:「汝可往 詣大師晡刺拏處具述斯事。」女聞此教,便詣 師所禮雙足已,作如是言:「我今遭厄極受辛
苦,幸願慈悲曲垂恩濟。」彼便報曰:「我由斯眾 恭敬尊重多獲利養,如其制約悉皆分散,令 我門徒遂成衰減,任隨彼意我不能知。」既見
慇懃遂行泥印,令二百五十人以為番次,時 此女人稍減憂惱。
[0912a16] 其王舍城有歡會事,妙賢 乃與露形外道一處隨行。時迦攝波於王舍城, 在阿蘭若小室中住,於日初分執持衣鉢,入
城乞食忽見妙賢,問言:「賢首!汝比頗得安樂 而住,修淨行不?」是時妙賢見迦攝波,涕泣盈 目悲不自持,飲淚言曰:「與誰為伴?欲於何處
修淨行耶?昔我與仁居一柱觀,十二年內堅 修妙業,淨行嚴潔始終不踰。初無染心以手 相觸,一從乖異濫投於此,雜穢群聚事同畜
生,不成出家何有淨行?」時迦攝波重問其故, 妙賢致敬猶如慈父,以事白知。彼作是念:「此 女頗有宿善根不?」斂念觀已知有解脫分善
根,「誰當濟度?」知屬於己,報言:「賢首!何不於 此善說法律而為出家?」答曰:「聖者!勿令此中 還傳印法。」答言:「止!止!賢首!勿作是說,今我大
師萬德圓滿滅一切障,是真福田是歸依處, 微妙寂靜證真解脫,豈容將彼極下劣法而 相比耶?」妙賢聞已歡喜隨行,遂將妙賢付大
世主,告言:「聖者!此妙賢女心欣勝法,極善作 意,可與出家。」時大世主敬受其教,即便與彼 五衣等物,授諸學處及近圓已,告曰:「汝今
宜可於佛境界乞食資身善修淨行。」是時妙 賢於日初分,執持衣鉢入城乞食。時此女人 儀貌端正人間希有,眾人見時共生嗟歎:「何
意此女姿態絕倫,虛棄年華不受欲樂,能捨 榮好而為出家?」妙賢聞已遂生慚恥,自是之 後不復入城而為乞食。時迦攝波因與相見,
問曰:「賢首!得安樂不?」妙賢具答,彼聞說已作 如是語:「若佛許我乞食減半與妙賢者,我當 分與。」白諸苾芻,苾芻白佛,佛言:「隨意與半。」尊
者聞已授其半食以相拯濟。時吐羅難陀尼 見斯事已遂生輕笑,謗言:「聖者大迦攝波先 與妙賢居一柱觀,十二年中淨修梵行,乃於
今日翻有私情,乞食相濟。」時迦攝波聞斯事 已,至妙賢處教其法要:「此事應作、此不應作, 宜善用心。」遂捨而去。是時妙賢發大勇猛,於
初後夜正念相應,尅責自心無暫停息,即便 證得阿羅漢果,轉成清淨無生之女。
[0912b25] 爾時迦攝波見而告曰:「汝今由我善知識故, 其所作者皆已作訖,宜於佛境界乞食自資。」 是時妙賢於日初分,執持衣鉢入王舍城次
第乞食。時未生怨王枉殺其父,生大追悔懷 憂在室。雖有種種鼓樂弦歌,無釋愁惱。時彼 大臣遇見妙賢儀貌端正容色殊勝,便作是
念:「今此美女特異常人,宜可進王冀除憂 慼。」作是念已將近王室,強逼妙賢脫去法衣, 著諸彩服具備瓔珞塗拭名香,令親侍人進
至王所。時未生怨王纔觀此女姿容妙絕,遂 釋憂懷。復由妙賢惡業時熟,如瀑流水無能 止遏,遂被惡王強見陵辱,如中毒箭生大憂
苦。是時大世主於十五日欲褒灑陀,遍觀尼 眾不見妙賢,入定觀知在王宮內遭大辛苦 非常被辱。諸尼問言:「聖者!妙賢今何所在,獨
不見耶?」時大世主即便命彼蓮花色尼曰:「汝 應斂念觀彼妙賢。」既聞語已觀知所在,猶如 壯士屈伸臂頃,於尼眾沒王宮中出,在高樓
上空中而住,遙告妙賢曰:「姊妹!汝已能破諸 煩惱魔,何不發起大神通事,受斯陵辱?」時蓮 花色尼便授其法,如是應作如是應修,速自
調心發起通力。是時妙賢繫念除亂,於須臾 間獲得神足,著俗彩衣乘空而去。時蓮花色 便共妙賢至長淨處,時十二眾苾芻尼,見已
生大嫌恥,作輕笑言:「我實不能與此宮人同 處長淨。」時大世主聞斯語已,告妙賢曰:「具壽! 宜往白王,著先法服速還來此。」于時妙賢即
乘神通至王寢處,其王猶睡,在於空中彈指 作聲。王聞覺已,便大驚怖身毛皆竪,作如是 言:「汝為是誰?為天龍耶?為神鬼耶?」作是語
已,是時妙賢空中對曰:「我非天龍神鬼等,但 是大師聲聞眾中妙賢苾芻尼。」時王聞已以 頌答曰:
「現無法衣并應器, 容狀復不似尼形;
相貌既同倡艷女, 法俗相違當為說。」
[0913a02] 是時妙賢縱身而下,以事告曰:
「大王非理相陵逼, 強奪我鉢并法衣;
宜應見授父母財, 我欲速歸為長淨。」
[0913a05] 時未生怨王聞是語已,悶絕躄地。以冷水灑 面方能醒悟,便禮雙足求哀致謝,即索衣鉢 敬授妙賢。既受得已即還本處,與諸尼眾而 為長淨。
[0913a09] 爾時諸苾芻尼以妙賢事告諸苾芻,苾芻白 佛。世尊以此因緣集苾芻尼,諸佛常法知 而故問、依時問非時不問、有利問非利不問、
破決隄防為除疑惑,告妙賢苾芻尼曰:「汝實 作斯不端嚴事耶?」白言:「實爾。世尊!」世尊復問: 「汝受樂不?」白言:「世尊!我已離欲豈容受樂?」佛
言:「汝今無犯,然苾芻尼作不淨行,犯波羅市 迦。如蘇陣那。我觀十利廣說如上,乃至顯揚 正法廣利人天,為諸聲聞苾芻尼弟子,於毘
奈耶中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0913a19] 「若復苾芻尼,與諸苾芻尼同得學處,不捨學 處、學羸不自說,作不淨行兩交會法,乃至共 傍生,此苾芻尼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913a22] 若復苾芻尼者,有其五種:一、名字苾芻尼,二、 自言苾芻尼,三、乞求苾芻尼,四、破煩惱苾芻
尼,五、白四羯磨苾芻尼。名字苾芻尼者,如人 立字名作苾芻尼、或世共許、或是苾芻尼種 族,因此喚為苾芻尼,是謂名字苾芻尼。云何
自言苾芻尼?若人實非苾芻尼,自言我是苾 芻尼,或是賊住等自稱苾芻尼,是謂自言苾 芻尼。云何乞求苾芻尼?如諸俗人常為乞求
以自活命,是名乞求苾芻尼。云何破煩惱苾 芻尼?若能斷諸漏,所有焦熱諸苦異熟,未來 生死能善了知,永除根本如斷多羅樹頭證
不生法,是名破煩惱苾芻尼。云何白四羯磨 近圓苾芻尼?謂身無障難、作法圓滿是不應 呵,是名羯磨苾芻尼。今此所言苾芻尼義者,
意取第五。言復者,謂更有餘如是流類。
[0913b07] 與諸 苾芻尼者,謂共諸餘苾芻尼輩。
[0913b08] 同得學處者, 若有先受近圓已經百歲,所應學事與新受 者等無有異。若新受近圓所應學事,與百歲
者事亦不殊,所謂尸羅學處持犯軌儀,咸皆 相似而得,故名同得學處。
[0913b13] 言不捨學處者,齊何名為不捨學處?謂對顛 狂、心亂、痛惱所纏、聾瘂癡人而捨學處,皆不 名為捨。若中方人對邊方人作中方語,捨不
成捨;若解成捨。若邊方人對中方人作邊方 語;若中方人對中方人作邊方語,捨不成捨, 若解成捨。若邊方人對邊方人作中方語,准
上應知。若於獨靜處作獨靜想,或於獨靜處 作不獨靜想,或於不獨靜處作獨靜想,皆非 捨學處。若對睡眠、入定、非人、天等變化傍生
及諸形像,或時閙亂、或不審共住本性人,皆 不成捨。
[0913b23] 言學羸不說者,應為四句:有非捨學 處學羸而說,有捨學處非學羸而說,有捨學 處學羸而說,有不捨學處非學羸而說。云何
非捨學處學羸而說?如有苾芻尼情懷歡戀 意欲還俗,於沙門處無愛樂心,為沙門所苦 羞慚厭背。諸苾芻尼所作如是言:「大德知不?
梵行難立,靜處難居,獨一難住,難居林野受 惡臥具。我憶父母兄弟姊妹受業師主,我欲 學諸工巧及營本業,於我家族情希紹繼,心
不樂住。」若苾芻尼雖作如是追悔言辭,然而 不云:「我捨學處。」是名學羸而說,非捨學處。云 何有捨學處非學羸而說?如有苾芻尼,詣苾
芻尼所作如是言:「大德存念!我某甲今捨學 處。」是名捨學處。或云:「我捨佛法僧。」或云:「我捨 蘇坦羅、毘奈耶、摩咥里迦。」或云:「我捨鄔波馱
耶、阿遮利耶。」或云:「知我是求寂女、知我是俗 人、扇侘半擇迦女、污苾芻、殺父害母、殺阿羅 漢、破和合僧、惡心出佛身血、是外道女是趣
外道女、賊住、別住、不共住人。」乃至說云:「我於 諸姊妹等同法同梵行者,非是伴類。」是名捨 學處非學羸而說。云何學羸而說亦捨學處?
如有苾芻尼,情懷顧戀,乃至作追悔言而云: 「我捨學處。」廣說如前,乃至非是伴類,是名學 羸而說亦捨學處。云何不捨學處非學羸而
說?謂除前相,是謂學羸不說。
[0913c18] 言作不淨行者, 即是行婬。
[0913c19] 言婬欲者,謂兩相交會。法者,此據 非法名法。身業行非名作。
[0913c20] 乃至共傍生,謂獼 猴等。
[0913c21] 此者,謂指其人。
[0913c21] 苾芻尼者,謂得苾芻尼 性。云何苾芻尼性?謂受近圓。云何近圓?謂白 四羯磨,於所作事如法成就,將近涅槃故名
近圓。又其進受人,以圓滿心希求具戒,要期 誓受情無恚恨。以言表白語業彰顯,究竟滿 足故名圓具。
[0913c27] 波羅市迦者,是極重罪,極可厭惡,是可嫌棄 不可愛樂。若苾芻尼纔犯之時,即非沙門女、 非釋迦女,失苾芻尼體、乖涅槃性,墮落崩
倒被他所勝不可救濟,如截多羅樹頭更不 復生不能欝茂增長廣大,故名波羅市迦。
[0914a03] 言不共住者,謂此犯人,不得與諸苾芻尼而 作共住、若褒灑陀、若隨意事、若單白、白二、白 四羯磨、若眾有事應差十二種人此非差限、
若法若食不共受用,是應擯棄。由此名為不 應共住。
[0914a07]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
[0914a08] 攝頌曰:
於三處行婬、 三瘡隔不隔、
壞不壞死活、 半擇迦女男、
見他睡行婬、 或與酒藥等、
被逼樂不樂、 犯不犯應知。
[0914a13] 若苾芻尼,於其三處作不淨行行婬欲法,即 得波羅市迦。云何三處?謂大、小便道及口。若 苾芻尼共三種人行婬欲法,三處纔入作不
淨行,即得波羅市迦。云何為三?謂人男、非人 男、傍生男。若苾芻尼作行欲心,為受樂意隨 順欲念,於活人男起染污意,入不壞三瘡,以
有隔入有隔、以有隔入無隔、以無隔入有隔、 以無隔入無隔,入大小便道及口,即得波羅 市迦。如於人男,如是應知非人男、傍生男亦
爾。若苾芻尼,於死人男三瘡損壞隔等同前 入,得窣吐羅底也罪。如於人男,如是應知非 人男、傍生男亦爾。
[0914a25] 若苾芻尼,於眠睡苾芻行不淨行。睡苾芻於 初中後不覺不知及不受樂無犯,行婬者得 根本罪。若苾芻尼詣睡苾芻所,若初中知後
不知無犯,其行婬者得根本罪。若初中後皆 知而無心受樂者無犯,其行婬者得根本罪。 若初中後皆知有心受樂者,二俱得根本罪。
如尼既爾,正學女、求寂女事並同然;苾芻、求 寂男准事應悉。若苾芻尼以諸酒與苾芻令 醉著作不淨行,而醉苾芻於初中後,有知不
知受樂不樂,得罪輕重有犯無犯,乃至餘眾 與酒令醉,如上睡眠廣說。如醉既爾,若以呪 術及藥令彼迷亂,於彼諸境作不淨行,乃至
餘眾互為,得罪有無如上。若苾芻尼強逼他 苾芻共行不淨行,若被逼者,初入之時作心 受樂,二俱滅擯。若入時不樂入已樂,二俱滅
擯。若入時不樂入已不樂出時樂,二俱滅擯。 若被逼者三時不樂無犯。逼他者滅擯。如逼 苾芻,若逼求寂、白衣,及下餘眾,事並准前。若
苾芻尼等互相陵逼,如上應知。
[0914b15] 時諸苾芻咸皆有疑,請世尊曰:「尊者大迦攝 波、妙賢先作何業,由彼業力二俱少欲?」佛告 諸苾芻:「而彼二人先所作業還當自受,廣說
如餘,汝當善聽。汝等苾芻!乃往昔時,於聚落 中有農夫住,晨朝牽牛向田耕植,妻至食時 為其送食,因往林所採取柴薪。時有獨覺於
此林中樹下而住,其妻乃於他日入林採薪, 見彼獨覺身心寂靜容色端然,即禮其足瞻 仰而坐。農夫怪遲作如是念:『妻今何故時久
不來?』即持耕鞭詣彼林所,遂見其婦在獨覺 前,告言:『汝與此人作非法事。』時彼大士聞斯 語已,為哀愍故,如大鵝王騰身空界現其神
變,上發火光下流清水。農夫見已深生慚愧, 投身于地如大樹崩長跪合掌遙致敬言:『惟 願大聖真清淨者,降大慈悲受我供養。』獨覺
哀愍從空而下。白言:『大士!我懷疑慮作非理 言,願垂容恕。』即持上饌奉施獨覺,合掌足下 而發誓願:『我起惡念皆由欲心,願我二人生
生常得少諸欲染。』汝等苾芻於意云何?往時 農夫者豈異人乎?今具壽迦攝波是,其妻即 妙賢是。從是以來乃至於今二俱少欲。
[0914c06] 「汝等 復聽!乃往古昔於聚落中,有一長者大富多 財,後於異時三春屆節百卉敷榮,茂林清池
花鳥交映,孔雀、鸚鵡、鵝鴈、鴛鴦,雜類哀鳴群 飛合響。長者與諸家眷出遊芳園,佛不在世 獨覺出現,情懷哀愍,受下臥具為上福田,樂
居閑靜不共俗交,如大犀牛離群獨住。時彼 獨覺於芳園所樹下而坐,時彼長者將妻既 至林中共其行欲,為色荒迷不見大士。獨覺
聞聲從定而起,長者遂見獨覺,深起羞慚情 生悔謝,為設供養合掌發願:『我作惡事皆由 耽欲,願我二人當來俱得少欲果報。』汝等苾
芻於意云何?昔時長者豈異人乎?今具壽大 迦攝波是,其妻即妙賢,由是發願故二俱 少欲。」
[0914c20] 諸苾芻曰:「希有世尊!具壽大迦攝波及 妙賢女二俱出家。」佛告諸苾芻:「非但今生二 俱捨俗而為出家,乃往古昔亦復如是。汝等
諦聽,我為汝說。於婆羅痆斯城有一陶師,其 作坊內有四獨覺來為求止宿。時諸大士前 後而至互不相知,時一獨覺入火光定遂即
遙見,共相問曰:『仁今是誰?』一人答曰:『仁等頗 聞有王名曰杖瓶,其王復有無量億千象兵 圍繞不?』報言:『曾聞。』答言:『我是。』問曰:『仁緣何事
而作出家?』答言:『我在高樹乃見鵄鳥持肉而 飛,群類隨從遞相爭擊。鵄棄其肉而向一邊, 其餘眾鳥共相牽掣。我見斯事情生厭捨,作
如是念:「何用如此無益之事?」悉皆棄捨而為 出家。復說頌曰:
「『見彼鵄銜肉, 眾鳥共交爭;
棄之得安寧, 是故捨榮位。
欲念無真實, 猶如夢想倒;
獨步如犀牛, 而在一邊住。』
[0915a09] 「次問第二獨覺曰:『仁今是誰?』彼即答言:『仁 等頗聞有王名曰醜面,其王復有無量億千馬
兵圍繞不?』答曰:『曾聞。』報言:『我是。』復問彼曰:『仁 以何緣而作出家?』答言:『我在宮中無量億千 兵馬圍繞,見二特牛逐一牸牛,共相抵觸軀
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