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yavastu - Going Forth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Pi Nai Ye Chujia Shi)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 卷第二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1026a18] 此有度舍利目連緣。
[1026a19] 爾時有教師名曰珊逝移,即便詣彼,問諸人 曰:「此教師何處宴坐?」其教師先在房中,聞是 語已便作是念:「我久在此,不聞說此宴坐之
語。」時俱哩多等復作是念:「彼人宴坐,我等不 應輒令起動,待坐起已,即應相見。」作是念已, 便隱屏處。爾時珊逝移從宴坐起,諸根清淨。
彼二知已,即便詣彼,白言:「仁者有何法眼?作 何致示?有何殊勝?修何梵行?復得何果?」答曰: 「我如是見、我如是說:實不妄語、不害眾生、常
不生不死、不墮不滅,當生二梵天。」爾時彼二 問曰:「所說何義?」答曰:「不妄語者,名為出家; 不害生者,與一切法以為根本;常不生不死
不墮不滅等處,是為涅槃;生二梵者,諸婆羅 門等所修梵行,皆求彼處。」聞是語已,白言:「尊 者,願與我等攝受出家、修行梵行。」即俱與彼
二人出家。既出家已,四遠皆聞俱哩多等於 珊逝移處而得出家。于時珊逝移多獲利養, 即作是念:「我昔族望憍陳種姓,今時亦為憍
陳種姓。今獲利養,莫不由彼二人福德,非我 福故。」作是念已,時珊逝移先有五百弟子,常 教論典。即命彼二,各領二百五十弟子,受其
教法。時珊逝移便染時患,時鄔波底沙告俱 哩多曰:「師今染患,汝求醫藥,為看侍耶?」答 曰:「仁有智慧,宜應看侍,我當求藥。」時俱哩
多求得諸藥根莖花等,與師噉服,其病轉加。 于時教師即便微笑,底沙白言:「大人無緣,必 不應笑。師今微笑,有何因緣?」師便告曰:「如汝
所言。我向所笑,金洲有王名曰金主,命終欲 焚,其妻悲惱亦自焚身。眾生愚癡,由慾所 牽,欲情染故,受斯苦惱。」鄔波底沙白言:「何
年日月有如是事?」答曰:「某年月日,及以時 節。」其二弟子即便錄記。又白師曰:「我所出家, 求斷生死。師既獲已,願今教我得斷生死。」師
即答言:「我意出家,亦求此事。如汝所請,我不 獲得。然十五日褒灑陀時,有諸天眾在於虛 空,作如是語:『於釋種中,有童子生,於雪山所
有河名曰分路,於彼河側有劫比羅仙人住 處,有婆羅門善解天文及能占相。彼記童 子當作轉輪聖王,彼若出家當證如來、應、正
等覺,名聞十方。』」告弟子曰:「汝等於彼教中出 家,修持梵行,不應自恃族種尊高,應修梵行, 調伏諸根。汝等於彼,當得妙果,不受生死。」說
先語已,而說伽他曰:
「積聚皆消散, 崇高必墮落;
會合終別離, 有命咸歸死。」
[1026c06] 爾時教師不久命終,諸弟子等以青黃赤白 繒綵纏已,將向林中以禮焚訖。于時金洲有 婆羅門名曰金髮,從彼來至王舍城中,到
鄔波底沙處。時鄔波底沙問:「汝從何來?」答 曰:「從金洲來。」「汝彼曾見希有事不?」答曰:「不見 餘事,然金主王命終焚燒,其妻悲念亦自焚
身。」便即問曰:「何年日月?」答曰:「某年月日,及 以時節。」其鄔波底沙自撿私記,誠如師言。時 俱哩多告鄔波底沙曰:「我之教師已證妙法,
然師祕法不教我等。師若不證天耳法眼,寧 知他方有如是事?」時俱哩多便作是念:「鄔波 底沙聰明智慧,於教師處應得妙法,不教於
我。」作是念已便即告曰:「共立誓言:『若先證得 上妙法者,應相度脫。』」作是誓已,俱遊人間。
[1026c20] 爾時菩薩年二十九,欲在王宮受五欲樂。既 見生老病死,心生厭離,中夜踰城,往詣林藪。 六年苦行,都無所獲,隨意喘息,便飡美味乳
酪等食,酥油塗身,以香湯浴,便即往詣軍營 聚落,受歡喜、歡喜力二牧牛女十六倍乳糜。 菩薩食已,時有黑色龍王,讚言:「善哉!」復有一
人名曰常住,授與菩薩吉祥草已,即詣菩提 樹下自敷斯草,其草不亂,便即右旋,於此草 上結跏趺坐,端身正念,便即發要期之心:「我
若諸漏不盡,終不起于此座。」
[1027a01] 爾時菩薩應未證悟,便即降伏三十六萬俱 胝惡魔,其魔各有百千鬼神眷屬。爾時菩薩 以慈鎧仗降伏魔已,便證無上正等菩提。時
有梵天來請世尊,於波羅痆斯三轉法輪。時 會聽者,有大臣子五十餘人,既聞法已,並請 出家,及受近圓。
[1027a07] 爾時世尊復詣聚落,名白 [疊*毛] 林。有六十人同 為善伴,聞佛說已便得正信。復詣聚落名曰
軍住,其聚落主有二女人:一字難陀、二名難 陀波羅,聞佛說法,同前正信。復有一池名憂 樓頻螺,其處有一大仙名曰迦攝,并諸弟子
一千人俱,聞佛說法,咸請出家及受近圓。佛 到伽耶頂制底所,有伽耶迦攝,示現三種神 變事已,遂令迦攝住圓寂處。後往杖林,令摩
揭陀主影勝大王得見真諦。與八萬天眾,及 摩揭陀國婆羅門居士,至王舍城,住於竹林。
[1027a17] 爾時世尊在竹林園羯蘭鐸迦池側。時鄔波 底沙與俱哩多遊行人間,至王舍城,乃見城 中寂靜,便作是念:「有二事因,令彼大城得寂
靜住:或為有他怨怖;或緣有大威德沙門婆 羅門。」作是念已,即行觀星,無他怨怖,面點三 畫,漸次遊從。復有無量百千萬人,隨後而去。
後於異時,面粧畫已,漸次遊從,隨後無有一 人,便作是念:「我先遊從,乃有無量百千人眾 隨從,今無一人,是事云何?」爾時諸佛常法如
餘,佛即作念:「此異學人,一名地師、一名拘哩 多,已於過去諸佛之所,多種善根、久修福業。 猶如熱腫,時節若熟,逢緣發破,即得除愈。此
人根熟,今正是時。」佛又觀其根器,云何得度? 復於誰處而得有緣?觀知此人當於具足律 儀人所而得發心,世尊即令馬勝苾芻往彼
而度。時馬勝苾芻威儀庠序,諸天人眾見者 發心。佛告馬勝:「汝可攝受二人。」既受勅已歡 喜默然,頂禮佛足,便即往去。爾時馬勝至明
食時,著衣持鉢,入王舍城,次第乞食,威儀庠 序,顧若牛王。時鄔波底沙梵志出遊,乃見尊 者馬勝,威儀具足,與世希奇,歎未曾有。于時
鄔波底沙便作是念:「所有城中諸出家者,非 與此等,我應問彼:『誰邊出家?所學何法?教師 是誰?』」作是念已,便往近路而候尊者。于時尊
者從彼而來,鄔波底沙見已,便即問曰:「誰是 汝師?所學何法?誰邊出家?」馬勝答言:「我之大 師,是釋迦種,沙門喬答摩,今證無上正等菩
提。彼是我師,我依於彼,剃除鬢髮而為出 家,修行梵行,讀誦教法。」爾時鄔波底沙告言: 「具壽!願與我說,令我得聞。」馬勝報曰:「如來教
法,甚深微妙,難解難知。我近出家,不能廣 說。然我今者不能記文,略說其義。」底沙告曰: 「願說其義。」爾時馬勝便以伽他而告之曰: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1027b23] 說是頌已,時鄔波底沙即便離垢,證得法眼, 法中之眼。得見法已,心無疑惑,情無畏懼,忽 便起立,恭敬合掌,作如是言:「此是我師,此是
正法。住此法者,更不墜墮,是無憂處。我從無 量曠大劫來,未曾聞此甚深要法。」即告具壽: 「大師世尊,今在何處?」答曰:「我之大師,在王舍
城羯蘭鐸迦池側。」時鄔波底沙聞是語已,歡 喜踊躍,恭敬合掌,右遶三匝,奉辭而去,便即 往詣俱哩多處。時俱哩多遙見而來,告鄔波
底沙曰:「汝今容貌,異常鮮潔,諸根清淨,為得 甘露上妙法耶?」鄔波底沙答曰:「如是,如是!如 汝所言。」時鄔波底沙具申上事,說伽他曰: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1027c08] 爾時俱哩多聞是法已,告言:「具壽!更為我說。」 時鄔波底沙復為重說: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1027c12] 說是法已,時俱哩多便得離垢,證得法眼,法 中之眼。既見法已,恭敬合掌,歡喜頂禮,作如 是言:「此是正法,若住此者,不墮落處。我從無
量俱胝劫來,未聞此法。」時俱哩多告鄔波底 沙曰:「大師世尊今在何處?」答曰:「在王舍城羯 蘭鐸迦池側。」聞是語已,又告鄔波底沙:「今宜
共往,於彼出家,修行梵行。」答言:「甚善!」俱哩 多曰:「問諸弟子,共許以不?」鄔波底沙報言:「善 哉,善哉!汝是名德,眾所知識,應問弟子。」爾時
俱哩多告諸弟子曰:「我與鄔波底沙,今欲往 詣佛世尊所,出家學道,修行梵行。汝等云何?」 弟子答曰:「我等所學,皆依師授。今鄔波馱耶
隨佛出家,我等亦願隨佛出家。」師告言:「善!今 正是時。」爾時鄔波底沙與俱哩多,各與二百 五十弟子,即出王城,欲往羯蘭鐸迦竹林池 所。
[1027c27] 爾時具壽馬勝苾芻,去世尊不遠,在一樹 下寂然宴坐。鄔波底沙既遙見已,告俱哩多 曰:「為當先去禮世尊耶?為先於鄔波馱耶處
而為聽法?」俱哩多曰:「應聽法處。」作是語已,俱 詣尊者馬勝苾芻處,頭面禮足,退坐一面。爾 時如來眾中有一婆羅門,先事月神,世尊為
彼婆羅門而說伽他曰:
「若人能了法, 無論老與少,
當須起恭敬, 猶如月初出。」
[1028a07] 爾時會中,有一事火婆羅門,世尊復為而說 頌曰:
「若人能了法, 無論老與少,
當須起恭敬, 如火能淨穢。」
[1028a11] 爾時鄔波底沙與俱哩多等,頂禮尊者馬勝 足已,即詣佛所。爾時世尊與無量百千苾芻 眾等前後圍遶,而為說法。世尊遙見俱哩多
等,便告諸苾芻曰:「汝等見此二人,大眾圍遶 而為上首不?」答言:「如是!我等已見。」世尊復 言:「汝等當知,此二人等,於我法中,出家學
道,於聲聞中,神通、智慧最為第一。」時俱哩 多及鄔波底沙,至世尊所,頂禮佛足,退坐 一面,白佛言:「世尊!願與我等,於善法中,出
家近圓,成苾芻性,修持梵行。」
[1028a21] 爾時世尊命彼二人:「善來苾芻!修行梵行。」佛 既語已,時彼二人,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如曾 剃髮已經七日,威儀具足如百歲苾芻,而
攝頌曰:
世尊命善來, 諸根得寂靜,
髮落衣著身, 威儀如百夏。
[1028a27] 時有眾多苾芻,食時著衣持鉢,入王舍城,次 第乞食。於其城內所是珊逝移諸弟子等,見 諸苾芻,共相譏笑而說伽他曰:
「佛於王舍城, 摩揭陀最勝;
珊逝悉度訖, 汝今當度誰?」
[1028b03] 時諸苾芻聞是語已,便失威德,情不歡喜。乞 食得已,還至本處,飯食已訖,收衣洗足,至世 尊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時諸苾芻白佛言:
「世尊!我等食時,王城乞食,所有珊逝移弟子 等種種譏嫌,具說上事。我等默然,無有威 德,情懷不樂。」佛言:「彼若作如是語,汝應此答:
「凡度應如法, 世尊教是正;
汝等有何知, 彼度是依法?
[1028b11] 「若作此答,彼無威德,默然而去。」時諸苾芻著 衣持鉢,入王舍城,次第乞食。時珊逝移諸弟 子等如上譏嫌,說伽他曰:
「佛於王舍城, 摩揭陀最勝;
珊逝悉度訖, 汝今當度誰?」
[1028b16] 時諸苾芻聞是語已,便說伽他答曰:
「凡度應如法, 世尊教是正;
汝等有何知, 彼度是依法?」
[1028b19] 時珊逝移弟子,聞是語已,威德俱失,默然退 散。後於異時,摩吒羅婆羅門夫妻俱亡,底沙 婆羅門及妻舍利,命亦終歿。俱瑟恥羅從南
方還,將無後世論至那 剌 陀聚落。有守門人 問曰:「具壽!汝是俱瑟恥囉不?」答言:「如是。眾 人得知。」問守門人曰:「摩吒囉婆羅門今在何
處?」答言:「已死。」又問:「其妻及底沙等。」具答如 前。又問:「舍利子今在何處?」答言:「在王舍城。 有一大師名曰珊逝移,近出世間,於彼出家。」
俱瑟恥羅便作是言:「婆羅門法,不應出家,此 非善事。」作是語已,漸次而行至王舍城,問諸 人曰:「珊逝移大師今在何處?」諸人答言:「大師
已死。所有弟子悉於沙門喬答摩處,於彼出 家。」歎言:「甚善!彼既記言:『當作轉輪聖王,彼若 作王,舍利子應為大臣。』」
[1028c04] 爾時長爪梵志聞是 說已,即詣佛所,作如是語:「沙門喬答摩!一切 我法,所有見等,皆我不欲。所有事火,作如是
見、作如是說:『我所見者,悉離悉除,亦離變 易。若離此見、不取相續,更不取餘見。』沙門 喬答摩!我如是見,我如是解。世人所見,多
與事火相違。又說如是見解,皆住此道。汝喬 答摩!作如是見、如是解不?又事火論曰:『若沙 門婆羅門等,能捨此見,不取餘見,如是此等,
真沙門婆羅門,是微妙處。又事火者,皆住三 見。云何為三?一者一切不欲、二者一切欲、三 者一切願不欲,乃至出家。』」
[1028c16] 佛告諸苾芻:「於我聲聞弟子之中,明解聰利, 俱瑟恥羅苾芻,最為第一。」
[1028c17] 時具壽舍利子,斷 諸煩惱,證阿羅漢果。時諸苾芻咸皆有疑,請 世尊曰:「此舍利子先作何業?由彼業故,感得 利智、深智、無疑惑智。」
[1028c20] 佛言:「諸苾芻!汝等應 聽。其舍利子,先所作業,還應自得,非於餘處, 廣說乃至果報還自受等。乃往古昔,於一聚
落有婆羅門,娶妻未久便誕一息。不經多年 復生一女,俱漸長大。父母遇病,皆悉身亡。時 彼童子既遭憂慼,念往山林,即携其妹共至
林所,採拾花果以自支持。汝等苾芻!如大黑 蛇,有五過患。云何為五?一者多瞋、二者多 恨、三者作惡、四者無恩、五者利毒。應知女
人亦有五過:一者多瞋、二者多恨、三者作 惡、四者無恩、五者利毒。云何名為女人利 毒?凡諸女人,多懷猛利染欲之心。是時童女
既至成人,欲心漸盛,告其兄曰:『我今不能常 飡花果以自存命,可往人間求請飲食。』時兄 將妹共出山林,往婆羅門家而行乞食。兩俱
齊喚,主人出看,見而告曰:『隱居之人亦畜妻 室?』兄曰:『此非我妻,是親妹也。』即問兄曰:『曾 娉人未?』彼報言:『未。』『若如是者,何不與我?』答
曰:『此已遠離世間惡法。』女心欲盛,報其兄曰: 『豈我林中食諸花果不能活耶?然我不堪煩 惱所逼,共辭林野遠至人間,今可以我與婆
羅門。』兄曰:『我實不能嫁娶於汝,此是惡法,非 我所為。汝有俗心,任情所欲。』時婆羅門知女 心已,延入家中,大會宗親,納以為婦,報其兄
曰:『今與我同宅而居,別為一室。』兄曰:『我不求 欲,當樂出家。』妹曰:『共立要契,方可隨情。』兄 曰:『是何言要?』妹曰:『若其證得殊勝果者,可來
相見。』兄曰:『善哉!如汝所願。』即便辭去,至隱 士所而為出家。由彼宿世善根力故,遂於三 十七品菩提分法,無師自悟,證獨覺果,便作
是念:『我先與妹,共立要契,今可往看。』便至其 所,上昇虛空,身現神變,上出火光,下流清 水,奇相非一,縱身而下。諸凡夫人見神通時,
心疾迴轉,猶如大樹崩倒於地,頂禮尊足,白 言:『大兄!今得如是殊妙勝德。』答言:『我證。』白 言:『兄為資身,須得飲食。我為求福,願興供
養,可住於此。』答曰:『汝無自在,可入報夫。』即 白夫言:『仁今知不?我兄出家,成就禁戒,得上 妙果,世間第一。我欲供養,不敢自專。若見許
者,於三月中,飲食資給。』答言:『賢首!彼不出 家,我雖不欲,終須供濟;況已出家,獲殊勝 道。今隨汝意,供養三月。』其三月中,種種上妙
供給其兄。三月既滿,即以上 [疊*毛] 刀子及針,即 便奉施。兄既受已,以刀割截,刀子善利,裁割 迅疾。其妹見已,便即蹲踞,作如是言:『願我根
性,如此刀子,得善迅利,乃至未來,成就利智。』 于時獨覺取衣縫刺,善用針線,縫刺無礙。妹 便發願:『願我今身,乃至未來,令我智慧,猶若
此針,智慧深遠,通達無礙。』」
[1029b10] 爾時佛告諸苾芻: 「勿生異念。往昔婆羅門女者,豈異人乎?今舍 利弗是。由彼過去供養獨覺,奉施刀子及白 [疊*毛]
等,廣發誓願。由此善根,今得利智聰明第 一。汝等苾芻!當知黑業,還得黑報。若行白業, 還得白報,乃至廣說,如上應知。」
[1029b15] 時諸苾芻咸 皆有疑,白世尊曰:「具壽舍利弗,昔作何業?今 得非貴族種,非極下賤,處中而生,數數出家。」
[1029b18] 佛告諸苾芻:「汝等應聽!乃往過去,有一國王, 娶妻不久,自恣慾樂乃至遊獵,不經多年便 誕一息。其子長大,見其父王非法化世,便作
是念:『我父滅度,當墮地獄。我紹王位,亦同斯 苦。我應往於善法律中,出家修道乃至梵行。』 作是念已,即詣父所,白言:『大王!願王放我出
家。』王告子曰:『所有種種祭祠天等,皆求富貴。 汝是太子,乘象之種,王位在即。汝今何故而 求出家?』種種呵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