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yavastu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Pi Nai Ye Po Seng Shi)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Scroll 1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卷第十二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0158c16] 佛在室羅筏城。若彼菩薩踰城出外,當爾之 時耶輸陀羅即便有娠,菩薩六年苦行,耶輸 陀羅於王宮中亦修苦行,由是因緣胎便隱
腹。是時菩薩知苦行事無有利益,即便隨意 氣息長舒,遂餐美食,粳米雜飯飽食資身,以 油塗體溫湯澡浴。耶輸陀羅聞是事已,宮中
亦復放縱身心,事同菩薩,由斯快樂,胎遂增 長其腹漸大。釋氏聞已笑而譏曰:「菩薩出家 極修苦行,汝於宮內私涉餘人,致使懷娠腹
便增大。」耶輸陀羅聞而誓曰:「我無此過。」未久 之間便誕一息,當此之時,羅怙羅執持明月。 集諸眷屬慶喜設會,請與立字。諸眷屬等共
相議曰:「此所誕子初生之時,羅怙羅手執於 月,應與此兒名羅怙羅。」時諸釋種共相議曰: 「此非菩薩之子。」耶輸陀羅聞此語已,即便啼
哭,抱羅怙羅自為盟誓。以羅怙羅置於菩薩 昔在宮中解勞石上,擲置菩薩洗浴池中,而 發誓言:「此兒若是菩薩之胤,入水便浮;必若
是虛,乘當沈沒。」作是言已,其羅怙羅與石俱 浮,不沈於下。耶輸陀羅復告之曰:「宜從此岸 至於彼岸,還可復來。」隨意便至。眾人見之咸
生希有,母復持兒作如是念:「若佛世尊六年 苦行,成覺之後更住六年,滿十二歲重還於 此,我令諸人目驗虛實。」
[0159a10] 爾時世尊後時還 至劫比羅城,一日食在王家,一日食在宮內。 時耶輸陀羅作如是念:「頗有方便,能令世尊
隨我所欲?」時此城中有一外道女,善解術法, 能令男子愛樂女人。耶輪陀羅寄與五百金 錢遣使報曰:「汝作術法附來與我。」彼女即便
將一相愛藥丸寄與宮內。其母得已,便將藥 丸對諸宮人,置羅怙羅手中,作如是語:「兒將 此藥持與汝父。」佛具一切智先能了達,知耶
輸陀羅生羅怙羅招世惡謗,此之誹毀今日 當除。世尊知已,化為五百世尊佛形一等。時 羅怙羅持藥巡行,雖歷多佛並皆不奉,既至
世尊所遂即與藥,佛為納受已,却付羅怙羅。 時子得已遂即服之,佛知食已便為呪願,從 座而去。時羅怙羅隨佛而行,諸婇女等不放
出宮,時羅怙羅啼哭悲惱願隨佛去。世尊去 已作如是念:「知羅怙羅不受後有,當證聖果 不肯居俗。」世尊知已,遂即將行。時羅怙羅宿
緣所感,於五百佛能識世尊不肯捨離。時淨 飯王宮人眷屬及諸釋種,見此希奇敬重耶 輸,知其昔日枉被招謗,今滅惡名生歡喜心。
[0159b02] 爾時世尊到本處已,欲度羅怙羅。淨飯王聞 已,詣世尊所頂禮佛足,作如是語:「世尊!若必 度羅怙羅,當乞一日我申供養。」世尊隨請聽
將供養。時淨飯王為羅怙羅廣設大會,并嚴 高座供養羅怙羅。至第二日,共羅怙羅往詣 佛所,禮世尊已作如是言:「大德!任將羅怙羅
出家。」爾時世尊告舍利子曰:「此羅怙羅!汝今 將去與如法出家。」時舍利子受佛教已,便與 羅怙羅如法出家。
[0159b10] 時諸苾芻咸皆有疑,請世 尊曰:「以何因緣,童子羅怙羅,於大眾中躬持 藥丸,於五百佛所而識世尊?」
[0159b12] 佛告諸苾芻曰: 「此羅怙羅!非獨今生而識於我,曾於過去無 量劫中,在大眾中,嚴以花鬘與吾相識。汝等
諦聽,當為汝說。曾於過去,於聚落中有一長 者,取隣人長者女納以為妻。未經多時遂即 有娠,便誕一子。復告妻曰:『今有此子食用我
財,亦能為我等還債。我今將諸財物入海興 易,汝可在後若看此兒好知家事。』妻答夫曰: 『一依所教。』長者入海遇風舡破,并諸財物沒
溺不迴。妻聞夫死,持孝修福復自傭力,并諸 眷屬各相拯濟,養活於兒漸令長大。於其舍 側有善織師,以彼工巧自得存活。彼長者妻
見已即作是念:『入海興易,不如織絡工巧為 業。其入海者多死不還。夫織絡者,常得居家 經求自濟。』復作是念:『今我此子令學織業。』思
惟是已,即將其子往詣織家,白織師言:『大兄! 此 [外*男] 甥教為織業。』織師答曰:『好!』留子教織。 其子聰敏不久學成,每與織師並機雙織,所
得財利將歸本家,所得物歸常用不足。織師 所得恣意有餘, [外*男] 甥問舅:『我今與舅同作一 業,何故舅室恒得充饒,而我家中每不支濟?』 舅報
[外*男] 甥:『我作二業,汝即為一。』 [外*男] 甥問舅:『第 二業何?』彼便報曰:『我夜竊盜。』 [外*男] 甥白言:『我
亦隨盜。』舅即報曰:『汝不能盜。』答曰:『我甚能 作。』舅作是念:『我且先試。』作是念已便共向市, 舅買一兔使令料理:『我暫洗浴,即來當食。』彼
料理已,舅未至間便食一脚,舅洗浴迴問其 [外*男] 甥:『料理竟不?』答曰:『已了。』舅曰:『料理既竟, 將來我看。』 [外*男]
甥擎兔過與其舅,舅見其兔遂 少一脚,問 [外*男] 甥曰:『兔第四脚,今在何處?』 [外*男] 甥 報曰:『其兔本來有此三脚,云何問我索第四
耶?』舅作是念:『我先是賊,今此 [外*男] 甥大賊勝我。』 即將其兔共入酒家,舅安坐已,即喚 [外*男] 甥共 坐飲已,即令 [外*男]
甥計算酒價。 [外*男] 甥報曰:『若人 飲酒可使令算,我本不飲,何論算耶?舅今自 飲,舅當自算。』舅作是念:『我先是賊,今此 [外*男] 甥
大賊勝我,若共同本亦堪作賊。』即與 [外*男] 甥於 夜分中,穿他牆壁擬盜財物。既穿孔已,其舅 即先將頭欲入孔中, [外*男]
甥告曰:『舅不閑盜 法,如何先以己頭入於孔中?此事不善,應先 以脚入孔。若先以頭入,被他割頭,眾人共識 禍及一族,今應先以脚入。』舅聞是已便以脚
入,財主既覺便即唱賊,眾人聞聲,即共於內 孔中捉其賊脚。爾時 [外*男] 甥復於孔外挽出其 舅,力既不禁,恐禍及己,即截其頭持已而走。
于時群臣奏王此事。王告群臣:『截頭去者最 是大賊,汝可將彼賊屍置四衢中密加窺覘, 或有悲泣將屍去者,此是彼賊,便可捉取。』群
臣奉命,即將死屍如王設法。彼賊 [外*男] 甥便思 念云:『我今不應直抱舅屍,恐眾人識我。我應 佯狂於諸四衢,或抱男女、或抱樹石、或抱牛
馬、或抱猪狗。』作是念已,便行其事。時世間人, 既見其人處處抱物,咸知是狂,然賊 [外*男] 甥始 抱其舅,盡哀悲泣便即而去。群臣奏王皆曰:
『守屍,唯一狂人抱屍哀泣而去,更無餘人。』王 便告曰:『彼是狗賊,如何不捉?今可捕取。』爾時 彼賊復作是念:『我今如何不葬我舅?我必須
葬。』便作一駕車人,滿著柴束驅至屍上,速解 牛絡放火燒車,便走而去。當爾之時,車柴之 火燒屍遂盡,守屍之人尋奏王曰:『彼賊屍者
今已燒盡。』王問彼曰:『誰燒賊屍?』臣具上事。王 曰:『汝等當知,彼駕車人即是狗賊,云何不捉? 今可捕取。』爾時彼賊復作是念:『我今要須於
葬舅屍之處設諸祭祀。』念已便作淨行婆羅 門形,於國城內遍行乞食,即以其食於燒屍 處五處安置,陰祭其舅,作已便去。時守屍人
具以白王。王曰:『彼是狗賊,如何不捉?甚為不 善。』爾時彼賊復作是念:『我今要將舅骨投於 弶伽河中。』作是念已,便作一事髑髏外道形,
就彼骨所,取其餘灰以塗其身,收取燒骨於 髑髏中安置,投弶伽河中,作已便去。彼守屍 人復以奏王,王曰:『彼是狗賊,云何不捉?甚為
不善。汝等宜止,我自捉取。』爾時其王,乘一汎 舟前後侍從遊弶伽河中,於河岸上置人守 捉。王先有女,顏容端正眾人樂見,同於河中
遊戲,令稍相遠,報其女曰:『有人捉汝,汝便高 聲。』又勅守岸人曰:『我女作聲,汝等即須相近。 若見男子便可捉取。』爾時狗賊復作是念:『今
王與女遊戲河中,應要與彼女相共嬉戲。』 作是念已,即於上流而住,放一瓦鍋隨流而 下。岸夫見已謂是賊,競持棒打瓦鍋便破,
乃知非賊。第二、第三亦復如是,乃至十數。時 守岸人屢見瓦鍋,便捨不打。爾時狗賊頭戴 一鍋,隨流而下至王女所,上女舟中。手執利
刀告王女曰:『汝勿作聲,若作聲者我當害 汝。』王女怕懼不敢作聲,因與戲會。既戲會已 便走而去。女見賊去,高聲啼泣作如是言:『彼
賊強私我,今已去訖。』守河岸人報王女曰:『汝 嬉戲時默然歡樂,賊今既去乃始啼泣,我等 於今何處求賊?』守岸人等具以告王,王曰:『汝
等云何不善防守致令如是。』
[0160b15] 「時彼王女被狗 賊交,遂便有胎,具足十月誕生一子。時彼狗 賊聞王女生子,復作念云:『我今必為我兒作
諸喜慶。』作是念已,即變其形為一給使,從王 內出告諸人曰:『王有教令,我女生子,汝諸國 人可於今夜恣意歡樂,互盜衣服財帛任情
而作。』時國群臣及諸人眾,聞是語已放情嬉 戲,其聲喧鬧聞于王內。王問諸人:『我諸國 人云何喧鬧若是?』國人答曰:『我等先奉王教
令我如是。』王聞是已知是狗賊所作,便作是 念:『我若捉此狗賊不得,我便捨去國位。』即設 一計造一大堂。堂既了已,其兒年已六歲,令
諸群臣擊鼓宣令,盡喚國內所有男子盡入 堂內,有不來者捉獲殺之。爾時國人盡來入 堂,時彼狗賊亦在其中。時王即以華鬘告其
兒曰:『汝持此鬘於彼眾中,若見汝父以鬘與 之。』復令傍人隨逐:『其兒與鬘,汝便捉取。』爾時 彼兒,即持花鬘至於眾中,以業力故果見其
父,便以鬘與。時彼傍人,便捉狗賊將至王所。 王集群臣共議此事:『如此罪人云何處分?』『可 殺之耳。』王即思惟:『此是智賊,云何殺之?』告群
臣曰:『此人勇猛兼有智慧,可留侍衛。』便嫁與 女以之為妻,仍以半國給之。」
[0160c08] 佛告諸苾芻:「爾 時狗賊即我身是。時彼兒者即羅怙羅是。 由於昔時於人眾中能識我故,今復於此眾
中能識於我。諸苾芻當知,業力不可思議,汝 等應隨業行。」
[0160c13] 爾時耶輸陀羅作是念:「羅怙羅父若入宮時, 我應設諸方便承事供養令不出宮。」作是念 已,耶輸陀羅與喬比迦彌離迦遮等六萬美
人,各各嚴飾種種莊具,熏種種妙香皆悉辦 訖。
[0160c18]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與諸苾芻圍 遶侍衛,為調伏有情故入王宮內。時耶輸陀 羅等三夫人,與六萬婇女,作諸音樂倡伎歌
舞,整理衣服蠱媚妖艷,在世尊前止欲令 染著。世尊見已便作是念:「今者食時將至,我 若先食,不為此諸女說法,恐調伏時過,令諸
女人欲心熾盛,於四諦理不蒙利益。我今應 以神通力故令彼女等皆悉調伏。」作是念已, 即沒於地從東方空中而見,於彼空中行住
坐臥威儀自在。復入火光三昧,於其身中,放 諸青黃赤白種種之光,或復身上出水身下 出火,南西北方亦復如是,於空中沒,於諸苾
芻上首師子座上忽然而見。諸艷女等見斯 事已,皆於佛前倒地,如斧斫樹,頂禮佛足 在一面坐。
[0161a04] 爾時世尊知諸女等性力意願,以四諦理廣 為分別。諸女聞已得預流果,唯耶輸陀羅,為 染心重故,未獲於果,便作如是心念口言:「我
有滋味,能令喫者心生愛著。」即作種種馨香 美味諸飲食等,自手執持而奉世尊。作是念 已,諸苾芻皆聞以報世尊,佛言:「諸苾芻當知!
我昔三毒未離之時,諸有香味而無愛著。何 況今者三毒已離,而能染我?耶輸陀羅縱有 食味,我無所懼。」
[0161a12] 時諸苾芻皆疑白佛言:「世尊! 何故耶輸陀羅因歡喜團,於佛世尊生於染 著?」
[0161a14] 佛言:「諸苾芻!此耶輸陀羅非於今生欲因 歡喜團而染著我,曾於過去先有是事。汝等 諦聽!往昔世時有一聚落,去斯不遠有阿蘭
若林,多有花果及清流美泉。時有仙人喫彼 花果身披樹皮,作此苦行證五神通,所有禽 獸不相恐懼,常來親近。後於一時欲往小便,
有一女鹿隨仙人行,仙人小便失精,鹿隨後 便即喫之,復以舌舐生門,有情業力不思議 故,因即有胎。日月既滿,彼鹿來就本處生一
男子,鹿生此兒知是於人,便棄而去。時仙人 見之作是念云:『此是誰子?』復更思惟知是己 兒,遂收養之。後漸長大至年十二,頭生一角,
因與立字,名為獨角。其父染患,獨角種種醫 療不能得差,其父漸困命將欲死。告獨角曰: 『我今此處,常有諸山仙人數來過往,汝可迎
接問訊。若來,供給花果,為我願故。』說伽他曰:
「『積聚皆消散, 崇高必墜落;
合會有別離, 有命咸歸死。』
[0161b03] 「乃至仙人身歿,彼獨角仙,以仙之法為葬其 父。思戀父喪愁悲憂惱,便證五通。後於異 時因往取水,取得水已迴至中路,遂逢天雨
泥滑倒地,水瓶遂破。掬破瓶水置其掌中,以 口呪向天遙散:『由汝雨下打破我瓶,從今已 後十二年中勿更雨下。』由此仙呪力,雨便不
下,波羅痆城遭大亢旱,人民飢饉迸散逃 亡。是時國王召諸占事問言:『何故天不降雨?』 占事答曰:『仙人瞋故天不下雨。』王問占事:『作
何方計天下甘雨百姓豐樂?』占事報言:『若也 敗仙戒行修道,天即甘雨。若不敗仙令犯戒 行,十二年中天終不雨。』時王聞已托頰思惟,
宮人妃主及諸臣等見王憂惱即白王言:『何 故憂惱?』王即報曰:『由仙呪力天不下雨,乃至 廣說義如上辯。我今不知作何方計令彼仙
人敗修戒行?由斯憂惱是以不樂。』時彼國王 有一大女名曰寂靜,即白王言:『不須憂惱, 我設方計當令彼仙必敗戒行。』王問女曰:『有
何方計?』女白王言:『我學婆羅門呪法,及餘婇 女二十人等一處學法,願王可於水上縛舡 安板,著土栽樹種諸花菓,一依仙人所住之
處。我等乘舡至彼仙所,即能令仙敗修戒行 引來至此。』王聞是已,即如女說,縛舡安板 栽諸花果並如上說,遂於果中蜜盛藥酒,及
諸飲食並亦安藥。於是寂靜并餘婇女,假作 仙儀形狀衣服,著樹皮衣披髮散後,共仙無 異。從舡上下徐步詣仙,口誦婆羅門呪法,
至仙人所。彼仙弟子遙見二十客仙來至,即 報仙師曰:『有諸客仙今來至此。』時獨角仙口 念:『善來!喚令入室。』是時諸仙既入室已,時獨
角仙細看諸仙顏色有異,即說頌曰:
「『曾不經辛苦, 行步復從容,
面上不生髭, 胸前有高下,
是仙形貌到, 此事實希奇。』
[0161c08] 「彼獨角仙雖有疑心,亦為客仙敷座處已,及 設菓實。寂靜仙曰:『汝所住止有如是等多苦 澁菓,我今住處有好菓實,猶如甘露,我今請
汝至我住處。』時獨角仙即共相隨乘船泛 水,於舡樹上取其椰子。諸菓實中盛 [女*厭] 媚藥 酒,奉獨角仙。彼既飲已便報假仙,共行非法。
由此婬染遂失神通,戒行已虧呪力便息,浮 雲四起。獨角見已舉面罵天,寂靜報言:『汝身 為非尚不自覺,何謂舉面由故怨天?』婬染既
纏默然而住。寂靜將往直至王前,白父王曰: 『彼呪雨仙,此人即是。』王見仙至喜不自勝,雲 布遍天便降甘雨,百姓豐樂五穀滋榮。爾時
父王,即嫁寂靜與仙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