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ūlasarvāstivādanidānamātṛkā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Nituona Mu De Jia)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一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0415a06] 大門總攝頌曰:
初明受近圓, 次分亡人物,
圓壇并戶鉤, 菩薩像五門。
[0415a09] 別門初總攝頌曰:
近圓知日數, 界別不入地,
界邊五眾居, 不截皮生肉。
[0415a12] 第一子攝頌曰:
近圓男女狀, 非近圓為師,
難等十無師, 莫授我七歲。
[0415a15]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 具壽鄔波離來詣佛所,禮雙足已在一面坐, 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若苾芻與他受近圓
時,彼若根轉,得名善受不?」佛言:「是受近圓, 應可移向苾芻尼處。」
[0415a20] 「復次世尊!若苾芻與他男子受近圓時,而此 男子作女人音聲、女人意樂及形狀法式,此 人得名為受近圓不?」佛言:「鄔波離!是受近
圓,諸苾芻得越法罪。」
[0415a24] 「若苾芻尼與他女人受近圓時,而此女人作 男子音聲、男子意樂及形狀法式,此人得名 受近圓不?」佛言:「是受近圓,諸苾芻尼得越
法罪。」
[0415a28] 「若以不受近圓人為親教師,此人得名受近 圓不?」佛言:「是受近圓,諸苾芻得越法罪。」
[0415b01] 「若人身有難事,自言我有,諸苾芻為受近圓, 此人得名受近圓不?」佛言:「不名受近圓,諸苾 芻得越法罪。」
[0415b04] 「若人身無難事,自言我有,諸苾芻為受近 圓,此人得名受近圓不?」佛言:「是受近圓,諸 苾芻得越法罪。」
[0415b07] 「若人實有難事,自言我無諸難,苾芻為受近 圓,此人得名受近圓不?」佛言:「不名受近圓,諸 苾芻無犯。」
[0415b10] 「若人實無難事,復自言無,諸苾芻為受近圓, 此人得名受近圓不?」佛言:「此名善受。」
[0415b12] 「若苾芻與出家者未受十戒 而 受近圓,此人 得名受近圓不?」佛言:「是受,諸苾芻得越法 罪。」
[0415b15] 「若人受近圓時,親教師不現前,諸苾芻為受 近圓,此人得名受近圓不?」佛言:「是受近圓,諸 苾芻得越法罪。」
[0415b18] 「若人受近圓時,作如是語:『莫授我近圓。』諸苾 芻為受,此人得名受近圓不?」佛言:「非受近圓, 諸苾芻得越法罪。」
[0415b21] 「如世尊說:『若人年滿七歲能驅烏鳥,應與出 家。』者,大德!若有童子年始六歲,於僧食厨能
驅烏鳥,此人應與出家不?」佛言:「許滿七歲,此 不應與。」「若滿七歲不能驅烏,與出家不?」佛言: 「不應,許能驅烏故。」
[0415b26] 第二子攝頌曰:
日數每應知、 告白夜須減、
六日十八日、 說戒不應頻。
[0415b29] 爾時佛在室羅伐城,有婆羅門居士等至苾 芻所問言:「阿離耶!今是何日?」答言:「不知。」諸 人告曰:「聖者!外道之類於諸日數及以星曆
悉皆善識,仁等亦應知日數星曆。云何不解 而為出家?」遂默不答。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 「我今聽諸苾芻知日數星曆。」時諸苾芻悉皆
學數星曆及以算法,便生擾亂廢修善業,佛 言:「應令一人學數。」雖聞佛教,不知誰當合數? 佛言:「應令眾首上座數之。」是時上座忘失其
數,使知事人亦不能憶,佛言:「可作泥珠、或作 竹籌,滿十五枚,每日移一。」如此作時被風 吹亂,佛言:「應取十五枚竹片,可長四五
指,一頭穿孔以繩貫之,挂壁要處,每日移 一。」時彼舉眾皆共移籌,佛言:「上座及知事者 應移。」時有婆羅門居士至苾芻所問言:「聖者!
今是何日?」彼便報曰:「仁今可問上座及知事 人。」諸人告曰:「仁等亦有計番當直知日人 耶?」時諸苾芻默然無答。以緣白佛,佛言:「應可
作白普告眾人。」時諸苾芻隨處告白,佛言: 「不應隨處作白,然於眾集,在上座前而為秉 白:『大眾應知:今是月一日。』」諸俗聞說復云:「仁
等豈可不說半月黑白分耶?」答言:「不作。」苾 芻白佛,佛言:「當稱黑白月分。應如是說:若 於晡後大眾集時,令一苾芻於上座前合掌
而立,一心恭敬作如是白:『大德僧伽聽!今 是黑月一日,仁等應為造寺施主及護寺天 神,并舊住天神各誦經中清淨妙頌。』」時諸苾
芻雖復日日告白,不稱造寺施主名字,佛 言:「當稱造寺施主名字,亦應稱說明日設 食施主名字,令彼施主所願隨意福善彌增。
若更有餘施主皆同此說,及餘天眾八部之 類,師僧父母皆悉稱名,普及一切眾生,皆令 福利增長。」時諸苾芻聞是語已,即皆各說清 淨伽他曰:
「所為布施者, 必獲其義利;
若為樂故施, 後必得安樂。
菩薩之福報, 無盡若虛空;
施獲如是果, 增長無休息。」
[0416a09] 時有施主,請諸苾芻當設供養,苾芻知已不 為宣告施主名及以住處,佛言:「應預宣告施 主名字云:『施主某甲,明日當為大眾設食,住
在某處!』」復有婆羅門居士,至苾芻處問言:「聖 者!今是何日?」答言:「是十五日。」彼復問曰:「時 人皆云十四日,如何仁等言十五耶?豈可苾
芻不為減夜?」答言:「不作。」時諸苾芻以緣白佛, 佛言:「應為減夜。」時諸苾芻頻於半月而為減 夜,俗人問言:「聖者!今是何日?」答:「是十四。」彼
言:「聖者!時人皆云十五日,如何仁等頻於半 月而為減夜?」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汝等 不應頻於半月而減其夜。然須計時過月半 已應為減夜
(謂從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為一月。從二月十六日至月盡,即是月 半,令減一夜為其小月,餘皆倣此,為東西不同故) ,如是一歲總有六日
是十四日,有六日是十五日為長淨事。」時有 婆羅門居士來問苾芻曰:「聖者!今是何月?」答 言:「今是室羅末拏月 (當五月十六日已去至六月十五日)
。」彼復問 言:「聖者!諸人咸云阿沙荼月 (從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 ,仁 等乃云室羅末拏月,豈可仁等不為閏月耶?」
答言:「不為。」人皆共笑。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 言:「應為閏月。」時諸苾芻於每年中恒為閏月, 俗人來問:「聖者!今是何月?」答言:「是阿沙荼月。」
彼復問言:「聖者!諸人咸云:『今是室羅末拏月。』 仁等乃云:『是阿沙荼月。』豈可仁等於每年中為 閏月耶?」答言:「如是。」同前譏笑。苾芻以緣白
佛,佛言:「不應於年年中而作閏月,應至六歲 方為閏月 (即是五六當三十月。此謂古法,與今不同) 。」時有國王,至二
年半便為一閏,苾芻不隨,人共嫌恥。佛言:「苾 芻應隨王法為其閏月,若星道行參差者,亦 應隨其星道而數用之。是故汝等應可識知
日月星分與俗同行,令諸外道來求過者不 得其便。」
[0416b11] 「大德!頗有苾芻住處令授學人得說 戒不?」佛言:「不得。」
[0416b13] 第三子攝頌曰:
界別不告淨, 亦不為羯磨,
乘空不持欲, 解前方結後。
[0416b16] 爾時佛在室羅伐城,具壽鄔波離請世尊曰: 「住界內人得向界外者告清淨不?」佛言:「不得。」
「住界外人得向界內者告清淨不?」佛言:「不得。」 「住界內人得為界外者作羯磨不?」佛言:「不得。」 「住界外人得為界內者作羯磨不?」佛言:「不得。」
「若有乘空持欲去,時成持欲不?」佛言:「不成,應 更取欲。」「若不解前界得結後界不?」佛言:「不得, 應以白四解前然後方結。」
[0416b24] 第四子攝頌曰:
不入界捨界, 樹界有世尊,
不越及可越, 羯磨者身死。
[0416b27] 具壽鄔波離請世尊曰:「頗得以界入餘界不?」 佛言:「不得。」「有幾種界不相涉入?」佛言:「謂小壇
場及現停水處,并苾芻、苾芻尼界,此皆不入。」 「若先結界,有幾種捨法?」佛言:「有五:一謂大眾 悉皆歸俗,二謂大眾同時轉根,三謂大眾決
心捨去,四謂大眾俱時命過,五謂秉白四羯 磨解。」「得以一樹為二界標不?」佛言:「各取一邊 得為三界標,或為四界標,量知分齊皆得成 就。」
[0416c07] 爾時世尊在迦尸國人間遊行,遇到一處遂 便微笑。世尊常法,若微笑時,即於口中,出五 種色:青、黃、赤、白及以紅光,或時下照、或復上
昇。其光下者,至等活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 獄、號叫地獄、大號叫地獄、燒然地獄、大燒然 地獄、無間地獄、疱形地獄、連疱地獄、阿吒吒
地獄、阿呵呵地獄、阿呼呼地獄、青蓮花地獄、 紅蓮花地獄、大紅蓮花地獄。如是等處,若受 炎熱皆得清涼,居處寒氷便獲溫暖。彼諸有
情各得安樂,皆作是語:「我與汝等,為從此死 生餘處耶?」 爾時世尊令彼有情生信心故,復現餘相。彼 見相已咸作是語:「我等不於此死而生餘處,
然我必由希有大人威神力故,令我身心現 處安樂。」既生敬信,能滅地獄所有諸苦,於人 天處受勝妙身,當為法器得見真理。其光上
昇者,從四大王眾天,至三十三天、夜摩天、覩 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 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少淨
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 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乃至色究竟 天,於此光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等法,并說 二伽他曰:
「汝當求出離, 於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常為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際。」
[0417a05] 時彼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已,還至佛所。 若佛世尊說過去事,光從背入。若說未來事, 光從胸入。若說地獄事,光從足下入。若說傍
生事,光從足跟入。若說餓鬼事,光從足指入。 若說人事,光從膝入。若說力輪王事,光從左 手掌入。若說轉輪王事,光從右手掌入。若說
天事,光從臍入。若說聲聞事,光從口入。若說 獨覺事,光從眉間入。若說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事,光從頂入。是時光明遶佛三匝從頂
而入。時具壽阿難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 尊!如來、應、正等覺熙怡微笑,非無因緣。」即說 伽他而請佛曰:
「口出種種妙光明, 流滿大千非一相;
周遍十方諸剎土, 如日光照盡虛空。
佛是眾生最勝因, 能除憍慢及憂慼;
無緣不啟於金口, 微笑當必演希奇。
安詳審諦牟尼尊, 樂欲聞者能為說;
如師子王發大吼, 願為我等決疑心。
如大海內妙山王, 若無因緣不搖動;
自在慈悲現微笑, 為渴仰者說因緣。」
[0417a25]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曰:「如是,如是。阿難陀!非 無因緣,如來、應、正等覺輒現微笑。阿難陀!此 地方所,乃是過去迦攝波佛為聲聞眾說法
之處。」時阿難陀聞是語已,疾疾取七條衣疊 為四重,白佛言:「世尊!我已敷座,願佛知時可 於斯坐,冀令此地有二正覺受用之處,謂迦
攝波佛及今世尊。」佛告阿難陀曰:「善哉,善哉! 我雖不說汝自知時。」爾時世尊即便就座,復 告阿難陀曰:「此地方所,是迦攝波佛所住之
寺、此是經行處、此是廊宇門屋洗足之處、 此是淨厨地、此是浴室處,汝等應知。」
[0417b06] 是時鄔 波離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淨不淨地者,不 知齊何名淨不淨?」佛言:「乃至正法住世,有淨
不淨。正法若滅,悉皆不淨。」「世尊!齊何名正法 住世?云何名滅?」佛告鄔波離:「乃至有秉羯磨, 有如說行者,是則名為正法住世。若不秉羯
磨,無如說行,是則名為正法滅壞。」
[0417b13] 復白佛言:「若無上大師在於界外,苾芻得秉 羯磨不?」佛言:「不得。」「若大師在於界內,餘人得
秉羯磨不?」佛言:「得。」「又得以世尊足僧數不?」佛 言:「不得,佛寶僧寶體差別故。」「於不可越界得 越過不?」佛言:「不得。」「大德!不知有幾不可越
界?」佛言:「有其五種:謂苾芻界、苾芻尼界、小壇 場、現停水處、二界中間。」「大德!若有深塹及以 河 澗 ,不可越界,頗得越不?」佛言:「若常有橋
梁,越之非咎。」「如其橋梁破壞,得齊幾時名不 失界?」佛言:「得齊七夜。此據有心修理,無心修 理隨破即失。」「若有苾芻正結界時,秉羯磨者
忽然命過,得成結不?」佛言:「若知標相,所作羯 磨已秉多分,此雖命過得成結界。若未知標 相,所秉羯磨未過多分,此時命終,不成結界。」
「若苾芻尼結界,成不?」「准此應知。」
[0417b28] 第五子攝頌曰:
地牆等秉事、 結界無與欲,
但於一處坐, 得為四羯磨。
[0417c02] 緣在室羅伐城。具壽鄔波離請世尊曰:「在地 居人,共地居者遙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
「不成,與欲得成。」「大德!在地之人與牆頭者共 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不成。」「大德!在地之 人與樹上者共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不
成。」「大德!在地之人與居空者共秉羯磨,得成 秉不?」佛言:「不成。應知以樹牆空為頭,各有四 句亦如是。」「如世尊說:『有百一羯磨』,幾合與
欲?幾不合與欲?」佛言:「唯除結界,餘並與欲。」 「大德!若以神變幻術而作標相,得為標不?」佛 言:「不得,神力幻術非實有故。」「或以日月星宿
為標相者,得成標不?」佛言:「不得,日月星宿非 定住故。」「若以水波浪,得成標不?」佛言:「不得,由 其波浪疾移轉故。」「若苾芻為他持欲淨乘空
而去,此得名為持欲淨不?」佛言:「不成,應更 取欲。」「若有苾芻秉一羯磨,於四住處並得成 不?」佛言:「得。如其四界,各有四人事現前者,各
於其處別置三人。時秉法者,或席、或床、或板、 或薦,壓四界上而秉羯磨。以秉法者添彼四 數,咸成作法。如是若於四界,有別事起,作七
羯磨等,謂驅擯羯磨、今怖羯磨、折伏羯磨、求 謝羯磨、不見罪羯磨、不如法悔羯磨、不捨惡 見羯磨。若作此等羯磨之時,其秉法人,在彼
四界角相近處,若以席板床薦總壓而坐,秉 法皆成。」
[0417c27] 第六子攝頌曰:
大界兩驛半, 下水上山巔,
異見明相過, 五眾受七日。
[0418a01] 具壽鄔波離請世尊曰:「如世尊說:『應結大界』 者,齊幾許來是大界量?」佛言:「大界者,齊兩 踰膳那半,應可結之
(言踰膳那者,當三十里,是此一驛,由旬者訛也。欲令易 了故有言驛之處) 。」「若過兩踰膳那半亦是界不?」佛言:「若
過非界。」「向下齊何名為大界?」佛言:「齊至水來 名為大界。」「兩踰膳那半外方至水者,此之剩 處得名界不?」佛言:「不是。」「向上齊何名為大界?」
佛言:「上至樹抄或齊牆頭,名為界分。」「大德! 兩踰膳那半外方至抄頭,斯之剩處得名界 不?」佛言:「不是。」「若上山巔,齊何名界?」佛言:「齊
其水處。」「兩驛半外方至其水,亦名界不?」佛言: 「不是。」「世尊!若於夏中僧伽破壞。時有苾芻故 從法黨向非法黨,為是破夏?為非破耶?」佛言:
「此之苾芻,樂其異見至惡黨處,經明相時,便 即破夏。若不樂異見至惡黨處,雖過明相不 名破夏。」「如世尊說:『若在夏中有緣須出,應受
七日去。』者,不知何人應受?」佛言:「所謂五眾:苾 芻、苾芻尼、正學女、求寂、求寂女。」「此於何處應 受?」佛言:「可於界內隨意可向一苾芻前合掌
而住,作如是語:『具壽存念!我苾芻某甲於此 住處或前或後三月夏安居。我苾芻某甲,為 僧伽事故,守持七日出界外,若無難緣還來
此處,我於今夏在此安居。』如是三說。或有六 日事來乃至一日,准七日應受,具如餘處。」
[0418a25] 第七子攝頌曰:
五眾坐安居, 親等請日去;
於經有疑問, 求解者應行。
[0418a28] 具壽鄔波離請世尊曰:「如世尊說:『應夏安居』 者,未知誰合安居?」佛言:「五眾合作:所謂苾芻、
苾芻尼、正學女、求寂、求寂女。在於屏處對一苾 芻,當前蹲踞作如是說:『具壽存念!今僧伽 五月十六日作夏安居。我苾芻某甲亦於五
月十六日作夏安居。我苾芻某甲,於此住處 界內前三月夏安居,以某甲為施主、某甲為 營事人、某甲為瞻病人,於此住處,乃至若有
圮裂穿壞,當修補之。我於今夏在此安居。』第 二、第三亦如是說,或前或後隨意應作應知。 尼亦對尼,准苾芻作。其求寂應對苾芻,正學
女、求寂女對尼應作。」「如世尊說:『苾芻坐夏之 時,若有鄔波索迦等請喚之事,守持七日去。』 者,若有外道及親族等請喚,亦得去不?」佛言:
「此亦應去。」「若於三藏有疑須欲諮問,亦得去 不?」佛言:「得去。」「若苾芻未得求得、未解求解、未 證求證,及有疑心須往開決,為斯等事,亦得
守持七日去不?」佛言:「皆得。若受一日二日等, 准此應作。」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一
[0418b20] 大唐景龍四年 歲次庚戌四月壬午朔十五日景申
[0418b21] 三藏法師 大德沙門義淨宣釋梵本并綴文正字
[0418b23] 翻經沙門吐火羅大德達磨 [禾*未] 磨證梵義
[0418b24] 翻經沙門中天竺國大德拔努證梵義
[0418b25] 翻經沙門罽賓國大德達磨難陀證梵文
[0418b26] 翻經沙門淄州大雲寺大德慧沼證義
[0418b27] 翻經沙門洛州崇光寺大德律師道琳證義
[0418b28] 翻經沙門福壽寺主大德利明證義
[0418b29] 翻經沙門渭州太平寺大德律師道恪證義
[0418c01] 翻經沙門大薦福寺大德勝莊證義
[0418c02] 翻經沙門相州禪河寺大德玄傘證義筆受
[0418c03] 翻經沙門大薦福寺大德智積證義正字
[0418c04] 翻經沙門德州大雲寺主慧傘證義
[0418c05] 翻經沙門西涼州白塔寺大德慧積讀梵本
[0418c06] 翻經婆羅門右驍衛翊府中郎將員外置宿 衛臣李釋迦讀梵本
[0418c08] 翻經婆羅門東天竺國左屯衛翊府中郎將 員外置同正員臣翟金剛證義
[0418c10] 翻經婆羅門東天竺國大首領臣伊金羅證梵 本
[0418c12] 翻經婆羅門左領軍衛中郎將迦濕彌羅國 王子臣何順證義
[0418c14] 翻經婆羅門東天竺國左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