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ūlasarvāstīvādapratimokṣasūtra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Jie Jing)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別解脫經難得聞, 經於無量俱胝劫;
讀誦受持亦如是, 如說行者更難遇。
諸佛出現於世樂, 演說微妙正法樂;
僧伽一心同見樂, 和合俱修勇進樂。
若見聖人則為樂, 并與共住亦為樂;
若不見諸愚癡人, 是則名為常受樂。
見具尸羅者為樂, 若見多聞亦名樂;
見阿羅漢是真樂, 由於後有不生故。
於河津處妙階樂, 以法降怨戰勝樂;
證得正慧果生時, 能除我慢盡為樂。
若有能為決定意, 善伏根欲具多聞;
從少至老處林中, 寂靜閑居蘭若樂。
[0500c02] 「諸大德!春時爾許過,餘有爾許在,老死既侵 命根漸減,大師教法不久當滅。諸大德!應勤 光顯莫為放逸,由不放逸,必當證得如來、
應、正等覺,何況所餘覺品善法。大德僧伽!先 作何事?佛聲聞眾少求少事。未受近圓者出。 不來諸苾芻說欲及清淨。」 (其持欲者各對比坐而說) 「誰遣苾
芻尼請教授?」
合十指恭敬, 禮釋迦師子;
別解脫調伏, 我說仁善聽。
聽已當正行, 如大仙所說;
於諸小罪中, 勇猛亦勤護。
心馬難制止, 勇決恒相續,
別解脫如銜, 有百針極利。
若人違軌則, 聞教便能止,
大士若良馬, 當出煩惱陣。
若人無此銜, 亦不曾喜樂,
彼沒煩惱陣, 迷轉於生死。
[0500c19] 「大德僧伽聽!今僧伽黑月十四日 (或白月十五日) 作褒 灑陀,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
作褒灑陀,說波羅底木叉戒經。白如是。」「諸大 德!我今作褒灑陀,說波羅底木叉戒經。仁等 諦聽!善思念之。若有犯者當發露,無犯者默
然。默然故,知諸大德清淨。如餘問時,即如實 答。我今於此勝苾芻眾中乃至三問,亦應如 實答。若苾芻憶知有犯不發露者,得故妄語
罪。諸大德!佛說故妄語是障礙法。是故苾芻 欲求清淨者,當發露。發露即安樂,不發露 不安樂。諸大德!我已說戒經序。今問諸大德! 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 今如是持。」
[0501a03] 「諸大德!此四波羅市迦法,半月半月戒經中 說。」
[0501a05] 攝頌曰:
若作不淨行, 不與取斷人;
妄說上人法, 斯皆不共住。
[0501a08] 「若復苾芻,與諸苾芻同得學處,不捨學處、學 羸不自說,作不淨行兩交會法,乃至共傍生, 此苾芻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1a10] 「若復苾 芻,若在聚落、若空閑處,他不與物以盜心取。 如是盜時,若王、若大臣,若捉、若殺、若縛、驅
擯、若呵責言:『咄男子!汝是賊,癡、無所知,作 如是盜。』如是盜者,此苾芻亦得波羅市迦不 應共住。
[0501a15] 「若復苾芻,若人、若人胎,故自手 斷其命,或持刀授與,或自持刀、或求持刀 者,若勸死、讚死,語言:『咄男子!何用此罪累
不淨惡活為?汝今寧死,死勝生。』隨自心念,以 餘言說勸讚令死。彼因死者,此苾芻亦得波 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1a20] 「若復苾芻,實無知、無 遍知,自知不得上人法、寂靜聖者、殊勝證悟 智見安樂住,而言我知、我見。彼於異時,若問、
若不問,欲自清淨故,作如是說:『諸具壽!我 實不知不見,言知言見,虛誑妄語。』除增上慢, 此苾芻亦得波羅市迦不應共住。
[0501a25] 「諸大德 我已說四他勝法,苾芻於此隨犯一一事,不 得與諸苾芻共住。如前,後亦如是得他勝罪 不應共住。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
[0501a29]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0501b01] 「諸大德!此十三僧伽伐尸沙法,半月半月戒 經中說。」
[0501b03] 攝頌曰:
泄觸鄙供媒, 小房大寺謗,
非分破僧事, 隨從污慢語。
[0501b06] 「若復苾芻,故心泄精,除夢中,僧伽伐尸沙。
[0501b07] 「若復苾芻,以染纏心與女人身相觸,若捉手、 若捉臂、若捉髮、若觸一一身分,作受樂心者, 僧伽伐尸沙。
[0501b09] 「若復苾芻,以染纏心共女 人,作鄙惡不軌婬欲相應語,如夫妻者,僧伽 伐尸沙。
[0501b11] 「若復苾芻,以染纏心,於女人前 自歎身言:『姊妹!若苾芻與我相似,具足尸羅、 有勝善法、修梵行者,可持此婬欲法而供養
之。』若苾芻如是語者,僧伽伐尸沙。
[0501b14] 「若復 苾芻,作媒嫁事,以男意語女、以女意語男, 若為成婦及私通事,乃至須臾頃,僧伽伐尸 沙。
[0501b17] 「若復苾芻,自乞作小房,無主為己作, 當應量作。此中量者,長佛十二張手、廣七張 手。是苾芻應將苾芻眾往觀處所,彼苾芻眾
應觀處所是應法淨處、無諍競處、有進趣處。 若苾芻於不應法不淨處,有諍競處、無進 趣處,自乞作房無主自為己,不將諸苾芻往
觀處所,於如是處過量作者,僧伽伐尸沙。
[0501b24] 「若復苾芻,作大住處,有主為眾作。是苾芻 應將苾芻眾往觀處所,彼苾芻眾應觀處所, 是應法淨處、無諍競處、有進趣處。若苾芻於
不應法處,不淨處、有諍競處、無進趣處,作 大住處,有主為眾作,不將諸苾芻往觀處所, 於如是處造大住處者,僧伽伐尸沙。
[0501c01] 「若復苾芻,懷瞋不捨,故於清淨苾芻以無根 波羅市迦法謗,欲壞彼淨行。後於異時,若 問、若不問,知此是無根謗。彼苾芻由瞋恚故
作是語者,僧伽伐尸沙。
[0501c04] 「若復苾芻,懷瞋 不捨,故於清淨苾芻以異非分波羅市迦法 謗,欲壞彼淨行。後於異時,若問、若不問,知
此是異非分事,以少相似法而為毀謗。彼苾 芻由瞋恚故作是語者,僧伽伐尸沙。
[0501c08] 「若 復苾芻,興方便欲破和合僧,於破僧事堅執 不捨。諸苾芻應語彼苾芻言:『具壽!莫欲破和
合僧堅執而住。具壽!應與眾僧和合共住,歡 喜無諍,一心一說如水乳合,大師教法令得 光顯安樂久住。具壽!汝可捨破僧事。』諸苾芻
如是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殷勤 正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 者,僧伽伐尸沙。
[0501c16] 「若復苾芻,若一、若二、若 多,與彼苾芻共為伴黨,同邪違正隨順而住。 時此苾芻語諸苾芻言:『大德!莫共彼苾芻有
所論說,若好、若惡。何以故?彼苾芻是順法律、 依法律,語言無虛妄。彼愛樂者,我亦愛樂。』諸 苾芻應語此苾芻言:『具壽!莫作是說:「彼苾
芻是順法律、依法律,語言無虛妄。彼愛樂者, 我亦愛樂。」何以故?彼苾芻非順法律、不依法 律,語言皆虛妄。汝莫樂破僧,當樂和合僧,應
與僧和合,歡喜無諍,一心一說如水乳合, 大師教法令得光顯安樂久住。具壽!可捨 破僧惡見順邪違正勸作諍事堅執而住。』諸
苾芻如是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 三殷勤正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 善;若不捨者,僧伽伐尸沙。
[0502a01] 「若復眾多 苾芻,於村落城邑住,污他家、行惡行,污 他家亦眾見聞知,行惡行亦眾見聞知。諸苾
芻應語彼苾芻言:『具壽!汝等污他家、行惡 行,污他家亦眾見聞知,行惡行亦眾見聞 知,汝等可去,不應住此。』彼苾芻語諸苾芻言:
『大德有愛、恚、怖、癡,有如是同罪苾芻,有驅者、 有不驅者。』時諸苾芻語彼苾芻言:『具壽!莫作 是語:「諸大德有愛、恚、怖、癡,有如是同罪苾芻,
有驅者、有不驅者。」何以故?諸苾芻無愛、恚、怖、 癡,汝等污他家、行惡行,污他家亦眾見聞知, 行惡行亦眾見聞知。具壽!汝等應捨愛恚等
言。』諸苾芻如是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 再三殷勤正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 若不捨者,僧伽伐尸沙。
[0502a15] 「若復苾芻,惡性 不受人語,諸苾芻於佛所說戒經中,如法如 律勸誨之時,不受諫語,言:『諸大德!莫向我說
少許若好、若惡,我亦不向諸大德說若好、若 惡。諸大德止!莫勸我、莫論說我。』諸苾芻語 是苾芻言:『具壽!汝莫不受諫語,諸苾芻於戒
經中,如法如律勸誨之時,應受諫語。具壽如 法諫諸苾芻,諸苾芻亦如法諫具壽。如是如 來、應、正等覺佛聲聞眾便得增長、共相諫誨。
具壽!汝應捨此事。』諸苾芻如是諫時,捨者善。 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懃正諫,隨教應詰,令 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伐尸沙。」
[0502a27] 「諸大德!我已說十三僧伽伐尸沙法,九初便 犯、四至三諫。若苾芻隨一一犯故覆藏者, 隨覆藏日,眾應與作不樂波利婆娑。行波利婆
娑竟,眾應與作六夜摩那 [卑*也] 。行摩那 [卑*也] 竟,餘 有出罪,應二十僧中出是苾芻罪。若少一人 不滿二十眾,是苾芻罪不得除,諸苾芻皆得
罪。此是出罪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 不?」 (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0502b06] 「諸大德!此二不定法,半月半月戒經中說。」
[0502b07] 攝頌曰:
若在屏障中, 堪行婬欲處,
及在非障處, 無有第三人。
[0502b10] 「若復苾芻,獨與一女人,在於屏障堪行婬處 坐,有正信鄔波斯迦,於三法中隨一而說:若 波羅市迦、若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彼坐
苾芻自言其事者,於三法中應隨一一法治: 若波羅市迦、若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或 以鄔波斯迦所說事治彼苾芻,是名不定法。
[0502b16] 「若復苾芻,獨與一女人,在非屏障不堪行婬 處坐,有正信鄔波斯迦,於二法中隨一而 說:若僧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彼坐苾芻自
言其事者,於二法中應隨一一法治:若僧 伽伐尸沙、若波逸底迦,或以鄔波斯迦所說 事治彼苾芻,是名不定法。」
[0502b21] 「諸大德!我已 說二不定法。今問諸大 德 !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 「諸 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今如是時。」
[0502b24] 「諸大德!此三十泥薩祇波逸底迦法,半月半 月戒經中說。」
[0502b26] 初攝頌曰:
持離畜浣衣, 取衣乞過受,
同價及別主, 遣使送衣直。
[0502b29] 「若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得長衣 齊十日不分別應畜。若過畜者,泥薩祇波逸 底迦。
[0502c02] 「若復苾芻,作衣已竟,羯恥那衣復 出,於三衣中離一一衣界外宿,下至一夜,除 眾作法,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2c04] 「若復苾芻,作 衣已竟,羯恥那衣復出,得非時衣,欲須應受。 受已當疾成衣,若有望處求令滿足,若不足
者得畜經一月。若過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2c08] 「若復苾芻,使非親苾芻尼浣染打故衣者,泥 薩祇波逸底迦。
[0502c09] 「若復苾芻,從非親苾芻尼 取衣者,除貿易,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2c10] 「若 復苾芻,從非親居士、居士婦乞衣,除餘時,泥 薩祇波逸底迦。餘時者,若苾芻奪衣、失衣、燒 衣、吹衣、漂衣,此是時。
[0502c13] 「若復苾芻,奪衣、失 衣、燒衣、吹衣、漂衣,從非親居士、居士婦乞衣, 彼多施衣,苾芻若須應受上下二衣。若過受
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2c16] 「若復苾芻,有非親 居士、居士婦共辦衣價,當買如是清淨衣,與 某甲苾芻及時應用。此苾芻先不受請,因
他告知,便詣彼家作如是語:『善哉!仁者為我 所辦衣價,可買如是清淨衣及時與我,為好 故。』若得衣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2c21] 「若復苾 芻,有非親居士、居士婦各辦衣價,當買如是 清淨衣,與某甲苾芻。此苾芻先不受請,因他
告知,便詣彼家作如是語:『善哉!仁者為我所 辦衣價,可共買如是清淨衣,及時與我,為好 故。』若得衣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2c26] 「若復苾 芻,若王、若大臣、婆羅門、居士等,遣使為苾芻 送衣價。彼使持衣價至苾芻所,白言:『大德!此
物是某甲王、大臣、婆羅門、居士等,遣我送來。 大德!哀愍為受。』是苾芻語彼使言:『仁此衣價 我不應受;若得順時淨衣應受。』彼使白言:『大
德!有執事人不?』須衣苾芻言:『有!若僧淨人、若 鄔波索迦,此是苾芻執事人。』彼使往執事人 所,與衣價已語言:『汝可以此衣價,買順時清
淨衣與某甲苾芻,令其披服。』彼使善教執事 人已,還至苾芻所,白言:『大德!所示執事人,我 已與衣價,得清淨衣應受。』苾芻須衣,應往執
事人所,若二、若三,令彼憶念,告言:『我須衣。』 若得者善;若不得者,乃至四、五、六返往彼默 然隨處而住。若四、五、六返得衣者善;若不得
衣,過是求,得衣者,泥薩祇波逸底迦。若竟不 得衣,是苾芻應隨彼送衣價處,若自往、若遣 可信人往,報言:『仁為某甲苾芻送衣價,彼苾
芻竟不得衣。仁應知,勿令失。此是時。』」
[0503a16] 第二攝頌曰:
高世耶純黑, 分六尼師但,
擔毛浣金銀, 納質并賣買。
[0503a19] 「若復苾芻,用新高世耶絲綿作敷具者,泥薩 祇波逸底迦。
[0503a20] 「若復苾芻,用純黑羊毛作新 敷具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a22] 「若復苾芻,作新羊毛敷具,應用二分純黑、第 三分白、第四分麁。若苾芻不用二分純黑、第 三分白、第四分麁作新敷具者,泥薩祇波逸
底迦。
[0503a25] 「若復苾芻,作新敷具,縱心不樂應 六年持。若減六年,不捨故更作新者,除得眾 法,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a27] 「若復苾芻,作新尼 師但那,應取故者堅處縱廣佛一張手帖新 者上,為壞色故。若苾芻作新尼師但那,不以
故者帖新者上,為壞色故,泥薩祇波逸底 迦。
[0503b02] 「若復苾芻,行路中得羊毛,欲須應取。 若無人持,得自持至三踰繕那。若過者,泥 薩祇波逸底迦。
[0503b04] 「若復苾芻,使非親苾芻尼 浣染擘羊毛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b05] 「若復 苾芻,自手捉金銀錢等、若教他捉,泥薩祇波 逸底迦。
[0503b07] 「若復苾芻,種種出納求利者,泥 薩祇波逸底迦。
[0503b08] 「若復苾芻,種種賣買者, 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b10] 第三攝頌曰:
二鉢二織師, 奪衣并急施,
阿蘭若雨衣, 迴僧七日藥。
[0503b13] 「若復苾芻,畜長鉢過十日不分別者,泥薩祇 波逸底迦。
[0503b14] 「若復苾芻,有鉢減五綴,堪得受 用,為好故更求餘鉢得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彼苾芻當於眾中捨此鉢,取眾中最下鉢
與彼苾芻,報言:『此鉢還汝,不應守持、不應分 別、亦勿施人,應自審詳徐徐受用,乃至破, 應護持,此是其法。』
[0503b19] 「若復苾芻,自乞縷線, 使非親織師織作衣。若得衣者,泥薩祇波逸 底迦。
[0503b21] 「若復苾芻,有非親居士、居士婦,為 苾芻使非親織師織作衣。此苾芻先不受請, 便生異念,詣彼織師所,作如是言:『汝今知
不?此衣為我織。善哉織師!應好織淨梳治, 善簡擇極堅打,我當以少鉢食、或鉢食類、或 復食直而相濟給。』若苾芻以如是物與織師,
求得衣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b27] 「若復苾芻, 先與苾芻衣,彼於後時惱瞋罵詈生嫌賤 心,若自奪、若教他奪,報言:『還我衣來,不與
汝。』若衣離彼身自受用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c02] 「若復苾芻,前三月雨安居十日未滿,有急施 衣,苾芻須者應受,乃至施衣時應畜。若 過畜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c04] 「若復眾多苾 芻在阿蘭若處住,作後安居,有驚怖畏難 處,苾芻欲於三衣中隨留一衣置村舍內。 若苾芻有緣須出阿蘭若界者,得齊六夜離
衣而宿。若過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c08] 「若復 苾芻,春殘一月在,應求雨浴衣,齊後半月來 應持用。若苾芻未至春殘一月求雨浴衣,至 後半月仍持用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c11] 「若 復苾芻,知他與僧利物,自迴入己者,泥薩祇 波逸底迦。
[0503c13] 「若復苾芻,如世尊說聽諸病苾 芻所有諸藥,隨意服食,謂酥、油、糖蜜,於七 日中應自守持觸宿而服。若苾芻過七日服
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0503c16] 「諸大德!我已說三 十泥薩祇波逸底迦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 淨不?」 (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今如是
持。」
[0503c20] 「諸大德!此九十波逸底迦法,半月半月戒經 中說。」
[0503c22] 總攝頌曰:
故妄及種子, 不差并數食,
虫水命伴行, 傍生賊徒請。
[0503c25] 初別攝頌曰:
妄毀及離間, 發舉說同聲,
說罪得上人, 隨親輒輕毀。
[0503c28] 「若復苾芻,故妄語者,波逸底迦。
[0503c28] 「若復苾 芻,毀訾語故,波逸底迦。
[0503c29] 「若復苾芻,離間 語故,波逸底迦。
[0504a01] 「若復苾芻,知和合僧伽 如法斷諍,事已除滅,後於羯磨處更發 舉者,波逸底迦。
[0504a03] 「若復苾芻,為女人說法, 過五六語,除有智男子,波逸底迦。
[0504a04] 「若復 苾芻,與未近圓人,同句讀誦教授法者,波 逸底迦。
[0504a06] 「若復苾芻,知他苾芻有麁惡罪,向 未近圓人說,除眾羯磨,波逸底迦。
[0504a07] 「若復 苾芻,實得上人法,向未近圓人說者,波逸底 迦。
[0504a09] 「若復苾芻,先同心許,後作是說:『諸具 壽以僧利物隨親厚處迴與別人。』者,波逸底 迦。
[0504a11] 「若復苾芻,半月半月說戒經時,作如 是語:『具壽!何用說此小隨小學處為?說是戒 時,令諸苾芻心生惡作,惱悔懷憂。』若作如是
輕呵戒者,波逸底迦。」
[0504a15] 第二攝頌曰:
種子輕惱教, 安床草蓐牽,
強住脫脚床, 澆草應三二。
[0504a18] 「若復苾芻,自壞種子有情村及令他壞者,波 逸底迦。
[0504a19] 「若復苾芻,嫌毀輕賤苾芻者,波 逸底迦。
[0504a20] 「若復苾芻,違惱言教者,波逸底 迦。
[0504a21] 「若復苾芻,於露地處安僧敷具及諸 床座,去時不自舉、不教人舉,若有苾芻不 囑授,除餘緣故,波逸底迦。
[0504a23] 「若復苾芻,於 僧房內,若草、若葉,自敷、教人敷,去時不自舉、 不教人舉,若有苾芻不囑授,除餘緣故,波逸 底迦。
[0504a26] 「若復苾芻,瞋恚不喜,於僧住處牽 苾芻出,或令他牽出者,除餘緣故,波逸底迦。
[0504a28] 「若復苾芻,於僧住處,知諸苾芻先此處住,後 來於中故相惱觸,於彼臥具若坐、若臥, 作如是念:『彼若生苦者,自當避我去。』波逸
底迦。
[0504b02] 「若復苾芻,於僧住處,知重房棚上 脫脚床及餘坐物,放身坐臥者,波逸底迦。
[0504b04] 「若復苾芻,知水有虫,自澆草土、若和牛糞,及 教人澆者,波逸底迦。
[0504b05] 「若復苾芻,作大住 處,於門梐邊應安擴扂及諸窓牖,并安水 竇。若起牆時是濕泥者,應二、三重齊撗扂處。 若過者,波逸底迦。」
[0504b09] 第三攝頌曰:
不差至日沒, 為食二種衣,
同路及乘船, 二屏教化食。
[0504b12] 「若復苾芻,眾不差遣,自往教誡苾芻尼者,除 獲勝法,波逸底迦。
[0504b13] 「若復苾芻,雖被眾差 教誡苾芻尼,乃至日沒時而教誡者,波逸 底迦。
[0504b15] 「若復苾芻,向諸苾芻作如是語:『汝 為飲食供養故,教誡苾芻尼。』者,波逸底迦。
[0504b17] 「若復苾芻,與非親苾芻尼衣,除貿易,波逸 底迦。
[0504b18] 「若復苾芻,與非親苾芻尼作衣者, 波逸底迦。
[0504b19] 「若復苾芻,與苾芻尼共商旅 期行者,除餘時,波逸底迦。餘時者,謂有恐怖 畏難處,此是時。
[0504b21] 「若復苾芻,與苾芻尼期 乘一船,若沿流、若泝流,除直渡,波逸底 迦。
[0504b23] 「若復苾芻,獨與一女人屏處坐者,波 逸底迦。
[0504b24] 「若復苾芻,獨與一苾芻尼屏處坐 者,波逸底迦。
[0504b25] 「若復苾芻,知苾芻尼讚歎因 緣得食食,除施主先有意,波逸底迦。」
[0504b27] 第四攝頌曰:
數食一宿處, 受鉢不為餘,
足食別非時, 觸不受妙食。
[0504c01] 「若復苾芻,展轉食者,除餘時,波逸底迦。餘時 者,病時、作時、道行時、施衣時,此是時。
[0504c02] 「若 復苾芻,於外道住處得經一宿一食,除病因 緣。若過者,波逸底迦。
[0504c04] 「若復眾多苾芻往 俗家中,有淨信婆羅門、居士殷勤請與餅 麨 飯,苾芻須者應兩三鉢受。若過受者,
波逸底迦。既受得已還至住處,若有苾芻應 共分食,此是時。
[0504c08] 「若復苾芻,足食竟,不作 餘食法更食者,波逸底迦。
[0504c09] 「若復苾芻,知他 苾芻足食竟,不作餘食法勸令更食,告言:『具 壽!當噉食。』以此因緣,欲使他犯生憂惱者, 波逸底迦。
[0504c12] 「若復苾芻,別眾食者,除餘時, 波逸底迦。餘時者,病時、作衣時、道行時、船行 時、大眾食時、沙門施食時,此是時。
[0504c14] 「若復 苾芻,非時食者,波逸底迦。
[0504c15] 「若復苾芻,食 曾經觸食者,波逸底迦。
[0504c16] 「若復苾芻,不受 食,舉著口中而噉咽者,除水及齒木,波逸底 迦。
[0504c18] 「若復苾芻,如世尊說:『上妙飲食:乳酪、生 酥、魚及肉。』若苾芻無病,為己詣他家乞取食 者,波逸底迦。」
[0504c21] 第五攝頌曰:
虫水二食舍, 無服往觀軍,
兩夜觀遊兵, 打擬覆麁罪。
[0504c24] 「若復苾芻,知水有虫受用者,波逸底迦。
[0504c25] 「若復苾芻,知有食家強安坐者,波逸底迦。
[0504c26] 「若復苾芻,知有食家在屏處強立者,波逸 底迦。
[0504c27] 「若復苾芻,自手授與無衣外道及餘 外道男女食者,波逸底迦。
[0504c28] 「若復苾芻,往 觀整裝軍者,波逸底迦。
[0504c29] 「若復苾芻,有因 緣往軍中,應齊二夜。若過宿者,波逸底迦。
[0505a02] 「若復苾芻,在軍中經二宿,觀整裝軍,見先 旗兵及看布陣散兵者,波逸底迦。
[0505a03] 「若復 苾芻,瞋恚故不喜,打苾芻者,波逸底迦。
[0505a05] 「若復苾芻,瞋恚故不喜,擬手向苾芻者,波逸 底迦。
[0505a06] 「若復苾芻,知他苾芻有麁惡罪,覆藏 者,波逸底迦。」
[0505a08] 第六攝頌曰:
伴惱觸火欲, 同眠法非障,
未捨求寂染, 收寶極炎時。
[0505a11] 「若復苾芻,語餘苾芻,作如是語:『具壽!共汝詣 俗家,當與汝美好食,令得飽滿。』彼苾芻至
俗家,竟不與食,語言:『具壽!汝去!我與汝共坐 共語不樂,我獨坐獨語樂。』作是語時,欲令生 惱者,波逸底迦。
[0505a15] 「若復苾芻,無病為身,若 自然火、若教他然者,波逸底迦。
[0505a16] 「若復苾 芻,與他欲已,後便悔言:『還我欲來,不與汝。』者, 波逸底迦。
[0505a18] 「若復苾芻,與未近圓人,同室 宿過二夜者,波逸底迦。
[0505a19] 「若復苾芻,作如 是語:『我知佛所說法「欲是障礙」者,習行之時 非是障礙。』諸苾芻應語彼苾芻言:『汝莫作是
語:「我知佛所說『欲是障礙法』者,習行之時非 是障礙。」汝莫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 作是語,世尊以無量門於諸欲法說為障礙。
汝可棄捨如是惡見。』諸苾芻如是諫時,捨者 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殷勤正諫,隨教應詰, 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波逸底迦。
[0505a28] 「若復苾芻知如是語人,未為隨法、不捨惡見。 共為言說、共住受用、同室而宿者,波逸底迦。
[0505b01] 「若復苾芻,見有求寂作如是語:『我知佛所 說法「欲是障礙法」者,習行之時非是障礙。』 諸苾芻應語彼求寂言:『汝莫作是語:「我知佛
所說『欲是障礙法』者,習行之時非是障礙。」 汝莫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 世尊以無量門於諸欲法說為障礙。汝可棄
捨如是惡見。』諸苾芻語彼求寂時,捨此事者 善。若不捨者,乃至二三隨正應諫,隨正應教, 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諸苾芻應語彼
求寂言:『汝從今已去不應說言:「如來、應、正等 覺是我大師。」若有尊宿及同梵行者,不應隨 行,如餘求寂得與苾芻二夜同宿。汝今無是
事,汝愚癡人可速滅去。』若苾芻知是被擯求 寂,而攝受饒益同室宿者,波逸底迦。
[0505b14] 「若 復苾芻,得新衣,當作三種染壞色:若青、若泥、 若赤,隨一而壞。若不作三種壞色而受用者, 波逸底迦。
[0505b17] 「若復苾芻,寶及寶類,若自捉、 教人捉,除在寺內及白衣舍,波逸底迦。若在 寺內及白衣舍,見寶及寶類,應作是念然後
當取:『若有認者,我當與之。』此是時。
[0505b20] 「若復 苾芻,半月應洗浴,故違而浴者,除餘時,波逸 底迦。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行時、風時、雨 時、風雨時,此是時。」
[0505b24] 第七攝頌曰:
殺傍生故惱, 擊攊水同眠,
怖藏資寄衣, 無根女同路。
[0505b27] 「若復苾芻,故斷傍生命者,波逸底迦。
[0505b27] 「若 復苾芻,故惱他苾芻,乃至少時不樂,以此為 緣者,波逸底迦。
[0505b29] 「若復苾芻,以指擊攊他 者,波逸底迦。
[0505c01] 「若復苾芻,水中戲者,波逸 底迦。
[0505c02] 「若復苾芻,共女人同室宿者,波逸 底迦。
[0505c03] 「若復苾芻,若自恐怖、若教人恐怖 他苾芻,下至戲笑者,波逸底迦。
[0505c04] 「若復苾 芻,自藏苾芻、苾芻尼、若正學女、求寂、求寂女衣 鉢及餘資具、若教人藏,除餘緣故,波逸底 迦。
[0505c07] 「若復苾芻,受他寄衣,後時不問主, 輒自著用者,波逸底迦。
[0505c08] 「若復苾芻,瞋恚 故,知彼苾芻清淨無犯,以無根僧伽伐尸沙 法謗者,波逸底迦。
[0505c10] 「若復苾芻,共女人同道 行,更無男子,乃至一村間者,波逸底迦。」
[0505c12] 第八攝頌曰:
賊徒年未滿, 掘地請違教,
竊聽默然去, 不敬酒非時。
[0505c15] 「若復苾芻,與賊商旅共同道行,乃至一村間 者,波逸底迦。
[0505c16] 「若復苾芻,知年未滿二十, 與受近圓成苾芻性者,波逸底迦。此非近圓, 諸苾芻得罪。
[0505c18] 「若復苾芻,自手掘地、若教 人掘者,波逸底迦。
[0505c19] 「若復苾芻,有四月請, 須時應受。若過受者,除餘時,波逸底迦。餘時 者,謂別請、更請、殷勤請、常請,此是時。
[0505c21] 「若 復苾芻,聞諸苾芻作如是語:『具壽!仁今當習 如是學處。』彼作如是語:『我實不能用汝愚癡
不分明、不善解者所說之言受行學處。我若 見餘善閑三藏,當隨彼言而受行。』者,波逸底 迦。若苾芻實欲求解者,當問三藏,此是時。
[0505c27] 「若復苾芻,知餘苾芻評論事生求過紛擾諍 競而住,默然往彼聽其所說,作如是念:『我 欲聽已當令鬪亂。』以此為緣者,波逸底迦。
[0506a01] 「若復苾芻,知眾如法評論事時,默然從座起 去,有苾芻不囑授者,除餘緣故,波逸底 迦。
[0506a03] 「若復苾芻,不恭敬者,波逸底迦。
[0506a04] 「若復苾芻,飲諸酒者,波逸底迦。
[0506a04] 「若復苾 芻,非時入聚落,不囑餘苾芻,除餘緣故,波逸 底迦。」
[0506a07] 第九攝頌曰:
食明相今知, 針筒床脚量,
貯花并坐具, 瘡雨大師衣。
[0506a10] 「若復苾芻,受食家請,食前食後行詣餘家,不 囑授者,波逸底迦。
[0506a11] 「若復苾芻,明相未出, 剎帝利灌頂王未藏寶及寶類,若 入 過宮門 閫者,除餘緣故,波逸底迦。
[0506a13] 「若復苾芻,半 月半月說戒經時,作如是語:『具壽!我今始知 是法戒經中說。』諸苾芻知是苾芻,若二、若三
同作長淨,況復過此,應語彼言:『具壽!非不 知故得免其罪,汝所犯罪應如法說悔。』當勸 喻言:『具壽!此法希奇難可逢遇,汝說戒時不
恭敬、不住心、不殷重、不作意、不一想、不攝耳、 不策念而聽法。』者,波逸底迦。
[0506a21] 「若復苾芻,用骨牙角作針筒成者,應打碎,波 逸底迦。
[0506a22] 「若復苾芻,作大小床足應高佛 八指,除入梐木。若過者應截去,波逸底迦。
[0506a24] 「若復苾芻,以木綿等貯僧床座者,應撤 去,波逸底迦。
[0506a25] 「若復苾芻,作尼師但那,當 應量作。是中量者,長佛二張手、廣一張手半, 長中更增一張手。若過作者應截去,波逸底 迦。
[0506a28] 「若復苾芻,作覆瘡衣,當應量作。是中 量者,長佛四張手、廣二張手。若過作者應截 去,波逸底迦。
[0506b01] 「若復苾芻,作雨浴衣,當應 量作。是中量者,長佛六張手、廣二張手半。若 過作者應截去,波逸底迦。
[0506b03] 「若復苾芻,同 佛衣量作衣,或復過者,波逸底迦。是中佛衣 量者,長佛十張手、廣六張手,此是佛衣量。」
[0506b06] 「諸大德!我已說九十波逸底迦法。今問諸 大德!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 然故,我今如是持。」
[0506b09] 「諸大德!此四對說波羅底提舍尼法,半月半 月戒經中說。」
[0506b11] 攝頌曰:
非親尼自受, 舍中處分食,
不請向學家, 受食於寺外。
[0506b14] 「若復苾芻,於村路中,從非親苾芻尼自手受 食食。是苾芻應還村外住處,詣諸苾芻所, 各 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
對說悔。』是名對說法。
[0506b17] 「若復眾多苾芻於 白衣家食,有苾芻尼指授,此苾芻應可多與 美好飲食。諸苾芻應語是苾芻尼言:『姊妹!且
止少時,待諸苾芻食竟。』若無一人作是語者, 是諸苾芻應還村外住處,詣諸苾芻所,各別 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對說 悔。』是名對說法。
[0506b23] 「若復苾芻,知是學家僧 與作學家羯磨,苾芻先不受請,便詣彼家自 手受食食。是苾芻應還村外住處,詣諸苾芻
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 為,今對說悔。』是名對說法。
[0506b27] 「若復苾芻,在 阿蘭若恐怖處住,先無觀察險難之人,於住 處外受食食者,是苾芻應還住處,詣諸苾芻
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 為,今對說悔。』是名對說法。」
[0506c02] 「諸大德!我已 說四波羅底提舍尼法。今問諸大德!是中 清淨不?」 (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今如 是持。」
[0506c06] 「諸大德!是眾學法,半月半月戒經中說。」
[0506c07] 總攝頌曰:
衣食形齊整, 俗舍善容儀,
護鉢除病人, 草水過人樹。
[0506c10] 「齊整著裙,應當學。
[0506c10] 「不太高、不太下、不象 鼻、不蛇頭、不多羅葉、不豆團形著裙,應當 學。
[0506c12] 「齊整披三衣,應當學。
[0506c12] 「不太高、不 太下,好正披、好正覆,少語言、不高視,入白衣 舍,應當學。
[0506c14] 「不覆頭、不偏抄衣、不雙抄 衣、不叉腰、不拊肩,入白衣舍,應當學。
[0506c15] 「不 蹲行、不足指行、不跳行、不庂足行、不努身行, 入白衣舍,應當學。
[0506c17] 「不搖身、不掉臂、不搖 頭、不肩排、不連手,入白衣舍,應當學。
[0506c19] 「在白衣舍,未請坐,不應坐,應當學。
[0506c19] 「在白 衣舍,不善觀察,不應坐,應當學。
[0506c20] 「在白衣 舍,不放身坐,應當學。
[0506c21] 「在白衣舍,不壘足、 不重內踝、不重外踝、不急斂足、不長舒足、 不露身,應當學。
[0506c23] 「恭敬受食,應當學。
[0506c24] 「不得滿鉢受飯,更安羹菜,令食流溢於鉢緣 邊,應留屈指用意受食,應當學。
[0506c25] 「行食未 至不預伸鉢,應當學。
[0506c26] 「不安鉢在食上,應 當學。
[0506c27] 「恭敬而食,應當學。
[0506c27] 「不極小摶、 不極大摶,圓整而食,應當學。
[0506c28] 「若食未至 不張口待,應當學。
[0506c29] 「不含食語,應當學。
[0507a01] 「不得以飯覆羹菜、不將羹菜覆飯,更望多得, 應當學。
[0507a02] 「不彈舌食、不 [口*專] [口*集] 食、不呵氣食、 不吹氣食、不散手食、不毀訾食、不填頰食、
不齧半食、不舒舌食、不作窣堵波形食,應當 學。
[0507a06] 「不舐手、不舐鉢、不振手、不振鉢,常看鉢食, 應當學。
[0507a07] 「不輕慢心觀比座鉢中食,應當 學。
[0507a08] 「不以污手捉淨水瓶,應當學。
[0507a08] 「在白 衣舍不棄洗鉢水,除問主人,應當學。
[0507a09] 「不 得以殘食置鉢水中,應當學。
[0507a10] 「地上無替 不應安鉢,應當學。
[0507a11] 「不立洗鉢,應當學。
[0507a12] 「不於危險岸處置鉢,亦不逆流酌水,應 當學。
[0507a13] 「人坐己立不為說法,除病,應當 學。
[0507a14] 「人臥己坐不為說法,除病,應當學。
[0507a15] 「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不為說法,除病,應當學。
[0507a16] 「人在前行己在後行不為說法,除病,應當 學。
[0507a17]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為說法,除病, 應當學。
[0507a18] 「不為覆頭者、不為偏抄衣、不為 雙抄衣、不為叉腰者、不為拊肩者說法,除 病,應當學。
[0507a20] 「不為乘象者,不為乘馬、不為 乘輿、不為乘車者說法,除病,應當學。
[0507a21] 「不 為著屐靴鞋及履屨者說法,除病,應當學。
[0507a23] 「不為戴帽著冠及作佛頂髻者,不為纏頭、不 為冠花者說法,除病,應當學。
[0507a24] 「不為持 蓋者說法,除病,應當學。
[0507a25] 「不立大小便,除 病,應當學。
[0507a26] 「不得水中大小便洟唾,除病, 應當學。
[0507a28] 「不得青草上棄大小便及洟唾,除病,應當學。
[0507a29] 「不得上過人樹,除有難緣,應當學。」
[0507b01] 「諸大德!我已說眾多學法。今問諸大德!是 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 今如是持。」
[0507b04] 「諸大德!此七滅諍法,半月半月戒經中說。」
[0507b05] 攝頌曰:
現前并憶念、 不癡與求罪、
多人語自言、 草掩除眾諍。
「應與現前毘奈耶, 當與現前毘奈耶。
應與憶念毘奈耶, 當與憶念毘奈耶。
應與不癡毘奈耶, 當與不癡毘奈耶。
應與求罪自性毘奈耶, 當與求罪自性毘 奈耶。
應與多人語毘奈耶, 當與多人 語毘奈耶。
應與自言毘奈耶, 當與自 言毘奈耶。
應與草掩毘奈耶, 當與草 掩毘奈耶。
[0507b15] 「若有諍事起,當以七法順大 師教,如法如律而除滅之。」
[0507b16] 「諸大德!我已 說七滅諍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 (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0507b19] 「諸大德!我已說戒經序、已說四波羅市迦法、 十三僧伽伐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泥薩祗 波逸底迦法、九十波逸底迦法、四波羅底
提舍尼法、眾學法、七滅諍法,此是如來、應、正 等覺戒經中所說所攝。若更有餘法之隨法 與此相應者,皆當修學。仁等共集,歡喜無諍,
一心一說如水乳合,應勤光顯大師聖教,令 安樂住,勿為放逸,應當修學。」
忍是勤中上, 能得涅槃處;
出家惱他人, 不名為沙門。
[0507b29] 此是毘鉢尸如來等正覺說是戒經。
明眼避險途, 能至安隱處;
智者於生界, 能遠離諸惡。
[0507c03] 此是尸棄如來等正覺說是戒經。
不毀亦不害, 善護於戒經;
飲食知止足, 受用下臥具;
勤修增上定, 此是諸佛教。
[0507c07] 此是毘舍浮如來等正覺說是戒經。
譬如蜂採花, 不壞色與香;
但取其味去, 苾芻入聚然。
[0507c10] 此是俱留孫如來等正覺說是戒經。
不違逆他人, 不觀作不作;
但自觀身行, 若正若不正。
[0507c13] 此是羯諾迦如來等正覺說是戒經。
勿著於定心, 勤修寂靜處;
能救者無憂, 常令念不失。
若人能惠施, 福增怨自息;
修善除眾惡, 惑盡至涅槃。
[0507c18] 此是迦攝波如來等正覺說是戒經。
一切惡莫作, 一切善應修;
遍調於自心, 是則諸佛教。
護身為善哉! 能護語亦善;
護意為善哉! 盡護最為善。
苾芻護一切, 能解脫眾苦;
善護於口言, 亦善護於意。
身不作諸惡, 常淨三種業;
是則能隨順, 大仙所行道。
[0507c27] 此是釋迦如來等正覺說是戒經。
毘鉢尸式棄、 毘舍俱留孫、
羯諾迦牟尼、 迦攝釋迦尊,
如是天中天, 無上調御者,
七佛皆雄猛, 能救護世間。
具足大名稱, 咸說此戒法;
諸佛及弟子, 咸共尊敬戒,
恭敬戒經故, 獲得無上果。
汝當求出離, 於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常為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際。
所為說戒經, 和合作長淨;
當共尊敬戒, 如犛牛愛尾。
我已說戒經, 眾僧長淨竟,
福利諸有情, 皆共成佛道。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4 冊 No. 1454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釋本禪法師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