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enbie Gongde Lun 分別功德論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分別功德論卷第二
譯人後漢

[0033b12] ◎彌勒六度大法菩薩藏望見結使成道大乘薩云然阿難
豈可不見如來說法所以 將來四部不得 四部眾阿難虛妄以是

[0033b18] 說法阿若 摩竭三迦葉迦毘羅衛 不得說經舍衛舍衛
二十五所以 珍奇人民熾盛義理祇樹 當眾獼猴
左右寂寞無聲飛鳥 來集眾僧 來集仁慈
暫行神力還本是以 舍衛

[0033b28] 所以別稱祇洹孤獨 人名天上諸天 說法教化心念:「我等眾僧檀越
不復我等名字?」別稱 人名一法次第 成說波羅奈鹿野苑四諦
摩竭三迦葉精舍便 一法其一四法 一法四法
殊途同歸二十一三十六凡事 四千是以一法千萬至道
師子 便一法放逸一法 問曰在前持戒然後
三尊學者三尊三自 佛法以次受戒以是 第四

[0033c16] 閑靜 十六不淨自覺可以成道何以 比丘阿練若行乞
乞食比丘女人端正比丘便 比丘動手 怪笑比丘
自覺:「女人佛語:『 中有三百二十六百七十 十萬毛孔九孔泄漏不淨
。』」諦觀三十六慘然身空須陀洹:「 見法則是善知識報恩。」
身法須陀洹

[0033c29] 見地驚恐餓鬼 隨行恐怖
生人父母 男子三事不差便入胎以為
三十八生天 來迎不勝喜悅小便五道 所見行者無常
老病無不 自覺

[0034a10] 十念 未有不解十念比丘更為 演說一一

[0034a12] 弟子五百羅漢 有所便智慧第一神足辯才 守戒知足說法第一
而後阿若 最小佛法階次大要 元首乃是婆羅門

[0034a17] 二百五 常侍從者五百 五百龍王
阿耨達非有周旋阿難四千羅漢以是 不可第一四部眾
二百二十第一其餘 經本百事阿難優多羅。《 十二阿難便般涅槃
坐禪不復三業坐禪 諷誦十二優多羅比丘 涅槃由是九十外國法師相傳
口授十一 而已相承雖然薩婆 無序十一流浪經久
所以囑累弟子一者 七佛以來增一阿鋡》, 是以能仁比丘
弟子善覺》,十一優多羅便般涅槃外國三藏善覺 師徒所以迦葉
難為小兒累世阿難比丘尼迦葉大用嫌恨: 「阿難聰明眾人瞻望
?」迦葉比丘尼:「阿難二事 可恥何所阿難度母使 佛法千年阿難六十弟子
三十比丘白衣佛教弟子 求道 道者四月何以不等以外道家
惡心欲求長短是以至誠 阿難便可恥三十比丘 阿難九十六道中等智第一
阿難等智阿難 是以不合本心於是誹謗 等智弟子生子千億
心念便弟子如是 留心便成就不留心退還 可恥!」比丘尼迦葉
身入地獄阿難迦葉小兒 阿難往昔轉輪聖王名曰長壽大王遺教登位出家
太子善觀國政展轉未曾父子相承師徒 至真妙法自證

[0034c04] 三藏阿鋡長行一偈 三藏諸法諸法所以
諸天心中:「阿難 不能說法何以?」阿難 諸天心中諸天:「正使
偈頌偈頌。」 阿難不能諸天偈頌諸法諸天利根眾生
諸惡莫作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三乘三惡趣果實二世優劣
三藏其次 律藏即是如來所以 寶藏使外人唯有內臣
使戒律如是能持 五十五百不可使 清信士
阿毘曇便降伏外道九十 不歸何者無比妙慧 使五通住劫未免 是故
[@] 。阿難 為此三萬天人

[0034c26] 成道波羅奈鹿野苑阿若 四諦法輪佛言:「苦諦苦習
苦盡諦苦出要諦。」四諦 聞說智慧便:「 一切亦復無常幻化
非有。」見道未解 觀心在家 五慾自恣不捨投藥便無想
三昧:「所想滅盡 ?」所想得道人心 梵天以為
心所:「所願梵天王 不能磨滅無常。」道迹
不同所謂三轉四諦空無 四諦定則止觀 愛病

[0035a14] 十二十二 因緣在世四部說法 六度眾生敷演
無有常量國王長者梵志居士 請問 問曰:「云何 ?」阿難:「
四部說法不得 虛妄何以聞已過去現在 過去七佛可言不得將來 亦復如是。」如是

[0035a23] 我所慇懃囑累 阿難過去諸佛侍者阿難 意趣供養二十 等智意趣以是
達意失宜

[0035a27] 諸佛 勇猛精進釋迦文兄弟之中彌勒 在前在後何者三十 菩薩山上遊行
:「畜生 痛苦四大合成當歸 便當。」不肯
思惟:「往返 投身。」 山上投身虎口安隱不敢
所以三昧 使勇猛 彌勒以是前後
故我成佛委付阿難當來 如是

[0035b12] 何以一時是日人名時節人名 剎帝利婆羅門
長者居士天上 如是一處一時

[0035b16] 婆伽婆 世尊結使無能故稱 三界諸天八部鬼神
故稱世尊降伏如是 不可計量世尊

[0035b20] 祇樹給孤獨園祇陀 太子波斯匿王嫡子園田八十地平禽獸日來
精舍須達長者 長者親善調戲戲言許可 欣悅侍者:「嚴駕
。」須臾滿四十 :「戲言不須。」須達 太子:「無二
已定。」:「便 。」精舍七十二講堂 五十房舍其中平正果木流泉浴池
調適冬夏 世尊世尊二百五比丘 檀越供養四事阿難以是
在先是故為首 功德相連不得相離以為

[0035c09] 諸比丘何以清信士 四部眾比丘元首 無漏法有漏以是比丘
沙門沙門心得休息寂然 世人色欲比丘 世尊說法比丘斷除 涅槃是故比丘

[0035c15] 修行一法 念佛念佛何等佛身金剛無有
足下安隱命終 生天比丘外道 誹謗如來飛蟲
天地音樂癃殘自然除愈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隨行得度功德 稱計豈可諸法總會萬行載運所謂念佛

[0035c27] 念法云何無漏法欲法道法 諸法 結使問曰在先在先
在先何以諸佛 佛道以是在先若然 念法念佛答曰微妙
知者地中伏藏珍寶無處 貧困資用有神通人指示處所得以 窮乏問曰人為
何以伏藏神通 資生寶藏地中如是玄妙如來世尊是以 念佛在先

[0036a10] 云何 八輩十二賢士開福導首天人 莫不則是眾生福田何以
眾僧福田薄福比丘梵摩 二百五眾僧不得 便分為二部一部
不得一部 不得如是展轉乃至 不得獨身所在
自然消化在於 神力不復現身滅盡比丘左右滅盡
滅盡三昧即時次復 三昧比丘左右 各各四等波斯匿王
比丘薄福。「。」 遣使 [*] 使:「梵摩何以?」
還本所以比丘眾僧 是以鳥獸不能侵害 眾僧福田既已自度 如此

[0036b03] 云何五戒十戒二百五 五百禁制 六情欲念清淨
比丘漿 滿比丘深思 為首:「殺生甚多
。」於是命終生天比丘 :「飲水全命焉知死後 ?」害蟲大多見佛
啼泣:「同伴命終。」上天 :「生天 在此
常在我所 至真?」以是持戒 所願十念在前六度
所以不等十念聲聞弟子身為是以在前大士 為重何者大士生天人中
眾生 財施然後法攝 大士
有道五戒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