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Da Zhi Du Lun) 大智度論

Scroll 2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智度論第三 十六 (二十二)
聖者龍樹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

[0221b17] 念法演說行者:「 今世 不待善處通達 。」

[0221b19] 「二諦相違所謂世諦第一 智者不能 二邊所謂五欲受苦
二邊無我如是二邊不著」。外道 不能

[0221b24] 「今世 因緣世間種種邪見因緣 種種論議身心得安樂佛說

持戒安樂,  身心熱惱
,   遠聞。」

[0221b29] 復次佛法因緣展轉所謂持戒 生法歡喜歡喜 身心快樂身心快樂攝心攝心
如實知離欲離欲 解脫解脫果涅槃—— 今世」。

[0221c05] 外道法空行苦無所得閻浮 羅漢得道

外道,  五十
,  

[0221c09] 「如是辛苦無所得不如見佛 聞法出家阿羅漢。」以是 佛法今世

[0221c11] 問曰

[0221c11] 佛法今世 何以弟子有無所得

[0221c12] 答曰

[0221c12] 次第修行無不 良醫治法無不 佛教次第破戒亂心無所得非法
不良

[0221c16] 復次得道今世不得 後世漸次涅槃不虛 :「出家涅槃
涅槃。」

[0221c19] 如是今世

[0221c19] 「 熱惱熱惱二種 牢獄拷掠刑戮婬欲瞋恚
嫉妬因緣憂愁怖畏佛法 清淨繫縛牢獄拷掠刑戮 五欲五蓋
瞋恚慳貪嫉妬

[0221c25] 無漏禪定喜樂遍身譬如人大清涼池熱惱

[0221c28] 復次煩惱 佛法熱惱」。

[0221c29] 「不待佛法不待時而不待與果外道受法日出不受日出
不受不受 不受佛法八聖道 便涅槃譬如便無漏智 便煩惱不待

[0222a06] 問曰

[0222a06] 有時善根未熟 何以

[0222a08] 答曰

[0222a08] 世俗 佛法修道 涅槃禪定智慧微妙不待
道法時節佛法因緣具足 持戒禪定智慧未成不能成道 禪定智慧成就便不復

[0222a13] 復次久久名為譬如 便心淨如是聞法 法眼淨不待」。

[0222a16] 「善處三十 無漏道涅槃譬如恒河必得至大外道非一智人
邪見將至將至天上 受苦無常善處

[0222a20] 問曰

[0222a20] 無有 云何將至善處

[0222a21] 答曰

[0222a21] 諸法諸法無漏五眾五眾 眾生入涅槃

[0222a24] 復次因緣 無有無有果報因緣不得自在名為

[0222a26] 「通達無礙得佛 法印通達無礙王印

[0222a28] 問曰

[0222a28] 何等佛法

[0222a28] 答曰

[0222a28] 佛法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無常二者 法無我寂滅涅槃

[0222b01] 行者三界皆是 有為生滅作法先有念念 相續相流水
相似相續以為眾生無常 中常顛倒常住一切 作法無常

[0222b06] 一切法無我諸法 無知無生造業一切法 因緣因緣不自在不自在無我
我相不可得中說——無我

[0222b10] 問曰

[0222b10] 何以作法無常一切法無我

[0222b10]

[0222b11] 作法無緣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名為無常

[0222b12] 復次作法不生 顛倒以是無常無我有人:「遍知。」以是一切法 無我

[0222b15] 寂滅涅槃三毒寂滅」。

[0222b16] 問曰

[0222b16] 寂滅何以一法

[0222b17] 答曰

[0222b17] 中說五眾中說一切法 無我第三中說寂滅

[0222b18] 作法無常我所五欲 我法我所寂滅涅槃

[0222b21] 行者作法無常便生厭厭世 以是 二法一切無我五眾十二入十八
十二因緣內外分別推求不可得不可得一切法無我如是 戲論依止歸於以是 寂滅涅槃

[0222b27] 問曰

[0222b27] 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 所謂無相」,云何一切有為 無常名為法印」?二法云何相違

[0222b29] 答曰

[0222c01] 無常即是觀空因緣如觀念念無常過去不可無色未來不生無用不可無色
無住不可不可分別無色 無色即是即是無生無生 生滅其實

[0222c07] 問曰

[0222c07] 過去未來不可無色現在 可見云何無色

[0222c08] 答曰

[0222c08] 現在 無住四念處中說壞相 初生壞相隨逐微細不識 日新無有
應有無故無罪無罪道俗

[0222c13] 復次生滅相常隨 作法無有無生以是 現在無有無有生滅
一念有為法——通達無礙」。

[0222c17] 如是念法

[0222c17] 復次二種一者 三藏十二部四千二者 法義所謂持戒禪定智慧八聖道解脫果
涅槃行者念佛演說念法

[0222c21] 念佛演說者佛語美妙真實 饒益

[0222c22] 演說實相 各各演說 四處功德莊嚴


[0222c25] 不可解答反問

[0222c26] 演說 順從

[0222c28] 佛說諸法 戲論義理無論

[0222c29] 演說隨順 第一義雖說世間法二諦 相違

[0223a02] 隨順利益清淨人中 不淨人中美語 佛語善法不著善法

[0223a04] 雖是 怨家不以種種有所無有種種依止

[0223a06] 言說

[0223a07] 佛語初善 研求佛語義味

[0223a08] 種種

[0223a09] 人心令人 愛著殊異令人

[0223a10] 小人不能

[0223a11] 佛語如是有種 希有令人流汗滿身體 戰懼諸天滿十方
令人世界

[0223a15] 佛語罪惡自有熱惱一心精進入道人甘露

[0223a17] 復次 會眾各各有所一言各各 各各見佛

[0223a19] 大眾 遠近增減滿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無量世界 譬如雷霆聽者


[0223a23] 如是種種念佛言語

[0223a23] 何等法義善法三法印 中說

[0223a25] 一切有為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 涅槃佛法一切論議 不能種種有所無能
法性無能諸法不可 假使虛空諸法如法不可 聖人法相一切依止邪見 各各譬如人見
種種色相

[0223b03] 問曰

[0223b03] 聲聞種實摩訶衍中有一實 何以

[0223b05] 答曰

[0223b05] 佛說種實法印 一種無常即是苦諦集諦道諦無我一切法寂滅涅槃即是

[0223b08] 復次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 無有自在無有自在無我無常無我 無相不著無相不著即是寂滅涅槃
以是摩訶衍雖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所謂無相無相寂滅涅槃

[0223b12] 念法 諸菩薩辟支佛功德

[0223b13] 問曰

[0223b13] 念佛佛身無學功德 佛弟子學無學無漏 念法三昧

[0223b16] 答曰

[0223b16] 迦栴延如是

[0223b17] 摩訶衍:「三世十方諸佛諸佛 初發意乃至其中功德神力皆是念佛三昧。」

[0223b19] 說法 一句一偈乃至四千智慧善法乃至無餘涅槃 念法三昧

[0223b22] 諸菩薩辟支佛聲聞一切聖眾功德三昧

[0223b24] 佛弟子戒眾具足禪定智慧解脫眾解脫知見眾具足四雙八輩供養恭敬世間無上福田

[0223b26] 行者 聲聞辟支佛 菩薩僧功德聖僧五眾具足

[0223b28] 問曰

[0223b29] 五眾讚佛云何五眾

[0223c01] 答曰

[0223c01] 弟子所得五眾具足具足 二種一者具足二者具足佛弟子 應得具足
所得名實具足

[0223c04] 復次 外道出家眾在家眾如是外道 家眾富貴勢力出家眾邪見
苦行智慧僧眾 持戒禪定智慧不足以是 弟子一切功德根本住處戒眾具足
解脫知見眾具足戒眾傾動禪定智慧煩惱解脫於是解脫知見譬如
能破怨敵得出了知破滅生歡喜 五眾

[0223c15] 應供養五眾功德具足富貴佛弟子 淨戒禪定智慧財富解脫解脫知見
應供養恭敬合掌

[0223c18] 世間無上 施主二種恭敬迎送果報恭敬
財物供養果報是故名為 無上福田

[0223c22] 譬如良田調以時 眾僧福田亦復 智慧出結使四無量心
調檀越信施穀子恭敬清淨心今世後世得無世間 三乘

[0223c27] 薄拘羅比丘供養眾僧九十一天上 疾病釋迦牟尼佛出家阿羅漢

[0224a01] 沙門二十 房舍供養眾僧 十一天上人中
足下柔軟歡喜 十億見佛聞法阿羅漢弟子 精進第一

[0224a06] 如是果報是故 世間無上福田

[0224a07] 中有四雙八輩 所以世間無上福田八輩聖人 無上福田

[0224a09] 問曰

[0224a09] 給孤獨居士: 「世間福田應供養二種學人無學 學人十八無學。」何以

[0224a12] 答曰

[0224a12] 廣說十八 二十七聖人信行法行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家家斯陀含一種阿那含 阿羅漢信行法行思惟 解脫見得信解見得十五學人 福田阿羅漢

[0224a18] 復次行者 涅槃一見如是歡喜一心 恭敬順從種種妻子奴婢
人民三惡道聖人安隱 涅槃醫王良藥病人清淨持戒憶念說法
順從中一因緣 病人是故

[0224a25] 復次有無禪定智慧具足不可測量

[0224a26] 長者信樂執事:「次第請僧 。」日日乃至沙彌執事

[0224a29] 沙彌:「沙彌?」

[0224a29] :「檀越不喜年少。」

[0224b01] 便說偈言

鬚髮,  皮肉
形體,  如是。」

[0224b04] 沙彌皆是大阿羅漢師子 說偈言

檀越智人,  
少年,  !」

[0224b08] 相者佛說

所謂長老,  不必
鬚髮,  無德
罪福,  精進梵行
一切法,  名為長老。」

[0224b13] 沙彌:「我等 檀越好惡。」

讚歎,  我等
佛法,  教誨
,  法教
我等,  棄物!」

[0224b19] 即時沙彌老年鬚髮 波浪兩手杖行次第
譬如白楊樹隨風動搖

[0224b22] 檀越 歡喜須臾年少

[0224b24] 檀越驚怖

如是耆老,  變成
,  ?」

[0224b27] 沙彌

[0224b27] 「我等非人

[0224b28] 「我等憐愍 如是聖眾不可量

「『譬如 [*(/)] ,  海底
一切,  無能
功德,  不分
年歲,  稱量大德
大小,  不在老少
精進,  而是
懈怠智慧,  而是。』

[0224c08] 「 測知大海智者

[0224c09] 「 :『四事不可太子 國王不可殺人
山野不可沙彌聖神不可!』

[0224c13] 「 菴羅 佛弟子如是功德
威儀語言善人威儀語言 善人功德不成威儀語言 善人功德未成威儀語言善人功德成就

[0224c19] 「云何 不可善心除去疑悔我所

「『聖眾不可量,  難以威儀
不可以,  不以多聞
不以威德,  不以
不以,  不以
聖眾大海,  功德甚深

「『百事,  
第三遠聞,  以是應供養
應分老少,  
不分,  瞻蔔薩羅
欲念如是,  分別
摩訶迦葉出家,  納衣十萬
乞人下賤,  麁弊不能
聖眾如是,  求索福田
施者十萬,  不如不可得

「『眾僧大海,  結戒
破戒,  不在
譬如大海,  不共死屍宿!』」

[0225a11] 檀越神通力合掌 沙彌:「聖人懺悔凡夫 我有請問。」

[0225a13] 偈言

大德,  遭遇
,  則是!」

[0225a17] 沙彌:「便所聞。」

[0225a18] 檀越問言:「佛寶信心清淨僧寶 信心清淨何者?」

[0225a19] 答曰:「我等不見 佛寶增減何以一時舍婆提 婆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