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ang Boreboluomi Jing Po Qu Zhe Bu Huai Jia Ming Lu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 假名論卷上功德施菩薩造
唐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等 奉 詔譯
稽首能悟真實法, 離諸分別及戲論,
欲令世間出淤泥, 無言說中言說者。
一切異道之所作, 不能壞於諸想見,
彼難壞見金剛斷, 故我歸心此法門。
諸句義中祕密義, 世間智慧莫能測,
開喻我等及群生, 彼菩薩眾今敬禮。
[0887a15] 佛所說法咸歸二諦:一者俗諦、二者真諦。俗 諦者,謂諸凡夫聲聞獨覺菩薩如來,乃至名 義智境業果相屬。真諦者,謂即於此都無所
得。如說第一義,非智之所行,何況文字,乃至 無業無業果,是諸聖種性。是故此般若波羅 蜜中說不住布施,一切法無相,不可取不可
說,生法無我,無所得、無能證、無成就、無來無 去等,此釋真諦。又說內外世間出世間,一切 法相及諸功德,此建立俗諦。如是應知。
[0887a24] 「如是我聞」者,顯示此經是世尊現覺而演,非 自所作。「一時」者,說此經時,餘時復說無量經
故。「在舍衛城」等,說處也。辯處何義?利益眾生。 云何利益?令知此地佛曾遊止,心淨尊崇,種 福因故。一切經首列眾者,何示現?如來大威 德故,又結集者證
己 所傳無異說故。諸大乘 經中廣說世尊、菩薩功德,須菩提於彼已生 淨信,是故言「希有」等。此中「世尊」者謂何?能永
蠲夷四魔畏故。「善逝」者,於第一義一切法皆 無所得,自證知故。「如來」者,三無數劫福智圓 滿,如是而來成正覺故。「應」者,諸煩惱怨已永
害故。「正」者,不顛倒義,「等」者,遍及滿義,故名正 等覺。護念有二種:如來攝受令悟,真實護念 也。又令轉化無量眾生,第一護念也。已知護
念,何故付囑?為有未能見真實者。此亦有二: 彼諸菩薩普於世間當成如來獨尊體相,如 是讚美付善知識俾其瞻護,令已生佛法住
及增長付囑也。為未生勝法付之令生,第一 付囑也。復以何因捨見真者讚於未見?哀彼 未得勝智善品,誘勸其心令勇進故。「善男子
善女人發菩薩乘」等者,謂所護念付囑菩薩 趣向佛乘。「應云何住」等,「云何住」者,於何相果 心住願求?「云何修行」者,當修何行而得其果?
「云何降伏其心」者,降何等心使因清淨?諸法 先因而後果,何故先說果?先讚果德,令彼欣 求而修因故。「諦聽」者,心專一境。「善」者,於如理
義生信無疑。「思念」者,敬持不忘。「應如是住」等 者,如其次第於如是果而住其心,修如是行、 克證彼果。降如是心,即因清淨。
[0887b24] 此中顯示菩薩果四種利益相應之心。何者 為四?一、無邊;二、最上;三、愛攝;四、正智。云何
無邊心?經曰「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如是等。言 眾生類,謂稟息風含情覺者。此復云何?所謂 卵生諸鳥等、胎生諸人等、濕生諸蟲等、化生
諸天等,如是四種各多族類。此諸眾生住於 何處、以何為體?經曰「若有色、若無色」。「有色」者, 謂有形。「無色」者,無有形。三界眾生此皆攝盡。
有形者,謂欲界二十依止處、色界十七依止 處。無形者,謂無色界。此復幾種?經曰「若有 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有想」者,謂空無
邊處、識無邊處,起空想、識想故。「無想」者,謂無 所有處,離少想故,名為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者,謂有頂所攝。眾生之聚,如是一切我皆攝
受。云何最上心?經曰「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 滅度之」,「無餘涅槃」者何義?謂了諸法無生性 空,永息一切有患諸蘊,資用無邊希有功德,
清淨色相圓滿莊嚴,廣利群生妙業無盡。云 何愛攝心?經曰「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 生得滅度者」。此義云何?菩薩慈愛一切眾生
同於己故,眾生滅度即我非他,是名愛攝。若 第一義入初地等諸菩薩無眾生想,以眾生 不可得,如預流人不起身見,非彼菩薩見一眾
生是我所度。云何正智心?經曰「若有眾生想 即不名菩薩」等。名何等耶?所謂凡夫。何以故? 以必迷於第一義,起我想、眾生想、命想、取者
想故。若證真實第一義者,眾生等想決定不 生。此中以般若力證第一義,一切眾生皆不 可得,大悲心故恒逐眾生,處於生死隨宜誘
度。如是四種利眾生果,應以俗諦而住其心。 此四種心圓滿果因,次應顯示,是故經言「復 次須菩提!菩薩不住於事行於布施」如是等。
此布施名中具六波羅蜜,施有三種攝於六 故。何等為三?一者資生施;二者無畏施;三者 法施。此中資生施攝檀那波羅蜜;無畏施攝
尸羅、羼提二波羅蜜,於未作已作惡不生怖 畏故;法施攝餘三波羅蜜,精勤不倦、引諸神 通、如無所得為人說故。或彼一切諸波羅蜜
為他開演,皆成法施。事等是何?云何不住 事者?自身此身常有苦樂等無邊事故。不住 者謂於是中心無愛著,無所住者不望報恩,
不住色等者心不悕求可意諸境。復以何義 不住彼耶?心存於己不能惠施故,若有悕求 退失菩提故。復次「不住於事」者,依資生施說,
謂惠施者於所施財不應愛著;愛而行施心 必生苦,或復施已還追悔故。「無所住」者,依無 畏施說,謂諸菩薩修戒忍時,不應生心求彼
果報。「不住色」等者,依法施說。法施有二果,謂 現生、他生,於此二中不應貪著。現生果者,謂 所資用色等五境。此復云何?說法之人眾所
瞻敬,以妙色等妓樂香花飲食衣服而供養 故。他生果者,依法境說。云何此中而亦不住? 若諸菩薩證真實時,乃至法身亦無得故。云
何修行六波羅蜜,因得清淨?經曰「須菩提!菩 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想」如是等。此義云 何?謂諸菩薩第一義中,施者、受者及以施物,
名義智境諸想不生,是即伏心,因以清淨。或 曰:有施者等可生福聚。三事並妄,福於何有? 禍哉斯言。第一義故不住於想,俗諦故行施,
如是福聚難可度量,如十方虛空廣遍無盡。 前因行處應讚其福,此說者何?降伏於心,想 不生故;不生於想,施方淨故;由清淨因,福無 邊故。
[0888a29] 自下一切修多羅問答遣疑。持正法福德威 力,此威力成就一切法修行。修行任運果因 清淨相,一切眾生如來藏性佛境界,見佛法
身法界相,無住涅槃觀察有為。世尊說已, 聖者須菩提疑曰:若菩薩施時法亦不住,云 何以相好故行於施耶?百福相等功德法聚
名為世尊,若不住法,云何得成諸佛體相?為 遣此疑,經曰「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相成就 見如來不?不也。世尊」如是等。相成就者是無
常故,如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相非相即 非虛妄,非虛妄者所謂真實,以真實故名曰 如來。諸相若存,是虛誑矣。如經「應以諸相非
相而見如來」,即相徵求無所得故。若能遠離 眾果悕望,乃至法身亦無所得,然恒如是行 不住施,即於佛身速致成滿。
[0888b15] 須菩提復疑曰:若三種施皆無所得為清淨 因,了相空性為真實果,於後世中誰其信樂? 將無空說同乎石女?是故問言「頗有眾生於
未來世,後五十歲法欲滅時,聞此等經生實 想不」。為遣此疑,經曰「須菩提!莫作是說」如是 等。「後五十歲」者,人壽百齡,開為二分:初分五
十教力增強,後漸衰減。佛涅槃已名未來 世,此中正法將滅之時教力漸微,是故說為 後五十歲。菩薩摩訶薩其義云何?於菩提處
有決定心菩薩也,於一切眾生誓興利益摩 訶薩也。云何復名有尸羅者?過去生中見無 量佛咸供養故。供養有三種:一者給侍左右;
二者嚴辦所須;三者詢承法要。能守護故名 曰尸羅,謂能善守六情根故。彼復有三:一、能 離尸羅,離於十不善業故;二、能作尸羅,作於
菩提分業故;三、能趣尸羅,趣於第一義諦故。 云何復名有功德者?種無貪等三善根故,質 直柔和及智悲等,是名功德。云何復名有智
慧者?了知生法二無我故。如是了知離於八 想,生、法各有四種想故。離生想者,經曰「是諸 菩薩無我想、無眾生想、無命想、無取者想」,此
義云何?有主宰用名之為我。諦觀諸蘊無彼 體相,故無我想。安住常性名曰眾生,諸蘊無 常相續流轉,無有一法是安住性故,無眾生
想。如有經說「汝今剎那亦生亦老亦死」故無 命想。諸蘊循環受諸異趣名為取者,是中無 人能取諸趣,捨於現蘊而受後蘊,如去故衣
而著新衣。然依俗諦,譬如因質而現於像,質 不至像而有像現;由前蘊故後蘊續生,前不 至後而後相續,是故菩薩無取者想。此謂了
知生無我性。離法想者,經曰「無法想亦無非 法想,無想亦無非想」。此復云何?第一義法本 不生故無法想,以不生故亦無有滅故無非
法想。法非法分別,離故無想。此言無想但顯 想無,非謂有法而名非想。復次雖第一義離 一切想,而隨世間言語想說,是故菩薩亦無
非想。此謂了知法無我性。云何但說有尸羅 等?持戒種善能起深信,智慧見真生於實想, 一切功德此俱攝故。復以何義言知見彼?令
諸菩薩心勇勵故。彼作是言:「我今信解如來 知見,應更專勤修諸善法。」何故知見二俱說 耶?為欲開顯一切智故。此復云何?一切智者,
於諸境界朗然現覺;非如比智見煙知火,不 能照了諸相差別;亦非如肉眼見麁近物,細 障遠處則不能知,但隨說一或如彼故。若諸
菩薩起我等想及法等想,有何過失?因此生 於我等執故。云何我等想生我等執?若生此 執,有其想故。云何法等想生我等執?我我所
蘊中起法非法想,非於無我土木等故。經曰 「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此何義耶?捨二邊故。 法有性相尚不應取,何況非法本無性相。復
次無分別者,善、如法尚不取,況不善、非法。或 念言:不善不應取,何故不取善?若善法亦不 取者,佛何故三無數劫積集資糧?是故經言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 況非法」。此義云何?如欲濟川先應取筏,至彼 岸已捨而去之。世尊亦爾,欲度苦流假資糧
筏,超一切果登涅槃岸,樂因尚離,何況苦因! 如《象脅經》說「若出生死證涅槃界,愛非愛果、 法非法因一切皆捨」。
[0889a17] 復次疑曰:若證時法非法皆捨,何故世尊以 一念相應正智現覺諸法有所說耶?為遣此 疑,經曰「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如是等。此 明何義?顯示世尊證於真實無法可取。言諸 法者,順俗名言,非第一義。若法非法皆無所
取,即依俗諦說名菩提非有實物,如說大梵 諸佛如來證菩提者謂無所得。若無所得,云 何世尊有諸能事?如來本願普利群生:我成
正覺離諸分別,不由作意,乃至眾生生死未 盡,隨其種類欲樂不同,形相言音差別應現, 於諸法性皆無所得。是得菩提亦名法身,菩
提法身無所得故。雖無動念,仍先誓力,無邊 色像以嚴其身,十方國土周行不礙,凡有見 聞靡不蒙益。聖者須菩提以菩提無生故,密
意答言「無有少法如來所得」,非於無生而不 現證。如經「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 法非非法」。此義云何?「無生」者,非是法亦非非
法,法非法分別境故。「不可取不可說」者,無能 取說故,證無所得故。如經「以無為相說名聖 人」。「無為」者,無所得義。「無為相」者,無所得自性
義。「聖人」者,見真實義。
[0889b10] 須菩提復念言:有尸羅等於經深信,其福幾 何?是故廣明持法威力。經曰「須菩提!於意 云何?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乃
至為他人說」如是等。「為他說」者,謂於二諦有 所得無所得理善能開演不顛倒故。「其福勝 彼無量阿僧祇」者,非心所量,無量也。六十位
數所不能及,阿僧祇也。「福德聚即非福德聚」 者,財施雖多,比持經福即為少故。持經福多, 二門成立,謂教及理。云何為教?如有經言「施
中最者所謂法施」,今此寶施是財施攝。云何 為理?財施雖獲富饒之果,住於生死無常敗 壞;法施能成究竟功德,永斷一切生死苦因。
如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此經出,諸佛 如來從此經生」。云何出生?依此法門心無所 得,證無生理妙菩提故。又說諸法無生等義,
是語律儀,從此生於眾德身故,由身律儀相 圓滿業生化身故。復以何義則施唯得大財 位果,非諸佛因?經曰「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
佛法」。其義云何?諸法體性空無所有,此若開 顯是佛法身,見有性者於法未悟。依此密意 說非佛法。若知法無性,覺故名佛。此法佛有、
餘人無,是名佛法。由持正法了法無性,行於 財施不能如是,法施福多以斯義故。
[0889c04] 復次疑曰:若所證法無有性者,四聖果云何 得成?不見世間無物有果。為遣此疑,經曰「須 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
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是等。何故名 為須陀洹?以預於無得流故。云何無得?於色 等境皆無得故。十有五念為見道,乘此向果
名彼果向,第十六念說為住果,人天二別極 七返生。何故七生?餘七結故。七結者何?謂欲 貪及瞋、色無色愛、掉、慢、無明。從此復斷欲界
中修所斷惑,乃至五品名斯陀含向。是中復 說二種家家,謂天及人。天家家者,謂於天趣, 或於一天或二三天諸家流轉而般涅槃。人
家家者,謂於人趣,或於此洲或餘洲中諸家 流轉而般涅槃。盡第六品名住此果,更一來 生此世間故。如是次第復斷二品,一生為間,
當般涅槃,是即名阿那含向。九品永離名住 此果,更不還生於欲界故。如是復斷初禪地 欲乃至有頂第九品無間道時,一切說名阿
羅漢向。此無間道亦名金剛喻定,以能永壞 諸惑隨眠至解脫道名盡智,與漏盡得同時 生故。如是名住阿羅漢果,應作自他利益事
故,應為一切有貪著者所供養故。如是四人 皆不作念我能得果。何以故?在證時無所得 故。如經「實無有法名須陀洹,乃至實無有法
名阿羅漢」。何故不欲得果念耶?若是念生,有 我等取,離身見者無彼取故,是故先說。以無 為相說名聖人,無為相者空性相義。須菩提
述己所得證無是念,曰「如來說我無諍行第 一,我是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如是等。此 義云何?若須菩提行於無諍不悟即空,何故
如來讚言第一?言第一者悟即空故。如經「以 須菩提實無所行」。諍者是何?所謂煩惱。離彼 煩惱,名無諍定。須菩提住於此定,障及諍皆
不與俱故,隨俗言無諍行無諍行也。復次疑 曰:若預流等不得自果,云何世尊遇然燈佛 獲無生忍?為遣此疑,經曰「須菩提!於意云何?
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取不?須菩提 言:不也。世尊」如是等。此明何義?顯示昔遇然 燈佛時,以悟無生無法可取。言獲忍者,以俗
諦故,如說得菩提者謂無所得。復有經說「文 殊師利!我坐道場無得而起金剛場」。經又作 是說「我所有法皆不可得,若聲聞獨覺及以
如來」。或曰:言語不能取於證法,非智不取。此 說違經。經說第一義非智之所行,何況文字 故。復次智所知境名所詮境,是二差別智之
所證,名初不行。何義須說語不能取?斯或太 簡應具說,牙齒手足諸身分等不能取故。復 次有餘經中世尊自釋,然燈佛所得無生智
不取於法。如彼經言「海慧當知,菩薩有四。所 謂:初發心菩薩、修行菩薩、不退轉菩薩、一生 補處菩薩。此中初發心菩薩見色相如來,修
行菩薩見功德成就如來,不退轉菩薩見法 身如來。海慧!一生補處菩薩,非色相見、非功 德成就見、非法身見。何以故?彼菩薩以淨慧
眼而觀察故,依淨慧住、依淨慧行。淨慧者,無 所行、非戲論、不復是見。何以故?見非見是二 邊,遠離二邊是即見佛,若見於佛即見自身,
見身清淨見佛清淨。見佛清淨者,見一切法 皆悉清淨,是中見清淨智亦復清淨,是名見 佛。海慧!我如是見然燈如來,得無生忍,證無
得無所得理。即於此時上昇虛空高七多羅 樹,一切智智明了現前,斷眾見品超諸分別、 異分別、遍分別,不住一切識之境界,得六萬
三昧。然燈如來即授我記:『汝於來世當得作 佛,號釋迦牟尼。』是授記聲不至於耳,亦非餘 智之所能知,亦非我惛蒙都無所覺。然無所
得亦無佛想、無我想、無授記說授記想」,乃至 廣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