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ang Boreboluomi Jing Po Qu Zhe Bu Huai Jia Ming Lu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 假名論卷下功德施菩薩造
唐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等 奉 詔譯
[0892a26] 須菩提復念言:諸佛離一切想,證法無性;世 間以何相故而信知耶?是故經言「如來是真 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如語者」。何故但以
如是四句顯示諸佛證實離想?以世間中求 名利者,於上人法未證言證,佛異彼人故說 真語。復有貪鄙情多矯妄,曾獲神通自知已
失,有人來問但云先得。遠離是心說於實語。 又有修得世間之定,心暫不生相同寂滅,而 向人說我證涅槃。永除此謬,故說如語。此言
如,取如是義,所隨如字應可比知,必同行故, 如說義時相。同行相違,乃至廣說。是中同行 者,如母牛來子亦隨至,如與如是應知亦然。
此顯如來斷一切障,如彼明證如是而說,不 同學得世間禪者言證涅槃尋復退失。何為 復說不異如語?以諸凡夫於乾闥婆城、夢幻
響像、熱時之焰、旋火之輪,如其所對如是取 著名為異如。諸佛不然,是故說不異如語。此 復云何?諸凡夫人所取城等非城等有,名為
異如。如來所證非虛妄,有不誑性故,名不異 如,是故所言未甞虛妄。云何知然?佛已淨除 一切障故,有證及教可辨明故。云何為證?
譬如說色是無常等,色法現是無常等故。云 何為教?如有經言「童子!我一切知、一切見也」。 復次真等四諦之名,如來證知此四深理是
以能說;說而不知,無是處故。此中「真語者」,說 於苦諦色等諸蘊真是苦故。「實語者」,說於集 諦愛實苦因,非自在等能為因故。「如語者」,說
於滅諦無為涅槃,有為虛妄無為反是。如說 無為之法非虛妄性,名之為如。「不異如語者」, 說於道諦,離八支道言得涅槃,虛誑不實;此
道能得,實非妄故。或念言:若諸佛離一切想, 云何於法現證,而說言八支道是實、入水火 等為妄;說實妄故,有分別想。是故經言「須菩
提!如來所得法、所說法無實無妄」。此義云何? 如來證第一義,一切法本性無生,無生故不 曾是有。云何名實?既無生豈有滅,是故非妄。
實妄二境皆不可得,於何而生彼分別想?所 說之法是文字性,文字有為故非實依,而證 實故非妄。
[0892c07] 復次疑曰:若所證法無生無性非實非妄,是 即諸佛第一義身?從此為因二身成滿?菩薩 何故捨所證法,住於事等而行施耶?為遣此
疑,經曰「須菩提!譬如有人入闇,即無所見。若 菩薩心住於事而行布施」如是等。此闇明二 喻,示有住無住過失功德。其義云何?如人闇
中捨平坦路行於非道,顛墜艱險受諸苦難, 於所樂處近而不達。若諸菩薩住事行施,捨 無得性平疾之道,行於有得險難之路,於生
死中受諸困厄,涅槃之所何時可至?「如人有 目」者,得無生忍也。「夜分已盡」者,捨於果愛也。 「日光明照」者,決定了知諸法無性。「見種種色」
者,悟一切法不滅不生、不斷不常、不一不異、 不來不出、無所得等。菩薩如是行不住施,速 成正覺得大涅槃。
[0892c22] 此一切法修行中有自他二利,自利復有教 義修行。教修行者,謂受持讀誦。義修行者,聽 聞思惟。利他者,謂為人演說。如經「須菩提!若
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法門受持讀誦修習演 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生如是無量福 德聚、取如是無量福德」。此中受者,作心領納
故。持者,溫記不忘故。讀誦者,披諷其文故。修 習者,謂聽聞及思惟故。無量福聚,其相云何? 經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
身布施,乃至於此法門信心不謗」如是等。此 布施福轉勝於前,以事與時二種大故。事大 者,如經「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故。時大者,如經 「百千億那由他劫」故。
[0893a06] 修行任運果今說。云何名為任運果?謂修行 者從初乃至未成正覺,此生餘生獲諸功德, 本所期者是佛果故。功德是何?所謂魔及異
道不能沮亂,功德大故。殊勝無等堅牢福果, 最上法器圓滿資糧,能荷難勝深大信解福 因之處,拔一切罪速疾證地。此中魔及異道
不能沮亂者,經曰「此法門不可思議」。其義云 何?以法威力不思議故,斯人福慧超諸智境, 是故邪徒莫能沮亂,功德大故。殊勝無等者,
經曰「不可稱量」,以能受持不可量法,功德威 力餘無與等,是故此人最為殊勝。堅牢福果 者,經曰「無量果報」,邪莫能沮故,功德廣大
故,於天人中受諸勝福,無能逼奪令其不受。 最上法器者,經曰「此法門如來為發大乘者 說、為發最上乘者說」,法豈虛行?授之以器。圓
滿資糧者,經曰「若有人受持讀誦修習演說」 如是等。此中受持讀誦為他說故,福德增長; 聽聞思惟故,智慧增長。示何增長?如經「皆成
就不可思不可稱無有邊無量功德聚」。言無 量者,顯此功德非是一切心量之境,是故思 所不能知、不可取而稱、無邊際可得。能荷難
勝者,經曰「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此義云何?如佛成就難思妙 法,慱濟群苦無復遺餘,持經之人當如是故。
廣大甚深信解者,經曰「若樂小法者,即於此 經不能受持讀誦」如是等。此中廣大信解者, 無小意樂故。甚深信解者,無我等見故。福因
之處者,經曰「在在處處若說此經」如是等。集 福捨罪故名支提,人能演法功與之等,地雖 無思,持說者故。拔一切罪者,經曰「若善男子
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如是等。受 持此經方致成佛,反被輕賤,其故者何?經曰 「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
先世罪業即為消滅」。如來品說「若復有人受 持此經乃至演說,是人現世或作惡夢、或遭 重疾、或被驅逼強使遠行、罵辱鞭打乃至殞
命,所有惡業咸得消除」;復有頌言:
「若人造惡業, 作已生怖畏,
自悔若向人, 永拔其根本。」
[0893b16] 怖心悔過尚除根本,何況有人受持正法!此 豈不與餘教相違?如說:
「業雖經百劫, 而終無失壞,
眾緣會遇時, 要必生於果。」
[0893b20] 非有相違。此復云何?且十不善惡趣之業,由 持正法及悔先罪,惡趣果雖永不生,然於現 身受諸苦報;現受諸苦,豈失壞耶?不生惡趣,
非拔根耶?若有無間決定業者,命終之後定 生彼故,應住劫受須臾出故,如阿闍王等,是 故無違。速疾證地者,經曰「我念過去無量阿
僧祇劫,乃至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 誦此經、廣為人說,我所供養諸佛功德,於此 百分不及一」如是等。此義云何?無邊佛所供
養之福不證真實,持此法門速疾能證,是故 受持功德威力設為百分,彼前福聚不及其 一。如是千分、百千分、數分不及,取類應知。數
者謂六十位,過斯已往數不能及。歌羅不及、 校計不及者,此依歌羅微細義說,謂受持福 最微細性功德已多,非前所及,窮於校計終
無與等。微細尚爾,況一切耶?優波尼沙者,因 也。其義云何?此少分福於最勝果即成因性。 總前福聚亦不成因,不能得真實果故。譬喻
不及者,如有童女稱為月面,女面豈能全類 於月?以有光潔少分相同。彼前福聚即不如 是,無少相似可為譬喻。此復云何?謂但受持
文字之福,前福於此無相似性,匪薄福人而 能聽受此文字故。如經「若我具說者,或有人 聞,心則迷惑而生輕賤」,謂聞此功德威力思
惟時不信時也。如經「此法門不可思議,果報 亦不可思議」,二俱難思,威力勝故。
[0893c17] 須菩提何故復言發菩薩乘應云何住等?欲 具顯因清淨相故。何者不具?云何具顯?謂所 修因非但離於三事相想即名清淨,要當遠
離我住我修我降伏心如是諸想,方得淨故。 如經「應生如是心,乃至實無有法名為發菩 薩乘者」。此復云何?第一義無有眾生得般涅
槃,亦無有法名為菩薩發心住果修行降伏。 於無有中而起有想,是顛倒行非清淨因。復 次疑曰:若無菩薩發趣大乘,則無有因證於
佛果成滿四種利益之業。云何世尊然燈佛 所而得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 尼,能成四種利眾生事?為遣此疑,經曰「須菩
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頗有法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如是等。此中意說, 佛於往昔證真實義得授記時,不見少法而
是無上菩提。因體以無所得得授尊記,此即 證知一切法皆無所得。如經「須菩提!言如來者, 以真如故。真如者,無所得義」。須菩提心念:我
於此說雖復無疑,然有人言:然燈佛所不見 有法能得菩提昇于覺座。豈亦如是?是故經 言「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是人不實語,乃至如來所得法,是中 無實無妄」。此義云何?夫實妄者生於有得,有 時言實、壞時知妄,無所得中此二俱遣。復有
念言:若如來但證無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 無邊。是故經言「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 法謂何?即無所得。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
一切無非佛法。云何一切皆無所得?經曰「一 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無生性故。若 無生即無性,云何名一切法?於無性中假言
說故。一切法無有性者,即是眾生如來藏性, 是故世尊垂次開顯。經曰「須菩提!譬如有 人其身妙大」如是等。妙大身者,謂空性身。云
何妙大?隨於所在而不異故,一切眾生咸共 有故。如說此一眾生空性,彼一切眾生空性, 如來有之,眾生亦有,何故但說如來藏一切
眾生有,不說眾生藏如來有耶?以諸眾生未 證空理,如來證故。如有經說「眾生身內有如 來藏具相莊嚴」,豈不同於妄計神我?雖如是
說,然了空性名為法身,法身為因乃生色相, 非與外道所說我同。如《楞伽經》大慧菩薩白 佛言:「世尊!修多羅中說如來藏本性清淨,具
三十二相,在於一切眾生身中常住不變,為 貪瞋癡妄分別垢蘊界處衣之所纏裹,如無 價寶垢衣所纏。世尊!此說云何不同外道邪
論?外道說我是常作者,體非求那周遍無盡。 佛言:大慧!我所宣說如來藏義,不同外道所 說之我。如來藏者,即是空性實際涅槃,不
生不滅無相無願。如是等義,如來為欲止息 愚人無我怖畏,說無分別無虛妄境如來藏 門。大慧!現在未來諸菩薩摩訶薩,不應於此
計著生於我見」,乃至廣說。須菩提為欲闡明 妙身大身是空性義,經曰「如來說人身妙大 即是非身」。非身者,謂以色身依實義說無生
性故,說無生性為妙大身,非色身也。
[0894b14] 上所說因清淨相義未圓滿,為滿足故,經曰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 量眾生,即非菩薩」如是等。以要除能度所度
一切分別,菩薩修因方得淨故。復為成就無 分別心,經曰「頗有法名為菩薩不?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乃至佛說一切法無我無眾生」等,
第一義無菩薩無凡夫故。「我當莊嚴佛國土 不名菩薩」者,染著因故,於色等聚所成佛土 如是取故。「即非莊嚴」者,實義無生故。「是名莊
嚴」者,俗諦言說故。「通達無我法說名菩薩」 者,離一切想因清淨故。
[0894b25] 復次疑曰:若清淨因離諸想者有境可得,為 無有耶?是故此中說佛境界,經曰「須菩提!於 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須菩提言:如是。世尊!
如來有肉眼。乃至如來有佛眼不?須菩提言: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如是等。何故世尊說 具五眼?示於境界無不了知。此中有眾生數
境、非眾生數境,如經「所有眾生若干種心住」 等,顯示了知眾生數境。「恒河沙數世界」等,顯 示了知非眾生數境。「若干種心」者,欲樂不同
故,住者相續而轉故。或作是念:心若能住,斯 應有體。是故經言「如來說諸心住皆為非心 住」,非心住者第一義,無相續故。如經「何以故?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 心不可得」。此復云何?過去心已滅故,未來心 未生故,現在心不住故、無形故。《寶積經》言
「迦葉!一切佛不見過去心、不見未來心、不見 現在心」乃至廣說。經曰「若福德聚有實,如來 即不說福德聚」,此意云何?聚者蘊義,假名不
實。實即非蘊,於何說聚?云何知假名不實?第 一義無積聚故,俗諦中有言說故。如是五眼 都無所得,是佛境界。以是應知,離想淨因無
境可得。是故大般若波羅蜜中如是言「須菩 提!如來五眼,於第一義都無所得。若言有得, 愚人謗我」。
[0894c20] 復次疑曰:若第一義佛境界是無所得,色相 如來豈亦非有?為遣此疑,經曰「須菩提!於意 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色身見不?須菩提言:不
也。世尊」如是等。此顯示見佛法身。云何見耶? 如經「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等,此 依實義,即於色相而見法身。「非具足」者,是法
身故,如說無生性是常住如來,乃至廣說。
[0894c27] 復次疑曰:若第一義佛境界及色相身皆無 有體,豈具足眾德?言說相身亦復非有。遣此 疑故,經曰「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作是念:
我有所說法耶」如是等,欲使定除有說執故。 經曰「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乃至 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此義云何?說無體故,不
見內外漏無漏法少有真實而可說故。
[0895a05] 須菩提復欲顯示於此所說信受者難,是故 言「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乃至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等。云何非眾生?第
一義即蘊異蘊,推求其體不可得故。如經「說 非眾生」,云何非不眾生?以俗諦依於五蘊業 果相應而施設故,如經「是名眾生」。復次疑曰:
若第一義佛境界色身、言說身皆不可得,法 身體性豈亦然耶?為遣此疑,經曰 「須菩提!於意云何?頗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耶?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是等。 此義云何?佛證真實,不見少法是所得故。以 無所得,是故說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
故無所得?經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何故平 等?經曰「以無我、無眾生、無命、無取者」,如生無 我中平等故無所得法,無我亦如是。此無得
理以何因證?經曰「一切善法」。云何善法有體 可得,而能證無所得理?法不相似,豈得成因? 經曰「善法者,如來說為非法」。云何非法?第一
義無生性故,當知此因即無所得。「善法」者,俗 諦言說,非真實義。
[0895a25] 何故復以須彌塵量寶施之福而校量耶?令 修行者心勇進故。
[0895a27] 復次疑曰:若如來說非眾生者,云何不與餘 教相違?如有經言「無量眾生以得我為善知 識故,生等諸苦竝皆解脫」。為遣此疑,經曰「須
菩提!於意云何?如來作是念:我度眾生耶?乃 至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如是等。無眾生者, 第一義故,復次以大悲心攝同己故。若實有
眾生異於如來是所度者,如來即有我等四 取。何以故?若見有己能度眾生,是我取故。何 故不欲我等取耶?經曰「我取者,如來說為非
取」。非者何義?所謂不善。云何不善?縛諸眾生 住生死故。復次非者無體性義。此復云何?以 無所取,我亦無能取故。若我等取無體可得,
何用遣我言非取耶?以諸凡夫顛倒妄取,言 非取者令彼解故,如經「但無智凡夫生之所 妄取」如是等。未得聖者各封於我,差別而生
名凡夫生,彼即非生,不善生故,如不善人說 為非人。復次法從緣起,無我造作,故名非生。 是故說名凡夫生者,隨俗言故。
[0895b16] 以諸眾生於佛色身多生取著,是故復說色 身無性。經曰「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相成就 見如來不?乃至轉輪聖王應是如來」如是等。
佛欲令於色等身見法身義,受持時易,故說 頌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如來法為身, 但應觀法性;
法性非所見, 彼亦不能知。」
[0895b25] 「以色見我」等,其義云何?謂有見光明相好,言 見於佛;及有聽受經等文字,言我隨逐而得 如來。彼作是言,於相好身及言說身攀緣修
習當斷煩惱。為除此見,經曰「是人行邪道,不 能見如來」。此義云何?色及文字性非真實,於 中取著是邪道故,行於此道何能見佛?云何
見耶?經曰「如來法為身,但應觀法性」。法性者, 所謂空性、無自性、無生性等,此即諸佛第一 義身。若見於此,名為見佛。如有經說「不生不
滅是如來故」。十萬頌經復作是說「慈氏以見 空性名見如來」。《薩遮經》中又作是說「無取著 見名為見佛」。若無取著名見佛者,攀緣法性
將非取著?以淨智心了知法性,法性豈是所 了知耶?是故經言「法性非所見,彼亦不能知」。 法性之處無有一物可名所知,由是彼智亦
不能知。如有經言「大王!一切法性猶如虛空, 等與眾物為所依止,而其體性非是有物亦 非無物」。能於此中寂然無知,名為了知。名為 知者,隨俗言說。
[0895c15] 復次疑曰:若智亦不能知法性者,云何諸佛 具丈夫相而證菩提?以見具足丈夫相者得 菩提故。為遣此疑,經曰「須菩提!於意云何?如
來諸相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是 等,此中顯示法界相。其義云何?若相成就是 真實有,此相滅時即名為斷。無有菩薩見法
斷故。何以故?以生故即有斷。一切法是無生 性,所以遠離常斷二邊。遠離二邊是法界相, 是故於此說能信解無生之福多於寶施。如
經「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世 界七寶持用布施;若菩薩得無我無生法忍」 如是等,但於無生愛樂修習福多彼故。如有 頌言:
「若人持正法, 及發菩提心,
不如解於空, 十六分之一。」
[0896a01] 或念言:若一切法無生者,云何而有福德生 耶?是故經言「須菩提!菩薩不應取福德」如是 等。「不應取福」者,非第一義中有福可取故。須
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不取福德者,菩薩於 福應圓滿故。佛言:須菩提!菩薩應取者,俗諦 故;不應貪著者,第一義諦故。
[0896a07] 復次疑曰:若第一義無福可取,何故餘經作 如是說「如來福智資糧圓滿,坐菩提座趣於 涅槃」?為遣此疑,經曰「須菩提!若有人言:如
來若去若來、若住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 說義」如是等。涅槃無有真實處所而至於彼, 名之為去;生死亦無真實處所而從彼出,名
之為來。不去不來是如來義,此即顯示無住 涅槃。雖生死、涅槃無有一異,而於三界牢獄 引喻眾生,盡未來際而為利益。
[0896a16] 復次疑曰:若生死、涅槃不可得故無去來者, 如來豈如須彌山等積聚一合而安住耶?為 遣此中是一是常、無分有分一合見故,經曰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 碎為微塵,是微塵眾寧為多不」如是等。此中 「微塵眾多」者,遣無分一合見。「非微塵眾」者,遣
有分一合見。「是名微塵眾」者,非有分物說之 為眾。復為遣積聚見故,經曰「如來說三千 大千世界即非世界」如是等。何故復說非世
界耶?經曰「若世界實有即是一合見」。何故不 欲一合見耶?經曰「即為非見」。云何非見?於非 有中而妄見故。如經「一合者即是不可說,但
我見凡夫而取其事」。此義云何?一合者是俗 諦相,非真實有。何以故?第一義一切法本性 無生,無生故不可得,不可得故離於言說。而
我執凡夫於中妄取。若不欲我見與教相違, 如有頌言:
「我以己為依, 詎以他為依;
智者能調我, 生天受安樂。」
[0896b07] 為遣此疑,經曰「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說我 見、眾生見、命見、取者見。為正語不」如是等。佛 何故說見我耶?為誘攝信樂者故,此於五蘊
隨俗名言,非謂真實。是故諸佛所見我者是 遠離性,如經「即非我見」等。世尊以離生死涅 槃我等合見而得菩提,復愍諸含識欲令同
證,是故言「須菩提!發菩薩乘者,於一切法應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想」。知見者, 謂證時。信解者,修學時。信解之人法想尚不
生,況非法想。此云「法想非法想」者,謂如法分 別、不如法分別法想。如法何故不生?經曰「法 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此復云何?一切法無生
性故。若無生即非有,於何知見?以俗諦故,如 經曰「是名法想」。何故復說受持之福?欲令 眾生畢竟信故。經曰「如無演說是名為說」。此
何謂耶?第一義無世出世、若法若物,少有可 說。能如實義如是說者,乃名為說。此無住涅 槃觀察有為然後方證。云何觀察?經曰「爾時 世尊而說頌言:
「『一切有為法, 如星翳燈幻,
露泡夢電雲, 應作如是觀。』」
[0896b28] 今此頌中,觀察有為九種體相。何謂為九?所 謂觀察自在、觀察境物、觀察遷動、觀察體性、 觀察少盛、觀察壽、觀察作者、觀察心、觀察有
無。此中觀察自在如星,譬如星等著象於空, 隨方運行光色熾盛,假令久住終隨劫盡。如 是人天受諸福報,豐財重位眾所瞻仰,雖久
自在會亦歸空。觀察境物如瞖,譬如瞖目 於淨空中見有毛輪、飛花、二月,無明瞖識亦 復如是,於真實理無物之處,而見內外世出
世間種種諸法。觀察遷動如燈,譬如燈焰即 生處滅不至餘處,然因此焰餘處焰生,念念 相續如有遷動;眾生亦爾,前趣諸蘊即前趣
滅不往餘趣,然因前蘊後趣蘊生,以相續故 狀如遷動,言諸凡夫數往餘趣。觀察體性如 幻,如因幻力變作女人,容貌可觀體性非有,
不了之者取為真實;一切法亦復如是,從妄 緣生初無實體,未了實者生有體見。觀察少 盛如露,譬如朝露見日即晞;盛年容色亦復
如是,一遇無常已從衰謝。觀察壽如泡,譬如 水泡或有始生未成體相,或纔生已或暫停 住即歸散滅;壽亦如是,或始託生在於胎藏,
正生生已從作嬰兒,少年中年乃至衰老歸 於壞滅。觀察作者如夢,譬如夢中隨先見聞, 憶念分別熏習住故,雖無作者種種境界分
明現前;如是眾生無始時來,有諸煩惱善不 善業熏習而住,雖無有我是能作者,而現無 涯生死等事。觀察心如電,譬如電光生時即
滅;心亦如是,剎那必謝。觀察有無如雲,如 空中雲,先無後有須臾復滅;有為諸法亦復 如是,體性本空從妄緣有,有緣既散還復歸
無。復次先依俗諦,以星等九喻安立有為,後 依中論第一義,一切法不滅不生、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及般若波羅蜜中一切
法非積住性,解釋此頌。其義云何?譬如星光 自體常滅,有為亦爾性恒遷謝。如人目瞖, 雖無作者病緣故生,有為亦然但從緣起。譬
如燈焰念念恒斷,有為如是剎那不住。如幻 所作,不了之者取為實常,愚夫迷實取有為, 法亦復如是。譬如泫露,在物雖繁體唯是一,
所謂滋潤,有為內蘊生生有別,本性亦同咸 資愛故。如因積水雨渧成泡,各別而生各別 而滅,眾生諸行亦復如是,八萬四千別生別
滅。如夢中境來無所從,而彼夢心妄見來處, 有為亦爾,來不可得,無明夢識妄見為來。譬 如奔電性非遷動,前處前滅後處後生,以相
相似說之為去,有為諸法去亦如是。譬如空 雲非恒積住,有為之相類此應知。如是名為 依俗諦故安立有為。如《中論》中成立真實不
生等義,於有為法應如是知。此復云何?彼論 中以自、他、共、無因觀察諸法本無生義,如是 似瞖有為生法應知不生。以不生故星光有
滅違於道理,有為亦然應知不滅。復次不生 故,彼燈自體尚不可得,何有剎那而說為斷? 有為不斷類此應知。復次不生故似幻所作,
有為之法無有常義,應知不常。復次不生故 似於朝露,有為諸法一義不成。愛能潤生不 契理故,應知不一。復次不生故似泡,差別有
為之法異性不成,應知不異。復次不生故似 夢中境,有為之法本無來義,應知不來。復次 不生故似於電光,生滅之法以相似故說為
去者,理不相應,應知不去。復次不生故,如雲 之法體尚非有,豈積住耶?如是應知。頌曰:
我今功德施, 為破諸迷取,
開於中觀門, 略述此經義。
願諸眾生類, 見聞若受持,
照真不壞俗, 明了心無礙。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5 冊 No. 151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