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śabhūmikasūtraśāstra (Treatise on the Scripture of the Ten Stages) 十地經論
Scroll 1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十地經論善慧地第九卷之十一天親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0186a27] 論曰: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別:一、法師方便成 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說成就。第八地 中但淨佛國土教化眾生,此第九地中辯
才力故,教化眾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 此勝彼故。云何法師方便成就?
[0186b03] 經曰:爾時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以如是 無量智、善思量智,更求轉勝深寂滅解脫。復 轉求如來究竟智慧,入如來深密法中,思惟
選擇不思議大智慧,選擇諸陀羅尼三昧及 智令清淨故。現諸神通廣大行,通達世界 差別行,修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無障調柔,
通達如來轉法輪莊嚴事,不捨大悲大願 力,得入第九菩薩地。
[0186b11] 論曰:是中法師方便成就者,依他利益、自 利益,一一五三句示現。依無色得解脫想, 可化眾生作利益故。如經「爾時金剛藏菩
薩言:佛子!菩薩以如是無量智、善思量智,更 求轉勝深寂滅解脫」故。依未得究竟佛智自 利益,如經「復轉求如來究竟智」故。依根熟
菩薩、依邪念修行可化眾生、依未知法眾 生,轉法輪令得知。依邪歸依眾生、依信生 天眾生,如是次第五句示利益他行。如經
「入如來深密法中故、思惟選擇不思議大智 慧故、選擇諸陀羅尼三昧及智令清淨故、 現諸神通廣大行故、通達世界差別行故、
示清淨國土轉信生天眾生令入佛法」故。 依正覺、依轉法輪、依涅槃,此如是次第 三句示自利益行。如經「修如來力無畏不共
佛法無障調柔故、通達如來轉法輪莊嚴事 故、不捨大悲大願力得入第九菩薩地」故。 不捨利益眾生,大涅槃示現,以得不捨大 悲大願力故應知。如是九地法師方便成
就分已說。云何智成就?
[0186c02] 經曰:是菩薩住此菩薩善慧地中,如實知 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 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聲聞
辟支佛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 為法行,如實知無為法行。
[0186c07] 論曰:是中智成就者,依何等法說法?應知 彼法淨染不二,如經「是菩薩住此菩薩善慧 地中,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故。於淨法
中有有漏無漏,如經「有漏無漏法行」故。復 無漏法中,有世間出世間法行,如經「世間出 世間法行」故。復彼法有思議不思議,如經「思
議不思議法行」故。彼思議復有定不定,如經 「定不定法行」故。彼復於三乘中,如經「聲聞辟 支佛法行故、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故。彼
復三乘法中示有為無為依順行,如經「有為 法行,如實知無為法行」故。如是九地智成就 分已說。云何入行成就?
[0186c19] 經曰:是菩薩隨順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 心行稠林、煩惱行稠林、業行稠林、根行稠林、 信行稠林、性行稠林、深心行稠林、使行稠林、
生行稠林、習氣行稠林,如實知三聚差別行 稠林。
[0186c24] 論曰:是中入行成就者,依共依煩惱業生, 共染煩惱染淨等,依定不定時。如經「是菩薩 隨順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心行稠林故,乃
至三聚差別行稠林」故。彼復定不定時根等、 次第根等、相似信等,如經「根行稠林故、信行 稠林故、性行稠林故、深心行稠林故、使行稠
林故、生行稠林故、習氣行稠林故,如實知三 聚差別行稠林」故。稠林者,眾多義故、難知義 故。行者,不正信義故。云何心行稠林差別?
[0187a04] 經曰:是菩薩如實知眾生諸心種種相,心雜 相、心輕轉生不生相、心無形相、心無邊一 切處眾多相、心清淨相、心染不染相、心縛解
相、心幻起相、心隨道生相,乃至無量百千種 種心差別相,皆如實知。
[0187a09] 論曰:是中心行稠林差別者,心種種差別異 故,如經「是菩薩如實知眾生心種種相」故。 彼心種種相,有八種:一、差別相,心意識六種
差別故,如經「心雜相」故。二、行相,住異生滅行 故,如經「心輕轉生不生相」故。三、第一義相, 觀彼心離心,心身不可得故,如經「心無形
相」故。四、自相順行無量境界取故,如經「心無 邊一切處眾多相」故。五、自性不染相,如經「心 清淨相」故。六、同煩惱不同煩惱相,如經「心染
不染相」故。七、同使不同使相,如經「心縛解 相」故。八、因相,諸菩薩以願力生,餘眾生自業 力生故,如經「心幻起相故、心隨道生相故,乃
至無量百千種種心差別相皆如實知」故,以 自性清淨心故。第六第七心染不染故、心縛 解故,此二句煩惱染示現。第八句心隨道
故,生染示現。云何煩惱行稠林差別?
[0187a25] 經曰:是菩薩如實知諸煩惱深入相、行無邊 相、共生不離相、煩惱使一義相、心相應不相 應相、隨道生處得報相、三界中差別相、愛無
明見箭大過相、三種業因不斷相,略說乃至 如實知八萬四千煩惱行差別相。
[0187b01] 論曰:煩惱行稠林差別者,三種事示現:一、遠 入,乃至有頂故,如經「是菩薩如實知煩惱深 入相」故。二、難知,無量善根等修集行故,如經
「行無邊相」故。三、染業,煩惱生染故。是中隨所 縛、以何縛及所縛事,此事說煩惱染染事示 現,如經「共生不離相故、煩惱使一義相故、心
相應不相應相」故。是中隨所縛者,迭共同事、 迭共相依,共生不離故。以何縛者,謂使以 有使故不得解脫,煩惱使一義故。所縛事
者,謂心心相應、不相應故。不相應者,示可得 解脫故。身事生道界因故,生煩惱染示現。 如經「隨道生處得報相故、三界中差別相故、
於三分中業因障解脫故、隨順世間身口 意業故、不斷起因」故。業煩惱妄想染示現,如 經「愛無明見箭大過相故、三種業根本不斷
相故、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煩惱行差別相」 故。三分者,一、愛行欲眾生;二、無戒眾生;三、外 道眾生。云何業行稠林差別?
[0187b19] 經曰:是菩薩如實知諸業善不善無記相、有 作未作相、心共生不離相、因自性盡集果不 失次第相、有報無報相、黑業白業黑白業不
黑不白業正受業差別相、業因無量相、聖世 間差別相、現報生報後報相、乘非乘定不定 相,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業差別相。
[0187b25] 論曰:業行稠林差別者,道因差別示現,如經 「是菩薩如實知諸業善不善無記相」故。自性 差別,如經「有作未作相」故。方便差別,如經
「心共生不離相」故。盡集果差別,如經「因自性 盡集果不失次第相」故。已受果未受果差別, 如經「有報無報相」故。對差別,如經「黑業白業
黑白業不黑不白業正受業差別相」故。因緣 差別,如經「業因無量相」故。未集已集差別, 如經「聖世間差別相」故。定不定報差別,如經
「現報生報後報相故、乘非乘定不定相故,乃 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業差別相」故。是中自 性差別有二種業:一、籌量時;二、作業時。方便
差別者,心共生熏心,不別生果故。盡集果差 別者,無始時業自然念念滅壞,集不失故,有 為作業因盡集故。已受果未受果差別者,生
報後報受不受應知。對差別者,黑業對白業、 白業對黑業、不黑不白業對二業、二業對不 黑不白業,業集成就差別應知。定不定差別
者,三種時定不定故、三種乘定不定故。非乘 者,世間定不定應知。云何根行稠林差別?
[0187c16] 經曰:是菩薩如實知諸根濡中上差別相,先 際後際別異不別異相、上中下相,煩惱共生 不離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定相,隨根網
輕轉壞取相相、根增上不壞相、轉不轉根差 別相,深入共生種種差別相,略說乃至如實 知八萬四千諸根差別相。是菩薩如實知眾
生信濡中利相,略說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 信差別相。是菩薩如實知諸性濡中上相,略 說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性差別相。是菩
薩如實知心濡中上相,略說乃至如實知八 萬四千心差別相。
[0187c27] 論曰:根行稠林差別有九種:一、說器差別, 如經「是菩薩如實知諸根濡中上差別相」故。 二、根轉差別,如經「先際後際別異不別異相」
故。三、性差別,如經「上中下相」故。四、煩惱染差 別,如經「煩惱共生不離相」故。五、定不定差別, 如經「乘非乘定不定相」故、「淳熟定相」故。六、順
行差別,如經「隨根網輕轉壞取相相」故。七、聲 聞淨差別,如經「根增上不壞相」故。八、菩薩淨 差別,如經「轉不轉根差別相」故。九、示一切根
攝差別,如經「深入共生種種差別相」故,「略說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根差別相」故。是中 根轉差別者,前後根前根下增平故。性差別
者,於三乘中性差別故。煩惱染差別者,喜 樂等諸根隨煩惱習使染故。定不定差別者, 於三乘中於世間中定不定、熟不熟故。是
中小乘不定根眾生,菩薩令轉向大乘故; 定根者菩薩令度,二乘中解脫報定者捨。 順行差別者,有三種順行:一、身依順行,迭共
相縛六入展轉故。二、生滅順行,輕壞故。三、觀 行取相故。聲聞淨差別者,行增上障滅,能成 義故。菩薩淨差別者,轉不轉地差別故。一切
根攝差別者,始行方便報熟根差別故。信性 心濡中上等無量差別相皆如實知,如經「是 菩薩如實知眾生信濡中上相,乃至如實知
八萬四千心差別相」故。如是性入應知。云 何使行稠林差別?
[0188a24] 經曰:是菩薩如實知諸使深共生心共生相、 心相應不相應不離相、遠入相、無始來不恐 怖相、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神通正
修相違相、堅繫縛三界繫相、無始來心相續 集相、開諸入門集相、得對治實相、地入隨順 不隨順相、不異聖道滅動相,略說乃至如實 知八萬四千種種使差別相。
[0188b02] 論曰:是中使者,隨逐縛義故。此使行稠林差 別者,何處隨逐?以何隨逐?此事差別示現。何 處隨逐者,報非報心,如經「是菩薩如實知
使深共生心共生相」故,心不離現事故。欲色 無色上中下差別,如經「心相應不相應不離 相」故。隨順乃至有頂,如經「遠入相」故。無邊
世界唯智,怖畏如怨賊,未曾有聞思修智,是故 不滅,如經「無始來不恐怖相」故。世間禪定等 不能滅心隨順行,如經「一切禪定解脫三昧
三摩跋提神通正修相違相」故。以何隨逐者, 有六種隨逐。六種隨逐者六句說:一者有不 斷隨逐,以有不斷相似使作縛故,如經「堅
繫縛三界繫相」故。二、遠時隨逐故,如經「無始 來心相續集相」故。三、一身生隨逐故,眼等諸 入門六種生集識同生隨逐故,及阿黎耶
熏故隨逐,如經「開諸入門集相」故。四、不實 隨逐,對治實義故,如經「得對治實相」故。五、 微細隨逐,於九地中六入處煩惱身隨逐故,
如經「地入隨順不隨順相」故。六、離苦隨逐,出 世間行餘行不能離故,如經「不異聖道滅動 相故,略說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種種使差
別相」故。云何生行稠林差別?
[0188b24] 經曰:是菩薩如實知諸生差別相、隨業生 相、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人天差別相、有色 無色生差別相、有想無想生差別相。業是田、
愛是水、無明是黑闇、識是種子,後身是生 芽相、名色共生而不離相、有癡求愛相續 相、欲受欲生樂眾生相續無際相、貪著三界 相出相,皆如實知。
[0188c02] 論曰:生行稠林差別有八種:一、身種種,如 經「是菩薩如實知諸生差別相」故。二、業種 種,如經「隨業生相」故。三、住處種種,如經「地
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人天差別相」故。四、色相 上下種種,如經「有色無色生差別相」故、「有想 無想生差別相」故。五、同外色因種種,如經「業
是田、愛是水、無明是黑闇、識是種子,後身是生 芽相」故。六、自相種種,如經「名色共生而不 離相」故。七、本順生因種種,如經「有癡求愛相
續相」故。八、集苦諦種種差別示現,如經「欲 受欲生樂眾生相續無際相」故、「貪著三界 相出相皆如實知」故。是中欲愛者,樂貪共
取,處處求故。欲生者,復有樂有眾生,愛自身、 他身,心著相往來上下界取著故。小大無量 無想相,出有輪展轉苦諦差別示現。云何習 氣行稠林差別?
[0188c18] 經曰:是菩薩如實知習氣行不行差別相,隨 道生處熏有習氣、隨共眾生行有習氣、隨業 煩惱有習氣、隨善不善無記法有習氣、後有
有習氣、次第隨逐有習氣、深入不斷煩惱牽 有習氣、有實不實有習氣、聲聞辟支佛菩薩 如來見聞親近熏有習氣,皆如實知。
[0188c24] 論曰:習氣行稠林差別有十種:一、與果現在 非現在差別,如經「是菩薩如實知習氣行不 行相」故。二、道熏差別,如經「隨道生處熏有
習氣」故。三親近眾生熏差別,如經「隨共眾 生行行有習氣」故。四、功業煩惱熏差別,如 經「隨業煩惱有習氣」故。五、善業等熏差別,
如經「隨善不善無記法有習氣」故。六、中陰熏 差別,如經「後有有習氣」故。七、與果次第熏 差別,如經「次第隨逐有習氣」故。八、離世間
禪因熏差別,遠入熏不斷煩惱煩惱牽故, 如經「深入不斷煩惱牽有習氣」故。九、同法異 外道行解脫熏差別,如經「有實不實有習氣」
故。十、乘熏差別示現,如經「聲聞辟支佛菩 薩如來見聞親近熏有習氣皆如實知」故。云 何三聚行稠林差別?
[0189a10] 經曰:是菩薩如實知眾生三聚正定相、邪定 相、離此二不定相,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 離此二不定相,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
離此二不定相,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 不作故離此二不定相,妬悋惡行不轉邪定 相、修行無上聖道正定相、離此二不定相,皆
如實知。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名為安住 菩薩善慧地。
[0189a18] 論曰:眾生三聚行稠林差別有五種:一、有涅 槃法無涅槃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別,如經「是 菩薩如實知眾生三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