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nakūṭasūtraśāstra (Da Baoji Jing Lun) 大寶積經論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寶積經論卷第一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世間救, 苦海度彼岸,
大悲降魔怨, 我釋寶積經。
莊嚴十六種, 真實微妙義,
欲令法久住, 自利利他故。
[0204a10] 問曰:汝欲釋寶積經,應先釋此法。問:以何 義故,名為寶積?
[0204a11] 答曰:大乘法寶中,一切諸 法差別義攝取故。所有大乘法寶中諸法差 別相者,彼盡攝取義故,名曰寶積。一、聚;二、
積;三、陰;四、合和,義一名異。是中一切大乘法 中,如來為諸菩薩十六種相差別說法。何者 十六種相?一、法邪行相,如是菩薩行邪行已,
名為行邪行相。二、正行相,如是菩薩行正行 已,名為行正行相。三、行正行利益相,菩薩住 正行已,名法行等行善行。四、行法行諸相差
別。五、於諸菩薩所生慈心相,為令生敬重心 行說相故。六、菩薩住正行,學戒相故。七、聲聞 戒與菩薩戒中說優劣勝如相故。八、菩薩善
學菩薩戒已,能與世間智等饒益他行差 別相故。九、受彼菩薩藏時,教修聲聞戒相差 別。十、不善學沙門相差別故。十一、不學沙門
相差別故。十二、住假名行相差別故。十三、住 真實行相差別故。十四、如來方便化度眾生 相差別故。十五、說微密語相差別故。十六、於
菩薩藏中得教誨已,善信有益相差別故。大 乘經中如來為諸菩薩說如是等十六種相 差別法故,彼法門中此一切諸相現所說故,
彼大乘法寶中所有諸相盡攝取故,此妙法 門名為寶積。
[0204b04] 問曰:云何彼大乘正法寶中所 有諸相,而此法門中所攝取成?
[0204b05] 答曰:「迦葉!有 四法退失智慧」如是等,黑朋所攝八種四句, 攝邪行相差別故。「迦葉!菩薩有得四大伏藏」
如是等,六種四句所攝正行利益相差別。如 是此諸二十二四句,具說染淨退益之事。「迦 葉!名菩薩者,非但名字名為菩薩」如是等,
有三十二種相差別應知。「迦葉!菩薩功德無 量無邊,我當以譬喻演說」如是十九喻所明 諸相差別應知。「迦葉!菩薩欲學此大寶積經,
乃至其燈明者聖慧根是,其黑闇者諸結業 是,是名住正行中攝諸戒相差別應知。迦 葉!譬如種在空中而能生長者,從本以來無
有是處,乃至能出無量百千聲聞辟支佛報」 如是等,明聲聞戒喻,菩薩戒中勝劣相差別 攝故應知。「爾時世尊復告大迦葉言乃至從
本以來畢竟淨故」如是等,攝取世間出世間 智饒益他行事差別相應知。「迦葉!汝等觀 內莫外逃走乃至出家人有二種病。何等為
二?一者懷增上慢而自伏心,二者壞他發大 乘心」如是等,攝取受彼菩薩藏時教修聲聞 戒相差別應知。「迦葉!沙門沙門者,以何義
故名為沙門?復云何沙門?迦葉!有四種沙 門乃至如是普明,是名菩薩速疾法通」如 是等,攝前三種沙門不善學沙門相差別應
知。「爾時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希有希 有。此大寶積經,行大乘者而能作利益,乃至 讀誦受持書寫此大寶積經,彼人即供養一
切諸佛」如是等,於菩薩得教授已善信有益 相差別攝故應知。如是大乘中所說十六 種諸法相差別攝取故,此法門名為寶積應 知耳。
[0204c06] 「佛住王舍大城」。
[0204c06] 問曰:何故初明住處?
[0204c07] 答曰:佛住此處者,欲令敬重彼處故。重福眾 生敬此處故增長善根,是故先明住處。
[0204c08] 問 曰: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說,非餘城郭?
[0204c09] 答曰: 釋此法門法王住處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 故明王舍。此大法門亦復如是,法王住處,釋 成此義故,說住王舍城。
[0204c12] 問曰:何故唯在耆闍 崛山,非餘方中?
[0204c13] 答曰:說此大乘法,比於聲 聞緣覺乘中增上義故,增上自利利他行故。
[0204c15]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萬六千人俱」。
[0204c15] 問 曰:既因菩薩明此法門,以是義故應說菩薩 大名稱眾,說聲聞眾有何義也?
[0204c17] 答曰:說聲聞 眾,若有聲聞於大乘中所有疑心,為除彼疑 故。若有不定,助成正信。若有自謂得清淨
者,為欲捨離彼淨心故。復有聲聞,謂盡諸結, 於佛法中無復所修,所謂滅諸煩惱等障,心 生逮得己利。為欲捨離彼慢心故,此法門中
為諸菩薩說煩惱障滅,因彼煩惱障及滅智 障亦非餘所說,勝於聲聞緣覺中得上果 報。
[0204c25] 問曰:聲聞眾數,此諸菩薩從何而至?
[0204c25] 答 曰:未來世中有疑惑者,為令除彼疑惑故。經 家所說,從他方諸佛國土而來集會。
[0204c27] 問曰:何 故說言皆得不退轉也?
[0204c28] 答曰:皆得不退轉者, 已得具足四忍故。一生得者,聞說此法堪為 器故。
[0205a01] 問曰:是諸菩薩從他方諸佛國土而來 此土,成有何益?彼世界中是諸如來各自說 法。
[0205a03] 答曰:為益眾生故。此世界中亦有眾生,彼 諸菩薩本所化受,既見本同修諸行故,是則 樂見。及本所化諸菩薩法,以復受是行。餘方
亦有無量諸佛,為令生渴仰敬重諮請親近 之心,說無量佛故,令諸眾生生堪得心起勇 猛精進不生疲惓。復是釋迦如來本所化故,
憶本化度,修諸願行事,從他方來親近如來。
[0205a10] 問曰:何故明菩薩多、說聲聞少?
[0205a10] 答曰:說菩薩 眾多者,此法門中所辯諸行,彼盡因為諸菩 薩說。
[0205a12] 問曰:何故先說聲聞眾?
[0205a12] 答曰:因彼加持 所說法故。
[0205a13] 問曰:何故說言從他方來集會皆 得一生者?
[0205a14] 說懈怠我慢故令不生往求於正 法。對治此患故,言自樂法故,從他方來集會, 不為順他心故,釋成遠來。諸佛世界中,此諸
菩薩已得佛位,尚為法來,況於餘者云何不 來。
[0205a18] 問曰:如來何故但對迦葉說此法門,不對 菩薩?
[0205a19] 答曰:如來告大迦葉時,知堪能說故。唯 未知覺復未正信,以釋成堪知覺信大乘義 故。是中邪行所攝八種四句,上上相釋漸次
應知。第一四句,說退失智慧邪行相事。第二 四句,退失智慧已,忘於正念。第三四句,滅正 念已,令滅白法。第四四句,滅白法已,似非菩
薩行惡心相。第五四句,行惡心相已,難調伏 故。第六四句,難調伏已,行於邪盜。第七四 句,行邪盜已,不應親近而能親近。第八四
句,不應親近而能親近已,令不助菩薩行成 於邪行。對治此故,正行所攝亦有八四句,上 上相釋漸次應知。第一四句,說為滿足助道
智已,令不忘正念。第二四句。令不忘正念助 道,智增長故。第三四句,不忘正念已,增長白 法。第四四句,增長白法已,行似菩薩心想
行故。第五四句,行不惡心事,善調伏故。第六 四句,善調伏已,行於正道。第七四句,既行正 道已,應親近者而能親近。第八四句,應親近
而能親近已,令隨菩薩所行諸行成於正行。 先所說正行利益,有六種四句,上下相釋漸 次應知。第一四句,菩薩如是多行正行已,習
成福德智慧。第二四句,依功德智慧習成已, 令得障淨。第三四句,依障淨已,令一切法 門助習,通達一法門故。第四四句,依習一切
白法門已,一切相一切種利益一切眾生故, 復修行無量功德。第五四句,既修行無量功 德已,令過無明住地。第六四句,依過無明住
地已,令得無障礙地。是名此諸二十二四句 之中所說漸次。自此已後,還彼前四句次第 解釋說應知。
[0205b19] 經言「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 慧」。
[0205b20] 問曰:以何義故發此說?
[0205b20] 答曰:修大乘者, 為得無上菩提方便故,愚癡者為令示現故, 放逸者令正勸故,怯弱小心者令助慰喻 使發大意故,已行正行者為令讚歎故。
[0205b23] 問曰: 明四法者,此數無義而說,自體明故。
[0205b24] 答曰:四 算數者,說攝取義故。廣不可盡,伏防聽者不 樂多聞故,以數攝故令憶持則易,如繩穿華 不使零落故。
[0205b27] 問曰:何以故唯定四,不多亦 不少?
[0205b28] 答曰:遮無窮及無義問故。復有喻者, 退失三種助智攝取故明四數。復有餘者,略 說有三種智慧聞思修等。是中前三法,多示
盡失助聞慧智故,第四法者,多明盡失思修 慧等,是故說四法。次者是諸法中示相近漸 次差別解釋義。佛告迦葉時,勸令聽眾。聽眾
之徒一心,不念餘緣聽故。法者,捨於人故。言 聽法,若不言法者,容有生疑,為欲說法、為欲 說人?
[0205c07] 問曰:先言菩薩者,以何義故名為菩 薩?
[0205c08] 答曰:行大乘者,此菩薩名,為攝取多義。然 今略說三義說應知:一者信;二者修行;三 者證。云何信?覺知甚深智慧而能令覺故。云
何修行?為自利利他因故,往行無上菩提。云 何得證?以智慧力故,令得證無上菩提。退失 智慧者,明二時有二種失:一、已得失;二、當得
失。何者退?云何失?於無漏中失當得,餘者世 間故二時俱失,不甄說退,失智慧故。
[0205c15] 問曰: 無漏亦失。
[0205c16] 答曰:解釋不爾。說退失智慧者, 欲明不放逸因,於所作事中令作法故,言退 失智慧。何以故?有漏智者與無漏智助道因
故。是有漏智,得已未得二故便失。無漏智失 者,以不得故。既證無漏智,則無有退失。
[0205c20] 問曰: 云何不尊重等法,令能退失智慧。
[0205c21] 答曰:瞋恨 故不敬,不敬故不聞,不聞故不生解,以不生 解故即現退失智慧。悋惜諸法,所受諸法祕
不盡說,故不聞。不聞故於未來世中眾緣不 具,緣不具故退失智慧。有樂法者為作留難, 說諸因緣沮壞其心,說有餘言,所犯覆藏不
能悔過等故。得聞障報已,聞障報故得愚癡 因,是故未來必得愚癡,以愚癡故退智慧。其 心憍慢自高讚己、卑下他人故令恨他,以恨
他故即為倒說,已顛倒說故於未來世中招 倒,以招倒故退失智慧。
[0206a02] 問曰:何時退失?
[0206a02] 答 曰:二時中現及未來。
[0206a03] 問曰:若布施等諸法亦 是退失因,有悋等諸法者,何故但說唯退失 智慧因,不說布施等退失因也?
[0206a05] 答曰:易失故 先說。菩提是智性故,諸餘波羅蜜者從彼智 所生,智依止故。菩薩於智中邪行已,即於菩
提及助菩提法中不名正行,是故但說退失 智慧因,不說布施等退失因。如是不敬等法, 退失智慧因,四句顯說不樂聞等四法。是中
不敬重故顯說不樂聞,悋惜法故不聞,障他 法故得不聞障報,我慢故姤心倒說,如是 不能助聞等智退失意。此四法已,以復有餘
智相,謂生於四悔法,現及未來。何者四法?一、 不能生解;二、眾緣不具;三、助愚癡福報;四、及 已顛倒故、依不聞故,於現法中不生正解。依
不聞故,於未來世中眾緣不具。依聞障故,亦 於未來世中得愚癡報。依姤心倒說故,未來 世得顛倒報。
[0206a19] 問曰:不尊重敬法及不敬法師 者,此二句重說有何義?
[0206a20] 答曰:此二句重說 中,顯示具足不樂聞意。設有人瞋謗不敬法 故不聞其法,敬重法師故樂聽聞法。復有瞋
恨不敬重法師故不聽聞法,復有瞋敬重 法故能樂聽聞法。若二俱瞋恨謗不敬重者, 彼眾無方而能聽聞。是故此二句重說,示現
具足不樂聽聞法意。悋惜諸法、所受諸法祕 不盡說者,此二句有何義?悋惜諸法,見既於 他所知解中勝故,即於法中祕不盡說,護得
後不敬防畏勝故。或復有義,若請不請一向 不說故。悋法者,或有向說、或復不說、或復 悋法故棄捨正法,已捨法故即壞其心。所受
諸法祕不盡說,起悋惜心行故說言壞行,有 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說有 餘言,所犯覆藏不能悔過。如是等句有何異
義?是中有樂法而作留難者,此是說有餘言。 云何樂法者而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呵責說有餘言,所犯覆藏不能悔過。云何沮
壞人法並說諸惡?所有法從人所欲樂聽聞 者,彼法及彼人。已無實言及無義者,而言能 種種說。既說已即令不復樂聞。云何說諸因
緣呵責等?所說不正,復言無限。或復樂聞者, 為助種種難訪無限等言說。聞難訪等,即便 不聽亦不樂聞。云何不能?為說教故復請而
不受。有他樂法者來請問說法,已悋惜法故 即不為說,復不請餘法師等。若欲請聞不為 許可。云何覆藏?說其聽者及呵聽眾,亦說彼
法。汝等無智,此法甚深不能通達知故,已說 聽眾故覆藏正法。如是障法因緣,令得難處 果報。其心憍慢自高讚己卑下他人,如是等
句有何義?憍慢者說初句。云何憍慢?若讚己 為勝、毀謗於他。云何讚己為勝?自所說不善、 修行不正,見他所說皆善修行亦正,於中起
慢妬心。云何毀謗於他?若他善說善修行中, 生不善說、不善修憍慢妬心想,已憍慢患故, 令不能得證正覺智慧。諸法盡證所攝,此要
略而說:一、唯所退失;二、如何退失;三、以何時 失;四、所有既法退失,彼盡顯示。何處退失者, 於智慧中如何退失。以何想退失者,失已解
釋。何時退失者,現在及未來。所有既法而退 失者,明不敬重等四法。已有此不恭敬等四 法,能令退失智慧等法障,故說四對治法。
[0206c03] 「復 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成大智慧。何等為四?所 謂尊敬重法及敬法師」等。菩薩順行此敬等 法因故,得與大智因故,生四種智慧。何等為
四?一者起;二者成熟;三者滿足助道;四者 能為成菩提。然彼恭敬故樂聽聞法,既聞法 已便得起發智慧,隨所聞讀誦受持諸法,以
清淨心廣為人說,而不求一切名聞利養恭 敬等事故,令得化他成熟心智。善知智慧從 多聞生,精進不懈怠如救頭燃,聞法誦持樂
如說行。不隨言說常求多聞,聞則憶持不忘 故。令得滿足助道智行其實行,行不隨言語 及已音聲,為實行故令能得成菩提智慧。是
中尊敬重法及敬法師者,以不敬重故,對治 說敬重應知。隨所聞諸法讀誦受持,是中聞 者以耳識故,誦持者以意識故。或復聞者以
聞慧故,誦持者以思慧故。經言以清淨心廣 為人說者,以離慳妬嫉心故。不求一切名聞 利養恭敬等事者,是則悋法因故。利養者,衣
服等。恭敬者,禮拜等。名聞者,稱揚諸功德。以 多聞故堪得聞慧等智已,如救頭燃修求聞 慧,為求聞慧故勸轉明修慧。譬如有人或燃
頭或燃衣,彼人捨一切諸事先救頭及衣服。 菩薩亦如是,知聞慧是智因智者,乃至亦能 得一切智因故,轉勤求聞,為自利利他故。隨
所聞法而能誦持及如說行者,若隨聞而能 取義者,彼已順行故 則能生如順智,非如但有音聲語言者,非如 但求聞、非但口說。或復無義故,或復所說
皆無出世之益。順次解釋不尊敬重法及行 順法已成悋惜諸法。悋惜法已,於樂求法者 起諸障礙,祕不為說。彼滅此三種智因,已無
智故則起我慢。自法對治尊敬法者,已順行 法及次法故離慳悋惜心已,隨所聞法廣為 人說,好樂法故求多聞記,具多聞已即能
行自利利他之行,隨說修行不著語言。語言, 音聲等事。菩提心者,唯智根本。一切智者,唯 菩提心為本。是以不忘菩提心故。忘菩提心 及已不忘諸法因故。
[0207a12] 「佛告迦葉:菩薩有四法 忘失菩提心。何等為四?欺誑阿闍梨」等。
[0207a13] 問 曰:何故但說有四法能忘失菩提心因,不多 不少?
[0207a15] 答曰:忘失有四種故。略說有四種:一、 不正信忘失;二、信顛倒忘失,於菩提心中見 有過故;三、所受諸法皆是假名心故忘失;四、
得法體心忘失。此四種忘失中,對有四種因, 如是次第應知。是中欺誑阿闍梨師長等者, 於師長前不能如實語。既犯罪不發露故,妄
語心誑故,即成欺誑師長。是中阿闍梨者,能 諫及勸指授。隨彼所犯為令發露,此不應 作。先所犯罪為欲懺滅故,說諸方便,汝應如
是作。師長者,若能助益長秀聖者,雖非師 長已有諸功德故,憐愍與樂、勸止惡修善。為 既犯故,令彼以妄語忘失。以是義故,助得增
上業報。已助得增上業報故,成不正信忘失 菩提心應知。若彼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