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aitreyaparipṛcchopadeśa (Mile Pusa Suo Wen Jinglun)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四
後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

[0247c29] 「◎成就修行一切修行清淨諸菩薩一切清淨十善業 菩薩成就修行十地修多羅中說
菩薩深思十不善業道因緣地獄畜生餓鬼十善業道因緣生人乃至有頂。』十善業道
智慧和合修行 遠離大悲通達 意解聲聞乘十善清淨業道
正覺不能具足大悲方便通達因緣辟支佛乘 十善業道清淨具足廣大無量
眾生方便大願 一切眾生觀佛智廣菩薩地清淨 波羅蜜清淨深廣十善業
一切清淨十力一切佛法 是故十善業道修行一切 清淨具足菩薩成就修行

[0248a18] 「成就修行以為利益一切眾生修行 善業諸菩薩不著樂修 十善業道利益眾生利益眾生
慈悲心自利自利 十善業道是故菩薩成就修行以是,《 修多羅中說:『是故善法
善法。』是故成就修行十地 中說:『菩薩一切眾生安隱柔軟心慈心悲心憐愍利益心守護心
平等心世尊菩薩:「 諸眾生邪見惡意惡心行惡稠林 眾生真實正見如實。」』
是故名為成就修行。」

[0248b02] 「成就修行修行善業畢竟無盡 諸菩薩不斷三寶修行不斷 修行善業無盡是故名為成就修行
無盡意修多羅中說:『大德舍利弗諸菩薩 摩訶薩尸波羅蜜無盡修行何以凡夫受生是故人中十善
欲界諸天福報功德色界 諸天無量無色界 外道仙人所有退失神通
一切聲學無學入涅槃 辟支佛大悲心舍利 菩薩淨戒無有何以於是
一切無盡無盡菩提不可 如來無有。』

[0248b16] 「成就修行遠離身見煩惱 諸菩薩十善業道我見 清淨業道是故菩薩成就修行
中說:『清淨所謂不著我相戲論。』如是 是故名為成就修行

[0248b21] 「成就修行成就一切清淨 諸菩薩修行善業道一一切 清淨菩薩善業成就修行應知
修多羅中說無盡意:『舍利弗菩薩 戒眾六十六清淨修治不可何等 六十六一者眾生二者
財物不生竊盜婦女 四者諸眾生無有欺誑五者兩舌眷屬知止無有惡口
無有綺語善說樂事 不貪無瞋恚惡言 十一深信
十二善法十三信敬 尊重聖眾十四五體投地志念 十五五體投地思惟十六
十七堅持禁戒一切乃至十八不依 十九穿二十
二十一 專長白法二十二隨意 自在二十三讚歎智者
二十四正念二十五 一切二十六 防護二十七持名諸佛
二十八知足無不二十 少欲三十淨戒身心寂滅三十一阿蘭若憒閙
三十二聖種三十 威儀一切善根自在三十四 說戒無不歡喜三十五
心戒眾生三十六悲心能忍 三十七心戒不懈怠三十八 捨心三十九自省
善分四十短缺 四十一守護四十二教化眾生四十三忍辱
四十四精進不退四十五禪定四十六智慧多聞善根厭足四十七
多聞博學堅牢四十八親近 成菩提四十九遠離惡知識 遠離惡道五十不惜
五十一不惜勤行善根五十二清淨五十三 邪命心行清淨五十四
畢竟清淨五十五修善行業 五十六心下五十七 遠離五十八
平直五十九柔和 六十調伏惱害六十一 寂滅無垢六十二
六十三化眾生六十四正法不違如實六十五 成就諸眾生平等六十
親近佛戒入佛三昧具足一切諸佛 。』是故名為成就修行

[0249a19] 「成就修行不共 諸菩薩成就修行十善業道攝取菩提心 菩提不共是故名為成就
修行應知聖者娑伽羅龍王中說:『龍王離殺生人清淨遠離殺生一切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
自在壽命無量。』如是。」

[0249a26] 問曰:「業道云何業道?」

[0249a26] 答曰:「云何造作名為業相 地獄業道自體名為
業道相應心 業道唯心 共相應名業道。」

[0249b02] 問曰:「 地獄何故業道?」

[0249b04] 答曰:「根本相應 不能業道。」

[0249b05] 問曰:「一切 飲酒食肉一切如是 一切禮拜供養恭敬遠離飲酒如是
善行何故以為業道?」

[0249b08] 答曰:「遠離飲酒 心業非身口業是故 相應業道。」

[0249b11] 問曰:「名為業道如是 業道一切法應名業道若爾何故 業道無量業道?」

[0249b13] 答曰:「 惡行善行業道 無量。」

[0249b15] 問曰:「不然 不定遠方 便為重正業是故以為 業道無量。」

[0249b18] 答曰:「不然何以 遠方便世間眾生 遠方便業道深重餘者
不能是故不定 一切法應名業道不然 一向飲酒
以是名為業道 餘者名為業道。」

[0249b25] 問曰:「遠離殺生殺生 ?」

[0249b26] 答曰:「殺生一者二者 不定眾生相四者疑心五者捨命方便
名為 殺生身業身口意業名為殺生。」

[0249b29] 問曰: 「有人殺生譬如 如火
殺生悉皆應得 殺生罪報。」

[0249c04] 答曰:「不然何以無心得罪 阿羅漢不得涅槃 世間眾生如是
世間不然以是 得罪如火不然何以 惡業惡心猶如
如是惡業惡心殺生不能是故相應。」

[0249c11] :「云何死者受苦殺生不得罪報?」

[0249c12] 答曰: 「不然何以 有罪利益眾生有福善根慈悲 滅盡定得罪。」



[0249c16] ◎問曰:「何故?」

[0249c16] 答曰:「自命。」

[0249c16] 問曰:「 命者不得罪報?」

[0249c17] 答曰:「無可他人 生人殺生自殺無可
不得惡報 殺生是故自殺不得。」

[0249c21] :「自殺殺心人命破壞 捨離人趣殺業成就何故不得殺生罪報?」
答曰:「若爾阿羅漢應得 羅漢阿羅漢 獲得無罪何以
瞋心是故自殺不得

[0249c28] 「不定眾生相定眾生相不定眾生相眾生相名為不定眾生相定眾生相 某人名為
不得 一切得罪 眾生相

[0250a04] 「疑心殺生 眾生眾生慈悲心 眾生殺生

[0250a06] 「捨命方便不善心眾生 命根慈悲心眾生心 便是名為

[0250a10] 「相者作者作者 作業無記 法相不斷。」

[0250a12] 問曰:「云何名為?」

[0250a12] :「 處處中說中說如如 中說可見無作色不可
名為可見 如是 名為得名身業自在人
仙人瞋心眾生使者 自在人夜叉瞋心 眾生自在人仙人殺生使
身業自在人仙人成就 身業受戒受戒動口 受戒默然不動羯磨
成就身業如是口業舉手如是 前事成就口業應身作業
不動種種身業方便 成就身業

[0250a29] 「有人成就 殺生意業身業不然何以心念
可是口業可是意業 殺業自在人眾生仙人心念 眾生應斷不然
使夜叉身業殺生 不如自在人仙人 不成自在
人口殺生使自在人得證見道使者後方殺生 見道已然殺生不然遠離
殺生破戒惡心是故不以二業 殺生何以差別不善無記業相各異差別
如是身口意業差別遠近方便 殺生。」

[0250b17] 問曰:「畢竟不成?」

[0250b17] 答曰: 「不成何以過時 何等方便何等
得罪無罪身業作業名為身業作業隨身名為身業。」

[0250b23] 問曰:「云何殺生?」

[0250b23] 答曰: 「無實和合名為殺生樹林 有神神我殺生。」

[0250b25] 問曰: 「何等過去未來 現在過去過去已滅未來未來 現在剎那不住。」

[0250b28] 答曰:「有人 現在未來世和合有人 現在現在
有人五陰因緣 有人現在壞色 不可有人殺害
五陰不可色陰色陰 水乳有人 無記無記
其二一切 應知。」

[0250c09] 問曰:「如來修多羅中說二種一者二者作業二種廣說 意業云何差別
即是一切 依止身故即是一切 口業即是一切 。」

[0250c15] 答曰:「三次心思即是心業心業起身口業 起身口業如是次第應知
應知口業差別應知身業作者 威儀依止形相名身作業。」

[0250c20] 問曰:「去來名為身業不來 名為?」

[0250c21] 答曰:「去來身業 何以一切有為法剎那不住剎那 何處不來云何而言去來
名為身業。」

[0250c24] 問曰:「不然何以若一 剎那不住如是說有法剎那 不住云何而言?」

[0250c26] 答曰:「 不然何以有為法畢竟不住 一切有為諸法無緣自然
可作因緣 即是無物無物有為法 無緣自然不滅
不滅若是應變 如是應從因緣。」

[0251a04] 問曰:「 有法因緣因緣 一切現見以是一切法 因緣。」

[0251a07] 答曰:「云何 因緣自然 法滅不見因緣自然
不見云何本相因緣 不生是故不見因緣 鈴聲如是比智。」

[0251a12] 答曰:「可作 事故一法因緣一切 皆因應有因緣猶如生法
一切因緣生無有不從因緣 心聲因緣不待因緣。」

[0251a16] 問曰: 「不然何以以後生前心滅 生前是故得知 因緣。」

[0251a19] 答曰:「不然何以心聲 相待決定 苦樂如是以前心聲
後心云何心聲 是故法滅不從因緣。」

[0251a23] 問曰:「 不住滅法非法 滅法是故因緣。」

[0251a25] 答曰:「 不然何以無物云何 滅法非法剎那不住剎那剎那心中
不能如是一切有為諸法 應知

[0251a29] 「如是即是何等火焰 何等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