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15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五十三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根蘊第六中等心納息第四之三
[0777c08] 問此中何者是想。何者是微細。何者是微 微。有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是想。無所有 處是微細。非想非非想處是微微。有說。空無
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是想。非想非非想 處是微細。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緣。入滅盡 定是微微。有說。非想非非想處亦是想。亦是
微細。亦是微微。所以者何。非想非非想處。 有上中下。上者是想。中者是微細。下者是微 微。問若俱一地有何差別。有說名則差
別。謂此名為想。此名微細。此名微微。有 說。品亦差別。謂上者名想。中者是微細。下 者是微微。有說。想微細現在前時能修未來
聖道。微微現在前時不修。有說。想微細現 在前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四。微微現 在前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三。除身念住。
有說。想微細有曾得。有未曾得。微微唯未 曾得。
[0777c25] 問此中因論生論何故入滅定心。通曾得未 曾得。出滅定心唯曾得耶。答入定心多加行 用功力。極作意起故。通曾得未曾得。出定
心與上相違故唯曾得。有說。入定心能策勵 增益發起於定故。通曾得未曾得。出定心 與此相違故唯曾得。有說。入定心唯有漏
故。通曾得未曾得。出定心通有漏無漏故 唯曾得。問此中因論生論何故入定心唯有 漏。出定心通有漏無漏。答入定心隨順心斷
故唯有漏。由此心不堅不強。無勢力久住。 不令餘心無間而起。如朽敗種故於心斷 極為隨順。出定心與此相違。故通有漏無
漏。有說。入定心以定為寂靜非無漏道。以 有為寂靜故唯有漏。有說。以此定是次第 定。從非想非非想地心無間而起。聖道極 至無所有處故。入定心唯是有漏。
[0778a12] 問入滅定心為何所緣。出滅定心為何所緣。 答入定心緣定。出心亦爾。問若入定心緣定。 出心亦爾者云何不入時則出。出時則入
耶。答入定時期心欲入。出定時期心欲出。 由期心故無有錯亂。又入定心緣未來定。 出定心緣過去定。由所緣故亦無錯亂。問 若入定心緣未來定者。為緣幾許未來定
耶。有說。但緣初剎那定。有說。通緣應相 續起者。評曰應說此入定心。緣未來定。 而不可說緣何剎那。不緣何剎那。以未 來定有多剎那未有先後。雜亂住故。問若
出定心緣過去定。為緣幾許過去定耶。答 有說。但緣最後剎那定。有說。通緣曾相續 起者評曰。應說此出定心緣過去定。而不 可說緣何剎那。不緣何剎那。以過去定
有多剎那相雜住故。
[0778a28] 問入滅盡定時。滅何等心心所法。為過去 為未來。為現在。若過去者過去已滅。復何 所滅。若未來者未來未至。云何可滅。若現
在者現在不住。復云何滅。設非定力亦自 滅故。答應作是說。滅於未來。問未來未至 云何可滅。答住現在世。遮於未來心心所
法。令不相續故說為滅。如斷城路閉門。 竪幢不令人入出。說名除寇。此亦如是。有 說。通滅未來現在。問現必不住。復云何滅。
設非定力亦自滅故。答先現在世心心所法。 令有緣法續起而滅。今現在世心心所法。不 令有緣法續起而滅。此由誰力。所謂定滅。
問出滅定時。何等心心所法現在前耶。有 作是說。先所遮止住未來世心心所法。今 現在前。有餘師說。餘未來世心心所法今現
在前。先所遮止住不生法不可復起。評曰。 應說起未來世心心所法。而不可說起何 等。不起何等。以未來世有多剎那。未有 先後雜亂住故。問滅盡定有得過去修未來
耶。有說。此定無得過去及修未來。如天眼 耳。若作是說。無得過去修未來者。彼說定 初剎那唯成就現在定。餘剎那成就過去現
在。出此定已唯成就過去。有說。此定有得 過去及修未來。如他心智宿住智等。若作 是說。有得過去未來修者。彼說定初剎那
成就未來現在定。餘剎那成就三世。出此 定已成就過去未來。如是說者。應如初說。 若謂此定有得過去修未來者。退此定已 後還起時。應說還得先所得者。而實此定
退復起時。名得未曾得定。如不犯重而還 家者。後更出家名得未曾得戒。彼亦如是。 問此滅定何處起。答在欲色界非無色界。
若初起唯欲界。若此起已於此定退命終生 色界中。由串習力復能現起。餘者不能。云 何知然。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告苾芻眾
言。若苾芻戒定慧具足者。能數數入出滅 受想定。彼於現法及將死時。若不能辨 如來聖旨。命終超段食天處。生在意成身天 中。於彼復能數數入出滅想受定。斯有是
處應如實知。時具壽鄔陀夷。在彼會坐。語 尊者舍利子言。彼苾芻生意成身天。能數 入出滅想受定無有是處第二第三亦如 是說。問何故具壽鄔陀夷再三違逆尊者舍
利子。答彼之所疑非無處所。彼作是念。得 此定者必已離無所有處染。命終應生非 想非非想處。於彼必無起此定理。又彼不
了舍利子意。是故現前再三違逆。問舍利子 有何意趣。彼具壽云何不了。答舍利子說 生色界者。鄔陀夷說生無色界者。舍利子說
退者。鄔陀夷說不退者。由此不了故三違 之。問尊者何故不開悟彼。而致重違逆耶。 答尊者念言。誰能開悟如是愚執自是者耶。
有說。尊者念欲開悟。由再三違逆故彼意 便止。如箭喻經說。有眾多增上慢苾芻。於 佛前各自讚美。我生已盡。乃至廣說。佛時
欲為說斷慢法。由諸苾芻自讚不止故彼 心便息。世尊具足普緣大悲。尚於慢人說 法心息。何況尊者舍利子耶。有說。尊者作 如是念。此所論事必聞於佛。佛當以此呵
鄔陀夷及阿難陀。當使此誡經歷千載。令 無智者不敢違於智人所說。尊者復念。如 是苾芻於大眾中再三違我竟。無同梵行 者隨喜我之所說。今應詣佛決判此事。念
已則時往至佛所。頂禮雙足退坐一面。 告苾芻眾若苾芻戒定慧具。乃至廣說。時鄔 陀夷亦在彼會。復作如上違逆之言。尊者 爾時作如是念。彼故於大師所違反我說。
又無同梵行苾芻稱讚於我。我於今者唯 應默然。時舍利子便默然住。爾時佛告鄔陀 夷曰。汝以何等為意成身天。豈不欲說 非想非非想處耶。彼答如是。世尊告曰。汝
是愚人盲無慧眼。云何與上座苾芻論甚 深阿毘達磨。佛於爾時現前呵責鄔陀夷 已。復責具壽阿難陀言。汝見愚人觸惱上 座。何緣捨置曾不呵止。世尊爾時呵責是
已。便入靜室宴寂而住。問鄔陀夷有過故。 世尊呵之。彼阿難陀何過被責。答鄔陀夷是 阿難陀共住弟子。故佛責以不善教誨。復
次鄔陀夷是阿難陀攝徒眾者。故佛訶其不 如法告示。復次尊者阿難陀是佛攝徒眾者。 故佛責曰。汝何不知如法說者。非法說者。
復次諸對法者所說甚深。非多人所知。唯除 佛及舍利子。阿難亦以多聞力知故。佛責 曰。汝知此義何不稱讚上座所說以攝受 法朋耶。由此等緣故佛呵責。以是義故知
滅盡定欲界初起。退生色界復能現前。餘不 能起。
[0779a28] 問何故生色界中。能初起靜慮無色而非 滅定耶。答靜慮由三緣故初起。一由因力。 二由業力。三由法爾力。由因力者。謂於餘
生曾近起滅此靜慮故。由業力者。謂彼地 順決定受業。已造作增長將與果故。由法 爾力者。謂世界壞時下地有情必生上故。無
色由二緣故初起。一由因力。二由業力。由 因力者。謂餘生中曾近起滅此無色故。由 業力者。謂彼地順決定受業。已造作增長將
與果故。不由法爾力。第四靜慮以上無世 界壞故。滅盡定由一緣故初起。謂由說力 唯欲界中有佛說故。能起現前不由因力。 以餘生中未曾起滅此滅定故。不由業力
以此定非業性故。不由法爾力。以無色中 無世界壞故。問何故生欲色界能起滅定。 非無色界耶。答命根依二法轉。一色。二心。
此定無心斷心起故。生欲色界起此定時。 心雖斷而命根依色轉。生無色界色雖斷 而命根依心轉。若生彼起此定者色心俱 無。命根無依故應斷。是應名死。非謂入
定。是故生彼界不起。問退此定已命終生 下三無色不。有說。不生。所以者何。退此 定已容生二處。一能起此定處。二受此定
異熟處。色界雖非受此定異熟處。而是能 起此定處。非想非非想處雖非能起此定 處。而是受此定異熟處下三無色二事俱無 故。退此定無容生彼。有說。亦生。然生彼
者不名身證及俱解脫。若作是說則為善 通毘木差羅所說。如說。身證於淨四無色 定。或成就一。或成就四。云何一。謂生非想
非非想處。云何四。謂生欲色界。如身證俱 解脫亦爾。下三無色。必不成就滅盡定故 不得二名。評曰。應知此中初說為善。
[0779c03] 問住滅盡定得經幾時。答欲界有情諸根 大種由段食住。若久在定則在定時身雖 無損後出定時身便散壞。故住此定但應
少時。極久不得過七晝夜。段食盡故。云何 知然。曾聞於一僧伽藍中。有一苾芻得滅 盡定。食時將至。著衣持鉢詣食堂中。是日
打揵穉少晚。彼苾芻以精勤故。便作是 念。我何為空過。此時不修於善遂不觀後 際。則立誓願入於滅定。乃至打揵穉當 出時。彼僧伽藍有難事起。諸苾芻等散往他
處。經於三月難事方解。苾芻還集僧伽藍 中。纔打揵穉。彼苾芻從定而出則便命 終。復有一苾芻得滅盡定。而常乞食。於日 初分著衣持鉢方欲詣村。遇天大雨恐
壞衣色少時停住。則作是念。我何為空 過。此時不修於善遂不觀後際。則立誓 願入於滅定。乃至雨止當出。有說。爾時 雨經半月。有說。一月其雨方止。彼從定出
則便命終。由此故知生於欲界。若久在定 則在定時身雖無損後出定時身便散壞。 故住此定但應少時極久不得過七晝夜。 色界有情諸根大種不由段食之所任持
故。住此定或經半劫。或經一劫或復過此。 問若有苾芻不立誓願入滅盡定。云何當 出。答法爾應出。如有心定。又彼苾芻或欲 飲食。或欲便利。以彼在定雖不為損出
則致患故。由此因必應出定。問異生能 入滅盡定不。尊者世友說。不能入。契經說。 為聖者定故。若異生能入者亦應名異生 定有說。異生必欣上地離下地染。如尺蠖
虫。非想非非想處無上地可欣故。諸異生不 能離彼染。若不離彼見所斷染。必無有 能入滅盡定。故諸異生不能入此定。有說。
異生如如入定則如是如是身心安息。由安 息故加行慢緩。是以不能入滅盡定。大德 說曰。異生不能入滅盡定。以諸異生如如 入定則如是如是我見堅牢。怖邊際滅起
深坑想。是故不能入滅盡定。
[0780a12] 問菩薩為入滅盡定不。尊者世友說不能 入。契經說。為聖者定故。若菩薩能入者亦 應名異生定。有說。菩薩必欣上地離下地
染。如尺蠖虫。廣說如前。有說。菩薩能入此 定。以諸菩薩求一切智。於一切處皆悉尋 求。若當不能入此定者何名尋求一切 處耶。大德說曰。菩薩不能入滅盡定以諸
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 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 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故。雖有能而 不現入。此說菩薩未入聖位。
[0780a23] 問已知菩薩前眾同分中未曾起滅定。後眾 同分中為先起滅定。後證無上正等菩提 為先證無上正等菩提。後起滅定。若先起
滅定者。云何名為不起意樂。云何非起不 同分心。云何名三十四心剎那得一切智。若 先證無上正等菩提者。云何菩薩名滿學 者。云何得盡智時名善辦所作。云何盡智
起已名俱解脫。答外國諸師作如是說一 切菩薩先起滅盡定。後證無上正等菩提。問 云何名為不起意樂。答彼說一切菩薩先離 無所有處染。起如是決定意樂。我當不起
于座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得不還果 起滅盡定。證於無上正等菩提。如所思惟 後皆證得。由此故說不起意樂。問云何非 起不同分心。答彼說誰言菩薩不起不同分
心。然菩薩有不同分心。設有此言亦不違 理。不違所立本意樂故。問云何說三十四 心剎那得一切智。答彼說此依無漏心說。 不論入出滅盡定心。迦濕彌羅國毘婆沙師
說。一切菩薩先證無上正等菩提後起滅盡 定。問云何菩薩名滿學者。答此依根滿果 滿而說。不說定滿。斯有何過。問云何得盡
智時名善辦所作。答解脫障。有說。以下無 智為體。有說。於定不自在為體。有說。諸 定不得為體。若說以下無智為體者。世尊
得盡智時已斷一切無智。已生彼對治智 由此故名解脫障斷。若說於定不自在為 體者。彼說世尊得盡智時於一切靜慮解 脫等持等至。若入若出皆得自在。由此故
名解脫障斷。若說諸定不得為體者。彼說 世尊得盡智時。已得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 至。由此故名解脫障斷。是故得說善辦所
作。問云何盡智起已名俱解脫。答已得彼定 入出心故名俱解脫非得定體則由此 理名離染得。後時不由加行起故。是以菩 薩三十四心剎那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云何
名為三十四心剎那。謂菩薩先離無所有處 染。後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於見道中 有十五心剎那。道類智時為第十六則此 名斷有頂加行。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復有
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是名三十四心剎那。菩 薩依此證無上覺。
[0780c07] 如契經說。毘舍佉鄔波索迦。詣達磨陣那 苾芻尼所。問言。聖者諸苾芻等。念何當言 入滅盡定。苾芻尼告毘舍佉言。諸苾芻等
入滅定時。終不念言我今入滅定或復當 入。然由先時調練心故。心轉微細隨順趣 入。問將欲入滅定時。先敷繩床次洗足已 結跏趺坐端身繫念。後便入定。於此中間豈
不作念我今入滅定或復當入。答遠加行 中雖有此念。而從欲界善心無間入初靜 慮。乃至漸次入滅盡定。於此隣近加行位 中。必不念言我今入滅定或復當入復問。
聖者諸苾芻等。念何當言出滅盡定。苾芻 尼告毘舍佉言。諸苾芻等出滅定時。終不 念言我今出滅定或復當出。然彼身命六 處為緣。及本要期出滅盡定。或由飢渴便
利所惱。在定雖不為損出則作患故。彼法 爾出於滅定。又問。聖者諸苾芻等入滅定 時。先滅何法。身行耶。語行耶。意行耶。苾芻
尼言。諸苾芻等入滅定時。先滅語行。次身 行。後意行。問入滅定時滅意行可爾。身語 行云何。謂從初靜慮入第二靜慮時語行 已滅。從第三靜慮入第四靜慮時身行已
滅。如何方說入滅定時滅身語行。答入滅 定時有遠有近。遠滅身語行。近滅意行。又 從入初靜慮。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皆名入
滅定時。為入滅定起。此諸地現在前故。是故 無過。復問聖者諸苾芻等出滅定時。先起 何法。身行耶。語行耶。意行耶。苾芻尼言。諸
苾芻等出滅定時。先起意行。次身行。後語 行。問出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