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17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七十一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定蘊第七中攝納息第三之六
[0859c23] 頗有味相應四靜慮頓得耶。答有。謂色愛盡 起欲界梵世纏退時。若無色界歿生欲界梵 世時。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雖明得捨。而
未分別漸頓。今欲顯示漸頓差別。又復前 以味等三種相對分別。今欲於中唯明自 類。故作斯論。頓謂俱時。漸謂先後。此中顯
味相應四靜慮於二時頓得。謂退時生時。退 者從色愛盡。生者從無色歿。彼起欲界梵 世纏退。及生欲界梵世時。於四味相應俱
時得故。頗有味相應四靜慮頓捨耶。答無。 以無俱時能離四地染故。頗有味相應四 靜慮漸得耶。答有。此亦二時漸得。謂退及
生。退者從色愛盡。次第起下一一靜慮纏 退時。生者從無色歿。次第生下一一靜慮 地時。彼於四味相應。漸次而得。頗有味相
應四靜慮漸捨耶。答有。以必先離初靜慮 染。乃至後離第四靜慮染故。頗有淨四靜 慮頓得耶。答無。以無先不成就淨四靜慮。
今俱時得故。頗有淨四靜慮頓捨耶。答有。 謂遍淨愛盡。起欲界纏退時。若欲界梵世歿 生無色界時。此中顯淨四靜慮於二時頓
捨。謂退時越界地時。應准配釋。頗有淨四 靜慮漸得耶。答有。謂先離欲界染時得初 靜慮。乃至後離第三靜慮染時得第四靜 慮故。從無色界歿次第生下四靜慮時。雖
亦名漸得。而得一捨一故。非此所說。頗有 淨四靜慮漸捨耶。答有。此亦二時漸捨。謂退 時越界地時。退者謂漸次起下地纏退時。越
界地者。謂從下漸次生上地時。從上靜慮 次第生下靜慮地時。雖亦名漸捨。而捨一 得一故。非此所說。頗有無漏四靜慮頓得
耶。答有。謂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若得 阿羅漢果。有餘於此不說得阿羅漢果。以 先學位已得無漏四靜慮故。然於此應說 得阿羅漢果。以學所得皆捨今頓得無學
故。頗有無漏四靜慮頓捨耶。答有。謂聖者 遍淨愛盡起欲界纏退時。雖得果練根及即 彼不起欲界纏。而退時亦有頓捨無漏四
靜慮。而即時還得。是故不說。頗有無漏四 靜慮漸得耶。答有。以聖者離下地染及有 起勝果道時漸次得故。頗有無漏四靜慮 漸捨耶。答有。以聖者遍淨愛盡漸次起下
地纏退時。漸捨無漏四靜慮故。頗有味相 應四無色頓得耶。答有。謂阿羅漢起欲色界 空無邊處纏退時。此中無容有生時得。頗
有味相應四無色頓捨耶。答無。如前釋。頗 有味相應四無色漸得耶。答有。此中若退時 於四有漸得。生時於三有漸得。頗有味相
應四無色漸捨耶。答有。如前釋。頗有淨四 無色頓得耶。答無。以無先不成就淨四無 色今俱時得故。問得果練根時。於淨四靜
慮淨四無色。皆有頓修。何故前靜慮中及此 無色。皆答無耶。答彼皆先有不捨。今但更 得少分故非此中所說得義。頗有淨四無
色頓捨耶。答有。謂無所有處愛盡起欲色界 纏退時。此中無容有越界地捨。頗有淨四 無色漸得耶。答有。如前釋。頗有淨四無色
漸捨耶。答有。此中退時於四有漸捨。越地 時於三有漸捨。頗有無漏三無色頓得耶。 答有。謂得阿羅漢果時。無學練根時。雖亦
頓得而非別類。是故不說。又彼亦名得阿 羅漢果時。故不別說。頗有無漏三無色頓 捨耶。答有。謂聖者識無邊處愛盡。起欲色
界纏退時。所釋如前。頗有無漏三無色漸 得耶。答有。以離下地染。及有起勝果道 時。漸次得故。頗有無漏三無色漸捨耶。答
有。以聖者識無邊處愛盡。漸次起下地纏 退時。漸捨無漏三無色故。
[0860c04] 身語表無表依何定滅。答身語表依初或未 至。身語無表依四或未至。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說表無表業非實有者意。明表無
表業皆是實有。又為遮說身語表業。乃至 第四靜慮無表業。乃至有頂。今欲顯身語表 乃至梵世無表。乃至第四靜慮。故作斯論。問
何故上三靜慮無身語表業耶。答身語表業 尋伺所等起。若地尋伺可得。則有身語表 業故。契經言。尋伺已語非不尋伺。身表亦
應尋伺已作非不尋伺。上三靜慮尋伺滅故 無身語表。問何故上地無尋伺耶。答尋伺 麁動不寂靜。上地微細寂靜故。問何故身語
無表唯至第四靜慮。非上地耶。答善無表 業對治不善無表故。有不善無表唯在欲 界無色界。於欲界四遠所遠故彼不有。復 有說者。色界乃至第四靜慮。皆能厭惡欲界
惡業。上地不爾。有說。無表依色身大種。彼 無色身及大種故亦無無表。此中身語表 業有善不善無記。不善者欲界繫依未至定
滅。善無記者欲界初靜慮繫。欲界繫者依未 至定滅。初靜慮繫者。依未至定初靜慮。靜 慮中間。第二靜慮近分滅。未至言通八近
分。及靜慮中間。以皆非至根本定故。然此 中所說定者。有說。依無漏定說。有說。依 有漏無漏定說。若說依無漏定說者。彼說
未至言顯未至定靜慮中間。若說依有漏無 漏定說者。彼說未至言顯未至定。靜慮中 間及第二靜慮近分。又此中所說滅者。有說。
通依種類滅說。有說。唯依究竟滅說。若說 通依種類滅說者。彼說未至言攝三地。於 未至定中攝有漏無漏。以此能滅欲界初 靜慮繫身語表故。若說唯依究竟滅說者。
彼說未至言亦攝三地。於未至定中唯攝 無漏。以此能滅初靜慮繫身語表故。由此 故說身語表依初或未至滅。身語無表有善 不善。不善者欲界繫。依未至定滅善者欲界
四靜慮繫。及不繫。欲界繫者。依未至定滅。 初靜慮繫者。依初靜慮未至定靜慮中間第 二靜慮近分滅。乃至第四靜慮繫者。依四靜
慮未至定靜慮中間及空無邊處近分滅。然 此中所說定者。若說依無漏定說者。彼說 未至言顯未至定靜慮中間。若說依有漏無 漏定說者。彼說未至言顯未至定。靜慮中
間。及上四近分。又此中所說滅者。若說依種 類滅說者。彼說未至言攝未至定。靜慮中 間。上四近分。於未至定中攝有漏無漏。依
此能滅欲界繫。乃至第四靜慮繫身語無表 故。若說依究竟滅說者。彼說未至言唯攝 未至定。靜慮中間。空無邊處近分。於未至定
中唯攝無漏。依此能滅第四靜慮繫身語 無表故。由此故說身語無表依四或未至 滅。表無表業廣說如業蘊。
[0861a27] 三惡行三妙行三不善根三善根依何定滅。 答依未至。此中三惡行欲界繫。依未至定 滅。身語二妙行欲界四靜慮繫及不繫。欲界
繫者。依未至定滅初靜慮繫者。依初靜慮 未至定靜慮中間第二靜慮近分滅。乃至第 四靜慮繫者。依四靜慮未至定靜慮中間空
無邊處近分滅。意妙行九地繫及不繫。欲界 繫者。依未至定滅。初靜慮繫者。依初靜慮。 未至定靜慮中間第二靜慮近分滅。乃至無
所有處繫者。依七根本未至定靜慮中間非 想非非想處近分滅。非想非非想處繫者依 七根本未至定靜慮中間滅。然此中依三惡 行近對治說三妙行故。但言依未至滅三
不善根。欲界繫依未至定滅。三善根九地繫 及不繫。所依定滅。如意妙行說。此中亦依 三不善根近對治說三善根。故亦但言依未
至滅三惡行。乃至三善根如業蘊等廣說。 四非聖語四聖語。四生。四種入胎。四識住。 依何定滅。答四非聖語。四聖語。胎卵濕生。
四種入胎。依未至。化生後三識住依七或 未至。色識住依四或未至。四非聖語者。謂不 見言見。不聞言聞。不覺言覺。不知言知。問
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 經說。四非聖語。謂不見言見乃至廣說。契經 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契經是此論所依
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分別。故作斯論。云 何不見言見非聖語。答非眼所得。非眼識 所了。名非所見。此非所見說名不見。若有
於所不見不見想轉。他問言。汝於是事曾 見不。彼或自為或為他。或為名利。便覆此 想此忍此欲。答言我見。是名不見言見非
聖語。復有此類於見不見想轉。而言見成 非聖語。問何故復說此耶。答為顯希有事 故。如說。頗有於見言見。亦如於不見言
見。成非聖語耶。答有。謂如有一於所見事 不見想轉。他問言汝於是事曾見不。彼或 自為。或為他。或為名利。便覆此想此忍
此欲。答言我見。彼於爾時如不見言見成 非聖語。是亦名為不見言見非聖語。如廣 說不見言見非聖語。如是不聞言聞。不覺
言覺。不知言知非聖語。廣說亦爾。復有四 非聖語。謂見言不見。聞言不聞。覺言不覺。 知言不知。云何見言不見非聖語。答若眼
所得眼識所了說名所見。此所見說名見。若 有於所見見想轉。他問汝於是事曾見 不。彼或自為。或為他。或為名利。便覆此想
此忍此欲。答言不見。是名見言不見非聖 語復有此類。於不見見想轉。而言不見。 成非聖語。問何故復說此耶。答為顯希有 事故。如說。頗有於不見言不見。亦如於
見言不見成非聖語耶。答有。謂如有一 於所不見事見想轉。他問言。汝於是事曾 見不。彼或自為。或為他。或為名利。便覆此
想此忍此欲。答言不見。彼於爾時如見言 不見成非聖語。是亦名為見言不見非聖 語。如廣說見言不見非聖語。如是聞言不
聞。覺言不覺。知言不知非聖語。廣說亦爾。 問如是所說便有八非聖語。或十六。何故 但說四耶。答以所依事唯有四故。謂一切
非聖語皆依見聞覺知事起故唯說四。復次 略故說四。廣則有八或十六。復次總故說 四。別則有八或十六。如總別如是。不分
別分別。不遍言遍言。無異言有異言。頓說漸 說應知亦爾。問非聖語以何為自性。答以 虛誑語為自性。問何故此語名非聖耶。答
以不善故名非聖。復次於非聖相續中。現 前故名非聖。復次非聖所成就故名非聖。復 次非聖所說故名非聖。復次非聖由此得非
聖名故名非聖。集異門說。何故名非聖。答 由此能引不可愛。不可憙。不可樂不悅意不 如意果。故名非聖。此顯等流果。復次由此
能招不可愛不可憙不可樂不悅意不如意 異熟。故名非聖。此顯異熟果。此非聖語或 不律儀所攝。或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是業
道唯不善。問頗有非聖語非業道。是無記色 界繫耶。答有。如大梵王對馬勝苾芻所說 語等。彼雖亦名非聖語。然非此中非聖語
攝。以此中所說事或顛倒或不顛倒而想必 顛倒故。阿羅漢獨覺等亦有不見言見等 事。而亦非此非聖語攝。以非覆想說故。如 人想見杌而說見人。又如尊者目連記當
生男而後生女。又言我住無所有處定。聞 曼陀抧尼池中有多龍象振鼻哮吼。應知 彼說皆非妄語以事雖倒而想無倒故。唯 佛世尊無有如是錯謬所說。永拔一切無
知習故。現前了達三世境故。四聖語者。謂 不見言不見。不聞言不聞。不覺言不覺。不 知言不知。問何故復作此論。答為欲分別
契經義故。如契經說四聖語。謂不見言不 見。乃至廣說。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 今欲分別故作斯論。云何不見言不見聖
語。答不見義如前釋。若有於所不見不見 想轉。他問言。汝於是事曾見不。彼不自為。 不為他。不為名利。即時如實不覆此想此
忍此欲。答言不見。是名不見言不見聖語。 復有此類於見不見想轉。而言不見成聖 語。問何故復說此耶。答為顯希有事故。如 說頗有於見言不見。亦如於不見言不
見成聖語耶。答有。謂如有一於所見事 不見想轉。他問言。汝於是事曾見不。彼不 自為不為他。不為名利。即時如實不覆 此想此忍此欲。答言不見。彼於爾時如於
不見言不見成聖語。是亦名為不見言不 見聖語。如廣說不見言不見聖語。如是不 聞言不聞。不覺言不覺。不知言不知。聖語
廣說亦爾。復有四聖語。謂見言見。聞言聞。 覺言覺。知言知。云何見言見聖語。答見義 如前釋。若有於所見事見想轉。他問言汝
於是事曾見不。彼不自為。不為他。不為 名利。即時如實不覆此想此忍此欲。答言 我見。是名見言見聖語。復有此類。於不見
見想轉。而言見成聖語。問何故復說此耶。 答為顯希有事故。如說頗有於不見言 見。亦如於見言見成聖語耶。答有。謂如 有一於所不見事見想轉。他問言。汝於是
事曾見不。彼不自為。不為他。不為名利。 即時如實不覆此想此忍此欲。答言我見。 彼於爾時如於見言見成聖語。是亦名為 見言見聖語。如廣說見言見聖語。如是聞
言聞。覺言覺。知言知聖語。廣說亦爾。問如 是所說便有八聖語或十六。何故但說四 耶。答以所依事唯有四故。謂一切聖語皆 依見聞覺知事起故唯說四。復次略故說
四。廣則有八或十六。復次總故說四。別則 有八或十六。如總別如是。不分別分別。不 遍言遍言。無異言有異言。頓說漸說。應知亦
爾。問聖語以何為自性。答實語為自性。問 何故此語名聖耶。答以善故名聖。復次於 聖者相續中現前故名聖。復次聖者所成就
故名聖。復次聖者所說故名聖。復次聖者由 此得聖名故名聖。集異門說。何故名聖。 答由此能引可愛可憙可樂悅意如意果故 名聖。此顯等流果。復次由此能招可愛可
憙。可樂悅意如意異熟故名聖。此顯異熟 果。此聖語。或律儀所攝。或非律儀非不律儀 所攝。是業道唯是善四非聖語唯欲界繫依
未至定滅。四聖語欲界初靜慮繫。欲界繫者。 依未至定滅。初靜慮繫者。依初靜慮未至 定靜慮中間第二靜慮近分滅。然此中依四
非聖語近對治。說四聖語。故但言依未至 滅。
[0862c23] 四生中胎卵濕生唯欲界繫故。依未至定滅。 化生依七或未至滅。謂化生九地繫。欲界 繫者。依未至定滅。初靜慮繫者。依初靜慮
未至定靜慮中間第二靜慮近分滅。乃至非 想非非想處繫者。依七根本未至定靜慮中 間滅。然此中所說定者。若說依無漏定說 者。彼說未至言顯未至定靜慮中間。若說
依有漏無漏定說者。彼說未至言顯未至 定靜慮中間上七近分。又此中所說滅者。若 說依種類滅說者。彼說未至言。攝未至定 靜慮中間上七近分。於未至定中攝有漏無
漏。依此能滅欲界繫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繫 化生故。若說依究竟滅說者。彼說未至言。 唯說未至定靜慮中間。於未至定中唯攝 無漏。依此能滅非想非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