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7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 五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五
[0386a11] 五取蘊者。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 識取蘊。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 義故。謂契經說。有五取蘊。謂色取蘊乃
至識取蘊。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辯其 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分 別故作斯論。問色取蘊云何。答若色有漏 有取。彼色在過去未來現在。或起欲或起
貪或起瞋或起癡或起怖。或復隨起一心 所隨煩惱是名色取蘊。此中起欲起貪者 謂起愛結。起瞋者謂起恚結。起癡者謂起 無明結。起怖者有作是說。此中不應說或
起怖。所以者何。怖即煩惱。若說煩惱即已 說怖。問若爾此怖以何煩惱為自性。有作 是說。以有身見為自性。所以者何。執有我
者多怖畏故。若說有身見即已說怖。有餘 師說。以愛為自性。所以者何。若有愛者多 怖畏故。復有說者。以無智為自性。所以者
何。諸無智者多怖畏故。若說無明即已說 怖。評曰應作是說。此所起中應別說怖。所 以者何。有別心所與心相應。是怖自性此即
攝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心所 法內非諸煩惱。問此怖自性於何處有。答 在欲界有非上二界。問若怖自性色界中 無。云何釋通契經所說。如契經說。苾芻當
知。有極光淨先生。諸天見後生者覩劫火 焰心生恐怖。而慰喻言。大仙勿怖大仙勿 怖。我數曾見此劫火焰。燒空梵宮即於彼 滅。伽他所說。復云何通。如說。
聞說長壽天 有妙色名譽
深心懷厭怖 如鹿對師子
[0386b12] 答經頌於厭以怖聲說。問若爾厭怖有何 差別。答名即差別。謂彼名厭此名為怖。尊 者世友作如是說。怖唯欲界厭通三界。復
作是說。怖在煩惱品厭在善根品。復作是 說。怖通染污無覆無記厭唯是善。大德說 曰。於衰損事深心疑慮欲得遠離說名為 怖。已得遠離深心憎惡說名為厭。如是名
為厭怖差別。問異生聖者誰有怖耶。有作 是說。異生有怖聖者無怖。所以者何。聖者 已離五怖畏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
名畏。三怯眾畏。四命終畏。五惡趣畏。評曰 應作是說。異生聖者二皆有怖。問聖者已 離五種怖畏如何有怖。答聖者雖無五種
大怖而有所餘暫時小怖。問何等聖者有餘 小怖。為有學位無學位耶。有作是說。唯有 學位有餘小怖。以怖唯是煩惱品故。評曰
應作是說。學無學位皆容有怖。學謂預流 一來不還者。無學謂阿羅漢獨覺除佛世尊。 佛無恐怖毛竪等事。於一切法如實通達 得無畏故。或復隨起一心所隨煩惱者。謂
緣色生諸餘遍行及修所斷餘煩惱等 問受取蘊云何。答若受有漏有取。彼受在過 去未來現在。或起欲或起貪或起瞋或起 癡或起怖。或復隨起一心所隨煩惱。是名
受取蘊。此中廣釋如前。應知有差別者。謂 隨起一隨煩惱中。緣此受生諸餘遍行及 見所斷餘非遍行。
[0386c10] 如受取蘊如是想行及識取蘊廣說。應知 是名取蘊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0386c12]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取蘊。取 蘊是何義。答此從取生復能生取故名取 蘊。復次此從取轉復能轉取故名取蘊。復
次此由取引復能引取故名取蘊。復次此 由取長養復能長養取故名取蘊。復次此 由取增廣復能增廣取故名取蘊。復次此 由取流派復能流派取故名取蘊。復次此
蘊屬取故名取蘊。如臣屬王故名王臣。諸 有漏行都無有我。設有問言。汝屬於誰。應 正答言。我屬於取。復次諸取於此應生時
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故名取蘊。復次諸 取於此增長廣大故名取蘊。復次諸取於此 長養攝受故名取蘊。復次諸取於此染著難
捨。猶如塵垢染著衣服故名取蘊。復次諸 取於此深生樂著。如魚鼈等樂著河池故 名取蘊。復次此是諸取巢穴舍宅故名取蘊。 謂依此故貪瞋癡慢見疑纏垢。皆得生長。
應知此中依同分取立取蘊名。謂依欲界 取名欲界取蘊。依色界取名色界取蘊。依 無色界取名無色界取蘊。如依三界同分 取立取蘊名。依九地取應知亦爾。此於界
地無雜亂故。若於相續容有雜亂。謂依 自取他蘊名取蘊亦依他取自蘊名取蘊。 若於相續無雜亂者。一切外物應非取蘊。 以外物中無諸取故。然諸外物依有情取
立取蘊名互生長故。
[0387a09] 問蘊與取蘊有何差別。答名即差別彼名為 蘊此名取蘊。復次蘊通有漏無漏。取蘊唯 有漏。復次蘊攝三諦取蘊攝二諦。復次蘊
攝十七界一界少分。取蘊攝十五界三界少 分。復次蘊攝十一處一處少分。取蘊攝十處 二處少分。復次蘊攝五蘊取蘊攝五蘊各 少分。復次於蘊中有流轉者受訶責。有還
滅者受讚歎。於取蘊中有流轉者受訶責。 無還滅者受讚歎。蘊與取蘊是謂差別 六界者。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問 何故作此論。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本論
師隨自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相故不應 責。復次不應詰問此本論師。所以者何。世 尊施設十八界已。復於此中略出少分施 設六界。故此六界十八界中攝五界全四界
少分。五界全者。謂前五識界。四界少分者。謂 色觸意及意識界。此中空界攝色界少分。地 水火風界攝觸界少分。識界攝意界意識界
少分。以此二界通有漏無漏。識界唯攝有 漏分故。由此六界十八界中攝五界全四 界少分。問置本論師。世尊何故十八界中略 出少分施設六界。答觀受化者所宜差別。
謂有所化於所知境但愚少分。或有所化 於所知境愚於一切。愚少分者為說六界。 愚一切者為說十八界。復次世尊所化有 利根者。有鈍根者。為利根者說六界。為鈍
根者說十八界。復次世尊所化有開智者 有說智者。為開智者說六界。為說智者。 說十八界。復次世尊所化有樂略者有樂 廣者。為樂略者說六界。為樂廣者說十
八界。復次於十八界為略現門故說六界 謂十八界中有是色有非色。若說前五界。 當知已說諸是色界。若說識界。當知已說 諸非色界。復次十八界中有有見有無見。
若說空界。當知已說諸有見者若說餘五 界。當知已說諸無見者。復次十八界中有 有對有無對。若說前五界。當知已說諸有 對者。若說識界。當知已說諸無對者。復次
十八界中有相應有不相應。若說識界。當 知已說諸相應者。若說餘五界。當知已說 不相應者。如相應不相應。如是有所依無所
依。有所緣無所緣。有行相無行相。有警覺無 警覺。應知亦爾。復次由此六界能生能養 能長有情色無色身故復施設。能生者。謂識
界。能養者謂地水火風界。能長者謂空界。復 次由此六界能引能持能增有情色無色 身故復施設。能引者謂識界。能持者謂地水
火風界。能增者謂空界。復次由此六界是根 本有情事。是遍行有情事。是無始有情事。是 無分別有分別有情事故復施設。根本有情
事者。謂欲色界受生有情。從結生心乃至死 有。無此六界無勢用時。遍行有情事者。謂 欲色界一切有情從結生心乃至死有。無此
六界不增上時。無始有情事者。謂不可知 本際已來諸有情類。從結生心乃至死有。無 此六界不作用時無分別有分別有情事者。 謂有有情未可分別是男是女。如羯剌
藍頞部曇閉尸揵南位。如是六界亦有勢用。 或有有情已可分別是男是女鉢羅奢佉等 位。如是六界亦有勢用。尊者妙音作如是 說。由此六界得入母胎勢用增上故復施
設。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佛世尊於十八 界略出少分。施設如是六界差別。
[0387c14] 問地界云何。答堅性。雖此地界總是堅性。而 此堅性差別無邊。謂內外分堅性各異。內分 中堅性者。謂髮毛爪齒塵垢皮肉。筋骨脈心
脾腎肝肺胃肚腸糞。生藏熟藏手足支節。如 是等中所有堅性。此諸堅性有勝有劣。謂 足堅性勝手堅性。若諸有情少時手行手 皮血肉即便壞盡。若以足行盡眾同分足
皮血肉都無損壞。由此故知內分堅性有 勝有劣。外分中堅性者。謂地山礫石塼瓦草 木。螺蜯 蜆 蛤銅鐵金銀白鑞鉛錫末尼真珠
珊瑚琥珀珂貝璧玉。帝青大青末羅羯多。杵 藏石藏颯頗胝迦。及紅頗黎吠琉璃等所有 堅性。此內外分種種堅性。以相同故略為 一聚總名地界。
[0387c28] 問水界云何。答濕性。雖此水界總是濕性。而 此濕性差別無邊。謂內外分濕性各異。內分 中濕性者。謂淚污涕唾肪膏髓惱涎膽痰癊
膿血尿等所有濕性。外分中濕性者。謂江河 池沼泉井溝渠四大海等所有濕性。此內外 分種種濕性。以相同故略為一聚總名水 界。
[0388a06] 問火界云何。答煖性。雖此火界總是煖性。而 此煖性差別無邊。謂內外分煖性各異。內分 中煖性者。謂身中熱等熱遍熱。由此所飲所
食所噉。皆易消熱令身安隱。此若增時便 成熱病。外分中煖性者。謂炬燈燭陶竈爐 等火聚炎焰。燒諸城。村山林曠野。及諸藥
草日輪未尼天龍宮殿所出火焰。并地獄等 諸火煖性。應作是說。內火煖性熱於外火。 所以者何。若以飲食置釜鑊中。下然熾火 經一日夜。猶不能令形色變易。如在腹
中經須臾頃。此內外分種種煖性以相同 故。略為一聚總名火界。
[0388a18] 問風界云何。答輕等動性。雖此風界總是動 性。而此動性差別無邊。謂內外分動性各異。 內分中動性者。謂有上行風有下行風。有
住脇風有住腹風。有住背風有如鍼風。有 如刀風。有蓽茇羅風有婆呾瑟恥羅風。有 婆呾寠拉摩風。有入息風有出息風。有隨 身分支節行風所有動性。外分中動性者。
謂有四方風。或有塵風。或無塵風。或毘濕縛 風。或吠嵐婆風。或小風。或大風。或風輪風等 所有動性。此內外分種種動性以相同故。略 為一聚總名風界。
[0388a29] 問空界云何。答如契經說。有眼穴空。有耳 穴空。有鼻穴空。有面門空。有咽喉空。有心 中空有心邊空。有通飲食處空。有貯飲食
處空。有棄飲食處空。有諸支節毛孔等空。 是名空界。阿毘達磨作如是說。云何空界。 謂隣礙色。礙謂積聚即牆壁等有色。近此名
隣礙色。如牆壁間空。叢林間空。樹葉間空。窓 牖間空。往來處空。指間等空。是名空界。有 作是說此文應言云何空界謂隣難除色。
然色有二種。一者易除謂有情數。二者難除 謂無情數。此空界色多近非情牆壁樹等。而 施設故名隣難除色。舊對法者及此國師。俱
說空界處處皆有。謂骨肉筋脈皮血身分。晝 夜明闇形顯等處皆有此色。問緣空界色 眼識生不。有說緣此眼識不生。謂空界色 雖眼識境而此眼識畢竟不生。復有說者。
緣空界色眼識亦生。問若爾何故見不明 了。答此空界色晝為明所覆。夜為闇所覆。 故眼雖見而不明了。
[0388b19] 問虛空空界有何差別。答虛空非色空界是 色。虛空無見空界有見。虛空無對空界有對。 虛空無漏空界有漏。虛空無為空界有為。問
若此虛空是無為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 契經說。世尊以手摩捫虛空告苾芻眾。豈 佛以手摩捫無為而告弟子。答彼於空界
說虛空聲。非謂虛空手可摩捫。餘經亦說。 佛告苾芻。若有畫師或彼弟子持諸彩色 來作是言。我能彩畫虛空。作種種文像有 是事不。苾芻白佛無有是事。彼亦於空
界說虛空聲又伽他說。
獸歸林藪 鳥歸虛空 聖歸涅槃
法歸分別
[0388c03] 彼亦於空界。說虛空聲。復有頌言。
虛空無鳥跡 外道無沙門
愚夫樂戲論 如來則無有
[0388c06] 彼亦於空界說虛空聲。有餘經說。鳥步虛 空跡難可現亦不可尋。彼亦於空界說 虛空聲。有處問虛空而答以空界。如品類
足作如是言。云何虛空謂有虛空無障無 礙色於中行周遍增長。問何故問虛空而答 以空界。答虛空微細難可顯說。空界相麁 易可開示。以麁顯細故作是說。
[0388c13] 問以何緣故知有虛空。尊者世友作如是 說。以佛說故知有虛空。謂契經中。佛處處 說虛空虛空。故知實有。問為但信教知有
虛空。為此虛空亦現量得。答亦現量得。若 無虛空一切有物應無容處。既有容受諸 有物處知有虛空。復作是說。以有往來 聚集處故知有虛空。若無彼因彼亦不有。
言彼因者即是虛空。虛空是彼容受因故。復 作是說。容有礙物知有虛空。若無虛空 彼無容處。復作是說若無虛空應一切 處皆有障礙。既現見有無障礙處故。知虛
空決定實有。無障礙相是虛空故。大德說曰。 虛空不可知非所知事故。所知事者色非 色性虛空與彼俱不相應。所知事者謂此彼
性虛空與彼俱不相應。此虛空名。但是世間 分別假立。評曰應作是說。實有虛空非彼 不知即謂非有由前教理實有虛空。
[0389a01] 問若爾虛空有何作用。答虛空無為無有作 用。然此能與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彼種 種空界能與種種大種作近增上緣。彼種種
大種能與有對造色等作近增上緣。彼有對 造色能與心心所法作近增上緣。若無虛 空。如是展轉因果次第皆不成立。勿有此 失。是故虛空體相實有不應撥無。
[0389a08] 問識界云何。答五識身及有漏意識。問何故 無漏識不立識界耶。答與識界相不相應 故。若法能長養諸有。攝益諸有。任持諸有
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能損減諸有。散壞 諸有。破滅諸有。是故不立在六界中。復次 若法能令諸有相續生老病死流轉不絕者
立六界中。無漏意識與此相違。是故不立 在六界中。復次若法是趣苦集行亦是趣有 世間生老病死集行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 與此相違。是故不立在六界中。復次若法
是有身見事。顛倒事愛事。隨眠事與貪瞋癡 為安足處。有垢有毒有穢有刺。有過有濁 墮在諸有苦集諦攝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
與此相違。是故不立在六界中。尊者世友 作是問言。此六界中何故不攝無漏意識。 即自答言。如是六界從諸漏生。無漏意識
不從漏生。復作是說。如是六界能生諸漏。 無漏意識不生諸漏。復作是說。如是六界 是我執緣。無漏意識非我執緣。復作是說。
如是六界是有情依。無漏意識非有情依。復 作是說。如是六界是異熟依。無漏意識非 異熟依。復作是說如是六界是入胎緣。無
漏意識非入胎緣。復作是說。如是六界無 始來有。無漏意識非無始有。大德說曰。如 是六界是自體分。無漏意識非。自體分。脇尊
者言。如是六界是生死依。無漏意識非生死 依。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無漏意識不立識 界。
[0389b07] 問蘊取蘊界有何差別。答名即差別。謂名為 蘊名為取蘊名為界故。復次於有為法施 設蘊於有漏法施設取蘊。於有情數法施
設界。復次蘊有流轉還滅作用。取蘊唯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