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8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八十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十
[0411b12] 四靜慮者。謂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 四靜慮。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 定故。謂品類足說。云何初靜慮。謂初靜慮
攝善五蘊。乃至云何第四靜慮。謂第四靜慮 攝善五蘊。彼唯說善靜慮。或有生疑。靜 慮唯善非染。亦非無覆無記。為決彼疑顯
四靜慮。通善及染無覆無記故作斯論。問 此四靜慮自性云何。答各以自地五蘊為自 性。是名靜慮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0411b21]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靜慮。為 能斷結故名靜慮。為能正觀故名靜慮。若 能斷結故名靜慮。則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
靜慮。若能正觀故名靜慮。則欲界三摩地亦 能正觀。應名靜慮。有作是說。以能斷結 故名靜慮。問諸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 慮。答若定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結者名為靜
慮。諸無色定唯斷無記非不善故不名靜 慮。問若作是說。唯未至定可名靜慮。上地 不斷不善結故。答上地雖無彼斷對治。而 有不善厭壞對治。以能厭壞亦名能斷。問
若作是說。上地滅道法智品。及彼一切類智 品應非靜慮。皆非欲界斷及厭壞二對治 故。答彼於欲界雖無全界全地對治。而彼 界地容有不善厭壞對治。由此勢力餘亦
得名。復次四靜慮中有能對治不善結者。 無色全無。故靜慮名不通無色。尊者妙音作 如是說。色界六地於欲界結皆有斷對治
及厭壞對治。然未至定已斷彼結。餘地對治 無彼可斷。雖無彼可斷而有對治用。如 日三分皆能破暗。初分已破餘無可破。又 如六人共一怨家。一人已殺餘無可殺。又
如六燈皆能破暗。持一入室其暗已除。餘 五入時無暗可破。如是六地於欲界結。皆 有斷能非唯未至。若不爾者依上五地入 見道時。應不證得欲見所斷諸結離繫。既
能證得。故知六地於欲界結有斷對治。復 次若定能斷見修所斷二結盡者名為靜慮。 諸無色定唯能斷修所斷結盡故非靜慮。復 次若能斷結五蘊俱生能為所依起多功德。
能具攝受四支五支。能發六通具四通行。 三種變現三明三根三道三地四沙門果九遍 知道。見修二道法類二智。及忍智者名為靜
慮。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具上所說功 德故非靜慮。復有說者。以能正觀故名靜 慮。問若爾欲界有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
靜慮。答若能正觀亦能斷結名為靜慮。欲界 三摩地雖有能正觀。而不能斷結。故不名 靜慮。復次若能正觀堅固難壞相續久住。於
所緣境長時注意而不捨者名為靜慮。欲界 三摩地無如是德故非靜慮。復次若三摩 地具有定名定用。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 三摩地雖有定名而無定用。如泥椽梁有
名無用故非靜慮。復次若三摩地非散亂 風之所搖動如密室燈。能正觀者名為靜 慮。欲界三摩地多散亂風之搖動。如四衢燈 故非靜慮。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
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 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 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若能遍觀遍斷結者名 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遍觀而不能遍
斷結。諸無色定二義俱無故非靜慮。復次若 能靜息一切煩惱。及能思慮一切所緣名 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思慮一切所緣。 不能靜息一切煩惱。諸無色定兩義都無
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 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 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
[0412a21] 四靜慮支總有十八。謂初靜慮有五支。一尋 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第二靜慮有四 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第三靜
慮有五支。一行捨二正念三正慧四受樂五 心一境性。第四靜慮有四支。一不苦不樂受 二行捨清淨三念清淨四心一境性。問四靜
慮支名有十八實體有幾。答唯有十一。謂 初靜慮支名與實體俱有五種。第二靜慮支 雖有四。而三如前增內等淨。第三靜慮支 雖有五。而第五如前但增前四。第四靜慮
支雖有四。而後三如前但增第一。故靜慮 支名有十八實體十一。復有說者。實體唯 十。謂三靜慮樂合為一。評曰。彼不應作是
說。初二靜慮是輕安樂。第三靜慮別是受樂。 初二靜慮樂行蘊攝。第三靜慮樂受蘊攝。故 前所說於理為善。如名實體名施設體施
設。名異相體異相。名異性體異性。名差別體 差別。名建立體建立。名覺體覺。應知亦爾。 問此中何者是靜慮。何者是靜慮支。答心一
境性是靜慮。以三摩地為自性故。此及所 餘是靜慮支。問若三摩地是靜慮者。初第三 靜慮應各唯四支。第二第四靜慮應各唯三
支。則靜慮支應唯十四。云何乃說十八支 耶。答三摩地是靜慮亦是靜慮支。餘是靜慮 支非靜慮故有十八。如擇法是覺亦是覺
支。餘是覺支非覺。正見是道亦是道支。餘是 道支非道。離非時食是齋亦是齋支。餘是 齋支非齋。此亦如是。加是名為靜慮支。自 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0412b21]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靜慮支。 靜慮支是何義。答寂靜思慮故名靜慮。隨順 此靜慮故名靜慮支。以隨順義。負重擔義。
成大事義。堅勝義。分別義。是支義故。隨順 義者。若法隨順此地靜慮。名此地靜慮支。 負重擔義者。若法能引此地靜慮。名此地靜
慮支。成大事義者。若法能辦此地靜慮。名 此地靜慮支。堅勝義者。若法助成此地靜慮。 令其堅勝名此地靜慮支。分別義者。如軍
車等諸分別異故名軍車等支。如是靜慮諸 分別異名靜慮支。如是已釋靜慮支名。次 應分別雜無雜相。問若是初靜慮支。亦是 第二靜慮支耶。答應作四句。有是初支非
第二支。謂尋伺。有是第二支非初支。謂內 等淨。有是初支亦是第二支。謂喜樂心一境 性。有非初支亦非第二支。謂除前相問若
是初靜慮支亦是第三靜慮支耶。答應作四 句。有是初支非第三支。謂尋伺喜樂。有是 第三支非初支。謂捨念慧樂。有是初支亦 是第三支謂心一境性。有非初支亦非第
三支。謂除前相。問若是初靜慮支亦是第四 靜慮支耶。答應作四句。有是初支非第四 支。謂尋伺喜樂。有是第四支非初支。謂不
苦不樂捨念。有是初支亦是第四支。謂心一 境性。有非初支亦非第四支。謂除前相。問 若是第二靜慮支。亦是第三靜慮支耶。答應
作四句。有是第二支非第三支。謂內等淨 喜樂。有是第三支非第二支。謂捨念慧樂。 有是第二支亦是第三支。謂心一境性。有
非第二支亦非第三支。謂除前相。問若是 第二靜慮支。亦是第四靜慮支耶。答應作四 句。有是第二支非第四支。謂內等淨喜樂。
有是第四支非第二支。謂不苦不樂捨念。 有是第二支亦是第四支。謂心一境性。有 非第二支亦非第四支。謂除前相。問若是
第三靜慮支。亦是第四靜慮支耶。答應作四 句。有是第三支非第四支。謂慧樂。有是第 四支非第三支。謂不苦不樂。有是第三支
亦是第四支。謂捨念心一境性。有非第三 支亦非第四支。謂除前相。問輕安行捨一 切地有。何故初二靜慮立輕安為支非行 捨。第三第四靜慮立行捨為支非輕安耶。
答先說隨順是支義故。謂輕安唯隨順初二 靜慮故立為支。行捨唯隨順第三第四靜 慮故立為支。復次互相覆故。謂初二靜慮輕 安用勝。能覆行捨故立為支。第三第四靜
慮行捨用勝。能覆輕安故立為支問何故此 二能互相覆。答此二行相更相違故。謂輕安 相輕舉。行捨相沈靜。俱時而有更互相違。
如人一時亦行亦住。亦睡亦覺一向相違。 而善心中對治各異故得俱起。謂輕安能對 治惛沈。行捨能對治掉舉。復次為對治欲 界五識身。及所引身麁重故。初靜慮立輕
安為支。為對治初靜慮三識身。及所引身 麁重故。第二靜慮立輕安為支。第二第三 靜慮無麁識身。及所引身麁重可對治故。 第三第四靜慮不立輕安為支。彼既不
立輕安為支。故立行捨為支。復次初二靜 慮有染污喜擾動身心。故世尊說應習輕 安不應住捨。是故初二靜慮唯立輕安為 支。第三第四靜慮無染污喜擾動身心故
世尊說。但應住捨勿習輕安。是故第三第 四靜慮唯立行捨為支。復次初二靜慮輕安 有因。謂諸善喜。如契經說。心有喜故身則
輕安。是故初二靜慮唯立輕安為支。第三 第四靜慮輕安無因。謂無善喜唯應住捨。 故彼但立行捨為支。復次第三靜慮棄捨 極喜。第四靜慮棄捨極樂。故此唯立行捨
為支。初二靜慮既不立行捨為支。故立輕 安為支無相違故。問內等淨即是信諸地 皆有。何故唯在第二靜慮立為支耶。答前 說隨順是支義故。謂信唯順第二靜慮。是故
唯此立信為支。復次初靜慮中。尋伺如火。 身識如泥。令心相續。熱惱濁亂信不明淨。 如熱泥中面像不現。第二靜慮無尋伺火及
識身泥。心相續中信相明淨。如清冷水面像 得現。故於此立內等淨支。第三靜慮有極 悅受。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心相續信相不 顯故彼及初皆不建立內等淨支。復次第
二靜慮諸瑜伽師。於離染中初生信勝。故 唯此立內等淨支。謂瑜伽師離欲界染起 初靜慮現在前時。作是思惟。我雖已離不 定界染。諸定地染為可離耶。彼後復離初
靜慮染第二靜慮現在前時。於界地染俱可 離中。初生大信如欲界染我既能離。色無 色染亦必可離。如初靜慮染既可離。乃至 非想非非想處染定可離。彼初靜慮現在前
時未生定信。後二靜慮現在前時。雖有定 信而非初故信相不顯。故皆不立內等淨 支。復次起增上信必依大喜因。喜信者信 必堅固。第二靜慮有極勝喜故唯此立內等
淨支。問慧遍諸地何故唯於第三靜慮立 為支耶。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慧唯順第 三靜慮。故但於彼立正慧支。復次第三靜慮
有適悅受。諸適悅中此最為勝。耽著此故 諸瑜伽師。不欲欣求上地勝法。此受即是 自地留難。對治此故立正慧支是故世尊 作如是說。應以正慧覺了此樂。勿固貪
著不求上地。上下地中無有自地極樂留 難如此地者。故彼不立正慧為支。復次初 靜慮中。有麁尋伺覆障正慧。第二靜慮。有 極喜躍覆障正慧。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
障正慧。以勝捨受是無明分正慧是明。明 無明分互相違害。故皆不立正慧為支。第 三靜慮無有如彼覆正慧法故立為支。 問念遍諸地何故唯在後二靜慮立念為
支。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念唯順後二 靜慮。故但於彼立念為支。復次後二靜慮。 俱有地地增上留難。對治彼故立念為 支。餘地不爾。謂第二靜慮有極勝喜輕躁
漂溺。如邏剎斯諸瑜伽師。由此衰退不能 堅固。離自地染為對治彼。第三靜慮立念 為支。是故世尊作如是說。應住正念勿 為下地喜所漂溺退失自地。第三靜慮有
極勝樂。生死樂中此為最上留礙行者如 詐親怨。諸瑜伽師由此衰退不能堅固離 自地染。為對治彼第四靜慮立念為支。是 故世尊作如是說。應住正念勿為下地樂
所留礙退失自地。復次初靜慮中有麁尋 伺猶如暴風覆障正念。第二靜慮有極喜 躍。如水濤波覆障正念。故俱不立正念為 支。後二靜慮無此過失。是故俱立正念為
支。問若是靜慮支亦是菩提分耶。答應作 四句有是靜慮支非菩提分。謂伺樂受捨 受有是菩提分非靜慮支。謂精進正語正業 正命。有是靜慮支亦是菩提分。謂餘菩提
分法。有非靜慮支亦非菩提分。謂除前 相。問何故伺樂受捨受不立菩提分耶。答 被覆損故。謂伺被正思惟之所覆損。樂受 被輕安樂之所覆損。捨受被行捨之所覆
損。故不立為菩提分法。問若爾何故立靜 慮支。答菩提分中為策正見。立正思惟為 菩提分。伺行相細策正見中為尋覆損立 靜慮支。為遮下地惡不善法不相覆損。菩
提分中輕安樂受同一剎那有相覆損。靜慮 支中地別建立無覆損義。菩提分中行捨受 捨。同一剎那有相覆損。靜慮支中對治利益。
支用各別不相覆損。問何故精進非靜慮 支。答諸靜慮支順自地勝。精進於順他地 為勝。謂初靜慮精進順第二靜慮為勝。乃 至無所有處精進。順非想非非想處為勝。
故彼不立為靜慮支。復次精進損害三摩地 因。三摩地因即是勝樂。如契經說。樂故心 定。勤精進者身心多苦。修三摩地身心多
樂。是故精進非靜慮支。問何故正語正業正 命非靜慮支。答靜慮支者。謂與靜慮相應 住境。必有所依所緣行相。及有警覺乃名
相應。正語業命無如是義。是故不立為靜 慮支。由此四相及諸得等。不相應法皆不 應立為靜慮支。非助等持住一境故。問 何故慚愧無貪無瞋。不放逸不害等非靜慮
支耶。答非極隨順諸靜慮故。此諸善法多 於欲界。散地惡法為近對治。勢力增強非 於定地。是故不立為靜慮支。問心想思等何
故不立為靜慮支。答非極隨順諸靜慮故。 心順流轉定順還滅。故心不立為靜慮支。 復次心勝如王。諸心所法皆如臣佐。定是心 所故心不立為靜慮支。如諸國王不事臣
佐。想思觸欲皆順流轉。作用偏勝定順還 滅。故彼不立為靜慮支。作意唯在欲界散 地。對境用勝非諸定地。故亦不立為靜慮 支。勝解唯於無學位勝。靜慮遍於一切位
勝。故彼不立為靜慮支。復次此中應以諸 靜慮支。對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 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展轉相攝。復應以初靜 慮支乃至第四靜慮支。對菩提分法展轉相
攝。復應以初靜慮支乃至第四靜慮支。對 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展轉相攝。應隨其 相一一廣說。
[0414b16] 問靜慮近分及無色定為立支不。若立支者 此何不說。若不立者施設論說當云何通。 如說。頗有空無邊處定。於空無邊處定根
勝道勝定勝而支等耶。答有。謂從空無邊處 定起無間。復入空無邊處定。有作是說。靜 慮近分及無色定亦建立支。問若爾善通施
設論說。今於此中何故不說。答理亦應說 而不說者。應知此中是有餘說。謂初靜慮 近分如根本亦有五支。然除喜受增捨受。 第二靜慮近分如根本亦有四支。亦除喜
受增捨受。第三靜慮近分如根本亦有五 支。然除樂受增捨受。第四靜慮近分。及無 色定。如根本第四靜慮皆亦有四支。評曰。
應作是說。靜慮近分及無色定皆不立支。 功德少故苦道攝故。問若爾善通此中所說。 施設論說當云何通。答依因長養故說為勝。 言支等者。謂覺道支。
[0414c04] 問何故初及第三靜慮俱立五支。第二第四 靜慮俱立四支耶。答前說隨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