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vibhāṣāśāstra (Apitan Pi Po Sha Lun) 阿毘曇毘婆沙論
Scroll 3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十四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 共道泰等譯
使犍度人品第三上
[0245c10] 結有二種。謂見道斷種。欲修道斷種。欲界 有二種。色界有二種。無色界有二種。頗欲界 繫見道所斷修道所斷結頓得耶。乃至廣說。
章及解章義。此中應廣說優波提舍。問曰。何 故作此論。答曰。此諸煩惱。於生死中。作大 繫縛。無利嶮難。猶如怨家藏伏。欲界受大
苦惱。於色無色界。受大苦惱。於生死中。數數 迴轉。處在母胎闇冥之處。生藏熟藏之所逼 切。不知云何推求此結。如實知見而除斷之。
欲令知故。猶如怨家藏伏。不知則害。知則可 避。彼亦如是。是故應思量觀察種種善語。乃 至生生之處。而不忘失。如尊者彌多達子初
生時。而作是語。結有二種。謂見道斷種。修道 斷種。欲界有二種。色界有二。無色界有二。 問曰。何故彼生時。作如是語。答曰。彼在母
胎。為眾苦所逼。而作是念。眾生何故數處母 胎。受如是等苦。皆以此二種結故。欲說此二 結過患故。生時便作此語。結有二種。欲界有
二。乃至廣說。問曰。何故名種。答曰。此中說 聚是種。如眾多比丘聚名比丘種。如婆羅門 聚名婆羅門種。彼亦如是。所言種者。亦可言
聚。亦可言群。實義是一。名有差別。頓得耶。 云何名頓得。答曰。頓得名一時。何以知之。答 曰。有經者。波斯匿王。往詣佛所。面共世尊。
種種言論。在一面坐。而白佛言。我聞沙門瞿 曇。作如是說。於去來今。無有沙門婆羅門能 如實知見一切法。若言知見無有是處。沙門
瞿曇為憶念有此語不。佛答王言。我不憶念 王復言。沙門瞿曇。世或有人。不善受文義 聞時異。為他說異。唯願世尊。憶念此事。而解
說之。佛答王言。我曾作是說。於去來今。無有 頓得如實知見一切法者。若言頓得知見無有 是處。皆從三阿僧祇劫。漸漸修行六波羅蜜。
然後乃知。非一時知。以是事故知頓得是一 時。頗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結頓得耶。答曰。 頓得。離欲凡夫人。於彼無欲退。問曰。誰頓得
耶。答曰。凡夫人離欲愛時。欲界繫見道修道 所斷結。總為一聚。如刈草法。九種結一時斷。 以下下無礙道。斷上上結。乃至以上上無礙
道。斷下下結。凡夫人以下下結。於彼無欲退。 頓得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一種結。下中退頓 得二種。乃至以上上結退。頓得欲界繫見道修
道所斷九種結。色界無色界命終生欲界時。 凡夫以下下結乃至上上結。令生相續頓得 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九種結。頓捨耶。答曰
捨。凡夫人離欲愛時。問曰。誰頓捨耶。答曰。 凡夫人離欲愛時。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九 種結。總為一聚。如刈草法。九種結一時斷。以
下下無礙道。斷上上結。乃至以上上無礙道。 斷下下結。彼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下下。頓 捨漸得耶。答曰不得。所以者何。若先得見道
所斷結。後得修道所斷結若先得修道所斷 結。後得見道所斷結。無有是處。漸捨耶。答曰 捨。世尊弟子。先捨見道所斷結。後捨修道所
斷結。見道所斷結。以見道斷修道所斷結。以 修道斷。頗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結頓得耶。 答曰頓得。離色愛凡夫人。於彼無欲退。問
曰。誰頓得耶。答曰。凡夫人離色愛時。色界繫 見道修道所斷結。總為一聚。如刈草法。九種 結一時斷。以下下無礙道。斷上上結。乃至以
上上無礙道。斷下下結。於彼無欲退。若以色 界繫下下結退者。彼頓得色界繫見道修道 所斷一種結。下中退頓得二種。乃至以上上
結退。頓得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九種結。若 以欲界下下結乃至上上結退。彼時頓得色 界繫見道修道所斷九種結。復有說者。此文
應如是說。離色愛凡夫人。以欲界梵世地結 退。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此中說於界頓 得。不說地頓得。若以第四禪結退。乃至以欲
界結退。是時頓得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結。 無色界命終。生欲色界時。頓得色界繫見 道修道所斷結。凡夫人無色界命終。生欲色
界中。以下下結乃至上上結。令生相續。頓得 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九種結頓捨耶。答曰 捨。凡夫人離色愛時。問曰誰頓捨耶。答曰。凡
夫人離色愛時。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結。總 為一聚。如刈草法。九種結一時斷。以下下無 礙道。斷上上結。彼頓捨色界繫見道修道所
斷結。乃至以上上無礙道。斷下下結。頓捨色 界繫見道修道所斷結。漸得耶。答曰不得。所 以者何。無有先得見道所斷後得修道所斷
者。無有先得修道所斷後得見道所斷者。漸 捨耶。答曰捨。世尊弟子。先捨見道所斷結。後 捨修道所斷結。見道捨見道所斷。修道捨修
道所斷。頗頓得無色界繫見道修道所斷結 耶。答曰不得。所以者何。頓得是凡夫人。無有 凡夫人能盡斷。無色界結。於彼退。頓得無色
界見道修道所斷結者。頓捨耶。答曰不捨。所 以者何。頓捨者是凡夫人。無有凡夫人頓捨。 無色界煩惱者漸得耶。答曰不得。所以者何。
無有先得見道所斷結後得修道所斷。先得 修道所斷。後得見道所斷者。漸捨耶。答曰捨。 世尊弟子。先捨見道所斷結。後捨修道所斷
結。見道捨見道所斷結。修道捨修道所斷結。
[0246c15] 有世俗行。問曰。凡夫人以世俗道離欲時。斷 九種結。幾無礙道捨。幾解脫道捨。聖人以無 漏道。斷九種結。幾無礙道捨。幾解脫道捨。答
曰。或有說者。凡夫人斷九種結。以三無礙道 三解脫道斷。謂下下無礙道。下下解脫道。斷 上三種結。下中無礙道。下中解脫道。斷中三
種結。下上無礙道。下上解脫道。斷下三種結。 聖人亦如是。復有說者。凡夫人斷九種結以 一無礙道一解脫道斷。聖人斷九種結。以九
無礙道九解脫道斷。問曰。何故凡夫人斷九 種結。以一無礙道一解脫道斷。聖人斷九種 結。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耶答曰。凡夫人
所用道。鈍於前法。不能觀察思量一一分別。 聖人所用道。猛利於前法。能觀察思量一一 分別。
[0247a01] 問曰。若作是說。欲令凡夫人下而說是勝。 欲令聖人勝而說是下。所以者何。凡夫人斷 九種結。以一無礙道一解脫道斷。聖人斷九
種結。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是則凡夫人 勝於聖人。如人多服毒藥。一時吐出誰不可 耶。評曰。應作如是說。凡夫人斷九種結。以九
無礙道九解脫道斷。聖人亦爾。問曰。若凡夫 人斷九種結。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聖 人亦爾者。凡夫聖人。有何差別。答曰。凡夫
人。見道所斷。修道所斷結。總為一聚。如刈草 法。九種結一時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聖 人見道所斷九種結。以一無礙道一解脫道
修道所斷。九種結以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斷。 凡夫聖人。是謂差別。
[0247a15] 問曰。以世俗道斷結時。以幾方便。以幾入定。 答曰。以三方便。以三入定。以初方便。以初入 定斷上三種結。以第二方便。以第二入定。斷
中三種結。以第三方便。以第三入定。斷下三 種結。問曰。為起定斷耶。為不起定斷耶。答 曰。或有說者。凡夫人不起定斷。聖人或起定。
或不起定斷。復有說者。凡夫人或起定。不起 定斷。聖人不起定斷。評曰。應作是說。此事不 定。凡夫人或不起定。聖人或起定不起定。凡
夫人或起定不起定。聖人或不起定而斷結。 復有說者。斷欲界結不起定。斷色無色界結。 或起定或不起定。復有說者。斷欲界結。或起
定或不起定。斷色無色界結不起定。評曰。 此事不定。斷欲界結。起定不起定。斷色無色 界結不起定。斷欲界結不起定。斷色無色界 結。起定不起定。則說勝進時。
[0247b02] 凡夫人。起下結退時。成就下三種結。起中結 退時。成就六種結。起上結退時。成就九種結。 聖人起下下結退時。成就下下結。乃至起上
上結退時。成就九種結。復有說者。凡夫人起 下下結退時。乃至起上上結退時。成就九種 結。聖人如前說。
[0247b08] 問曰。何故凡夫人。起下下結退。乃至起上上 結退成就九種結。聖人起下下結退時。成就 下下結。起下中結退時。成就二種。乃至起上
上結退時。成就九種結。答曰。凡夫人以世俗 定自持。彼定性羸劣。聖人無漏定自持。彼定 牢固。應作是說。凡夫人不服毒藥而死。評曰。
應作是說。凡夫人起下下結退。還成就下下 結。乃至起上上結退。成就九種結。
[0247b16] 問曰。若然者凡夫人聖人。有何差別。答曰。凡 夫人若起下下結退。成就見道修道所斷下 下結。乃至起上上結退。成就見道修道所斷
九種結。聖人起下下結退時。成就修道所斷 下下結。乃至起上上結退時。成就修道所斷 九種結。不成就見道所斷結。凡夫人聖人。是 謂差別。
[0247b23] 在欲界聖人有三事。一畢竟離欲而命終。二 退已而命終。三漸離欲已而命終凡夫人有 二事。一畢竟離欲而命終。二退已而命終。在
色界聖人。有二事。一畢竟離色愛而命終。二 漸離欲而命終不退。所以者何。色界無有退 者。凡夫人有一事。畢竟離色愛而命終不退。
所以者何。色界無退。無漸離欲而命終者。
[0247c01] 問曰。何故聖人有漸離欲而命終。凡夫人不 爾耶。答曰。聖人以無漏道自持。彼道牢固。凡 夫人以世俗道自持。彼道羸劣。復次聖人成
就定慧分故。漸斷結而命終。凡夫人不成就 定慧分故。不能漸斷結而命終。復次聖人成 就無漏分故。漸斷結而命終。凡夫人無無漏
分故。不能漸斷結而命終。復次聖人有業力 道力。以業力故。能漸斷結而命終。以道力故。 能畢竟離欲而命終。凡夫人無業力。以道力
強。能畢竟離欲而命終者則退。復次欲界聖 人分中。有漸離欲人。若斷三種四種結名家 家。若斷六種結。名斯陀含。若斷七種八種結。
名一種子。是故聖人有漸離欲而命終者。凡 夫人分中。無漸離欲而命終。是故凡夫人無 漸離欲而命終者。尊者僧伽婆修說曰。凡夫
人亦有漸離欲而命終者。住相續心。還成就 本所斷結。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0247c18] 以世俗道。離欲時。無礙道有幾行。解脫道有 幾行。答曰。無礙道有三行。謂麁行。苦行。麁 壞行。解脫道有三行。謂止行。妙行。離行。
[0247c21] 問曰。若無礙道中。有麁行。彼解脫道中有止 行耶。若無礙道中有苦行。彼解脫道中有妙 行耶。若無礙道中有麁壞行。彼解脫道中。有
離行耶。答曰。或有說者如所問。若無礙道有 麁行者。彼解脫道必有止行。若無礙道。有苦 行者彼解脫道必有妙行。若無礙道有麁壞
行者。彼解脫道必有離行。評曰。此事不定。若 無礙道中有麁行。彼解脫道中三行。展轉現 在前。若無礙道中。有苦行麁壞行者。解脫道 中三行。展轉現在前。
[0248a02] 問曰。以世俗道離欲愛時。無礙道為緣何法。 解脫道為緣何法。答曰。九無礙道緣於欲界。 九解脫道緣於初禪。問曰。若然者。根犍度
說善通。如說頗思惟色界法。能知欲界耶。答 言能知。云何不緣倒錯行倒錯。若緣行倒錯。 云何不為離欲法作障礙留難耶。答曰。假令
緣行倒錯。而不能為離欲法作障礙留難。所 以者何。於彼離欲法。已善修習徑路已成就。 如見道中。緣欲界忍智。後緣色無色界忍智
現在前。緣色無色界忍智。後緣欲界忍智現 在前。如此雖復緣行倒錯。而不為得正決定 而作障礙留難。所以者何。於彼見道。已善修
習。徑路已成就。彼亦如是。復有說者。九無礙 道。八解脫道緣於欲界。最後解脫道緣於初 禪。如以滅道智離非想非非想處愛。彼九無
礙道。八解脫道。緣於滅道。最後解脫道。緣於 非想非非想處四陰。彼亦如是。復有說者。若 離欲愛時起定。斷一種結已。而住彼一無礙
道。緣於欲界。一解脫道。緣於初禪。若斷二種 結已。而住彼二無礙道。一解脫道。緣於欲界。 一解脫道。緣於初禪。若乃至斷八種結已。而
住彼八無礙道。七解脫道。緣於欲界。第八解 脫道。緣於初禪。復有說者。九無礙道。九解脫 道。盡緣欲界。如以苦集智離欲愛時。九無礙
道。九解脫道。緣於欲界。彼亦如是。問曰。若 然者。則不行倒錯。於離欲法。不作障礙留 難。根犍度說云何通耶。如說頗思惟色界
法。能知欲界耶。答言能知。答曰。此說先觀察 分別時行者。先作如是分別觀察。欲界是麁。 初禪是止。
[0248b03] 問曰。根犍度次說。復云何通。如說頗思惟 無色界法。能知欲界耶。答言不能知。行者是 時不先分別觀察欲界是麁無色界是止耶。
何故言不能知耶。答曰。行者亦分別觀察。而 所觀是遠。非於如是遠觀後而能離欲。復有 說者。九無礙道。九解脫道。盡緣初禪。問曰。
若然者根犍度說善通。如說頗思惟色界法。 能知欲界耶。答言能知。亦非緣行倒錯。云何 緣於他處。離他處欲耶。答曰。若緣餘處。離他
處欲。此亦無過。如以滅道智緣於滅道。而離 苦集所斷欲。彼亦如是。如是所說。盡為生弟 子覺意故。然此義最初說。九無礙道。緣於
欲界。九解脫道。緣於初禪者好。
[0248b16] 問曰。無礙道中。為修幾行。解脫道中。有修幾 行。答曰。凡夫人。離欲愛時。無礙道中。修麁等
三行。八解脫道中。修六行。謂麁等三行。止等 三行。最後解脫道中。即修此六行。亦修未至 初禪無量行。乃至離無所有處愛亦如是。聖
人離欲愛時。無礙道中。修十九行。謂麁等三 行。有漏無漏十六聖行。八解脫道中。修二十 二行。謂麁等三行。止等三行。有漏無漏十六
聖行。最後解脫道中。即修此二十二行。亦修 未至初禪無量行。聖人離初禪欲時。無礙道 中。修十九行。謂麁等三行。十六聖行。唯修無
漏非有漏。八解脫道中。修二十二行。謂麁等 三行。止等三行。十六聖行。唯修無漏非有漏。 最後解脫道。即修此二十二行。亦修未至初
禪無量行。乃至離無所有處愛亦如是。問曰。 何故初禪邊修有漏無漏行。上地邊唯修無 漏不修有漏耶。答曰。初禪邊有有漏無漏聖
行是故修。上地邊唯有有漏行。無有漏無 漏聖行。是故唯修無漏行。復有說者。凡夫人 離欲愛時。無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