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vibhāṣāśāstra (Apitan Pi Po Sha Lun) 阿毘曇毘婆沙論
Scroll 4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八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 共道泰等譯
智犍度八道品中
[0361c08] ◎若成就見亦成就智耶。答曰如是。若成就 智亦成就見耶。答曰如是。若成就見亦成 就慧耶。答曰如是。若成就慧亦成就見耶。答
曰如是。若成就智亦成就慧耶。答曰如是。若 成就慧亦成就智耶。答曰如是。誰成就見智 慧耶。答曰。一切眾生。總而言之。一切眾生。
然有多少斷善根者。成就三界見道所斷見 智慧。三界修道所斷染污智慧。欲界繫不隱 沒無記智慧。不斷善根者。若不得色界善心。
成就三界見道所斷見智慧。三界修道所斷 染污智慧。欲界繫善見智慧。欲界繫不隱沒 無記智慧。若得色界善心。未離欲界欲。成
就三界見道所斷見智慧。三界修道所斷染 污智慧。欲色界善見智慧。欲界繫不隱沒無 記智慧已離欲界欲。若不得無色界善心。成
就色無色界見道所斷見智慧。修道所斷染 污智慧。欲色界善見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 記智慧。若得無色界善心。未離色界欲。成就
色無色界見道。所斷見智慧修道所斷染污 智慧。三界善見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智 慧。若離色界欲。成就無色界見道所斷見智
慧修道所斷染污智慧三界善見智慧。欲色 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生色界凡夫。不得無色 界善心。成就色無色界見道所斷見智慧修
道所斷染污智慧。成就色界繫善見智慧。欲 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若得無色界善心。未 離色界欲。成就色無色界見道所斷見智慧
修道所斷染污智慧。色無色界善見智慧。欲 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已離色界欲。成就無 色界見道所斷見智慧。修道所斷染污智慧。
色無色界善見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智 慧。生無色界凡夫。報心不現在前。成就無色 界繫見道所斷見智慧。修道所斷染污智慧。
無色界善見智慧。若報心現在前。成就無色 界見道所斷見智慧。修道所斷染污智慧。無 色界善見智慧。不隱沒無記智慧。是則說凡
夫人。堅信堅法人者。苦智未生。成就三界 見道所斷見智慧。修道所斷染污智慧。欲色 界善見智慧。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漏見
慧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成就三界集滅道所 斷見智慧。修道所斷染污智慧。欲色界善見 智慧。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漏見智慧。乃
至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成就三界見道所斷 見智慧。修道所斷染污智慧。欲色界善見智 慧。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漏見智慧。須陀
洹斯陀含。成就三界修道所斷染污智慧。欲 色界善見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 漏見智慧。生欲界阿那含。若不得無色界善
心。成就色無色界修道所斷染污智慧。欲色 界善見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漏 見智慧。若得無色界善心未離色界欲。成就
色無色界修道所斷染污智慧。三界善見智 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漏見智慧。已 離色界欲。成就無色界修道所斷染污智慧。
三界善見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 漏見智慧。生色界阿那含。若不得無色界善 心。成就色無色界修道所斷染污智慧。色界
善見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漏見 智慧。若得無色界善心未離色界欲。成就色 無色界修道所斷染污智慧。色無色界善見
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漏見智慧。 已離色界欲。成就無色界修道所斷染污智 慧。色無色界善見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
智慧。無漏見智慧。生色界阿羅漢。成就色無 色界善見智慧。欲色界不隱沒無記智慧。無 漏見智慧。生無色界阿那含。報心不現在
前。成就無色界修道所斷染污智慧。善見智 慧無漏見智慧。若報心現在前。成就不隱沒 無記智慧。餘如先說。生無色界阿羅漢。報
心不現在前成就無色界善見智慧。無漏見 智慧。若報心現在前。成就不隱沒無記智慧。 餘如先說。若見斷彼智斷耶。答曰如是。若智
斷彼見斷耶。答曰如是。若見斷彼慧斷耶。答 曰。如是。若慧斷彼見斷耶。答曰。如是。若智 斷彼慧斷耶。答曰如是。若慧斷彼智斷耶。答
曰如是。誰斷見智慧耶。答曰。是阿羅漢。餘斷 有多有少者。已離無所有處欲阿那含。斷三 界見道所斷八地修道所斷見智慧。乃至未
離初禪欲阿那含。斷三界見道所斷欲界修 所道斷見智慧須陀洹斯陀含。斷三界見道 所斷見智慧。堅信堅法人。苦智已生集智未
生。斷三界見苦所斷見智慧。乃至滅智已生 道智未至。斷三界見苦集滅所斷見智慧離 無所有處欲凡夫人。離八地見道修道所斷
見智慧。乃至離欲界欲凡夫人。斷一地見道 修道所斷見智慧。諸正見是擇法覺支耶。問 曰。何故作此論。答曰。前論是此論所為根本。
前作是說。云何為見。云何為智。云何為慧。而 不作是說。諸正見是擇法覺支耶。以前所說。 是此論所為根本。今欲廣說故而作此論。
[0362c11] 此阿毘曇中。有是決定相。若覺支後說道 支者。當知道支一向無漏。若道支後說覺支 者。當知道支是有漏無漏。此中道支。後說覺
支故。當知道支是有漏無漏。或有正見非擇 法覺支。乃至廣作四句。是正見非擇法覺支 者。世俗正見是也。所以者何。覺支一向是無
漏故。是擇法覺支非正見者。盡智無生智是 也。所以者何。彼無見相故。是正見亦是擇法 覺支者。除盡智無生智。諸餘無漏慧是也。彼
是何耶。謂見道中諸忍。學八智無學正見是 也。所以者何。彼有見相覺相故。非正見非 擇法覺支者。除上爾所事。若法已立名已稱
說者。作第一第二第三句。未立名未稱說者。 作第四句。彼是何耶。行陰作此四句。意識 地善慧有漏無漏者。作前三句。餘有相應不
相應行陰。作第四句。餘有四陰及無為法。亦 作第四句。是名除上爾所事。諸正智是擇法 覺支耶。答曰。或正智非擇法覺支。乃至廣作
四句。是正智非擇法覺支者。世俗正智是也。 所以者何。彼無覺支相故。是擇法覺支非正 智者。見道中八忍是也。所以者何。彼無智
相故。是正智亦是擇法覺支者。除見道中諸 忍。諸餘無漏慧是也。彼是何耶。學無學八 智。所以者何。彼有智相覺支相故。非正智非
擇法覺支者。除上爾所事。如先說。此中異 者。盡說一切善慧意地及五識地有漏無漏 者。問曰。何故不問餘覺支耶。答曰。亦應作是
問。若正方便是精進覺支耶。答曰。若是精進 覺支。亦是正方便。頗有正方便非精進覺支 耶。答曰有。世俗正方便是也。餘覺支道支
亦應如是問而不問者有何意耶。答曰。應知 此彼所說有餘。復次此中說始終者始者是 正見。終者是正智。如始入時。出時方便畢竟
亦如是。復次若滿足作四句義者則說。若唯 有順後句者。此中不說。復次此是智揵度。若 法是見智慧性者。此中廣分別。
[0363a18] 念覺支現在前時。幾覺支道支現在前耶。問 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有說。法生時次第非 一時。如譬喻者。佛陀提婆作如是說。法生時
次第不一時生。猶如多伴狹道中行。一出一 入。不得一時二人併行何況多耶。如是有 為法。各各從生相而生。有何勢力。能一時生
耶。問曰。彼何故作是說耶。答曰。彼依佛經。 佛經說若心微劣。修三覺支者。便為非時。謂 猗定捨覺支。是時應修三覺支。謂擇法精進
喜覺支。若心掉動修三覺支者。便為非時。謂 擇法精進喜覺支。是時應修三覺支。謂猗定 捨覺支。若佛經說三覺支。是時三覺支非時
者。當知法生時。次第而生。非一時生。亦更 引餘經如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說。諸長老當 知我得七覺支。隨意自在。我於日初分。欲
住如是覺支隨意得住。以日中分後分。欲住 如是覺支隨意得住。以此二經所說。知法生 時次第而生非一時生。欲止如是說者意。亦
明法一時而生。問曰。若法一時而生。非次 第生者。佛經云何通。如說修三覺支。是時三 是非時。答曰。此經說。法生時一時而生。非不
一時。所以者何。若心中有二有三覺支者。已 明法一時而生非次第。問曰。此助道法。隨 其地無減少修者。何故言修三覺支。是時三
覺支非時耶。答曰。覺支有二分。一是定分。二 是慧分。若定分覺支現在前時。修慧分三覺 支便為非時。所以者何。以定分勢用偏多故。
是時應修三覺支與上相違。說慧分亦如是。 復次或有為定入聖道者。或有為慧入聖道 者。若為定入聖道者。修定分三覺支。是時
修慧分三覺支是非時。若為慧入聖道者。修 慧分三覺支。是時修定分三覺支是非時。尊 者舍利弗所說經。復云何通。答曰。尊者舍利
弗善知出定入定身心相。若欲以日初分入 如是覺支。便得隨意自在。日中分後分亦如 是。故作是說。復次此經說三地覺支。謂有覺
有觀地。無覺有觀地。無覺無觀地。若欲以 日初分入有覺有觀地覺支。以日中分。入無 覺有觀地覺支。以日後分。入無覺無觀地覺
支。皆得隨意故作是說。復次此中說三根俱 覺支。謂樂根喜根捨根俱覺支。若欲以日初 分入樂根俱覺支。以日中分入喜根俱覺支。
以日後分。入捨根俱覺支。皆得隨意。故作是 說。空無相無願俱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俱 覺支說亦如是。譬喻者作如是說。此中說七
地覺支。謂根本四禪三無色定覺支。在此七 地中。若欲以日初分入初禪地覺支。乃至入 無所有處地覺支。以日中分。以日後分。入
初禪地覺支。乃至入無所有處地覺支。皆得 隨意。故作是說。復有說者。所以作論者。或有 說諸邊禪中有喜無戒。或說上地有正覺。或
說無色地中有戒。為止如是等說者意故。而 作此論。
[0363c13] 念覺支現在前時。幾覺支道支現在前。答曰。 若依有覺有觀未至禪。學念覺支現在前時。 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九道支
現在前。以是說用止諸邊禪中有喜無戒者 意。問曰。如未至禪定無有覺有觀。何故作 是說。依有覺有觀未至禪耶。答曰。應作是說。
若依未至禪定。應說有覺有觀而作是說。有 何意耶。答曰。欲令疑者得決定故。如四大揵 度說。上地諸邊。亦言未至。或有聞說未至。
謂是上地未至。若說有覺有觀。當知必是初 禪未至。若依初禪。學念覺支現在前。七覺 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
前。若依禪中間。學念覺支現在前時。六覺支 七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 若作是說。則止說上地有正覺者意。如禪中
間第三第四禪亦如是。若依第二禪。學念覺 支現在前。七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 支八道支現在前。若依無色界定。學念覺支
現在前時。六覺支四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 支五道支現在前。若作是說。則止說無色界 有戒者意。諸覺支道支。一切地一切無漏心
中所得者。說亦如念覺支。何者是耶謂擇法 精進猗定捨覺支正見正方便正念正定喜覺 支現在前時。幾覺支道支現在前。答曰。若
依初禪。學喜覺支現在前時。七覺支八道支 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若依 第二禪。學喜覺支現在前時。七覺支七道支
現在前。無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正覺支 現在前時。幾覺支道支現在前耶。答曰。若依 未至禪。學正覺現在前時。六覺支八道支現
在前。無學六覺支九道支現在前。若依初禪。 學正覺現在前時。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 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
[0364a17] 問曰。何故諸邊中無喜耶答曰。諸邊離欲未 離欲。能起現在前故。不能生喜。如人多處 被縛。有解不解處。不能生喜。彼亦如是。問
曰。何故上地無正覺耶答曰。非其田器故。乃 至廣說。復次為除正覺故求上地。若上地有 覺者則下地不作方便。求於上地。若法下地
有上地亦有者。則無次第滅。若無次第滅。則 無究竟滅。所以者何。以次第滅。能到究竟 滅。若無究竟滅。則無解脫。復次若有身業口
業處。有正覺上地。無身業口業故無正覺。問 曰。何故無色界無戒耶答曰。無田器故。乃至 廣說。復次為除戒故。求無色界。若無色界
有戒者。則下地眾生。不作方便。求無色界。若 法下地有上地。亦有者。則無次第滅。若無次 第滅。則無究竟滅。所以者何。次第滅能到究
竟滅。若無究竟滅。則無解脫。復次戒是色 少分。無色中無色戒。是四大造。無色界無四 大。問曰。無無漏四大。何故有無漏戒耶。答
曰。無漏戒不以四大力故是無漏。以心力故 是無漏。復次戒對治惡戒。無色界無惡戒故 無戒。所以者何。惡戒在欲界。欲界於無色界。
有四事遠。一以所依遠二以所行遠。三以所 緣遠。四以對治遠。
[0364b11] 三十七助道法。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佛說助道法。無 三十七覺支是助道法。何以知之經說有一
比丘往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却住一面。而 白佛言。世尊。所言覺支者。何故名覺支耶。佛 告比丘。是七助道法故名覺支。謂念覺支。擇
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 捨覺支。以是事故。知覺支是助道法。問曰。助 道法有三十七。世尊。何故說七覺支是助道
法耶。答曰。隨彼比丘所問佛說七覺支是助 道法。若彼比丘問四念處者。佛亦說四念處 是助道法。復次彼經一向說無漏助道法。餘
則不定如念處有二種。謂有漏無漏。乃至道 支有漏無漏。復有說者。佛說三十七助道法。 以經久時故。而亡失之。如陀羅達多所說助
道法。應言一支。乃至三十七支。如三十七助 道法。如斧柯喻經中亦說。無漏三十七助道 法。若取決定修道。則是七覺支。若取不決
定。則有六支種。所以者何。念處有二種。或有 漏無漏。乃至道支亦如是。問曰。助道法。名 有三十七。體有幾耶。答曰。助道法。名有三十
七。體有十一或十二。若說盡在覺支中。覺支 名有七體亦七。四念處慧根慧力正見。盡在 擇法覺支中。四正斷精進根精進力正方便。
盡在精進覺支中。四如意足定根定力正定。 盡在定覺支中。念根念力正念。盡在念覺支 中。餘者有信根道支中。有正語正業正命。若
盡說在道支中者。若說正語正業外。更無正 命者。八道支。名有八體有七。若說正語正業 外。別有正命者。道支名有八體有八。四念
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盡在正見中。四正斷 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盡在正方便中。四 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盡在正定中。念根
念力念覺支。盡在正念中。餘有信根覺支中。 有喜猗捨。以是事故。助道法。名有三十七。 體有十一或十二。如名體。名數體數。名異體
異。名異相體異相。知名知體亦如是。此是助 道法體法性。乃至廣說。
[0364c20] 何故名助道法。助道是何義。答曰。盡智無生 智是菩提。此諸法隨順彼法。助彼法是彼法 分勢用勝故。名助道法。已總說助道法所以。
今當各各別說所以。何故名念處耶。答曰。分 別聚義是念處義。聚名五取陰。若欲分別。應 以念處。而燒然義是正斷義。積聚義法義是
如意足義。增上勝義是根義。不可壞義是力 義。覺知義是覺支義。求覓義是道支義。
[0364c28] 已別說助道法所以。今當別說覺支道支所 以。何故名覺支。為以覺故名覺支。為以是覺 支故名覺支耶。若以覺故名覺支者。一是六
非。若以是覺支故名覺支者。六是一非。答 曰。應作是說。以覺故名覺支。問曰。若然者。 一是六非。答曰。此諸法盡是彼法分。盡隨順
彼法勢用勝故名覺支。復有說者。以是覺支 故名覺支。問曰。若然者。六是一非。答曰。擇 法覺支。是覺是覺支。餘唯是覺支。何故名道
支耶。為以求覓故是道支。為以是求覓支故 是道支。若以求覓是道支者。一是七非。若以 是求覓支故是道支者。七是一非。答曰。應
作是說。以求覓故是道支。問曰。若然者。一是 七非。答曰。此諸法盡是彼法分。隨順彼法勢 用勝故名道支。復有說者。求覓支故是道支。
問曰。若然者。七是一非。答曰。正見是求覓是 求覓支。餘是求覓支。如擇法覺支是覺是覺 支。如正定是禪。是禪支不非時食是齋是齋
支正見亦如是。是求覓是求覓支。
◎
[0365a18] ◎已各各別說助道法所以。今當求其次第。 何故先說四念處。乃至後說八道支耶。答 曰。隨順言說次第法故。復次佛說則隨順。問
者則易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