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hāṣāśāstra (Bing Po Sha Lun) 鞞婆沙論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鞞婆 沙 論卷第四阿羅漢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譯
解十門大章
[0439a07] 二十二根。十八界十二入五陰。五盛陰六界。 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 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過去法未
來法現在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欲界繫法 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學法無學法非學非 無學法。見斷法思惟斷法。無斷法。四諦四禪
四等四無色定。八解脫。八除入。十一切入。八 智三三昧。三結。三不善根。三有漏四流四 扼四受四縛。五蓋五結五下分結五見。六身 愛七使九結。九十八使。
鞞婆沙二十二根處第十六
[0439a18] 二十二根者。眼根耳鼻舌身意根。男根女根 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護根信根精進念 定慧根。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問曰。何以故。
彼作經者依二十二根而作論。答曰。彼作經 者意欲。亦如所欲。如是作經與法不相違。以 是故依二十二根而作論。或曰。彼作經者無
事。問曰。何以故彼作經者無事。答曰。此是佛 契經。佛契經說二十二根。彼作經者於佛契 經中依本末處所已。此阿毘曇中作論。彼作
經者不能二十二根中減一根。已立二十一。 增一已立二十二。問曰。何以故。答曰。所謂 是一切佛契經。亦不增亦不減。不增者無增
可減。不減者無減可增。如不增不減。如是無 量深無邊。無量深者無量義故。無邊者無邊 味故。如大海無量深無邊。如是佛契經無量
深無邊。無量深者無量義故。無邊者無邊味 故。如尊者舍利弗。如是比百千那術。以佛契 經二句作百千經。令智盡而住不能盡佛契
經。或曰。得其邊崖。如佛契經此論。是故作 經者無事。問曰。置彼作經者。何以故佛契經 說二十二根。答曰。佛世尊為教化故說二十
二根。彼受化者應須二十二根。或曰。契經有 本末有因有緣。問曰。契經有何本末。答曰。說 者有生聞梵志。彼中食後彷佯遊行至世尊
所。到已共世尊面相慰勞已。在一面坐。一面 坐已。生聞梵志白世尊曰。瞿曇。我欲少有所 問。聽我所問當為我說。世尊告曰。梵志。隨所
欲問。梵志曰。瞿曇。根謂根。瞿曇。根有幾所。 云何瞿曇。根根所攝。施設而施設。世尊告曰。 汝梵志。有二十二根。從眼根至無知根。此梵
志有爾所根。如是如來根根所施設而施設。 梵志。若如是說此非根。如沙門瞿曇所施設。 我捨此根更施設餘根者。彼但有言。數問已
不知增益生癡。何以故。如非境界。如梵志問 佛答。是故契經不必索本末此應索。彼梵 志何以故問根不問界入陰諦沙門果道品緣
起。有一說者。謂彼梵志疑而問。不疑不問。 或曰。彼梵志善能求喜行。彼盡遊九十六種 道。為施設根故。彼或有一為施設根如尼揵。
是故彼不截菜。亦不飲冷水。謂彼於外物計 有命想。問曰。彼尼揵於外物有何根想。一 說。者意根也。復有說者。命根也。如是說者意
根及命根。更復有施設二根行及意。復有施 設二根。若眼不見色耳不聞聲。彼是聖修諸 根如彼波羅施。問曰。何以故名波羅施。答曰。
是彼名名波羅施。或曰。彼姓波羅施。是故名 波羅施。如姓婆蹉拘蹉婆羅婆羯提羅。如是 彼姓波羅施。是故名波羅施。若母剎利種父
梵志種。此亦名波羅施。母梵志種父剎利種。 亦名波羅施。如從驢馬生名為騾。此梵志姓 名波羅施。彼弟子名欝多羅。中食後彷佯行
至世尊所。到已共世尊而相慰勞已。却坐一 面。坐一面已。世尊告曰。欝多羅。汝師波羅施 為弟子說修根不。欝多羅白世尊曰。如是瞿
曇。波羅施為弟子說修根。世尊告曰。欝多羅。 云何波羅施為弟子說修根。欝多羅曰。唯瞿 曇。眼不見色耳不聞聲。彼是聖修諸根。世尊
告曰。如是欝多羅。盲者為修根。欝多羅。盲者 眼不見色。彼時尊者阿難在世尊後。手執拂 拂世尊。於是尊者阿難告欝多羅曰。如是欝
多羅。聾者為修根。欝多羅。聾者耳不聞聲。問 曰。如尊者舍利弗。如是比百千那術。世尊能 答彼能斷意。何以故世尊答一。阿難答二。何
以故。世尊不止阿難。答曰。世尊知阿難言在 咽喉欲語。世尊三阿僧祇劫百千苦行已終 不斷他辯。以是故本師讚曰。
己弟子說法時 專心聽不斷論
以是故在眾說 於中間無能難
[0439c28] 以是故不止。或曰。世尊作是念。若我說阿難 比丘說亦爾。彼不增不減。如不增不減。以是 故不止。或曰。斷彼異學意故。若世尊說一阿
難不說二。彼異學還至己眾已。當自稱譽。彼 師伏我非弟子。我師往者彼不能伏。若世尊 說一阿難說二。令彼異學勢力斷。彼作是念。
我不與弟子何況師。是斷彼異學意故。世尊 說一阿難說二。或曰。欲滿彼異學意願故。彼 異學作是念。此沙門瞿曇不可伏不可勝。一
切師最妙。謂本大師者彼亦不能伏。此況復 如我比。我正可共弟子論。世尊常欲滿彼意 所欲願。隨所應解而為說。是故欲滿彼異學
意願故不止。或曰。義證故。阿難彼異學所宗 敬。能說因提書。及容色妙故。世尊說。以此 住問是法應汝所說不。以是義證故。世尊說
一阿難說二。或曰。異學不欲令弟子有所說 恐還難問使我墮不如故。世尊無此事。如尊 者舍利弗所有智。百千那術數不能及佛。況
復餘者。以是故世尊不止阿難。或曰。現己無 慳嫉妬故。異學不欲令弟子有所說。恐我所 得供養弟子得故。世尊無此事。如世尊所得
恭敬供養。盡令一切眾生得。佛不得者於此 處亦不憂慼。是謂現己無慳嫉妬故不止阿 難。或曰。現善說法故。成就說法故。一見一慧
一欲一忍故。彼異學法不善說。如破塔不可 依。如是彼意盡壞志亦壞。師志異弟子志異。 此法無彼咎。如師志弟子亦爾。義同義句同
句味同味乃至同第一義。是謂善說法故。成 就說法故。一見一慧一欲一忍故。以是故。世 尊說一阿難說二。故世尊不止阿難。問曰。世
尊說彼異學有何咎。彼說亦爾。盲及聾聖修 根。答曰。佛報彼梵志。極大咎斷一切意。世尊 說曰。若汝言聾盲聖修根者。為唐出家虛剃
鬚髮空修梵行。應壞此二根眼根及耳根。如 是即聖修根。以是故。佛報梵志。極大咎斷一 切意。復有施設五根。香味眼皮耳根。香者鼻
根。味者舌根。眼者眼根。皮者身根。耳即耳 根。施設如毘施師也。復有施設十一根。五覺 根五行根。五覺根者。眼耳鼻舌身根。五行
根者。手根足根口根大便根小便根意根。為 十一如僧呿也。復有施設百二十根。問曰。云 何異學施設百二十根。答曰。九十八使及二
十二根也。如是說此不論。彼異學不能分別 如此法。問曰。若不能分別者。云何彼異學施 設百二十根。答曰。二眼二耳二鼻舌根身根
意根命根五痛根五信此地獄。二十畜生。二 十餓鬼。二十天上。二十人間。二十阿須羅。欲 令六趣彼亦二十。是彼異學施設百二十根。
復有說者。彼異學非施設此百二十根。問曰。 若不爾者復云何。答曰。彼異學施設百二十 因陀羅。如所說。龍主迦留羅主阿須羅主天
主人主梵天主。如此極上極妙身。一一應受 百二十主。彼梵志聞已重更生疑。不知何者 第一義施設一根耶。至百二十根耶。彼聞釋種
家生童男。三十二相莊嚴身。八十種好金色 圓光。梵音聲如伽毘凌伽鳥。視之無厭。彼 生時行七步。二龍洗浴。梵志相記於二處非
餘。若在家者為轉輪王如法法王。若除鬚髮 被著袈裟信樂捨家學道。當成如來無所著 等正覺。世間悉聞。彼已出家學道降魔眷屬
已。成無上最正覺。得一切智及一切現斷一 切疑。授一切定決一切論。我當往問。何者第 一義。施設一根至百二十根耶。彼便至世尊
所。到已共世尊面相慰勞。慰勞已却坐一 面。白世尊曰。唯瞿曇。我欲有所問。聽我所問 當為我說。世尊告曰。梵志。隨所欲問。梵志
曰。瞿曇。根謂根。瞿曇。根有幾所。云何瞿曇。 根根所攝施設而施設。此不說誰施設幾根。 問曰。何以故不說。答曰。彼作是念。若我說者
彼聞已取彼勝者答我。世尊告曰。汝梵志有 二十二根。從眼根至無知根。此梵志有爾所 根。如是如來根根所攝施設而施設。梵志若
如是說非此根。如沙門瞿曇所施設。我捨此 根更施設餘根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 益生癡。何以故。如非境界。問曰。何以故說。
此梵志有爾所根。如是如來根根所攝施設 而施設。答曰。止彼本所聞。謂彼施設一根至 百二十根。此非如彼所說。我是一切智一切
見。猶不能增減二十二根。況復異學以見壞 意成就凡智。以是故彼梵志問根。不問界入 陰諦沙門果道品及緣起二十二根者。眼根至
無知根問曰名有二十二根種有幾阿毘曇者 說曰。師說也。名有二十二根。種有十七。阿毘 曇者五根。不欲令是種男根女根未知根已知
根無知根。問曰。男根女根何以不欲令是種。 答曰。彼說如阿毘曇中所說。云何女根身根 少分。云何男根身根少分。彼離身根不欲令
男女根別有種。問曰。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 何以故。不欲令是種。答曰彼說此九根合聚 未知根。九根合聚已知根。九根合聚無知根。
合聚九根者。意根三痛根信五。此九根或時 未知根。知時已知根。或時無知根。見道中 未知根。思惟道中已知根。無學道中無知根。
堅信堅法意中未知根。信解脫見到身證意 中已知根。慧解脫俱解脫意中無知根。如此 九根或未知根。或已知根或無知根。以是
故。彼名有二十二根。種有十七。尊者曇摩多 羅說。名有二十二根。種有十四。彼尊者曇摩 多羅。此五根不欲令是種。更有三命根護根
定根。問曰。彼何以故。命根不欲令是種。答 曰。此命根不相應行陰所攝。彼尊者曇摩多 羅不相應行陰非是種。問曰。彼何以故。護根
不欲令是種。答曰。彼尊者曇摩多羅說。有爾 所痛。謂若樂若苦彼不苦不樂痛。亦不能苦 亦不能樂。此云何痛。問曰。彼佛契經云何通。
佛說三痛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答曰。彼說 有樂痛苦痛。或軟或增上或鈍或利謂彼樂 痛苦痛軟樂痛苦痛鈍樂痛苦痛止。是彼不苦
不樂痛。但彼離苦樂不欲更有痛。以故爾。問 曰。彼何以故。定根不欲令是種。答曰。彼從契 經起。佛契經說。定根云何。答曰。善意一心。
彼曇摩多羅離心更無別定種。以是故。彼名 二十二根。種有十四。尊者佛陀提婆說。名 有二十二根。種或二或五。謂彼盡是有為法
二分四大及心。彼說色根者是四大差降。無 色根者是心差降。以是故。彼名有二十二根。 種或二或五。如是說者名有二十二根。種有
十七。如名如種如是名數種數名相種相名 異種異名別種別名覺種覺。如是盡當知。尊 者瞿沙說曰。應說一根。是第一義意根也。問
曰。何以故。答曰。謂此是內是普是共緣。內者 內入所攝。普者從阿鼻地獄至第一有可得。 共緣者一切法緣。謂餘根離此聚中。眼根耳
鼻舌身根男女根。雖是內。非是普非是共緣。 五根中除護根。餘四痛雖共緣。非是內。非是 普。護根及信五雖普及共緣。非是內。未知根
已知根無知根無別種。彼前已說。謂根合聚。 問曰。餘根何因得根名。答曰。依故猗故染著 故淨故已淨故。依者眼根耳鼻舌身根也。猗
者命根也。染著者五痛也。淨者信五也。已淨 者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也。問曰。若爾者男 根女根何因得根名。答曰。此欲界中婬稷婬
種。此婬稷婬種因男根女根也。或曰。因五事 故。一者生生。二者生欲樂。三者能止結。四者 依起染污身識。五者定行婬人。生生者胎生
也。生欲樂者。彼婬人於此處起欲樂已遍身 中生樂。如聖人從眉間起聖樂已遍身中生 樂。如是彼婬者此處起欲樂已遍身中生樂。
能止結者。須臾止也。依染污身識者。依餘三 種生識善不善無記。依男根女根已必生不善 身識非是善。非是無記。定行婬人者。習婬心
非不習婬心。是五事故。一生生。二生欲樂。三 能止結。四依起染污身識。五定行婬人。以是 故。男根女根得名。更有說者。此中命根六。當
說第一義根。命根六者。眼根耳鼻舌身命根。 問曰。何以故。答曰。謂此根本眾生種。問曰。 若此根本眾生種。彼餘根何因得名。答曰。因
種因染著因淨因已淨。因種者意根也。因染 著者五痛也。因淨者信五也。因已淨者三無 漏根也。以是故餘根得名。問曰。男根女根何
因得根名。答曰。謂此中轉生人。亦生出要人。 轉生人者。如六師也。生出要人者。佛辟支佛 聲聞也。以是故男根女根得名。或曰。命根八
當說第一義根。命根八者。眼根耳鼻舌身男 女命根也。問曰。何以故。答曰。謂此根本眾生 種。問曰。若此根本種者。彼餘根何因得名。答
曰。因種因染著因淨因已淨得根名。因種者 意根也。因染著者五痛也。因淨者信五也。因 已淨者三無漏根也。以是故餘根得名。此是
根根性己種相身所有自然。說性已當說行。 何以故名根。根有何義。答曰。增上義是根義。 明義是根義。收義是根義。宗義是根義。最義
是根義。勝義是根義。妙義是根義。生義是根 義。問曰。若增上是根義者。一切有為法各各 相增。無為法亦有為法增。何以故。立二十二
根。答曰。此增上緣或增上或軟或妙或下。謂 彼增上緣增上及妙。當知二十二根。謂增上 緣軟及下。當知餘法。或曰。雖一切有為法各
各相增及無為法有為法增。但餘無有增上緣 如是增如是明如是收如是宗如是最如是勝 如是妙。如二十二根。如人各各相增。但餘無
有增上緣。如村中主國中王四天下轉輪王。 大千國梵王。三千大千世界佛世尊。如是雖 一切有為法各各相增及無為法有為法增。
但餘無有增上如是增如是明如是收如是宗 如是最如是勝如是妙。如二十二根。是故說 增上義明義收義宗義最義勝義妙義生義是
根義。問曰。若增上義是根義。此根義何所為 增上緣。答曰。眼根四事為增上緣。一者己身 端嚴。二者持己身。三者依生識。四者不共事。
己身端嚴者。極令身妙具足一切支節。若眼 根不具。彼非端正多所增惡。若眼具已。顏 貌端正眾不增惡。是謂己身端嚴也。持己身
者。眼見好惡除惡從好。令身久住。是謂持己 身也。依生識者。依此眼生眼識。是謂依生識 也。不共事者。眼根見色此事餘根無也。耳根
亦四事為增上緣。一者己身端嚴二者持己 身。三者依生識。四者不共事。己身端嚴者。極 令身妙具足一切支節。若耳根不具。彼非端
正多所增惡。若耳根具足顏貌端正眾不 增惡。是謂己身端嚴也。持己身者。耳聞好 惡除惡從好。令身久住。是謂持己身也。依生
識者。依此耳生耳識。是謂依生識也。不共事 者。耳根聞聲此事餘根無也。更有說者。眼根 持生死身為增上緣。如所說偈。
眼見諸惡 如實當求 慧以存世
除去諸惡
[0442a22] 耳根持法身為增上緣。如所說偈。
聞法能知 聞惡不作 聞除非義
聞得至滅
[0442a25] 更有說者。眼根耳根俱持生死身及法身為 增上緣。持生死身如前所說。持法身者。眼根 近善知識誦習耳根聞法。近善知識及聞法
已。思惟念向法次法。以是故彼契經說。彼 時梵摩梵志二根不壞。眼根及耳根。問曰。何 以故。一切根中說二根不壞。眼根及耳根。答
曰。謂二根入佛法中是門是度是道。以是故。 一切根中說二根不壞。眼及耳根。鼻根舌根 身根亦四事為增上緣。一者己身端嚴。二者
持己身。三者依生識。四者不共事。己身端嚴 者。極令身妙具足一切支節。若三根不具者 非端正多所增惡。三根具者顏貌端正眾不
增惡。是謂己身端嚴也。持己身者。依此三 根通揣食。謂揣食即三入香味細滑是。是 謂持己身也。依生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