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bhidharmanyāyānusāraśāstra (Apidamo Shun Zheng Lilun)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Scroll 2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二十
尊者眾賢

三藏法師玄奘 

緣起品第

[0461c14] 其次識住

  異同
  無色
識住  非有損壞

[0461c19] 欲界人天靜慮 識住分別 有色有情相異
一識欲界靜慮 有色有情成就色身 色身種種顯形狀貌
有情名身苦樂不樂差別 有情
豈不有身異言有色 有色無義非理無色 現見身後異言
不應理 無色有如 無有非理後說
不以 無色依次次後梵眾 不然一切
天眾建立識住 有頂第四靜慮有色異言有頂天可言有色第四靜慮可言
人天各自故此 成立 有頂第四靜慮識住有色
大義有色 即是有色有色 有色損益
現前損益便變異如是變異 飲食變異變異由是便有色
有色極光應有極光無異想天中無異 梵眾不一天中
未必必然 定異極光 無身眼色緣生眼識
契經眼色眼識現有眼色眼識 不生輕安便 經意無染 非身
定能必然 眼識緣故眼識 作意不正不生
輕安輕安 不生有色有色
不然有色 欲界靜慮尋伺有種
有色極光淨天因故 有色不可以不許有色作意眼識
便不許眼色便不許 便不許是故應作如是
有色極光應有 極光無異想天中無異不應理
異言 身故隨身 極光淨天隨身梵眾
不一天中理實 顯示 是故梵眾天
有色有色 有色有情梵眾天
第二識住所以者何 梵眾天我等皆是大梵化生大梵 爾時梵眾化生
梵王處所形色神通 殊勝大梵 不能歿靜慮宿
不能了知大梵 發心便歿 業果己身形狀
威德由是緣故梵眾梵王豈不梵眾大梵王如何
非理梵眾梵王因而梵眾 同一大梵王梵眾天
一身 眾說
安立 差別梵眾念言我等 如是有情長壽乃至云何當令
有情同分心願我等 便同分梵眾何處梵王有餘 極光歿來生
歿來生此間云何第二靜慮 宿住第二靜慮 靜慮如何戒禁取退
豈不色界無有退初生 退有餘師說中有梵王 住世天中
受生梵眾 梵王極光歿受生 梵眾下生見大梵王
敬慕威神未果荏苒多時瞻仰 念言我等乃至廣說
見大梵王便所見 下生獨有梵王心所 極光淨天梵王
光淨天梵王獨居下地知心 同居便靜慮 須臾自便命終生下靜慮
大梵身心靜慮通慧 便宿住隨念梵眾念言我等 乃至廣說有餘師說靜慮
梵世眼識靜慮 隨念梵眾天不受 前生所見
有色有情極光淨天 三識中舉第二 靜慮少光天無量光天識住
既有第三識住無緣識住 故知識住非但 天中無有差別身形
諸天 尊者阿奴契經光淨天 高下別處故作非一
差別契經極光天有時諸天集會光明諸天 各別狀貌不同無相
違失梵眾極光天光明 第二靜慮喜捨雜亂現前 傳說根本喜根分地
現前分地根本喜根 現前譬如有人飲食 異義極光生天
緣於劫火交雜 交雜第三靜慮 別理第三靜慮
名為第二靜慮喜捨交雜 名為加詳上座如是說第三靜慮
一切 識住 並不喜樂安住識住如何
識住以此 第四靜慮有頂天識住次後 必應上座識住
識住顯識士夫 其中識住士夫 其中識住不樂
識住不樂識住 不樂而立識住 識住不定
遍淨天如何彼此 不生無處 淨天下水不生不上
無疑 少有疑慮遍淨 是故對法正理一異名義
譬喻智者擇善而從 色有遍淨天第四識住 一者釋義唯有遍淨
天樂寂靜微妙常生是故 交雜豈不遍淨 契經遍淨天寂靜
遍淨樂受自有差別一切有為展轉差別一類 不可是故唯一
傾動靜慮染污 戒禁取因故第二靜慮等至
現前第三靜慮 寂靜異熟樂受現前 三識名為何等
無色有情一切色想超越 隱沒別異作意無邊 空無邊處具足空無邊處天
五識無色有情一切空無邊處超越無邊識無邊處具足識無邊處 第六識住無色有情一切識無邊處
超越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 無所有處天第七識無色 豈非無義諸色超越
不然有別色界有情 成就現行因此 如是無色有情無色應有色想
現行是故無色有情一切色想 超越欲界繫豈不一切色想 超越無色色想成就非理
無色界有色無色 無色界中都無色色想 無色界由此
無色界成色色想豈非 非理欲界繫 色想無色
色界故此非難色想現行 一切色想超越現行超越色想色界
第四靜慮地想地色境界 色想有對隱沒五識相應 有對所生有對境界
有對欲界二識相應 有對隱沒重現 靜慮三識相應有對
非一有時重現第四 現行隱沒無色 重現別異作意不復作意
差別別異云何 自相色貪 作意現行共相
有餘師說能緣 作意作意無色 是故無色諸色超越
名為識住五蘊 其中住著有餘師說唯有 識住契經住著
七識由此識住 有損其中不樂住著第四靜慮有頂云何
有損損壞何等名為損壞 苦受第四 無想定無想有頂天滅盡定
相續有情 至於識住 二義第四靜慮
無想聖者淨居淨居 寂滅有頂識住 愛力執受安住其中識住一切
淨居天業力執受安住其中無想有情 有頂執受安住其中由是識住 有餘師說眾生所謂
著想無色此處識住 識住上代師資相承
具有見修識住 便識住豈不欲界 識住無漏有頂
應名識住非理欲界可就 有無有頂天自性 有無自性識住非有頂補
伽羅欲界善處 三識有頂為例第四靜慮三識五處一處
三識不立識住是故識住 唯有如是解釋七識九有

兼有  無想有情
九有  不樂

[0464c03] 七識及第一有無想有情名為 有情有情有情樂安實物
有情假有實物所居 唯有有情 處所處所有情有情
雜亂雜亂唯有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