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nyāyānusāraśāstra (Apidamo Shun Zheng Lilun)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Scroll 7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賢聖品第六之十六
[0730b11] 修覺分時必獲證淨。此有幾種依何位得。實 體是何法有漏無漏耶。頌曰。
證淨有四種 謂佛法僧戒
見三得法戒 見道兼佛僧
法謂三諦全 菩薩獨覺道
信戒二為體 四皆唯無漏
[0730b17] 論曰。經說證淨總有四種。一於佛證淨。二於 法證淨。三於僧證淨。四聖戒證淨。且見道 位見三諦時。一一唯得法戒證淨。見道諦位
兼得佛僧。謂見苦時得聖愛戒及法證淨。於 何等法如何而得法證淨耶。謂唯於苦達唯 有法。無實有情生決定信。如是次第見集諦
時。亦唯如前得二證淨。達唯集法能為苦因。 無內士夫生決定信。從此無間見滅諦時。亦 唯如前得二證淨。達唯滅法是真涅槃。誠可
遵求生決定信。從此次後見道諦時。兼於 佛僧得二證淨。於佛相續諸無學法。得佛證 淨於僧相續。學無學法得僧證淨。兼言為顯
見道諦時。亦得聖戒及法證淨。達唯道法是 證滅因。誠可遵求生決定信。然所信法略有 二種。一別二總。總通四諦別唯三諦。全菩薩
獨覺道。菩薩道者唯有學法。獨覺道者通學 無學。若無漏信緣別法生名不雜緣。於法證 淨若無漏信。兼緣佛僧名為雜緣。於法證淨
故見三諦唯得二種。見道諦時具足得四。見 道諦位為於現前得佛法僧三證淨不。非皆 現得。見道諦時現行總緣諸道諦故。應知現
在唯有雜緣一法證淨。乘此勢力修得未來 多剎那信。於中有別緣佛法僧。或有總緣二 三寶者。諸別緣者名三證淨。諸總緣者法證
淨攝。道類智時修八智故。亦得三諦法戒二 種。道法忍等三剎那中。未來唯修道諦四種。 由所信別故名有四。應知實事唯有二種。謂
於佛等三種證淨以信為體。聖戒證淨以戒 為體故唯有二。若七支戒實唯一者。如何覺 分中實事有十一。應唯有十種或十六或多。
以覺分中身語二業。說有差別及相有異。正 命一種雖有別說。離身語業無別體相。依有 別相前覺分中。說言實事有十一種。雖身語
業一一有多。然種類同故各立一如四念住。 前三證淨謂慧與信。若不雜緣隨所緣別。雖 有多種而類同故。各立為一此亦應然。今證
淨中依身語業聖戒相等。及契經中同說不 缺。不穿等故總立為一。隨身語業類別分二。 聖戒相同總立為一。故二與一無相違過。為
依何義立證淨名。如實覺知四聖諦理故名 為證。正信三寶及妙尸羅俱名為淨。由證得 淨立證淨名。正信是心清淨相攝可名為淨。
尸羅不是清淨相攝寧立淨名。此四皆是清 淨相攝。離不信垢破戒垢故。又此四種唯無 漏故。離垢無漏故立淨名。此四何緣次第如
是。餘三以佛為根本故。佛於正說有功能故。 於彼證淨立在最初。正說功能由悟法故。於 彼證淨立為第二。現觀法藏唯聖僧故。於彼
證淨立為第三。觀法藏能依聖戒故。聖戒證 淨立在最後。有言。佛是正說法師。是故最初 立佛證淨。佛何所說愛盡涅槃。是故第二立
法證淨。為誰說法為向果僧。是故第三立僧 證淨。僧依聖戒而得建立。是故第四立戒證 淨。有說。此四猶如導師。道路商侶及所乘
乘。故說此四次第如是。經言。學位成就八支。 無學位中具成就十。學位亦成正脫正智。何 緣於彼不建立支。正脫正智以何為體。頌 曰。
學有餘縛故 無正脫智支
解脫為無為 謂勝解惑滅
有為無學支 即二解脫蘊
正智如覺說 謂盡無生智
[0731a21] 論曰。有學位中尚有餘縛。未解脫故無解脫 支。非離少縛可名脫者。非無解脫體可立解 脫智。故有學位不立二支。謂立支名依勝助
用。在有學位既有餘縛。雖有解脫無勝助用。 無勝解脫故彼勝智亦無。故此二支非在有 學。無學已脫一切縛故。依內解脫生二智故。
有勝助用理可立支。有學不然故唯成八。解 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勝解為 體。無為解脫惑滅為體。前復有曰說學無
學。依十聖身說名為學。依第八聖立無學 名。唯有為中無學解脫。可得建立為解脫支。 惑滅無為無支用故。支攝解脫復有二種。謂
時不時有差別故。有說。慧心有差別故。應知 此二即解脫蘊。經主此中意作是說。非唯勝 解得此蘊名。若爾是何。謂真智力能永除遣
貪及瞋癡。即心離垢名解脫蘊。以何為證。如 契經言。云何解脫清淨最勝。謂心從貪離染 解脫。及從瞋癡離染解脫。於解脫蘊未滿為
滿。已滿為攝修欲勤等。此何所證。若唯勝解 是解脫蘊。經不應言。謂心從貪離染解脫。及 從瞋癡離染解脫。於解脫蘊乃至廣說。由此
證知即心離垢。名解脫蘊非唯勝解。此不成 證。謂經亦說。云何名心清淨最勝。謂離諸欲 惡不善法。乃至安住第四靜慮。於等持蘊未
滿為滿。已滿為攝修欲勤等。非心離垢即名 等持。差別品中已廣成立。如由欲等眾行功 能。令諸等持圓滿而起。等持圓滿名心清淨。
等持令心離穢濁故。非心離垢即名等持。如 是亦由欲等勢力。令解脫蘊圓滿而生。解脫 圓滿說心解脫。解脫令心離穢濁故。非心離
垢即名解脫。故我所立不違契經。又如增上 慢相應邪勝解名邪解脫。不可說此即增上 慢所染污心。如是離此慢相應正勝解名正
解脫。不可說此即是離慢所得淨心。又若此 中即心離垢。名解脫蘊無別解脫。經不應前 說心清淨最勝。清淨離垢義無別故。又此經
說。解脫蘊言。理實亦非唯是勝解。意取勝解 及同聚法。總說名為解脫蘊故。由此彼說非 唯勝解。名解脫蘊於我無違。是故所言二解
脫蘊。體是勝解其理極成。如是已說正解脫 體。正智體者。謂顯正見。如前覺說即盡無 生。前名菩提今名正智。所言無學心解脫者。
心於何位正解脫耶。為於未來現在過去。頌 曰。
無學心生時 正從障解脫
[0731c08] 論曰。如本論說。初無學心未來生時從障解 脫。且應思擇本論此文。說未來言應成煩重。 說生時言義已顯故。此責不然。隨問答故。謂
先問者問無學心。於何世中正得解脫。是故 今答言在未來。恐彼謂通未來一切。復為簡 別言是生時。或但應言生時解脫。然或有
謂生時是現在。為遮彼故言未來生時。現是 已生非生時故。或就相續立解脫名。則一切 未來皆名正解脫。若就行世立解脫名。則唯
生時名正解脫。為別顯二義說未來生時。諸 煩重言必顯別義。理應推究無容非撥。依如 是義故有頌曰。
文於義已足 而復說餘言
非無義有文 應思求別義
[0731c22] 雖於此位諸所有蘊。皆得解脫而但說心。然 不可言有缺減失。以心所等隨從心故。染淨 法中心為主故。雖無有我而可於心。假說縛
者脫者等故。若已說勝義已說餘。或於此中 如舉喻法。舉心一法令類思餘。雖諸學心亦 於生位從障解脫。而論但說初無學心生時
脫者。據無餘斷證解脫故。又此唯說純解脫 故。此中有心是自性解脫非相續解脫。應作 四句。有學無漏無學世俗。無學無漏餘世俗
心。如次應知四句差別。此中雖舉正生剎那。 而實未來皆得解脫。與正生者生障同故。依 此勢力所修未來。世俗善根亦得解脫。依淨
相續彼得生故。為重顯示初無學心。未來生 時從障解脫。是故本論復作是言。謂無間道 現趣已滅。及解脫道現趣已生。爾時無學心
名從障解脫。無間道者。謂金剛定并定眷屬。 臨過去位立以現名。次後施設過去名故。趣 已滅者顯在正滅。隣次必入已滅位故。解脫
道者。謂初盡智并智眷屬。臨現在位立以現 名。次後施設現在名故。趣已生者顯在正生。 隣次必入已生位故。言爾時者。謂正滅生時。
無學心者初盡智俱起。從障解脫者非唯煩 惱障。色無色界感生果業。亦是爾時所脫障 故。此業亦障阿羅漢得。由此古昔諸大論師
咸作是言。業於得忍不還應果極為障礙。作 如是釋本論所言。則已釋經心解脫義。道於 何位令生障斷。頌曰。
道唯正滅位 能令彼障斷
[0732a21] 論曰。唯言為顯正滅非餘。如生未生道俱解 脫。非滅已滅俱令障斷。寧知正滅位能斷障 非餘。以說道正生正從障脫故。道未生位未
得解脫。道已生位已得解脫。俱不可立正解 脫名。若道正滅時不能斷障。如何道生位得 正脫名。故正滅時道能斷障。於前後位斷用
定無。如何未生亦名解脫。與正生者生障同 故。如世現見開水路時。近水遠水皆言離障。 如是既見能斷惑道身中已生。亦應可說近
心遠心皆得解脫。或如正起初無學心。有得 正生名正解脫。如是彼類未來所修。無漏心 等有得起故。定不生法尚得名為正得解脫。
況當生者。此中所說正解脫言。顯已解脫心 今正得解脫。如是所說豈不相違。已解脫言 據自性解脫。今解脫言據從障解脫。所望各
異何義相違。或已解脫言據本有解脫。據在 身行世說今解脫言。由此所言無相違失。諸 行世者皆解脫耶。不爾要勤破生障者。有餘
師說。正解脫時亦得名為心已解脫。性是已 捨煩惱障故理必應然。以解脫道依無煩惱 相續轉故。已出障故名已解脫。今行世故名
今解脫。由此所說互不相違。經說。心從貪今 得解脫。此所言解脫其義云何。為是令心 與貪相離。為令貪性不復緣心。心名有貪為
相應故。為所緣故。為得隨故。若相應故應 唯染心名得解脫。便違自宗說離貪心得解 脫故。又若此法與彼相應。必定無容令此離
彼。心應畢竟不解脫貪。若所緣故應染污心 亦得解脫。理不應說貪相應心名為解脫。又 彼貪性若緣此心。無暫不緣及餘緣義。如何
可說心脫彼貪。若得隨故應有學心亦名有 貪。依止貪得所隨相續而現起故。正理論者 作如是言。唯離貪心今得解脫。何等名曰有
貪離貪二種心相。謂心若與貪相應者名有 貪心。若不相應亦不為貪。同類因者名離貪 心。乃至有癡離癡亦爾。既說離貪心得解脫。
即立解脫唯不染心。然不染心總有四種。謂 有漏中分善無記。及無漏中分學無學。言離 貪心今解脫者。今解脫有二。謂行世相續
諸有漏心。一切皆有相續解脫。加行得者亦 許兼有行世解脫。諸無漏心一切皆有行世 解脫。無學攝者亦許兼有相續解脫。諸有說
言。若心悟入清淨安住得解脫者。應知此辯 行世解脫。諸有說心正善解脫者。應知此辯 相續解脫。諸有說言阿羅漢果成就正智及
正解脫。如是名為正解脫滿。應知此辯自性 解脫。由阿羅漢二解脫滿。故說名心正善解 脫。謂諸聖道皆名正性解脫。依彼名正解脫。
諸阿羅漢證無缺減。故說彼心正善解脫。如 是所辯二解脫中。諸染污心皆無容有。故彼 不可名得解脫。外離染者可具說二。謂正解
脫及邪解脫。然不可說心正解脫。由彼身中 闕聖道故。亦不可言心不解脫。於當地染具 足離故。又雖許彼有正解脫。不許名心正解
脫者。非如聖者如理轉故。謂若諸聖於五部 結。能正分析漸次而斷。是故說名心正解脫。 外離染者於五部結不正分析。總以世道俱
時而斷故。雖斷結而不應名心正解脫。然許 名為正解脫者。以實能斷諸邪縛故。如世尊 言。貪等煩惱雜染心故令不解脫。由此證
知貪等斷故。不染污心名得解脫。如濁水滅 後水生時。離濁澄清名為淨水。如是與染俱 行心滅。依淨相續諸心轉時。離縛而生名為
解脫。未離染者不染污心。依有染身似變異 轉。如雜血乳不名解脫。諸有學心雖是無漏。 而由相續不清淨故。非如無學心名相續解
脫。如依病眼有昧識生。眼無病時發明淨識。 而無眼識自性轉過。如是煩惱所損相續。依 之雖有善淨識生。由煩惱力不明利轉。離煩
惱時識便明利。由彼相續順煩惱生。故能依 心不名解脫。若彼相續違煩惱生。此能依心 方名解脫。故離染者身相續中。不染污心所
依相續。昔被貪等之所損害。今離貪等故亦 名今解脫。若與貪等相應之心。必不可令解 脫貪等。故依正理諸論師言。唯離貪心今得
解脫。分別論者作如是言。唯有貪心今得解 脫。如有垢器後除其垢。如頗胝迦由所依處。 顯色差別有異色生。如是淨心貪等所染。名
有貪等後還解脫。聖教亦說心本性淨。有時 客塵煩惱所染。此不應理。剎那滅法如器垢 除不應理故。謂垢與器俱剎那滅。不可轉有
垢即成無垢器。但緣合故有垢器滅。無垢器 生名器除垢。又器與垢非互為因。容可計為 垢除器在。貪心相望必互為因。如何從貪心
可解脫。又道與惑有俱行過。謂彼不許實有 去來。不可言心住彼解脫。若於現在有有貪 心。道復現行令心解脫。豈不道惑俱時現行。
過失必隨不可得離。若謂道起斷貪隨眠。說 與彼俱亦無有過。執隨眠體非心相應。說何 有貪心今時得解脫。又隨眠體彼執非貪。以
彼自言貪是纏故。為說何等名有貪心。而言 今時從貪解脫。故彼所說朋助惡宗。又彼 不審思引頗胝迦喻。理實彼體無異色生。隔
頗胝迦見顯色故。謂如彼體不攬他形。如是 亦無攬他顯理。而共於彼見異顯色。隔彼見 他所依顯故。設許彼體有異顯生。亦不應言
頗胝迦寶。本體恒在有異色生。前餘色俱頗 胝迦滅。後與餘色俱新生故。由此彼喻輕爾 而立。所引至教與理相違。故應此文定非真
說。且應徵詰諸有染心。云何名為本性清淨。 彼言心性本是不染。若爾與染心所相應。爾 時此心轉成染者。是則煩惱應轉成淨。由與
清淨心體相應。此彼別因不可得故。又心性 淨理無被染。先後與俱皆不成故。謂若先有 自性淨心。後煩惱生方被染者。應淨心體非
剎那滅。若先有惑後淨心生。被先已生惑所 染者。應此惑體非剎那滅。若心與惑俱時而 生。則不應言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染。
許心與煩惱是一時。生一果一等流一異熟 法。而說心本淨煩惱為客塵。是戾正言非應 理論。又於三世推徵煩惱畢竟無力能。染
淨心過去未來無作用故。現在俱墮一剎那 故。又若說心以淨為性。後與煩惱相應位中。 轉成染者應失自性。既失自性應不名心。故
不應說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染。若抱 愚信不敢非撥言此非經。應知此經違正理 故非了義說。若爾此經依何密意。依本客性
密作是說。謂本性心必是清淨。若客性心容 有染污。本性心者。謂無記心。非慼非欣任 運轉位。諸有情類多住此心。一切位中皆容
有故。此心必淨非染污故。客性心者。謂所餘 心。非諸有情多分安住。亦有諸位非皆容 有。斷善根者。必無善心。無學位中必無染故。
此心有染非唯淨故。如言。河水本性澄清。有 時客塵坌少令濁。如是但約心相續中。住本 性時說名為淨。住客性位容暫有染。此釋與
教正理無違。寧雜染心本性是淨。至除染位 名得解脫。豈不心起貪得所隨皆名有貪心。 非但貪俱者此不應理。非心隨得可名有貪。
補特伽羅可說隨得名有貪故。謂諸得起得 所得法。不令屬餘法但令屬有情。故諸有情 由得勢力名為有戒。有貪者等心心所等法。
則不然要與彼俱方名有彼。若異此者諸有 貪心。亦應得名有瞋癡等。有瞋等者應名有 貪。又尋得俱諸心心所。應皆可說名為有尋。
則應畢竟無無尋唯伺定。又先已說先說者 何。謂應有學心亦名有貪故。許亦何過。若是 有貪應是所斷。非真對治不應聖者為永斷
貪。修有貪心為真對治。又如佛說有尋伺言。 依尋伺相應非彼得俱起。如是佛說有貪心 言。唯依貪相應非貪得俱起。若爾有漏及有
隨眠應唯漏相應。隨眠相應法此不必爾。以 諸色等亦名有漏有隨眠故。由二有言義通 多釋。謂隨增漏與漏法同。俱得名為有漏法
故。若於是處隨眠隨增。及隨眠相應名有隨 眠故。又諸有為法隨因緣生滅。不隨因緣本 性轉變。若此法性隨因緣生。即此法性隨因
緣滅。非貪勢力令不染心轉成染污。但有自 性染污心起與貪相應。由貪相應得有貪號。 心性是染本不由貪。故不染心本性清淨。諸
染污心本性染污。此義決定不可傾動。如契 經中說有三界。謂斷離滅。於前所說二解脫 中此何為體。如是三界差別云何。頌曰。
無為說三界 離界唯離貪
斷界斷餘結 滅界滅彼事
[0734a02] 論曰。斷等三界即分前說。無為解脫以為自 體。然三界體約假有異。若就實事則無差別。 云何名為約假有異。謂離貪結名為離界。斷
餘八結名為斷界。滅餘一切貪等諸結。所繫 事體名為滅界。何緣三界如是差別。謂有漏 法總略有三。一者能繫而非能染。二者能繫
亦是能染。三者非二。順繫染法斷此三法所 證無為。如次名為斷等三界。有餘師說。唯斷 能繫別有無為斷餘不爾。彼說能繫有緣八
結。有緣愛結有緣餘事。斷此三種所證無為。 如次名為斷等三界。有餘師說。唯斷能染別 有無為斷餘不爾。彼師說。愛有緣八結。有緣
愛結有緣餘事。斷此三種所證無為。如次名 為斷等三界。隨所繫事別得擇滅。故三說中 初說為善。此中上座作如是言。但隨己情作
此分別。建立聖諦涅槃等中。唯以愛為門說 斷眾惑故。如契經言。云何集聖諦謂愛後有 愛。乃至廣說。云何滅聖諦。謂諸愛斷離滅。云
何名涅槃。謂諸愛斷離滅。若於色等已斷欲 貪。我說。彼名已斷色等。一切行斷名為斷界。 一切行離名為離界。一切行滅名為滅界。佛
所說經皆是了義。無別意趣不應異釋。此說 不然。先已說故謂我先說。若就實事如是三 界體無差別。然一一體假說為三。由此無為
是無相法。假立名相必待有為。謂此無為一 一自體。斷八結得故名斷界。離愛結得故名 離界。滅彼蘊得故名滅界隨所待異假立三
名。理實無為體無三別。於一一體具三義故。 雖於離愛所得義中。世尊亦言是斷是滅。然 依近治唯說離聲。雖滅諸蘊所得義中。契經
亦說。是斷是離。而諸經中多言蘊滅。故於此 義唯說滅聲。雖斷餘結所得義中。契經亦言。 是離是滅。然離滅名別目前二。故於此義唯
說斷聲。或此無為隨所繫事有多種故。體實 有多三界由斯體實各別。然依合立一涅槃 性。故說三界展轉相即。是故經說。一切行斷
名為斷界。乃至廣說。理實此經定非了義。非 一切行皆是應斷。亦非皆是所應離事。然此 經說。皆斷離言。故知此經待別意說。若謂餘
處已簡別言。諸有漏法一切應斷。此雖總說 一切行言。准彼即知此唯有漏。故無此經非 了義失。此不成救。筏喻經中說。無漏道亦可
斷故。如言我說筏喻法門。法尚應斷何況非 法。不可由此便作是言。無漏行斷亦名斷界。 勿說斷界即二界體。聖道亦應是所離事。以
所離事唯貪所緣。故彼所言經皆了義。無別 意趣理定不然。現見此經別意說故。彼復於 此異門說言。若從諸行貪愛永斷。諸行爾時
皆名斷故名為斷界。如契經說。若於色等 已斷欲貪。我說彼名已斷色等。若於諸行 煩惱不生。諸行爾時從貪得離故名離界。即
一切行不復轉時名為滅界。如是上座於斷 等三。建立差別極為雜亂。如貪斷故色等 名斷。如是亦應由貪離故色等名離。由貪滅
故色等名滅。是則唯依貪愛永斷說斷離滅。 如說於色無餘斷愛。離愛滅愛乃至廣說。故 從諸行貪愛斷時。即應具成斷離滅界。無勞
復計餘法離滅。又於諸行煩惱不生。諸行離 貪既名離界。愛餘煩惱所以不生。由諸行 中煩惱已斷。何緣不許亦名斷界。此不生法
有離界名無滅界名斯有何理。諸不生法最 應名滅。以契經言由無明滅諸行滅故。又涅 槃時諸行不轉既名滅界。未涅槃時諸煩惱
滅寧非滅界。要由離愛餘煩惱斷。行方不轉 名般涅槃。應滅界中有斷離界。如是三界應 無差別。若謂此三雖復雜亂由少因故。無為
界中約分位殊立三界別。何緣不許對法諸 師。如前所明三界差別。若假若實俱無亂故。 是故上座率自妄情謗斥我宗。言隨己見如
是自愛憎背他言。談正理時不應收採。准此 已釋諸契經中。斷離滅想三相差別。或初業 地我當斷想名為斷想。若離染地我正斷想
名為離想。若已辦地我已斷想名為滅想。或 於已受蘊重擔中。見不捨過起欲捨想名為 斷想。以捨與斷名差別故。若於餘蘊不復生
中見勝功德。起欲求想名為滅想。不生與滅 名差別故。既得離染清淨相續。於諸蘊法無 所顧戀。於般涅槃見靜妙想名為離想。無戀
與離名差別故。若事能厭必能離耶。不爾云 何。頌曰。
厭緣苦集慧 離緣四能斷
相對互廣陜 故應成四句
[0734c26] 論曰。唯緣苦集所起忍智。說名為厭餘則不 然。四諦境中所起忍智。能斷惑者皆得離名。 廣陜有殊故成四句。有厭非離。謂緣苦集不
令惑斷所有忍智。緣厭境故。非離染故。應知 此中先離欲染。後見諦者苦集法忍。及見道 中苦智集智。但名為厭緣厭境故。忍不名離
惑先斷故。智不名離非斷治故。并修道中加 行解脫勝進道攝。苦智集智但名為厭緣厭 境故。不名為離非斷治故。有離非厭。謂緣滅
道能令惑斷。所有忍智能離染故。緣欣境故。 應知此中未離欲染。入見諦者滅道法忍。及 諸所有滅道類忍。并修道中無間道攝。滅智
道智但名為離。是斷治故不名為厭緣欣境 故。有厭亦離。謂緣苦集能令惑斷所有忍智。 應知此中未離欲染。入見諦者苦集法忍。及
諸所有苦集類忍。并修道中無間道攝苦智 集智。有非厭離。謂緣滅道不令惑斷所有忍 智。應知此中先離欲染後見諦者。滅道法忍
及見道中滅智道智。并修道中加行解脫勝 進道攝。滅智道智。
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9 冊 No. 1562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