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bhidharmakośaśāstrakārikāvibhāṣya (Apidamo Cang Xian Zong Lun)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

Scroll 3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第三十七
尊者眾賢

三藏法師玄奘 

智品第八

[0958b07] 如來不共功德共功

有餘佛法  異生
無諍願智  無礙解

[0958b10] 世尊有無功德聖者異生 無諍願智無礙解靜慮無色等至 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其所
靜慮異生佛身 一切功德清淨殊勝自在聲聞功德 名為功德 無諍云何

無諍世俗智  靜慮不動
  欲界有事

[0958b19] 阿羅漢多生雜類發自 相續愛果便煩惱 苦果煩惱
發生如是由此方便有情 己身 未來無漏智無諍
如何無諍等持相違相應品功德山中 種種一種理應無諍
相續當來便 一切總有煩惱 煩惱百八
由此智力能止息煩惱得無 第四靜慮苦因第四 通行最為不動
不能能止息煩惱 依止人身猛利 有事
不可 願智云何

願智  無諍

[0958c11] 妙智如願 願智自性種姓無諍 一切法緣故如何願智
過現如觀稼穡何故願智 異生所知不定
傳說大聲未來不定 願智 無不 羅怙羅
其實形成王舍城 得勝廣嚴摧伏 願智未來加行 比智過現未來願智
方能即由無色 等流比智願智 所生生願
比智無有比智 不知如何願智 可言三界三世不時解脫
了知 邊際第四靜慮以為加行從此無間 願力正智如實知
願智過去 宿住差別云何願智通知自相共相宿 共相差別願智
宿住不然他心智差別 如理願智無礙解云何

無礙解  法義
名義言說  無退
  
十六  一切
  無諍

[0959a15] 無礙解一法無礙解二義 無礙解無礙解四辯無礙解 其次名義說道不可退轉
自性無退能詮法名文身 第一即是 即是差別
不待覺生依託即是理應不待 所緣境所緣境
不能名句 名為三自性自性差別
無退一切法所有勝義 二義諸法自相共相名身
勝義有如不如 有無 度量名為勝義
無礙解故此 勝義起名 所行名為無退
聖言第三了知 種種差別無退 滯礙自在定慧二道第四
文義宣揚言詞名為所有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 功能名為
無礙解宣揚 善應不違勝義所有言說正理 言詞不待有情
自在滯礙功德不由 加行任運現前名為自在定慧二道 相符初二無礙解
如是有如能所相符 加行言詞第三無礙解言說自在第四無礙解
所知即此有為無為 等差言說謂詞三智 無礙解無罣礙第四
無礙解世俗勝義二諦初二無礙解即行自利宣說如是二諦 第三無礙解善巧問答第四
即行利他愚癡猶豫 滯礙解脫 法樂由此利他行名為
如是定能宣說正理 言詞現前自在功德勝義 言詞說中善巧如次建立四無礙
善巧名為不同差別第四四分利他 定慧自在
建立無礙解 差別契經略舉對法 對法
顯示二智 差別聽法 別名正知名次正知
必應此次在先最勝在先方便尋究
已知便是故 四次如是無礙解 無礙解第三訓釋言詞
名色滯礙 諸法自性顯示諸法差別 名詞展轉二種
四有中法無漏智名身言詞境界無礙解 欲界靜慮地中無名
無礙解 欲界靜慮地中尋伺自語非理所以者何
無礙解無礙解無故由此應作如是說尋伺地中 過失何謂意言尋伺
二法寂靜自性 寂靜微細無礙解言詞 是故地中靜慮
尋伺由此極成 無礙解十六諸法 十智涅槃名為
滅盡無生無礙解 除滅說道一切欲界乃至有頂無礙解說道
隨緣無有 其中第三 無生無礙解無礙解見性
第二第四 聖種一種 名為有餘
得無 如次算計佛語聲明因明 加行四處善巧不能無礙
解故理實一切無礙解學佛 前生善巧無礙解多義領悟無礙
無礙解決斷無礙無礙 正說無礙無礙解有餘 師說現前顛倒無礙解
自性無諍前來種性 無諍不動種性人身如是 無諍

邊際  邊際
究竟  加行

[0960b03] 無諍願智四無礙解邊際 邊際定力引發邊際靜慮此外有餘
所得上品靜慮邊際 無礙解靜慮邊際 第四靜慮一切隨順
究竟邊際由此餘地云何隨順修學靜慮 靜慮次第乃至有頂有頂次第
靜慮靜慮次第展轉 第四靜慮一切隨順云何 究竟專修第四靜慮
至上如是上品 究竟如是靜慮邊際三乘 自得究竟
名為邊際實際如是靜慮 最勝殊勝功德
最勝如是無諍 加行 諸佛功德盡智
現前不由加行 世尊一切法自在

神境  天眼
宿住漏盡通  解脫道
  漏盡通
四靜慮  自下
聲聞  二三無數
未曾加行  
三身  一法
天眼  

[0960c06] 通有神境智證通天眼智證 三天智證他心智宿住 隨念智證漏盡智證通六通第六
異生 如是六通解脫道自性沙門 解脫道顯出道中
如是通慧無間道他心智 阿羅漢無間道漏盡通 他心通五智
道世漏盡通 由此盡智一切地緣一切五通四靜慮不依無色中間
五通五通 不依能緣不待 加行三通無色不能由此
他心通宿住 漸次憶念分位差別成滿加行 無色如是中間
應有五通 因故五通等持 止觀隨一有漏
樂苦 功德殊勝地方發起神境 三通以為加行自在
他心通己身 二相前後變異展轉相隨復審身心 由此加行漸次自心諸色
如實知宿住 審察生分 差別乃至中有一念
宿住加行成為憶念加行 次第領受淨居無色歿
相續自相 如是五通自下且如神境 自下行化自在不然勢力
其所是故無能無色界 宿住即此五通世界作用 不同大聲大覺
如次一二三千世界起行 自在作用作意如次三千 世界如是五通殊勝猛利
加行無勝 種類現前加行一切現前不由加行
聖者異生未曾 異生四念住六通 二義天眼
念住 法念住 由此皆是法念住
六通神境 四處天眼天耳 死生有情現身身語意
天眼通有別 眷屬聖身如是天眼通 死生他心智通念住
心法宿住智通法念住 契經領受苦樂前生苦樂 即是法念住
等分六通有餘皆是記性 天眼
耳識相應不然六通 皆是解脫道二識解脫道不成 應作四靜慮中有相應
大種現前便地天 天耳現在耳識 二識相應
契經無學三明六通何為

第五  三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