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ṁśatikāvṛtti (Weishi Lun) 唯識論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唯識論一卷 (一名破色心論)天親菩薩造
後魏瞿曇般若流支譯
唯識無境界 以無塵妄見
如人目有瞖 見毛月等事
若但心無塵 離外境妄見
處時定不定 人及所作事
處時等諸事 無色等外法
人夢及餓鬼 依業虛妄見
如夢中無女 動身失不淨
獄中種種主 為彼所逼惱
畜生生天中 地獄不如是
以在於天上 不受畜生苦
若依眾生業 四大如是變
何故不依業 心如是轉變
業熏於異法 果云何異處
善惡熏於心 何故離心說
說色等諸入 為可化眾生
依前人受法 說言有化生
依彼本心智 識妄取外境
是故如來說 有內外諸入
觀虛妄無實 如是入我空
觀於諸異法 入諸法無我
彼一非可見 多亦不可見
和合不可見 是故無塵法
六塵同時合 塵則有六廂
若六唯一處 諸大是一塵
若微塵不合 彼合何所成
言微塵無廂 能成則有廂
有法方所別 彼不得言一
影障若非大 則彼二非彼
若一行不次 取捨亦不同
差別無量處 微細亦應見
現見如夢中 見所見不俱
見時不分別 云何言現見
先說虛妄見 則依彼虛憶
見虛妄夢者 未寤則不知
迭共增上因 彼此心緣合
無明覆於心 故夢寤果別
死依於他心 亦有依自心
及種種因緣 破失自心識
經說檀拏迦 迦陵摩燈國
仙人瞋故空 是故心業重
諸法心為本 諸法心為勝
離心無諸法 唯心身口名
他心知於境 不如實覺知
以非離識境 唯佛如實知
作此唯識論 非我思量義
諸佛妙境界 福德施群生
[0064b15] 問曰。此初偈者明何等義。答曰。凡作論者 皆有三義。何等為三。一者立義。二者引證。三 者譬喻。立義者。如偈言。唯識無境界故。引證
者。如偈言。以無塵妄見故。譬喻者。如偈言。 如人目有瞖見毛月等事故。又復有義。如大 乘經中說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內心無
色香等外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經說。三 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 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依相應心說。非依不
相應心說。心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相應 心。二者不相應心。相應心者。所謂一切煩惱 結使受想行等諸心相應。以是故言。心意與
識及了別等義一名異故。不相應心者。所謂 第一義諦常住不變自性清淨心故。言三界 虛妄但是一心作。是故偈言。唯識無境界故。
已明立義。次辯引證。問曰。以何事驗得 知色等外境界無。但有內心能虛妄見前境 界也。答曰。偈言以無塵妄見故。無塵妄見者。
明畢竟無色等境界。但有內心妄生分別。能 見色等外諸境界。已明引證。次顯譬喻。
[0064c06] 問曰。若無色等外境界者。為但有言說。為亦 有譬況。答曰。偈言如人目有瞖見毛月等事 故。此明何義。譬如人目或有膚瞖熱氣病
等。是故妄見種種諸事。於虛空中覩見毛炎 等見第二月。及以夢幻乾闥婆城。如是等 法實無前事。但虛妄見而有受用色香味等。
外諸境界皆亦如是。無始世來內心倒惑妄 見有用。實無色等外諸境界。問曰。偈言。
若但心無塵 離外境妄見
處時定不定 人及所作事
[0064c16] 此偈明何義。若離色等外諸境界虛妄見者。 以何義故。於有色處眼則見色。餘無色處則 不見色。又復有難。若無色等外諸境界虛妄
見者。以何義故。即彼見處於有色時眼則見 色。於無色時則不見色。又復有難。若無色等 外諸境界虛妄見者。如是則應一切時見。若
不如是應一切時悉皆不見。是故偈言。若但 心無塵離外境妄見處時定不定故。又復有 難。若無色等外諸境界虛妄見者。以何義故。
多人共集同處同時。於有色處則同見色。於 無色處則同不見。又復有難。若無色等外諸 境界虛妄見者。以何義故。眼瞖之人。妄見
日月毛輪蠅等。淨眼之人。則不妄見。又復有 難。若等無有色香味等外諸境界虛妄見者。 以何義故。眼瞖之人。所見日月毛輪蠅等皆
悉無用。淨眼之人。有所見者皆悉有用。又復 有難。若等無有色香味等外諸境界虛妄見 者。以何義故。夢中所見飲食飢飽刀杖毒藥。
如是等事皆悉無用。寤時所見飲食飢飽刀 杖毒藥。如是等事皆悉有用。又復有難。若等 無有色香味等外諸境界虛妄見者。以何義
故。乾闥婆城實無有城而無城用。自餘城者 皆實有城而有城用。以是義故。色香味等外 諸境界皆悉實有。不同瞖夢乾闥婆城等。是
故處時人所作業皆是實有。不同夢等。是故 偈言。處時定不定人及所作事故。答曰。偈言。
處時等諸事 無色等外法
人夢及餓鬼 依業虛妄見
[0065a15] 此偈明何義。汝言。以何義故。於有色處眼則 見色。餘無色處不見色者。此義不然。何以故。 以彼夢中於無色處則見有色於有色處不見
色故。又汝言。以何義故。即彼見處於有色 時眼則見色。若無色時不見色者。汝以何義 故。於彼夢中一處見有聚落城邑及男女等。
或即彼處聚落城邑及男女等皆悉不見。或 時有見。或時不見。非是常見。又汝言。若無 色等外諸境界虛妄見者。如是則應。一切時
見。若不如是應一切時不見者。此義不然。何 以故。有於處時無色香等外諸境界。亦有同 處同時同見。亦有同處同時不見。是故偈言。
人夢及餓鬼依業虛妄見故。此明何義。以汝 向言若無色等外諸境界。云何有時處等見不 見者。此義不成。是虛妄說。何以故。以應離
色等外諸境界。時處等事皆悉成故。又汝言。 以何義故。多人共集同處同時。於有色處則 同見色。於無色處則同不見。又汝言。眼瞖
之人妄見日月毛輪蠅等。淨眼之人不妄見 者。此義不然。何以故。如餓鬼等離色香等外 諸境界。處時人等一切皆成。此義云何。如餓
鬼等。或百同業。或千同業。同見河中皆悉是 膿。或皆見血。或見小便。或見大便。或見流 鐵。或見流水。而兩岸邊多有眾人。執持刀杖
守掌防護不令得飲。此則遠離色聲香等外諸 境界而虛妄見。是故偈言。人夢及餓鬼依業 虛妄見故。又汝言。以何義故。眼瞖之人所
見日月毛輪蠅等皆悉無用。淨眼之人皆悉 有用。夢中所見飲食飢飽刀杖毒藥。如是等 事皆悉無用。寤時所見飲食飢飽刀杖毒藥。
如是等皆悉有用。又汝言。以何義故。乾闥 婆城實無有城而無城用。自餘城者皆實有 城而有城用者。此義不然。何以故。又偈言。
如夢中無女 動身失不淨
獄中種種主 為彼所逼惱
[0065b21] 此偈明何義。如人夢中實無女人而見女人 與身交會漏失不淨。眾生如是。無始世來。虛 妄受用色香味等外諸境界。皆亦如是實無
而成。以如是等種種譬喻。離色香等外諸境 界。有處時人所作業等四種事成。又復更有 一種譬喻。離色香等外諸境界四種事成。皆
虛妄不實。是故偈言。獄中種種主為彼所逼 惱故。此明何義。彼四種事離色香等外諸境 界。一切皆成。云何皆成。如地獄中無地獄主。
而地獄眾生依自罪業見地獄主。彼地獄主 與種種苦。而起心見。此是地獄。此是地獄處 此是地獄時。此是夜時此是晝時。此中前時
此中後時。彼是地獄主。我是作罪人。以惡業 故見狗見烏。或見鐵鉤或見兩羊。或見兩山 從兩邊來逼罪人身。或見劍樹罪人上時劍 刃向下罪人下時 劍刃
向上周匝而有。何以 故。以業同故。同共聚集皆悉同見同受果報。 若業不同。則不同集亦不同見不同受苦。以 是義故。汝言處時定不定人及所作事。應有
色等外諸境界。處時及人所作業等皆是實 者。彼亦虛妄。以是義故。處時及身所作業 等此四種事。唯以一種地獄譬喻皆成虛妄。
應如是知。問曰。地獄中主烏狗羊等。為 是眾生為非眾生。答曰。非是眾生。
[0065c16] 問曰。以何義故非是眾生。答曰以不相應故。 此以何義。有五種義。彼地獄主及烏狗等非 是眾生。何等為五。一者如地獄中罪眾生等
受種種苦。地獄主等若是眾生。亦應如是受 種種苦。而彼一向不受如是種種苦惱。以是 義故。彼非眾生。二者地獄主等若是眾生。應
迭相殺害。不可分別此是罪人此是主等。而 實不共遞相殺害。可得分別此是罪人此是 獄主。以是義故。彼非眾生。三者地獄主等若
是眾生。形體力等應遞相殺害。不應偏為受 罪人畏。而實偏為罪人所畏。以是義故。彼非 眾生。四者彼地獄地常是熱鐵。地獄主等是
眾生者。不能忍苦。云何能害彼受罪人。而實 能害彼受罪人。以是義故。彼非眾生。五者地 獄主等若是眾生。非受罪人不應於彼地獄
中生。而實生於彼地獄中。以是義故。彼非眾 生此以何義。彼地獄中受苦眾生。造五逆等 諸惡罪業於彼中生。地獄主等不造惡業云
何生彼。以如是等五種義故。名不相應。
[0066a06] 問曰。若彼主等非是眾生。不作罪業不生彼 者。云何天中得有畜生。此以何義。如彼天中 有種種鳥諸畜生等生在彼處。於地獄中何
故不爾。畜生餓鬼種種雜生令彼為主。答曰 偈言。
畜生生天中 地獄不如是
以在於天上 不受畜生苦
[0066a13] 此偈明何義。彼畜生等生天上者。彼於天上 器世間中有少分業。是故於彼器世間中受樂 果報。彼地獄主及烏狗等不受諸苦。以是義
故。彼地獄中無有實主及烏狗等。除罪眾生。
[0066a17] 問曰。若如是者。地獄眾生依罪業故外四大 等種種轉變。形色力等勝者名主及烏狗等。 云何名為四大轉變。彼處四大種種轉變。動
手脚等及口言說。令受罪人生於驚怖。如有 兩羊從兩邊來共殺害彼地獄眾生。見有諸 山或來或去殺害眾生。見鐵樹林見棘林等。
罪人上時樹刺向下。罪人下時樹刺向上。以 是義故。不得說言唯有內心無外境界。答曰。 偈言。
若依眾生業 四大如是變
何故不依業 心如是轉變
[0066a28] 此偈明何義。汝向言依罪人業。外四大等如 是轉變。何故不言依彼眾生罪業力故內自 心識如是轉變。而心虛妄分別說言外四大
等如是轉變。又偈言。
業熏於異法 果云何異處
善惡熏於心 何故離心說
[0066b05] 此偈明何義。以汝虛妄分別說言。依彼眾生 罪業力故。外四大等如是轉變。生彼罪人種 種怖等。以何義故。不如是說。依彼眾生罪業
力故。內自心識如是轉變。是故偈言。業熏於 異法果云何異處故。此以何義。彼地獄中。受 苦眾生所有罪業。依本心作還在心中。不離
於心。以是義故。惡業熏心還應心中受苦果 報。何以故。以善惡業熏於心識。而不熏彼外 四大等。以四大中無所熏事。云何虛妄分別
說言四大轉變。於四大中受苦果報。是故 偈言。
善惡熏於心 何故離心說
[0066b17] 問曰。如汝向說。何故不言依彼眾生罪業力 故內自心識如是轉變。而心虛妄分別說言 外四大等如是轉變者。此以何義。以有阿含
證驗知故。言阿含者。謂佛如來所說言教。此 以何義。若但心識虛妄分別見外境界。不從 色等外境界生眼識等者。以何義故。如來經
中說眼色等十二種入。以如來說十二入故 明知應有色香味等外境界也。答曰。偈言。
說色等諸入 為可化眾生
依前人受法 說言有化生
[0066b27] 此偈有何義。以汝向言。以有阿含證驗知 故。色香味等十二入外諸境界皆悉是有。若 如是者。彼所引經義則不然。何以故。以復
有餘修多羅中如來依彼心業相續不斷不 絕。是故說有化生眾生又復有餘修多羅中 說言。無我無眾生無壽者。唯因緣和合有 諸法生。是故偈言。依前人受法說言有化生
故。如來如是。說色等入。為令前人得受法故。 以彼前人未解因緣諸法體空。非謂實有色 香味等外諸境界。是故偈言。說色等諸入為 可化眾生故。
[0066c08] 問曰。若實無有色等入者。 以何義故。如來經中作如是說。答曰。偈言。
依彼本心智 識妄取外境
是故如來說 有內外諸入
[0066c12] 此偈明何義。唯是內心虛妄分別。見有色等 外諸境界。此依無始心意識等種子轉變。虛 妄見彼色香味等外諸境界。是故如來依此
虛妄二種法故。作如是說。何者為二。一者本 識種子。二者虛妄外境界等。依此二法。如來 說有眼色等入。如是次第乃至身觸。以虛妄
心依無始來心意識等種子轉變。虛妄見彼 色香味等外諸境界。是故如來依此虛妄二 種法故。作如是說。何者為二。一者本識種子。
二者虛妄外境界等。依此二法。如來說有身 觸等入。如是次第。是故偈言。依彼本心智識 妄取外境。是故如來。說有內外諸入故。
[0066c24] 問曰。若依如是義。說有何功德利益。答曰。 偈言。
觀虛妄無實 如是入我空
觀於諸異法 入諸法無我
[0066c28] 此偈明何義。為令聲聞解知因彼六根六塵 生六種識。眼識見色。乃至身識覺觸。無有一 法是實見者。乃至無有一法是實覺者。為
令可化諸眾生等作是觀察入人無我空。是 故偈言。觀虛妄無實如是入我空故。觀於諸 異法入諸法無我者。此下半偈復明何義。觀
於諸異法者。菩薩觀察唯有內識。云何觀 察。謂菩薩觀無外六塵唯有內識。虛妄見有 內外根塵。而實無有色等外塵一法可見。乃
至實無一觸可覺。如是觀察。得入因緣諸法 體空。
[0067a09] 問曰。若一切法畢竟無者。何故向 言。唯有識等。若爾彼識等。亦應是無。何故 說言唯有內識。答曰。我不說言一切諸法皆
畢竟無。如是則入諸法無我。
[0067a12] 問曰。若爾云 何入法無我。答曰。為遮虛妄法故。遮虛妄法 者。以諸外道一切凡夫虛妄分別。實有色等一
切法體。為欲遮彼虛妄分別故。說色等一切 諸法畢竟空無。非無言處皆悉空無。無言處 者。所謂諸佛如來行處。如是唯有真識更無
餘識。不能如是分別觀察入於識空。如是依 識說入一切諸法無我。非謂一向謗真識我。 說言無有佛性實識。
[0067a20] 問曰。如汝向言。唯 有內識無外境界。若爾內識為可取為不可 取。若可取者。同色香等外諸境界。若不可
取者。則是無法。云何說言。唯有內識無外境 界。答曰。如來方便漸令眾生得入我空及法 空故說有內識。而實無有內識可取。若不如
是。則不得說我空法空。以是義故虛妄分別。 此心知彼心。彼心知此心。
[0067a27] 問曰。又復有 難。云何得知。諸佛如來依此義故。說有色等 一切諸入。而非實有色等諸入。又以識等能
取境界。以是義故。不得說言無色等入。答曰。 偈言。
彼一非可見 多亦不可見
和合不可見 是故無塵法
[0067b05] 此偈明何義。汝向說言。色等諸入皆是實有。 何以故。以識能取外境界者。此義不然。何以 故。有三義故無色等入。何等為三。一者為實
有一微塵。如彼外道衛世師等虛妄分別。離 於頭目身分等外。實有神我。微塵亦爾。離色 香等實有不耶。二者為實有多微塵差別。可
見不耶。三者為多微塵和合。可見不耶。此明 何義。若實有彼一微塵者。則不可見。如彼外 道衛世師等虛妄分別。離於頭目身分等外。
有一神我不可得見。微塵亦爾。離色香等不 可得見。是故無一實塵可見。是故偈言。彼一 非可見故。若實有多微塵差別者。應一一微
塵歷然可見。而不可見。以是義故多塵差別 亦不可見。是故偈言。多亦不可見故。若多微 塵和合可見者。此亦不然。何以故。以一微塵
實無有物故。云何和合。是故不成。是故偈 言。和合不可見是故無塵法故。問曰。云何不 成。答曰。偈言。
六塵同時合 塵則有六廂
若六唯一處 諸大是一塵
[0067b25] 此偈明何義。若諸微塵從六方來六塵和合。 若如是者塵有六方。若有六方則有六廂。又 若微塵有六處所者不容餘塵。是故偈言。六
塵同時合塵則有六廂故。若六微塵唯一處 者。一微塵處有六微塵。若如是者。六塵一處。 若一處者則六微塵不可得見。何以故。彼此
微塵無差別故。若如是者。一切麁物山河等 事亦不可見。是故偈言。若六唯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