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of the Great Vehicle (Mahāyānasaṅgraha, Buddhaśānta tr.) 攝大乘論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攝大乘論卷上阿僧伽作
後魏世佛陀扇多於洛陽譯
[0097a07] 大乘阿毘曇經中。對如來前為欲顯發大乘 義故。善住菩薩說。所謂依大乘經。明諸佛如 來有十種勝妙勝語。何等為十。一者智依勝
妙勝語。二者智相勝妙勝語。三者入智相勝 妙勝語。四者入彼因果勝妙勝語。五者入 彼修因果勝妙勝語。六者還彼行中差別增
上戒勝妙勝語。七者增上心勝妙勝語。八者 增上慧勝妙勝語。九者滅除勝妙勝語。十者 智勝妙勝語。如是此修多羅句顯發。說大乘
是佛語。云何顯發。如是此說中小乘經不說 此十種句。唯大乘中明。所謂阿犁耶識。 智依事所說有三種性。一者他性。二者妄
分別性。三者成就性。以智相事故。唯記說 入智相事者。謂六波羅蜜。入彼因果事者。謂 十菩薩地還彼修彼。差別事中受菩薩戒謂
增上戒。首楞嚴虛。空等諸三昧增上心事。說 無分別智。謂增上心事說不住涅槃。滅彼果 事有三種佛身。一者真身。二者報身。三者應
身。彼果智事。說如是此十種句。非小乘教故 唯大乘中顯勝說及勝上故。是故如來依為 諸菩薩說。以是義故。依大乘教故。諸佛如來
說有十種勝妙勝語應知。云何復此十種相 勝妙如來勝語。明顯大乘是佛語。及遮小乘 是非大乘。是以此十句小乘經所不說。而大
乘有說。及此十句能令得大菩提善許不相 違。為得一切智智故是。中說偈。
彼依智相依 彼因及彼果
彼三界差別 彼果及除滅
智及上妙乘 至於勝進修
彼說餘處所無有 此見勝因上菩提
佛語說於大乘中 十句勝說於此經
[0097b09] 有何義故。此諸十句如是漸次說。是以菩薩 從初學已。先應諸法因果依已。應於因緣善 巧成。而有於諸緣生法中應相善巧成捨離。
橫安謗遍善巧故。菩薩如是善學故。於彼善 取相中應令證學。是故令諸障中心得解脫。 於後入智相行已前修行中令修得六波羅
蜜。已深淨身心故。是以淨心所攝。六波羅蜜 故。於諸十地中分別修行三阿僧祇劫。於後 令滿三種菩薩戒。滿已令彼果涅槃及證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諸十句漸次說。然 此說中一切大乘略盡。是中初說智依勝妙 勝語。如來經中說。謂阿犁耶識。以阿犁耶
識語故。作阿犁耶識語說。如來於大乘阿毘 曇經偈中說。
無始已來性 一切法所依
有彼諸道差 及令得涅槃
[0097b25] 還彼經所說。
一切諸法家 彼識一切種
故說為家識 聰明者乘此
[0097b28] 此是經證。然復彼何故名阿犁耶識。有生法 者。依彼一切諸染法作果。於彼彼亦依諸識 作因故。說為阿犁耶識。或復眾生依彼為我
故。名阿犁耶識。彼亦名阿陀那識。此中有何 證如相續解脫經中說。
阿陀那識最微深 喻如水波於諸子
我不為凡言說此 莫執取以之為我
[0097c06] 彼以何義故名阿陀那識。依一切色相故。及 取一切依身事故。如是彼依諸色等根不壞 者。乃至命不盡。隨順故。未來取身彼能生取
身。是故彼名阿陀那識。彼亦名心。如佛所說 心意識爾。是中意有二種依。近作緣事故。近 滅識依。與意識作生因。第二意雜四種煩惱。
常共同身見我慢愛身及無明。彼是依識所 染生。若以一身所生識第二是染境界識義 故。取近義故。及不分別義故明二意。是中 有偈。
雜染障無明 同法及諸五
三昧或勝事 說中應誠患
無想而起我 生順行無窮
近順起我相 一切是不成
離染無心事 二三是相違
彼無一切處 執成我等義
心順正義故 常順不相違
一切是同行 說無明不離
[0097c24] 心及身第三離阿犁耶識更餘處無。以是義 故。釋成阿犁耶識是心事隨種子行。彼意 及意識。以何義故。說為心種種法。種子習熏
聚義故。佛以何義故。小乘經中彼心不說為 阿犁耶識及阿陀那識。攝甚微細智義故。彼 諸聲聞不修學行一切智人智故。是故彼中
間釋說智。復說釋成解脫故不說。諸菩薩者 修行一切智人智故。為彼說此識。若不說者 離彼識不得解行一切智人智。然復異名。
小乘經說彼識。如增一阿含中說。喜樂阿犁 耶世間。及著阿犁耶。阿犁耶所成。并求阿 犁耶。滅阿犁耶故。說法時親近正聽起隨順
心。許取法及次法。如來出世間時。世間說 此希有法故如來出思益經中說。以此義故。 小乘經亦異名。說此阿犁耶識。大僧祇增一
阿含經中亦說彼為根本。如樹依根住故。彌 沙塞僧中亦說言。乃至世間陰不斷。如是異 名亦說彼識。或有時節中色及心斷時。非阿
犁耶識有斷義。彼是種子。是故所有彼智所 依阿陀那識事。心事。阿犁耶事。根本識事。乃 至世間陰事。說彼阿犁耶識。此阿犁耶識轉
明勝。如王大道。餘者復作是言。心意識是一 義唯文異。然彼義不成。意及識中義有見異 故。是放逸心亦應有異義成。復有餘者言。
如來阿含中所說。喜樂阿犁耶世間。如是等 句者。謂五陰是阿犁耶。餘者復言。同貪等樂 受是阿犁耶識。或復言。身見是阿犁耶。然
彼於阿犁耶識迷癡故。或從聞及解釋故。作 如是說。依小乘經教分別安故。然彼者此分 別安事不成。彼愚癡故。如是分別已。阿犁耶
識轉勝。成如是差別說故。云何轉勝明。如是 彼五陰。於惡道生處一向受苦時厭成。彼既 是一向厭故不成。有厭樂事。如是彼常求厭
離同貪樂受者。從四禪已上無復成厭離。 如是彼眾生中依止事不成。身見亦同。此法 中信無我者厭離成。是故此亦彼者依止不
成。然阿犁耶識至內身許事受一向苦道處 生者。及苦陰并求解脫者。阿犁耶識中皆自 身相彼解脫。不應有從第四禪以上生者。
雖有同貪樂厭離。阿犁耶識起我相愛等。 如是此諸同法信無我者。雖有厭離身見。而 阿犁耶識作愛自身相。如是分別阿犁耶識
已。轉勝明智是阿犁耶。說傍名及異名。分 別安事。然復此相分別事云何得知。彼略 有三種。一自相差別處。二因事差別相。三
果差別相。是中阿犁耶識自相義者。依一 切染等法習故。彼有生因相種子攝取義故。 是中因事差別義者。還彼染等諸法中。彼
阿犁耶識如是一切種子。一切時作因事現 成。是中果差別者。阿犁耶識中所有。彼 諸染法依。無始以來習生事。何者是習 而以習名。說此有何義。依彼法同生滅故。
所有彼生相事此是說。所謂如華薰胡麻。 同生滅胡麻故生。彼香因事故生。或多貪 欲者有貪習。貪等同生滅。有彼心故。彼
因相似生。或復多聞者有多聞習。彼聞憶念 已同生滅心中。彼說因相事生故。是以有此 習義故。說為法器。亦名持法。如是阿犁耶識
中亦如是。何者復彼阿犁耶識中染等諸法 種子。為當分別住。為不分別。彼非如物分 別。彼處住非不分別。然如是生彼阿犁耶
識。彼生勝力故。說為一切種子。云何彼阿犁 耶識及諸染法。同時見迭互作因事。所謂 如燈焰及炷生燒因同時迭互作因。及如葦
束迭互人捉故同時不墮地中。此亦如是。迭 互作因事。應知亦如阿犁耶識諸染法作因。 諸染法與阿犁耶識。如是因緣差別事。不見
有餘因緣。云何無分別種種習而與有分別 種種諸法因成。所謂如種種色染衣已不見 種種色。若彼衣浸在器中。爾時彼諸色種種
差別見。非一器中故。如是阿犁耶識種種 習薰習薰時雖非種種。能生果時向色器已。 無量種種相現諸法種種事。此是大乘中甚
微最細因緣。有二種。一者性差別二者愛不 愛果差別。是中所有依此阿犁耶識生諸法 者。此是性差別種種性分別現緣故。是中迷
初因緣者。於阿犁耶識中或言性因事。或言 本作因事。或言自在應化因事。或言自身我 因相事。或言無因無緣事。第二因緣迷者。
復自身計為作者食者。譬如眾生盲人彼未 曾見象。為彼盲人將示象。諸生盲者或捉象 鼻或牙或耳或足或尾或背。彼示已問象何
相或說言如犁轅。或言如杵。或言如簸箕。或 言如碓臼。或言如苕 箒 。或言如石山。如是不 通達。不知此二種因緣故無明障故如生盲。
或計為性或本因或自在或自身或無因或作 者。或計為食者。阿犁耶識如象。性相自體不 知故。略說阿犁耶識因事及果事報識一切
種子性已。是故三界中攝一切身及一切道。 是故說五偈。
內外不分明 而說相順事
彼一切真實 說為六種子
空及同諸大 彼亦說隨順
定而忘諸緣 及自果將來
彼見而無記 或順彼無餘
薰彼非餘處 然彼是習相
六無有順義 二別相違故
諸念無同故 生餘隨順故
內外諸種子 彼說為生因
不續取盡故 自然壞遍故
[0099a08] 所有餘六轉順識。彼一切身道處受果報。應 知如中邊分別論說。
一是作緣識 第二受果報
分別受報者 同發諸心爾
[0099a12] 彼諸識迭互作緣故。大乘阿毘曇修多羅有偈。
一切諸法依 如是彼諸識
迭互作果事 一切及因事
[0099a15] 若此諸識迭互作因緣果者。初因緣及彼第 二因緣有何緣。謂增上緣。然此六識有幾 緣所生。增上念次第等緣生。是此餘三種因
緣。世間者至愛不愛道。及受果報者四緣成。 以分別明此阿犁耶識。傍名及相復云何得 知。唯是阿犁耶識如是傍名說及如是相。而
非是六種轉順識爾。如是中間差別安阿犁 耶識已。是故不成染淨事煩惱事及業事生 染事不成。世間出世間淨事不成。云何煩惱
染事不成。是以六識身中煩惱染習種子作 事不成如是。彼眼識貪煩惱使等同生滅彼。 是彼者薰有子。及非與眼識滅已。餘識中間
以非習。及不見習所依。既無眼識前滅。眼 境中間同貪等生無故。是故過去者不成。如 過業果報生。然彼眼識貪等同生故習不成。
彼貪所依故。及貪不堅。非餘諸識別體故。諸 識同時生滅無故非自性。餘性可有同生滅。 如是故。非眼識貪等煩惱及使薰成。非彼識
及識所薰。如眼識。如是餘六轉順識等如順 釋。應知所有非想以上滅已。此處生煩惱 染。彼初生識彼亦無種子生同依止。彼習過
無故。以生煩惱對治識。彼餘一切世間識滅 已。中間阿犁耶識煩惱及使種子。彼對治識 中。不成於諸煩惱性解脫故。及同生滅無故。
後復更生世間識故久滅無已同依彼習應離 種子生中間阿犁耶識。是故中間阿犁耶識 煩惱染事不成。云何業染不成。行緣識不順
義故。彼無取緣有。亦不順故。云何生染不 成。取後身身不順義故。不入定地中滅已在 中陰。念雜染意識取後身。然彼雜染意識中
陰中滅已。彼以歌囉囉故。母腹中託。若唯意 識託者。託已彼依力故。母腹中應有依識行。 是以二種意識從母胎應有。同有故而非彼
所託意識。意識事成。上以雜染身故。及隨 順意識念。雖有彼意識託既休託意識。彼 為一切種子。為當隨彼身依行者。若隨彼所
託彼是一切種子者。是故唯阿犁耶識。是傍 名差別安成依識爾。然若依彼故。一切種子 者。彼以何依事作因識者。彼非一切種子。
若所依作果事者。彼一切種子此義不成。是 故此釋成。所有彼託識彼非意識。是報識。 彼一切種子故。以取後身以認取餘色根。何
者報識而認不可見上意。意識及不堅牢固。 彼諸餘識取色根。無非色可成。是識及滅色 迭互相依。如葦束順義故。行彼亦不成中
間報識。食事義故。不成諸大。眾生非報識。中 間諸六識隨所三界中生諸大。眾生作食所 見從此滅已。雖入生定。以雜染不入定。
意識取後身。然彼不入定心。彼地中雜中間 報識以種子不成。然生在無色界中。中間一 切種子報識雜染善根覺者。無有種子。無所
可依。得雜染善根心。還彼處現出世間心。 諸餘世間心謝已。彼行應得迴生非有想非 無想生者。現不用處出世間心時應得迴彼
二道。彼出世間識非有想非無想。至所依非 有用處行所依。涅槃道所依成。欲捨身時。 或造善不善。若上若下漸次依跡。滅毒得清
涼。不應成中間有阿犁耶識。是故生染中間 一切種子報識中不成。云何世間淨事不成。 如是離諸欲者。未得色界心。唯得欲界善心。
於欲生厭離。然是欲界中心。後用行色界心 不共同生滅。彼不薰此種子者不成。非彼色 界心。過去無量生所隔。彼入定心作種子
不成。既無彼已釋成此所有。彼入定色界心 一切種子報識久時轉轉來。後因緣故。是彼 善行習故。彼心增上緣。如是一切厭離地行
中隨順如義應知。如是世間淨事中間一切 種子報識不成。云何出世間淨事不成。如 佛所說。外聞他聲音以內寂靜思量。因彼事
故得生正見。以聞彼聲響音念故。或薰耳 識。或薰意識或薰彼二。是中彼諸法寂靜思 惟憶念故。耳識爾時不行。意識亦餘識所
隔雜故。若寂靜思惟行生時。彼久滅無常意 識聞習所薰同習既無。何處復彼種子心。後 時寂靜思惟行而生所有。彼寂靜思惟修行
世間心。彼正見同順出世間心。或時同生 滅。是故彼不薰。以不薰故彼種子不成。是 故出世間淨中間一切種子報識不成。是中
間習者。彼種子攝不順故。復云何一切種子 與報識作染因成。彼對治出世間心種子事 不成。出世間心是未曾有。是故彼習本無。既
無彼習已有何種子生。彼應說善淨法界盡 唯以聞習種子生彼所有彼聞習彼為是阿犁 耶識性為不。若是阿犁耶識性者。是中云
何彼對治種子成。若是非如是性者。是以彼 聞習種子有何依身可見。諸佛得菩提已。所 有彼聞習隨心身現彼共同事。報識中行亦
如乳水。然非彼阿犁耶識。彼對治種子故。 是中依微習故生中習依中習故上習生。多 以聞思修順義故。然彼聞思修種子雖微中
上。然是法身種子應知阿犁耶識相違。非阿 犁耶識所攝。出世間善淨法界因氣事故。世 間及出世間心作種子。然彼未得出世間心
時。現氣煩惱對治。隨惡道對治。消滅作一 切惡對治。隨順親近諸佛菩薩。世間亦諸新 學者法身所攝。應知諸菩薩解脫身所攝。聲
聞緣覺彼阿犁耶識法解脫身所攝。隨所隨 所微中上漸次增長。如是如是。報識亦微劣 身亦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