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yasiddhiśāstra (Cheng Shi Lun / Treatise of Establishing Reality) 成實論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成實論卷第一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發聚中佛寶論初具足品第一
前禮所應禮 自然正智者
一切智應供 大師利世間
亦禮真淨法 及聖弟子眾
今欲解佛語 饒益於世間
論應修多羅 不違實法相
亦入善寂中 是名正智論
譬如天日月 其性本明淨
煙雲塵霧等 五翳則不見
邪論覆正經 其義不明照
正義不明故 邪智門則開
罪負惡名聞 心悔疲倦等
此衰惱亂心 皆由邪智起
若人欲除此 罪負等衰惱
為求正論故 當近深智者
親近深智者 是正論根本
因此正論故 能生福勝等
雖有利智人 誦百千邪論
於眾不能得 辯才名聞利
知佛法第一 說亦得樂果
欲令法久住 不為名聞故
廣習諸異論 遍知智者意
欲造斯實論 唯一切智知
諸比丘異論 種種佛皆聽
故我欲正論 三藏中實義
[0239b03] 於是說論。問曰。我今知汝說成實論。汝先 言前禮所應禮。所謂為佛。何故名佛。成何 功德故應禮耶。答曰。佛名自然人以一切
種智知一切法自相差別。離一切不善集 一切善。常求利益一切眾生。故名為佛。教 化所說是名為法。行此法者名之為僧。 如是三寶應禮因緣。我今當說。佛五品具
足故。為世間天人所敬。問曰。諸餘聖人。亦 復有此五品功德。與佛何異。答曰。佛五品 法具足清淨。所以者何。身等諸業無錯謬
故。戒品具足。又佛尚不誤毀禁戒。況當故 犯。又久集慈悲惡心不發。如經中說。佛語 阿難。若人從生習慈。能起惡不。不也世尊。
佛久集善性。不為自守怖畏名聞而持禁 戒。又於無量佛所久修戒行。拔三毒根永 無餘習。以是等緣戒品具足。定品具足者。 佛依此定得一切智。以此故知定品具足。
如酥油多燈炷大故光明亦大。又佛定堅 固如漆漆木。餘人禪定如華上水。不得久 住。又佛禪定於無量劫次第漸成。故能具 足。又如來定不待眾緣。若人若處若說法
等。餘人不爾。又如來定常深修習。如人 自字恒憶不忘。佛入禪定不加心力。又 譬如人自於住處乃自語言。安隱無難。佛 處定中亦復如是。故言如來常在三昧。又
壞禪定大喜等法。佛悉善斷。又定果報。得 自在神通最勝第一。以如意通於一念頃 能過十方無量世界。一切所為隨意即辦。 於諸變化自在無礙。心能普周一切諸法。
其餘眾生莫能及者。又佛成就聖自在法。 於可樂中生不樂想。於不樂中能生樂想。 於樂不樂能生捨想。問曰。於不樂中可 生捨想。云何於中能生樂想。答曰。善修心
故。於惡口等不樂法中不以為礙。於餘神 通天眼天耳知他心智宿命通中。亦無所礙。 以定力故神通無礙。於諸禪定通達明了。
其餘眾生不聞其名。唯有如來出入無礙。 又佛禪定名之為力。如十力中說。餘人無 有。是故如來定品具足。慧品具足者。有二
種無明。一障禪定。二起煩惱。如來悉斷斷 相違故。慧品具足。又得自然法。不從他 聞。巧於言辭。善知義趣。辯才無竭。智慧無
盡。又餘眾生於諸技術不能具足。唯佛 盡知無有減少。是故如來慧品具足。又佛所 說法。善於義趣。餘小智人有所言說。不能
無過。唯有如來所言無失。故知如來慧品 具足。又無量功德。成此智慧故能具足。又 說微妙法。無有錯謬。如不淨觀破婬欲
等。又智慧勝故威儀亦勝。以是等緣慧品具 足。解脫品具足者。於二無明心俱解脫。 無有餘習永不退轉。如是等名解脫具足。
解脫知見具足者。能於一切斷結道中。念 念悉知。如人伐木。手執斤斧。邊有智者。 知柯微盡。佛亦如是。於斷結智念念所盡
悉分別知。又知眾生深心所念。如應說法 令得解脫。是故能於眾生一切解脫道中。 知見具足。又佛世尊知時說法。如 鈂 扶盧
梵志等也。又如來善知諸法差別。應為是 人說如是法。如佛語阿難。應為車匿說 離有無經。是故如來善知解脫。又善方便斷 眾生垢。如為難陀以欲斷欲。又先知眾生
信等根熟。然後說法。如羅睺羅。又有眾生 為業報障不得解脫。佛能令盡。然後說 法。又有眾生待時漏盡。如夫婦經說。又有
眾生待人漏盡。如舍利弗待阿說嗜。又有 眾生待處漏盡。如弗迦沙王。又有眾生待 伴漏盡。如放牛難陀待阿由陀村人等。又
有眾生。待佛真身。又待化身。而得漏盡。佛 悉別知而為說法。令得解脫。又佛種種說 妙法故。能破一切障。解脫法故。名解脫知
見具足。又佛說法。善於義趣。不說非義 無果報事。又佛漸次說解脫道。猶如算數。 見故易解。又佛知眾生宿植善根。次第說
法。又佛現得解脫。而為人說不從他聞。又 佛法具足多諸技能。如以眾藥具足療病。 佛法亦爾。以眾治門。除一切煩惱。如九想
等大小諸結不能反害。故能具足破諸煩 惱。又無上方便濟度眾生。或以軟語。或以 苦言。或復兼以軟言苦言。是為如來解脫 知見具足。
十力品第二
[0240a26] 復次佛十力成就故智慧具足。以往反因緣 故說十力。初處非處力。是因果中決定智 也。知從是因生如是果不生是果。如
行不善必得苦報。不生樂報。是處名有是 事。非處名無是事。是初力者。諸力之本。問 曰。世間亦知因果是處非處。如從麥生麥
不生稻等。答曰。處非處力。知業等法故。 名此力甚深第一。諸天世人所不能及。又 了知生法因次第緣增上。是故此力名為微
妙。謂知去來現在諸業及諸受法。知處知 事。知因知報。是故此智名之為力。以知 三世處事因報。故名甚深。所以者何。或謂過
去未來無法故。佛於此說言有力。又法在 過去未來世中。雖無現相。佛亦現知。
[0240b11] 復次業有二種。若善不善。或有善業而現受 苦。如以持戒而受諸惱。或有罪業今現受 樂。如為破戒而得自在。或有生疑謂未
來世亦如現在。是故如來次業說受。受法 四種。有現苦後樂。現樂後苦。有現樂後樂。 現苦後苦。佛悉了知處事因報。處名受者。
事名施物。因名施心。如經中說。先心歡喜。 施時心淨。施已無悔。是業得果。名之為報。 唯佛能知是業多少。若定不定。現報生報
及後報等。悉知無餘。故名為力。佛於諸禪 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知垢知住知增知淨。 於此義中禪名四禪四無色定。即是色界無
色界業。解脫者謂八解脫。能盡是業。是禪 無色定及八解脫名為三昧。得是三昧用 現在前名三摩跋提。三摩跋提分別四種。 隨垢隨住隨增隨淨。知垢者隨垢定。知住
者隨住定。知增者隨增定。知淨者隨達 定。隨達定者。煖頂忍等四法是。佛於此 等悉知無餘。故名為力。佛了知眾生諸根 利鈍。信等根勝故名為利。如諸佛等。鈍名
不及。如蛇奴等。無有中根。以不定故。利 根有邊如諸佛。鈍亦有邊如蛇奴。中無邊 故不說中根。
[0240c05] 復次有二種道。信行法行。復有二道。難 道易道。異此二道故名為中。觀人利鈍。是 故為中。又隨所樂故。根有差別。樂信根
故名為信。多有智慧人。諸根皆勝。以所樂 故。名和伽利。信根為勝。如是諸根悉知無 餘。故名為力。佛知眾生各有所樂。樂名為
欲。如人樂酢則欲於酢。佛隨所樂。各各 別知。謂是眾生樂於五欲。或樂修道。如 是知已。隨宜說法故。能廣度一切眾生。 佛知世間無量種性。眾生久習所樂則成
其性。如調達等。世世謗佛。惡心轉深。便名 為性。善性亦然。或有眾生。從性起欲。或緣 現起。如來善知所樂及性。故名為力。佛知
一切所至處道。知行是道生地獄中乃至 生天。知行是道得至涅槃。是業皆從根 欲性生。有漏業故生五道中。無漏業故得 至涅槃。先但說道。今說道果。又先總相說。
今分別說。有如是業趣於地獄。有如是 業能到涅槃。趣地獄者亦有差別。是業當 墮活地獄中。是業當墮黑繩地獄。是故佛 於第七力中知細微業。餘人若知不能分
別。故名為力。佛如是知過去業果。名宿命 智力。又佛應知眾生先所行道。知已說法 故。於宿命說有智力。又佛念過去一切生
處。若在色處若無色處。自知己身。亦知眾 生。故名為力。佛天眼智。見未來世三有相 續。知三種業。四種受法。亦為記說。了知無
礙。故名為力。以漏盡力知不相續。眾生命 終。或有相續。或不相續。是力皆為一切眾 生至處道力。總說涅槃道。今此力中。廣分別
說佛因垢淨故有十力。得九力故。則智成 就。得第十力故則斷成就。智斷具足。故名 世尊。天人所敬。
四無畏品第三
[0241a10] 又佛成就四無所畏。是故應禮。四無畏者。 如來得一切智一切漏盡。能說障道及盡苦 道。此四法中。若有人來。如法難問。我無所
畏。初無畏者是一切智。亦是九力。第二名 斷。即第十力。智斷具足故。如來自己功德具 足。後二無畏。令他具足。佛說障礙是實障
法。所謂不善或善有漏。障解脫故名障礙 法。為離障礙故說出道。問曰。如汝此中 所說諸力即是無畏。今力與無畏有何差 別。答曰。智名為力。以此力故有所堪受。
是名無畏。有愚癡人無慚愧故多所堪受。 如來堪受從智慧生。又以智故不畏他人。 故名無畏。所以者何。或雖有智猶怯弱故。
又智名為力。能說是智名無所畏。所以者 何。有人雖知不善說故。又能勝他人名 為無畏。所以者何。有人雖知不勝他故。又 智無盡故名為力。辯才無盡故名無畏。
復次說有義趣故名為力。所說自在名曰 無畏。又因名為力。果名無畏。以從智中 生無畏故。又人從生怯弱後得少智。便能
無畏。何況世尊。從久遠來。其心廣大。又得 一切智。而當有畏。
[0241b03] 復次有人。不能勝他故有所畏。無有一 人佛不勝者。故無所畏。又有論者。善於言 辭。亦善義趣。則無所畏。佛即是也。得一切
智故善於義趣。得無礙辯故善言辭。或 復有人。於事無力。而生怖畏。如來逮得一 切智故。於一切事無不有力。一切經書 一切論議。皆悉通達明了問答。故無所畏。
復次人有短闕若家若性若色若戒多聞 智等。故致譏論。如來於此都無所闕。是故 無畏。又如法論者不可破壞。佛即是也。如 阿叔羅婆羅門語世尊言。如法論者難勝難
壞。順道論者。思量論者。有因論者。亦復如 是。復次若人成就四種論法。亦難勝難壞。 一者住於正報。二者受因非因。三者能受
譬喻。四者住論法中。佛具此四。諸天世人。 無能勝者。故無所畏。復次不諮善師而 論議者則易可壞。如來昔曾於錠光等無 量佛所修集論法故不可壞。復次佛說
二諦。所謂世諦第一義諦。是故智者所不能 壞。凡夫無智亦不與諍。又佛不與世間 共諍。世間謂有。佛亦說有。世間謂無。佛亦
說無。是故無諍。以其無諍故不可壞。復 次論有二種。一者真實論。二諂曲論。諸外 道等多諂曲論。佛真實論故不可壞。又佛法
中正行淨故論議亦淨。正行清淨名盡苦因。 諸外道論有相似因無正因故不能得勝。 又佛經清淨。所說義趣不違實相。不同 外道。又佛所說道不但隨語。皆心自知。
如經中說。佛告比丘。汝等莫但信我語 也。當自知見自身證行。又言。汝來諸無諂 者。若我晨朝為汝說法令夕得道。夕為說 法令晨得道。復次若人於法有所不達便
止不言。設有所言亦必可壞。佛無不達故 能無畏。又如來得諸無礙智。於一切法無 不通達故無所畏。又小智不知大人所 知。大能知小。佛於眾生最為大故能知小
論。故無所畏。又諸外道論因所見起。佛知 是見從眾緣生。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 出。諸外道等不能盡知。故生諍論。佛以一 切種智知一切法故。能破壞一切諸論。不
為一切諸論所壞。故無所畏。如是等緣名 力無畏差別義也。問曰。佛於諸法悉無所 畏。何故但說四無畏耶。答曰。說四則為
總說一切無畏。所以者何。前二無畏自說智 斷。後二無畏為他說障道法說盡苦道亦 名智斷。師及弟子智斷具足故。名總說一切
無畏。問曰。眾生何故疑佛非一切智人。 答曰。佛所言說或有似非一切智人。如佛 問言汝從何來有如是等。又如經中說 有人若至城邑聚落。問其名字。我不說是
一切智人。聞斯經者疑佛非是一切智人。 又佛所說似有貪著。如經中說。佛言善來比 丘汝於此身為得大利。隨順我法我則歡 喜。有似瞋語。如語調達。汝為死人是食
唾人。又似慢語。自言。我是人中師子。成 就十力四無所畏。於大眾中能師子吼。又 似見語。言善持我法如擎油鉢。又語調 達。我不以眾與舍利弗目揵連等。況當
與汝。有小智人聞斯等言。便謂如來諸漏 未盡。又佛說諸欲是障道法。有人雖受 亦能得道。又比尼中所說遮法。有人毀壞。 亦能得道。小智疑佛不知障法。有人修
道。亦有結使。小智生疑。謂修聖道。不能 盡結。既不盡結。何能離苦。是故如來於 此四法說無所畏。問曰。如向所疑當云何
斷。答曰。佛隨俗語。世間亦有知而問者 不以為過。佛亦如是。在世間故隨俗而 問。又世間亦有心無貪著而言似有貪有 如是等。佛亦如是。利眾生故現有是言。
若言欲非障法。如來說欲實是障法。若欲 在心則無修道。要先除欲然後得道。若言 雖犯遮法猶得道者破實遮法必無得道。 若非實罪以重緣故佛還自聽。非壞遮法。
若言修道亦有結者。聖道能破一切結使。 未具足故不能盡破。譬如酥性能破熱病。 以服少故不能消盡。修道亦爾。是故無咎。 如來成就四無所畏。是故應禮。
十號品第四
[0242a23] 復次經中說如來等十種功德。謂如來。應供。 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 天人師。佛。世尊。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
覺故曰如來。有所言說皆實不虛。如佛 問阿難。如來所言頗有二不。不也世尊。故 名如說。復次如來從得道夜至涅槃夜。於 其中間所說皆實不可破壞故名如說。又
以一切種智知前後際。然後說故所言皆 實。又諸佛世尊憶念堅固無所忘失。有人 或以比智而有所說有隨經書。或有現 在。不能善見而有所說。是人所說若得若
失。如經中說。比智者言或得或失。佛於諸 法現知已說。是故所言皆不可壞。名實 說者。又佛所說皆說實義。不如餘人有實
不實。故不可壞。又所言應時。如經中說。 佛知眾生心喜心樂乃說道法。故名如說。 又應為說者即為說之。如緊叔伽經中說。 又所應說法而為說之。所謂若略若廣陰
入門等。是故所說無非真實。復次有二種 語法。一依世諦。二依第一義諦。如來依此二 諦說故所言皆實。又佛不說世諦是第一
義諦。不說第一義諦是世諦。是故二言皆 不相違。復次如來若遮若開亦不相違。隨 所為事遮。不即此事開。隨所為事開。不 即此事遮。是故所言皆不相違。又有三種
語法。一從見生。二從慢生。三從假名生。佛 無二種語。於第三語清淨無染。又有四種 語法。見聞覺知法。佛於此四所言清淨
心無貪著。又有五種語法。過去未來現在 無為及不可說。是五種法佛悉通達。明了知 已然後乃說。故名如說。能如說故名為如
來。以煩惱盡故得此法。貪恚癡等是妄語 根本。滅此諸結。是故應供。復次如來說應 供法。是滅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