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gang Bore Shu 金剛般若疏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二
吉藏法師

[0096b05] 大比丘眾第六 緣故具足所以 如是所聞
說經祇洹說教 所為 釋迦同行
宿世善友如來可信阿難所聞若是實行 大智菩薩聲聞菩薩
聲聞聲聞菩薩 大乘經何故聲聞菩薩答曰 大乘經四句不同一者大乘經
無聲即如華嚴七處八會二者 聲聞菩薩即是 大乘經具有大小即如涅槃大品
四者大乘經金光明 因緣故此大乘經聲聞 答曰何以
流通聲聞以此 般若要略四眾比丘一者釋迦出世比丘在前入道二者
比丘尼 諸比丘如來內眷 常在比丘眾
正法是故所以 菩薩菩薩所以聲聞 所以顯示中聲威儀
菩薩菩薩反常 聲聞邪曲信受般若是故 所以大比丘外國
摩訶比丘僧摩訶 大戒大德大名 二百五勝者諸眾最勝
九十六種外道比丘乞士 乞食以資諸佛 福田淨德名曰福田一者
應法 親愛四者 五者大乘二百五
成道優樓頻螺 摩訶迦葉五百那提迦葉 迦葉兄弟二百五十弟子合成
舍利弗目連二百五 一千二百五十五大數有名 二百五爾時世尊第二
大開第一如來 乞食第二如來三昧就此 二者一明往事二明
二者一明入定前方便 一句第二正入三昧因緣 乞食三昧答曰令眾生福德
以前乞食令眾生智慧三昧 說法復次利益在家眾通利 在家大眾白衣
白衣乞食比丘比丘尼乞食 四眾說法通利復次 世間眾生出世間復次
福田如來應供施主 般若法施眾生即是釋迦如來正遍知 利益眾生利益眾生
復次身業三昧意業 般若口業復次 法身生身
乞食生身後說般若即是法身令眾生二身乞食 如來少欲知足說法如來微妙
乞食慈悲說法佛智乞食 末世眾生說法末世眾生心 一切眾生般若令弟俗人
以資如來般若二事便乞食憍慢般若愚癡大經 涅槃
法身雜食乞食 乞食凡夫 說法不可以相得如來如來
食身三相異體如來而後凡夫二乘發心 佛身般若因緣乞食
至人無非有所悉皆 復次般若 乞食所以者何世間飲食以資
般若法身慧命復次乞食 般若眾聖復次道遠 是故飲食般若清淨
即是般若經文 二明乞食時節乞食儀容四明 乞食處所五明乞食方法爾時世尊
即是第一成實論 世尊食時第二乞食乃是 世間佛法
世間居士定時 於是 聖人
有福失時故云食時 大法著衣第三
三時平常 下品 入眾法事多羅 中品
國王長者僧伽梨 大衣正著二十五 略為中有合成下品 十一十三中品十五十七
上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 大小條葉多少佛身 二十五今人十五而已外國
袈裟 壞色貪心消瘦 人身煩惱蓮華
借喻離垢芙蕖四者 間色色相真諦三藏 血色外國袈裟五部不同赤色
壞色云何赤色名為 木蘭故云木蘭三藏
國人壞色之中 一色
一色便為時各異一色諸比丘疑悔一色十八部大經
赤色不同 薩婆多部顯現上座部節節 正量部四角三藏外國
五部波斯匿王解夢末世比丘我法分為五部 土俗五色神異
入涅槃三衣何處 不同入涅槃 佛身摩耶摩耶
忉利天不復見佛見佛僧伽梨 悲歎在世用度 空無以此三衣猶在三藏
大衣 錫杖罽賓國尼師迦毘羅 隨順三世佛二者外道
威儀利物不同下賤乞人 功德無量壽經功德福田袈裟 福田阿難南山
良田可愛 人為福田種子無量良田條葉
所以福田 量器出家人內外相應 人天供養乳糜
即是未成 成道波利長者 爾時未有三世諸佛無有
食法是以四王 合成四重三藏淨居天 過去四王四王四王
罽賓國像法四王 淨居天淨居天彌勒四王 彌勒大小不同上品
可食下品 可食大於 中品外國
上品 少欲下品 則是
中品大智不許 弟子金銀不許 二種
頗有不著袈裟不用大論 天王白衣威儀舍衛大城乞食 第四乞食處所
二百如來受食 外來 一者眾僧二者
遣人所以五事入定諸天說法看病比丘案行 制戒如來自行乞食行法
一則二者 蓮華蓮華不動所以乞食瓔珞
一者如來乞食眾生見三十二相 山王發菩提心如來身二者 中有疾病等人乃至不能如來
是故如來放光眾苦休息便 菩提心剎利婆羅門長者自恃 種性不生如來威德特有
世故憍慢發菩提心四者守護 女人不得見佛懈怠 如來不能
禮拜問訊發菩提心五者如來 四王八部華香歌詠供養城中人見即便諸天天樂供養
我等云何供養禮拜 如來四王 四緣宛然城中人見希有是故
提心貧富使如來 於是若是便如來滿 生歡喜發菩提心如來
百味飯食 眾僧諸眾生恣意不增不減 歡喜無不發心未來弟子諸比丘
現行乞食儀軌有為如來 常在三昧利益眾生 現行乞食以是因緣故云乞食
城中次第乞第五乞食方法 論師外國四姓使 城外各自
參雜次第乞四姓 貧富次第 未來使
業果相續是故迦葉 交切過去今生 不行來世貧相無得
慈悲不能 是故淨名如來平等所以次第乞本處第二
般若大意 四句 一明本處滿
利物便所以滿 不許供養師長 老病如來分為三分分布
眾生分布眾生 老病飯食第二 衣鉢第三
四句一者洗塵步行 塵垢便尊敬 淨方臥具諸天
禮敬眾生煩惱 轉輪王四十 瓔珞乞食有餘
三藏惡世名利 出家人積聚是故如來自行乞食 外道沙門釋子是故
行乞如來少欲知足不受人天 供養自行外道一者樂行 供養二者苦行過時所以過時
不得苦行如來二事 破著外道苦行 坐下第二般若
一者前方便二者 正入三昧所以般若名為佛母 尊敬般若二者隨順諸佛
臥具突吉羅少欲 知足使第二正入三昧結跏趺坐最勝
安穩心得所以三昧 如來無二出入而今說法 深法必須靜心靜心
不識根緣法相是故如來三昧 然後說法則是根緣法相 善法聰明人相聰明人相
善言善行所行善思所思是故如來 思惟然後輕賤眾生 法則有人知見
如來思惟時長 序分之一 如來
華嚴二百普賢何故論師 十二分護念不然
有請即是護念即是 四句護念 請問言論護念
不解請問請問非分不解 二序無序未見製作
不解不分從此 正說般若三業乞食等身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