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gang Jing Zuan Yao Kan Ding Ji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三
沙門子璿

[0189a28] 發起

[0189a28]

[0189a28] 寂靜不動揀擇 不動不動分明
世法無不必要 欲求清水
一切法 萬法唯一
唯一相對昭然故經云:「尸羅 清淨三昧現前。」。《圓覺:「 諸菩薩無閡清淨慧禪定。」

[0189b11]

[0189b11] 化主

[0189b11] 十號世尊第十故云十號一如應供正遍知明行足
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八天 世尊

[0189b15]

[0189b15] 當日一日 十二四分諸天 食時中分人法食時
食時子丑畜生 辰時分之後際周二 此時乞求不難
難得若非乞食便不得

[0189b23] 化儀三衣安陀會 名下行道作務身等多羅中品入眾說法
僧伽梨乃至二十五上品 福田衣水田王城 聚落乞食

[0189b28] 天王 梵語多羅量器過去 入涅槃龍王宮中供養釋迦
龍王海水四天王欲取如來如來重疊在於 左手右手合成瑠璃
持用乞食出行著衣 苦樂二邊在家衣服 增長放逸出家外道苦行
飯食 著衣

[0189c09] 住處國是行化祇園入舍

[0189c11] 西域記》,周六 周二故云。《智度論:「居家。」

[0189c13] 釋經乞食 :「教主何須乞食?」 抖擻抖擻煩惱頭陀十二
乞食阿蘭若乃至露地 大功 令人頭陀功德放逸
世尊乞食懈怠

[0189c20] 同事四攝法之一

[0189c20] 乞食 禮生無量
眾生見不生我慢滿 滿鬼神 供養見佛老病貧賤悉皆
見佛天王誹謗令弟八不 乞食

[0189c28] 。《淨名乞食

[0189c29] 釋經城中次第乞

[0190a01] 平等如理

[0190a02] 不貪 平等故云

[0190a03] 威德小乘不許 損害不許酒家染心 威德

[0190a06] 凡夫

[0190a07] 一乘分別迦葉 須菩提云云 所見是非如來是非一貫
大智大悲顯德

[0190a11] 和會句義

[0190a12] 數字文義 。《論語疏食。」

[0190a13] :「 ?」故此:「食欲威德
隱形他方作佛事示現 。」由是彼此相違

[0190a17] 寶雲 四事 梵行來自不然
。《十二頭陀經梵行 分之

[0190a21] 云云

[0190a21] 釋經衣鉢飯食訖了定時
閑居諸緣至聖 衣鉢不生後人 無由教主有所作人故云示現

[0190a27] 身業釋經 三字

[0190a28] 阿含三十 二相中有皮膚染相

[0190a29] 示現 順世夫人 表法
煩惱顯得清淨法身

[0190b04] 正入釋經 睡眠掉舉任運攀緣散亂定心
掉舉疲倦掉舉凡夫如來軌則後人
:「焉知入定?」 入定

[0190b11] 如常如來 般若般若出生諸佛 佛母般若
第九儀軌不易如常 吉祥智論:「加趺坐魔王驚懼何況入道人
傾動。」正觀因緣是故結加 輕安最為由此 宴坐由此
不共外道無有由此 形相端嚴敬信由此 坐佛佛弟子開許一切賢聖稱讚
正觀因緣是故應當結加趺坐

[0190b23] 端身 左右傾側

[0190b24] 正念如理 名為正念有無 不動正念

[0190b26] 同上

[0190b26] 正念 對面所願 對面即是即是
之中 照理對面理則
理觀分明面目現量水喻

[0190c05] 無著入定入定 在於

[0190c06] 覺者說通 散心說法不能如實發言
下文云何為人演說相如 不動之中說法入定 云云示現如來 是故顯示

[0190c12] 表法

[0190c13]

[0190c13]

[0190c13] 大聖法界

[0190c14] 諸佛所為 事相身心如來藏放光
見佛阿難華嚴中說:「佛菩薩須彌山大海」, 有所事相 徒然故云

[0190c20] 本覺

[0190c20]

[0190c21] 本覺化佛五蘊舍衛國化身 舍衛國本覺五蘊城中 色心具足對戰
梵音魔羅殺行慧命 天魔欲界煩惱魔陰魔死魔心經:「照見五蘊
無明乃至老死五蘊 陰魔無明煩惱魔乃至老死 死魔出世法天魔

[0190c29] 心識 給孤獨本覺 妙用子曰塵沙功德
給孤獨求法對比乞士乞食求法

[0191a04] 覺心

[0191a05] 覺心舍衛大城覺心 塵勞如來出世 教化王城城邑
教化離心觀察

[0191a08] 心心數法 對於城中次第乞乞食 觀察心所心王

[0191a10] 化人內觀

[0191a11] 法喜 本處飯食資身 思惟著衣 衣鉢乞食衣鉢思惟因緣
契理忘念

[0191a15] 觀照 安坐必須還源 必須心念

[0191a17] 法空 空心

[0191a19] 正宗 說經妙慧

[0191a20]

[0191a21] 略明法師

[0191a22]

[0191a22] 二者通論生佛色身法身

[0191a23] 以外以內 衣食

[0191a25] 法身因之 因之由是色身法身


[0191a29] 群生

[0191a29] 示現 乞食表法般若成法

[0191b02] 表法示現 說法

[0191b03] 涅槃引證證法

[0191b04] 正宗

[0191b04] 經文 解釋青龍並行何者無著十八住處天親二十七
旨趣中有四住中有以是交加理則不必學者
難解不相干傳講 初中

[0191b11]

[0191b11] 論述 歸敬成立般若 成立文句
一句共有 顯示菩薩究竟第七顯示 成立法門教理
圓滿中一二三 無著

[0191b19] 一種不斷非凡二乘 菩薩佛種不斷

[0191b20] 便是 意謂大化展轉如是 斷絕父母付囑子孫云云空生
本意以此讚佛引起

[0191b23] 發起 相者種性不斷發起修行 其實在此

[0191b25] 三行 住處既有有所十八 下文

[0191b27] 釋名 無相非一無相 無相

[0191b29] 對治邪行不正 不順佛道邪行不一 分別正行正行純正 正行

[0191c03] 二種對治正行邪行一對 無分別智分別對治 不治正行
且如第一住處度眾生邪行度眾 對治度眾生眾生
分別無度對治 同時前後 :「住處二種對治。」

[0191c11] 增減有為無為 中道
即非佛法勝義諦增益 佛法世俗諦其餘即非 最後:「菩薩二邊
對治不復。」

[0191c17] 地位 二邊邪僻不論中道乃是 菩提路中分地位帝都
兩邊中道正路之中 遠近故經云:「一切 無為法差別。」

[0191c22] 信行分位 十八十六信行三賢 起行信行信解解故
十七淨心當初分別 真如第十八第二已去乃至通名如來地地位
五十二位全無 太甚五位

[0191c29] 金剛名般若 體用金剛金剛地位
金剛金剛杵信行僧祇淨心 一剎那佛地僧祇金剛杵 文字金剛如畫
信行佛地淨心五行 畫像中間之上展轉根本
金剛中根 體用般若 文字三事
中堅金剛畫像體用般若文字以此 相似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