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 Wang Hu Guo Boreboluomi Jing Shu Shen Bao Ji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 神寶記卷第四四明沙門柏庭善月述
釋教化品之餘
[0306a07] 時諸大眾下。眾既聞法深廣。其得法利亦復 稱是。故經云云。謂以類則六道八部之別。以 益則無生正位之殊。得道賒促歷生多少。入
位有異。疏簡惡道得忍。可知。無生法忍正當 諸教證真之位。大約與正位無別。如普賢觀 明無生入正位是也。據今所明復似不同。一
以二空言之。二約真似為說。則正位通真似。 無生唯局真。未知的何所據。然以證聖人性 句正之。是亦義當證位。疏雖未始定判。而證
入位次務在所得。豈必為定論邪。二空之說 亦隨文用與爾云云。一生二生或約破無明 一品二品。如大經說。或約損生。如今文例釋
云云。善男子下。如來述成。合於教理。蓋其本 迹深遠故也。於是先告實發迹。據疏釋實合 在得道果上。言其本所住位與佛相隣。驗知
今迹去佛不遠。十地法雲能師子吼。豈虛授 哉。其為般若發起信不誣矣。
[0306a23] 述贊中略不出 三義。列釋如後。唯佛與佛與或作以。如經律 亦有作與義用者。以法華正之。終不若與。不
為菩薩者。為恐作唯。發問之言。亦從初云爾。 依義廣釋中。言一切諸佛是中生等者。中應 作二釋。謂其中之中。則一切諸佛雖有生滅
化三。皆不離其中。若作中道之中。則雖復生 滅無非中道。亦猶佛常好中云。就明空義為 三。一約化相空則曰無生無滅無化。謂以蕩
立言之。則法身本無相。為物故有形。所以王 宮生雙林滅者。以生滅化眾生立也。又曰無 生滅化者。蕩也。即蕩而立。即立而蕩。中道在
焉。無自無他下。疏謂逐難重釋。其說似迂。今 只作躡上覆。疏釋之。謂凡言化必有自他。有 自他則有一二故覆。疏云無自無他無一無
二。第合作無。非化非不化。則化不化雙泯。安 有於相乎。則無相而已。而曰非無無相者。則 又反上重立。既無無相。而無相亦無。何有於
去來。亦應云非無去來。所謂不來相而來。無 見相而見。非無來去。亡其迹耳。故曰如虛空。 此下凡有三如虛空句。並結終歸於空。則畢
竟空而已矣。故今約三節釋義。其理明矣。二 約眾生人法明空。如文云云。謂一切眾生無 生滅等。總明人法空故。生滅等三亦悉叵得。
故皆空也。非不因果者。例上蕩立可知。如疏 引大品等具釋顯然。今不別解。煩惱下。別明 二空。此我人等本屬見使故。以煩惱該之。若
論我所。即假名所託。本當實法。今以者字當 之。約能計者說。當是人法二執。一切法集下。 以實法顯空。實本非假。為成空義故。以名等
三假言之。法境界空者。正言人法所顯之空。 此空無相故不可轉。此空不顛倒故不順幻 化。圓覺所謂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故。不隨諸
幻。是亦不順之義也。無三寶者。凡諸名相本 對治之說。苟無所對則名亦不立。今顯空義。 是故云爾。又曰無聖人六道者。謂所空境界
既無世出世之異。聖名凡號復從誰立。所謂 絕凡聖之假名是也。三般若無知下。克就般 若當體明空。謂聖凡人法皆空。則唯有般若。
而般若亦空。故曰般若無知等。謂般若者。以 智為名以空為體。以無知無見為相。所謂知 止於其所不知。其言至矣。肇師為之作般若
無知論焉故其論云云。而經言不行者。心路 絕也。不緣不因者。不同諸法因緣所成也。直 即空而已。故不受一切法。不受亦不受始得
為今不受也。不得一切照相者。能照既亡所照 亦寂。直如行道相爾。行猶行深般若之行。此 其所以為行道相。亦如經空相而已矣。故曰
法相如是等。總結上說法相如於虛空無非 般若。故曰如如。不可以有心得故無可立。以 一切法悉皆如故。不可以無心得故無可遣。
以一切法悉皆真故。是則般若功德非眾生 心行所及故。不可以眾生五陰假實中行。與 夫境界智解。皆所莫及故也。唯順於空契無
相。然乃可行爾。故知般若其為不可思議言 語斷心路絕者是矣。惟其不可思議故。菩薩 於守行之。是為一切行藏。即前所謂三十忍
等是也。一切如來於中住化。是為一切佛藏。 即上品寂光極智所照之境故。皆不可言言 而識識也。善男子下。述贊功德。既不可思議
亦不可度量。則王之所說勝矣。只合云於王 所說如海一滴。其文曉然。而經云如王所說 義。似反覆故。使從容釋之。至於問答顯王說
為勝。以其有本故也。故曰王無本地云何而 知。反釋云爾。然以文本意。宜從初釋。若從容 以言。則各當為便聖賢分上。宜乎斟酌也。分
義功德者。謂於無量義中言其少分爾。疏推 月光之德無量。雖略而盡。非無此理。或恐指 般若而言。其義亦順。更當詳之。亦為過去來
今下。多應述可月光分義。述可猶印可也。十 四法門下。勸修可知。不由此門得薩婆若者。 舉要結勸也。何以故下。更重徵釋。示無異道
也。楞嚴所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又曰 方便有多門歸源性無二。是也又以無滯釋 門。能通釋路。亦一往爾。如能通曰門。豈非門
亦能通。由此門故得薩婆若。則門亦無滯。何 獨路味。乘正路者。非今十四忍門終始圓實。 何由乘之行大直道。其超百千劫難見身得
妙報者。不為過矣。佛告大王下。以大章則答 第二問。以文兼三問。此當答第三問也。正言 菩薩以何相見眾生。使眾生可化。雖正問所
化而實兼能化故。若以下答兼二意。謂菩薩 能自視身如幻化相。見所化眾生亦如幻化。 則可以化之。不然則若自若他皆為著我人
眾生壽者。乖於般若自性。非今所以化也。所 謂若知眾生無所有。誓度無所有之眾生。斯 言盡矣。後諸所說。為未了者開演言之爾。正
廣答中。眾生識者。最初一念性非木石。遇其 善則為善。遇其惡則為惡。此其所以為善惡 識本。則三界六道由心發生。本為最初一念
終於金剛。金剛者。等覺後心也。於中有始無 始有迷有悟。有善惡因果之別。有漏無漏等 之殊。從心變生。不可說識亦能成就不可說
眾生色心。皆一色心之所從出。識心如幻故 色亦如幻。能化所化莫不咸然。此所以以幻 化身見所幻者。真行化眾生也。故疏釋云云。
謂本識者。即正因佛性指出識體也。所謂夫 有心者皆當作佛是也。非有非無者。非二邊 所得度量也。所謂適言其有。不貌色質等是
也。不知不忘者。正言識體非記無記也。如水 濕性等。謂諸法各隨性別。非所謂性一也。但 隨善惡而有差別。則性習所以異也。文引大
經為證者。非全證同。亦以顯異。上以水火等 性為言。取其性習之性而已。此以一味流異 為說。則於異處顯其理同也。疏簡眾生本際
有無者。挾彼本文以無難有。若言本際不可 得則無也。亦應以有難無。但文略耳。答略為 二。一約理明無。則不容有前後。疑多一無字。
二約事明有。則一念生識義固有之。然非所 謂真際之際。若夫大教以明則際乃無際。無 際乃際。際與無際兩得之矣。亦未始有定說
也。如常論云云。眾生識下。廣答所化眾生如 幻相。夫幻以虛假不實為義。疏約六假科釋 之。初法假中明一念識生五陰色心。復於一
色生無量色。則十二入義在其中。又以四大 所造而生五識。識託於根。是為五根。則十八 界盡之矣。然皆從一出多。自無幻有即幻假 之相
既明根識四大。則四類法空識等亦 悉兼之。但文略耳。故總結如疏可解。不明法 入色者。於其色心法入為少分故也。是亦文
略。二明聖凡見異者。是亦法無自相或見為 假。或見真實。故曰凡夫六識麁等。謂凡夫識 麁見假而眩於實。香味觸法本名下之實。而
聖人識淨見實而不惑於假。此聖凡所以見 異也。至於聖有小大淺深故。見有常無常。或 滅色顯常。或於實見理等。所謂諸法何嘗自
謂同異。當知一切由心分別是也。眾生世諦 之名者。疏科此下為受假。非無受義而文不 顯只合兼下科同為一假名。對上五陰實法。
成人法二境。接後三假俱得名幻。文簡而不 煩。雖與科異。然亦有文同而科異者。如妙疏 等文云云。若有若無者。謂於世諦法上假名
有無。但生眾生憶想。名為世諦。非實諦也。又 世而非諦。故曰世諦。假誑幻化故。有而實非 有。非有而有。是為幻有。亦名幻諦。又幻諦
者。對實諦得名。世諦者。對非諦為說。各當其 理。而隨義淺深爾。又曰乃至六道幻化眾生 等者。謂有能所。一以六道幻化為能見。見幻
化為所見。二以幻化二字為能見。見幻化四 性為所見。但句義影略爾。無他說也。疏言見 者下。覆釋上見義。非直能見而已。亦能照知
能化所化一皆如幻。謂真幻者。即別教菩薩 能化人也。言別則通圓可知。文缺略耳。化實 幻者。即上六道凡夫是也。化及所化悉皆見
之。是故云爾。於是復躡上云幻諦等。謂此幻 法空劫以來。乃至佛未出時。本無名字。縱有 其名亦無實義。故曰無義名幻法。所謂世諦
有名無實義是也。故知幻化本為名字。既無 實義。豈有體相。故於無六道等一切名字。然 若一向無名則眾生於實道無所入。諸佛於
權方無所施。眾生何由出生死乎。以是故佛 佛出世。為眾生故施設假名。令諸眾生因名 識法。由法悟空。光明所謂劫初廓然萬物無
字。聖人仰則真法俯立俗號等。即其義焉。如 空法下。結攝前來三界等法。無量名字悉如 空法。則如幻如化無非般若。以例餘法。起後
三假相續相待無定實法。是即如幻故。曰非 一非異等。所以必約相續假等以推之者。謂 於人法二空有未能入故。須續待以資發之。
必使入空而後已具。如止觀等文。夫續以前 後相續不斷為義。使定一異不名為續。非一 非異爾乃名續。如芽莖等體非一異次第生
長。是為續假。以是推之。無定實法。是即空 也。又相待假者。以一切名相相待。如五色有 無等。亦名不定相待。故疏有二意之釋。謂相
對待相形待。配義可知。而云相避待者。猶言 不兩立之義。如論云云。又緣成假者。亦名因 生。不出以五陰十二支等因緣假成眾生。故
曰俱時因果等。疏釋云云。但文有影略。似不 易見耳。言緣見是俱時者。見應音現。謂觀現 境在一時內為俱時。若推觀在因即異時。又
梁柱成舍為俱時。而成有漸次為異時。如十 二時有前後為異時。共成一日為俱時。燈及 明等其義可知。然以此等因果求其實法。皆
悉叵得。是為幻諦。眾生居幻而非諦則為妄 幻。幻而能諦方名幻諦。幻諦即空也。若菩薩 如上所見。眾生幻化猶是通途言之。十住菩
薩下。始是今能化菩薩所見。故曰如幻諦而 見菩薩化眾生為若此。總結歸上問也。
釋二諦品
[0308a29] 次教化而後明二諦者。疏約二義論次。初以 內對外。則內護文有三別。謂因果自他及以 依正。通得為次。二以今二諦對上二護。則能
依所依之別。即前所見幻諦等。依於不思識 真俗故。次之以二諦焉。總明二諦云是佛教 之大宗者。謂以本言之。則如來常依二諦說
法。一代所說莫過此二。又以七二諦該之。則 一化五時攝無不盡。推而極之。何法而非真 俗乎。抑若以為有無。孰不知之。惟其所以有
無究其所以審諦。至於歷教淺深隨文詮義 有接有正情智開合。此所以難也。夫諦只是 理。理尚無一。云何有二。況有種種差別邪。又
曰凡夫見淺名俗聖人見深名真等。由是言 之。則唯真俗而已矣。於是通躡前品結次云 云。二重問答並明不二之旨。初二諦不二。經
問云云。亦應曰世諦中有第一義否。但是文 略。其並徵則曰。若言無等。古今凡二說。一引 古釋。二今解。即今疏之說也。據理則各當其
義。雖兩存之可也。但初約凡聖智對言。則一 凡一聖失於諦義。以今所明則諦智兼得。故 一一言有無者諦也。言皆空等智也。故知兩
得之矣。所問意頗難見。得下偈旨。方知無說 無聽之妙。乃今非一非二之談。惟其非一非 異。即般若正慧有在。於此學者審之。不容擬
議。偈頌答者。長行既引月光往因為詶故。此 宜以七佛所說偈示。如下科釋。節目條理無 非是者。不在品量之論。然以真俗二諦直一
妙理本無分別故。以一無言之。則無性無相 無自無他。無有無無無二不二。無作不作等 皆悉無也。以本有言之。則第一義本有法性
本有。因緣本有諸法本有。有無本有。二諦 本有。三假本有。無適而非本有也。以空言 之。則第一義空也。諦實亦空也。寂滅亦空
也。二無二亦空也。幻化虛空華如影三手 等。亦空也。至於以第一義則皆第一義。以 世諦則皆世諦。以一則俱一。以二則俱二。以
有則皆有。以無則皆無。以是則皆是。以非則 皆非。以一切異名別說則皆異名別說。以麁 言軟語則皆麁言軟語。以上偈句錯綜言之。
殆不容以倫理明義類曉。直彰妙理之無盡 般若之自性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