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a Hua Jing Yi Ji 法華經義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光宅沙門法雲

[0584b05] 「爾時彌勒菩薩第四 發問第一經家彌勒 第二文殊師利以下
之中經家 中有二者第一爾時彌勒菩薩 」,經家彌勒第二,「四眾
眾會」,經家彌勒大眾疑念文殊

[0584b13] 「文殊師利第二 就此二者第一以下五十
四行以來第二 二者第一長行第二五十四
重頌第二二者第一, 「三行所見 第二四眾五行
所以長行 據理長行何以長行之中彼此瑞相
各別不盡 長行何以中文長行 之中
二者第一以下神通」, 瑞相第二放大光明以下國界 莊嚴」,何故使我見瑞相
瑞相中有放大光明以下 瑞相第二佛國土以下 之中五十四
第一四行此間瑞相 眉間光明以下五十 瑞相瑞相
第一第二瑞相初一偈頌第六放光一偈第三天雨四華半偈第四 地動一偈第五四眾歡喜
放光導師何故 瑞相。「陀羅一行 四華小白
。「栴檀香風一行 。「世界半偈地動。「 一偈四眾歡喜
中的無量義經》,入定所以 一者二者不便何以
如來在世未曾說法今日云何 問言:「何故無量義經?」諸佛世尊 三昧諸佛國土不以二相
何故入定?」不便是故

[0584c23] 「眉間光明」,五十第二 長行中略瑞相五十 二種長行第一
光明一偈上第一見瑞相 瑞相由此光明瑞相 第二四十八第二
瑞相瑞相第四瑞相

[0585a01] 四十八分為第一世界他方 瑞相第三我見恒沙菩薩
十八瑞相即是他方大士 他方般涅槃乃至供養退 第二文殊師利一行
初八 瑞相一行第一六道眾生第二第二東方諸佛第三
第三他方佛說初一 自有二階初一行一所見 一句所見
世界下半六道; 「生死一句生死;「善惡業緣一句;「一句果報。「善惡業緣
即是六道善惡 三善道即是三惡道業緣 善惡。「
六道三善道三惡道 別名六道果報何以即是三善道果報即是三惡道
。「諸佛師子第二 東方諸佛。「演說經典六行 第三他方佛說六行
自有第一演說經典微妙第一」, 問言:「何故佛說天魔外道 ?」第二清淨一偈問言:「何故
說法出群之外?」第三梵音深妙一偈 :「何故佛說法稱時眾?」 種種因緣一偈問言:「何故佛說
佛道眾生?」初三 ;「開悟眾生一句蒼生第五 三行問言:「何故佛說
根性?」三行三乘聲聞,「 有福一偈緣覺,「佛子一偈菩薩

[0585b07] 「文殊師利」,一行半偈 第二就中自有 初三第二千億
三句

[0585b10] 「我見恒沙菩薩」, 三十八半偈第三第五 他方菩薩大士修行及第他方
涅槃供養第四三乘 文句何以 說法既有說法第四
三乘三十八分為第一三十一第五他方大士修行第二菩薩佛滅度第六他方
般涅槃後事三十一自有 初一菩薩行大乘 十三菩薩要行
要行即是六度第三見佛 定慧具足十七菩薩遍行 第二十三行要行
六波羅蜜即為,「六行 一行一行精進 一行。「以下六行
明見菩薩行檀波羅蜜文殊師利 以下戒波羅蜜初一 方便一行。「菩薩
比丘一偈忍波羅蜜他人不能獨處 獨處豈非一者打罵 二者親愛眷屬空閑
能忍據此 菩薩勇猛精進一行精進波羅蜜離欲明禪波羅蜜
五通即是禪定明禪。「 菩薩一偈波羅蜜

[0585c10] 「見佛定慧具足」,十七半偈第三菩薩行 第一見佛一行明見
菩薩說法作佛事第二破魔兵眾 明見菩薩降魔作佛事第三 菩薩寂然一行明見菩薩寂寞作佛
第四菩薩放光一偈明見 光明作佛事上來作佛事 第五見佛未嘗睡眠十三
半偈明見菩薩六度作佛事 一偈精進一偈一偈何者
菩薩未嘗睡眠一偈精進。「 一偈見佛忍辱 惡罵
可謂菩薩 。「菩薩飲食五行。「菩薩寂滅
就中自有明智 他人一偈空也一行空有皆是自行 在前在後

[0586a02] 「文殊師利菩薩 佛滅度供養舍利」,自此第二第六他方般涅槃供養就此
自有初一 尊重供養舍利第二見佛 四行供養第三
諸佛釋疑供養第二供養初一 塔廟第二度量
嚴飾第四時眾供養 何者見佛塔廟一偈 舍利。「寶塔高妙一偈第二
度量狹長五千由旬一由旬四十二十便二十萬里由旬便是
萬里一一塔廟幢幡一行 嚴飾。「諸天龍神一偈第四 時眾供養。「文殊師利諸佛
第三釋疑供養時眾: 「塔廟嚴飾國界如此 嚴飾國界無有供養。」釋疑
:「國界自然妙好非我本心不為 國界塔廟之後國土。」「自然一偈下半
華開敷」,波利質多 資身不為 自然無異國界中有國界自然

[0586a29] 彌勒第二發問 一者一者即是長行第二文殊
第一三行所見 第二四眾五行釋文難以就此之中
中有二者第一,「 所見彼此瑞相以為 此間
瑞相;「諸佛神力一偈瑞相 所以光明猶如瑞相之中 光明是故光明餘者可知。「諸佛神力
一偈瑞相

[0586b12] 「釋迦何故 諸佛神力?」解釋:「釋迦諸佛 諸佛光照無量
他方瑞相何故光明 光明他方瑞相他方瑞相 光明是故其所。」

[0586b17] 「我等未曾有 佛子文殊」,所見 一偈第二

[0586b19] 「四眾」, 五行第二二者第一四行
不成第二一行彌勒佛子文殊」, 文殊第一四眾
何曾發問 是故彌勒,「四眾 」,故知四眾實有
仁者四眾無疑文殊第二四眾 神通瑞相微細云何
是故 第二入定何時 大眾即今懷疑心意不安
既是久遠即時疑惑 云何如來 是故佛子」,
何所放光動地文殊第三 瑞相所為既是補處菩薩微微
不可是故彌勒 仁者 可微心下正言不知如來
瑞相大眾釋迦所得妙法 大眾受記將來妙果心下自如 文殊第四如此
大眾心疑是故彌勒 第四決斷 瑞相云何
大眾是故諸佛嚴淨」, 瑞相諸佛他方瑞相 仁者應答
(光宅法師謝寺法師法師江北招法後生學士遵奉)

[0586c23] 「 一偈第二

[0586c24] :「 四眾龍神仁者何故 ?」解釋:「使所以
所以仁者。」

[0586c27] 「何等 :「如來 。」第二:「四眾仁者何等。」

[0587a01] 「文殊師利彌勒菩薩」, 第五答問第一四十 三行以來第二諸人
一心 心結之中中有二者 長行第二偈頌 中有
好事即是第二 惡事即是不可 專心

[0587a09] 長行 第一大法」,一往髣髴思惟 彌勒第二善男子過去
」, 第三善男子過去無量 以下
彌勒第四無異長行分明所以四重說法者 論文則是往古諸佛如來
釋迦弟子灼然分別應須次第 一往思惟忖度一往思惟忖度思惟忖度是故第二
過去可以是故 昔日瑞相今日 昔日瑞相禪定便
法華》,以此今日如來必應 》,時眾可以寄意是故第四

[0587a26] 第一思惟忖度第二 引證第三總結

[0587a28] 就此之中第一思惟 忖度中有二者第一文殊師利 正是」,思惟忖度第二
佛世尊大法思惟思惟其事 中有二者第一善男子
亦復如是」,第二令眾生 以下明文第三 中有二者第一善男子
無量無邊以下所為因緣」, 第二菩薩名曰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