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ua Xuan Yi Shi Qian 法華玄義釋籤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六天台沙門湛然述
[0854a05] ◎次釋隨智,置於世人心所見者,獨明聖 人所見二諦,自為一番。於中為五:初立 相,次「如眼」下舉譬,三「又如」下引事,四「毘曇」
下重以譬顯二諦深勝,五「故經」下引教結 名。佛居極位,故舉極位以證智勝、以結 得名。初文中「悟理」是見真,復能了俗諦,故
知隨智具有二諦。譬中「色空」即譬二諦。引 事中引近事以況遠理,入事禪如「悟真」, 身虛心豁如「了俗」。譬顯中見惑如「小雲」,思
惑如「大雲」。「無漏」謂見真,「世智」謂了俗。結名 中舉凡失以顯聖得,故知聖人二諦具也。 第四結文,可見。
[0854a16] 次正明二諦者,於中為四: 先明來意,次明功能,三「所言」下廣釋,四「問 答」下問答料簡。初文者,凡諸釋義或從廣之
略、或先略後廣,從略即預用跨節,從廣則 教門當分,故略言之唯一法性以對無明,無 明是迷真之始,法性則全指無明無始時來
奚甞非真,未發心前無真不俗,秖點一 法,二諦宛然。俗即百界千如,真即同居一念, 仍顯相異,義理雖足其如麁淺,聞之墮苦,
故佛於一代曲開七重、二十一重以赴物 情,使佛本懷暢、使物宿種遂故。以下二門 判之開之,意如前說。
[0854a27] 次功能中二:先出初 番,次以後況初。初又二:法、譬。初法者,如《止 觀》中,始自迦羅、終至圓著,無不並為初
教所破,況復列後各三番耶?
[0854b01] 三正釋中二: 先列,次釋。初意者,一藏,二通,三別接通,四 圓接通,五別,六圓接別,七圓。若《止觀》中為
成理觀,但以界外理以接界內理,故藏通 兩教明界內理,別圓二教明界外理,通別兩 教是明兩理之交際,是故但明別接通耳。
今前六重仍存教道,於法華前逗彼權機, 故有圓接通別二義,實道秖應圓理接權, 故釋今文,應順教道復以圓中接於但 中。又此七名雖立二諦,後之五意義已含
三,幻有即俗,空即是真,不空是中,但觀名中 空,合在何諦?若合在俗諦,即如別教名含 真入俗二諦;若合入真諦,如別圓入通名
含中入真二諦,藏通即名單俗單真,圓教即 名不思議真俗。細得此意,尋名釋義不失 毫微。
[0854b16] 次解釋中文自為七,若欲憑教者,然此 七文散在諸經,無一處具出,唯《大經》十二,四 諦文後列八二諦,章安作七二諦銷之,初
一是總,餘七是別。初云「如出世人心所見者, 名第一義諦,世人心所見者,名為世諦。」疏云 總冠諸諦,世情多種束為世諦,聖智多知束
為第一義諦,即是諸教隨情智也。經云「五陰 和合稱名某甲,是名世諦;解陰無陰亦無 名字,離陰亦無是名第一義諦。」陰是實法、某
甲是假名,即實有俗諦也。無陰無名即假實 空,若離陰者名太虛空,是故離陰亦無某 甲及二諦名。疏云名無名二諦也。世諦有
名、真諦無名,即生滅二諦也。經云「或有法有 名有實是名第一義諦,或有法有名無實 是名世諦。」幻化假名即空,故實即真諦也。秖
指幻化,但有假名,故名世諦,故疏云實不 實二諦也。真實幻化不實也,即無生二諦也。 經云「如我人眾生壽命知見,乃至如龜毛兔
角等,陰界入是名世諦,苦集滅道是名真諦。」 兔角之俗與前不殊,故成單俗,四諦義含共 為真諦,即是含中真諦也。故疏云定不定二
諦也。即單俗、複真,俗是不定、中道名定。 經云「世法有五種:謂名世、句世、縛世、法世、執 著世,是名世諦。經文廣解,於此五法心無
顛倒,名第一義諦。」五種世法名與前異,大意 不別亦是單俗,於世無倒謂見實相,教道 但中雖未究竟,此中究竟望前故實,故疏
云法不法二諦也。法謂實相,不法謂俗,亦 是含中二諦也。經云「燒割死壞是名世諦,無 燒割死等是名第一義諦。」地前方便皆屬無
常故云可燒,登地見常故無燒等,故疏云 燒不燒二諦也。無常可燒,常不可燒,複俗 單中二諦也。經云「有八種苦是名世諦,無
八種苦故是第一義。」八苦無常同前燒義,無 八苦真即是實相,故疏云苦不苦二諦,亦是 複俗單中。教道有苦,圓中無苦。經云「譬如一
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是名世諦,依十二 緣和合生者名第一義諦。」依父母生即十 二緣,而分二者,以《大經》中明十二緣即佛
性故,且據顯說,即以佛性而為真諦,依父 母生即是無明名為世諦。故疏云和合二諦, 真俗不二故名和合,複俗複中二諦也。後乃
結云今七二諦來銷此文,佛旨難知且用一 師意耳。
[0855a01] 初釋三藏實有二諦者,但標總名, 以解釋直銷,不復列別名。於中為二:初正 釋二諦,次示三意。初文又四:初釋相,次引
證,三述意,四結名。初文中言「森羅」者,須 指三界依正相也。次引證中言「大品云色 空空色」等者,此引《大品《以證三藏,既不云
即,故且證藏,俗秖是色析滅色,故名為空 色,謂色實有,名為不滅;雖不可滅,以無 常故,名為色空。次述意中,以能治所治俱
實有故是故互無。次「約此」下總釋隨情等三, 歷下六重,意應可見。故諸文下但略點而已, 故云「推之可知」。雖諸教不同,但約教異說
即是隨情,約入理說即是隨智,二義相對即 隨情智,皆以當教定之使無雜亂,其意可 顯。
[0855a15] 次釋即空二諦者,亦二:初釋二諦,次明 三意。初文為五:初立名,次斥前,三正釋 相,四引證,五結名,並可見。次三意中二:先
列、次分別。此教三乘所入真諦不殊三藏,然 所照俗二教不同,故須更此分別釋疑。於 中為二:先標,次釋。標中云「小當」者,未暇
廣及,且略辨異,故云「小」耳。次「何者」下釋,中 四:先出同異,次釋同異,三「如百川」下舉譬, 四「秖就」下引例。前二可知。譬中二:先譬、次
合。初譬中言「復局還源江河則異」者,會海 如真同,江河如俗異。由觀俗故契真如,由 眾水故成海,會海雖同却尋本源,江河則
異,如會真不異却尋本俗,俗則不同。「俗是」 下合譬釋疑。次「秖就」下將藏通出假不同, 以例藏通兩俗。二人出假是一,而三根不同,
何妨二教真同而所觀俗各異。
[0855b01] 次釋接義者, 即含中入真也。於中為三:初以一法標,次 「俗不」下略以三法示,三「其相」下辨相,通寄
三法以辨其相。漏無漏本是通法,為成接 義故立雙非。空不空本是別法,一切法趣本 是圓法,於一一法,各有三人取解不同者,
良由機發故所聞不同。又通教菩薩由根 利鈍發習不同,故鈍同 二 乘,直至法華方 乃被會;利者爾前接入中道,故使同觀幻
有之俗而契真各異。所以別圓機發對鈍住 空,致成三別。是以釋後二接須對通鈍, 共成三人同聞異聽,故約漏等以示解源。
若得此意,於一切法無礙自在。於中為四: 初正釋三相,次「無量」下明三意,三「何故」下釋 疑,四「大品」下引證三人。初文又二:初正釋,
次「是故」下結。初文自有三別。初文者。三人俱 作雙非之名而取解不等,於中為三:初依 教立,次「初人」下明行相,三「何者」下重釋。「非
無漏是遣著」者,無漏無著,由行者著心緣之, 今破其著心,故名為「非」,故云「非無漏」也。「如 緣」下引例釋成,復宗真諦。離著云非,還歸
無漏,此初人意也,即通鈍根。「次人又人」即利 根二人也。圓人亦云「雙非」者,帶通方便是 故爾耳。次引《大經》空不空例漏無漏,可以
意知。次言「三人聞趣」者,初人云「諸法不離 空」,義當一切法趣空,故引例云「如瓶如」等, 如即空也。如瓶是空,十方界空不異瓶空,
故十方空皆趣瓶空,即通人也。次人聞趣 知此但中須脩地前一切諸行,來趣向後 以發初地中道之理,即別人也。第三人聞即
具一切,名之為趣。次結中言「或對」者,三真 是能對,一俗是所對。
[0855c03] 次明三意,中二:初立, 次釋。初文云「無量」等者,相接已成赴機形 勢,於中復各情等逗緣,去取在地,故云「出
沒利物」。次釋中二:先釋入真,次釋照俗。初 入真中云「若隨智證俗隨智轉」等者,若隨智 證一俗隨三真轉也。以此隨智觀幻有之
俗,由隨智轉,證真不同,故成三種二諦之 別,並以智證字為句頭,二諦字為句末,從 「三人入智」下却釋隨智證真已後,重以證
智更照前俗,故使三俗相局不同。若成偏 真,局照幻俗;成不空真,局照恒沙佛法之 俗;成實相真,局照界外不思議俗。
[0855c14] 三釋疑 中二:先立疑,次釋。釋中云「此是不共般若 與二乘共說」者,諸部般若以但不但二種中 道不共之法與二乘共說,如云「四諦清淨
故真如清淨」等,例方等部非無此義,以方 等經多順彈訶,共義稍疎,故判在般若。般若 於菩薩則成共說,故至下文判麁妙中云 方等有說通別入通圓入通。
[0855c21] 四「大品云」去引 證三人所見不同。初人元在通教,乃至乾 慧亦得義云與薩婆若相應;若成別圓,縱
入初地初住,亦得通為初發心也。以望本 人,是初得故,況未入位而非初耶?今文別 教為「遊戲神通」者,以存教道,讓證屬圓故
也。若入圓教,借使住前亦得通名坐道場 也,即是相似觀行為如佛也。為異別教,故 在初住,引文同異具如《止觀》第七記。
[0855c29] 次明 別二諦,中二:初正釋,次明三意。初文又二: 初正釋相,次「二乘」下斥小。又二:先斥,次引
證。初文者,二乘在彼頓教,聞別尚自如聾 瘂等,故今斥小得引彼文。次引證中言「五 百聲聞謂說真諦」者,《大經》三十三云:「我雖說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眾生不解佛自意語。 善男子!如是語者,後身菩薩尚不能解,況復 二乘其餘菩薩?我於一時在耆闍崛山與
彌勒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 中都無識者,何況出世第一義諦?」疏云:「問: 何處為五百說?答:一云《華嚴》中如聾如瘂,
又云西方經何量,又云天台師云多有所關。」 又《大經》十五云:「復次如來說於世諦,眾生謂 為第一義諦,有時說第一義諦,眾生謂為
世諦。」是則諸佛境界非二乘所知。二乘既 以菩薩之俗為真,當知菩薩真俗並非二 乘所測。
[0856a17] 次圓接別又二:先正釋,次明三意。 初文又二:先略立,次「別人」下斥別釋相。
[0856a18] 圓 二諦者,又二:先釋二諦,次明三意。初文中 又四:一立,二釋相,三譬,四明諦意。初文但 以二諦俱不思議以辨別。前列名中以略有
其相,如云三諦,各言趣故。次釋相中但云 相即言濫於通,應從意說,意以一切趣中 為真,與百界千如及千如本空為俗而相即,
故知今即即彼別教次第三諦,次第即已方 成今即。何者?彼若未即,猶同小空及隨事 假對中論即,今若即已三俱圓極,不即而
即、即而不即,故有理即乃至究竟,良由於此。 故知別二諦乃至通藏本妙,本即情謂自殊,故 得汝行是菩薩道。次譬中,先譬、次合。譬中「如
如意珠」,如《止觀》第五記。彼文具以三譬方 顯,此譬俱譬初立及第二釋相。四明諦意, 可見,用初意以釋之大途自顯。次明三意
中又二:先釋,次引證。「種種緣」即隨情也,即指 法華已前;心安疑斷即是法華中意,即是隨 智;若情智相對即第三意也。
[0856b07] 四料簡中,初「問 真俗應相對」者,應如三藏俗有真無,或如 通教幻有幻空,云何別接已去真俗不同?答
中先列四句,次釋四句。初二句可解。「別真 俗異」者,俗則有無不同,真則唯一中道。圓教 二諦真俗既融二諦名同,同異相對故成四
句。從「七種」下寄此料簡,略撮前七種,使 文現可覽。次「問何不接三藏」者,問三藏二乘 永入滅者。答中云界內小乘根敗取證,故是
昔教二乘人也。「餘六是摩訶衍」等者,此置二 乘,約通菩薩等於法華前得有接義,故云 「餘六」。三藏菩薩非但教拙,以未斷惑接義
不成,故一教俱廢。所言廢者,二乘之人於法 華前生滅度想,菩薩復轉成衍中人。又通 教二乘於法華前得二味益,亦名前進。三
藏二乘據生滅度想者,縱未入滅,以根敗 故菩提心死。此並據於法華會前挫言根 敗,若至法華根敗復生,故云其不在此會, 汝當為宣說,縱已入滅於彼亦聞,故云雖
生滅度之想而於彼土得聞是經,無性宗 家不見此意。
[0856b27] 問:
[0856b27] 若不接等者既不接二乘, 何故皆會?
[0856b28] 答意者,二義不同,二乘之人於法 華前不論被接,法華被會復非是接,具如 《止觀》第三記。
[0856c01] 問:
[0856c01] 但云餘六得去,那簡通教二 乘?
[0856c02] 答:
[0856c02] 通是衍教初門,觀境俱巧堪入不空,故 云得去。小人寄此,是故不論。餘如向說。
[0856c03] 問:
[0856c04] 此是法華滅化之文,小人正應得去。
[0856c04] 答:
[0856c04] 接義 本在《法華經》前,於中仍是菩薩;今借得去 之語,以證菩薩迴心,據教而論不必皆去。
[0856c07] 三判中二:先約七重即是約教,次約五味。 前文又二:先單約七重,次約三意。初文者 自有七重,七重展轉前麁後妙,未窮圓極,
故雖妙猶麁。初三藏中二:初立,次「二諦」去斥。 然前立中還用後教立之,乃可得云「半字 引鈍及蠲除」等。「論」謂界內愛論見論,涉此二
者唐喪其功,義之如戲。復更斥云「二 諦 不 成」,意如前說。次通教中言「滿字」者,若對四 教即後三為滿,今對七重故後六為滿。別
教譚理不融,如判四諦中說。次約三意 者,文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