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ua Xuan Yi Shi Qian 法華玄義釋籤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七天台沙門湛然述
[0861b13] ◎次明智妙為二:先明來意,次正釋。初文 可見。次正釋中自二:初意者文自為六,先 列六章,次依章解釋。初數中,初六藏,次四
通,次三別,次三三佛,次四圓,三佛在果,彼 三果無人,故別於此列。圓果有人,故自居 因後,次「類者」例也。又二:先列、次結。初文者說
其數意,何故以五停乃至十地等而各為一 數,故立此門。類例同故且各為一數,若一 一位別為一數,太成繁雜,故且總云。三藏
菩薩亦應云四門遍學,但為出其當體義 異,故且從緣事理強弱為類。三佛應云 並是師位,亦為從教辨三相異,故從義各 明。
[0861b25] 三辨相中,若從數類誠為不多,類中多 相,從相復更少多分別,故使爾耳。初辨世 智相中云「天竺」至「非想」者,語智所依乃至
初禪,今且從極。「忠孝」等,略如《止觀》記。多識 於鳥獸草木之名者,莫過於《爾雅》。雖安塗 割,所依但是世禪。「獲根本定」等者,用通必依
色定故也,故停河等須依根本。「停河在耳」 等者,如《大經》三十五「諸外道等來白波斯匿 王言:大王!不應輕懱如是大士。大王!是
月增減誰之所作?大海鹹味、摩羅延山誰之 所作?豈非我等婆羅門耶?大王!不聞阿竭 多仙十二年中恒河之水停在耳中耶?瞿曇
仙人作大神變,十二年中變作釋身,并令 釋身作羝羊身,作千女根在釋身上。耆兔 仙人一日之中,飲大海水令大地乾耶?婆 藪仙人為自在天作三目耶?羅羅仙人變
迦毘羅城為鹵土耶?婆羅門中有如是等 大力諸仙,現可撿挍,云何輕懱如是大仙?」 亦如此土古人張揩能作霧,欒巴善吐雲,
葛洪、陶淵明等皆薄有術數,蓋小小耳。若 比西方,天懸地殊。「法是世間法」等者,定非無 漏,不能斷惑,故云「不動」。常在三有,故曰
「不出」。邪慧不能動惑出界故也。
[0861c18] 次五停四 念中,先五停,次四念。初五停中三:先釋名, 次「觀能」下明停心功能,三「數息」下正明用
治。但列名對病而已,廣如《止觀》第十記。次 四念中亦略不列名,但舉數對位,至下照 中文相稍廣。於中又二:初明功能,次「初翻」
下判位。即以功能為其相狀,「煖法已上四 善根」者,盡依《婆沙》,文相稍略。今略出論文, 於初煖中為五:初正釋煖義,次「尊者」下釋
煖在初,三「於正法」下明所緣諦,四從「所有」 下料簡釋疑,五「煖有」下明功能。初文者,由智 觀故有煖生。次文可見。第三文中三:先釋,
次料簡,三「如佛」下引證,須緣四諦。四料簡 中二:初簡法,次簡品類。初云「所有布施盡 迴解脫」等者,《婆沙》云:「西方人作此論」,今文
略依彼問云:煖善根有何意趣?為何所依? 何因緣?何法?何果?何報?何善利?行幾行?為緣 生?為緣起?為聞慧?為思慧?為脩慧?為欲
色無色界?為有覺有觀乃至無覺無觀?為何 根相應?為一心為多心?為退為不退?乃至 世第一法亦如是問。今文闕問答字,便出
答文。論答并如今文,乃至忍善根盡迴向解 脫是其意趣等,唯闕答何法文。應云是有 漏法,頂是煖家功用果,涅槃決定因是其利,
復有說者不斷善根是其利。又問煖法有 幾種?答如文。又問有幾人從欲界至無所 有處?答各有九品,并一具縛人,合有七十 三人。次料簡善根品類者,對下三善根以
為料簡。第二師文似四品,意但在三。然越 次取者,例前九品亦越次故。言「但在三」者, 下下下中秖是下,中上秖是中,上上秖是
上耳。煖頂於下三品中是下下、下中,雖有 二品,但在於下,忍取中三品之上,世第一 取上三品之上。瞿沙說九品上能兼下,故頂
有六,忍有八。世第一近真故不可兼多,故 唯上上。九品既以上兼下,三品亦然。故煖有 一,乃至忍三,世第一亦唯一種,意亦如前。
五功能中言「二捨」者,言「離界地」謂自下 升上,退時謂「失上退下」,失得禪時故云 「失時」。
[0862a28] 次釋頂法為四,初對上下三善根以 辨行相不同,次從「復有」下釋名,三「云何」下 釋頂法觀相,四從「問何故」下釋法名退。此
等諸文全同論文。論云:「有云:欲善根有二, 下是煖、上是頂;色善根有二,下是忍、上是世 第一。評家云:不應作是說,應云盡是色界
法住定地,法聖行法好。」今依評家,故云「色 界」。此等秖是判四善根,以有動等之異對 四不同故也。動乃至退分二,不動乃至不
退分二,雖同在色界,由善根深淺異故,致 使差降不同。「動」謂猶為外緣所動,「住」謂 久住煖頂,「難」謂煖頂有難,「斷」謂斷於善根,
「退」謂退為五逆等,「不動」等是後二善根,準此 可知。次釋名中頂法望煖於動等並得頂 名,復有餘師應云下也。又前於動等名之
為住,復有餘師名不久住及或無難等,若 至忍不復名退。三明頂法觀中,又二:先釋, 次料簡。初文先明能信之觀,次「此信」下明所
緣之境。次「問」下料簡:先問,次答。答中先標 二諦為勝,次「清淨」下所緣行相。初句總舉 二諦無過,次句略舉滅下二行,具足總合舉
其八行。「能生」下明生信意。「若世尊」下重釋信 意,以苦集不可信故,故信道滅。「此煩惱」下 總舉苦集行相不可生信。「受化者」下重舉
道滅是可信故。復有說者,應盡信四者由 知苦集故能信道滅。論問亦信諦何故但 說信寶耶者?由向對三寶以立四諦,是故
作此問也。論云:「有說:彼摩納婆非不信苦 集諦,但不信三寶,以不信故,佛為彼說。」 即初文是。復有說者,隨行者悅適,即「但隨」已
下文是。四釋法名退中,先問如文。答文者, 以行在頂則身中煩惱數起是念,恐至忍 已無復生處,以激行者頂法觀門,是故文中
具有二意:一者為煩惱退故憂惱,二者恐 退失故,故復憂惱。「若能」下明不退兩緣:一 者外善友等,二者內正觀也。餘文可見。
[0862c05] 次 釋忍法者,今文總云「三十二心」者是。有本 云「四十二心」者誤,上下四諦各十六行,故三 十二。今文從略。但總相從緣一時論減,次
減一緣至二行一緣在,皆名中忍;至一行 一緣在,方名上忍。言「但作二心觀於一行」 者,《婆沙》云:「減至苦法忍後心得正決定,彼
四心同一行一緣,所謂增上忍,如似世第一 法中苦法忍、苦法智二心同緣。」今更依《俱舍》 略出之。論云:「從此生煖法者,謂從總相念
住後成就已生煖法名,聖道如火能燒惑 薪,聖火前相故名為煖,已觀四諦脩十六 行名煖位也。此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四 諦及能具脩十六行,觀無常苦空無我,乃至
道如行出。次辨頂位者,從此頂善根有下 中上,至成滿時有善根名為頂,亦觀四 諦脩十六行同前煖位。煖頂二善俱名動 善,可退動故。動善根中頂為最勝,如人頂
故名為頂法。忍位是進,煖位是退,此頂是進 退兩際,猶如山頂,故名為頂。」頌云:「如是二 善根皆初法後四」者,煖頂二善初安足時皆
唯法念,後增進時則通四念。初安足者謂煖, 八諦十六行相最初遊踐四聖諦跡名初安 足,謂見道中唯法念住,以煖頂位順見道
故,故初安足唯法念住;後增進位稍容預故, 故得通脩四念住位。忍唯法念住者,從頂 有善根生,名為法忍。忍可四諦,最殊勝故。
又無退故名為忍法。忍初安足及後增進皆 法念住,近見道故,是故初後皆法念住。頌 云:「下中忍同頂」者,此善根有下中上,下中
二位同煖頂位,具觀四諦十六行,上忍唯觀 欲苦。頌云:「一行一剎那」者,上忍唯苦下一行 一剎那名為上忍。下品具足觀十六諦,中品
減緣。所言緣者,上下八諦名之為緣,是所 緣故,各十六行故三十二名之為行,能緣行 故。應知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謂四行
觀欲苦,乃至四行觀欲道,乃至三行觀上 界道,名一周減一行。如是一一諦下各有 三行,與緣名異,從行為名,故三八二十四
周減行。一一諦下各有一行與緣名同,亦 與緣同減,從緣為名但名減緣,是則上界 四諦,下界留苦,唯減三緣,上四下三名為七
周。緣之與行皆從後減,故使欲界最後留 苦,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後但有一行 二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中忍滿,唯有一行 一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上忍成就。此中忍
位未減道時,雖減行相,未減道故,故得具 觀四種諦也。頌云:「下中忍同頂」者,約此說 也。若此中忍減道諦時但脩十二行,既減
彼道心無欣慕,故彼道下四行亦不起得。 由此道理,減滅諦時但脩八行,除滅道下 各四行故;減集諦時但脩四行,故於中忍
具脩十六、十二、八、四行相,於上忍中亦脩 四行,雖起一行一剎那心以觀苦故起能 得,得脩彼苦下四行相故。
[0863b01] 問:
[0863b01] 於上忍位減 彼三行,何故脩彼所減行耶?
[0863b02] 答:
[0863b02] 雖減彼行, 不減諦故、欣慕心故,故得脩彼所減行相。 於中忍位脩所減行,準望可知。於三十二 中留苦下一行者,擬入見道,故須留也。
餘三十一如文次第,漸漸除之。
[0863b06] 問:
[0863b06] 苦下一 行為留何行?
[0863b07] 答:
[0863b07] 入見道有二種行者,一者 利,是見行。見行有二種:若著我者,留無我 行;若著我所,即留空行。二者鈍,是愛行,愛
行亦二:一者慢多,留無常行;二者懈怠多, 留於苦行。
[0863b11] 頌云:「世第一亦然」者,從上忍無 間生第一,唯緣苦下一行一剎那心同前上 忍,故云「亦然」。此是有漏故名「世間」,於中最
勝故云「第一」,有同類因引見道生,故云「最 勝」。皆慧為體,皆五陰性定共戒名為色陰,餘 四陰可知。言「苦法忍」者,十六剎那從苦諦
起一忍一智,如其次第至道諦時初生一 忍名十五心,次生一智名十六心滿,即初 果也。於中三:先法,次譬,三料簡。初文如向。
次譬,譬中先譬、次合。譬中云「如人欲從己國」 等者,三界為己國,涅槃為他國。何以故?三 界久住為己,涅槃方適為他。十六觀法為
「多財產」,一行獨往故云「不能持去」。中忍如錢, 上忍如金,世第一法如多價寶,以一行一 剎那入真無漏,猶如持去。三「問」下料簡,先
問、次答。次「世第一法者」下歎第一義,先立 全勝,次「亦分」下分別不同得名處別,先立 二門、次釋。釋中先釋分,次釋都。初文云「見
諦不相離」者,第十六心為見諦,餘十五心 為眷屬,無間續起故云「不離」,是斷惑位故慧 力偏多。從見諦後至第三果,熏禪成就生
五淨居,此之五天純聖所居,故云「不與凡夫 同生一處」。至第四果得盡智時,永斷界內 思惑垢障,如是後果並由見諦之功,故見諦
最勝。次「三三昧」去,舉況釋也。如世第一心得 三三昧厭離一切,於無漏法心尚不取,故 云「惡賤」。「何況有漏不應都勝」者,結上世第一
也。言「分勝」者,不能都勝見諦之法,但分勝 彼煖頂等法,故世第一亦名分勝。「除入」者,勝 處也。又云都勝者,從功能為名,此世第一
非但勝於煖頂等法,亦勝見諦等法。等者, 等取脩道智行等法,乃至羅漢能開之功在 世第一,故曰「都勝」。故從「或言」下釋都勝,據
功用力強,非所證亦勝。「問前諸位義有差別 耶」者?前已最勝得妙果等名通釋世第一 法,今欲分別,故先問起。答如文。此不淨安
般等並在世第一前,故世第一於彼為勝為 最等,依地亦然。次從「又依未至為最」去料 簡依地,從未至至四禪為六地,妙音師說
或七,加欲界。依欲界身,天六人三,除北洲, 前三善根,三洲死生六天亦續生故。第四善 根天亦初起,唯女男身非餘扇搋。頌云:「聖由
失地捨,異生由命終,煖必至涅槃,頂終不 斷善,忍不墮惡道,第一入離生。」委釋如論。
[0863c26] 次明初果,「八忍八智」者,每一諦下各一法 忍一法智、一比忍一比智,故四諦下八忍八 智,此是無漏一十六心斷四諦下見盡也。次
明三果者,「慮」謂思慮,重思惟前所得真諦 無漏之理,或四諦中隨思一諦,或唯思滅諦, 斷三界諸品不同、得後三果,六品九品三界
都盡等。九地中一一皆有九品思惑,一一品 皆用一無礙一解脫,從一地說,餘地例然,故 但云九。次支佛以苦集為總,十二因緣為
別,若逆若順具如《止觀》第二記。及前四果,廣 如《俱舍.賢聖品》。次三祇菩薩,具如《止觀》第三 記。
[0864a08] 次「通教聲聞緣覺於一門總相」等者,總 謂但作苦集觀耳。別謂觀苦七支、觀集五 支,以自行故但依一門,菩薩為他故於四
門。然七地前約自行邊亦但一門,入假方便 亦須遍習。三藏佛言「一時用八忍八智」等 者,具如《止觀》第三記料簡同異。通佛但言
「斷習」者,以菩薩時留習潤生故,至菩提樹 下但斷殘習。別佛又二:先正釋,次「或言」下 釋疑。或有疑云等覺已斷一品。此義不然,
依文釋定始從初地、終至妙覺,皆惑斷入 位,故斷一品入初地,斷最後品入妙覺。 圓位具如《止觀》第七文中及位妙中,並加修 五悔等,為入品之前智。
[0864a20] 次明智照境者為 三:先敘意,次料簡,三正釋。初文破性計成 不思議,又二:先明破計,次明立法。初文先
立性計,次略不出破,但注「云云」。初文「四句 墮性」者,如《止觀》第三及《淨名玄》等說。若離 性過皆不可說,故云「如別記」。次明為他隨
機遍立四悉因緣可作四說,如《止觀》第五 記。次料簡中先問中「智能照境如常所論, 境亦能照智不」者,為顯不可思議,故有此
問。次答中三:先正答,次引證,三舉譬。初文 者,還依不思議答,故能相照。何者?智既是 心,境亦 是 心,既俱是心、俱是法界,心心相照
有何不可?故引《仁王》證成相照,智處是境, 當知境智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