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iaofa Lianhua Jing Wen Ju 妙法蓮華經文句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
天台智者大師

[0045c15] ○爾時世尊舍利弗 廣明 上根人法中根
宿世因緣理事例如大品三根 (云云) 。料揀 通有聲聞無聲厚薄
領解領解不得淺深有權不待

[0045c23] 別名 通則;「優曇花」,; 「眾生佛道」,因緣
別名通則,「 菩薩」。一佛乘分別即是 ;「萬億教化」,因緣
可取長者聞已 火宅救濟因緣下周別名宿世 因緣,「涅槃時到清淨
佛慧」,;「導師 從略令名一意

[0046a05]

[0046a05] 三根一周通有 一說三根

[0046a06]

[0046a06] 之上上根 如是

[0046a08] 聲聞無聲 光宅實行聲聞 實行聲聞勝鬘》「三乘
」,已知一乘二乘 偏執 無聲弟子
諸菩薩化城何所實有 三藏三藏
有權不許有權聲聞聲聞實有界內惑 何處界內 有權有無不可
長者實智作人 窮子根性便作人。《法華 決定退應化
授記應有 今世教證決定聲聞菩薩修道
生死退,《大品稱為別異 小道 取果退理應
退菩提聲聞以此諸佛菩薩 成就大道應化 聲聞權實出生
戒定慧 所得證果即是增上慢聲聞五者大乘聲聞
一切決定退菩提 聲聞大乘化城 無有無聲
增上慢應化 有無何須復次 大乘聲聞有無應化
大德大乘聲聞 自行大乘聲聞 正意決定退大聲大乘聲聞自行立即能化應聲
有無

[0046b17] 第三厚薄:「三根 遊觀無生無生及其 三教三教無生
之一 三教既是踟蹰 得失
有失上根聞法 聞法 中根
之際便。」三根 未必踟蹰何等 疑惑未盡果斷
大乘大乘何曾 而言踟蹰 爾前方便遊觀出入
踟蹰踟蹰今日領解 驚疑進退不用
有利大乘根性厚薄即為四句根鈍根鈍
根鈍第四 結緣兩句
上根中間兩句 (云云) 。

[0046c12] 無明三重中道上根三重無明一時知見 菩薩位菩提中根二重無明
中根第三 知見菩薩位授記 因緣三重知見 菩薩位例如小乘十六滿不得
十六滿須陀洹

[0046c20] :「上根聞法 同上中根中根
成上成上因緣 。」 因緣
因緣成上同上例如 身子目連
優劣利鈍不成眾生 心神不定善緣 先世聞法自有 自有
如此 利鈍

[0047a06]

[0047a06] 三根 有利

[0047a07]

[0047a07] 真修

[0047a08]

[0047a08] 優劣

[0047a08]

[0047a09] 同位勝負真修

[0047a10] 菩薩 緣覺中根聲聞菩薩上根 說中緣覺說中
聲聞在於因緣中一 三根至於解義未必 聲聞不見中根 佛出世入聲
身子:「緣覺比丘 。」緣覺四眾法師品:「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聲聞」,無緣覺得: 「菩薩上根不必執心 三百
三根菩薩同在 廣說 身子。」菩薩使發大心
菩薩何必利根身子 之前流通壽量 諸菩薩節節悟無生忍菩提
:「壽量皆是法身。」 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 無生法忍壽量
法身故知菩薩不可

[0047b04]

[0047b04] 菩薩始終二乘

[0047b05]

[0047b05] 父子天性 菩薩設在同名菩薩

[0047b06] 領解領解三乘 領解其二佛出世獨覺佛說十二因緣法名緣覺入聲
領解大意可見身子 根性聲聞領解緣覺四眾緣覺
不一,〈信解品:「 即是菩薩領解聲聞 不明得佛
菩薩領解 菩薩本意設有 終歸無有不得
但是不須領解菩薩 處處二乘作佛自今 菩薩領解
菩薩位菩薩不敢領解壽量彌勒領解無生法忍 一生則是具足領解 (云云) ?

[0047b25] 不得記者領解何故 不見緣覺菩薩受記 二乘正位不能發心
菩薩 發心自滿 處處菩薩 傳譯 (云云)
菩薩有別調達龍女 豈非法師品:「聲聞辟支 佛道如是
法華經授記三菩提。」豈非 二乘未曾八相 菩薩不重淺近
菩薩菩薩乃是 妙覺壽量品發心 一生滿法身 何謂

[0047c11]

[0047c11] 八相

[0047c12]

[0047c12] 八相 使 二乘壽量〉, 得法

[0047c15] 淺深一往 無明必應 入佛豈不
因緣增進壽量 法人厚薄可知

[0047c19] 權實得益不同實行得益 接引影響不論 權實得益
唯一豈非所以 影響實行後說: 「出入息利他國」,即是
得益由於得益 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何必壽量 (云云) ?真淨大法即是
不待爾前法華名為;《法華 不待何故顯密
,《法華之前二乘大道五味調 法華故云:「正是 決定大乘。」密教
未必五味法華爾前 不待時不時 不待二門 前後悟入即此

[0048a09]

[0048a09] 一種 根性二時失時 不得

[0048a11]

[0048a11] 失時 生滅 失時

[0048a14]

[0048a14] 五千失時

[0048a15]

[0048a15] 如來滅度弘經受益

[0048a16]

[0048a16] 身子四眾三根 云何三根說法

[0048a17]

[0048a18] 不便普請上根 聞法中根處中 云何 (云云) ?

[0048a20]

[0048a20] 宿 過去

[0048a21]

[0048a21] 三歸一則 即是

[0048a24]

[0048a24] 五濁四句料揀有人 斷見無明合共法華 惱人有染不知一乘法常住
涅槃聞法即是無明 聞法無明 聞法無明聞法無明 聞法能破無明無有
云何

[0048b02]

[0048b02] 他人立義 不可前後前後 (云云) 。

[0048b04]

[0048b04] 《勝鬘:「三乘自知。」《優婆塞戒經第十四:「二乘自知 菩提小乘。」十三:「
一乘羅漢。」 云何三根之後猶自不知 云何

[0048b09]

[0048b09] 不信無有佛滅現前 生滅便
。」明知不知 永不身子:「 不知。」大通聲聞
多生疑惑見佛聞法不知不見 得知矛盾 聲聞
不能佛境界 三乘久遠今日
念處業者不知 不能有人不能
。」四句利鈍不能 利鈍利鈍 不知利鈍不知
內心了了實行 是故不知 (云云) 。

[0048b28]

[0048b28] 緣覺 佛世云何有緣

[0048b29]

[0048b29] 《釋論: 「緣覺獨覺獨覺佛世緣覺生佛。」 《華嚴:「菩薩兜率放光捨身
不覺。」《大經彗星。《中論:「佛出世 佛法已滅獨覺生佛 十四滿羅漢不值
獨覺不捨 見佛二果三果。」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