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Wen Ju 妙法蓮華經文句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五上天台智者大師說
[0060c17] ◎從「我始坐道場」下,第二十七行半,頌施 方便化,就此為二:初有六行半,明念用 大乘擬不得;次「尋念」下,第二十一行,明念
同諸佛用三乘化,稱宜可得。就初念用 大化,又為三:初,一行半,明用大擬宜;次「眾 生」下,第二,三行,明眾生無機;次「我即」下,第
三,二行,明念息大化也。「始坐道場」者,至 理無時,假時化物,為化之初故言始也。事 釋者,初在此處修治得道故言道場,坐此
樹下得三菩提故名道樹,感樹恩故觀察, 念地德故經行,道成賽澤之時,欲以大法 擬宜眾生也。觀心釋者,樹即十二因緣之大
樹也,深觀緣起自成菩提,欲以無漏法林 樹蔭益眾生,故言「觀樹」。「經行」者,大乘三十 七品是行道法,自以道品履一切地得成
佛道,欲以此法化度眾生,是故起行。樹地 無有分別,豈須報恩?《未曾有經》云:「秖以 通化傳法,名報恩耳。」《過去因果經》云:「佛成
道初一七日,思惟我法妙無能受者;二七日 思眾生上、中、下根;三七日思惟誰應先聞 法。即至波羅柰,為五人說四諦,陳如得法
眼淨,頞髀拔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未得 道,佛重說四諦,四人得法眼淨。佛又說五 陰無常、苦、空、非我,五人得阿羅漢。佛為佛
寶,四諦為法寶,五人及佛是六阿羅漢,即是 僧寶。」小雲疏云:「初三七日時已是說《法華》。下 文宿王華智佛在七寶菩提樹下說《法華
經》,當知今佛在菩提樹亦說《法華》,而鈍根 眾生不堪,允同諸佛開三教化,後於王城 說一乘耳。」若推智者意,是則先在菩提樹
下說於佛慧,後在餘處說佛慧,例如今佛 先說《華嚴》後說《法華》,故文云:「始見我身,聞 我所說,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而
今亦令入如來慧,與此義同也。五比丘者, 諸女聽仙人說法,惡生王瞋割兩臂、耳、鼻 等血變為乳。惡生王者拘鄰是,仙人者佛 是,佛誓令得甘露,令初聞法音也。
[0061a24] 問:
[0061a24] 何 故初為五人轉法輪?
[0061a25] 答:
[0061a25] 人先見諦故、人是 現見故、人為證故、佛所行事業與人同故, 諸天從人中得善利故、人中有四眾故。
[0061a27] 輪 王出世聲至他化自在,憍陳如得道聲至梵 天,佛得道聲至首陀會,何故爾?
[0061a29] 答:善業、名譽 業、稱讚父母師長業,有上中下故爾也。若 使有頂有耳識者,佛聲亦至彼。輪王行十
善,善生欲天,欲天喜我眷屬增多故;陳如 離欲故徹梵;佛最勝至尼吒 (云云) 。若依大 乘,佛得道聲遍至百億尼吒,又遍十方無量 無邊世界尼吒
(云云) 。
[0061b06] 初轉法輪處、菩提樹處、 初忉利下處、大神變處,此四處諸佛皆定,餘 處不定。又除轉法輪一處,其三處決定。「三
七日」者,舊云「思理教等」,又云「勸誡等」。瑤師 云:「事之至深,至聖猶思而後行。一七思佛智 微妙,二七思眾生根性不同,三七思法藥
萬品,即舉偈證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 一,眾生諸根鈍,云何而可度?』」今明佛在法 身之地寂而常照,恒以佛眼洞覽無遺,豈
始至道場淹留三七方思此事?言三七者, 明有所表也,表佛初欲三周說法,故假 言三七耳。初七思法說,次七思譬說,後七
思因緣說,皆無機不得,是故息大施小也, 此偏就圓教大乘為釋耳。若通途約大乘 釋者,初七思惟欲說圓教大乘,次七思惟欲
說別教,後七思惟欲說通教大乘,皆無機 不得,是故息大說三藏三乘,為方便之化 也。觀心釋者,初欲觀中道,中道妙難觀不
得;次欲觀即假,即假觀分別智難生不得; 後欲觀即空,即空巧度又不得,方觀方便 析法小觀也。
[0061b26] 從「眾生諸根鈍」下,第二,三行,明 無機。又為三:初,半行,明障重;次「如斯」下,第
二,半行,明不堪聞;「爾時梵王」者下,第三,有 二行,明諸梵雖請說,大佛知無機,所以不 說。
[0061c01] 「我即自思惟」下,第二,有二行,明念欲息 化,又二:初,一行半,明無機強說,聞則有損; 後,半行,正明息化。
[0061c03] 從「尋念過去佛」下,第二, 有十一行,頌上「於一佛乘方便說三」也。就 此為二:初,十行,正明化得;後,一行,釋疑。就
前十行有四:初,一行,明三乘擬宜;次「作是思」 下,第二,六行半,明有機;次「思惟是」下,第三,一 行半,明施化;次「是名」下,第四,一行,明受行。
「尋念」者,念彼雖無大機,不容永捨,要以方 便而誘濟之,非都不知開三,欲引同諸 佛,故云尋念也。「作是思惟」下,第二,六行半,
明有小機。此又為二:初,四行半,明諸佛歎; 後,二行,明釋迦酬順。上欲大化,於彼無機, 故諸佛不歎;今欲說小曲會根緣,則始終
得度,所以佛歎也。就初佛歎為五:初,三句, 釋迦自敘諸佛現。「佛現」者,由念佛方便力 故現,現由擬法、會機二義故佛現。「善哉」下,
第二,一行一句,明諸佛正歎釋迦,能隱實 設權,故云善哉。為一施三引入佛慧,即是 「第一導師」。「得是無上法」者,即是得實智微
妙第一也。「而用方便力」者,隨諸一切佛,隱 實用權也。「我等亦皆得」下,第三一行,明諸 佛亦隱實用權,如文。從「少智樂小法」下,第
四,一行,雙釋二義,為眾生少智不堪聞大 所以隱實,而復樂小所以施權。「雖復說三」 下,第五,半行,雙結二義,雖復說三,終為顯
實也。「舍利弗當知」下,第二,有二行,明釋迦 酬順。既聞諸佛歎,對曰「南無」,「南無」此云敬 從,又二:初,一行,發言酬順;後,一行,念順物
機。從「思惟是事」下,第三,一行半,正明施教 也。「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下,即是前說中 道無性佛種之理,此理非數又不可說,今
以方便作三乘說;又非生非滅,而以方 便作生滅說;又偏真之理亦非示說,以方 便故作四門說。初為五人說無常,有門也。
「是名轉法輪」下,第四,一行,明受行悟入也。 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 陳如初得見諦,即斷見惑,分證滅諦,亦是
分得有餘涅槃,涅槃之音起自於此,由此 得成無學,便有羅漢之名。能說三乘法者 名佛,所說三乘即法,見諦羅漢等名僧,三 寶於是現世間。
[0062a13] 「從久遠劫來」下,第二,一行,是 釋疑。疑師,云:「佛初未能鑒機,尋念諸佛 始知根性?」即釋云:「非我不知用於方便,特
欲引同故念諸佛,非始念方知,從久遠劫 來見其樂小,已為讚示令盡眾苦,所以聞 小即得解脫也。」疑弟子,云:「云何眾生一世
暫聞即證羅漢?」即釋云:「從久遠劫來為其 讚示,稱於本習故速得道。」舊云:「此偈懸指 壽量義,今明論祕密意,或當如此,明顯露
意。」是則不然,何者?將明壽量,彌勒尚自不 知,云何此中一偈懸指?今以釋疑消文。從 「我見佛子等」下,第三,有六行,頌上顯實,文
具四一:初「我見佛子」下,二行,頌人一,三乘行 人皆是佛子,上文兼有其意也;「我即作是念」 下,第二,一行,頌理一,為說佛慧,即是上一切
種智佛知見也;「舍利弗當知」下,第三,二行,頌 教一,「但說無上道」即教一也;「菩薩聞是法」下, 第四,一行,頌行一,「悉亦當作佛」故,是行一
也。更就此文為四意:初,二行,明大乘機發, 亦云索果;次,兩行一句,明佛歡喜,眾生得 大乘益故;次,三句,正明顯實;次,一行,受行悟
入也。明由機發故索果,索果由於機發, 此應有四句:自有障除、機未發,如諸羅漢 在三藏時,以樂小故濁障雖除,大根鈍故
妙機未發;自有大機發、障未除,如《法華》中 諸凡夫人等雖未斷結,以大根利故機發; 自有障即除、機即發,如說無量義時證二
乘果,即於此座大機即發;自有障未除、大 機未發,即五千等是也。「志求佛道者」,即是索 大,非求小果也。索有三意:一、大機有感果
之義,機中論索;二、情中密求,為得為不得, 即此意;三、發言索,即是殷懃三請也。昔教之 中已有二求,但未發言,至於今日具此三 索。
[0062b17] 問:
[0062b17] 昔出宅索三,是機、情索者,文云如先 所許,此乃求三,何關求一?
[0062b18] 答:
[0062b18] 出外不見,必 有異途,將昔許三以求異意耳,亦得是 索一也。
[0062b20] 「咸以恭敬心,皆來至我所」者,一云: 「耻小慕大,大機感佛故云至佛所。」今明 非但機至佛所,亦乃身到,如無量義中四
眾圍繞,合掌敬心,欲聞具足道也。「曾從諸 佛聞,方便所說法」者,此中初味調伏,受行 三藏、六度,通、別等三教方便,由此調熟故,使
障除機發而求大也。從「我即作是念」下,二 行一句,明障除佛喜。佛為佛慧故出,昔障 重無機,不得即說佛慧;中間雖障除又未
得說;今機發正是說時。昔眾生根鈍智小, 恐其謗法墮惡,故未是說時;今根利志大, 聞必信解故佛歡喜。「無畏」者,不畏執小謗
大起罪墮惡,故言無畏。「於菩薩中」下三句, 正顯實也。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別偏傍而非 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菩薩
聞是法」下一行,明受行悟入,六度通二菩薩, 初聞略說,動舊執致新疑,今悉已除;非獨 菩薩,二乘亦爾。而云「聲聞皆當作佛」者,昔
教不說二乘作佛,今行與授記,授記豈獨 二乘?除疑豈獨菩薩?互存則兩備。
[0062c10] 問:
[0062c10] 菩薩何 疑?
[0062c11] 答:
[0062c11] 三藏說三僧祇未斷惑,一斷即入真; 通教說菩薩斷正留習,習盡即成佛。初聞 略說悉云方便,昔真昔成,竟知安在?又三乘
同學一道,何意有別?今聞《法華》掃蕩諸疑 無復遺芥。
[0062c15] 從「如三世諸佛」下,第四,五行半, 頌上歎法希有,非正為下不虛譬本。就此 為二:初,一行,頌上如是妙法,妙法者,權實
也。「如三世」者,引同諸佛用權,權是引物之 儀式也。「說無分別法」,引同諸佛顯實,實則 言語道斷,豈存儀式?又權實本無分別,為
鈍根小智分別權實,今還悟入一三不二, 即知佛說三一無分別也。諸佛皆爾,何獨我 耶?「諸佛興出世」下四行半,頌上時乃說之。
上亦舉曇花,頌中還說「諸佛興出世」兩句。久 久懸遠時有佛出,此舉人難;「正使出於世」兩 句,此舉法難,如今佛出世四十餘年始顯 真實 (云云)
。「無量無數劫」兩句,此舉聞法難,如 五千之流,梵音盈耳越席而去,聞豈不難 乎?「能聽是法者」兩句,舉信受者難,普眾唯身
子前達,中下雖聽猶未能了。舉曇花譬上 四難,但合聞者難,餘例可解。
[0063a02] 從「汝等勿有 疑」下,第五,二行半,頌上不虛,又二:初,一行 半,勿於可信人生疑;次「汝等舍利」下一行,
勿於可信法起疑。「法王」者,夫為人王言 則不二,佛為法王豈容虛說?夫方便可是 權假,真實寧應是妄?聞法王說法勿生疑
也。舊從「汝等舍利弗」下七行,不頌敦信,但 是釋迦章中勸信弘經之意耳。其文為兩:初, 五行半,令弘經使其行因;次一行半,略為
受記。初一行令其慕果行因必須弘經,四 十餘年蘊在佛心,他無知者名為祕,一乘 直道總攝萬途故言要也。「以五濁惡世」下一
行,釋祕要,明障重之人終不能解,故使如 來祕不妄宣。「當來世」下二行,明弘經體,初 一行,明不善人勿為說,後明善人當為說。
「舍利弗」去一行半,雙結二義,初行結祕要, 明此法如是,先以萬億方便,然後乃示真 實;後半行結弘經體,其不習學不能曉了,此
正結不善者勿為說也,兼對習學者則能 曉了,此乃可為說也。「汝等既已知」下一行 半,略為授記,上明三句論其有解,中一句
明其無惑,下半偈明其得記,既有解無惑, 正應歡喜作佛。此中受記,開下身子等得記 作本;此中弘經,開下命身子流通作本也, 舊意如此。
[0063a26] 今明從五濁下,第六,六行,頌上 揀眾敦信,上幸有此文,近而不頌耶?又二: 初三行,頌揀眾;次三行,頌敦信。「五濁」者一
行,頌上揀非佛弟子。何者?若樂諸欲,是 行魔業,故須揀之。上文著涅槃,尚非佛 弟子;此文著生死,那是佛弟子?互揀非耳。
「終不求佛道」者,頌上揀增上慢。上慢者, 未得上法謂得上法,是故其人不求佛道 也。「當來世惡人」一行,頌上如來滅後解義
者,是人難得也。「有慚愧清淨」一行,頌上若 遇餘佛便得決了。次三行,頌上敦信,若不 信此法無有是處。初一行半,敦信於權;次
一行半,敦信於實。實權無疑,自知作佛◎ (云云) 。
釋譬喻品
[0063b12] ◎先總釋,「譬」者比況也,「喻」者曉訓也,託此比 彼,寄淺訓深。前廣明五佛長行偈頌,上根 利智圓聞獲悟,中下之流抱迷未遣,大悲
不已巧智無邊,更動樹訓風、舉扇喻月,使 其悟解,故言譬喻。別釋者,以世法比出世 法,因於曾有聞未曾有,踊躍歡喜,如經世
間子父譬出世師弟。又以世生法比出世 生法,使蒙佛音教不失大乘,如經父知 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珍玩之具。又以世滅 比出世滅,雖得無漏,聞亦除憂惱,如經我
為其父應拔其苦難令免燒煮。又以世 不生不滅比出世不生不滅,令其安住實 智中我定當作佛,如經乘是寶乘直至道 場。當知佛以一音說於譬喻,巧令中下得
四悉檀益,故言「譬喻品」也。
[0063b26] 約教解者,佛意 本讚佛乘,為物不堪,尋念先佛大悲方便, 趣於鹿苑稱讚三車,二乘以下中自濟恩 不及人,菩薩駕牛運他出火,故名摩訶
薩,此三藏教中譬喻也。又三人同畏燒煮,聲 聞如麞直去不迴,緣覺如鹿母並馳並顧, 菩薩如大象,身扞刀箭全群而出。《涅槃》云
「兔馬」,此通教中譬喻也。又三乘發心近、緣 理淺、智慧弱,斷通惑不能盡邊到底,非 波羅蜜,菩薩發心久遠,理深智彊,斷別惑
窮源盡性。《大品》云:「二乘如螢火,菩薩如日 光。」此別教中譬喻也。又始見我身聞我所 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如斯之人易可化
度,不令如來生於疲苦,如《華嚴》中,即事而 真不須譬喻。為未入者,四十餘年更以異 方便助顯第一義,今日王城決定說大乘,
普令一切開示悟入佛之智慧,不令一人 獨得滅度,如今如始,如始如今,無二無 異。上根利智聞即能解,不令如來生於疲 苦,亦不須譬喻,秖為中下動執生疑,踟蹰
岐道,故須今日大車譬喻而得利益,是名 圓教中譬喻也。本迹、觀心,例可解,不復記 (云云) 。
[0063c19] 法說有五段經文,其一始竟四猶未了, 此品應在諸天說偈之後,火宅譬喻之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