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ua Wen Ju Ji 法華文句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文句記卷第二 (上)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0172b05] 迦葉緣起,《傳》中最廣,豈可具書?迦葉是姓故 云氏也。負圖者,如此方河圖。《十二遊經》云: 「佛成道第三年始度五人,第四年化大迦葉
及三兄弟,第五年化目連、身子。」「聚落」,多人所 居,但勝人當名。「畏勝王」者,民物不合勝 王耳。「三捨」者,捨此已下是也。「後時佛語」等者,
《增一》云:「佛在迦蘭陀與五百比丘俱,時迦 葉乞食前至佛所,却坐一面。佛言:汝年老 長大志衰根弊,可捨乞食及十二頭陀,亦
可受請并受長衣。迦葉曰:我不從佛教,若 如來不成佛,我作辟支佛,辟支佛法盡壽行 蘭若行。佛言:善哉!善哉!多所饒益。若迦葉
行頭行在世者,我法久住增益人天,三惡 道滅成三乘道。」《十住婆沙》十二頭陀一一各 具十種功德,廣在第十四卷〈十二頭陀品〉中。
《增一》四十六在增十一文中,樹下、露坐合之 為一,故知法相不可一準。《大論》四十九,說 無生忍為十二頭陀,屬通非藏,故今約教
極在涅槃。有無同異具如《止觀》第四記。「四神 三昧」者,四神足定也,由四神足有此四用。「無 形」者,能隱沒故。「無量意」者,知他心故。「清淨
積」者,能變穢故。「不退」者,能入惡故。言四定 者,此是必定定得諸禪及以無漏,能善簡擇 戒法具足,由是諸事得無退轉。「文陀竭王」
者,頂生王也。「天人咸等」者,《增一》云:「迦葉聞 天人稱為佛師,起鳴佛足云:佛是我師, 我是弟子。」「又迦葉」下,如《別譯阿含》第二十云:
「佛在迦蘭陀,迦葉共阿難入城乞食。阿難 云:日時未至,且往比丘尼精舍。迦葉如言, 諸尼遙見來,歡喜敷坐具竟,迦葉即為尼
說法。時偷羅難陀心不甘樂,即私云:長老 迦葉在阿難前說法,如販針兒至針師門 求欲賣針,終不可售。迦葉亦爾,在阿難前
而說於法。迦葉天耳遙聞,語阿難言:何足 可怪?迦葉於比丘尼前作師子吼,從座而 起即還所止。」今文從「迦葉語尼言」去文,即
迦葉師子吼文也。又《別譯阿含》乞食法,從家 至家不足便止。有云:至七家,不足便止。「四 大弟子」者,迦葉、賓頭盧、羅云、軍屠鉢漢。文
列七大,若并本族大及諸天戀慕為慈悲 大,合為九大。若以此為四悉者,姓及捨受 即世界;三行大即為人,聞名覩行皆生善; 故第四印可即是對治,以佛印可息疑怪
故;位與慈悲即第一義,見理入位故。集法 持法並入位之功。集法中引肇公者,明集 法功多。又文中「位大」者,不獨論無學位也,
以德高望重所掌職大。「云云」者,因緣縱多並 為四悉攝盡。
[0172c23] 次約教中先約事境,次「且約」 下乃約諦觀以分教別。事境中云「離五怖」 者,王、賊、水、火、惡子。「二是衣」等者,從初次第以
數對之,但文中闕次第乞。下之三教並以 初事為境,說者須委。解十二頭陀各作八 十八使、三十七品等,頭陀既爾,況餘劣行。忝
預道流,聞此勝法而不自省心行耶?「相似 相續」者,念念生滅迷謂相續,凡夫不了妄謂 為常。三受俱苦,適意之受其實苦也。動非
自在,動故無我。通教者,事境指前,但約行 相以辨諦觀,亦應可見。別教,法身為所依 者,期心法身修二德故。文後「云云」者,不委
明橫豎位位抖擻,別位橫豎自他門戶不可 卒備故也。圓教既云住處即二,驗知即是本 有三德,修得亦然。「一即一切」等者,不出三
德:一即一切行,衣也;一切即一慧,食也;非一 非一切身,處也。「云云」者,未明行相,且對頭 陀。
[0173a11] 約本迹中云「捨法愛」者,既云與如來 同得,即捨真似兩愛也。乃至隨在何地,地 地離愛,故論久本本地三德,迹示五味頭
陀事中衣等。凡釋本迹大旨,如前明數中 辨。
[0173a15] 「觀」下「云云」者,亦不暇具述諸觀次第。圓 頭陀者,正當不生不生之三德也。故下三人 復對三德,其理宛同。
[0173a17] 「剎」者,應云剎摩,此云 田,即一佛所王土也。今名「剎柱」者,表田域 故,故諸經中多云「表剎」。若欲明四悉者,初
是世界,族姓住處不同故;「毘婆尸」下為人也, 共立剎柱以為善因;「佛作」下是對治,見佛 即能除惡故也;「佛即語云」下第一義,能於小
乘見真理故。「佛作十神變」者,文中一往且 列十事,然《律》、《論》文不專此十。又文中雖列,事 未委悉,《增一》、《瑞應》廣明其事,今略出之使文
可見。《增一》云:「佛入迦葉窟,毒龍放火等,佛 收毒龍住於盋內,至迦葉所。迦葉請住,三 月供養。時至請食,佛言:前去。便往閻浮樹
取閻浮果。乃至云:沙門雖神不如我道真。 次往東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耶尼, 取呵梨勒果;次往欝單越,取自然粳糧 (皆如 前云沙門等)
。又於閻浮提,取呵摩勒果。欲作大 祀,五百弟子欲破薪斧舉不下,迦葉問佛, 佛言:欲得下耶?斧即下。下又不舉 (如前) 。欲
然火,火不然;欲滅火,火不滅 (如前) 。迦葉念 欲大祀,必有諸王貴人來,瞿曇端正,若人 見者令我失利;若明日不來我則大幸。佛
知已,且往北方取粳糧,瞿耶尼取乳汁,往 阿耨池食。暮還石窟中,迦葉問:昨何不來? 佛言:我知汝心,我不來。具為說前事。又因
四天王來聽法夜有光明,明日問佛,佛具為 說。次帝釋、梵王來亦爾。迦葉問:能令我祖父 來聽法不?佛便令來 (云云) 。恒水卒長,迦葉恐
佛為水所溺,使弟子往看,水不沒足,在水 上行 (如前) 。佛言:汝是盲人,目無所覩如是神 變,固云道真。佛云:汝能水上行不?今方共水 上行
(云云) 。汝若不捨邪見,令汝長劫受苦。 聞已頭面禮佛求悔,乃告弟子:合隨所宜, 我師世尊。語弟子言:我見降龍時已有心
歸佛。乃至五百弟子皆聞善來得成沙門 果,並以術具投之於水,隨流而下。二弟復 有五百弟子,見火具下 (云云) 。亦皆善來以成
沙門。佛欲至迦毘羅衛,問佛:何以至彼?佛 言:一切諸佛俱有五事,一轉法輪,二為父 說法,三為母說法,四當導凡夫立菩薩
行,五授菩薩記。是以至彼為父說法。父王 因令千釋出家,以自圍繞。」
[0173b28] 約教者,亦應具 列四教解三人行德,而列五味者,味攝教 故。約本迹中以三人對三德者,圓德必一 人具三,但一人偏從所表一德為名,既是
共表體同性一故也。觀中亦爾,初得中道、次 遮邊倒、後照邊諦,故知三德即不思議圓無 生也。
[0173c05] 釋舍利子引《生經》等,亦具四悉,初是 世界,以明宿世及胎中故;「難陀」下生善,以 令國人生信及見頞鞞能生善故;「調達」下
對治,能治調達及度差故;「中含」下第一義, 歎與佛等故。「昔者」等者,彼經五卷,出第一 卷,今更略出令文可見。彼釋著我所中云:
「昔無數劫,甥舅俱為官御織師,見藏中好物 便生貪心,即共議云:吾等織作勤苦,具知藏 物好醜,寧可共取用解貧乏。後人定間盜 得無貲。監覺白王
(下如疏文) 。後時復來,甥語舅 言:舅年衰弱恐為守者所得,令從地窟却 入,如他人見,我力強壯便能濟舅。果如甥言,
甥知不濟恐明人識,輒截頭留身而去。王 令棄屍 (如疏) 。王令微伺,伺之不密,甥因教 童兒執火舞戲猥鬧投火,伺者不覺 (如疏) 。王
復出女嚴飾璣珠,安置房舍於大水邊 (如疏) 。 王先教女 (如疏) ,女執其衣,其曰:用執衣為? 汝執我手。其甥凶黠先備死人 (如疏)
。王曰:如 此方便無雙,當奈之何?女妊娠十月,生男 端正,使乳母抱周遍國界,令有鳴者捉之。 終日不獲。甥為餅師住爐下,小兒啼哭,餅
師與餅而鳴。乳母白王。王云:何不縛來?乳 母曰:兒飢,餅師與餅,不意是賊。王又令如 近兒者捉來。甥又沽醇酒,喚乳母及伺者 飲,伺者大醉,盜兒而去
(如疏) 。前後各二百五 十騎,甥在中央不下,王因往入騎中捉 之,云:汝是前盜不?前後捉汝何不得耶?稽 首答曰:乞此餘命。王曰:卿聰黠天下無雙,
隨卿所願 (如疏) 。」「兼則相不祥」者,在道以相 則之,所則之相凡屬己者皆悉不祥。「師事 沙然梵志」等者,《增一》云:「舍利子與目連二人
求道無剋,乃問師。師云:我自歷年求道無 剋,為道無耶?他日師疾,舍利弗在頭,目連 在脚,命欲終時乃笑,二人俱問笑意 (如疏) 。 二人筆受
(如疏) ,由是發誓,若得甘露必與共 甞。」「中含第二至寧可盡」者,彼《七車喻經》云: 「舍利子見滿慈子」 (如疏) 彼第二〈七法品〉中,廣
述緣起。言「生處安居」者,經云「生地」,即本生 處也。生處諸比丘白佛,稱說滿慈子等 (如疏) 。 「白晢」 (音析)
光悅也。若析音,美色也。二義俱通。「戒 淨」等者,準《淨名疏》云,戒淨者正語、業、命,心淨 者正精進、念、定,見淨者正見、正思惟,斷疑淨
者是見道。知道非道淨者亦名分別淨,道迹 知見淨者亦名行淨,此二是修道。道迹智斷 淨亦名涅槃淨,即無學道。至約教中方分
教別,後二須用同體見思,此以「有餘稱無 餘」者,七淨始從事戒終至智斷皆是有餘, 報終入滅方證無餘。七淨乃是無餘之門,若
即以七淨為無餘者,故知乃以有餘稱無 餘耳。無餘必假七淨方至,故云離七亦無。 「拘薩羅」者,舍衛。「婆雞帝」者,地名,未知里數。
「作師子吼」者,《雜含.舍利子師子吼經》中,佛說 一句義,三問身子,三不能答。佛少開已入 於靜室,舍利子集諸比丘,語言:佛未示我
事端即不能答,我於七日七夜演其法而 不能窮。「佛命目連往祇洹喚身子」等者, 佛在阿耨達泉五百比丘俱,阿難侍佛坐金
蓮華,七寶為莖,五百皆集。時龍王云:此眾 空缺不見舍利弗,願佛遣一比丘喚。時舍 利弗在祇洹補故衣 (五納祇是雜色) 。舍利弗曰:汝先
去至彼,我即來。目連云:汝神力可勝我耶? 乃令前去。目連曰:若不時去,吾捉汝臂將 向彼泉。舍利弗言:目連試弄我。舍利弗即
解衣帶著地,語目連言:汝能舉此衣帶 不?然後捉吾臂將去。於時目連念:舍利弗 輕弄於我。目連曰:此必有意事不徒然。申
手取帶不動一毫,盡其神力亦不能動。舍 利弗取帶繫閻浮樹枝令舉,時閻浮提地 一切皆動。舍利弗言:目連尚能動閻浮提地,
何況此帶?今當繫餘天下。乃至三天下皆 能動之如動輕衣。次繫須彌山小千中千 大千,皆能動之。是時天地大動,唯佛座及
阿耨達池不動。龍王問佛:何故地動?佛答 (如疏) 。龍王曰:誰神力勝?佛言:舍利弗勝。龍王 曰:前何故云目連神通第一?佛言:目連能
住一劫,舍利弗住多劫。他云邊際定者,秖 此定耳。舍利弗入三昧,目連不知名。舍利 弗復作是念:目連動於大地,蠕動死者無數,
我躬聞佛說如來座者不可移動,今以此 帶繫之。目連復舉所以不動,今云他方佛 座脚小異耳。目連自念:不於神力有退乎? 欲往佛所而問其事。目連捨至世尊所,遙
見舍利弗在佛前坐。又念:佛弟子中我神 力第一,然今不如舍利弗耶?便往問佛:將 無不失神力耶?我前發今在後到。佛言:
汝神力不退,但舍利弗所入汝不識耳。龍王 聞此甚大歡喜。諸比丘私論:佛弟子中目連 神力第一,今不如舍利弗。便於目連起輕
薄心。佛告目連:汝現神力。目連禮佛,即於 佛前,往東方七恒沙界,佛名奇光,往盋緣 上行。彼眾見謂蟲,示彼佛。彼佛云:西方七 恒沙界 (云云)
,彼佛令現神力,莫令諸比丘起 輕想。乃至令盋囊盛五百等著梵天,一足 蹋梵天、一足蹋須彌,說偈聲滿祇園。諸比 丘聞,不知所在。問佛,佛言:在彼界
(云云) 。諸比 丘白佛,令目連歸 (云云) 。彼比丘欲來,佛令將 來,佛為說六界法令還,目連送歸 (云云) 。
[0174c14] 「如般 若中說」者,彼經富樓那說破菩提見,故是 通意。「諸賢聖自說己法」等者,此中釋通教,
因引《般若》共菩薩行必破菩提法輪等見,方 名菩薩。故引諸大乘經中凡諸菩薩自說己 證,皆為利生或對佛述解,非如凡夫自 謂己見而稱己能,故云「妄有所說」。
[0174c20] 釋目連 中「吉占」等者,父名吉占,其父初生時,相者占 之言吉,因以為名。「目伽略兮度」五字,並是
西音,故論第十釋如來語密中,引目連尋 聲,彼佛告云:目伽路子度何故來此?目連乃 答言等。乃是彼佛稱此五字而命目連,即
是二土音輕重耳。文中「路」字者誤作「略」字,「子」 字誤作「兮」字。「同名者多」者,如《中含》三十五 云:「有算數目連,善知算法」。彼經佛在舍衛
鹿母堂,算數目連中後仿佯至佛所問訊, 却坐白佛:願有所問,佛言:恣汝所問。乃至 云,我以算法存命,歸佛出家存本俗業故
云也。瞿墨善知法相。目連不一,故別標大。 見貴與取重,文語從異,其義一也,皆以德 行重之耳。舍利弗才高而智明,目揵連族豪
而神爽,爽亦明也。藝謂六藝,略如《釋籤》,然 西方智藝有殊此土,以有得禪者故,故四 韋陀所攝甚廣。此中因緣亦具四悉:初是世
界,「釋論」去為人,「外道」下對治,「涅槃」下第一義。 「左面弟子」者,所以以身子、目連為轉法輪 左右弟子者,通因定生即定慧一雙,以此
二法為一切法之根本,亦是福慧一雙;悲多 現通,亦是悲智一雙,成破法輪準此可知。 「簸峨」者,傾側貌也。有作「 [跳-兆+叵] [跳-兆+我]
」、有作「 [跳-兆+叵] [跳-兆+我] 」,並 不見所出,準《文選.江海賦》云:「陽侯砐硪以 岸起」,砐字 (五合切)
今作簸者,扇動意耳。「難陀」等 者,《增一》二十八云:「佛在給孤獨園,帝釋白 佛:如來在世應行五事,母在三十三天 須行說法。佛默然受 (云云)
。於是便往 (云云) 。龍嗔 放火大風,閻浮提洞然,阿難白佛:云何有此 大煙火耶?佛具答。迦葉、那律等各起白佛,欲
降此龍,佛皆言:此龍力暴難可化度,卿可 安坐。目連白佛,佛亦止之。又問:汝云何降? 答言:先以極大身恐怯,次以極小身鑽齧,
然後以常身降之。佛言:善哉!汝能堪任。佛 復誡言:固心勿亂,恐為所嬈。目連禮佛足 至山上,現十四頭,繞山十四匝。龍見恐怖,
自相謂言:我今試降為勝我不?二龍即以 尾擲大海水,不至忉利;目連以尾擲水,水 至梵宮,并灑二龍。二龍知劣,極大嗔恚,雷
電霹靂放大火焰。目連自念:夫龍鬪者皆以 煙火霹靂,設我亦爾,閻浮叨利悉皆被害。乃 化為小形 (云云) 。二龍伏退,念言:四生龍中無
出家者,此龍威力乃爾,身毛皆竪。尊者知龍 心伏,乃復常身於龍眼 睫 上行,二龍於是 始知非龍。歎曰:甚奇!甚奇!白目連曰:何為
相惱?何所誡耶?目連曰:汝昨有念云:此禿 沙門恒飛我上耶?龍曰:如是。目連曰:須彌 山者是諸天路,非汝居處。龍曰:願恕其過,
從今已去願為弟子。目連曰:汝莫歸我;歸 我所歸。龍曰:我歸如來。目連將二龍至舍 衛。目連曰:世尊今為無量大眾說法,莫作
汝形。龍曰:如是。乃作端正人,佛為說法,為 優婆塞。時波斯匿王來問煙火事 (云云) 。佛具答 (云云) 。王見二龍不起,二龍嗔,復念:國中人民於
我無惡 (云云) 。二龍便於匿王宮上現大霹靂 等,尊者變為優曇華;龍嗔復雨大山,復變 為餅食;龍倍嗔而雨刀劍,復變為好衣;龍
更嗔,復變為七寶。匿王不知,便云:閻浮有 德不過於我,宮內常有如是等物,當作輪 王乎?龍又自念:何無勢力一至如斯?念已
始復知是目連之力,見已便去。王得七寶飯 等不敢自受,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令 供養目連,王得目連力。王問:何故爾耶?佛 具答。王方知 (云云) 。」
[0175b26] 「調達引五百」等者,《增一》四 十七云:「佛在拘留園,時提婆達兜三白佛 欲出家,佛再不許,便作是言:此沙門懷嫉
妬心,我今宜自剃頭修梵行,何用是沙門 為?有一比丘名修陀,頭陀乞食,達兜往彼 頭面禮足,願教威儀,比丘便教。次從學通,
此比丘教云:當知心意識輕重,知已復知 四大輕重,知已當修自在三昧,次修勇猛 三昧,次修心意三昧,次修自識三昧,如是
不久便得神足。依言修習名稱遠聞,至三 十三天,採優盋羅華上太子膝上 (云云) ,廣受 供養。」欲破僧行舍羅等,具如《止觀》第一記。
時舍利弗、目連自相謂曰:試共往彼聽說何 等?彼見歡喜謂來歸之,一切諸人咸有此念。 語舍利弗:汝能為諸比丘說法不?我今背
痛。便累足而臥。舍利弗為說法已,目連將 諸比丘去 (云云) 。後因造逆 (云云) ,為火所燒遂入 阿鼻。阿難問佛:當生何處?佛答 (云云)
。
[0175c14] 「雜含二 十九」等者,彼文甚廣。又《增一》四十四亦云:「佛 在給孤獨,阿難問佛:如毘婆尸佛弟子幾
時生瑕穢?佛言:初八萬四千年,後八十七六 三二十至十二,次第對七佛。」「帝釋與修羅 戰」,具如《止觀》第五記。「佛梵聲深遠」,如《止觀》第
一記。「佛求侍者」,如《止觀》第六記。
[0175c20] 約教中「十 四變化」者,具如《釋籤》,故以十四變化釋四 禪耳,此乃一切羅漢並得。次「觀」等,四俱解脫
人方乃具之,以具觀禪必得滅受想定。次 「十一切」,欲令神通廣普故耳。「練熏修」如《止 觀》第九及法界次第中,十一切具如法界次
第。「事禪」具如《玄》文及《次第禪門》。「十八變」如《止 觀》第十記。又有人云:十八變者謂震動等,今 為頌曰:震動及熾然,流布與示現,轉變及
來往,卷舒眾像身,往同趣隱顯,自在并制他, 施辨與憶念,施安及放光。又有人云:身上出 火等。「依空起慧」者,空即諦境,依境生智通
屬智性,故云「以空慧心」。「次第」等者,三諦功 用通名神通,初地已去別名感應,三諦次第 故云深入,獨菩薩法故且云「過於二乘」,其
實超於兩教三乘。言「不以二相」等者,不二即 實相,見土即神通,依理而見故云不二相 見也。言「云云」者,令分別之,前二修得、後二
發得,藏依事禪、通依真理,別地前助、圓任 運發。前二名通名化,後二名密名應;前二 調伏物,後二見物機;前二可破壞,後二不
可壞;前二在教道,後二在證道;前二身通 唯現在,後二通三世;前二聖位方修通,後 二凡位俱修通;前二隨依皆可修,後二必
須有勝依。「願得通」應在前文因緣釋中,然 亦可以四願表教。今文中初教從事、通教 從真,後二在理故從容在此。言「云云」者,更
有多緣皆在願得,亦有不願任緣得者,即 如那律箭挑燈緣。「引令入極云云」者,分別 五味如前。
[0176a20] 觀心中「欻有」等者,三觀意也。實 相是中境,無有無心契中境,故云「通至」。
[0176a21] 次 釋旃延中,初因緣具四悉者:初是世界,「增 一」去為人,「與外道論」,對治及第一義,斷見及
世典各有破邪及得道故也。言「文飾」者,善 讚詠故。言「扇繩」者,若作「肩乘」二字並誤,以 其生時父已去世,此兒礙母不得再嫁,如
扇繫繩,亦可言好肩,好肩胛故。言「思勝」者, 思是慧數,論義功強得思勝名。所引《長含》十 重問答者,借彼迦葉童女比丘破弊宿文,
以之為例。計斷者計死後神滅,故以不滅 為難,若計常者反增其計,故應別以念念 不住破之。第一重中言「今之日月」等者,初
反質答者,如今日月為自立耶?為為他 耶?若為他者,為天為人?秖緣天人他故,故 有明日。若無他世應唯今日,若無明日亦
無昨日,以今日即是昨之明日。言「析薪」者, 具緣有火如有神,緣謝無火如無神,豈 析無神之身而能見神?如析闕緣之本
而欲見火者,遠矣。言「貝聲」者,人身是色為 眼所見,神則非色云何可見?如貝可見聲 不可見,若欲於可見中求不可見者,須
更具緣。緣既闕已更反轉求,終無得理,神亦 如是,緣具在身緣闕神去。至第八番無理 可難,但云執久拒而固違。第九答中「兩商
人」者,正邪二見,鬼如汝師,汝師雖僻亦假 稱智,故詐為人像說邪干正,以邪涅槃 而云安樂,故云前路豐米草也。舊米草者,
世正見也。新米草者,出世正見。人是能乘行 者,牛是所乘之智,信邪師鬼言,如汝棄舊, 尚失人天況復涅槃?故云人牛皆死為邪
所噉,壞世出世故云皆噉。次一商者,世正 見人,得出世正見方棄人天有漏諸法,我 說正見汝何不棄,辭理既窮固拒亦息。又
「世典」者,《增一》第八云:「佛在釋翅尼拘留園與 五百人俱,集普義堂。時世典婆羅門往釋 種所,作如是言:諸君頗有人能與我論不?
諸釋言:此中二人正覺眾中無黠無聞,言語 醜拙不別去就,若與論者當供與千兩純 金。世典心念:此國中人多諸虛偽,設得勝
者何足為奇?或得我便,乃為愚者所伏。 思是事已。乃云:我不論。語已便去,道逢槃 特。世典念言:我今當往問彼人義。便往問 曰:汝字何等 (如疏)
迦旃延天耳遙聞,作槃特 形而語之曰:汝若言我但有神足不堪論 者,吾當報汝向義,更引喻汝汝字何等?世 典曰:梵天。又問:丈夫乎?答丈夫。又問:人乎?
答是人。又問:人亦丈夫豈非繁重,盲與無 目此義不同。世典曰:何名為盲?答:猶如不 見。今世後世生者滅者,善業惡業不如實
知,永無所覩稱之曰盲。云何無目?答:即是 無有如上智眼。世典曰 (如疏) 。又問:五陰有緣 生無緣生?答:有,非無緣。又問:五陰何緣?答:
愛為緣。又問:何者是愛?答:生是。又問:何者 是生?答:愛是生 (如疏) 。世典聞已得果,命終,槃特 報諸釋,令辦薪而闍維之,為起偷婆。」又《長
含》中外道諸計甚廣,如云:不得手障形,不 得兩臂中間食、二人中間食、二刀中間食、二 杵中間食、二家中間食。又云:先言義者不
得食,不得兩器食,一餐一咽至七餐止, 更益不過三度,或一日一食二日,或至七 日一食,食米食菜牛糞鹿糞樹根華果等,自
落者食,或草衣樹衣毛衣皮衣莎衣、留鬢留 鬚等,當舉一足、常坐座 (今世已有) 、常蹲臥棘臥 糞臥瓜,三日一浴、一夜三浴,如是等於我
法中名不淨法。如是等略須識之。比有執 專坐者,未契大道。言專坐者,以不臥為 功,不以不行為德,豈有居暗室,乃四儀
同凡,覩來眾則端拱若聖,君子之行尚闕, 菩薩之道永虧,自任胸襟無教可準,使後 輩不鑒者許之尚之,覩行動者輕若芻芥;
佛猶四儀動作,豈未學者過之?夫道在心不 在事法、由己非由人,既不能縮德露疵 且顯晦均等。
[0177a06] 約教釋中皆云「破斷常」者,凡 云論者,以破邪為先,故各於當宗以立 能破。「依總持四辯」者,且以俗諦三昧而為
總持。「四辯」者,具如《法界次第》,以藥逗病。「破 斷常」者,入愛見假先破斷常故。又破斷 常有二種義:一以諸觀共破界內見惑斷
常,則四教皆以見惑為境,具如《止觀》第十。 二者展轉長短不同,則三教皆破界內見惑, 唯有別教先破界內斷常,次破空有斷常,
後破空假斷常,圓教一念破三斷常。
[0177a15] 觀心論 義中言「往復」者,智研境為往,境發智為 復,數觀數發數往數復。
[0177a17] 釋阿 㝹 樓馱中,種 姓等廣在《賢劫》等經。《大論》亦廣釋,姓剎利也。 若言「瞿曇」者,具如下述。若作四悉者,初
是世界,「仁賢劫」下為人,「那律」下對治,「佛廣」下 第一義。言「無獵」者,免非獵得故云也,具如 後文。稗飯雖輕,以盡所有及田勝故,故得
勝報,亦可於此廣明施相,但於此中非 急。始「民主」至「善思」者,善思生懿摩并及四 鐵輪,合八萬四千二百一十王,具如《律》中。言
「草創」者,草亦初也。如布衣初遇,汝當解王 衣者,令脫王服被瞿曇衣,使隨師姓。此 方古俗皆從師為姓,如竺道生本不姓竺,
但事竺法汰為弟子耳。自安公來,令同一 釋種,譯《十誦律》乃見其文。《律》云:「四河入海 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一釋種」。四子被猜者,
是次母之子為長母所猜。「賢愚經」者,彼經具 列宿昔施食遇兔等緣,略如今文。「眠是眼 食」者,如《止觀》第四記。「佛與八百為作衣」者,
佛在舍衛,那律語阿難言:「倩諸比丘作三 衣,我衣壞。」阿難房房語諸比丘。又往娑羅 邏巖中,俱薩羅,梵音不同。
諸比丘如言。佛見阿難問言:「汝作何事?」阿 難具答。佛言:「汝何不倩佛?」佛與諸比丘為 舒張截割,諸比丘縫一日即成,因說迦絺那 (云云)
。約教中兩重者,初重論發,次重論修。四 教通論發者,意明修成,雖少不等大體不 殊,肉眼雖失天眼復成,望後故論次第不
次第,具如《止觀》第五記。亦應明開顯等,此 中正明天眼兼明四眼耳。觀心中不云慧 眼者,闕耳。應云「觀因緣定心即天眼,空心 即慧眼」。
[0177b18] 釋劫賓那中,初是世界,「是比丘」下 為人,「中夜」下對治,「豁然」下第一義。「禱星」等者,
《爾雅》云:「天駟房」。注云:「龍為天馬,故房四星 謂之天駟星也。」即東方七宿中第四宿也。若 準西方宿復不定,具如《止觀》第十記。約教
中皆云「棲」者,依如來所證處以釋宿也,則 當教明佛分齊不同。
[0177b24] 釋「憍梵」中,初文含四 悉故不分之,至後自結。「翻牛呞」者,過去 世時曾作比丘,過他粟田摘看生熟,後五
百歲作牛償之,今得無學尚有餘習。結四 悉名在中間,總釋前後文也。故「又云」去,重 釋前四悉意也。次「佛滅」去,重更別釋第一
義也。「水說偈」者,論云:「憍梵般提稽首禮,妙 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 去象子隨」。約教中皆著「示」者,若作垂示義
兼本迹,若作教示正當約教。約觀心中正 用丈夫牛王,而通取白牛引駕。
[0177c05] 釋「離婆多」 因緣中,初是世界,「假和合」去為人、對治,「增一」 去第一義。故且約爭屍一緣秖具二悉,若
依爭屍緣自具四悉者,「假和」合世界也,「易 度」即為人,「問人」即對治,「聞說」即第一義。二 鬼爭屍緣在《止觀》第七記。引《增一》,重證第
一義耳。有口失緣在金藏經。約教中還寄 爭屍,以為義本。別教云「非己有」等者,凡 別教中立佛界者,有其三意:一者以理性
為佛界,二者以果頭為佛界,三者以初地 去分名佛界。今言十界皆非己者,指初地 去分佛界耳;若指果頭應云九界非己有
耳。圓教中「非我非他」者,非真非緣復非共 離。又非己有不同前兩,非他有不同別 教,前約教則寄假合,今本迹觀心並約星宿,
皆隨便耳。「見佛如星」,《般舟》中意。「觀心」下「云 云」者,應廣引《般舟三昧》 (云云) 。
[0177c21] 釋「畢陵伽」廣明 慢緣,在《止觀》第二記。若約此為四悉者,「五 百世」世界也。「懺悔」具二悉,引《增一》即第一
義。「觀心」後「云云」者,三觀總別俱是第一義,所 破之惑俱得是麁說等也。
[0177c25] 釋「薄拘羅」因緣 中,初文是世界,「年一百六十」去生善,「身樂」去 是對治,故「增一云壽命」等是第一義。「昔施呵
梨勒」者,過去毘婆尸佛時,以呵梨勒施一 頭痛比丘,自是已來而常無病。言「持一戒 四戒莊嚴」者,少分優婆塞受時俱五,期心多
少。增一云:「佛語優迦尼:夫食者長善滅惡 可以食之;若長惡滅善則不可食。持戒破 戒亦復如是。」「多毀犯」下「云云」者,應分別之。
如云:若破一戒當墮地獄,若持一戒得 生人中。再三問能持不者,令三自歸,故 持一戒得名少分,乃至滿分。《報恩》第六,五
戒不許五種販賣:一、畜生直賣者得,二、弓箭, 三、沽酒,四、壓油,五、五大染色。罽賓已來麻中 無蟲處聽,流沙諸國染多殺生,秦地染青
亦多殺蟲,前四皆云不販者得。藏中有一 卷《五戒經》,分為五品,甚是持五戒者所要。 「塔猶有是力」者二義,一者舍利之力,二者護
塔神力。本迹中「大寂定」者,秖是大般涅槃。「長 壽」去,寄迹事以立本德,本住真常迹現長 壽,本居極樂迹示無病,本八自在迹居不 夭,本住圓淨迹示閑靜。
[0178a17] 釋「俱絺羅」因緣中, 雖對身子為成舅德且從舅說,族姓即世 界,「見姊」即為人,「棄家」至「墮負」對治,「即低頭」
去並屬第一義。《中含》五十八,舍利子與俱絺 羅論有多番。初舍利子問:云何不善?云何 不善根?俱絺羅答:身是不善,貪等是不善根。
問:何者是智慧?答:四諦是。問:何者是識?知色 聲香味觸法者是。問:識何所依?答:依壽。問: 壽何所依?答:不別有依。依壽有燸如因 油有燈。更有多番。
[0178a26] 釋「難陀」因緣文甚略,「亦 云放牛」者,《大論》云:「頻婆娑羅王請佛及比 丘僧三月安居,語放牛人令近處住,令日
日送乳酪酥等。終竟三月,王甚慚之令其 見佛,其乃與諸同輩議云,曾聞一切智人 即淨飯王子,彼生在王宮頗知放牛事不?
乃入竹園端坐問佛,佛為說十一事等。」具 如《止觀》第二記。因發心出家成無學果,從 本為名故云放牛。言「善歡喜」者,從初慕
道為名,歡喜中勝,故云善也。「欣樂」是善喜之 別名耳。若以此義立四悉者,翻名即世界, 十萬釋即為人,佛說放牛事即對治,得果即
第一義。約教中云「歡喜住」者,住無歡喜之名, 但約別地,證道既同故借地以名住。
[0178b10] 釋「孫 陀羅難陀」因緣中,初是世界,「四月」下為人,「婦 即」下對治,云云者,文略,義當後時得道是
第一義。「彌沙塞」者,彼《律》乃是跋難陀,且以名 同釋之,俱端正故。「地獄天堂」已後文,廣如 《止觀》第二記。本迹觀心如前者,如前難陀中。
[0178b16] 釋「富樓那」因緣中,初是世界,「是人」去為人,「增 一」下第一義,「欲還」本去對治。歎滿者,重舉第 一義。
[0178b18] 「須菩提」中,初文,世界,「常修」下為人。空是 最勝行即業也。現報復勝故云善吉。「住無諍」
去對治,「佛忉利」下即第一義。觀心中列四句 者,雖通諸觀,於修空行其義更便。言「法 身」者,且順前第一義中意,非獨此中必云 法身。
[0178b23] 釋「阿難」因緣中,初是世界,「中含」下為 人,「自誓」下對治,「育王」下第一義。「宗社」者,具
如《止觀》第四記。本迹中約歡喜地以釋本 住,地即住也。約觀中「相似」乃至「相應」者,亦 可通取名字。言「云云」者,具述觀相。
[0178b27] 釋「羅睺 羅」因緣中,約往世今世及祖王歡喜,並世界 也;諸能破障邊多是為人;諸所破障邊多是
對治;後得道是第一義。準《雜寶藏經》,羅云 是佛得道夜生,以羅云六年在胎,若佛十九 出家,乃成二十四得道;若三十成道,乃成二
十五出家。不同見別不須和會,乃至諸釋起 謗及息謗等,具在彼經事不可具,《未曾有 經》復甚委悉。「寶女等」者,瞿毘羅云:「我常與耶
輸進止共俱,未曾有過。」言「寶女」者,是天種 不孕,佛不出家當為輪王,天送寶女以 為侍者;或云是羅剎女。如天帝釋亦妻修
羅女。《大論》十九云:「耶輸陀羅,菩薩出家時自 覺有娠,菩薩六年苦行,故懷妊亦六年,乃 令諸釋有疑。因佛還國,羅云以一器百味
飲食及歡喜丸以上於佛,佛變五百羅漢 與佛不殊,羅云送食直至佛所,諸比丘空 盋而坐。」章安云:「寶女能生千子。《法顯傳》云: 『王妃生肉團如瓜,瓜有千
[柬*瓜] , [柬*瓜] 生一子, 有千子。』此與《大論》文復小異。」「而佛索令出 家」者,《未曾有經》佛令目連從瞿姨索,瞿姨
不肯,空聲告曰:「汝遇定光佛世買華之時, 願為他妻好醜不離,所有盡捨唯留父母。 今何以惜子?」
[0178c21] 問:
[0178c21] 文中何故不云瞿姨,但云 耶輸?
[0178c22] 答:
[0178c22] 昔時瞿姨是今日耶輸,今日瞿姨乃 是天女故。
[0178c23] 「羅云以沙彌之年」者,《中含》第三 云:「佛乞食訖至溫泉羅云住處,羅云為敷坐 具汲水洗足,佛取水器瀉留少水。問羅
云:見不?答:見。佛言:我說彼道少亦復如是。 次令水盡,次令器覆,皆答佛。佛言:彼道盡, 彼道覆。皆語羅云:當作是意不得戲笑妄
語。而說偈言:人狂一往謂妄語是,不畏後 世無惡不作。說是頌已,問羅云曰:如人 照鏡,欲見其面見淨不淨。如是羅云,將
己身業觀於彼淨及以不淨、善不善、已作當 作,皆當受善惡果報,乃至口意亦復如是 一一觀察。」四大羅漢名,如前。佛勅云:「吾法
滅盡然後涅槃。」準《寶雲經》第七,佛記十六羅 漢令持佛法,至後佛出方得入滅。彼經一 一皆列住處人名眾數等,故諸聖者皆於佛
前各發誓言:我等以神力故,弘護是經 不般涅槃。賓頭盧、羅云在十六數,却不云 迦葉。
[0179a11] 本迹中云「八種障」等者,意云,本住無 障迹示十障。「障涅槃」者,謂生死障使不 得入涅槃故,即前文中初八番是。「一種障
生死」者,障使不得至於生死,即第九是。次 被佛勅不得涅槃,故障無餘即第十是。又 前八文障義小異,一二三兼六年在胎,為胎
等障故云覆障;第四謂宿世常障故云覆 障;第五為疑所障故云障;第六約父不許, 為父所障故云障,餘準可知。「觀心例前」者,
具如諸文,今應云「即假故障涅槃,即空故 障生死,即中故障非生死非涅槃,乃至三 惑,能障三觀所障之惑,有思議不思議等。」
法華文句記卷第二 (上)
法華文句記卷第二 (中)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0179a29] 次釋少知識眾中,非但不歎又不列名,以 少人知。而云「聖與凡」等者,釋少知識所以, 凡不測聖故云「絕交」。非聖全不交凡名
之為絕,如以凡望凡交者方識,況以凡望 聖理合絕交,交好既絕,豈以識之多少言 耶?「特以」等者,今聖為引凡發彼同類,機緣
不等隨類接之,故現少識之迹以接隱德 之徒,故不以凡夫能知能識而判所知所 識位高下也。故言不可以多少之迹失其 本,故不可以多人知識為本高、以少人
知識為本下。又不可多知識者為有實本、 少知識者為無實本,故知多識少識俱迹而 別有理本,若久本者自有實成。若欲此中
辨四悉者,「多少異故」,世界;「隨順物機」為人; 「藏名隱德」,對治,「高下莫測」,第一義。「三藏十 八種學人」等者,具如《止觀》第六記。通教學無
學位兩節判者,前約二乘,後約菩薩。又前 約三乘共位,後約獨菩薩位。約別圓中亦 兩節判者,前云「功用無功用」,即約地住前
後,次「具不具」即等覺妙覺,初入無功用亦 得名為無學,但是分得故更約具足。引《阿 含》意者,為開第三句義端故也。外人所以
作此問者,汝云羅漢既云無學,何故更須 隨逐世尊?「若爾」下假問徵起,答中即成第 四句也。凡言學者,為進斷故,如七反、一來、
不還皆不復學,若歷果進者義屬前句,況 已所已斷不復更斷亦當第四句也。更加 雙非即五句也。兩教聲聞悉皆如此。四教例
者,通教更約菩薩者,前兩句如前,後兩句 者學無學當地住故,無學學者無學在佛不 可更學,還應退取六地為無學,出假名
為學;若準羅漢,佛亦住於善法,為無學學。 別圓後位唯不得令佛更有所學,則闕第 三句,準通可知。並以凡位為第五句,則後 三教並有兩節,皆成五句。
[0179c05] 本迹中云「居滿 字學無學」者,別圓兩教皆取未足位,其中不 妨亦有古佛,即是第二節無學人也。又「滿」
字者,滿通三教簡二從圓。「眾生應以半字 學無學莊嚴雙樹」者,初從半字引入圓滿, 即鹿苑示枯、方等示榮,爾時已是莊嚴不
二,始行執迹而暗其本,來至法華、涅槃方 始顯說,即《大經》中舉因六人,既見佛性同 於如來,二而不二故云莊嚴。觀心中已立學
無學二句,應更立二句,不緣而緣名無學 學,常如是觀名學無學,對未修者成第五 句,亦可約理為第五句,亦得三觀各為五 句,思之可見。
[0179c17] 約觀為數中云「界如互論即 具二千」者,百界千如但成一千,即十界百 界界界十如,復應更以百如千界。又名一
千,且如十如初後相在則十如為百,用對 十界豈非千界?此且一往論其單數,若百 如中之千界界界十界,百界中之千如如如
十如,何但界如各一千耶?是則重重無盡不 可數知,將何以為二千定數?故云「不可思 議」。諸境皆然且隨便說,故云二千。因緣約
教中並但列數,於義即足不須別求,故前 二文直列而已。若欲義立聞數歡喜生善 破惡入真,諸教用觀對數解異,即其意也。
[0179c29] 「舉迹」下,本迹也。「舉迹」等者,即此迹法是本法 也。本自有迹故云本迹,非迹無以顯本,此 迹即是本家之迹,非本無以垂迹,故二千
迹中之迹即二千本中之迹,上下悉然。釋妨 如前多知識中。
[0180a04] 列尼眾中破舊解云「又復 無文」等者,比丘眾末結云「如是眾所知識 故可云多」,學無學文末無此結故,故望前
多得云少耳。尼眾二文前無眾所知識之 言,後無可望以之為少,故云無文。「義不 可」者,比丘眾約歎德不歎德、列名不列名及
數多少,并有結無結,以判多識少識。今尼眾 中但標二眾主名,二人之後但云六千及亦 與眷屬俱,並無結列,豈有六千為他所識、
直云眷屬不為他識耶?尚不例上藏名 隱德,豈得云少?「大小」者,舊呼大小名聞等, 已如前破。又復「耶輸」此翻名聞,豈得却以 為無名聞 (云云)
。二尼並闕約教者,準例合有, 亦應約僧具有四教五味。
[0180a17] 問:
[0180a17] 大愛道之名何 故用智度以消本耶?復非佛母,何以引佛 母釋之?
[0180a19] 答:
[0180a19] 以有智故方能愛道,既愛大 道智度亦大,況凡女人皆能生子,故借淨 名法門之母,令生己心導師之子,數無約
教大意如前。觀解數中以六根為六千 者,雖借下文〈法師功德品〉文,今此並是義 通初後,若的屬尼眾並是聖位六根,已於
三周得記,故正用《華嚴》十種六根表本法 門者,兼本迹義也。耶輸中「以子標母」者,凡 以子標父母,或以父母標子,皆有德業
為他所識者可以相顯,比丘皆然。「或云無 翻」者,非獨耶輸,一切未翻者多具有翻無 翻,例修多羅等。佛妻者,果中說因也。則出
家之時已捨耶輸,故有佛號時無復妻也。 觀解以表三夫人者,鹿野不生故表空,耶 輸有生故表假,復居三觀之中,曇姨位大
表中明矣。「上當分」下,合明本迹觀心,於中 先明來意,次正釋。初又二:初總,次別。初二 句總明者,「當分」兩字皆去聲呼,所以共明本
迹觀心者,以因緣不可合釋,約教理應互 通,今欲主伴共論,本迹觀心便故。然菩薩 雜眾各有本迹,觀心不共明者,形服疎故、
無始終故、非物重故、非經別為故。又因 緣教相不別明者,從本垂迹秖是感應,感 應所為不過教相,故但本迹自攝餘兩。
[0180b13] 若 爾,上文已有,此兩何須重明?
[0180b14] 答:
[0180b14] 由化緣不 同莫非益物,因緣相關須共設迹,或一人 關多人、多人關一人,或一人關一、多人關多, 故使始終親疎主伴顯密共成一化。又諸聖
觀行,能觀所觀一剎那頃含納一期,事理權 實人法主伴隱顯善惡,無不為此心觀攝 之,是故須約王所以明。
[0180b20] 次「顯善權」下別述 來意。初句明本迹來意,次句明觀心來意。 權中之最故名為善,無一聖者不順機緣
故云「曲巧」,無一心所不成妙觀故云「精微」, 隨機故曲、誘進故巧,無雜故精、理極故微。從 「夫首楞嚴」去,先總釋本迹為三,先敘垂迹
總論利物之道,次「今且」下明主伴同懷化 方,三「以此」下總結三昧之功。初文明本迹所 依,本地所依,首楞本也,示現迹也。「稱適」者,
明垂迹意。「靡所」者,明垂迹相。諸大小教明 諸羅漢但得四智,直被彈斥洮汰而已,不 明化意,爾時誰云生陰未盡、梵行未立、所
作未辦,仍有變易,故知但約界內明盡。若 開顯已本是大權,所以先外次小傳引入圓, 故非首楞之本無以垂於化迹,故云「靡所
不為」。次明主伴化方者,為六:初、主伴降 神;次、「若三十二」下明師資誕質;三、「若皇皇」下 明共稟世道;四、「若法」下明能所生熟,即指
鹿苑小乘;五、「共輔」下更熟未熟,即指方等、般 若,六、「次聞法華」下,明主伴功畢。初又二:初 主也,次「法身」下伴也。次文又二:初師也,次「諸
大」下資也。第三文亦二:初師示稟世道,次 「諸大士」下次示受邪化。第四文亦二:初知 所化尚生,次「若所」下鑒所化機熟。第五文又
二:初方等,次般若。第六又二:初正明功畢, 次「法王」下重述半滿以顯化功。分文竟,次略 釋之。
[0180c17] 言「近論」者,且捨中間以述伽耶。「聖后」 者,聖皇之后,后亦德政故。「法身」等者,亦有古
佛且云菩薩,主既降神伴亦在迹。「金姿」者, 金色美容也。「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 亦曰開士。士謂士夫,凡人之通稱,以「大」、「開」
簡別,故曰大等。如世云仁士志士等,亦以 仁等簡之。今人中發大心者名大,開是發 之異名,引物不同故諸相各異。「空室」者,須
菩提,生時室內一切皆空,表解空故。「雨寶」 者,樓那。「寄辨通夢」者,舍利弗。「太子」等者,初 同後異,欲奪先與故為皇等,處其極尊而
為先導,如《因果經》云:「佛將降此閻浮,時 有九十九億眾」,棄斯大眾及忘四天下,故 云「捨國」,棄金輪位故曰「捐王」,示習世定
故云「學道」,諸大士等亦示受邪化故云「請 業」,過其所習故曰「兼通」,却攝彼眾故曰 「宗匠」。如身子十六聲振五天,與目連共師
沙然梵志,未經旬月沙然徒眾盡以付之。 大法欲啟先為開闢,如陳如等;知所化既 生,能化猶與分庭抗禮,如迦葉等。「抗」者,《易》
云:「知進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亡」。亦「對」也, 未肯為臣故分庭不退。「崇我道真」者,具 如迦葉。緣中機熟可化,故云「易染」等。諸大
士各掌一職,智慧身子,神通目連,辯才迦旃 延,三昧富樓那。「更度未度」者,雖師徒受化 化道未休,度兼二義,若全未受化則方等
中更令入小,若諸菩薩但令盡無明。言「重 熟已熟」者,大小兩熟位既未終,理須進入。 釋慕大中云「不知」者,秖此不知之言即大
機冥發,下云「機情二索」,即此意也。「含挾」等 者,謂般若中通教二乘,故彼部中通教真中 具大小故,名之為含;大帶於小故名為
挾,從始至終通大小故。「出內」等者,明領 業也,自他之法皆令知故。出內具如下疏 中說。「出內」兩字,江南多分去聲呼之,非無
所以。若人之出入,「出」字可從入聲,人之所 運可從去聲;「內」字南北二音義同,但恐濫 內外故從南音。「共」謂通教。
[0181a25] 若爾,何不付藏?
[0181a26] 答:
[0181a26] 先已得之。別即別圓,偏圓具如《玄》文分 別。
[0181a27] 被加為「奉命」,所說名「領知」,名說為領, 無別領也。猶住小果名「無希取」,轉成熟 酥名「未頓捨」,望後極教故名為「雖」,被加
領法其心不驚名為「通泰」。故漸已之言通 昔,通泰唯在熟酥。「次聞法華」明至第五 時,具如〈信解〉中廣說。顯真遺體故會天性,
天性定故父子義成。昔結大緣名為真體, 得受記莂父子義成。定昔二萬佛所,方乃 堪為記莂。孤調涅槃故云「獨滅」,尚無一人
獨滅,豈留多人?「法王」下更述一代化意。「初 用」下借半滿枯榮以成化事,釋上方便權 巧之言。大化功畢故曰「身子」等,不待涅槃
故云「息化」,「贖命」如《釋籤》。若此釋者,方釋法 華經眾,總別兩重消釋本迹,尚恐失旨,直 爾一句翻名而已,何異諸教聲聞眾耶?「唱
滅」等者,正由功畢唱滅言興,故唱滅之緣 正在斯典。「二萬燈明」等者,準文殊答問引 往所見,皆無後教,當知即於法華訖化,若
東方所見具見法華、涅槃,是則引同今佛 故也。若迦葉出世其土猶淨理同往見,雖涅 槃有無不同,並於此經顯實。「為學」等者,男
如寶積、善德等,女如月上、無垢施等。「道」謂出 家二眾,「俗」即在家二眾,發起等四皆悉有之, 乃至良賤人畜親疎恭慢瞋喜凡聖,其相非 一故注「云云」。
[0181b22] 次「總明觀者」,總別大旨委如 前說,以二十心所共輔心王而緣善境,如 初起觀不離王數,通數猶通通至善所,以
此大善歷緣對境,其善轉深如至今經,故 此善數無別心體,還秖轉其惡數而生,故 從外入小、從小入大,自始歸終方名善極,
善行雖多不出此十,故云「十心為本」。轉既 極已,還同心王無善無惡,如諸弟子得授 記已,分同法王故云「立」也。又漸轉者,如諸
聲聞,若頓轉者,如頓菩薩,無非實相,使王 成究竟法、王子成法王真子,咸堪補處轉 化餘生,是故於中先取善心,然今所列並
準舊譯。新云: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 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初三句一字列,後四 字結,若欲對舊名略辨同異者,新云信,謂
於三寶所忍許故也,與舊名義同。新云不 放逸者,謂修諸善專注為性,舊名為念,念 謂憶持,名異義同。新云輕安者,謂輕利安
適堪任為性,舊名為喜,喜悅安快,亦名異 義同。新名為捨,謂離沈掉,與舊名義同。新 云慚愧,舊云猗覺,名義俱異。新云二根謂
無貪無嗔,舊云定慧,名義亦別而道理大同, 以無此二定慧方成。定慧亦深淺不同,二 根非無優劣。新云不害,謂無損惱為性,
舊名為戒,名異義同。新云勤,舊名進,名義 大同。其名義全不同者,譯人意別不須和 會,今此貴在從名入觀,故善王善數共導
諸惡以成妙善,故通心所輔王亦然,以數 對人隨其行相,亦應可解。十人既爾,以十 望諸乃至無數,不出心所,何但一萬二千
乃至未受化來,以惡心所攝之亦盡,何但 善及通耶?「十人各備」等者,寄本迹以明觀 心,本乃已成法王,迹示善通心所,以示入
道不同故也。言「一一心中皆有王數」者,既 二論不同,今言相扶即是同時,亦應更云 「次第相生」。非但同時異時,亦乃諸數互有,信
具諸數從信為名,餘九亦然。從強而說故 受別名,十通心所準此可知。是故展轉相 扶攻惡,若一心改、餘者相從,若相扶轉盡同
入實境,無非真王非王非數,故知隨人 何者偏強,強為觀境、弱者隨去,妙得此意, 四儀三業修觀有託,況復能觀須辨異同?
言「共攻」者,通心善心即能攻也。言「不行」等 者,指餘惡等,能攻屬智故云「行般若」也。引 《普賢觀》者,能所盡故,故心無心、法不住法,
計有能觀名為我心,有我心故能所不亡; 我所若空,罪福無主。「無心無數名正觀」者, 故云「若不盡者觀則不訖」,故至妙覺方名
為訖。所言「盡」者,因心所盡、果心無盡,猶如 五陰因果名同而其體永別。通引諸經意云 「眾生不度」等者,借事證理,若所觀之心眾
生不轉,則能觀王數師弟不息。「云云」者,廣 明王數能觀所觀,訖與不訖、成不成相,正 覺之名又通諸地等。
[0182a17] 次「列菩薩眾者」,《大論》 第四先問:何名菩提薩埵?答:一切諸佛法,戒 定及智慧,能利益一切,是名為菩提;其心
不可動,能忍成道事,不斷亦不破,是名為 薩埵。應約三教以釋答文,對小成四。「菩 薩為出家」等者,《論》有二問,初問:聲聞經中
有四眾,無菩薩者何?答:有二種道,謂聲聞、 菩薩,四眾是聲聞道,故聲聞經無菩薩眾。次 問具如今文,答云:通雖如此,別則不然,具
如今文。《論》問:若爾,衍經何不獨列菩薩?此 問意者,小乘教中菩薩非正,但列聲聞及以 四眾,菩薩入在四眾中攝;衍中聲聞非正,
亦應但列菩薩,四眾攝在菩薩中耶?《論》答 云:是乘廣大諸乘皆入,如恒河中不受大 海,大海即能受於恒河。論答意者,實如所
問,但為攝取漸令歸大如恒入海,彼存方 便,若依今文先識諸部共別有無,方識今 經列眾之意,非關列眾離合能辨大小偏
圓,如《金剛經》唯列小數及《金光明》大小俱 無,豈可能判大小別耶?故知先以教定,以 教辨人則百無一失。「故今」等者,言通意別。
「若具存」等者,先辨存略。「菩提」下正釋名,先 約上求,又成下約化他。摩訶比前亦大等 三,具有四教道知用三,故云多種,具如《玄》
等及《止觀》中。一一四弘即其始也,一一利生 即其用也,一一道品即其行也,一一法門即 所知也。四弘若別四三必殊,及簡五味,方是 今經圓妙菩薩也。
[0182b15] 如「釋論」下至「醍醐」也,寄五 味名以辨四教菩薩。《論》又云:「凡稱善法皆 名為薩,善法體相名之為埵」,故知菩薩自利
利他皆是善法及善體相,即是四種阿耨菩 提之道,一切賢聖之所稱歎,是為四種菩提 之薩埵也。又《論》云:「通論三種皆稱菩提,所
謂三乘,前二乘人雖稱菩提,非佛功德,故 不名薩埵,凡為雜血調成三祇百劫淨乳」。 引《大品》三文證四味者,且以三教義攝四
味,況今五味皆判菩薩,故以酪對通,二酥 對別,醍醐對圓,以諸菩薩歷此四味入不 定故義當三觀:即三藏菩薩轉入通時,義
當於酪,據時並在方等已前;轉入別時在 二味者,以二味中皆有菩薩不思議事。引 《淨名》者,已入實者於二味中心稱脫理,八
千受屈,示同鈍根及二乘人彈斥洮汰,方並 入別。準《玄》文意,即離二味以對通別,進退 盈縮並有二意。故入實者,皆自立身如彼
座像,座高四萬二千由旬,身亦稱之。借本 迹中意以助約教。「菩薩疑除」等者,並證四 菩薩中權者須開,故至今經方除三菩薩
疑,方是善行菩薩之道。「又涅槃等」者,然二經 同味咸息希望,是故引同。言「略有」者,今昔 合指。
[0182c09] 「本迹者」為三:先明本迹莫測,次、「所以」 下明施迹意,三、「然其」下正示本拂迹。初文 中云「或齊法王」者,如文殊本是龍種上尊
王佛,餘並準知。「散影垂容」等者,同前聲聞 總明本迹。次施迹意中有法、譬、合,譬中云 「槌砧」者,化主為槌,輔者為砧,乃至互為皆
為成器,本以古質為淳朴,今以未治為 淳朴,令其成器,故名為器。淳朴不一故名 為諸。觀中名破為成。觀後「云云」者,五住對
三次與不次,觀亦如是思之可知。「同謀」下 「云云」者,應合喻云,今開祕藏不涉權下, 故證信之人皆非率爾,故今文列不必在多。
列眾雖爾,本門得道數倍諸經,即先得無 生增道者是,故知復是隨要列耳。此明數 中已當因緣,雖即不明約教本迹,因緣之
人既預密謀,必是圓人及有遠本。「八正即八 萬」者,既是無作,道品八正無不觀彼百界 千如,十善既為所觀,八正即是能觀,能所相
從各有八萬。次明位中,初是因緣,次「應四種」 下約教。初文中云「無上道如境妙中」者,六 境初四菩提是也。境咸妙道之所趣,以所顯
能故須指境。若辨四悉者,三不退異,世界 也;入位功德,生善也;必治無明,對治也;證 一分真,第一義也。下去準知,不能具記。「具
此名跋致」者,阿者無也。跋致者退也。第三 祇時橫得三不退故,離五障時三義俱得, 即是第三僧祇通至百劫,通是三不退也。至
此名為上忍故也。次通教位引六心者,通 教地前無位可論,借別位名以通其位,即 指別教七信已上入乾慧也,故云初地至 六地方名位不退。或指地前假立七賢,即
以忍位為第六心,依小乘位雖云忍位 名位不退,望菩薩乘猶名為退。次別教中 許地論師故不破。圓位者,諸教圓位不過 華嚴,餘文雖有位義不彰,或略舉初住闕
後諸位,初住既爾行向豈殊?豈得同其地前 伏惑?然又華嚴住後兼別,或便一向作次第 解,或以一向作圓頓解,一何誤哉!具三不
退者,若先以不次寄次第說者,則七信名 位不退,八信已去名行不退,初住已去名念 不退,今從初住已具三德,名三不退,故云
具也。般若是位,離二死故;解脫是行,諸行 具故;法身名念,證實境故。彼經第七〈賢首 品〉中廣明其相,卷初帝釋問法慧云:初住
成就幾法、幾功德藏?法慧答云:此處甚深,難 信難知、難說難解、難通難分別。然承佛 力具足演說,仍先較量云:供養十方阿僧祇
眾生樂具,經於千劫復令證支佛,百千億 分不及其一。又云:欲知十方世界一即多、 多即一,一念無量念等,望法華中施四百萬
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乃至令得無學,不 如初隨喜人,彼經仍易彼是聖位,故云十 方等。望此第五十人一念功德,方顯圓位不
可思議,此經為難,既俱是圓初後不二,亦 何彼此?「尚非初住」者,此諸菩薩皆是一生補 處,尚是古佛,況復初住?自新譯來但以瑜伽
唯識之位,掩蔽華嚴圓常之說,誰知唯識等 文但明別位?後代誰肯見茲同異?又復有人 全毀唯識論之權宗,此則全迷方便之路。「不
識迹」者,迹居諸經之首,來至《法華經》初,驗 知可是淺位人耶?既失其本、理迷其迹,況 從部判?部妙人尊,諸師既不曉於五時,安
知菩薩本迹?故云「所歎既謬」等。以藏歎通 尚已成失,以偏歎圓過莫大矣。「還成增減 兩謗」者,秖此一謬義招二失,經無三教苦
欲增之,抑圓成偏減豈過此?三觀即三不 退者,空位假行中念一心者,還約妙三一 觀悉具。「云云」者,委釋次第不次第相,及以一
念須約六即。「極有眉眼」者,縱而奪之,雖有 眉眼大體全無。從「覈論」下,奪也。「無趣向」者, 此現德等何教無之,雖云法報不簡圓別,
儻分圓別為初為後,乃至諸句為橫為豎? 故總破云無宗體也。若有宗體故證位人 依經立位,位之所依名為位本,本即是體、
位即是宗,況復今經特出諸教諸位之上,準 教歎德意則可知。故始自不退終于度生, 先定體宗方可歎德。
[0183b27] 問:
[0183b27] 此經何以豎歎十 地別教位耶?
[0183b28] 答:
[0183b28] 一者寄本,二者證同,三者 順論。
[0183b29] 「云何七地」等者?古人所判云七地恐 起二乘心者,此似通位,是故難其不成別 義,難圓亦爾。若言七地始入無功用道,此
是別教教道明義,故不成圓。言「進退」等者, 斥進不成圓、退非通別。今文「橫豎」者,豎歎赴 情意本在圓,先正釋,次料簡。然初豎中初文
雖借離二之名,須異《瓔珞》二為方便,還依 一念具三不退以為初地,圓離三垢、圓發 三智,圓明圓轉,一念供養,圓植德本為佛
圓歎,具圓三慈不二佛慧下去準知。若不 開等覺則四句同歎十地,今從開說,故後 三句歎於等覺。文云二句者,指第十一、十
二句,為十地內外德者耳。但不從初即具, 故似別耳。次橫歎中初句亦云「過二邊」者,豎 尚俱圓,況此橫歎離二邊耶?但約非豎而
豎,如前所說。「過二邊」者,麁惑前去,又從勝 說從中立名,下去諸句準此應知。「阿字」者, 今師承用,具如《止觀》第五記。
[0183c17] 問答者,初問中 初句立宗,「三藏」下縱許,「聲聞」下立例,「迹為」 下立難。立宗意者,斷惑也。地住已上皆約
圓教斷位歎德,三藏菩薩始終不斷,容不 彼歎。於斷惑中尚歎二乘,迹為通別斷惑 菩薩何得不歎,而橫豎二歎悉唯歎圓。答
意者,義通本迹、意唯在圓,豎文似歎於別, 依部唯歎於圓,借迹消文經意從本,故準 歎聲聞從迹,亦應菩薩四教俱歎,但欲知
圓旨故亡迹以存本及去初而取後。次問 可見。答中為三:初、正答。次、「舊云」下引別位 為例,八地位既未極,舊釋尚具德不疑,何
妨圓人諸位位位具足諸德。三、《法華論》去引 證。《論》云:「彼菩薩德,十三句、二文攝取,應知一 者上支下支門,二者攝取事門。」初上支下支
謂總相別相,應知初至不退轉是總,餘者是 別。彼《論》云:「不退有十種示現」,具如今引,但 除初總句猶有十二句,乃以供養、植德二
句合為第四示現,名稱、度生二句合為第十 示現,故但成十示現,皆以不退為名。故知 圓釋句句互通,一一示現具十示現、具一切
諸句,何但十示現十二句耶?此與四十二字 門意同。又經云以慈修身句中,論文具修身 心二業,經文所以略修心者,慈即是心,心
熏於身故不別說;乃至依我空法空不退, 故知地住俱證二空。所以豎釋文雖別對意 非別者,一者以有次文橫釋是約豎論橫,
二者依《論》句句義意以對諸地,如初地云不 墮二邊三觀具足,自利利他有無雙照。若福 若智不離一心,內因外緣何嘗不具?初地
既爾後去悉然,即此地中橫竪具足,為對次 第權借地名,為顯唯圓彼須橫釋。故《論》中 攝取事門即當豎釋,是故今文具用《論》中二
門解釋,但今文中準《論》,於何等境界下剩「何 等」二字。《論》但云:「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故」。《論》 自釋云:「地清淨者,八地已上三地無相行寂
靜清淨」,今文意以彼《論》三何等言,一一皆屬 諸地,清淨即諸地惑斷,方便即諸地進趣,境 界即諸地所依,應作等即諸地功用。《論》云:「方
便者,有四種:一者攝取妙法方便,任持妙 法以樂說力為人說故」,即初四句隨義 思之。
[0184b01] 「二者攝取善知識方便,以依善知識應作所 作故」,即第五六七八句隨句思之。
[0184b03] 「三者攝取眾生方便,以不捨眾生故」,即第 九一句也。
[0184b05] 「四者攝取智方便,以教化眾生令入彼智 故」,即後四句。
[0184b07] 既諸句各對,復云何等。何等者,辨別之辭。 今亦互通,一一方便通約十地,順諸經論。及 《瓔珞》中,初地已上入法流水,念念趣故入證
道也。《論》中復有攝取事,示現諸境地等,於 經非要故不更述。言「八地」者,雖不同《瓔 珞》,諸經非無,復是別中教道異義,去取俱得,
今且依《瓔珞》,於《論》既非大違,且依一家承 用。言「何等境界」者,利物處也。
[0184b14] 次約觀心者, 此中前文敘古破舊義當因緣,今文二釋 義當教觀,雖闕本迹,德隨於人故不重明, 三觀無殊隨事名異,若爾亦是諸句展轉互
具,以得不退一心三觀,方得乃至度生一 心三觀,乃至以得度生一心三觀,故方得乃 至不退轉一心三觀,中間諸句準此可知。當
知百句秖是一句,故初住去位位圓融,句別 義同不須曲釋。小乘之中佛為身子開一 句義端,身子尚說無窮盡,況此圓菩薩德欲
分張之令楷定耶?況復觀門即是其德,觀 融德妙何可疑耶?故應約諸句自在說之。 有人問:何故此中文殊居首?答:序中既能釋
於彌勒之疑,乃是一經發起之首,況二萬佛 所咸為眾啟疑,是故列在八萬之首。「法門」 等者,依此名義例應四釋,而今少者,一者
準例可知。又菩薩事迹或隱或顯、或真或俗、 或主或伴,不同聲聞事迹顯著,雖非顯著 必具諸教,而今開顯義必在圓,況復如前
約諸聲聞總別廣釋,因已具知菩薩本迹, 本迹既爾因緣教觀準類可知,故不委述 菩薩總別。
[0184c06] 今初文殊中引五文者,初三辨 名,《思益》舉說明行,《悲華》論願益物。初「大經」 者,從德立名,即以見性立妙德名,此準第
十七闍王悔後發願文也。次二經但舉梵音 不同耳。《思益》明如說而觀,觀謂不起法非 法想,觀即行也,即言行相稱而得妙名。《悲華》
因取妙土,益物事廣所化位高,高廣願行一 切皆妙,名為妙德。菩薩利生迹因何定?於 此文中亦可義立四悉釋者,即以妙德若
名若體無非四悉,取土即世界,說法即為 人,立行即對治,佛記等即第一義,此是圓人 復當約教,從「北方」去即本迹也。又如《楞嚴
經》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龍種上尊王, 亦文殊是。
[0184c19] 觀音中作四悉者,名即世界,思益 即為人,稱名即對治,「寶藏佛」去即第一義。又 《思益》見得菩提亦第一義。「下文」指〈普門品〉。
注「云云」者,亦闕約教及以本迹,教即圓人 本是古佛。觀心中釋初二字與下不殊,但 第三字與下稍別,下約事釋以所被為音,
此約能觀,以所宣為音,由觀故設教,故 云「觀是語本」。
[0184c26] 次大勢至者,《思益》約行,《悲華》 約願,《思益》約威勢以釋勢,正當字義。「取 大千」者,以世釋勢,勢力取世不違其志,
以志大故,故佛記之。志取世故亦名世志。 若作四悉者,思益世界,悲華為人對治,「寶 藏佛」去第一義也。亦闕約教。本迹例前擬 後可知,文闕。
[0185a03] 常精進,如《大寶積經》云:「是菩 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 化,無一念棄捨,以身心俱進故。」義通四悉,
教迹觀心準例可知。
[0185a06] 不休息者,與常精進 義意略同。欲辨別者,無間趣入名為精進, 長時無廢名不休息,是故觀解名為不住,
故釋不休息亦約長時,但得記與利生不 同耳。教迹準知。
[0185a10] 釋「寶掌者」,先釋掌,次「令釋」 下釋寶。掌謂身分,既被上鎧身分堅固,以 其固掌法身之分,尚出無上出世之寶,況復
世寶?故此兩寶必具四悉,於中云「不志二 乘」者,簡法寶濫。「通慧心」者,從實起通,通是 慧性故云通慧。約教本迹等 (云云) 。
[0185a15] 釋「藥王」中, 三緣從後醫王義當於藥,前二雖別,是則 佛世滅後皆立行生善。「火淨」者,從燒身立 名,文中且以世治表出世治
(云云) 。「欠七菩 薩」,未檢經。
[0185a19] 跋陀婆羅中,初句是世界,次「思 益」下第一義。此菩薩名在《般舟經》中亦名賢 護,善即賢也,善巧將護令其不退。
[0185a21] 彌勒中 初句是世界,思益是為人,賢愚是對治,悲華 第一義。「又云」去,應合在因緣中。「賢愚」等者,
彼經第九,佛在迦蘭陀,阿難忽然思惟:彌勒 世尊往昔云何發此慈悲之心,得是妙益? 從禪定起而白佛。佛言:過去久遠此閻浮
提有一大王,名摩訶波羅婆,主五百小國, 與群臣出獵,王所乘象欲心熾盛,因見象 師調象,而便發心,今為補處。又經亦有末
濟跛兔緣,而立慈稱,以本願力熏,見苦生 慈。前《悲華》中乃以拔苦而釋與樂,故圓拔 與而無別體 (云云) 。「云云」者,約教本迹觀心乃
至迹門發起眾等。釋「導師」中文舍四悉,導 師是舍婆提國人,是白衣居士,「令入正道」 釋導字,「不求恩報」釋師德,以亡懷故方 應師位。
[0185b07] 具名之外但列數者,因緣觀等具 如前意,但名不可盡陳,故但標大數。總而 言之,但由國人舊多知識者,則先列之。證
信為易,一代教中諸大菩薩宿緣獲記,多在 《悲華》第二卷中。經云:「有菩薩名曰寂意,白 佛言:諸佛皆有淨土,如來何故取此穢土?
佛言:本願故取。我於過去恒河沙阿僧祇劫, 世界名刪提嵐,劫名善,輪王名無諍念,主 四天下,王有千子。有一大臣,名曰寶海梵
志,唯有一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常有諸 天而來供養,國為作號名曰寶藏,出家成 道亦名寶藏,說法度人其數無量。其王千子
各各供養經於三月,過三月已欲為授記, 先入三昧現十方佛土,集諸菩薩,先授寶 海。十方世界眾生寶海教化者,一時成佛。次
授輪王千子,授第一子云,汝觀六道起大 悲心,斷諸煩惱令住安樂,今當字汝為觀 世音,阿彌陀佛般涅槃後,二恒阿僧祇劫於 夜初分正法滅時,於夜後分其土轉名一
切珍寶之所成就所有莊嚴勝安樂界,於一 念頃便成正覺,號一切功德山王,壽九十六 億那由他百千萬億劫。第二太子名大勢志 (如疏) ,第三名文殊
(如疏) ,第四名普賢,在東 方十恒沙世界微塵世界,名不瞬,乃至第九 名阿閦,如是次第授千太子。中有願取五 濁成佛者,以大悲故其土名娑婆。何以故?
是諸眾生忍於三毒及諸煩惱,能忍斯惡故 名忍土。是千人中唯除一人,餘並於賢劫 而得成佛。」
法華文句卷第二 (中)
法華文句記卷第二 (下)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0185c13] 次「列雜眾者」,「舊云凡」等者,如八龍多是八 地菩薩,乃至華嚴中並得不思議解脫,此中 有道者,如闍王所將豈獨俗眾。「五道」者,無
地獄,即乘戒俱緩。「二界」者,無無色,即戒急 乘緩。「八番」者,欲天、色天、龍、乾、緊、修、迦、人,具如 下列。「方等列地獄」者,具如《釋籤》第四戒緩
乘急。「中陰 化 無色」者,《中陰上卷.分身品》,定 化王菩薩白佛言:快說斯義,曉了眾生聞 法易悟。復有難悟者,或在有對,或在無
對,或可見,或不可見。前有對有可見、不可 見故,可見有對如前,不可見有對如臭毛 鬼所至聞氣,不可見無對即餘鬼神,或在
有色,或在無色,或在非有想非無想,有色 即欲色二界,無色即下三空處。雖復難化,佛 或至彼或攝到此。此經無者或略等耳,故云
「不可一例」。又準乘戒細論,具如《淨名疏》。「舊 云人是土主」者,意指八番中闍王眾也。今 亦不用,故引《無量義》破之。豈有鬼神等必
須外客耶?言「未詳」者,雖望《無量義》人不 必在後,或恐有意。「鬼神重出」者,即緊、乾、脩。 「機雜」者,亦應更云諸機不同,析與體雜、偏 與圓雜
(云云) 。「此是約教釋」者,二乘即兩教二乘, 菩薩即三教菩薩,三教皆有出假智故,佛道 既云一攝一切唯得是圓,二乘菩薩並是
從初,佛道即是元初修圓者,不從漸來。
[0186a08] 三 十三天及三光四天王者,《俱舍》云:「妙高層有 四,相去各十千,旁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
堅首及持鬘,恒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 住餘七山,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 四峯,金剛首所住,中宮名善現,周萬逾繕
那,外四苑莊嚴,眾車麁雜喜。」若作四悉者, 住處得名世界,能施為人,思義對治,天主第 一義。約教者,《阿含》證三藏,《般若》證通。別圓
者,《華嚴經》帝釋在第二地,故知兩教並得首 楞嚴定明矣。「過賢劫」等者,具如《般若》。「云云」 者,得記義當三教菩薩。本迹中云「共服甘
露」者,《大經》第六〈四依品〉云:「如三十三天有 妙甘露不死之藥」,譬初住已上理同也。「名月」 等,本迹並出《正法華》,本必有教。「觀解意」者,
三諦即第一義天,諦即是境,境生於智,智如 子也。「云云」者,境別智別生子不同。「居四寶 山」者,秖是須彌,《正法念》云:「四級各有十住
處」,具如《玄》文。「廣二十四萬里」者,未知所出, 若《俱舍》,依妙高半腹而住,有四級,頌云:「旁 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向上一一各半減 故。
[0186a29] 「東提頭」等者,名在《金光明》第二〈四天王品〉, 爾時提頭賴吒天王,毘留勒叉天王,毘留博 叉天王,毘沙門天王,始自東方終于北方。
第三〈鬼神品〉列二十八部。「不令」等者,迹防四 樹,四樹既表於四德;以迹表本,本護四德 雙樹,雖復四枯四榮,然非枯非榮之理,亦不
出於常樂我淨,故護八樹是護四德。護四 德者有其二義:一者不許偏取,偏取成邪; 二者不許全取,全取成執。須知其理謂
非枯榮。今言「枝葉」者,以一德中皆具四德, 若偏取一名不知具德,名取枝葉等,故 外教中並有其名,是故文云「枝幹喻常」等,
正顯一德各具四德。「護八愛見」者,一一諦 下各一愛見,四種四諦各隨其教除其愛 見,故四王各領不令腦人,如各護見愛不
令取境。若從後說,「王」即王三昧也。當教教 主亦可皆王,各破愛見。「他化五欲」下「云云」 者,應具明欲天身量壽命。《俱舍》云:「贍部洲
人量,三肘半四肘,東西北洲人,倍倍增如次, 欲天俱盧舍,四分一一增,色天逾繕那,初四增 半半,此上增倍倍,唯無雲減三,人間五十年,
下天一晝夜,承斯壽五百,上五倍倍增,色無 晝夜殊,劫數等身量,無色初二萬,後後二二 增,少光上下天,大全半為劫。」若論高下於
一一天,如去下量去上亦然。《別譯阿含》第 六,廣明諸梵來下,第八、第十一廣明諸天 讚佛,諸天若來並同人形,第四云:「梵王來禮
佛,佛入火光三昧,不能得前,因往瞿伽 離門喚之。瞿伽離問:誰喚?答:梵王。又問:佛 記汝得阿那含耶?答:如是。又問:阿那含名
為不來,汝何以來?梵王言:如是之人不應 與語。」故知一同人法,還有違情而誡伽離。 「例有教門」等者,既為一代請法輪主,請大
則大,請小則小。本迹者,本住清淨一實妙 境,觀除惑穢並得名淨。又文中從釋諸 天來唯帝釋具四釋,三光、四王、自在等色天,
雖有因緣並闕約教者,然諸天常隨世尊 處處聞法,亦應隨諸教味以判淺深及開 顯等,如引身子得記之流,但弘教事薄舉 例而已。故八龍下多然,唯緊有教,以義便
耳。「無量法門」下「云云」者,從多頭故,且以假 觀為首,即是一假一切假。若通說者,一空 一切空、一中一切中亦多頭也。
[0186c13] 「長阿含」等者, 彼經具明池出四大河,如《疏》。「阿」者無、「耨達」 者患,無彼三患故也。「本住法華三昧」者,實
道所證一切皆名法華三昧,今且以華釋華 耳。「四緊」者,《雜心》云:「是畜生道攝,緊那一角, 乾闥無角,身相略同。」今言「奏四教」等者,既
歷五味皆有緊等,當知所奏亦偏圓別,來 至今經獨顯實諦。如《大樹緊那羅經》中,大 樹緊那羅王與無量緊及無量乾、無量諸天,
奏八萬四千淨妙樂音,來至佛所,絃歌一動 聲震大千,須彌山王踊沒低昂,一切聲聞皆 從座起猶如舞戲。天冠菩薩問迦葉言:少
欲知足頭陀第一,乃於今日猶如小兒。迦 葉答言:非本心也。故知彼經屬方等部以 大斥小,緊那奏於別圓之樂,故使聲聞不
能自安,故至法華理合純妙。「十寶山」者,《華 嚴》具列,已如《止觀》第五記。若《俱舍》中先列七 山,并妙高八。《論》云:「蘇迷盧處中次逾健達
羅等,於大洲等外有鐵輪圍山,前七金所 成,蘇迷盧四寶,并雪香山合十山也。」既云為 天奏樂,天亦諸機不同。「歌詠十力」者,既云
不起滅定,即初住已上也。故迹中絃管亦 應歌於四教,各有十力,若《大樹經》中於香 山南請佛供養,佛受供已,記其當得作佛,
號功德王,理應法身記也。若在初住八相 之記,猶在迹中,今經所將不及《大樹經》中 多者,以聞實經不易故也。又今經龍王舉
八、緊等各四者,有所表故,八擬八正,諸教 各有八正故也。緊既四教,大旨可知。餘者 俗樂以俗表真,四乾對教隨義釋出。「幢」謂
緣幢,即竽木也。「倒」謂擲倒等。四脩亦云無天 者,無天德故,《佛地論》屬天種,《正法念》鬼畜 種,大權示現往緣何定?準《阿含》等,四脩次第
住於海底,各二萬由旬。言「畜天等種」者,並 據元祖。「五繫繫魔外道」者,具如《止觀》第五 記。「五住」者,他解秖是界內見思,若爾與四
住何別?他云:三界見為見一處住地,欲思 為欲愛,色思為色愛,無色思為無色愛,三 界無明為無明住地,然依五性宗中以見
疑無明等種子為無明住地。今意不爾,五 住為二死作因,即以三界通惑為四住,更 加別惑為第五住,故別惑中總含內外無 知及以障中無明故也。望唯識等但加種
子為異耳。「正本」者,《正法華》耳。「水精入身」者, 或是有情,或是非情,若是非情義同濕生而 兼胎藏,如《阿含經》有女人向火,煖氣入身
有孕。父疑責女,乃至達王,王欲罪之。女 云:何有此無道之王欲治無罪之人,請王 試驗。王知無罪乃納為妃。具如《止觀》第四
記。「色心本淨」者,對迹醜嫉也。本住色淨故 般若淨,般若淨即心淨。「此云障持」者,謂能 障持,世云常持者無憑。「日蝕」者,若全不許
俗有計者,然依曆數亦可預算知之,何耶? 以器世間法爾,與人陰陽理合,故人身中五 行與天地數合,故虧盈之法須應曆數,豈
妨正業耶?言「種種邪說」者,然日月照四天 下,四天下亦陰陽不同,不可虧盈則令一 切王等盡皆衰耶?水旱災變亦復如是。故
知雖一分與陰陽理合,而一分須依眾生 業力。故凡諸依土皆順正報,如華藏土必 順報佛,及諸菩薩,依正自在,方便亦然。「怖日
月時」等者,《大論》十一云:「羅睺欲噉月時,月 天子怖疾走訴佛而說偈言:大智精進佛世 尊,我今歸命稽首禮,是羅睺羅惱亂我,願
佛憐愍見救護。佛為羅睺而說偈言:月能 照暗而清涼,是虛空中大燈明,其色白淨有 千光,汝莫吞月疾放去。爾時婆雉見羅睺汗
出放月,以偈問曰:汝羅睺羅何故戰慄,猶 如病怖不安乃爾。羅睺答曰:我若不放月, 頭破作七分,設得生活不安隱,以故我今
放此月。」「昔為婆羅門」等者,如《俱舍》云:「欲天俱 盧舍四分,一一增至第六天,但一俱盧舍半, 既云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尚可得於色天第
一,以色究竟天壽一萬六千劫,身長一萬六 千逾繕那,應是變身能為八萬四千。」「好鬪 戰」等者,此四修羅與帝釋戰時,次第布軍
具如今列。《長含》十八,南洲有金剛山,中有 修羅宮,所治有六千由旬,欄楯行樹等,然 一日一夜三時受苦,苦具自來入其宮中,屬
四惡趣者良有以也。《別譯阿含》第三,廣明 脩羅與帝釋共戰,須者往檢。
[0187c06] 若約教者,亦 可隨名立義,今為作之。初五繫者,初教菩 薩具足五住故;次廣肩者,通教三乘通觀稍
廣故;次淨心者,別教菩薩初知真淨故;次 云障持者,圓教菩薩障惑持理故。「本觀云 云」者,略不暇論,亦可云,本住第一義天,迹
示無天,能觀即空故無三界之人天,即假 故無方便土之義天,即中故無實報土之義 天,一心三觀常住寂光非人非天之人天。
[0187c14] 四 迦中云「 己 住處有宮」等者,《長含》十八云:「大 海北面有大樹名究羅睒摩羅,圍七由旬、高
百由旬,枝葉五十由旬,樹東有卵生龍宮,又 有卵生金翅鳥宮,南胎、西濕、北化,各有其龍 鳥之宮,並有七重行樹眾鳥和鳴,取龍之
時翅搏海水,卵生搏開二百由旬,胎四百、濕 八百、化一千六百,胎卵濕化如是次第,噉一 二三四龍。」如是惡道住處,欲比西方安樂
世界,故知福易而戒難,戒易而乘難,以不 來者眾故。又如《阿含》云:「香山有象名善住, 常住樹下,有六牙,牙上有池等,與普賢象
相貌幾同,一樹一象其數八千,善住為王餘 皆眷屬,或持蓋扇缾,或作倡妓樂,或為王 洗等 (云云) 。」其如猶是惡道何?「嗷 (五刀切) 嘇
(思刀切) 」啗 嘇物也。啗 (徒濫切) 。「金剛山」者,此洲之南。「將燒 寶山」者,火欲至餘金山。若約教者,初云勝
群輩者,過諸外道故;次云大身者,亦大乘 始故;次大滿者,出假足故;如意者,如理滿故。
[0188a04] 次列人眾,「韋提希」者,亦云思勝。言「未生怨」 者,母懷之日已常有惡心於缾沙王,未生 已惡故因為名。「無指」者,初生相者云凶,王
令升樓撲之不死,但損一指,故為名也。 「八法」者,或八邪或八風或八倒。「普超經」者,第 三〈決疑品〉云:「佛因為闍王破計定有殺父
之罪,廣說三世三心叵得,令住法界。闍王 聞已得柔順忍。」「說法華時」者,據得柔順在 法華前故,在法華為清淨眾,至涅槃時身
瘡始發,悔得初果,故知為引逆罪者耳。此 乃全作大權釋,故引迦葉為例。若作實 行者,在法華會雖云清淨未見獲益,準 理應云障未除機未動,至涅槃時障欲
除機已動,故聞佛記領解歡喜,次說偈讚 佛,故第十七云:「父王無辜橫加逆害,乃至 心生悔熱遍體生瘡,世無良醫治身心 者,不信六臣六師之言,稟受家兄耆婆之
教,聞佛說法獲記發願。」當知二處並是迹 為,於其本地有何逆順?又如有婆羅門名 曰不害,以殺無量諸眾生故,故名央掘。以
見佛故發菩提心。又波羅奈有長者子,名 阿逸多,殺父害母、殺阿羅漢、焚燒僧坊,後 欲出家,諸比丘不度,自發菩提心,並是其
例。觀心者,害「貪愛母」等,如《止觀》記引《楞伽》。 言「行於非道」等者,逆即是順、非道即道。又 道以通達為義,所覺之理能通觀智,從因
至果故名為道,乃至九界心皆名非道,何 況逆心耶?有人問:《法華》一乘,低頭舉手皆成 佛道,何得闍王重罪不滅?但須依向機動
障除四句等,判時熟前後,化緣隨機不須 此問。次問可知。答中雖引《無量義》,準理更 應引《分別功德》,以四天下乃至大千塵數得
道,其內豈無人眾類耶?故知但略。「一句開 為四句」至「如淨名疏」者,彼以七義解釋 四句,一、明乘戒值佛不同,二、信法二行不
同,三、大小乘別,四、根性漸頓,五、應迹,六、觀 心,七、化他。初云乘戒者,有乘則值佛,無 乘則不來。信法者,坐禪聽學講說皆得值
佛,但隨所習大小耳。漸頓者,大小皆有漸 頓故也。應迹者,已得二十五三昧應二十 五有,引實行者來至佛所。觀心者,但隨觀
行以判見佛。化他者,見與不見皆約利他。 大權現迹略如今文。「若得」等者,以此四句 能辨自他值佛時處、得道奢促,諸經例眾多
少有無,以驗己身當來生處,如印不差,揣 心自責於經序,豈不懷慚於正宗。
[0188b20] 次釋別 序 (入第三卷文句) 。「別序」者,望通得名,且約當教相 望為言。佛及弟子經前經後二文可知。又若
從如來最後遺囑,則通序唯通、別序唯別。若 如來出世來至今經對昔辨者,此之別序意 別而兼通,通敘昔故唯在今經;通序文通
而意別,別在今故諸經通爾。若直就昔論 通別者,通序文通而義通,部含諸教故,亦 有義通而意別,別在諸味故;別序文別而
義別,不關他部故,如持鉢合蓋事在當經; 亦有義別而意通,通諸教故。又亦可通序 文通而義別,隨部對教多少別故;別序文別
而義通,通敘部內教多少故,為欲遍通通 別故爾。二序相對其名自分,於今經中言 通敘昔者,說法則重敘出生,放光則漸頓俱
照,唯有華地專表斯典意密未宣,入定乃 義兼開合,眾喜則悅動殊昔約昔異今,疑 念乃雙緣過現猶預於當,答問則廣敘三 同通收一代,經意既遠序亦異常,是故他
經直爾發起。
[0188c10] 「爾時」者,欲現六瑞時也。古人 云眾集時者,不體言旨。凡云爾時,皆指 前事之末、後事之始,此指現六瑞之前,欲
說《無量義經》時眾初圍繞。若云眾集時者, 不可云眾集時眾繞,如〈方便品〉初,即指文 殊答問竟時,不可云佛從三昧起時;從
三昧起,如云爾後爾乃等,皆是爾時之後。 若集眾竟,可云爾乃說《無量義》,故知別論 即是欲說《無量義》時,通論可指佛未定起
之時。初則四眾圍繞乃至雨華地動,故云「是 時天雨」等也。所以重云「是時天雨」者,別指 入定後時也。此雖小事其例實多,事還不
輕故令遍識。「翻覆」者,結前逆順也。從前向 後名順,翻覆向前名逆。言「生起」者,從前 向後則前生而後起,從後向前則後生而前
起,即答生由於問起,亦可云答起由於問 生,乃至集眾亦爾。雖許其逆順,意斥其無 旨,故云「未顯」。其旨者何?謂表四一,一經所
顯不出四故,此亦以光宅義而破光宅。若 依今家應表十一。「直是」等者,斥其消文, 逆順但得因緣中世界一意,餘三全無,故云
「尚自不明」。「況二三四」,即約教等三。「今明」下於 四悉中直對四一者,表四一當同,故知一 家始末得旨,人一是世界,多人和合至今同
故;理一是第一義,此名最順六瑞一一無不 表中;行一是為人,修行之來為生物善,構 疑興念令眾行成;教一是對治,由答問故
疑除教興,問答即是除疑教也。此且一往論 其大旨,然集眾等各具四一,有此表彰方 可生起,逆順有由。若不爾者,何大乘經不
集眾放光雨華動地,但無生於大疑,請答 不必妙德,答問不引三同。今雖未正說, 但因疑請問答而後知,則使華地之前既說
定異常,說定之前眾不孤集,雖曾聞《無量 義》,既定不散知向聞未卒,故知華地之後定 起所說不輕,以前後準中應華地亦異,由
是聞法表一乘人,人由現瑞表一乘理,為 顯斯理生疑問答,教行斯在人理宛然。又 由瑞中說開經表合教,入合定表中行, 放中光表中理,雨中華表中位,中地動中
惑除,總成人一,良有以也。故天表第一義 天,地表實相之地,雖並有表兆而時眾莫 測,故縱聞開經尚不知開本表於合,況 復能知定理等耶?故待文殊引往,方知化
道不殊,故知生疑本為立行,疑決行稱引 古教同,乃知今佛方說教一,而令時會成 一乘人,如是乃可為今經由漸,作顯實先
萌。若不爾者,徒云釋序,表法華意終自未 彰,如此猶是因緣釋耳。
[0189a29] 約教中應明施開 廢會,方顯序中所表,而云「非藏」等者,且 約廢權故並云非,先廢後開理數然耳。故
歷教簡三尚未名一,若開顯已無非經王。 又開已唯圓故云非也。故預辨能開不論 藏等,五味四味義亦如然。如此釋者,仍屬迹
門。「約本迹」下表本門者,須至〈壽量〉亦可 預表,故知此序顯表迹四、密表本四,久成 不逾此四故也,久近雖殊四一理等。「觀心
可解云云」者,以皆表一理觀易彰,然須 略知以示云爾。一心三諦理一也,一心三觀 行一也,作是觀者人一也,能詮觀境教一
也。又常觀三德能所皆四,法身理也,般若 教也,解脫行也。和合三法成假名人,即觀 行如來也。約六即位位位四一,於念念中
念念四一,一色一香無非四一,如此觀行 真法華之三昧也。心境互發即因緣觀之四 一也。不同三教即約教觀之四一也。久遠 已得即本地觀之四一也。向因破光宅以
立四一耳。總釋五章竟。
[0189b19] 次「眾集」下,正別解。 初釋威儀中先引論者,論文有四成就:一、 圍繞,二、前後,三、供養,四、尊重讚歎。經文闕
前後,應云圍繞前後。涉公云:「雖是論文不 順經義」,涉公猶疑譯者故也。然今家多依 論文,但一兩處不全用耳。論以四釋三不
須此斥,如惟忖五句以八句釋之,歎羅 漢德五句以十五句釋之,如難解難入加 難悟等釋之。故加之無咎。曾尋彼疏三二 卷來,可畏處多於茲息矣。四威儀中簡餘
三儀,欲有所聞異非時住,故云如法,況必 待此經方云如法。若通論者,當部當機圍繞 住者,咸皆如法。正釋中先斥古,直云比丘等
四,有云:天龍等四、梵魔等四,大小客舊雖有 此列,不判凡聖逆順權實說默,今昔微著共 別兼獨,施開本迹都無旨歸。今所列四乃
遍諸四收向十雙,凡聖乃至本迹不濫。又 涉公云:「天台立影響等眾,有義無文未可 依信。」若爾,有義無文而不依信,應當有文
無義則可依耶?今謂有文有義常人用之, 無文有義智人用之,有文無義暗者用之, 無文無義迷者用之。故經云「依義不依語」,
即此意也。故外小權迹望內大實本,並有名 無義,故佛斥迦葉,汝昔但聞涅槃之名,未 聞其義。法師自立聲聞菩薩二聖、眾龍神人
主二凡眾,今問此四為復有於天台四不? 若其無者何關《法華》?尚無當機得益之人,況 發起等?無則未可,若其有者,有文有義,何
謂無文?故今經列眾必具此四,即其文也。 義須必有發起等四,即其義也。有文有義 甚可依承;法師所立無義有文,反當斯責,
況復四義仍遍諸經,在今須云發起本迹 約教因緣,此四次第者,機雖可發必藉先 導,導機既發影響扶疎,三利全無結緣眾也。
若言無文,文殊、彌勒豈非發起?三周獲記 豈非當機?除發起外諸大菩薩豈非影響? 除當機眾如起去等豈非結緣?況雜眾中 雖無擊動亦能引導,通名發起;雖非鎮嚴
亦能輔佐,通名影響。《淨名》云:「而生五道」,以 現其自,并其所引四眾義足。
[0189c29] 初釋發起中 有法、喻、合。初法者,先明內德。「擊揚」下,外用 也。應物施設故名為權,順宜制立故名為
謀,有權之謀故云權謀。實智內融無謀而 當,故云智鑒。鑒其宿善可生可成,故名知 機。逗會無舛故名知時。擊揚之言義當發
起,用以釋名,發機令起故云發起。初文釋 發,「成辦」下釋起,亦可前四字正釋,次四字 功能。動亦起也。又剖之令開故名為發,因
擊揚者啟之而動故名為起。義兼能所通 及自他。又擊平等之大慈,發時眾之一善, 揚不二之大慧,動稟益之三業。又擊大會
之宿因,發當機之妙益,揚如來之大教,動 時眾之固執。又扣佛大悲故名擊,諮啟聖 旨故名揚,令聞所未聞故名發動,使聞 者果遂故云成辦,遂必獲悟故云利益。次
舉喻者,大權象王躄法身樹,至起應地,演 一乘之實唱、飽妙行之機緣,次「所謂」下合中 云發起五序咸益物機,故知集必不孤大
權作命,由集故瑞乃至問答。「等」者,等取正 說,序意既彰正說垂啟,故序中發起元期正 宗,驗知此序未通於本,雖冠經首本由別
故,而兩處發起俱在逸多,然迹事非遠可 寄文殊,久本難裁故唯託佛。
[0190a23] 釋當機者亦 有法、譬、合。初法者,由有發起當機可成。「當」 者當也。下字去聲。「宿」往也。「植」種也。「德」眾善也。
眾善之本故云「德本」,以善有本故得成機, 大權作用利聖益凡,如來三達說稱宿種, 故初成道護其沒苦,方等、般若慮彼機生,故
至此經先略次廣,三周容預攝無不該,乃 至本門位登無垢,不差毫末稱其往因,中 我可發故曰「當機」。今據釋眾,「當機」二字並
屬所化,而須機應合論,理合義兼能所,今 且從所以應所化。「宿植」下先釋機字,「緣合」 下次釋當字。次喻中「如癰」者,譬有機也。「欲
潰」者,譬可發也。為佛大聖及發起眾不謀 而捺,煩惑分破、機緣分熟,智德分成、法身分 顯。「不起」下合也。不合往機但合現發,現發
即成現機故也。故不起於從一以出無量 之座,即時聞於收無量以歸一之說,咸登 初住故曰「得道」。此約剋體論當機也。通收 乃攝六根五品。
[0190b12] 次釋影響眾者,然化主形 聲必資伴以影響,方令發起擊動事遂,如 響之應聲、影之隨形,亦法、譬、合。初法者,初
兩句明影響之本,次「隱其」下明能輔之迹,所 輔唯一故云「法王」。而能輔者,示因示漸示始 示終,眾聖之威儀也。示因故古佛隱極而現
修行,示漸故法身潛圓以現偏小,此皆匡 輔釋迦法王。「匡」正也。謚法曰:貞心大度曰匡。 「輔」者毘助也。貞心助主知物機有在,讓正
化之功,故云「影響」。次喻者,如星晦獨照之 用,但建輔月之功,顯德冥扶故云雖無為 作而有巨益。《大論》問:諸比丘何故常隨世
尊?答:如病差隨醫,顯醫功也。此舉實行者 尚有影響之儀,況法身古佛垂形助化,故 知四眾如輕病者差,八部如重病者差,輕重 俱有權實影響。
[0190b27] 次釋結緣者,「結」謂結構立 機之始,「緣」即緣助能成其終,則為未來修 得三德之先萌也。無前三益故云「結緣」,即
此眾會前三之餘。故此一緣兼具二義,謂助 現、助當。於中先對前三辨無,「力無」下簡異 發起,「德非」下簡異影響,「而過」下明非當機。
凡發起眾皆具二義:一者引至會所,二者扣 佛成機。而法身菩薩具斯二用,故云「之能」。 而結緣者闕其勝利,故曰「力無」。「鎮」謂鎮重,
即內德也。「嚴」謂莊嚴,即外儀也。內德既高外 儀必整,嚴飾化事光榮主用,故結緣者於 其所無,故云「力無」等也。又鎮以肅之,嚴以
伏之,既肅既伏化道可行,故云「之用」。此結 緣者自益尚薄,安肅伏他?故云「德非」也。「覆 漏」等者,覆字入聲,無聞慧故如器現覆,闕
思慧故如器已漏,無修慧故如器污雜,如 器雖仰而全,以污雜故為用者棄,故總結 云「三慧不生」。「現世」等者,現雖得聞而不名
慧,聞慧尚無思修安有?此即通取六根五 品,別則五千起去之流,故起去者雖無三 慧,然納種在性得為繫珠,故知亦無觀行
位中世界益也,故云「無四悉益」。準此分位, 四悉俱得名為當機,故五品已來世界益也; 六根已來為人對治益也;初住已去第一義
益。是故下文隨喜品末尚成當機,一句一偈 結緣眾耳。然聞略說則有過於一句一偈, 是則不論聞之多少,但未入品俱名結緣,
故五品前無復三慧、四悉益也。無聞故無 世界,無思故無為人,無修故無對治,無證 故無第一義。故第一義有通有別,通於五
品、別在初住,故得度之言亦有通別,即是 第一義之通別也。是則雖復四悉義通,終成 結緣位別。「但作」下正示結緣眾相。「比丘」下結
數為十六者,若據文殊、彌勒但在比丘眾 中,諸尼雖無請法之文,下文亦有請記之 相,但俗二眾雖無正文,準例合有,既至會
所必為權者之所引導。二眾既爾,八部亦 然。今從總相但云四眾,故知但云比丘等 四所攝未周,云無文者深成不達。次「此
是」下次「約三教」者,兼論昔教,五味傳引準 上可知。「本迹可解」者,若且約體用則本住 尊極,或深位法身,迹為四教一十六眾。觀心
明位取五品為結緣者,且約觀行為言, 故以名字觀行而為結緣,以當機中初住 即入影響故也。應知初住具有二義,若舊 入者唯名影響,乃至聞經超入後位意亦
如是。若新入者得是當機亦是影響及以發 起,即如發誓弘經之徒。言「云云」者,分別 此四為成觀行高下不同,至此位時並堪
為此四眾故也。五千起去尚得結緣,故知 不專名字五品,故約觀行從容而釋「圍繞」。 初文具有四悉,文不彰灼,準上言之。「淨居
天下」即世界,「化為人像」即為人,「人以為楷」 即對治,「禮已聽法」即第一義。「表四門」去約教。 若直就當教論眾,自有諸教中佛,今從圍
繞圓極義邊,乃表三教四門機動,動故見 理。無量義時仍是偏小,預表當聞圓四門 也。今昔相望四教義足,故但云「例」。故知昔教
非無四門當教機動,但小鈍未融至此方 名大機動也。若本圓人至此增進亦名為 動,但不別而別得四門名。
[0191a29] 約觀解者,三教 觀行猶如行旋,皆成圓觀猶如念佛。又觀 秖是念,以觀轉故,故云增也。「若觀」下寄觀
以論本迹。若約體用及久近者,本住非動 非不動之法身,迹示諸教機動繞佛。
[0191b04] 釋「供 養」者,猶在彼眾為聞《無量義經》,眾集之時 而修供養,故釋「爾時」不得云眾集時也。
彼經所列凡諸來者咸持供具,有引《華嚴經》 諸供養雲從十方來,亦未全然。若大莊嚴 所獻供養,此例似爾,若國人所置並凡力所 為。
[0191b10] 若爾何故並云天厨等耶?
[0191b10] 答:
[0191b10] 從勝而說 讚以天名,故知影響、發起二眾供具必異,當 機、結緣復應料簡,諸位不同供具亦別。上位 尚非二乘所識,何止天供。
[0191b13] 「儼然不散」者,說 經纔竟即入彼定,當時放光天便雨華、地 即六動,時眾覩此便生疑念,乃至問答,由
此遷延儼然不散,同座復說故名為「仍」。須 全指彼故云「不得有異」,文雖廣略事無 別途。
[0191b18] 問:
[0191b18] 於三業中二業事畢,意業如何?答:
[0191b18] 專 注之言言通事別,若以始終專注由此而 生疑念,則意未休。若且以身口讚歎供養, 則一期事畢,意具斯二不可一向。
[0191b21] 釋「現相 序」者,於中三:先示文,次破古中先敘古,次 「今謂」下略破,然亦許其文仍破其義,義即
表報。言表報者,瑞是能表,表即報也。云「未 彰」者,光宅雖即彼此同六,皆云三雙全無 所表,故知動靜之言太淺。上下之語既彰,況
內懷歡喜非唯覩光,是故今不存其立稱。 況度人觀理何教無之?所以吉相預報令 知當善,故先示奇特警悟物情,名為表 報。但眾既未了,知決在文殊。文殊決已,知
定起所說不出一多相即,從因至果感應 道交,故以三雙而先表報。既列教首教須 殊常,上下等言事則易了,何須文殊靳固
彌勒慇懃耶?三「今明」下正釋,中三:初略列釋, 次「此六」下辨二名同異,三「略明」下以瑞對 妙。初文者,六中除說法餘五同時,雖復異
同共顯一致。然於六中雖前二後二正為 時眾,以中二為表,正在因果故也。所以 華表真因、地兼分果,說且顯露從多、定乃 密意從處,圓機當發圓應照之,故知六瑞
並異諸經,不同光宅。次明同異中先引文 明同,「人情分別」去辨異。雖以異為相、表報 為瑞,異瑞之相本報妙理,從同義強復有
文據,故順人情未為盡理。「玄」者黑色,義同 幽也。「頤」即深也。「說之」等者,諸佛出世本為 佛乘,四十餘年抑之在懷,圓音將興慮不
尊重。又復以瑞而擡掣之,令欽渴信生、疑 去解明。「表報十妙」者,若準前文秖應表報 四一而已,以四一文略順光宅。若準 今 文
廣則無量略則但十,極略秖可云表一乘, 今雖云略乃成處中。又十妙者,此經既以 妙報釋瑞,妙義既十,六之所表道理應然,
故近則表迹、遠表於本,具如《玄》文開合者 是。若且表迹亦如《玄》文引經六瑞。言「感應 中已說」者,恐文誤也。《玄》文列在神通妙中。
言「更道」者,為辨異故,故更說之。今具錄 《玄》神通妙文對今辨別,以各有所以故也。 《玄》文云:「地皆嚴淨表理妙,放眉間光表智
妙,入于三昧表行妙,天雨四華表位妙,栴 檀香風表乘妙,四眾有疑表機妙,見八千土 表應妙,供表感應妙也。地動表神通妙,天
鼓表說法妙,眾喜表眷屬妙,修行表利益 妙。」《玄》文通收香風地淨彼此六瑞,故遍取之。 今文不列他土文者,此土自足故也。凡諸
取文皆有通別,況香風地淨但是開合,至 下釋文更有料簡。又他土中上聖下凡義 同感應,人法復與說法義同,唯始終中終 同應息,菩薩行行復同因果,故行行文寬總
攝於漸,凡所表語意並含弘,是故下文多番 釋之。古來諸釋都無此意,光等徒施浪疑虛 答,狀若炫燿時眾,何殊精魅外通。故一家
釋瑞必有所表,是則大事大人作大感動, 大機大益顯於大理,須大眷屬以輔大會, 俱感大時大運成熟,自非靈山共稟、此世 親承,焉能契之曷有測之。
[0192a17] 釋說法瑞中復 更分經為四:初列所說法體,次列體上之 名,三明菩薩所依,四明佛之所護。初文者,
先略引經釋,次「今將」下以「十妙捒經」等者, 且將迹妙十中五來。「捒」字,色喻反,謂莊捒 也。既引彼經以此莊之,令成今妙,以彼
善戒但從自行因果,故無餘五,法大境也。 通是教法,別以十二部中毘佛略部,是方等 理。心、解,智也。淨、嚴,行也。淨應具七,即始終行
也。時,位也,亦始終位也。具足是三法妙也。由 因有果能豈無所,故但有前五必兼後五, 況復且以因果名同、義理猶別,兼獨開等思 之可知 (云云)
。況復三祇義涉三藏,數有大小 故使之然。
[0192b01] 問:
[0192b01] 以十妙揀經,乃成麁妙不別。
[0192b02] 答:
[0192b02] 從名同邊可對十妙,若從序表,實如所 問,故須別釋以對序文。
[0192b03] 次列體上之名者, 先破古。涉法師云:「論採諸經名有十七,慈 恩廣釋乃為過分。」今先破生觀,於中先述
彼所立,次「若爾」下今文難者,《般若》、《淨名》無相 非序,安得以《無量》無相為序?次救意者,五 時相生次第別故,雖俱無相前後有殊,二
經之後方《無量義》,《無量義》後方是《法華》,故唯 《無量》為《法華》序,餘二遠故序義不成。「若爾」下 更難者,始自華嚴,後後教起以至法華,此
則通途,前經生後乃成次第,展轉為序別義 不成。若諸經不然,豈獨《無量義》為《法華》別 序耶?次基師所立不殊生觀,破準前說。次
「印師」者,印受於龍,龍受於遠,所計既等破 立一同。言「無相善有成佛義」者,意云:十二 年前是有相教非成佛因,指無相善有成
佛義。意云:至法華中一切無不皆成佛道。 所言義者,謂可成也。故以成佛義為一乘 經序。「又云」等者,若爾,方等、般若亦明無相,
亦應以方等、般若為《法華》序。印師防此伏 難,故更述《無量義》與《大品》對辨,《大品》無相 猶說有三無三,《無量義》中無相不說三之有
無,故《大品》無相非《法華》中《無量義經》,《無量義 經》未翻譯故。此有三失:一者錯解《無量義》 云不說有三無三失,二者謂《無量義》未翻
譯失,三者妄破古師以《大品》為《無量義》失。 然初失者,彼《無量義》既說二三從無相出,何 名不說有無之異?次「今謂」下今文破也。但
破第二餘二可知。故具敘經來翻譯年代, 《注無量義經序》云:「此《無量義經》雖《法華》首載 其名目,而中夏未覩,每臨講肆,未甞不廢
譚而歎。忽有武當山惠表比丘,自偽帝姚秦 略從子,略是萇子,因為晉軍何澹之所得, 養為假子,俄放出家勤苦求道。以齊建元
三年,至廣州朝廷寺,遇曇摩伽陀耶舍,欲 傳此經,表乃致請僅得一本,仍還武當。永 明三年九月十八日始傳於世。」「經既已來」等
者,笑印師也。次破光宅中亦先依彼立。彼 立意者,以同歸與《法華》仍有二異:一者同 歸非無二無三,二者同歸非破三與一。雖
有二異,由同歸故可成此二,故以萬善 同歸為無二三等序。「若言」下先破初句,問 《無量義》中同歸萬善,何異《法華》所無二三?兩
處若同,破則俱破、歸則俱歸。「二三」下結難。次 「若言」下破其次句,前舉其《無量義》難其《法 華》,今舉其《法華》難其《無量義》。此難意者,前
破語存略,破三正是破二破三,故今牒言 破二破三,但加與一異於上句,故先將破 以難同歸,故云「何不破萬」。次「破二」下雙牒
兩難,初難唯正無序,破即是無,故破二三 是無二三,文中語略,亦應更言「若破二三 即是破萬,既其破萬是則無序」。若以低頭
舉手為萬善者,二三尚無,萬善何有?若其 俱無,序義安在?次「取經」下即縱難也。若言二 經俱歸俱破,但此經舉破、彼經舉歸,今亦破
云「不成異也」。既云互舉,歸必有破、破必有 歸,互舉一邊豈得為異?次「異意」下結難 也。凡言序者,須與正殊,殊又表同方可為
序,異同既混序義如何?「劉虬」下破注家也。 亦先依其所立,次「若含」下破其「不貲」,與其 無相自語相違,故將其不貲難其無相。
[0193a04] 「尋 諸」下總覽破之。先總破,次「若言」下去取也。破 序不成為去,判屬方便為取。初判印先 對彼無相,況立有相判入三藏,次「若言無
相」下,正判印師,次「若言」下破注家。此二既 然,餘例可見。故諸家所釋不出三教,故指 權教通名為他。次「若法華論」下今文消論,
既云法華是無量義異名,故知無量義亦是 法華異名,則序中立名於理無咎。前說《無 量義經》以為《法華》序竟。更依論意即是先
說《法華》異名,還入法華之妙定。
[0193a14] 若爾,前已 說竟今何重說?
[0193a15] 答:
[0193a15] 前所說經灼然成序,重牒 其名義兼於正,故使論引今為異名,名義 兩兼序正雙得。
[0193a17] 次「大品」下引證序中立名無 失。故《大品經.序品》云:「釋迦牟尼佛今既現在, 為諸菩薩說般若波羅蜜經。」《金光明經.序品》
云:「是金光明諸經之王。」《涅槃.純陀品》中純陀 自敘云:「我今所有智慧微淺,何能思惟如來 涅槃之義。」古經此文元屬〈序品〉,謝公治定乃
加純陀哀歎品名。「又云」下重引者,異名同名 俱序中唱。「今案」下依經重釋無量義名,以證 成序,先列經文以辨今意。次「復次」下,以《無
量義》對《普賢觀》以破舊師。初文先出能生, 次「所謂」下所生。「今釋」下解釋中有法、譬、合。初 先釋上無相。
[0193a28] 問:
[0193a28] 經中亦以無相釋之,與他 何別而苦破他?
[0193a29] 答:
[0193a29] 不同他也。舊以所生無 量為無相,經以能生一實為無相。從實生 諸諸名無量,無量是相何名無相?故經云:
「言無量者從一法生」,故不同舊所生無相。 注者直云「含法不貲」,但得所生失於能生; 經從能生於所以題目人,師將能為所以
釋題,故云「從此實相生無量法」,故今更釋 能生,故知能生中道實相,與今經實相不 別。「二法」者下更釋所生無量,雖曰所生義
兼於能,從多名所。「頓謂」等者,即頓部中具 有漸頓,能生所生亦指所生,故云「頓中一 切法」也。「漸謂」等者,次舉三味,此三味中亦 有能所,例頓可知
(云云) 。「三道」等者,此中三四 亦具能所,圓菩薩及佛以為能生,三菩薩二 二乘以為所生,故此三四攝法亦遍。例如
漸頓亦具能所,是則凡一實理皆諸教流出, 《無量義》中述其意耳。故三乘中二乘含四、菩 薩兼三,若作三四義通四教如向所對,若
作三四並是所生,則菩薩及佛但在三教。從 教判權,《玄》文復以四佛為四果者,則圓佛 為一而生權三,能所相對故云四佛。是則
菩薩名通於義無失,故於獨一生於兼一, 思之可見。「此等」下更結所生以示能生,能 生義處《法華》別名,所生無量為《法華》序,故序
中一名義兼兩向,然應知從一以出無量, 雖舉能出通皆屬序。若無量入一雖涉所 生通皆屬正,故義處一法亦成兩向,出生
之義處屬序,收會之義處屬正,即從「一義處」 已下兩句文,是其兩意。故佛入義處義兼 二途。「譬」者,序如下從一出多,正如除從多
歸一,故知昔教赴機益物如用錢市物,而 皆未知其大數。「從一」下合喻。「如此」等者,結 前能所以成兩解,能生不違論,所生不違
經,但依兩解經論理存。消釋既爾得意者 何?即所生為能生方是異名,能生家之所 生此乃成序。若也專能,何殊生等及昔一
圓?若專論所,何異注者及昔三教?是故各存 還成雙失,所以今家能所相從二義俱立。若 專序者,則《法華》已前非但未論會多歸一,亦
未曾說從一出多,故《無量義》唯今經序。
[0193c10] 「復次」 下,以前後二文對破古者,此非正破。於餘 文中光宅等師云:法華經不明常住。今因明
《無量義》序異,便救《法華經》正常。《無量義經》在 《法華》前,《普賢觀經》在《法華》後,序結並常,中何 容別?何故乃云神通延壽是無常耶?故引
彼經偈云:如來清淨妙法身等,豈非常耶? 言「百非」者,彼偈略列三十四非,以之為式, 諸非準知。此明法身性離諸非,故總舉百,
然絕四離百之語猶通淺深,節節比之。今 應從深。「觀經四波羅蜜」者,經云:「釋迦牟尼 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
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 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 心相處。」既以此四成身成土,爾前理合身
常土常,故大師追括五時悉皆有結,具如 《玄》文。「他難」下他難今家。序中能生已明常 住,則序已是正,正何所說?今反質之云,序
正俱常,於理何失?「又例」去,他人濫引云,例如 《淨名.序》中說常正不明常,即是無常,故 將《法華》以例彼經,應當《法華》序常正應無
常。他云淨名序常正無常者,彼《淨名經.弟子 品》中呵阿難云:「金剛之體當有何疾?乃至 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古人判〈弟子品〉、〈菩薩
品〉並屬序故。又取通序歎菩薩德,深信堅 固猶若金剛。今亦反難意者,若以《法華》例 於《淨名》,亦應以《涅槃》例於《淨名》,則《涅槃》序
常正無常也。故知秖可以《淨名》例於《涅槃》, 序正俱常,汝自不了《淨名》宗體,謂正無常 而為例耳。當知《淨名》亦序正並常,故〈問疾品〉
中明第一義空,空即常也。〈不二法門〉正明中 道常也。〈不思議品〉明常家之用,觀眾生佛道 以空假顯中,〈香積佛品〉明香飯體常,菩薩
行去復宗明常,故知正宗始末俱常。「今論」下 結難。
[0194a15] 若爾,諸部何別?
[0194a15] 答:
[0194a15] 言序正俱常從極 理說,若須辨異五時自分,具如《玄》文第一 卷辨。
[0194a17] 若爾,序正何別?
[0194a17] 答:
[0194a17] 各有其致,且論今 經序中雖常,未明會所,正中須以會所 乃常,常外無餘序正仍別,餘經例之各有 其致。
法華文句說卷第二 (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19 法華文句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