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Hua Yi Shu 法華義疏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義疏卷第四胡吉藏撰
方便品之二
[0499a06] 「比丘比丘尼有懷」下,第二、偈頌。有一百一十 四行,分為二:初四行,頌緣起;次一百一十行,
頌正說。上緣起有三,今略不頌許說誡聽也, 頌第二毀不淨眾,頌第三歎於淨眾。但頌此 二凡有兩義:一者、欲證佛及身子止及請說。
以頌不淨眾顯佛止請不虛,次頌淨眾明身 子請之不謬也。二者、頌不淨眾,誡未來眾生 勿佛執小乘障於大法;次頌於淨眾,為勸一
切眾生習行大乘也。初一行攝四眾為三過, 出家二眾同有增上慢過。所以然者,出家二 眾專心道果,多獲禪定,故得四禪時謂得四
果名增上慢。有人言:慢中之增、慢之上名增 上慢。今謂增上是增勝之法,未得增勝之法 謂得增勝之法,恃此自高名增上慢。
[0499a19] 問:
[0499a19] 與邪 慢何異?
[0499a20] 答:
[0499a20] 真諦三藏云:「都未得聖法而恃怙 邪法以起慢,名為邪慢;若得小許法如得四 禪等謂是究竟,名增上慢。」
[0499a22] 問:
[0499a22] 何故名為有懷?
[0499a23] 答:
[0499a23] 《注經》云「若無心而進德者然後會理耳,有 懷於增上之道,所以為慢也」。有懷者謂心有 所懷,則是有所得也。
[0499a25] 「優婆塞我慢」者,其人 亦是未得謂得,但既是丈夫守志不移故言 我慢。《注經》云「雖知無我而以無我為我,亦慢
也」。此意謂我能解無我,故名我慢也。「優婆夷 不信」者,然四眾通是不信大乘,就不信中更 開三:出家二眾則有增上慢故不信;優婆塞
既是丈夫,自謂雄幹決斷守志,我從來已信 道理羅漢究竟,今何容改志,故稱我慢;次 既是女人,更無餘義直稱不信。《注經》云「雖
信非有之言,而以非有為信,是曰不信」。肇 公云:「言其非有者,明其非是有,非謂是非 有」,但女子遂執非有,故名不信。「如是」下,明眾
數也。「不自見其過」者,夫有過而能知過,此 謂智人也。今有封言之過而不自知,謂愚人 也。「於戒有缺漏」者,上明無小乘究竟解而謂
有解,今一句明無小乘究竟行而謂有究竟 行。又上未得小乘究竟果而謂已得究竟果, 又不受大,以不能防此二惡,故名於戒有缺
漏。以破此戒故名為缺,而信心漏出故稱為 漏。又戒是堤塘,防遮煩惱之水,戒既缺漏,煩 惱便出也。「護惜其瑕疵」者,此為釋疑故來。疑
云:既無行解又不自見其過,佛大慈心何不 示之而令其離席?是故釋云:不自見過、護惜 瑕疵,不可化也。玉內之病為瑕,喻意地無解
謂有解;玉外病為疵,喻身口無行謂有行。又 過去罪根深重為瑕,現在有增上慢如疵也。 又內心執小不捨為瑕,外聞說大不受為疵。
覆短為護,悋非為惜也。「眾中之糟糠」者,此 文釋疑故來。此五千人入佛法中何所得耶? 是故釋云:五千人失中道真味,但得斷常之
糟耳。三乘之名如米外之糠,一乘之理如糠 內之米,但得三乘之名、不知三乘之義,故云 糠也。又淨眾堪用譬同酒米,罪人不堪用喻
如糟糠也。「佛威德故去」者,《注經》云「風起則 塵沙自飛,日出則黑白自別,此謂非遣而 為遣也」。「斯人尠福德」者,上長行明有罪根,
今頌顯其無福也。前偈明其執小故去,今 辨其不堪受大乘。
[0499c04] 「此眾無枝葉」者,第二、頌 淨眾也。「舍利弗善聽」下,第二、頌上正說。上有 四門:初、一乘真實門;次、三乘方便門;三、得
失門;四、勸信門。今偈頌轉勢說法亦有四門: 初、頌一乘真實門;二、頌三乘方便門;三、明讚 歎門;四、明勸信門。所以有此四門者:初、明
一乘真實,次、明三乘方便。此二明一化始終 故。第三、讚歎,以讚歎竟勸物信受。初一乘 真實門有三:一、釋迦自說門;二、引證門;三、順
同門。今頌此三則為三段也。上長行釋迦 自說門有三:一、稱歎門;二、不虛門;三、顯教意 門。今偈轉勢頌之亦開三門:一、顯教意門;二、
釋疑門;三、勸信門。初、正明說教大意,明為 歸一乘。二、明時眾疑,若但為歸一乘者,何 故不前說於一而前說三耶?為釋此疑,明前
三後一所以,故次辨釋疑門。教意既彰、前後 又顯,故第三勸信。初門又二:一、明說昔教 意,則頌上長行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二、明
今教意,頌上長行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 世。就初門又二:第一、明昔說小乘教意;二、明 昔說大乘教意。初門有二:第一、明昔說小乘
教,即頌上長行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次、頌昔 說教所表意,即頌上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初 門又二:第一、敘昔說人天教;第二、敘昔說
二乘教。初中有三門:第一偈,頌歎佛權智 有巧說之功。第二偈,頌歎佛智內照根性。 「佛悉知是已」下,第三,有四偈,正明佛說教。所
以昔教但有此三門者,初歎佛權智,謂良醫 也;次知根性,謂識病也;後說教,授藥也。初 偈云「諸佛所得法」,謂實智也。「無量方便力」,謂
權智也。次、內具此二,外能為物說法也。第 二偈,上三句知現在性欲,下一句明照過去 業因,以現欲由於往業,故次頌之。次四偈為
二:初一偈,總明赴緣說教、教稱於緣;次三偈, 別明教門。前總、後別,為解義故。別明說教 中,初一行半,明九部經謂教法也;次一行半,
明涅槃果法也。小乘法中說九部之教,令得 涅槃之果,則是次第。又九部通於四乘,果 法但明二乘教也。昔說雖多,不出斯二。又九
部謂人天教,次說涅槃謂二乘教。然經論不 同凡有四句:一、大小俱廣,大乘具足十二, 小乘隨分十二。所以但明十二者,以十二是
一數之圓,又治眾生十二緣病故也。二、大 小俱略,同明九部,所以但明九部者,亦是 一數之圓,又為九道眾生故說九部。小乘
約法淺故除三:以小乘法淺狹故無方廣;授 佛記非小乘之宗,又小乘人無補佛處義故 除授記;小乘法淺有人能問故除無問自說。
又大士能為眾生作不請之友故有無問自 說,小乘不能濟物要待請方說故無無問自 說。大乘約人根利故除三:大乘人根利直說
則解,不須因緣及以譬喻,亦不假論義,故 略以此三部也。第三句、小廣而大略,如《地持 論》說,菩薩藏名方廣經,聲聞藏謂十一部。此
意明大乘十二為明方廣之理,從所詮之理 為名故十二部悉名方廣;小乘十二部不為 明方廣之理,故存其十一部名,沒方廣之稱
也。第四句、大廣小略,顯大乘是滿字故具足 十二部;小乘是半字故唯有九部,則如今文 說,正是《法華》宗也。十二部通以言教為體,故
《涅槃經》明知法知義,知法者知十二部經法, 故知是教也。次開為二者,雖有十二部不出 長行與偈也。亦得開三:修多羅、祇夜、伽陀。
此三就教制名,則以教為此三部體,餘之九 部從別事受名,亦不離此三也。修多羅者,《成 論》及《智度論》明直說語言為修多羅,謂別相
修多羅也。《涅槃經》從如是至奉行,謂通相修 多羅也。三藏中修多羅竪長橫狹,竪長故攝 於十二,橫狹故但一藏也。十二部中修多羅
橫闊竪短,不攝十一故竪短,攝三藏故為橫 闊也。伽陀者第二部,謂不等偈也。
[0500b16] 問:
[0500b16] 諸經 論列十二部第二云祇夜,今何故乃明伽陀?
[0500b18] 答:
[0500b18] 欲明佛說法無定故改於常規,以昔說九 部為明小,今明九部乃為通大,欲顯不定之 義故亂說也。又今合此九部為五雙:初、長行
與偈一雙。諸佛或為眾生直說修多羅,或 命初則偈說故名伽陀,以經並標或字,則 知修多羅未必在前、伽陀不必在後。本事、本
生,此第二、自他一雙。本事說他過去世事,如 〈藥王本事品〉等,說自過去世事為本生。未曾 有、因緣,此明善惡事一雙。未曾有謂善事,如
青牛行鉢、白狗聽經、大地震動、諸天身量;因 緣謂起罪本末事,而說名因緣經。譬喻、祇 夜,法喻一雙。具足應云路伽祇夜、伽陀祇夜,
上存別略通,今存通略別。優婆提舍稱為論 義,則是能論,上八部四雙名為所論,謂能 論所論一雙也。
[0500c03] 問:
[0500c03] 大小俱稱方廣,有何異耶?
[0500c04] 答:
[0500c04] 大是具足方廣,小是隨分方廣。又大乘理 正曰方,義富稱廣,文詮方廣之理名為方廣 經。小乘語正曰方,文多稱廣也。
[0500c06] 「鈍根樂小 法」下一行半,明小乘果法。又前明九部謂人 天教,今明二乘教。人天雖異不出九部,二
乘雖異同求涅槃,故人天教中前舒人天機、 次明九部教,今亦前敘二乘機、次明敘二乘 教。
[0500c11] 問:
[0500c11] 既云樂小法,何故復言貪著於生死?
[0500c11] 答: 現在機緣樂於小法,過去久遠貪著生死。又 約機樂於小法,據情則貪著生死也。又樂小 法則是貪於生死,以小涅槃則是大乘生死,
故為是說涅槃第二明小乘教也。「我設是方 便」下,上明昔二種教,今明二種教意。前逐 近明說小乘教意,明昔說涅槃法者意令得
入佛慧故也。「決定說大乘」者,昔日言說於小 意在於大,教不稱意不名決定;今言意俱顯 稱為決定。又《大品》等經顯教菩薩、密化二乘,
於菩薩是決定,於二乘未得決定;今顯教菩 薩、顯教二乘故名決定。又大乘是決定法,如 《涅槃經》師子吼者名決定說,謂諸眾生悉有
佛性;今亦決定說於眾生悉有一乘也。以道 理無有餘、性唯有佛性故,說佛性名決定說, 一乘亦爾。
[0500c26] 「我此九部法」下,第二、明說九部教 法意。上半明隨宜說教法,下半明說教意。說 九部為令悟入大乘、與解大乘為本意,故言
入大乘為本。「有佛子心淨」下,上明昔說小乘 教意,今第二明昔說大乘教意。若五乘論 之,上說四乘,今辨第五大乘教也。若作三教
次第者:一、人天為下教;次、二乘為中教;今、 大乘為上教,文正作此意,一一文中皆先明 機次辨教,觀文即現也。有人言:上明昔
說小乘是方便,今明昔日三乘中大乘亦是 方便,將欲會三乘歸一乘故,前明小乘今辨 大乘也。今謂不然,前明小乘,而文辨小乘
為方便,若昔大乘是方便者,亦應前列大乘 次明大乘為方便。而文不爾,直明昔日大乘, 不言是方便,故知昔小乘是方便,昔大非
方便也。又為偏行六度菩薩說大乘,可是方 便耳。而文云「佛子無量諸佛所行深妙道」, 非則是假名偏行之人,則知是真實大乘也。
又《中論》云「前為聲聞說生滅十二因緣,次為 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妙法者說十二因緣不 生不滅」,若爾此大小應並是方便,而《中論》明
前說小是方便、後說大是真實,今文亦爾也。
[0501a19] 問:
[0501a19] 但應明昔小是方便,何故今文明昔大乘 耶?
[0501a20] 答:
[0501a20] 此文雙序如來大小二藏,從《華嚴》已來 至靈山已前大小二乘一切諸教。所以雙序 二教者,序小乘教意,明迴小入大。菩薩鈍
根,昔未得悟今方領解;序大乘教意,歎直往 菩薩從《華嚴》以來至靈山之前大機早就利 根早悟,此乃是數以歎菩薩之先達、嗟聲聞 之後悟耳。非關昔大為方便也。
[0501a26] 問:
[0501a26] 何以知 然?
[0501a27] 答:
[0501a27] 以二文為證:一者〈涌出品〉云「是諸眾 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便得入如來之慧」, 此明直往菩薩早悟佛慧也。次云「除先修習
學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 於佛慧」,此明迴小入大菩薩晚方悟也。二者、 則此經文明聲聞,晚習大乘、晚聞大乘、晚得授
記、晚生歡喜;既是真實教者,菩薩早習大乘、 早聞大乘、早得授記、早生歡喜,亦是真實教 也。若今文明菩薩早聞大乘、早得授記,是方
便者,《華嚴》等經悉是方便,則是謗法之甚也。
[0501b08] 問:
[0501b08] 若昔大乘明菩薩授記作佛,既是真實教 者,聲聞藉《波若》等經調柔其心,然後始得悟
入《法華》,則知《波若》為《法華》方便,豈是真實教?
[0501b11] 答:
[0501b11] 《波若》顯教菩薩、密化二乘,二乘之人藉菩 薩真實教調柔其心故得入於《法華》,斯乃是 假他先達而得後進,豈可言先達之教是方
便說耶?
[0501b14] 問:
[0501b14] 此大乘亦得是方便不?
[0501b14] 答:
[0501b14] 望道未 曾大小,赴大小緣故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 大小俱是方便,非但大小俱是方便,亦三一 俱是方便。但今大小相對,小乘是未了故
是方便,大乘已了稱為真實也。
[0501b18] 就此文為 二:第一、歎菩薩福德利根有七種早義,即顯 聲聞薄福鈍根有七種晚義。第二、結昔說大
乘意。「有佛子心淨」,第一嘆菩薩現在早有堪 聞之德,則顯聲聞晚有堪聞之義。離凡夫二 乘有所得心故稱淨也。「柔軟」者,有無所得信
心,順從諸佛不違大乘,如濕牛皮易可屈折。 「利根」者,信為其始、慧為其終,略舉五根之初 後。又是大乘法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故
舉此二也。「無量諸佛所」下,第二、歎菩薩早 習大因,值佛既多修行亦積,則顯聲聞修大 乘因晚也。「為是諸佛子」下,第三、歎早為菩
薩說大乘,即顯晚為聲聞說大乘也。而云「說 是大乘經」者,是大乘經即《法華》也。昔為直往 菩薩早說《法華》竟。故〈湧出品〉云「是諸眾生始
見我身聞我所說即入佛慧」,佛慧則《法華》 平等大慧,但昔作《華嚴》、《波若》之名耳。今為迴 小入大之人作《法華》之說,故知大乘顯道義
同,故云「波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 力為之立異字」。《智度論》又云「《法華經》者是《波 若》異名」,則明證也。「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
者,第四、歎早與菩薩授記,即顯聲聞晚得記 也。「以深心念佛」,第五、歎菩薩早修正解故早 得佛記,則顯二乘之晚修正解故晚得佛記。
「以深心念佛」者,了悟如來無生滅身也。如《華 嚴經》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 是解諸佛常現前」。又《大品》云「云何名念佛?
謂無憶故是為念佛」,此則內外並冥、緣觀俱 寂,為真念佛也。「修持淨戒故」者,第六、嘆菩薩 早修正行故早得佛記,不持不犯離凡夫二
乘有所得戒故名淨戒,然行解更無二體, 則一正觀義分,離惑為解,離過為行。「此等 聞得佛」下,第七、嘆菩薩早生歡喜,用斥聲聞
後得記方喜。世間三禪之樂名遍身樂,猶是 小喜。今蒙佛記即得佛樂故名「大喜」,悟此身 心本性寂滅名為「遍身」。
[0501c24] 「佛知彼心行」下,第二、 結昔說大教意。佛初成道知菩薩福德利根, 故早為說大乘也。
[0501c26] 「聲聞若菩薩」下,第二、顯今 教意,則是頌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 世。長行有三種意:一、明為大事故出世,二、
但為教菩薩,三、明十方佛土唯有一無二,釋 成前之二事。今文轉勢頌之,亦開三別:初、 明但為教一人,次、明道理有一無二,後、辨佛
出世大意。所以前明唯教一人者,為對昔二 教各赴二緣故;今明二緣同稟一教。昔聲聞 大機未熟故為之說小,菩薩大機早熟故
為之說大,是以二教各赴二緣。今至靈山之 會聲聞菩薩大機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