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Hua Yi Shu 法華義疏
Scroll 1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胡吉藏撰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0612c06] 此下三品,第二、廣明持經功德獎勸流通。三 品即為三章:初、〈隨喜品〉明弟子下品功德;第
二、〈法師品〉明五種法師,即是中品功德;第三、 〈常不輕品〉明持《法華》得六根清淨乃至成佛,謂 上品功德。約位分者,初、隨喜人從發心至十
信位。第二、六根清淨,三十心位。故《法華論》云 「得六根清淨者,凡夫人以經力故得根勝用、未 入初地」,而經文云「未得無漏」,故知是地前人。
第三、〈常不輕品〉寄迹而言從內凡以上乃至得 佛。此之三品則攝大乘五十二位,五十二位 賢聖皆從《法華經》生,故嘆經勝用勸物宣持也。
所以有此品來者,一者、遠從前〈法師品〉明二 世弟子聞經隨喜,上雖言即與授記,未廣說其 功德;今欲說之,故有此品來也。二者、若依品
次相生,聞上分別功德欣然相傳,故有〈隨喜 品〉。三者、上品末說「如來滅後若聞此經不生 毀呰起隨喜心」,當知是為深信解相;今欲說
其功德,故有此品來也。四者、欲舉劣顯勝歎 其功德勸物宣持。但默念隨喜福已無邊,況 復書持讀誦等耶?五者、上品明受持供養此
經功德無量,復有人不能書持更謂不得功 德,是故今明若不能書持,但起隨喜心福亦 無邊。又流通此經命初辨〈隨喜品〉者,此經明
二權二實,與昔說相違,執教之徒逆耳違心 不能信受,是故今明隨喜功德無邊,即是勸 信解。
[0613a02] 問:
[0613a02] 何人聞經不生隨喜?
[0613a02] 答:
[0613a02] 〈見塔品〉中已 出六人,今明四種:一者、學小乘人保執昔教, 聞二權二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二者、執此
經猶是無常因果猶未究竟,若聞一乘之因 辨有佛性、一乘之果常住不滅,亦逆耳違心 不生信受,故不生隨喜。三者、執覆相常人聞
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究竟無餘了義之 說,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四者、有所得人保 權執實,若聞非權非實、無依無得謂是斷見,
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故隨喜者難得,所以 功德多也。
[0613a12] 問:
[0613a12] 云何名隨喜相耶?
[0613a12] 答:
[0613a12] 二段經各 有體用,乘權乘實體用者,不三不一、言斷意 忘謂乘體;昔為物說三、今破三說一謂乘用
也。身權身實中體用者,法身非常無常,命不 長不短,亦言斷意忘,謂佛身體也。昔無常今 常,昔短今長,謂身用也。隨順二權二實體用 而生歡喜,故有隨喜相也。
[0613a18] 問:
[0613a18] 隨喜有幾種?
[0613a18] 答:
[0613a19] 略有二種:一、隨喜法;二、隨喜人。隨喜法者,若 順此經而生歡喜,即是金剛般若,信心不逆 故名隨喜。二、隨前人所作而生歡喜,如見受
持此經乃至解說而生歡喜,故名隨喜人。
[0613a22] 問:
[0613a23] 能隨喜心與所隨喜事,優劣云何?
[0613a23] 答:
[0613a23] 有四句: 一者、俱無優劣,所隨喜是無所得,能隨喜亦 無所得。二者、能所俱劣,所隨喜是有所得,能
隨喜亦是有所得。三者、所隨喜勝、能隨喜劣, 如凡夫隨喜聖人所作善根。四者、能隨喜勝、 所隨喜劣,如聖人隨喜凡夫所作善根。
[0613a28] 問:
[0613a28] 《大 品經》明有所得隨喜迴向是雜毒食,雜毒食 者初食雖美後則害身,有所得隨喜初感人 天之報,後必受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今明何
等隨喜耶?
[0613b03] 答:
[0613b03] 佛意明隨喜《法華》,《法華》是無所 得法,即是波若,故前格量中舉五度除於波 若,故知作無所得隨喜。又若作有所得隨喜
者,有所得還感世間果報,云何能勝後財、法 二施耶?
[0613b07] 問:
[0613b07] 有能隨喜心、有所隨喜事,云何成 無所得耶?
[0613b08] 答:
[0613b08] 既稱能所,即是因緣。故能不自 能,能名所能,所不自所,所名能所,如此能所 無有自性,即是寂滅。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
即是寂滅性」,言寂滅者蓋是能所宛然未嘗 能所,故稱寂滅。寂滅宛然而不失能所,能所 宛然而寂滅,即是方便實慧;寂滅宛然而能
所即是實慧方便。故《大品》云「菩薩隨喜欲不 墮想心見三顛倒者,當用波若方便力」也。
[0613b15] 問:
[0613b16] 四等中喜、禪支中喜、七覺中喜、五受中喜,與今 何異?
[0613b17] 答:
[0613b17] 四等喜是慶他得樂,禪支中喜是自 慶有所除得,五受中喜此通垢淨自他,七覺 中喜但是無漏,與今並異也。
[0613b19] 問:
[0613b19] 但作無得隨 喜亦作有得隨喜耶?
[0613b20] 答:
[0613b20] 始行菩薩未堪習無 得觀,但作有得隨喜,猶勝逆耳之人也。
[0613b21] 品為 二:初問,次答。問有長行與偈。彌勒發問者,隨 喜、迴向是菩薩法門,是故大士為物發問。所
以的言佛滅後者,為正不值佛世眾生望岸自 絕者也。
[0613b25] 佛答亦二:初長行,次偈。長行又二:初、 正明隨喜功德,答彌勒問。第二、汎明餘四種 人所得功德。明隨喜人中有三:第一、通明五
十人隨喜功德;第二、取最後第五十人,舉財、 法二施格量;第三、舉後況初,明初者彌勝。前 又開三:一、明隨喜人;「聞是經隨喜已」下,第二、
明聞法隨喜;「從法會出」下,第三、次明轉教。隨 喜即是自行,轉教謂化他也。「是諸人等」下,明 第二人自行化他,「餘人聞已」下,明第三人自
行化他,如是展轉至第五十人。上略出三人, 今從四人已上至第五十。「阿逸多」下,第二、格 量第五十人。上則明隨喜,今此辨功德,則是
品題二事:一、隨喜;二、功德。又開四別:第一、許 說誡聽;「若四百萬億」下,第二、正舉財法二施 以問彌勒。三、彌勒奉答。四、佛格量。初、舉財施;
二、舉法施。舉財施中,前明福田,次辨施主。舉 六趣明四生者,《雜心》云「六趣但攝正生、不攝 中陰,攝生不盡」,今欲攝生盡故說四生。天與
地獄一向化生,餓鬼有胎、化生,人、畜具四也。 所言六趣者開合不同,或合為一,謂分段生 死;或分為二,即善惡二趣;或分為三,所謂三
界;又分為五,依《正法念經》修羅有二:或鬼或 畜,故無別道。依《伽陀經》修羅有鬼、畜、天,三道 所攝,故無別道。依此經則為六道。《智度論》云
「三種地獄:謂寒、熱、黑;三種畜:地、水、空;三種 鬼:餓鬼、食不淨鬼、神鬼」。依餘經,二地獄:一、正 地獄,在大海下;二、邊地獄,在餘山間。正地獄
有一百三十六所也。依《正法念經》畜生有三 十四億種類,具有四生四食;餓鬼有二:一在 人中,二在鬼界。閻浮提下五百由旬是餓鬼
國,種別有三十六,始從鑊身餓鬼終至燃身 餓鬼。有形無形者,六趣之與四生所攝,謂一 門攝眾生,即是趣門及與生門。今以二門攝,
謂有形、無形也。次三門攝,謂有想、無想、非有 想非無想。次四門攝,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皆 是增數法門以攝生也。「有人求福」下,次明施
主。「而作是念」下,次明法施。凡有三句,前明法 施意也。「即集此眾生」下,第二、正明法施。「一時 皆得」下,第三、次明得益。前二是法施,今明福
田也。「彌勒白佛」下,第三、彌勒奉答。「佛告」下,第 四、正明格量。二施時長行廣,所以不及隨喜 者,財施是世間因,法施但得二乘,隨喜超凡
越聖必當作佛,故隨喜勝也。如十方螢火不 及一日,大千野干不及一師子。《智度論》云「三 千草樹不及一如意樹」。又罪福從乖府理生
世間,二乘善根去理遠故福少,隨喜去理近 是故福多。善有三品,財施是世間因為下品, 法施令得二乘是名中品,隨喜作佛名為上
品。「阿逸多如是」下,第三,以後況初。有人言:初 人最勝後人劣者,第一前聽佛說法,次五十 人聞法隨喜即是五十位,謂十地四十心,第
五十人是十信初心,最初人是十地終心,故 後不及初也。今明不爾,聞經勝劣前後不定, 今且就一方明之。初人親聞是故福勝,後
則傳聞其福則劣也。「又阿逸多」下,第二、汎明 餘四人。彌勒但略問隨喜、佛廣答者,《智度論》 釋〈往生品〉云「身子略問而佛廣答者,如貧人
乞少物富者多惠施也」。
[0614a24] 問:
[0614a24] 品具明五人功德, 何故偏題「隨喜品」?
[0614a25] 答:
[0614a25] 隨喜是五人之初,故偏 說也。又今品以別標名,下〈法師品〉從通受稱, 二名相避故互舉也。
[0614a27] 第一人取其往詣聽法, 故得乘天宮等報,若就聽法邊明得報者福 則無邊。此中三品人,若下品動足得乘象馬
報,中品得乘七珍輿,上品乘天宮也。第二人 但取分坐義邊故得三王之報,若就聽法邊 福則無窮。第三人正取勸人聽《法華》義得四
種報:一者、勸人聽經則是其人善友,故後還 得值善友報,所以言「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 處」也。二者、勸人聽法前人受教須臾,聞法發
生智慧,後還得智慧果報,是故經云「利根智 慧」。三者、以口業勸人聽微妙法生他正信正 解,故得離口醜陋得端正果報。四者、勸人聽
經是人善友,世世常得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何況一心」下,第四人,其福最勝報不可說也。
[0614b12] 偈十八行,頌前五人,即為五別,但不次第。初 九行頌第一;次五行頌第四。所以超頌第四 者,以第四人與初人皆是廣說功德故一處頌
之,餘三既是略說故一處頌之。又隨喜是為 他人說法人,第四勸他聽法人並是為他,義 意相成故一處頌也。次兩行頌第二;次一行
頌第三。此既是行詣及分坐令坐,義類相續 故相次頌之。後一行頌第五。前第一釋長行 有三,今九行具頌:初一行半,頌第一;「最後人」
下六行半,頌第二、舉二施格量;次一行,頌第 三、舉後況初也。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0614b24] 所以有此品來者,一者、遠從〈法師品〉生。〈法師 品〉略明二世弟子、兩世法師,〈隨喜品〉已廣說
二世弟子功德,今次廣說兩世法師功德。二 者、近從〈分別功德品〉末明三品人:一者下品, 謂隨喜人,〈隨喜品〉已廣明其功德;今次廣說
餘二品人,故有此品來也。三者、上〈隨喜品〉雜 明世出世二種功德,如乘天宮及輪王坐處 謂世間功德,隨喜轉教後得成佛出世功德。
今品但明出世功德,以六根清淨三界所無 故稱出世也。約位明者,前是十信弟子位,今 是三賢師位。約人者,前品明五人,今品亦明
五人,此品明弘法之師得六根清淨功德,以 獎勸持經也。
[0614c07] 品開為二:第一、總明五種法師 得六千功德。第二、別釋對常精進者,一、隨緣 所宜。二者、此人持經已得根淨果報故還對
之。三者、欲得淨根必須精進,因名表義故對 之也。「六千功德」者,菩薩行善不出三業,身三、 口四、意三,合為十善,一善為首、餘九莊嚴,是
則十善互相莊嚴成百善也。自行百善,教他 行百善,人讚歎百善,法讚歎百善,合為四百 善,約五種法師皆具四百成二千善也。此二
千善又有上中下品,故成六千也。有人言:菩 薩行十善,一善亦以九善莊嚴故成十善,十 善便成百善,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歎法為
百,歎人為百,合為四百。此之四百有上中下 品,成千二百,三根持經用勝具得三品故有 千二百,餘三根持經用劣但得中下二品故
有八百。有人言:就百福為論,此經云「百福相 莊嚴」,〈藥王品〉百福莊嚴臂,則知六根皆具百 福,一一福各十善莊嚴成一千功德,一根一
千則為六千,但三根於弘經事勝功德則多, 餘三既劣故少也。明五種法師為因,故得六 千功德也。《普賢觀經》明懺悔六根罪故得六
根淨,但懺悔有二法:初、對十方生身佛就事 中懺悔六根罪,故云「從無始來六根所作三 障今悉懺悔」;次、對法身佛依實相懺悔,觀六
根是因緣生本來寂滅。具此二懺悔故六根 清淨。
[0615a03] 問:
[0615a03] 作二懺悔故六根方淨,云何此經云 「五種法師得六根清淨」?
[0615a04] 答:
[0615a04] 觀身實相懺悔即 是持於此經,故不相違也。
[0615a05] 「是善男子」下,第二, 別開六根清淨。一一中各有長行與偈。「父母 所生眼」者,《法華論》云「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
根用未入初地」,若入初地則捨三界分段身, 便不用父母所生眼也。龍樹判二忍亦爾,柔 順忍中名為肉身,無生忍則是法身亦名法
性生身。今經所說肉眼者是柔順忍也。
[0615a11] 問:
[0615a11] 眼 但應見色,云何言見業因緣果報?
[0615a12] 答:
[0615a12] 小乘人 云肉眼但見色法也。天眼通因天眼為方便, 故發天眼智能知未來生死等事。《法華論》云
「六根淨者於一一根中具足六用」,是故眼根 亦知業行及果報也。
[0615a16] 問:
[0615a16] 六根云何得互用?
[0615a16] 答:
[0615a17] 悟六根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身,故六根無 礙,所以得互用。
[0615a18] 問:
[0615a18] 根具功德既多少不同,云 何同見三千?
[0615a19] 答:
[0615a19] 如燈雖大小,同照一室也。
[0615a19] 問:
[0615a20] 何故但見三千,不多見耶?
[0615a20] 答:
[0615a20] 《智度論》云「三千 界外有風輪,與眼相違故不能見」。
[0615a21] 問:
[0615a21] 既能見 三千,何故不名天眼?
[0615a22] 答:
[0615a22] 非修禪所得淨色來 入眼中,又非生彼天報得,故不名天眼。
[0615a23] 問:
[0615a23] 二 乘天眼見三千,與今何異?
[0615a24] 答:
[0615a24] 二乘但見三千 國土,今依實相懺悔及持經力得此眼,見諸 佛及踊出菩薩及寶塔,故與二乘異。
[0615a26] 問:
[0615a26] 《普賢 觀》云「懺悔六根罪」,今云「持經」,有何異耶?
[0615a27] 答:
[0615a27] 一 乘即實相,故持經即懺悔,懺悔即持經也。
[0615a28] 「彌 樓山」者,此云高山,又云光山。「須彌山」者,此云 安明山,亦云好高山。
[0615b01] 次釋耳根。長行為三:初、 總明五種法師為因;「得千二百耳功德」下,第二、 明果;「以是清淨耳」下,第三、別歎耳用,則是明
功德也。有三句,初、總明聞聲;「象聲」下,別明聞 聲;「以要言之」下,總結聞聲。言而「不壞耳根」者, 欲聞即聞隨意自在,故不壞也。又持經人悟
法寂滅雖聞而無所聞,故稱又壞也。
[0615b07] 問:
[0615b07] 耳云 何勝眼得千二百耶?
[0615b08] 答:
[0615b08] 無眼之人不妨自行化 他,生聾之人闕此二義,故耳勝眼劣。
[0615b09] 次釋鼻 根。長行亦二:初、明五種法師為因;次、明功德 果。果中亦三:謂總、別、結。別中為二:初明聞三
界內香及聲聞香,下聞三界外人香。初有二: 初、明聞欲界香;次、聞色無色界香。欲界中有 二:初、聞人中香;次、聞天香。人中三:初聞非眾
生香;次聞眾生香;「及草木」下,合聞二香。欲天 中亦有眾生、非眾生二香,色無色界亦有二 香,尋文易知。上聲亂聞,今不亂者互顯故也。 言「遙聞香」者,
[0615b18] 問:
[0615b18] 小乘有三說:一者、《婆沙》云「三 根合中知,謂鼻、舌、身,三根離中知,謂眼、耳、意」。
《雜心》云「二根離中知,意不當離合也」。《成論》云 「眼但離而不合,鼻、舌、身合而不離,耳根亦合 亦離,聞外聲為離,聞耳鳴聲為合,意根非離
非合」,今何故言鼻遙聞耶?
[0615b23] 答:
[0615b23] 舊釋云:任根常 用則如上三釋,今依經力故鼻能遙聞。《法華 論》云「一根具六用,而言鼻遙聞香者,此是知
境勝用,鼻根知故」。此意鼻根既具六用,豈不 能遙聞香耶?蓋是菩薩無六而六、權智巧用, 若六而無六即未曾用也。無六而六名實方
便,六而無六為方便實,持經人既悟此經具 足二慧故能爾也。《普賢觀》意亦爾,知六即實 相故知六常無六,悟實相即六根故無六而
常六,故六不六無礙,此是悟有無無礙。又就 有中六根自無礙,能一根為六用、六根為一 用。《華嚴》云「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眼無生無
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即其證也。
[0615c06] 問:
[0615c06] 《毘曇》云 「上界無香味」,今云何言聞梵世香?
[0615c07] 答:
[0615c07] 梵世有 細香,小乘人力劣不能知故言無香,大士利 根無塵不察故云聞梵香。
[0615c09] 問:
[0615c09] 《成論》言「金銀無 香、金剛無味」,何偈云「地中眾伏藏聞香知所 在」?
[0615c11] 答:
[0615c11] 有人言:論云無者無有麁香;今言有者, 有細香也。有人言:此是著體物故有香,金銀 之質則無香也。例如風本無色,〈觀音品〉云「假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