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iaofa Lianhua Jing Xuan Zan 妙法蓮華經玄贊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四 ()
沙門

[0713a12] 一乘正是分別 出體釋名三明差別 問答

[0713a14] 體性略為一總 真實

[0713a15] 一總一切無漏 有為無為根本方便 佛德一乘一乘大乘大乘無上
勝鬘一乘大乘本論 無上」,《無上無上 正行無上十度差別正行
無上十二三修無上種姓 修證十種修一切菩薩所有 勝鬘阿羅漢辟支佛恐怖
四智究竟涅槃界」,正法正法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 六法大乘」,故知一切根本方便一切
無漏有為無為 佛德一乘意生身初地

[0713a29] 攝事理體,《 》、《勝鬘法身真理佛性名為一乘
勝鬘一乘大乘大乘佛乘佛乘涅槃界。」於恒沙劫 不如有人聽受讀誦乃至執持經卷
何況有人廣說」,有為無為 。《涅槃經一乘即是佛性」, 至於真如法身平等名為

[0713b08] 真智名為一乘上文方便知見具足不退諸菩薩 其數如恒沙一心不能佛智」,
正體因位 果位

[0713b12] 佛智諸佛出於 即非法住世間相常住
道場導師方便」,〈分別功德有為無上菩提八十萬億那由他 波羅蜜不如有人一念所得
功德不可比喻」,佛果理智二種名為 一乘涅槃新生正覺四德三明
出現理智 一乘智相名為

[0713b22] 運用 名為一乘火宅喻 菩薩聲聞寶乘直至道場

[0713b25] 分段因果分段 所有理智以為一乘開示悟入
不論。《勝鬘有漏業因 如是無明 業因阿羅漢獨覺自在菩薩
意生身」,故意生身,《 大乘萬行真如大乘

[0713c03] 名為一乘 方便品
智慧能詮教門名為一乘,《無量義經 第十四一乘由此蓮華 二義一體出水智慧
慧門真如一乘得出之一 蓮華二種

[0713c11] 真實根本大乘大乘方便四法一乘運載功能根本
智慧門難解」,本論阿含甚深」。 妙法下文法華經 ,《大乘阿毘達磨大乘經
便修多羅伽陀 本生未曾有因緣譬喻祇夜婆提九部法大乘
眾生說。」《勝鬘正法 大乘六處」,小三大方 便根本法性真如六度
有所大乘諸佛 甚深無量」,下文法住世間相 常住道場導師方便」,本論
大乘觀法無我真如法界 無性大性大乘」,《 真如法界無上方便四諦
二乘方便勝鬘聲聞 四聖諦四聖諦」,《涅槃聲聞 有諦無有菩薩具有」,本論
聲聞無我由此 一乘」。根本行者六度菩薩萬行,〈菩薩地菩薩行安樂行品菩薩行
寶乘直至道場即行大乘。《大乘大乘」。《十波羅蜜 正行無上方便行者,《勝鬘正法
大乘」,三藏教無漏 大乘。《方便聲聞離苦菩薩六度四攝二利
由此二行一乘。」根本佛身所有 菩提涅槃說法二身理智二見 佛智諸佛出於
事實」,法住世間相 常住道場導師方便」。壽量品 說法化身一乘。《修證
第七淨土第九佛地第十示現菩提方便 二乘所有菩提涅槃汝等 菩薩道」,羊車鹿車牛車出於
方便施設中路化城至寶 唯有。《勝鬘聲聞緣覺四智 究竟涅槃界」。蘇息四智
涅槃方便二乘 頓悟根本教理 二乘方便漸悟
方便迴心根本 故知二種佛性理智 有為無為根本方便所有
成佛一乘有漏地前 十地一乘正理。《法華經 中一
未必無不

[0714b05] 體性分別 因果分別通行三智福分分別滅道菩提
二利分別自利利他一乘 義通佛乘 便不通兼有
行者修習二智正體 生空法空二障煩惱所知 分段變易二果菩提涅槃
無餘無住二利自利利他滿二障集諦死苦二智證菩提道諦
涅槃滅諦所行二利滅道 名為一乘故此本論 無二無二涅槃佛如來
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大涅槃唯一佛乘。」《涅槃經摩訶般若 解脫三事圓滿大涅槃故此一乘

[0714b23] 釋名運載廣雅乘駕,《周禮運載行者 彼岸故此寶乘直至道場」,《
六度萬行法性真如 大性運載行者至於 彼岸名為。」

[0714b28]

[0714b28] 佛果

[0714b29]

[0714b29] 一者運載 由此二者
名為非要 佛果體能非要方名 二乘
四者理智得名理智 五者增進作用
得名未來增進 不正之一 正義對法論依止」。
一有三義一者昔日故知能詮
以為無我 悉皆佛果方名 理佛無二
無二無二涅槃 方便入佛』,火宅之內 三車出門牛車
二十年假名為』,二乘 家事 二果。『汝等所行菩薩
』,一者二乘不知方便二乘以為涅槃 菩提但是鹿權教
所得證菩提涅槃 二果 懷疑除斷
有餘』,我等不解方便隨宜 佛法便信受乃至疑悔』, 我等涅槃菩薩
好樂』」。《攝論斷除四處 作意」,即是本論末後方便品 五分示現二明說破三等。」
三執非唯薩婆多 佛化以為真佛三執 不然,《法華自修所得一乘
所知一身一身化身 一身二乘
二身三執 三執地前菩薩 一乘
名為牛車 何等
還本不違 何須 未見 中有無窮
由此四乘 種姓人天乘四乘 不異人天 不解
一對方便 不定 勝鬘阿羅漢辟支佛恐怖
四智涅槃方便」。 事實。」 鹿三言
佛乘第一獨覺第二聲聞第三第二 獨覺第三聲三乘之中大乘 梵本第二第三」,故云
無二三寶歸一何故二乘歸一 不然三寶
三寶三極 無求同體 權實一者教理
根本方便漸悟二乘 教理大方便本論 分段見道教理 不退地根本

[0715b18] 一有一者,《無垢稱一音演說 各各」,
生長不同」,三乘 二者會理,《 三獸度河淺深」,
高原穿鑿 知水尚遠不遠 水性」, 三乘
自言究竟所行方便入佛,《勝鬘六處大乘」,故知
三乘修行有分四者 中路化城至寶 究竟牛車出於火宅
鹿」,《勝鬘聲聞緣覺四智 究竟涅槃界」,二乘菩提涅槃 歸一故知
三乘取果總會 法華教理密會 諸佛智慧智慧門
牛車會理 非要真如所得甚深 有所言說意趣道場所得無能
發問無能 開方便門真實即是華開敷 方便
入佛寶乘直至道場 化城至寶勝鬘 ,「六處大乘」,
;「二乘四智究竟涅槃界」, 。《勝鬘正說一乘因果密會教理法華
修證密會由此一乘據實 教理故云 別名一乘因果
方便相違 智海所知博識 三義之中初二定性 定性不定性大乘無上
一乘

[0716a01] , 《大乘一類, 任持不定種姓, 諸佛一乘, 無我 , 不同, 意樂
究竟 。」十因一類不定種姓 獨覺大乘般涅槃法華一會 為此一乘。《法華退
菩提心退 退還不定退還發心應名 不定種姓任持不定種姓地前 菩薩第六猶在退位大乘精進
退二乘般涅槃故此菩薩 疑網皆已除」,本論如來二種 解釋」,皆是不定種姓為此
一乘三法 差別法華無我 真實補特伽羅
無異一乘解脫三乘 解脫解脫差別 不同二乘之中不定種姓差別 聲聞身具有聲聞佛種
一乘第七有情自體意樂 即是即是既成成佛第八二乘自體意樂同名菩薩 受記二乘
如是意樂我等平等 無二諸菩薩 一言二種二乘 自體意樂諸菩薩得受記
世尊汝等苾芻往昔無量 聲聞乘般涅槃云何成佛 般涅槃即為調伏聲聞佛菩薩 身為同類無餘
寂滅酒醉 不定種姓二乘 往昔入涅槃 作佛入涅槃
富樓那。《法華聲聞 授記即此是故二乘 涅槃楞伽阿羅漢
涅槃經三昧酒醉 發大心佛菩薩化作 無餘涅槃
從何故知究竟 勝乘究竟最為殊勝 不定
應化不定第一第二 應化第九 一乘定性故此一乘
密意。《解深密經勝義無自性 顯示不知密意 不能清淨
第二其中一乘非有情 差別」,不定有性無性涅槃一乘一道四果聖人作佛不解
如是」。 一乘,《法華具足,《顯揚、 《莊嚴論一乘不過

[0716c01] 第四差別一乘勝鬘》、 《涅槃經一乘差別通理 佛性攝入出生唯有
無性不定性定性說教一乘二乘 一乘四乘勝鬘
如來方便唯有一乘無有 」。無量義經一乘差別 釋名廣解差別及第

[0716c11] 舍利弗 () 」。

[0716c11] 一乘以此一乘眾說 第二獨覺第三聲次第不以修習淺深難易次第故此
第一」,第二 」,第三」,故知不是三乘如今
教理

[0716c20] 舍利弗 () 如是」。

[0716c20] 自下第五 法顯釋迦一切佛說軌則 便後說真實 十方佛法式如是三世佛
如是由此法式如是 三世十方十方 三世差別。《大乘
有情無量念念等覺 退屈」,由此現在十方佛無窮法式

[0717a01] 舍利弗 () 一佛乘」。

[0717a01] 三世佛 法式三世法式所為 初中過去未來現在
佛說法式度眾生 過去佛法式種種因緣 說法方便一佛乘
方便小乘中觀離苦 解脫大乘波羅蜜四攝法攝取 利益對治。」「因緣本論
第二說中解故 種種因緣三乘三乘名字章句 非有實義實義不可說。「譬喻
乃至醍醐醍醐第一小乘大乘醍醐 譬喻大乘無上聲聞大乘無上
聲聞諸佛如來法身 聲聞辟支佛法身平等差別在此 譬喻示現中意凡夫聲聞
辟支菩薩大菩薩醍醐醍醐第一佛乘 展轉乃至醍醐 乃至成佛相貌體性平等無二
經文唯有本論釋經 小乘中人無我大乘 真如法界實際無我法無我等觀
方便因緣譬喻言詞次第本論 譬喻因緣方便次第 不同學者

[0717a29] 諸眾生 () 一切種智」。

[0717a29] 過去 度眾生得道二乘 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正智種別 一切法正是牛車

[0717b04] 舍利弗 () 一佛乘」。

[0717b04] 未來 法式

[0717b06] 諸眾生 () 一切種智」。

[0717b06] 未來 度眾生得道

[0717b08] 舍利弗 () 一佛乘」。

[0717b08] 現在 法式饒益利益安樂 出世 如次

[0717b12] 諸眾生 () 一切種智」。

[0717b12] 現在 眾生得道

[0717b14] 舍利弗 () 入佛知見」。

[0717b14] 所為眾生究竟菩薩當作 發心 所為一乘知見
眾生令眾生入佛知見。 經文不解解悟外道眾生覺悟
聲聞大菩提 本論一番開解無上 同義修行解悟不知 發令外道覺悟
不退發心聲聞 大菩提第一正解大事 之中第二大事文中第三 依法之中論文大事

[0717b29] 舍利弗 () 一切種智」。

[0717b29] 法式如是有種勝解智力諸眾生種種智力 心所修行情欲
眾生處處 智力所知有種智力本性不定種姓三乘
方便一乘究竟眾生一佛 一切種智上文一佛乘一切 故知種智一佛乘

[0717c10] 舍利弗 () 何況」。

[0717c10] 第六 第二獨覺乘何況第三聲聞乘由此 羊車鹿車牛車出於火宅
牛車無二涅槃 究竟無二無二涅槃 如來大涅槃究竟滿足一切智慧
涅槃三事具足二乘不然 大智法身聲聞緣覺大涅槃 唯一佛乘。」「一佛乘
授記何等乃至何等 第一未曾有法
第二方便種種言詞 何似第三何等 一大事第四一乘
眾生根器佛性諸佛第六無二唯一即是諸佛如來平等法三乘因果觀行
不同差別 二種法身三乘真如法身 無二一切以此義理推論
可解論文難解第五諸佛 法式次第便可解

[0718a04] 舍利弗 () 命濁」。

[0718a04] 第三 中有上來取與第二五分第五
論說何時云何 增上慢云何云何不成妄語:「諸佛如來何等
方便說法」,何時二乘一乘中有五濁

[0718a12] 五濁 釋名出體對治廢立

[0718a14] 釋名三災 眾生惡見命根
以上眾生 化佛不出化佛出世煩惱眾生
漸漸五者別名

[0718a22] 出體,《 :「今世 命濁。」名言種子功能
差別命根善業命根 諸眾生不識父母不識 沙門婆羅門宗族尊長義理 不畏今世後世惡業果報惠施
功德禁戒有情第八識名為有情外緣作惡有情第八識 眾生非法
諍訟諂曲妄語攝受 不善煩惱濁五見一切煩惱隨煩惱煩惱濁非法
刀劍殺害 非法諍訟乃至不善 一切煩惱隨煩惱
煩惱尤重今世 邪法轉生見濁五見 體性外道惡見
疾病刀兵劫濁 四塵相應 建立煩惱增多惡業尤重便惡果三災

[0718b16] 對治 對治,《智度論中立四悉檀,「悉檀一世 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
悉檀劫濁眾生濁世界悉檀 世間眾生世間悉皆虛幻 命濁各各為人悉檀知人
善業所得淨戒三乘 涅槃便生死所有命濁煩惱濁見濁對治悉檀應對
悉檀五濁第一義 真宗

[0718b27] 廢立何故五濁增減 眾生惡行在家白衣 出家外道白衣煩惱煩惱
外道推求見濁 煩惱濁餘利名為見濁由此 得當離合不同
眾生濁眾生 器具時分依法 劫濁眾生
何者 根本命濁惡果名為 命濁惡果名為劫濁惡因
眾生眾生濁由此五濁 行相生厭

[0718c11]

[0718c11] 何故 名為以為不立

[0718c13]

[0718c13] 皆是聖道不立刀兵 亦即劫濁從寬

[0718c16] ,《尼乾子十二 劫濁示現示現眾生濁示現 煩惱濁示現命濁示現三乘差別
示現不淨國土示現化眾生 種種煩惱濁示現外道十一 十二示現善男子諸佛國土
皆是出世功德莊嚴具足清淨無有如是過失皆是諸佛方便示現利眾生 示現故知十二
大乘佛化二法示現開合不同五濁穢土義門 大小乘及時劫濁眾生 眾生眾生濁煩惱種種煩惱煩惱
命濁外道即是見濁 五濁三乘差別不淨國土 五濁五濁雜染
能化示現毘尼 》,五濁見濁立業煩惱 合為中分正報
眾生濁劫濁三障隨機不同生厭不可
。《十地論第一卷云:「清淨 清淨 破壞
不足功德善根說中 愚癡。」不通 諸法對治懈怠
堅固功德具足具足 不須和會 法爾五濁諸佛出於 惡世

[0719a18]

[0719a18] 彌勒萬歲釋迦 歲時

[0719a19]

[0719a19] 願力濁世 三乘化身報佛化佛 二乘未必
二乘 入道 彌勒佛 出世非要二十
方名劫濁 轉輪王」。

[0719a27]

[0719a27] 出世輪王何故儴佉彌勒不出家當 輪王日月燈明四天下

[0719b01]

[0719b01] 儴佉彌勒彌勒 不出金輪定作燈明義理報身
金輪輪王 不定是以無憂王佛滅百年輪王

[0719b07] 如是舍利弗 () 分別」。

[0719b07] 五濁 。「劫濁劫濁疫病刀兵
,「眾生眾生濁污染 身心點染不淨增強 為重有情
忿結怨不捨 便
獲利現有詭詐 心懷不實邪命 事故二法盛事 諸眾生
不識沙門修善眾生濁 嫉妬煩惱濁不能
分成 。「三反」「 [*] 」 名利憂慼
嫉妬正法名利。《說文》、《玉篇 。」「成就不善根不善根
二義不善根 根本煩惱隨惑不得 六識過失深廣見疑 不善根二義
善根出生緣故亦即煩惱濁命濁劫濁 煩惱濁
善根煩惱一切煩惱由於 人天減少惡道增多眾生大乘 教化方便一佛乘分別 入道讚佛眾生
不能信受」,方便

[0719c13] 舍利弗 () 辟支佛」。

[0719c13] 自下第二 第二疑云如來不為增上慢云何增上慢文中
二乘增上慢結成 初文聲聞辟支 不定迴心不問
佛化菩薩事故 菩薩 聖弟子

[0719c22] 舍利弗 () 皆是增上慢」。

[0719c22] 凡夫第四禪三界 阿羅漢最後究竟涅槃 正覺不信增上慢

[0719c26] 所以者何 () 無有」。

[0719c26] 結成 但是 法人不能不定種姓 不信無有
非道不能證入 驚怖 故此不信一乘無有」。

[0720a04] 佛滅現前」。

[0720a04] 自下第三 云何疑云聞法 云何如來不成不堪說法
有趣真實聞法菩薩即是世尊不能 何故不成不堪說法既成 說法如何世尊可堪
眾生說種智答言 滅度現前菩薩不遇 不能
菩薩結成

[0720a17] 所以者何 () 難得」。

[0720a17] 滅度良緣善方便 經受解義為難 不解故我滅後
不知菩薩

[0720a22] () 便」。

[0720a22] 結成 滅後方便便菩薩
不知是故不堪 瑜伽:「建立阿賴耶識無色 入滅藏識不斷。」
增上慢 世尊不成不堪說法故此 滅後

[0720b02] 舍利弗 () 唯一佛乘」。

[0720b02] 第四 三乘說法說法 云何世尊不成妄語答言
未知一心我所 發心可信阿羅漢迴心 萬劫三大阿僧祇劫信心
疑惑佛語無妄唯一不定 種姓究竟成果唯一無二般若 佛說四事虛妄菩提授記
大乘」,大乘授記不妄語法師記分
何時方便後說真實第二 增上慢云何第三佛心不為
云何第四 一切後說自相云何 妄語

[0720b21] 爾時世尊 () 優婆夷不信」。

[0720b21] 二十一品第勸發 作佛一百一十八 長行第三實相初一
十五 初中初四惡人退席一百一十一授記初一 增上慢深重
出家人道 為首增上慢 自恃我慢
多生隨順 不信

[0720c05] 如是四眾 () 缺漏」。

[0720c05] 深重犯戒 戒名煩惱不見
自恃增上慢自稱 犯重故此不是尸羅不清 三昧現前犯戒不知

[0720c13] 瑕疵 () 威德故去」。

[0720c13] 有病犯戒 譏嫌
內心性罪 遮罪煩惱
病故 無用不但自行
妙法誹謗無益威逼

[0720c24] 福德 () 唯有真實」。

[0720c24] 匱法在身不堪聞法 。「」、「

[0720c27] 舍利弗 () 眾生說」。

[0720c27] 第二 一百一十一授記長行 初六
十八何等 七十依法不同前後不同:「 , , 十八何等
七十 。」初六說中初四所以 釋文隨宜 意趣難解」。初中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譬喻言詞」,譬喻因緣方便演說諸法」。長行 中標諸佛隨宜」,無數
方便」,諸佛所得無量方便力前後相違

[0721a13] 眾生心 () 一切歡喜」。

[0721a13] 因緣中有 譬喻心所行道。「
勝解。「種種。「先世善惡五智種種 知眾因緣譬喻
方便說法歡喜種種言詞

[0721a21] 多羅 () 婆提」。

[0721a21] 演說諸法諸處十二部經次第契經多羅」;祇夜」;
諷誦伽陀」; 緣起因緣」,譬喻本事 十方十一希法
未曾有」;十二論議婆提」。 三門分別釋名 相者契經二相。《涅槃經
:「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 多羅」,十二 。《對法論:「長行
名為契經長行名為 偈頌便契經。」

[0721b05] 二相 後來未了。《對法 重頌長行
後來」。不了義經長行雖說 未了未了」。《涅槃之一

[0721b10] 別有三相弟子死生因果二分 深密菩薩當成佛事。《對法 於是聖弟子過去
差別」,弟子死生因果 開示深密」,即此 第二深密故此本論:「授記
決定心。」《涅槃經:「如來 大人授記阿逸多未來名曰儴佉於是成佛名曰彌勒
」,第三當成

[0721b19] 諷誦相者,《顯揚長行一句 諷誦」。

[0721b22] 相者,《瑜伽於是 當來正法久住正教 。」

[0721b24] 緣起三相制戒說法。《對法論:「因緣因緣學處」,初二
名為緣起。《涅槃經:「 舍衛國丈夫羅網 世尊本末因緣說偈言:『 , 以為, 
。』緣起。」即是第三說法

[0721c02] 相者,《瑜伽論:「經律所有譬喻 諸法。」

[0721c04] 本事相者,《瑜伽論:「本生宣說所有。」《涅槃經 出世說法名曰
[*] 甘露, [*] 那含牟尼名曰 迦葉佛名分據實

[0721c09] 本生相者,《顯揚:「於是宣說 世尊過去 難行本生菩薩
本生。」《涅槃經 菩薩鹿 乃至廣說金翅鳥

[0721c14] 方廣二相一說菩薩道二法高大時長聲聞有方涅槃

[0721c17] 希法相者宣說諸佛聖弟子 所有不共最勝驚異 希法。《涅槃經佛事
即行放大光明遍照十方 聽法變為瓦鉢 弟子弟子希有 希法

[0721c23] 論議二相一佛弟子。《瑜伽論:「經典循環研覈 一切了義
處世分別法相聖弟子見諦 分別諸法體性 阿毘達磨。」 周文其餘

[0721c29] 釋名十二部經」,二義一部 [-+] 、二部部類十二差別
古人疑云十二部 [-+] 由此道士 十六老莊一部十二分 」,分段文義差別十二分
契經」,十二通稱 別名 諷誦緣起希法方廣
重述乃至論議一種 諷誦不同
契經譬喻本事本生 契理乃至

[0722a14] 差別一體差別二教 差別差別之中諷誦諷誦 之中本事
本生本生之中本事 四部十一八部十二其所應有差別。《涅槃經:「
如是奉行多羅」,十二 長行契經便 十二可知
十一,〈譬喻品舍利弗來世成佛普智尊 名曰華光無量」, 之中,〈方便品
諸天世人一切眾生無能 」,即是之中有緣 ,〈方便品舍利弗諸佛所得無量
方便力眾生說」,即是因緣說法之中譬喻, 「譬如長者大宅
即是譬喻之中本事, 〈佛滅度懈怠 法師我身」,即是本事
之中本生,〈常不輕不輕 我身」,即是本生之中 有方,〈方便品十方佛土唯有一乘
無二方便」,即是方廣 之中希法,〈化城 道場佛法現前不得
成佛」,即是希法之中 論議,〈壽量品眾生質直柔軟一心見佛身命眾僧
靈鷲山眾生常在不滅 便現有不滅」,論議三教十一
十二分一部皆是契經 授記深義皆是 ,〈化城中東梵天偈頌世尊
希有值遇無量功德救護 一切皆是諷誦。〈方便品即是 所行」,
權實皆是緣起。〈譬喻品皆是譬喻弟子過去皆是本事佛身過去皆是本生一乘
皆是方廣神通皆是希法。〈壽量品往復三身論議

[0722b28] 差別 大全即此經文。小乘授記方廣大乘十二分
,《涅槃第三大乘受持九部」, 因緣譬喻論議小乘十二分三大十一,《瑜伽三十八方廣
菩薩藏聲聞藏。」四大十一, 《瑜伽八十五方廣聲聞乘 相應契經。」何故大全弟子
成佛記名聲聞 大菩提譬如愚人愚人便 聲聞亦復如是 弟子死生聲聞乘多聞
不待即為憍慢便 其實聲聞 正覺至極方廣其實正法方廣故此
聲聞九部十二。《涅槃經 制戒因緣菩薩 說法緣起 利根
上品不待諸菩薩不待大菩薩利根便不假 論議理實護法素呾纜
緣起譬喻調伏論議對法藏 十二。《瑜伽三十八大全 十一小乘弟子不待
具有十一方廣正覺說理 。《瑜伽八十五
十一聲聞方廣 菩薩藏無餘十一皆是 不同理實聲聞菩薩 分別


[0723a06] 鈍根小法 () 涅槃」。

[0723a06] 隨宜意趣難解 鈍根生死 出世眾苦
涅槃鈍根生死諸佛往日不行大乘深妙 行惡退還受苦離苦 二乘涅槃信解品最初退
二乘

[0723a15] 方便 () 成佛」。

[0723a15] 第二 第四中分 初設究竟佛慧一乘

[0723a19] 所以未曾 () 決定大乘」。

[0723a19] 未熟大乘 正是
化城諸比丘如來自知涅槃時到清淨信解堅固空法深入禪定便 諸菩薩聲聞世間無有
二乘滅度唯一佛乘滅度」。

[0723a26] 九部法 () 」。

[0723a26] 中分小法大本大法勝妙勝人結成 勝妙人法人法隨順
九部大本究竟

[0723b03] 佛子心淨 () 大乘經」。

[0723b03] 大法 勝妙勝人惡人 漸悟一切菩薩佛子五德一心 大乘智慧下劣二障
柔軟耐勞堪能大業精勤 不息利根拔苦一切 均平聞法四無量諸佛良緣
深妙修福慧寶 真覺。《發菩提心 提心親近善友供養諸佛三修
勝法五心柔和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愛樂大乘 求佛智慧心淨愛樂
求佛智慧柔軟柔和 能忍利根慈悲淳厚深心平等無量親近善友供養諸佛
深妙修習善根勝法 五德十法大乘 發趣

[0723b22] 如是 () 大乘」。

[0723b22] 結成 勝妙五德來世成佛深心念佛淨戒念佛 二心心緣
求證定慧淨戒三學 既成得佛順心歡喜知心

[0723b29] 聲聞菩薩 () 成佛無疑」。

[0723b29] 大乘

[0723c02] 十方佛土 () 引導眾生」。

[0723c02] 第三 第六。「無二第二獨覺乘。 「第三聲聞乘佛乘
真理無二方便方便 引導 鹿生出火宅非有 眾生二乘涅槃菩提無實並稱
假名涅槃種智不成 化城息苦鹿有名

[0723c11]

[0723c11] 三事解脫二空 鹿

[0723c12]

[0723c12] 解脫 化城種智二乘不上鹿 二乘息苦分得真智
分得理實 因果皆除解脫化城智障 因果不滅種智

[0723c18] 佛智 () 濟度眾生」。

[0723c18] 十八第三何等中有 一大事十七開示 智慧
佛果二法菩提涅槃 智慧真智真如佛出世 一實究竟
無上二乘究竟勝妙 下文以前五度校量般若不以小乘濟生
涅槃經師子吼佛性智慧 智慧二乘無故故知 歸於

[0724a03] 大乘 () 以此度眾生」。

[0724a03] 十七 開示悟入中分 大乘合取真理正智
佛身恒安涅槃菩提 安處所得法身真理大乘 真理正智以此 萬德具足德性報身其所
法身真理無量定慧莊嚴 攝持一切有為真理涅槃滿真智福慧菩提滿
二法眾生體性無上

[0724a15] 自證無上道 () 不可」。

[0724a15] 中有平等 。「無上道正智
,「無上大乘真理無上 平等無能無有 大乘無上道運用
平等理智 不平等自取大乘不平等 貪求名利未盡證得正覺大乘一切

[0724a26] () 無所畏」。

[0724a26] 初一 莊嚴實法
信佛初發心。「正行 不為輕賤 所以者何
無貪大乘嫉妬 一切法 煩惱生死諸事正智圓滿十方
無所畏師子吼一切智一切 見者平等未盡 如何十方無畏
無貪

[0724b12] 莊嚴 () 實相」。

[0724b12] 莊嚴實法形骸相好端嚴身光智光眾生二種世間 眾人尊敬世間解有染
無染故我 實相實相二空大乘 大教大教決定 小乘中說三法印印定教法

[0724b20] 舍利弗 () 我等無異」。

[0724b20] 不知大乘真智 立誓一切眾生無異 勝解

[0724b24] 所願 () 入佛」。

[0724b24] 滿願心化眾生 佛道道者初地不退轉 因故

[0724b28] 眾生 () 迷惑不受」。

[0724b28] 初八不同 初中不同
不同不同眾生 大乘智者愚人不信疑惑誹謗便不能 [*]
[*] 由此愚人大乘

[0724c08] 眾生 () 」。

[0724c08] 不同中分初一 不同後五不同 未曾善本即是出世方便善根無始
無漏由著 五境堅執不捨以此為便便 諸生死生老死支一切苦 出世方便善本以為
五欲境不肯無明 貪愛五欲欲界 無明

[0724c19] 因緣 () 世世增長」。

[0724c19] 不同中有初四 不同不同初中初一 五欲沈沒不同
出離不同 不善惡趣 六趣備受四生生長 八苦一生
受胎世世增長 胎藏不淨纏裹可惡。 《瑜伽論受生居中中有
命終極多不過七七日惡業 有如陰暗善業白衣 生相無礙 惡業不淨
天趣向上人趣 律儀生地 喜樂傍生 善惡何處生長其父
女生 遺體迷醉便日內 羯剌藍雜穢父母不淨共和 厭惡
猶如 三七日 凝結猶如凝結西域
柔軟日內 堅厚 五七日內
五分相連一身風向 差別增長分相日內七七日
五根圓滿至此 三月種種成就增減如是 三十八圓滿
雙足向上產門種種 于時
婬欲疥癩 威儀不安
父母父母不淨以為不淨以資故業 三十六不淨如是
不可愛樂輪轉不窮世世增長

[0725b07] () 諂曲不實」。

[0725b07] 出離不同初一 起身邪見六十二見之一 起見戒取初一
五見五見諸眾生無始 要不邪正外道不正見 學名邪見五見非要
方名邪見邪見煩惱眾生 不能解脫名為稠林後方 。「若有若無
之中四見邪見 無故,「顯示種種煩惱,「邪見 稠林無邪。「後身
;「後身斷見 邊見身見見取戒取六十二見 邪見邊見自體
眷屬身見以為根本六十 二見云何六十二見:「 , 生死, 大種,  , 有色
死生,  無量, 有想, 有色,  無想, 天色, 四無色斷滅,  無想天, 尋伺, 上下
壞劫, 無知,  , 欲樂, 四靜慮涅槃。」諸見 過去後際未來現在
四十 後際。 六十二經論邪見 二見, 有想
十六邊見 涅槃論邪見 神我我見便如是六十
二見起見執見 戒取因為妄法 不肯我慢自恃自高
諂曲名利何曾 如是不堪大法

[0725c16] 千萬億 () 如是難度」。

[0725c16] 不同善人親近親近 善友聽聞正法如理思惟 惡人千萬億
一切善友不見聞法 思惟不可得如是 甚為難度如何大乘

[0725c23] 是故舍利弗 () 涅槃」。

[0725c23] 不同如此方便涅槃

[0725c26] 雖說涅槃 () 開示三乘」。

[0725c26] 不同解脫身 佛法二乘涅槃猶如化城是非 無始即是自性清淨
乃是 行道來世本性 成佛智慧方便 一實開示三乘



法華經卷第四 ()

[0726a06] 保安七月二十九興福寺 法隆寺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四 ()

沙門

[0726a14] ◎一切世尊 () 唯一無二」。

[0726a14] 七十第五依法初一 十方佛三十八三世佛 三十如是
無二云何歸一

[0726a19] 過去無數劫 () 不可量」。

[0726a19] 三十 三世中分初二十七 過去未來現在
初中初四佛說 二十三眾生聞法究竟一切種智初中開權 開權顯實

[0726a26] 如是世尊 () 演說諸法」。

[0726a26] 明初 開權

[0726a28] 世尊 () 佛道」。

[0726a28]

[0726b01] 大聖 () 第一義」。

[0726b01] 諸眾生未能一乘 權方便一乘 菩薩根性不定性
不定性一乘 定性頓教一乘 眾生心方便不從
一乘一乘第一義諦真如初三 權實方便一乘 便

[0726b11] 眾生 () 成佛」。

[0726b11] 二十 眾生聞法究竟一切種智 初二二十滅後
聞法修行六度四攝無量種種福德菩薩行

[0726b17] 諸佛滅度 () 成佛」。

[0726b17] 二十 佛滅慈心造像供養稱佛
剛強菩薩柔軟菩薩菩薩心柔和。「 成佛」,因故佛滅
六度佛滅成佛

[0726b26] 諸佛滅度 () 莊校」。

[0726b26] 成佛初四後半 初文初二
。《佛地論七寶玫瑰琉璃 真珠琉璃
即為七寶琉璃頗梨 紅色青白間色馬腦 純白青黃玫瑰赤色。《說文》「
」。美好 可知。《增一阿含經諸比丘 信心善男子未曾
和合 聖眾四佛成道諸天轉法輪 比丘白佛多少佛言
天下六欲天所有福德不如梵王 菩提

[0726c14] () 磚瓦」。

[0726c14] 。「佛堂支提 制多靈廟應作
白虎通》、《玉篇》「先祖所在。」 「,《字林》「香木」,《切韻」,《玉篇」,
極大

[0726c21] 曠野 () 成佛」。

[0726c21] 初一 後半 佛塔成佛道者發菩提心 菩薩行者作善證菩提凡夫
決定種姓聲聞發菩提心所能 如是乃至上文低頭 。」

[0726c28] 人為 () 成佛」。

[0726c28] 造像中有初五初中嚴飾
作佛 作佛 莊嚴
。《造像功德:「造像十一 世世所生眼目淨潔面目端正常生身體姝好紫磨金五常
賢善後生最勝金輪後生梵天壽命一劫 惡道十一後生之中三寶 功德」,四天下大海
十倍

[0727a13] 七寶 () 成佛」。

[0727a13] 嚴飾。《切韻》「」。之間」,《玉篇》「」。

[0727a16] 畫作佛像 () 成佛」。

[0727a16]

[0727a18] 乃至童子 () 畫作佛像」。

[0727a18]

[0727a20] 如是諸人 () 度脫無量」。

[0727a20] 。「具足大悲心作善悲心 到彼岸成佛

[0727a23] 塔廟 () 供養」。

[0727a23] 供養初五供養 結成初中供養
音樂供養頌歌供養供養 身業供養。《發菩提心:「 七覺五分法身
陀羅尼 四無量眾生。」《業報差別 十德

[0727b03] 使作樂 () 供養」。

[0727b03] 音樂供養。「 黃帝作樂,《說文》「五聲八音」,
禮記》「干戚羽毛」。鄭玄八音克諧 。」「 。「。「
涅槃經。「,《玉篇》「 」,。「七孔俗名,《玉篇》「 羌笛」。「君子神農
箜篌琵琶可知。「 ,《 》「」。軍法人為 二十五人為司馬
出聲。《 提心:「音樂女色不以眾生」, 供養相違金藏音樂供養

[0727b19] 歡喜 () 成佛」。

[0727b19] 供養大士梵音婆陟讚歎,「唄匿 誦經清婉
梵唄冥合西域 七聲俱胝

[0727b25] 散亂心 () 無數佛」。

[0727b25] 供養四事中華善心散心相違供養畫像供養

[0727b29] 有人禮拜 () 低頭」。

[0727b29] 身業供養語業 即是意業皆是供養三業

[0727c04] 以此供養 () 薪盡火滅」。

[0727c04] 結成 供養

[0727c06] 散亂心 () 成佛」。

[0727c06] 作佛作佛何況藥王藥上經五十三作佛」,其事

[0727c10] 過去佛 () 成佛」。

[0727c10] 聞法種智第三結成佛道

[0727c12] 未來世尊 () 方便說法」。

[0727c12] 未來中分初三 初中 方便成說


[0727c17] 一切諸如來 () 不成」。

[0727c17] 成說聞法作佛 眾生

[0727c20] 諸佛本誓 () 此道」。

[0727c20] 本願

[0727c22] 未來世諸佛 () 其實一乘」。

[0727c22] 初一明初方便 一乘三性諸法歸趣所以

[0727c26] 諸佛兩足尊 () 導師方便」。

[0727c26] 三性諸法歸趣所以後說一乘真如 妙理體性常住生法 二我體性無我
虛妄。「佛種緣起無漏報佛 因緣所生 真理執心
因緣佛種一乘何者 一乘重顯常法圓成,「法住真如 諸法之中體性常有名為法住
染淨分位相者 體性世間本體即是常住真如實性一乘 金剛座道場之中諸法本體
無名導師方便名相一切法中略二種一空空無差別 差別分之
一者二者無常圓成實性無常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分為 有漏無漏有漏依他起性無漏圓成
實性前門無常有漏 除斷就中無漏無常究竟滿 成菩提佛種緣起
常住法性真如無我了知 善友修習智慧緣起法 菩提滿一乘真如妙理妙理即是 世間常住大般涅槃道場
眾生方便菩提圓成涅槃合成一乘圓成一乘有漏依他起性二果
阿含般若》,名為 方便真實三性

[0728b01] 天人供養 () 如是」。

[0728b01] 現在初一

[0728b04] 第一寂滅 () 其實一乘」。

[0728b04]

[0728b06] 知眾 () 方便」。

[0728b06] 。「眾生心行勝解。「心所
業力。「勝解。「 。「精進力精進 種性五根
。「利鈍 所以真實未來 三性現在知眾互相 方便後說真實

[0728b16] 如是 () 歡喜」。

[0728b16] 三十 如是釋迦中分初二 二十八歡喜入道

[0728b20] 舍利弗 () 貧窮福慧」。

[0728b20] 初二十一三乘方便 誘引長行諸眾生有種深心 本性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
說法」;真實 長行如此一佛乘一切種智」。 初文初三 危難不可得
十一正說 初中 。《般若經五眼肉眼
四大長養異熟 天眼修習長養四大 三法慧眼
觀空五佛 龍樹四大河流天池通名 大海如是佛果佛眼。」初二
天等天眼二乘慧眼菩薩有法 佛眼由此。《瑜伽十四
肉眼顯露無障礙天眼 隱顯有無三慧一切 法眼不同
隱顯不論佛眼 。《華嚴經肉眼 天眼三慧
眾生差別四法一切法第一義五佛見佛十力分別了知一切 光明見一切佛光明出生
涅槃無礙一切法無有障礙普眼法界平等法門第一 第一諸色第二第二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九五眼法眼第四第八慧眼真諦第四 第九慧眼第十普眼
佛眼普見法界平等。「佛眼觀五眼佛眼觀佛眼不見 十力六道眾生無始修福
人天七法財方便

[0729a02] 生死 () 所見」。

[0729a02] 初一沈溺煩惱 邪行 犛牛自愛藏身
眾生貪著五欲藏身貪愛墮惡道」,犛牛
喪命眾生貪愛 ,《說文》「西南夷」。人間 」、「 [*] 」,不知


[0729a13] 大勢 () 」。

[0729a13] 邪行有神威勢智慧 外道邪見 苦行生死苦未可所以
菩提荊棘 道果打轉同師

[0729a20] 眾生故而大悲心」。

[0729a20] 不可得起因 不可得 諸眾生悲心發心
行思

[0729a25] 道場 () 思惟如是」。

[0729a25] 成道經行經行思惟利物妙理經行 群生樹想四生經行
成道後說時節各各 三七日,《三昧 說法顯示受法
令眾生愛敬薩婆多 四十二日方說法梵天憍陳如 夏安居後方。《
成道。《智度論 說法不同未可和會大乘法華
說通四諦法輪三七日大乘 法輪,《十地第二十地

[0729b11] 我所智慧 () 云何」。

[0729b11] 不可得因故一法難解二根 云何

[0729b15] 爾時梵王 () 轉法輪」。

[0729b15] 十一 中分初二諸天 相思良緣
。「大自在天色界天 三乘法爾說法。《智度論:「淨居天出家四天王帝釋獻寶
梵王轉法輪不許梵王 慇懃三乘。」《天王 般若:「四天王天帝釋
。」大通 梵王說通諸天 無餘

[0729b27] 思惟 () 涅槃」。

[0729b27] 相思初二大乘眾生 且說三乘眾生有益
諸眾生現在出家行苦無暇能信大乘返生誹謗 疑惑破壞不信墮惡道 不信外道出家破法不信
說法入涅槃 諸眾生智論不許

[0729c07] 過去佛 () 三乘」。

[0729c07] 且說 三乘眾生有益諸佛智論

[0729c10] 思惟 () 方便力」。

[0729c10] 良緣初一讚揚諸佛
初二十方佛歎佛 第一得無諸佛 牟尼 隨喜善哉

[0729c17] 我等 () 分別三乘」。

[0729c17] 中有初一 後半歸真 初時三乘

[0729c21] 小法 () 菩薩」。

[0729c21] 歸真不定凡夫 大意不信作佛 三乘真實菩薩

[0729c25] 舍利弗 () 南無佛」。

[0729c25] 南無諸佛」,
正言納莫 敬禮禮拜 云和

[0730a02] 如是 () 隨順」。

[0730a02] 良緣權化 應順

[0730a05] 思惟 () 五比丘」。

[0730a05] 正說三乘初一權化三寶
婆羅痆斯波羅奈中印度往昔此地鹿五百一群 鹿提婆達多國王
菩薩鹿大王中原 即日腐臭 鹿
鹿更次提婆中有懷孕鹿 鹿
雌鹿不仁 菩薩鹿慈母道路傳聲
大鹿人士莫不 以為白王 鹿鹿雌鹿
不能 我人鹿鹿於是鹿不復
鹿因而鹿鹿野自此縛喝悉陀 (一切義成悉達多) 太子之後
淨飯王家族 一切義成捨家 獨處林藪爾曹叔父 而且動靜
命相出離修道者 安樂勤苦二三 未有於是太子思惟至理
外道而言 太子所行真實 勤苦思惟 太子苦行證菩提苦行
乳糜證果 退苦行一旦 於是相從相見
高論太子一切義成 鹿精勤勵志 苦心深妙無上 乳糜無能
深宮尊勝不能靜志遁迹 轉輪王鄙賤可念
菩薩尼連菩提樹 正覺天人師堪受我法空中
命終如來何不妙法變化觀察阿藍迦藍無所有處定
至理諸天命終已經如來 諦觀受教 鹿誘導如來爾時 鹿野園威儀寂靜
金色安詳前進 如來互相一切義成 歲月聖果
默然如來漸近威神 問訊侍從如來 妙理相傳
二十迦葉頞鞞 跋提摩訶男婆沙》。何故 迦葉佛同學利根
得道鈍根釋迦 成道釋迦過去。」
供養供養 在後跋陀羅。」 五夜人中
四善根得道。《西 夏安居得道」。寂滅即是 真如不可無名 名相方便力波羅捺


[0730c24] 轉法輪 () 法僧差別」。

[0730c24] 三寶 法輪分別出體釋名三轉差別三乘

[0730c26] 出體,《 第二十沙門婆羅 名為梵輪 名為法輪
。」見道世尊法輪世間見道法輪見諦疾行取捨
上下相似世間顯宗:「聖王見道。」顯示四諦
聖王尊者妙音 如是說世間八聖道 正見正思惟正念
輪輻正語正業正命正定 法輪知法見道憍陳那 道生轉正法輪天親論主
經部薩婆多:「三轉行相非唯見道如何見道立法是故 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為法輪 正理云何由此法門相續
解義聖道法輪化生 中轉相續見道 。」見道名為法輪
薩婆多正義,《不正:「牟尼 見道法輪。《俱舍聖道 法輪薩婆多本意。」顯宗:「
婆沙本意一切聖道法輪 三轉三道相續見道非唯見道八聖道
法輪妙音正義。」《成實論:「轉生聞慧第二轉生思慧第三轉生 修慧。」十二行相一空
大乘法輪一輪自性 覺支正見正智。《瑜伽九十五:「正見 成性法輪三轉
無學道慧眼煩惱 。」《俱舍:「一切聖道法輪 八聖道支圓滿正見
思惟名為根本正語 正念名為 不同小乘八聖道行相
無學道世尊 聖道。」二法聖道。《無量義經十七法輪
經論中說佛教法名法輪。《俱舍: 「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法輪。」《 十二行相得所方便
合為名為方便。」 無學其次 名為方便。」三輪眷屬聖道
。《瑜伽:「助道正斷。」四法 十二因緣三性。《瑜伽:「得所
所緣境四聖諦。」大通智勝 十二因緣」,《解深密經 無性法輪」。五法
,《瑜伽得所大菩提」, 沙門果攝受聲聞菩提獨覺 諸如來無上菩提。」《瑜伽
十二行相得所方便」, 無學其次現觀 方便菩提涅槃所得。」
三行四果

[0731c01] 釋名 梵輪如來應供增語 梵輪二名法正見
成性法輪圓滿體用周備
煩惱煩惱 不定 無學無學發言 言教正行
正行如是展轉轉輪王所有輪寶煩惱煩惱往復。《瑜伽論
世尊解法置於阿若憍陳如 隨轉隨轉 以是展轉隨轉名為。」即是
。「 宣言顯揚妙理聖道 轉法輪 法輪

[0731c20] 相者九十五 轉法輪知名轉法輪一者世尊菩薩得所得所境界
二者得所方便證得應得四者相續自證信解五者信解 自證時令聲聞有所
菩薩報身菩薩轉義 始終究竟不依一會三轉所緣境四聖諦依安安立 三性方便
四聖諦十二周轉 法輪無上菩提因故最初 菩薩現觀如實了知苦聖諦
乃至道聖諦所有現量聖智 斷見煩惱爾時慧眼即此 去來今差別其次 一智法眼三行
一諦四智見道 一剎那不同小乘上下 三世滅諦三世第二
妙慧如實通達 有所應當遍知未知苦諦應當 集諦應當作證滅諦應當
道諦如是行相 三轉無學盡智無生智 應作遍知未知苦諦乃至
廣說道諦四行

[0732a19] 差別行相 慧眼最後一種無學 見道以前加行
四諦但是由此轉位入見道 無間道正名正斷解脫道
相見不斷別知四諦此後 斷惑起行相應遍知真智乃至金剛心煩惱
行相斷惑折伏 無學解脫道 應作不斷 見道
無漏不同如是菩薩 三轉見道印相 無學道 一一四行三轉
十二如是四諦四十八不過十二 三轉十二行相。《俱舍法忍法智
如次諦觀 一一便四行一一 行相分明對治無知對治無明對治不同
證得應得得無 菩提涅槃無間 解脫道菩薩周轉法輪 說法涅槃真理無上菩提
無學位菩提報身證法身故。《俱舍 自轉相續自證 長老阿若憍陳如世尊所聞
正法最初四聖諦答問 解法從此究竟行相 證得阿羅漢果解脫世尊自得
三轉法輪俱舍 四聖諦乃至 遍知乃至
遍知乃至第三如次顯示見道無學道 三轉四諦
諦行名作作證明知 滿最初入見道
第三阿羅漢解脫 得無 信解最後信解
長老阿若憍陳那世間解法 世間阿若我法地神 傳告剎那瞬息須臾
乃至梵世世間緣事非要 此前第四聖道人身 信解第五地神 阿若信解差別
法相三乘各各證果聲聞 三生六十 四諦名聲聞法 四生百劫
十二緣起四諦 法輪菩薩阿僧祇劫 三性四諦
法輪三乘四諦證聖 差別?《般若世尊波羅奈國 諦法無量眾生發聲聲聞
無量眾生獨覺無量眾生發起無上 等覺初地三地乃至一生 菩提。」故知鹿野三乘通行法輪 第二十地何故
法輪三乘 法輪三時 證聖三轉鹿 一時之間其次三果名為
。《無垢稱:「三轉法輪大千 本性希有法智天人三寶於是 世間」,即此便涅槃出現
羅漢三寶佛寶涅槃法教法名法寶阿若多 阿羅漢即是
證智即行理法 四法能化既有 三寶出現世間

[0733a12] 三乘 聲聞說法斷惑 轉法輪獨覺。《涅槃經:「緣覺說法
令人」,聲聞不識聲聞轉法輪

[0733a17] 久遠劫來 () 如是說」。

[0733a17] 非但今日涅槃眾苦

[0733a20] 舍利弗 () 方便說法」。

[0733a20] 真實如是一切種智中分初二正說真實結成
權教權教 上文會眾 諸佛釋迦」,諸佛

[0733a27] () 正是」。

[0733a27] 佛慧

[0733b01] 舍利弗 () 不能」。

[0733b01] 正說真實初一不堪 過失不堪
鈍根聞法不解阿顛底迦 聰明 二相
種姓非空未熟 盛事富貴縱任未熟有性 稟性五千
煩惱不能授與

[0733b12] 無畏 () 當作」。

[0733b12] 除疑 無量眾生成佛。「無畏
定義師子吼決定。「菩薩 勝人二乘發心菩薩真實 一乘名為正直隨機
方便無上一乘 一道地前頓悟菩薩 菩提聲聞不定種姓菩薩 佛果退聞法
皆除現前二百聲聞不得 當作涅槃由此 萬劫乃至辟支 初發心極為遲鈍不如
菩薩不定二乘定作 涅槃第三十:「一時一乘 一道一行一緣眾生寂靜
一切結縛愁苦苦因一切眾生 一有弟子不解大眾 如來須陀洹乃至阿羅漢得佛 。」

[0733c04] 三世諸佛 () 無分別」。

[0733c04] 結成 大乘妙理無分別三乘不異 作佛

[0733c07] 諸佛出世 () 亦復」。

[0733c07] 第六 第一
一佛說法 難聞賢劫千佛第九住劫四佛第十彌勒佛
第十五九百九十四一劫十二 宿千佛三百
無有迦葉佛 釋迦成佛四十 八難相逢難聞小乘


[0733c21] 譬如優曇華 () 過於優曇華」。

[0733c21] 聞法讚歎優曇華真法 供養三世佛聽聞名聞
歡喜讚歎

[0733c27] 汝等 () 無聲弟子」。

[0733c27]

[0733c29] 汝等舍利弗 () 諸佛祕要」。

[0733c29] 深妙諸佛祕藏

[0734a02] 五濁惡世 () 佛道」。

[0734a02] 第二 初一 三乘五濁云何 增上慢弟子阿羅漢不信
無有云何佛滅現前

[0734a08] 當來惡人 () 破法墮惡道」。

[0734a08] 云何增上慢當來惡人不信 增上慢不但增上慢惡人不能 滅後故此


[0734a13] 慚愧清淨 () 一乘」。

[0734a13] 云何四德賢善 自身羞恥世間
羞恥清淨內外無瑕棄世名利 佛道不顧二乘能信 便 一乘

[0734a20] 舍利弗 () 自知當作」。

[0734a20] 品第四大勸發 初一佛法不了 作佛可解

法華經卷第四 ()

[0734a26] 大治年庚十月二十六乙未申時

[0734a28] 同年十月三十興福寺 印本以此

[0734b01] 保安五月法隆寺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4 No. 1723 妙法蓮華經玄贊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功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