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Guanyin Yi Shu Ji 觀音義疏記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觀音義疏記卷第四
四明沙門知禮

[0952b18] 小機小機 即是入胎 至于成佛
跋提摩訶 太子鹿四諦甘露幽谷
對法得道甘露 第五醍醐得度二種生死未名 得度故云一門解脫
妄見其實一切境界解脫塵沙 靈山退 華嚴辯機大名
不受聾啞 方等般若 可通鹿苑之前是故迦葉小機
以後宛然見愛熾然現行在華 小名
歡喜方便 斷見革凡成聖 下生四教
鈍根菩薩 二乘調此等應知五味 濃淡相生醍醐
濃淡三乘 一類華嚴全無 次第至於
三藏利根 聲聞至此真空 鈍根調
四次醍醐法華三乘 成佛三教方便四諦一實無上 三教方便皆是一乘真實
乃是二乘 更生三教菩薩是故不成 故云一代醍醐大機
華嚴初見入佛小機 得佛皆是佛慧醍醐至此
開顯法華涅槃其餘法華般若調 涅槃醍醐是故
五味次第摩訶般若 大涅槃勝三修三修 即世常樂
邪執無常無我常樂法身 無有變易歡娛
無能如是祕密名勝三修佛身 佛身五時教五時
實行示現多身 一度一度 人法因果多少相對四句
四句感應穢國 淨土安樂世界菩薩無數聲聞 是故大小九品
大小聞法淨土 二種慈悲五時釋迦
彌陀佛化文備觀音示現 佛身不異究竟體用 觀誓別圓
觀行慈悲法界現身說法 諸眾生寂光本誓形聲 利益前赴本誓文中
娑婆 堪忍同居不通 菩薩以為如來
周遍故云種種國土 十方皆是觀音應身 如來過於
宛然何者方便 故云長壽深心信解見佛常在 耆闍崛山大菩薩聲聞圍繞說法
常在劫火洞然安隱 聲聞聽眾豈非娑婆方便娑婆世界瑠璃乃至
菩薩其中即非 唯有菩薩不共聲聞菩薩 娑婆即是皆是四信
堪忍觀音娑婆 同居大論三界外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
其中法性身分段方便大品 法身佛法性身菩薩說法聽法 生死菩薩不共二乘
不同法性云何分別小乘 界外出界 乘法性體常住即是一切色心何者
色心見思 色心生滅法性見思無明當真諦法性色方便生滅
無明本性當中道法性色 生滅無明本性常住色心離生 常寂光方便法性
斷惑二次菩薩 不同四教同居四教教主菩薩
便二教菩薩 大略漸教
隨機廢興佛菩薩不可文備 明本獨覺不值說法
神變說法佛世因緣 聲聞 四次聲聞
前列全同實行 中有莊嚴 涅槃四方東方
西北方亦復如是東方 無常南樂西無我不淨如來 北首入般涅槃雙非無常
。經文略舉即是身子目連空生 迦葉阿難即如 莊嚴如來身子三德
令眾生祕藏雙非四德 三藏相與實行殷勤修證無常 無我次於
菩薩諸眾生無常修學法華涅槃 諸眾生證入中道四德
涅槃一代成就 中間涅槃故云如來 觀音示現聲聞如是
善財所見善知識海雲 比丘比丘聲聞身別圓二乘 不思議法門何所
今文人法四句三次現法 約法示現 十二四乘觀音
次第四智一心 因緣一一起誓諸眾生四相不捨四法非有不捨
二邊無緣生法慈悲行願法界形聲一切 中的現法四問料簡
分別十界十界 交互四句佛界 中等初地別教
六即別教登地佛界何者別教三賢三乘觀法 本分合體
厚薄智論淺深是故上位 自行人中弟子須知 八相
威儀法相四教 一往等覺初地 初地等覺妙覺
加被二明梵王釋名二觀明本 依正白色觀音因時白色
白法即是真常 不捨有相見思 塵沙無相
非有無相無明三惑 不捨凡夫梵王同居 方便梵王阿含
方便梵王 說出三惑 現身即是感應相對四句
實行下去 帝釋三自四大自在 天大將軍毘沙門可見三小
人身初小長者大本 第五世間長者 三大威猛五智
三皇五帝 輔弼丞相阿衡銅陵豐饒侈靡隆重
武庫超拔蒼蒼 所行 節度庠序
四海如來功德觀心十德居士宰官婆羅門四次 四眾比丘
除饉眾生無法 出家戒行福田生物因果 三義
云云比丘尼比丘 優婆塞近事男優婆夷近事 歸戒近事出家二眾在家二眾
清信士清信女婦女童真 八部夜叉乾闥婆 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問答第二 名下文明
同居十方 無異同居對方便一異分之方便 寂光無相同居
眾生種類塵沙觀音其三度脫。經文三十三身 周遍種種國土度脫
眾生不明觀音應化 結義善財明文
立宗菩薩身 十界種種國土度脫眾生廣義不可思。經文明示普門示現
本性發明文義夢幻 妙典故知 故作第三供養
始終 前後
有人始終開合相稱歎德三義 不相稱
廣義故云問答 奉旨默念 默念勸持心念是故
供養 法施 業已奉旨默念宿
即是奉旨前後 釋義分文
釋義供養 佛頂首楞嚴經十四無畏功德 七難三毒施無畏
第二問答之後施無畏現身 施無畏怖畏急難之中 施無畏問答二身
得無奉旨 經文奉命
功德莊嚴 既有寶貴無盡意 瓔珞合用無價之寶豈可
略舉多數百姓一百萬民無價
多少中道性起無著 而言菩薩
一切功德未始相應示眾 瓔珞 一地一心十界百法
萬法萬法具足 性起三學六度三昧總持 智慧四等四攝十力無畏十地
十萬故知不專 二法法施法施 聖法財施分為
如法三諦常理 諸法不過云何 有趣無二
法外受者 無非法界如是法界對法 法界淨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