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Hua Yan Jingwen Yi Gang Mu 花嚴經文義綱目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經文義綱目刊行

[0492b21] 凝然法界天平大唐律師審祥大德新羅國人賢首華嚴宗大安寺華嚴經然則章疏最初開講未見實據之間弘法大師華嚴往往則是公等將來大師有所居然可見文義綱目古德據此論理成教一家豈可研覈雖然以來賢首宗貝葉散失末學發願搜羅未有所得無異窮子嗚呼時節因緣使然護法善神喜躍加點剞劂遐邇庶幾華藏圓融法水

[0492c11]
元祿甲戌年臘
仙臺住持比丘智積

花嚴經文義綱目
[0492c19] 茫茫眇眇 大悲於是現象
陽谷太陽無言巨壑是故蓮花無盡。 [/] 然後忍土
三根道牙歸一 機緣所以 華嚴經海會
法界 虛空於是大小 極微空界
因陀羅重重頗黎 隱隱無礙圓通 剎那一念永劫三生究竟
十信成果 因之五位無異 十身是故東城
童子百十一生 使
浩浩思議 視聽是故舍那陶甄 龍樹六百
然則軌範 圓覺滿萬行本體貫穿縫綴能詮
故稱大方廣 世間淨眼光潔 淨眼故云世間淨眼
相從故稱三十四 故稱第一大方廣華嚴 經世淨眼品第一如下總括
七處八會差別十門 釋經題目三明經說經教主眾數差別分齊
三昧佛光加持正說 中有明教初中相者西域相傳結集
收入龍宮佛滅度百年龍樹菩薩 不思議十三大千 微塵數四天下微塵數四十
八千八百一千二百十萬 三十八龍樹天竺 不思議十萬耶舍
十住毘婆沙論一品東晉 沙門于闐國三萬 大乘三果菩薩禪師跋陀
俗姓釋迦甘露飯王 晉朝義熙十四年歲 三月楊州司空淨華
法堂蓮花池每日 青衣童子研墨 便相傳以此經久龍宮
龍王 沙門 筆受業因
吳郡內史將軍檀越至元六月至大 十二月二十梵本校勘當時
五十後人六十法界 先有大唐永隆元年 三月中天竺三藏法師
日照沙門大德西京 沙門筆受 神迹二明
大教因緣因緣 下文性起須彌山微塵 因緣性起法輪
顯德 開發見聞成行願力 菩薩機緣願力
下文盧舍那佛本願力普賢願力 本願 大願本願力二法
諸佛開顯蓮花 第二印定演出如是無盡 下文法如是故此大王
最初以為 下文譬如淨法界三乘
猶如日出高山 下文猶如水流大海 顯德來自得法體相用
法界理智無礙蓮花微塵 毛孔機緣普賢圓融前後
是故一切前後下文 一地一切功德開發 開發眾生性起心中法界無礙自在法門
顯現下文微塵經卷可知 見聞一乘無盡自在具足 無礙法門見聞解脫分金剛種
性起九成令眾生普賢行一行一切初發心便成正覺具足 不由
一切普賢一切 品等廣說二智十身 世間逆順自在依正無礙由此同一
緣起無礙圓融自在經教無住 建立

[0494a04] 第二釋經題目中有 聖教 觀佛三昧涅槃經
交雜緣起集成二智 品名不思議解脫十萬 性起
菩薩智論自指梁朝 第十十萬 如下離世間品出生
菩薩深妙約法性起
論說眾生說對治 眾多莊嚴具出生無量 除斷一切邪見毘佛略雜集
方廣菩薩藏相應言說名為方廣 有情利益安樂宣說廣大甚深 廣破廣破一切
無比無有諸法皆是大乘 別名大性相應乃至廣說 大方廣一部通名世間淨眼
中有 之一能詮 二字
依法一字 明體一字體能 法體後方
軌範 周遍大方 古德三義
體性 廣博 大義大涅槃體相用三大
下文一境中有依報蓮華正報三業 品等二心賢首品
發心功德三行離世間品 已去第六 五位
入法界品說通大有初生五位普賢品等中有隨緣
不思議品如此果分 不可說八體性起品等 念念成位品等
中有一一名句 十方法界如下二義無邊 三事一一一切
攝一切法具足故稱 三義方正 邪僻方法模範軌則
醫方對治 二義一遍一切處一法 一切無盡世界乃至一切諸法
如下一切前後 剎那二種 二重一切
一遍一切故稱 覺照滿 三佛方廣所得得人
境智二義相成二相中方下乘 方廣因位二相有性無性
緣起四句人法相依 方廣方廣人法無礙 四句
三義微妙 初一行體與果生死
道具因位善根下文出生 一切菩薩功德深妙從此 菩薩方廣與果。如果
文中方廣果位 微妙前人 人法之一
由是便四句萬行 真性理由真性 行為
攝論無不從此法身無不 法身能所不二 不從
滿是故 華嚴能所不二即真 即行
可知方廣可知世間
淨眼時間顯現 世間世間不同器世間一道場地別處蓮花世界二智
正覺世間三身二十眾生 一同異生淨眼三義 三法平等洞徹
三法明達諸法現象三法互相一切法無礙緣起 自在別異殊勝是故
出世善導出世世間 世間淨眼是故涅槃世間

[0495a17] 第三中有 不同法師三昧 法界光統因果
緣起理實因果緣起理實 因果理實不二緣起 緣起理實二門
不思議品舍那品等 僧祇普賢品等 性起一一
一一一一因果可見 因果緣起故此一部 不可說因果
理實以是 以是由是緣起理實
因果如是無礙人法 教義中有 相對行為
會同 中分 理事相對
緣起事故三教相對 因果相對成因
人法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