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hu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Scroll 1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四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菩薩問明品第十
[0600c06] 釋此一品亦有四門。初來意中有通有別。 通謂上來三品。已答十句生解所依。此下正 答主解因果。故次來也。生解因中先答十
住。住攬信成。將答所成。先辨能成。又正 答十信故下三品來也。後別者。三品明信 有解行德。解為二本此品先來。二釋品者。
菩薩是人問明是法。遮果表因故云菩薩。 問即是難。明即是答。然問有二種。一汎爾相 問。梵云必理車。二者難問。謂以理徵詰。梵
云鉢羅室囊。即今品意也。答亦有二。一但 依問詶報曰答。二若俱為解釋旁兼異 義。美言讚述令理顯煥曰明。即今品意也。 明亦破闇。能除問者之疑闇故。今文殊九
首互為明難。遞作碪椎。研覈教理以悟群 生。故以名也。又長行明起於問。偈頌明解 於問故曰問明。不云答者。欲以明兼於 問故。問有二義故得稱明。一問中徵責詰
難理盡。使答者亡言。此至明之問也。二以 問中進退詰理令現使答者易釋。故以為 明。又明即法明。以十菩薩問出十種法明。
故曰問明。雖諸義不同。皆菩薩之問明。依 主釋也。三宗趣者。亦先通後別通復二義。一 通分宗。二通會宗。並如會初。二別明此品。
有其二義。一望當品以十甚深為宗。依 成觀解為趣。二望後二品。則以甚深觀 解為宗。成後行德為趣。第四釋文。此下 至菩薩住處。明生解之因。配十句問。如前
問中依文次第。且分為六。初此下三品明 未信令信。二第三會已信令解。三第四會已 解令行。四第五會已行令起願。五第六會
已起願令證入。六十定品至住處品。已證入 令等佛。今初三品即為三別。此品明正解 理觀。次品明隨緣願行。賢首品明德用該
收。就初分二。先問答顯理。後示相結通。前 中以十菩薩各主一門顯十甚深。即為十 段。一緣起甚深。二教化甚深。三業果甚深。四
說法甚深五福田甚深。六正教甚深。七正行 甚深。八正助甚深。九一道甚深。十佛境甚深。 此十甚深次第。云何緣起深理。總該諸法觀
解之要。故首明之。眾生迷此故須教化。違 化順化有善惡業。欲知此業由說法成。 然說法成善唯佛福田。既說順田須持聖 教。教在勤行。行須正道助道。助必有正殊
塗同歸。得一道者。當趣佛境故為此 次。又此十種亦可配於十信。但不次耳。文 殊佛境即當信心。文殊主信故。佛境即所 信。故約發心次第信居其初。約所信終極
最居其後。亦明十心不必次故。勤首即進 心。財首為念心。明四念故。覺首定心。能 觀心性為上定故。智首則慧心。慧為上首
兼己莊嚴故有十度。法首即不退心。如說 修行得不退故。寶首即戒心。三聚無缺如 寶珠故。業果甚深戒所招故。德首即護法 心。說法甚深是所護故。目首即願心福田
等一由願異故。目能將身如願導行故。賢 首即迴向心以歸一道。即迴向真如。一身一 智等。即是佛果。文云。如本趣菩提。所有迴
向心等。以是圓融十法故。各兼多義。又亦 攝十信之十德。恐繁不敘。且為十甚深解。 然有二義。一約行。二約法。言約行者。文
殊發問九菩薩答。明妙慧通於眾行。九菩 薩問文殊為答。明眾行成於妙慧。言約法 者。初九顯差別義。後一顯差別同歸佛境。
此二不二成信中之觀解。文中十段。皆先問 後答。又先起明問後解問明。今初。問中 二。先彰問答之主。問覺首者。彼得此門故。
緣起深義不覺則流轉故。二佛子心性下。 正顯問端。略啟五門。一問所為。二述問 意。三定所問。四會相違。五釋本文。初所
為者。有二義故。最初問之。一拂異見。二 顯深理。拂見有三。一令諸菩薩知法從緣 異外道見。二知從心現捨二乘見。三但心
性起不同權教。二顯深理者。令諸菩薩於 此實義發深信解。起行證真始終皆實。故 問斯義。起信論云。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
是故應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依一心法。 有真如門及生滅門。彼論依此生淨信故。 二述問意者。謂明心性是一。云何見有報
類種種。若性隨事異則失真諦。若事隨性 一則壞俗諦。設彼救言報類差別自由業等 熏識變現不關心性故無相違者。為遮 此救故重難云。業不知心等。謂心業五依
各無自性。自性向無何能相知。而生諸法。 既離真性各無自立。明此皆依心性而起。 心性既一事。應不多。事法既多性應非一。
此是本末相違難。亦是理事相違。亦一異相 違。亦真妄相違。三揀定所問者。準此問意。 離如來藏不許八識能所熏等。別有自體
能生諸法。唯如來藏是所依生。亦不可言 八識無二類。故名心性一以能生種種非 相違故。亦非第八而為性一。熏成種種 非相違故。心性之言非第八故。答中既言。
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法性即是真如異 名。正與報事相違故成難耳。文殊欲顯實 教之理。故以心性而為難本。欲令覺首以
法性示生決定而答海會同證。楞伽密嚴皆 廣說故。四會相違者。問若爾瑜伽等中。異熟 賴耶從業惑種辦體而生。非如來藏隨緣
所成。如何會釋。答瑜伽等中。對於凡小約 就權教隨相假說。楞伽密嚴對大菩薩。依 於實教盡理而說。既機有大小法有淺深。
教有權實故不相違。故密嚴云。佛說如來 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此明守權拒實訶為惡慧。又彼經云。如來 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
差別。楞伽中真識現識。如泥團與微塵非 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皆此義也。 又彼經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
識。又入楞伽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 無明七識共俱。又起信論云。不生不滅與生 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又如達磨
經頌云。無始時來界為諸法等依。攝論等就 初教釋云。界者因義。即種子識。寶性論翻 此頌云。此性無始時等。彼論就實教釋云。
性者。謂如來藏性。如聖者勝鬘經說。依如 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以此 等文。故知兩宗不同。淺深可見。又唯識等。
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變 失於隨緣。過歸後輩耳。五釋文者。文分三 別。初心性是一者。立宗案定。二云何下。
設相違難。三業不知心下。結成前難。今初。謂 心之性故。是如來藏也。又心即性故。是自性 清淨心也。又妄心之性無性之性。空如來藏
也。真心之性實性之性。不空如來藏也。皆平 等無二故云一也。第二設難中二。先總顯 相違。謂心性既一。云何而有五趣諸根總別
報殊。故云種種。不同二所謂下。別示相 違。有十事五對。一約總報明趣有善惡。 善謂人天惡謂三塗。下四對皆約別報。於
中二。謂於前善惡趣中。各根有滿缺。謂眼等 內根。三於滿缺中各生有同異。謂四生不 同勝劣處異。四於上同異生處。各貌有妍
媸。五於上妍媸各受有苦樂。上之五對前 前皆具後後。後後必帶前前。展轉異同成 多差別。故云種種不同。心性是一其義安在。
第三結成前難中。此文意稍難見。略為 二解。一依古德作遮救重難。如前第二問 意中辨。二直結成前難。且依此釋文。自有
三意。由前難意亦有三故。一直問所以故。 今結云。非但本性是一。我細推現事各不 相知。既有種種何緣不相知。既不相知誰 教種種。若謂業令種種業不知心。若謂
心令種種心不知業。一一觀察未知種種 之所由也。二者懷疑故結云既不相知。為 是一性為是種種。三作相違難。結云一性 隨於種種即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即失
俗諦。今見種種又不相知。此二互乖云何 並立。已知大意。次正釋文。亦有十事五對。 略為二解。一通二別。通謂總觀前來總別
二報。於中初一對。就先業因約能所依以 難。然有二意。一約本識。謂業是能依心是 所依。離所無能故云業不知心。離能無所
故云心不知業。以各無體用不能相成。既 各不相知誰生種種。下並準之。二約第六 識。業是所造心是能造。並皆速滅起時不 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何能有體而得相
生成種種耶。第二對約得報果時難能 所受。謂受是報因。即名言種為業所引。受所 受報。離報無受故云受不知報。離受無報 故云報不知受。以並無體故準前應知。
三約名言因就能所依難。謂前能受報因。 依心無體故無相知。餘義同前。四約因 緣就親疎相假難。謂所引名言種為因。能 引業為緣。相待相奪各無自性。如不自生
等準之。五約境智相對相見虛無難。謂境 是心變境不知心。心託境生心不知境。以 無境外心能取心外境。是故心境虛妄不 相知也。第二別觀者。以初二對結趣善
惡。趣善惡者。正由業熏。受總報故。二復以 第二及第三對。結受生同異初對以名言 種對所生處。次對以名言種對能依本識。
三復以第三及第四對。結苦樂不同及端正 醜陋。初對觀現受時。次對觀苦樂因及彼妍 媸。皆由緣令異。謂損益因成苦樂果。以瞋
忍因成妍媸果。四復以第四及第五對。結 諸根滿缺亦有滿業因緣有損他益他之 異。故成內六處滿缺之果。又由內根有滿 缺故。於分別位了境不同。並皆無性各不
相知既不相知誰令種種。第二時覺首下。 答中二。初一偈讚問許說。上半讚問。謂自究 深旨。一向為他仁心弘益也。次句許說分齊
稱性說故。後句勸聽。言同意別故令諦受。 後十偈正答。答勢縱橫具答三重問意。 且分為二。前五答前釋成之中。以何因緣
而不相知。用此釋成答前難故。首而明之。 後五正答前難。令初分二。先一法說。後四 喻況。今初意云。特由從緣種種。故不相知
也。即此偈上半出因。下半結歸本宗。後四 即為同喻量。云眼等是有法。定不相知故 是宗法。因云從緣無體用故。同喻云如河
中水。河水無體用河水不相知。眼等無體 用眼等不相知。若以緣起相由門釋者初 句因緣相假互皆無力。次句果法含虛故無 體性。至下喻中別當釋之。是故虛妄緣起
略有三義。一由互相依各無體用故。不相 知。二由依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三由此 妄法各無所有故。令無性真理恒常顯現。
現文但有初後二意。言諸法者。非唯舉前 十事五對。亦該一切有為法也。果從因生 果無體性。因由果立因無體性因無體性 何有感果之用。果無體性豈有酬因之能。
又互相待故無力也。以他為自故無體也。下 半結中是故者。是前體用俱無故。故彼一切 法。各各不相知也。第二喻況。略有二意。一
以此四喻通釋諸法不相知言。二別對前 文諸不相知。兼通前設難。今初以四大為 喻。然各上三句喻況。下句法合。然此四喻各
顯一義。一依水有流注。二依火焰起滅。三 依風有動作。四依地有任持。法中四者。一 依真妄相續。二依真妄起滅。三妄用依真
起。四妄為真所持。然此法喻一一各有三 義。一唯就能依。二依所依。三唯所依。今初 喻中。唯就能依者流也。然此流注有十義不
相知。而成流注。一前流不自流。由後流排 故。流則前流無自性故不知後。二後流雖 排前而不到於前流。故亦不相知。三後流
不自流。由前流引故。流則後流無自性。故 不能知前。四前流雖引後而不至後故亦 不相知。五能排與所引無二。故不相知。六
能引與所排。無二故不相知。七能排與所 排亦無二。故不相知。八能引與所引。亦無 二故不相知。九能排與能引不得俱。故不
相知。十所排與所引亦不得俱。故不相知。 是則前後互不相至。名無自性。只由如此 無知無性。方有流注則不流而流也。肇公
云。江河競注而不流。即其義也。然上云前 後者。通於二義。一生滅前後。謂前滅後生 互相引排。二此彼前後即前波後波。小乘亦
說當處生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而不 知無性緣起之義耳。二依所依者。謂前流 後流各皆依水。悉無自體不能相知。然不 壞流相故說水流。三唯所依者。流既總無
但唯是水。前水後水無二性故。無可相知。 是則本無有流而說流也。二法中三義者。 一流喻能依妄法。二妄依真立。三妄盡唯真。
初中妄緣起法似互相藉。各不能相到。悉 無自性故無相知。是則有而非有也。二依 所依者。謂此妄法各各自虛。含真方立。何 有體用能相知相成。即由此無知無成含
真故有。是則非有而為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