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hu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Scroll 3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十九 ( 三十七)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800b24] 第六現前地所以來者相應緣起流轉止息相應緣覺 出世未能
不能染淨此地觀察無染淨法界瑜伽生死 棄捨一向作意未能生死 如實觀察由於多生未能
無相作意分得圓滿精勤 圓滿現前莊嚴論 不住生死涅槃現前
以前現前十住論降魔菩薩道現在瑜伽深密現前觀察流轉
無相作意現前無相 平等觀察流轉地中 緣起攝論緣起
般若波羅蜜多現在 地中無性此地緣起 由此智力無分別智現前
無染唯識攝論本分般若現前 染淨唯識名為現行所知障
俱生一分有染現行 染淨便平等 現觀
流轉即是有染流轉 二相現行即是 未能多時無相
苦集滅道本分微細 染淨即是煩惱 唯識名為便 無染真如真如本性無染
後方攝論名為無染淨法界 般若相續無染 釋文三分
後半中分初一 諸天初一天眾 天王後五半天初三集經
讚佛佛語 一偈偈讚悲智 二十修行
除非持戒性空般若分別 方便智力二度後半 第二正說分為初地
三分對治 如是觀不住道行三佛 如是
住心正心 善現隨順善根迴向 三分云何
第四眾生我慢解法第五地中 第六染淨 染淨
四諦苦集滅道 平等隨順染相 染淨平等法
緣起有染悟空 中分何等菩薩如是
分齊 一切法十二入 三科無為次於
又名無生無相 自性無相十二入緣成使故云自性
瑜伽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淨名內外平等 自性無故相分
其所之一 自性以為自性 差別無體平等
無想十二入自相 六根六塵名為十二入 自性
無故無體平等 展轉行相苦果 妄分別展轉行相
苦果起因故云展轉 緣成無生無我 本來平等分別分別揀擇
分別有戲戲論無分別 出沒真如妄為離垢即真無可
無可染相即由 本寂即是真如 圓成十二入真性非有
一類非有 事故不實二者 便 幻夢其實全無
非有大旨 前來無相如夢
不可取正智但是不可 無心寂然 壞相即是即是緣起無性
緣成無性有無不二 不二 雙非不二有無
有為 不異不異空有 不二有無
不異不異不無四句 般若現前第三行入
平等法 清淨遠離染淨隨順 平等法無分別 第四分齊
得無 仁王經中說五忍無生 寂滅地前伏忍三品
九地如次十地寂滅忍 瓔珞等覺三品 順忍當上故云
隨順無生忍初地 得無何以 不同空無無生
初地所以不得空理淺深初地觀法虛假無我此地破相平等證實由來無相
地方約契 十地分別 名為
念念一切故云無生 二法空有為生 無生分別
未熟為生純熟名曰無生得無地方 無生第二不住道行中分 心境三佛菩薩
如是結成 所以觀察隨順 不住以下四句
觀心 由此不住不住 生死涅槃初三總稱
不同 大悲緣故不捨過去現在未來大悲一切智三世
厭離有為大悲二乘增上一切法清淨 三世諸法一切法以此增上
大悲轉增滿足一切微細 一切種智無遺 微細次後
悲智煩惱小乘 煩惱 三觀二利不住
滅後第二緣起緣起深義佛教 淺深多種龍樹因緣
水土十二 本末 含法界緣起染淨交徹義門非一
經文窮究性相 無盡非唯二乘重者一有相續二攝歸一三自
捨離三道不斷三際輪迴三苦 因緣生生滅繫縛隨順無所有 逆順二十如是
觀察緣生逆順生死 以為逆順對法第四逆順 染淨染淨之中逆順四十
中略二十以上悲觀 古人果分三空
一百八緣起三觀 差別大悲隨順一切相智 二諦有為無有大悲為首
大悲增上窮究 因緣性相大悲滿足初一 二乘一切智菩薩道
諸佛一切種智涅槃十二 因緣聲聞菩提 菩提菩薩菩提
得佛菩提初二菩提 觀心 三句悲智三觀
一心甚深般若於是三觀釋經十門開合不等一切智 十門一成相差
第一義差別第二 世諦差別八門所以 初一非有真俗
義理周備第二 隨順觀眾生愚癡顛倒十門第一求解第二
異道求解四門解脫 四門初一 正理
以為行法 一明 第三一切相智
染淨分別依止 後半及第二門方便因緣相 諦觀無力增上慢增上
如次一門無始 二門種種第十相差 其三二利
分別諦觀自利大悲利他 智通二利中分不同 自利二利二利成熟
染淨染淨染淨 初二建立染法染法染法二利
初一二利成熟 真諦觀見法緣本性名為無始 俗諦故云種種已知大意 釋文三觀次第
別理五佛三復 以為中間 佛子相續差別
之中當成三字分為 無生無我解惑 無我但是
無我佛子相次明相十門非有
三自相望起因 無我一起次第有相 中間加一佛子有染 緣起無我
十門無我我執習氣 世間受生由著 非理但是苦集 無生明理非我
直順經文。無我 身處我執習氣差別 五道所有生死差別五道差別
自由論主無我第一義 實有我相執著即是
第一義 應世身處 何以世間受生
第一義實有 第一義諸生聖人同喻
凡夫第一義實有 我相常生世間 妄執第一義
理實 無我聖智 同喻結成 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