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2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十一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158c18] 自下第二八部眾。
[0158c18] 疏。然則世之憂喜生乎利 害下。上顯釋經文。此下密取經意。舉世憂 喜。況出世樂。即周易繫辭之文。而倒用之。
先具出易文。易云。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 變動以利言。註云。變而通之以盡利也。易 云。吉凶以情遷。註云。吉凶無定。唯人所動。
情順乘理以之吉。情逆違道以蹈凶。故曰 吉凶以情遷也。易云。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 生焉。即今疏。云吉凶存乎愛惡。則愛惡是
吉凶之因也。易云。遠近相取而悔悋生。情偽 相感而利害生。即今疏。云憂喜存乎利害利 害存乎情偽。是則情偽為利害因。故註云。
情以感物則得利。偽以感物則致害。則有 憂喜。故利害是憂喜之因。故上易。云遠近相 取而悔悋生。意云。相取相資也。順之則喜。逆
之則憂。順則利也。逆則害也。又次易云。凡易 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 今為順逆之次第。不順疏次。但曉易文疏
文自了。愛惡盡下。彰滅吉凶憂喜所以。易 雖無文乃易本意。即知無憂無喜方為大 喜。無苦無樂為真樂耳。
[0159a09] 疏。慈雲普陰材與 不材皆涼等者。上句依莊子。下句依法華。 材者可為棟樑成器之木也。不材無所堪
也。莊子行於山中。見木枝葉盛茂。伐木者 止其傍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 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莊子出
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 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 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
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 年。今日主人之雁。以不材致死。先生將何 處焉。莊子笑對曰。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
然材不材之言。雖在莊子。意亦法華第三 云。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 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恒為一切平等說
法。乃至云。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 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 無懈倦。即材與不材皆涼也。言三草者。小
草中草上草。二木者。小樹大樹。以人天乘 為小草。經云。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 王。是小藥草。二乘為中草。經云。知無漏法
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 常行禪定得緣覺證。是中藥草。菩薩為上 草。經云。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
上藥草。此通說大乘。為上以大乘登地已 上慈陰義廣。復加二樹。七地已前為小樹。 經云。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
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八地已上為大 樹。經云。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 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樹。而言咸益
者。經云。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 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等。
[0159b11] 疏。足履影 覆至若在下。苦七日之中身心安樂者。涅槃 二十六說。如有怖鴿至身子影中猶自戰 懼。至佛影中坦然安樂。世尊履地去地四
指。然當足下蟲皆得生天。於如來所種 少善根。如食金剛必至涅槃。
[0159b16] 疏。又總取偈 意等者。上別配三句竟。今總取三句釋因 果。次第成言。乃有五對因果。一取初句上 四字為因。第三句初二字是果。由佛身淨
令眾生解脫故。二以第三句初解脫字為 因。第二句為果。此是如來作用解脫。令眾 生得樂故。上為一對。三世無盡樂下。以第
二句為因。第三句初解脫字為果。以世樂 為因出世解脫樂為果故。四以第三句初解 脫字為因。第一句初四字為果。佛證離障 解脫。方能起於大用而現身故。上即第二
對。五又佛身清淨下。唯就初句自分因果。 上四字為因。下三字為果。由佛身清淨令 物樂見無有厭足。六又以初句下三字為
因。上四字為果。由物樂見自感淨身。又眾 生若樂見則淨身有果。若不樂見則淨身無 有果。即以利他為果故。上即第三對。七
眾生樂見下。以初句下三字為因。第二句 為果。由樂見佛。天上人間常受安樂。八以 第二句為因。初句下三字為果。樂見若得
樂。樂見即有果。樂見若無樂。樂見便無果。 上即第四對。九無盡安樂下。以第二句全為 因。以初句上四字為果。由得無盡世樂
故。終得清淨之身。此舉世尊因中修行之 果。勸物亦然。十能現淨業是無盡果者。即 以第二句中下三字為因。第一句上四字為 果。謂無盡樂即涅槃樂。安住涅槃能建
大事。方便現淨身。是故淨身。是無盡樂果 故。上釋云。終獲涅槃為無盡樂。則無盡樂 言有其二種。一則出世如上所明。二連取
一句。即世無盡樂。如純陀施佛。果報無盡 應不成佛。故約世樂說無盡耳。結云如 是展轉者。遞互相成也。
[0159c19] 疏。欲為苦本者。法華 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
[0159c20] 疏。次句明等電光 者。下經云。通明無畏以為電光。謂十通十明 十無畏等。皆稱電光故云方便。
[0159c22] 疏。圓音之 雷可以思準者。謂雷震百里。今周法界。二 發生。云何為發。耽著禪味起大功用。是蟄
蟲發動。云何為生。令諸眾生善根萌芽。未 生令生。
[0159c26] 疏。自然朝宗者。謂百川趣海。如萬 國歸朝。禮云。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0159c27] 疏。諸龍 皆有四種熱惱者。經論不同。然謗佛經說。 如阿那婆達多龍王。三種過患皆悉遠離。一 者熱沙不墮其頭。二者不以蛇身行欲。三
者無有迦褸羅鳥之畏。彼喻發菩提心離 三界惡。然會之亦同。疏云。無鱗甲細蟲而 有風吹者。由有細蟲故 [馬*展] 熱沙。此二則
同共風吹寶衣露身。即現復本身之恥。所 以互有開合。
[0160a06] 疏。第四夜叉王下。前之十段長 行偈頌委釋。第十一段去。即摘難釋。此下多 不釋偈。偈有難者。懸引釋於長行之中。講 者自對會之。
[0160a09] 疏。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 正者。即淨名入不二法門品中。珠頂王菩薩 之言。
[0160a11] 疏。善者善之等。即借用老子云。善者 吾亦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即德經也。
[0160a12] 疏。 聞深不怖等者。即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聞 說於空謂同斷滅。故令人怖。故大品云。 既非先有亦非後無。自性常空勿生驚怖。
聞淺不疑者。淺謂涉事方便多門。則令疑 惑。今知隨宜何所疑耶。聞非深非淺。疑無 所據。使身心茫然。今知非深為妙有。非 淺為真空。離身心相方為勇猛。可造斯
境。又此三句亦即三觀。初空次假後中道。 三句齊聞。一念皆會。
[0160a21] 疏。七城有三義。疏文 有二意。先解長行城義。後有斯已下。會頌 文。前中有三。初立城三義。二今言法城下。
出城之體。三從各有三義下。別釋教理行 果。皆有防外敵等三。而四法為三。以理 行合釋。非理不顯行。非行不顯理。故初 若了心城之性空。則眾惑不入。是防外敵
義。性空是理。謂自性淨心不與妄合即理 防外敵了空即行。眾惑不入即行為城。名 防外敵也。
[0160b01] 疏。見恒沙性德。則萬行爰增。即 是第二養人眾義。恒沙性德是不空藏。是理 所養。見即行體。萬行爰增即行養人眾義。
以知法性本寂。有定慧等。
[0160b04] 疏。道無不通則 自他引攝者。第三開門引攝義。道無不通言 含二意。一理即是道。無不通故。即開門引
攝。二行契於道則無所不通。故能引攝二 利之行。
[0160b08] 疏。便能下。第二約果城說三義。果 由理行成故云便能。即契果位三德。為涅 槃城之三義矣。
[0160b10] 疏。方顯教城下。第三由上 三城皆因能詮故方顯教功。三義可思。
[0160b11] 疏。 有斯多義下。二會釋偈文。重重四門者。且第 一重即是四句。謂一有門。二空門。三亦空 亦有門。四非空非有門。天台以斯歷於四
教。則有四箇四門。略如前玄談中辯。今且 於一重四句中。更有四重四門。然執著成 見取。成四謗得意為門。今取門義。言四
重者。一即單四句。如向所說二複四句。謂 一有有有無。二無有無無。三亦有有有無。 亦無有無無。四非有有有無。非無有無無。
而言複者。四句之中皆說有無故。第三具 足四句者。四句之中皆具四故。第一有句 具四者。謂一有有。二有無。三有亦有亦無。
四有非有非無。第二無句中四者。一無有。 二無無。三無亦有亦無。四無非有非無。第 三亦有亦無具四者。一亦有亦無有。二亦有
亦無無。三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四亦非 有非無有亦非無非無無。第四非有非無具 四者。一非有非無有。二非有非無無。三
亦非有非無有亦非有非無無。四非非有非 無有非非有非無無。上四四一十六句為具 足四句。第四絕言四句者。一單四句外一絕
言。二複四句外一絕言。三具足四句外一 絕言有三絕言。若為見釋。上諸四見。一一 皆有八十八使相應。是見即外道見故。若
約佛法歷四教。四門各生四見。又一種四 句。各一絕言。如是一一亦各有八十八使。 六十二見。百八等惑。若破諸見一一見破。
一一成門故云重重四門。又重重者。如一有 無門具諸四句。則歷常無常我與無我等。 亦有多四句。謂一有無常。二無無常。三亦
有亦無無常。四非有非無無常等。又歷萬行。 謂若布施等。如云一有布施。二無布施。三 亦有亦無布施。四非有非無布施等。
[0160c15] 疏。復有 一行是如來行。即涅槃第十一。至下當引。
[0160c17] 疏。如尸毘救鴿等。即智論第五。及報恩經等。 皆本師本行。如常所知。自下第三諸神。
[0160c18] 疏。 智了物心如空入色者。取下偈意。偈中如空。 是喻光明之言。舍於法喻。餘皆是法。法喻相 對。略有三入。一以初句佛智為能入。第三
句眾生心行為所入。入者了達義。故八十經 云。佛智廣大同虛空。普遍一切眾生心。悉 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別。此即智
了物心而云如空入色者。出現品云。譬如 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故。二言光照身器 如日合空者。即以第二句光明為能入。第 四句為所入。一切世間即眾生世間及器世
間。故云光照身器。即取上空喻為所入。取 光明上法喻皆為能入。光通二種。身光照 事。智光雙照事理。三身遍器中如像在鏡
者。即唯取第四句。自有能所。則無不入言 通三種入。一光入。二智入。如上已說。三身 入。但言無不入。不揀身故。而言如像在鏡
者。將上如空普遍喻此亦齊。今傍出一喻 以喻身入。質來對鏡鏡中見像。像是執像。 機感對剎。剎中見佛。佛是心佛。從世間主
力下。上是佛德。今攝歸就神。故云能攝此 身。從此身之性等世間故者。彰入所以。智身 色身皆等世間。論云。智性色性皆相即故。皆
入觀機。彰入之意。並釋普字結歸長行。所 入之處下。結歸神名。以難見故。所以偏結。 疏隨緣非有之法身等。至第五經當釋。
[0161a14] 疏。 十有覺德行者。即毛詩註云。覺大也。
[0161a15] 疏。石室 留影毒龍革心者。革變也。即觀佛三昧海經。 彼事極長。今當略意。即第七經佛告阿難 云。如來到那乾訶羅國古仙所止簷匐華林
有毒龍池青蓮華泉北羅剎石穴阿那斯山南。 爾時彼穴有五羅剎。化作龍女與毒龍通。 龍復降雹。羅剎亂行。飢饉疾疫已歷四年。
時王驚懼禱祀神祇。於事無益。下取意引。 有一梵志讚佛功德。彼王焚香遙請如來。 如來受那乾訶羅王弗巴浮提請。廣現神變。
羅剎毒龍既受化已。爾時龍王長跪合掌勸 請世尊。唯願如來。常住此間。佛若不在我 發惡心。無由得成無上菩提。世尊不離龍 窟復受王請入城教化。遊行往昔行菩薩
道處。諸龍皆從聞佛欲還。復啼哭雨淚白 佛言。世尊。請佛常住。云何捨我。我不見 佛。當作惡事墜墮惡道。爾時世尊安慰龍
王。我受汝請坐汝窟中千五百歲。釋迦文 佛踊身入石。猶如明鏡人見面像。諸龍皆 見佛在石內影現於外。爾時諸龍合掌歡 喜不出其池。常見佛日。爾時世尊結跏趺
坐在石壁內。眾生見時遠望則見。近則不 現。諸天百千供養佛影。影亦說法。時梵天 王合掌恭敬以偈頌曰如來處石窟。踊身
入石裏。如日無障礙。金光相具足。我今頭 面禮。牟尼救世尊。經文甚廣。復令眾生觀 於佛座。見丈六像坐於草座。作一石窟高
一丈八尺。深二十四步。青白石想。又想此窟 成七寶窟。見佛形像踊入石壁等。廣弘明 集。說遠公有此石影讚。說處所與經全同
云。在西域那伽訶羅國南山古仙石室中。度 流沙逕道去此。一萬五千八百五十里。感世 之應備於別傳。西域記第八亦說遠公序
云。昔遇西域沙門。輒飡遊方之說。知有佛 影。而傳者尚未曉。然及在此山。值罽賓禪 師南國律學道士。與昔聞既同。並是其人遊
歷所經。因詳其間。乃圖之為銘曰。廓矣大 像。理玄無名。體神入化。落影離形。迴輝層 巖。凝映虛亭。在陰不昧。處暗逾明。婉
出蟬蛻。朝宗百靈。應不同方。迹絕杳冥 (其一) 。茫茫荒宇。靡勸靡獎。淡虛寫容。拂空傅 像。相具體微。神姿自朗。白毫吐曜。昏夜中
爽。感誠乃應。扣機發響。留音停岫。津悟冥 賞。撫之有會。功弗由囊 (其二) 。餘如廣弘明 集。罽賓禪師即耶舍三藏疏。世人靡不有初
等者。本即毛詩王註周易亦用此言。靡無 也。鮮少也。克能也。
[0161c03] 疏。世人以人隨欲者。書 云。小人以人從欲。君子以欲從人。言不能 兼亡者。亡無也。然兩字相連。即莊子意。而
亡字有心。則自他想忘。不恃己功也。今云 兼於無道之人耳。
[0161c07] 疏。空有四義含於五法 者。四義即無生等。五法即名等。今當先釋 五法。後消疏文。五法諸經論皆具。且依楞
伽列次者。即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以為其 次。若瑜伽七十二云一相。二名。三分別。四 真如。五正智。分別妄想異名。相謂言談安足
事處。名即於相所有。增語分別。謂三界行 中所有心心所。真如謂無為法。無我所顯 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事處。正智略有
二種。一唯出世間正智。二世間出世間正智。 釋